第一篇: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近些年,糖尿病患病率迅猛增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目前达2.85亿。糖尿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胰岛素作为其重要治疗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CSE)密切结合我国疾病特点和国情,召集多位专家讨论制定了《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其征求意见稿将于近期发布,这也正响应了2011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共识摘录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健康与生活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但我国控制状况不容乐观,纵向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改善。2011年公布现状调查显示,85%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未达标(≥7.0%),糖尿病相关治疗费用中约80%用于并发症治疗。
众所周知,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逐渐恶化。因此,为取得血糖良好控制,大部分T2DM患者最终需胰岛素治疗。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胰岛素使用不足和使用过度的情况在我国同时并存。因此,规范胰岛素治疗对改善糖尿病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包括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其中,人胰岛素具有免疫原性低、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效价比高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在T2DM血糖管理中作用突出。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变人胰岛素结构从而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因作用时间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有其各自特点,但使用和剂量调整原则与人胰岛素基本相同。
1.合理选择胰岛素治疗时机
对于T2DM患者而言,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尽快纠正高血糖状态,迅速解除高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甚至逆转残存β细胞功能。对于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时机,不同学术组织的推荐有所不同(详见表1)。
表1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时机,不同学术组织的推荐
多项研究表明,亚裔人群不仅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储备能力较西方白种人低,糖脂毒性及氧化应激等对β细胞毒害作用亦更显著。因此,中国T2DM患者更需适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本共识建议:对于T2DM患者,以下情况不考虑口服药,应给予胰岛素治疗:①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②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中等大小以上手术等);③ 严重合并症,肝肾功能不全;④ 妊娠期间。以下情况可给予胰岛素单药治疗,亦可给予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① 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且糖尿病症状明显;② 在采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次大剂量治疗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HbA1c≥7.0%)的患者;③ 病程中出现无确切诱因的体重下降。
2.初始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制定
临床医生在制定胰岛素方案、剂量调整和设定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时,除考虑病理生理因素外,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应根据病理生理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统筹考虑安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和起始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临床评价,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有每天1次或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每天2次或3次预混胰岛素方案、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各种方案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能力、生活方式和血糖表现做出选择,详见表2 患者选择
表2 患者选择方案
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何种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更优,各权威学术组织推荐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和地区推荐起始使用基础胰岛素。若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加用餐时胰岛素。
总体而言,预混胰岛素治疗达标率更高,基础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亚裔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更常见,餐后血糖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更显著。《中国T2DM防治指南》(2010年版,讨论稿)指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均可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如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与口服药联合治疗控制血糖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
3.不同类别胰岛素的选择
目前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包括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由于潜在免疫原性等问题,动物胰岛素在大多数地区使用逐渐减少,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使用逐渐增多。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变胰岛素结构而改变胰岛素药代动力学特性。短期研究表明,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HbA1c的能力相似,但使用更方便,在减少低血糖发生的潜在危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这一优势主要表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尚缺乏胰岛素类似物对患者长期终点事件如死亡率、糖尿病相关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证据。多项荟萃分析及临床研究显示,在T2DM患者中,胰岛素类似物在HbA1c达标率、胰岛素剂量、体重、日间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和副作用方面与人胰岛素相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对夜间低血糖的改善优于中性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
药物经济学已经成为评价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选择T2DM的治疗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控制医疗费用、患者病情及其支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资源仍相对匮乏,且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增长迅猛,在为T2DM患者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时更应当考虑以上诸多因素。人胰岛素经济、安全、有效,在T2DM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基于成本效益比的基础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亦对胰岛素的选择做出规定(详见表3)。
表3 保险药品目录相关规定
4.胰岛素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积极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应合理使用胰岛素,避免过度应用。对于肥胖[体质指数(BMI)>28 kg/m2]的患者,应在口服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起始胰岛素治疗。
2.合理的联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和叠加。单独使用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推荐采用胰岛素/口服药联合方案,以增加降糖疗效,同时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发生危险。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可以减少体重增加,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用量。α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联用在有效改善血糖的同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降低体重增加的幅度和趋势。因此,在无禁忌证的T2DM患者中均可联用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的主要不良反应与胰岛素一致,均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因此,除基础胰岛素之外,不建议其他种类胰岛素和促泌剂联合使用。
3.对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或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过于激进的降糖治疗策略可能产生潜在的风险,进而抵消或掩盖其潜在的心血管获益。由于脑组织代谢的特殊性,卒中患者对于低血糖的耐受性更低,在使用胰岛素时,应当采取相对宽松的降糖治疗策略与目标值,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肾功能不全和终末期肾病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明显减少,同时胰岛素排出速率下降,胰岛素可能在体内蓄积,应根据血糖及时减少和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血糖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胰岛素应优先选择短效、速效剂型,也可选择中效或预混剂型。
5.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多学科的专业合作,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6.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具体可参考《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推荐意见
1.合理把握胰岛素启动治疗时机。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次大剂量治疗3个月后仍不达标者(HbA1c≥7.0%),应启动胰岛素治疗。
2.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均可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3.应结合患者病情、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对血糖控制的风险与益处、成本与效益和可行性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寻找较为合理的平衡。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08-11 C10循环
第二篇: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原则应用
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危险因素包括HbA1c>7%,蛋白尿,高血压,LDL>130mg/d,HDL(35 mg/dl,甘油三脂>20.0 mg/dl,BMI>30 kg/m,吸烟。为了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早发现和如何改变上述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是同等重要的。由于2型糖尿病具有多因素的本质,治疗上也要多管齐下。
目前确认有效治疗包括: ① 控制血糖; ② 控制血压; ③ 控制血脂; ④ 使用阿司匹林; ⑤ 定期眼部检测; ⑥ 定期足部检测;
⑦ 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规范行为,自觉血糖控制。而治疗的其他目标水平为: ① 血压130/80mmHg; ② BMI25 kg/ml
③ 总胆固醇<45 mmol/L; ④ LDLC<2.5 mmol/L; ⑤
HDLC>l.l mmol/L。
总之,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动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一个中心:β细胞保护最重要;2个基本点:① 避免低血糖,避免不良代谢效应;② 及早控制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的治疗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是糖尿病患者迫切又真实的需要。
患了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呢
动态双C疗法:
原理:全天动态监测患者血糖24小时波动情况,再用智能系统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输注胰岛素,来保持血糖趋向正常状态,院内专家依据所有血糖数值、胰岛素输注量以及患者检查结果来科学制定治疗方案;保持血糖正常,清除高糖毒性,恢复胰岛功能,进入或延长“糖尿病蜜月期”。
1、动态监测血糖峰值:72小时动态监测血糖,绘制出血糖波动峰值图,预防高糖毒、低血糖对人体的损害,精确制定治疗方案。
2、模拟人体胰腺分泌:根据血糖峰值智能补充胰岛素,杜绝血糖偷高以及低血糖等情况发生,安全降糖、平稳控制血糖。
3、激活修复胰岛细胞:根据检测血糖值智能精准输注胰岛素,制定疗法,最快清除高糖毒性,逐渐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达到患者可减药或停药的效果。以上就是有关“胰岛功能检查有哪些”的详细介绍,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确诊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最佳治疗方案,动态双C智能胰腺强化治疗系统的诊疗特点:1)3天血糖达标;2)7天平稳控制血糖;3)14天治疗形成稳定方案;每三个月为治疗方案调整期。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原则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后/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病症。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二、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现已编入教课书第五版)。
1、空腹血糖过高(IFG)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空腹血浆葡萄糖<6.0mmol/L正常
≥6.0-7.0mmol/L 空腹血糖过高 >7.0为糖尿病(需另一天证实)
(查餐后2小时血糖或作葡萄糖而量试验)
2、糖耐量减低(IGT)
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7.8 正常
≥7.8-11.1mmol/L糖耐量减低
>11.1mmol/L 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3、糖尿病
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是指一天中的任意时间
三、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机制
2型糖尿病是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措施阻止其进展。2型糖尿病基本的主要病因包括两方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但不同的个体存在异质性,大多数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少数患者胰岛B功能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起病后,胰岛素抵抗常进一步加重,胰岛B细胞功能多呈进行性降低。
四、胰岛素的使用原则(一)基本概念
最理想的胰岛素应用是模拟生理内生胰岛素分泌模式。
1、基础分泌胰岛素:时间:空腹、夜间、三餐餐前
2、餐时分泌胰岛素:(即追加分泌胰岛素),是基础分泌5—10倍是分泌高峰。
3、生理内生胰岛素基础分泌:每小时分泌1-2单位,每天24—48单位。
4、生理内生胰岛素餐时分泌:5-10分钟开始出现峰值,30-60分钟出现高峰,2小时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的三大特点:
1、第一时相分泌降低或消失(进餐后5-10分钟)。
2、第二时相分泌高峰延迟1-2小时(进餐后30-60分钟)。
3、峰值降低
应用胰岛素基本原则:补充基础分泌胰岛素用中效、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主要控制夜间、三餐餐前血糖。
补充餐时分泌胰岛素:用速效胰岛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二)根据血糖的指标决定降糖方法
1、决定给胰岛素,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情况,餐后血糖只作参考。
2、空腹血糖<9mmol/L,该患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B细胞缺乏次之,不用胰岛素,口服抗高血糖药,以增敏剂为主,如二甲双胍、文迪雅。
3、空腹血糖> 9mmol/L,< 16mmol/L胰岛B细胞衰退大于胰岛素抵抗,治疗上除用增敏剂外应加用促分泌剂(如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有2种
①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虽然降糖明显,但加速胰岛B细胞衰竭(如优降糖)。②最好用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缓释片(迪北)
4、空腹血糖>16mmol/L,胰岛停止分泌胰岛素可以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用两周后可以撤掉,改用胰岛素增敏剂(休息疗法)。
(三)胰岛素分类
1、作用时间分类(牢记)
①速效(短效)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持续作用6-8小时。
②中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2-3小时,高峰8-12小时,持续18-24小时。③长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5-7小时,高峰14-18小时,持续30-36小时。
2、来源分类
动物:牛或猪胰腺中提取。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它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
(四)餐时生理内生胰岛素和外源注射胰岛素的不同点
1、作用时间
生理内生胰岛素:餐后5-10分钟出现峰值,30-60分即高峰,2小时正常。
外源注射胰岛素:注射30分钟起作用,2-4高峰,持续6-8小时,那么2-4小时容易造成低血糖。
2、生理内生胰岛素与外源胰岛素,作用部位,有效浓度不同。内生胰岛素 肝门静脉浓度最高100% 周围静脉血浓度20% 外源胰岛素 周围静脉血浓度100% 肝门静脉血浓度20%
3、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随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缺乏这种调节作用,血糖易于波动。
(五)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六)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为多肽类,口服后易遭消化酶的破坏。简便——皮下注射,较少肌肉注射。紧急——快速胰岛素静脉输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胰岛素24—48单位,其中半数为维持基础水平。注意问题 1、2型糖尿病起病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平均仅为正常人的50%左右,以后每5年丧 失50%的速度衰竭(或每年以2-4%的速度衰竭),一般10年后需用胰岛素。2、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
①休息疗法:解除胰岛素的抑制,保护胰岛B细胞。
②补充疗法:饮食、运动口服药降糖不理想,白天用口服药,睡前用胰岛素。
③替代疗法:2型糖尿病后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只有用胰岛素替代。3、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很少用到50单位/日 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用量较大,比1型糖尿病大。
4、目前出现分子胰岛素,诺和悦,模拟餐时生理分泌状态,注射5-10分钟开始作用,1小时后达高峰。
鱼精胰岛素(长效):模拟生理基础分泌,24小时即可一次注射,平稳维持血糖。
5、具体方法 R(速效)N(中效)30R(速效30%,中效70%)50R(速效50%,中效50%)①一天四次疗法:早R 中R 晚R+睡前N(中效)
②一天三次疗法:早R 中R 晚30R或50R 早50R 中R 晚30R ③一天两次疗法:早50R 午口服药 晚30R 2/3量 1/3量
④一天一次疗法:白天用口服降糖药 睡前用N 注意:一般早用50R,晚用30R,睡前用N,30R、50R一般不用于睡前
早饭前用50R——控制上午血糖
晚饭前用30R——控制夜间血糖
6、初使剂量几种方法 ①开始剂量8-12单位 ②0.2单位/kg ③按尿糖加号给药,每(+)4个单位(原始)④公式
(测量血糖量(毫克-100)×0.6×10×公斤体重=体内高出于正常的血糖量(毫克折成克数)1)将现测的血糖数折合成毫克数(毫摩尔×18)2)100为正常血糖数值。
3)×10是为换算成每一升体液内高出正常的数量。4)×0.6是由于全身体液量约为体重的60%。5)2-4克葡萄糖加入1个单位胰岛素
例:(300毫克-100)×0.6×10×60=72克
每日需用胰岛素18-36单位。以后根据血糖检测空腹血糖量调整胰岛素剂量,每次增减2-4单位。
7、每日胰岛素剂量根据次数配备 ①一日两次 早2/3 晚1/3 ②一日三次 早45% 午25% 晚35% ③一日四次 早35% 午20% 晚25% 睡前20%
8、调整剂量
早餐前、夜间空腹血糖高,调整中效胰岛素剂量。餐后血糖高,调整速效胰岛素剂量。使用中效胰岛素1型糖尿病每天必须2次, 2型糖尿病可以1-2次
9、血糖的监测(常规)每天两次 早空腹 餐后2小时 每天四次 早、午、晚餐前+睡前
每天七次 早、午、晚、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患者例外,要根据血糖和病情随时监测。必要时查凌晨1时血糖
(七)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五、口服抗高血糖和降糖
(一)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优降糖)
第二代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
1、降糖比甲苯磺丁脲(D860)强470倍。
2、几乎完全肝脏代谢,50%尿排泄,50%粪便排出,肝肾不全慎用。
3、是非选择性磺酰脲类降糖药,即作用于胰岛B细胞磺酰脲类受体,也作用于心脑血管的磺酰脲类受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4、是长效、强效胰岛B细胞促分泌剂,长期使用加速B细胞衰竭,易诱发心律不齐,心衰急性的脑血管病。
5、可发生严重的致死性低血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是第二代口服磺酰脲降糖药
1、除降糖外,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在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中尚未发现有类似作用,这种抗氧化作用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本品伴有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2、本品可通过增加TPA与减少纤溶酶源激活物因子的生成而降低血小板粘附和增加纤维血白溶解活性,从而显示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特殊治疗作用。
3、主要应用于肥胖型、老年性糖尿病及伴有的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格列吡嗪(美吡达):
第二代短效磺酰脲类B细胞促分泌剂
在促分泌同时还可增加胰岛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主要从肝代谢,从尿中排出。
格列吡嗪拉释片(瑞怡宁)
1、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肝糖生物。
2、长期给药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增加,不易造成低血糖。
格列奎酮(糖适平)
是一种新的B细胞促分泌剂,最大特点,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由粪便排出,不从肾脏排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
瑞格列奈片(诺和龙)
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瑞格列奈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快速降低。
1、属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
2、此作用依赖于胰岛素中有功能的B细胞。B细胞衰竭不能用。
3、瑞格列奈片与二甲双胍,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作用。
4、本品不是餐前30分钟服,而是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
5、尽管由胆汁排出,但肾功能不全慎用。
临床如何选择磺酰脲类药物:
1、磺酰脲药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
2、格列美脲(迪北)作用时间与格列本脲(优降糖)相当,但极少产生低血糖,还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其他磺酰脲失 效者,用此药可能有效。
3、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虽然很多,降糖强度不同,但经调整各种药物的剂量后,每片药的降糖效果基本相当,降糖的净效相似。
4、由于作用时间的差异,长效制剂如格列本脲(优降糖)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短效的好,而格列比嗪等短效药使餐后胰岛释放增加,餐后血糖下降较明显。
5、使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于餐前半小时服用。
6、超过最大推荐剂量也不会取得进一步的降糖效果,应该改用其他方法。
7、一般不应将两种磺酰脲类药物同时应用。
8、年令大,肝肾受损,易有低血糖倾向,避免选用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美吡达,糖适平较合适,低血糖危险性小。
9、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用格列喹酮(糖适平)较安全,因其主要从肝胆排泄。
(二)双胍类降糖药
目前临床应用该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MF)
1、主要通过抑制的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骨骼肌,脂肪等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并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2、双胍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乳酸中毒和肾毒性,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3、一般有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腹泄等胃肠道反应。
4、初用本药从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阿卡波糖(拜糖平)
1、本品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消化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日消化和吸收,因此能降低进食后血中葡萄糖浓度。
2、本品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磺脲类或双胍类联合用能有效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从而大大增加全面控制糖尿病的可能性。
3、因阿卡波糖的作用影响了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较多,引起肠道多气,腹胀、腹痛、腹泄等,个别患者出现低血糖。
(四)胰岛素增敏剂
1、罗格列酮片(文迪雅)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保护B细胞。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
①本品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的中毒者。②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如患者出现低血糖,需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③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在合并用药期间不会发生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用量的情况。④肾损害者单用本品勿需调整剂量,可禁用二甲双胍或不与二甲双胍合用。
副作用:①有肝损害慎用②水钠潴留会增加心脏负责,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2、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有降压作用,尚有降血糖、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酶感性作用,在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卡托普利能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管,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由于对胰岛素的增敏作用较弱,目前仍主要作用于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和糖尿病微量蛋白尿。
4、降 脂 药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降脂药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如烟酸。烟酸肌醇脂及非诺贝特等。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实现的,降脂药能拮抗糖原异生。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临床将降脂药与降糖药合用,尤其适用于有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能防止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降糖药的疗效。
5、口服降糖药的具体服法
①磺酰脲类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②阿卡波糖(拜糖平),瑞格列奈(诺和龙),罗格列酮(文迪雅),主餐前服用(第一口饭)③双胍类降糖药,餐中或餐后服用,一定牢记。
六、需要明确的问题
1、怎样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①标准:空腹血糖6.0-7.0mmol/L(有的标准为5.6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②方法:必须抽静脉血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抽空腹血糖→服75克葡萄粉溶水,从第一口计算时间(5分钟内喝完),30′60′120′180′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糖。
2、空腹高血糖≥6.0-7.0mmol/L,一定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甚至应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目前主张空腹血糖≥5.6mmol/L就做糖耐量,因为IGT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如果这个时期及时,有效干预,有可能预防或逆转发展为糖尿病,否则将有1/3左右不可避免的进入2型糖尿病阶段。
3、注射混和胰岛素时(速效+中效或速效+长效),必须先抽短效,后抽长效,然后中轻轻混匀。
4、预混胰岛素30R、50R静置后分为两层,皮下射前必须轻轻摇匀,但不要用力,以免产生气泡。
5、预混胰岛素,每日只能用一次或两次,不能用三次。
6、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肌肉注射,不能静脉输注。
7、抗凝剂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99.4%,与磺脲类降糖药同用(由于磺脲类降糖药同血浆蛋白结合中率较高,可置换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双香豆素)。从而使抗血作用增强,另外双香豆素,有抑制药物代谢作用,从而加强磺脲类的降糖作用,故避免同时使用或减少剂量。
8、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乙醇的毒性,治疗期间宜戒酒。
9、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餐前、餐时、餐后都要明确和患者具体交待清楚,否则用错后果不是无效,就是造成低血糖。
10、一般不应将两种磺脲类降糖药物同时应用。
11、早晨空腹血糖高有三种情况需要鉴别
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查凌晨1点血糖高。
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仅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凌晨一点血糖正常。
③“苏木现象”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时间短,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鉴别方法,用血糖仪检测0、2、4、6、8血糖,主要零点血糖(高:胰岛素用量不足;正常:黎明现象;低:苏木现象)。
12、低血糖处理方法
症状: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行为异常,甚至昏迷。清醒者—服糖水,含糖吃水果、饼干等 昏迷者—静注50%葡萄糖
特别注意,用长效胰岛素或长效磺脲类药物引起低血糖延迟效应,可需长时间葡萄糖治疗,清醒后需监测血糖24-48小时。
13、胰岛素保存环境应在4℃—10℃,开瓶后一个月内用完。
14、什么叫葡萄糖毒性:由于B细胞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高血糖反过来作用于B细胞,导致B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如此产生恶性循环,使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葡萄毒性。
15、什么叫脂毒性:所谓脂毒性即脂肪异常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内,造成所沉积的组织功能障碍。
16、什么叫“早时相”:现在有个新的理念叫“早时相”胰岛素促分泌剂的应用,早时相也叫“第一时相”,快“分泌时相”,是进餐后的5-10分钟。“第二时相”也叫“慢分泌时相”,是进餐后30-60分钟。
17、静滴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前应注意问题:速效胰岛素静注,多应用在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在停用静滴胰岛素改用皮下注射前,必须先皮下注射一次胰岛素。
七、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理念(一)2型糖尿病的合理治疗 1.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大多数2型糖病患者的病因,目前对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尚缺乏有效措施,但可针对上述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原因进行干预:合理饮食计划和运动控制体重,是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基础;理想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高血糖药物或降血糖药;纠正脂代谢紊乱;合理选择降脂及降血压药物等。改善或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是一进行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难以防止B细胞的功能衰退,但临床在处理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尽力延缓或避免胰岛B细胞功能的过快过早衰竭:长期理想控制血糖;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尤其是强效刺激剂如优降糖,重新定义“口服降血糖药物继发失效:合理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脂毒性”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如罗格列酮即文迪雅):强调:早期时相胰岛素促分泌剂的应用;早期联合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早期联合或换用胰岛素治疗。(二)2型糖尿病理性化治疗措施.合理选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目前临床从其临床应用的角度考虑可简单地分为:①抗高血糖药物:主要包括TZD、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其特点是可降低高血糖,单独一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无明显降血糖作用,首选用于轻中度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与降血糖药物联合治疗1型或2型糖尿病。②降血糖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和氨基酸衍生物—迪北)和胰岛素,其特点是降低高血糖,但也可导致低血糖,对血糖正常者也有降低作用,首选用于轻中度肥胖2型糖尿病,也可与抗高血糖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③中药:许多中药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一般单纯中药制剂不会导致低血糖,可作为轻型糖尿病和一些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但一些中成药制剂(如消渴丸)中伍用了西药降血糖药物如优降糖,也可导致低糖,应注意。
目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药物完全符合理想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标准: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B细胞功能;持久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可灵活用于单一治疗或联合治疗;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程;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价格适中。中短期临床研究显示:相对而言,TZD(文迪雅)比较符合上述要求,但尚需长期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予以评价。
2.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尤其是强效刺激剂如优降糖,以减少药物对β细胞的过度刺激。对既往应用口服磺酰脲类药物剂量达最大剂量的1/2或2/3以上(如优降糖达4#/d,此时其降血糖作用已达最大剂量的75%—80%),持续时间1-2个月,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10mmol/L,HbA1c>8%,同时排除干扰因素如运动不足、饮食控制不良、应激和药物等情况时,应及早联合其他作 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有学者建议,在选用磺酰脲类药物治疗2型糠现过程,应提倡早期联合其他类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以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因各自药物剂量达大可能导致的副作用。(目前提倡小剂量联合应用)
3.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剂的应用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对体内葡萄糖代谢十分必需,它有利于肝脏的正常胰岛素化,可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脂肪分解,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可导致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加速胰岛B细胞的衰竭。早期胰岛素分泌剂具有“快进快出”的优点,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较好地降低餐时和餐后血糖水平,同地避免了药物对胰岛β细胞持续过度刺激,对胰岛β细胞有相对较好的保护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诺和龙和孚来迪)、氨基酸衍生物—那格列奈和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迪北)等,注射剂有诺和悦,应用时餐前10-15分钟注射。.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决定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起病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平均仅为正常人的50%左右,空腹血糖越高,胰岛B细胞功能越差,空腹血糖是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故目前不少学者建议参考空腹血糖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来决定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尤其建议对空腹血糖大于16.7% 或HbA1c大于10%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使较短时间内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从而不同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或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然后再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停用胰岛素,可使患者对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恢复更好的反应性,甚至获得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早期联合或替代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起病后,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其胰岛B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一旦其B细胞功能仅为正常人群的20%—30%,则所有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都将难以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此时应早期或替代胰岛素治疗。国外报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比例占30%—40%。在所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70—80%。适时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许多有益作用:可以纠正体内胰岛素治的相对不足;降低高血糖对B细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内源性胰饱岛素的分泌: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部分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再次获得对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反应性而停用胰岛素。
第三篇: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原则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原则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后/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病症。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二、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过高(IFG)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空腹血浆葡萄糖<6.0mmol/L正常
≥6.0-7.0mmol/L 空腹血糖过高 >7.0为糖尿病(需另一天证实)
(查餐后2小时血糖或作葡萄糖而量试验)
2、糖耐量减低(IGT)
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7.8 正常
≥7.8-11.1mmol/L糖耐量减低
>11.1mmol/L 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3、糖尿病
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是指一天中的任意时间
三、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机制
2型糖尿病是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措施阻止其进展。2型糖尿病基本的主要病因包括两方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大多数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少数患者胰岛B功能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起病后,胰岛素抵抗常进一步加重,胰岛B细胞功能多呈进行性降低。
四、胰岛素的使用原则(一)基本概念
最理想的胰岛素应用是模拟生理内生胰岛素分泌模式。
1、基础分泌胰岛素:时间:空腹、夜间、三餐餐前
2、餐时分泌胰岛素:(即追加分泌胰岛素)是基础分泌5—10倍是分泌高峰。
3、生理内胰岛素基础分泌:每小时分泌1-2单位,每天24—48单位。
4、生理内胰岛素餐时分泌:5-10分钟开始出现峰值,30-60分钟出现高峰,2小时恢复正常。2型糖尿病的三大特点:
1、第一时相分泌降低或消失(进餐后5-10分钟)。
2、第二时相分泌高峰延迟1-2小时(进餐后30-60分钟)。
3、峰值降低
应用胰岛素基本原则:补充基础分泌胰岛素用中效、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主要控制夜间、三餐餐前血糖。补充餐时分泌胰岛素:用速效胰岛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二)根据血糖的指标决定降糖方法
1、决定给胰岛素,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情况,餐后血糖只作参考。
2、空腹血糖<9mmol/L,该患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B细胞缺乏次之,不用胰岛素,口服抗高血糖药,以增敏剂为主,如二甲双胍、文迪雅。
3、空腹血糖> 9mmol/L,< 16mmol/L胰岛B细胞衰退大于胰岛素抵抗,治疗上除用增敏剂外应加用促分泌剂(如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有2种
①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虽然降糖明显,但加速胰岛B细胞衰竭(如优降糖)。②最好用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缓释片(迪北)
4、空腹血糖>16mmol/L,胰岛停止分泌胰岛素可以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用两周后可以撤掉,改用胰岛素增敏剂(休息疗法)。
(三)胰岛素分类
1、作用时间分类
①速效(短效)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持续作用6-8小时。
②中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2-3小时,高峰8-12小时,持续18-24小时。③长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5-7小时,高峰14-18小时,持续30-36小时。
2、来源分类
动物:牛或猪胰腺中提取。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它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
(四)餐时生理内生胰岛素和外源注射胰岛素的不同点
1、作用时间
生理内生胰岛素:餐后5-10分钟出现峰值,30-60分即高峰,2小时正常。
外源注射胰岛素:注射30分钟起作用,2-4高峰,持续6-8小时,那么2-4小时容易造成低血糖。
2、生理内生胰岛素与外源胰岛素,作用部位,有效浓度不同。内生胰岛素 肝门静脉浓度最高100% 周围静脉血浓度20% 外源胰岛素 周围静脉血浓度100% 肝门静脉血浓度20%
3、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随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缺乏这种调节作用,血糖易于波动。
(五)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六)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为多肽类,口服后易遭消化酶的破坏。简便——皮下注射,较少肌肉注射。紧急——快速胰岛素静脉输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胰岛素24—48单位,其中半数为维持基础水平。注意问题
2型糖尿病起病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平均仅为正常人的50%左右,以后每5年丧 失50%的速度衰竭(或每年以2-4%的速度衰竭),一般10年后需用胰岛素。2、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
①休息疗法:解除胰岛素的抑制,保护胰岛B细胞。
②补充疗法:饮食、运动口服药降糖不理想,白天用口服药,睡前用胰岛素。
③替代疗法:2型糖尿病后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只有用胰岛素替代。3、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很少用到50单位/日 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用量较大,比1型糖尿病大。
4、目前出现分子胰岛素,诺和悦,模拟餐时生理分泌状态,注射5-10分钟开始作用,1小时后达高峰。
鱼精胰岛素(长效):模拟生理基础分泌,24小时即可一次注射,平稳维持血糖。
5、具体方法 R(速效)N(中效)30R(速效30%,中效70%)50R(速效50%,中效50%)
8、调整剂量
早餐前、夜间空腹血糖高,调整中效胰岛素剂量。餐后血糖高,调整速效胰岛素剂量。使用中效胰岛素1型糖尿病每天必须2次, 2型糖尿病可以1-2次
9、血糖的监测(常规)每天两次 早空腹 餐后2小时 每天四次 早、午、晚餐前+睡前
每天七次 早、午、晚、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患者例外,要根据血糖和病情随时监测。必要时查凌晨1时血糖
五、口服抗高血糖和降糖
(一)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优降糖)
第二代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
1、降糖比甲苯磺丁脲(D860)强470倍。
2、几乎完全肝脏代谢,50%尿排泄,50%粪便排出,肝肾不全慎用。
3、是非选择性磺酰脲类降糖药,即作用于胰岛B细胞磺酰脲类受体,也作用于心脑血管的磺酰脲类受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4、是长效、强效胰岛B细胞促分泌剂,长期使用加速B细胞衰竭,易诱发心律不齐,心衰急性的脑血管病。
5、可发生严重的致死性低血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是第二代口服磺酰脲降糖药
1、除降糖外,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在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中尚未发现有类似作用,这种抗氧化作用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本品伴有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2、本品可通过增加TPA与减少纤溶酶源激活物因子的生成而降低血小板粘附和增加纤维血白溶解活性,从而显示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特殊治疗作用。
3、主要应用于肥胖型、老年性糖尿病及伴有的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格列吡嗪(美吡达):
第二代短效磺酰脲类B细胞促分泌剂
在促分泌同时还可增加胰岛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主要从肝代谢,从尿中排出。
格列吡嗪拉释片(瑞怡宁)
1、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肝糖生物。
2、长期给药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增加,不易造成低血糖。
格列奎酮(糖适平)
是一种新的B细胞促分泌剂,最大特点,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由粪便排出,不从肾脏排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瑞格列奈片(诺和龙)
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瑞格列奈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快速降低。
1、属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
2、此作用依赖于胰岛素中有功能的B细胞。B细胞衰竭不能用。
3、瑞格列奈片与二甲双胍,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作用。
4、本品不是餐前30分钟服,而是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
5、尽管由胆汁排出,但肾功能不全慎用。
临床如何选择磺酰脲类药物:
1、磺酰脲药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
2、格列美脲(迪北)作用时间与格列本脲(优降糖)相当,但极少产生低血糖,还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其他磺酰脲失效者,用此药可能有效。
3、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虽然很多,降糖强度不同,但经调整各种药物的剂量后,每片药的降糖效果基本相当,降糖的净效相似。
4、由于作用时间的差异,长效制剂如格列本脲(优降糖)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短效的好,而格列比嗪等短效药使餐后胰岛释放增加,餐后血糖下降较明显。
5、使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于餐前半小时服用。
6、超过最大推荐剂量也不会取得进一步的降糖效果,应该改用其他方法。
7、一般不应将两种磺酰脲类药物同时应用。
8、年令大,肝肾受损,易有低血糖倾向,避免选用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美吡达,糖适平较合适,低血糖危险性小。
9、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用格列喹酮(糖适平)较安全,因其主要从肝胆排泄。
(二)双胍类降糖药
目前临床应用该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MF)
1、主要通过抑制的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骨骼肌,脂肪等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并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2、双胍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乳酸中毒和肾毒性,对于老
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3、一般有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腹泄等胃肠道反应。
4、初用本药从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阿卡波糖(拜糖平)
1、本品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消化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日消化和吸收,因此能降低进食后血中葡萄糖浓度。
2、本品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磺脲类或双胍类联合用能有效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从而大大增加全面控制糖尿病的可能性。
3、因阿卡波糖的作用影响了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较多,引起肠道多气,腹胀、腹痛、腹泄等,个别患者出现低血糖。
(四)胰岛素增敏剂
1、罗格列酮片(文迪雅)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保护B细胞。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
①本品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的中毒者。②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如患者出现低血糖,需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③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在合并用药期间不会发生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用量的情况。④肾损害者单用本品勿需调整剂量,可禁用二甲双胍或不与二甲双胍合用。
副作用:①有肝损害慎用②水钠潴留会增加心脏负责,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2、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有降压作用,尚有降血糖、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酶感性作用,在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卡托普利能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管,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由于对胰岛素的增敏作用较弱,目前仍主要作用于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和糖尿病微量蛋白尿。
4、降 脂 药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降脂药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如烟酸。烟酸肌醇脂及非诺贝特等。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实现的,降脂药能拮抗糖原异生。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
临床将降脂药与降糖药合用,尤其适用于有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能防止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降糖药的疗效。
5、口服降糖药的具体服法
①磺酰脲类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②阿卡波糖(拜糖平),瑞格列奈(诺和龙),罗格列酮(文迪雅),主餐前服用(第一口饭)③双胍类降糖药,餐中或餐后服用,一定牢记。
六、需要明确的问题
1、怎样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①标准:空腹血糖6.0-7.0mmol/L(有的标准为5.6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②方法:必须抽静脉血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抽空腹血糖→服75克葡萄粉溶水,从第一口计算时间(5分钟内喝完),30′60′120′180′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糖。
2、空腹高血糖≥6.0-7.0mmol/L,一定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甚至应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目前主张空腹血糖≥5.6mmol/L就做糖耐量,因为IGT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如果这个时期及时,有效干预,有可能预防或逆转发展为糖尿病,否则将有1/3左右不可避免的进入2型糖尿病阶段。
3、注射混和胰岛素时(速效+中效或速效+长效),必须先抽短效,后抽长效,然后中轻轻混匀。
4、预混胰岛素30R、50R静置后分为两层,皮下射前必须轻轻摇匀,但不要用力,以免产生气泡。
5、预混胰岛素,每日只能用一次或两次,不能用三次。
6、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肌肉注射,不能静脉输注。
7、抗凝剂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99.4%,与磺脲类降糖药同用(由于磺脲类降糖药同血浆蛋白结合中率较高,可置换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双香豆素)。从而使抗血作用增强,另外双香豆素,有抑制药物代谢作用,从而加强磺脲类的降糖作用,故避免同时使用或减少剂量。
8、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乙醇的毒性,治疗期间宜戒酒。
9、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餐前、餐时、餐后都要明确和患者具体交待清楚,否则用错后果不是无效,就是造成低血糖。
10、一般不应将两种磺脲类降糖药物同时应用。
11、早晨空腹血糖高有三种情况需要鉴别
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查凌晨1点血糖高。
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仅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凌晨一点血糖正常。
③“苏木现象”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时间短,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鉴别方法,用血糖仪检测0、2、4、6、8血糖,主要零点血糖(高:胰岛素用量不足;正常:黎明现象;低:苏木现象)。
12、低血糖处理方法
症状: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行为异常,甚至昏迷。清醒者—服糖水,含糖吃水果、饼干等 昏迷者—静注50%葡萄糖
特别注意,用长效胰岛素或长效磺脲类药物引起低血糖延迟效应,可需长时间葡萄糖治疗,清醒后需监测血糖24-48小时。
13、胰岛素保存环境应在4℃—10℃,开瓶后一个月内用完。
14、什么叫葡萄糖毒性:由于B细胞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高血糖反过来作用于B细胞,导致B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如此产生恶性循环,使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葡萄毒性。
15、什么叫脂毒性:所谓脂毒性即脂肪异常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内,造成所沉积的组织功能障碍。
16、什么叫“早时相”:现在有个新的理念叫“早时相”胰岛素促分泌剂的应用,早时相也叫“第一时相”,快“分泌时相”,是进餐后的5-10分钟。
“第二时相”也叫“慢分泌时相”,是进餐后30-60分钟。
17、静滴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前应注意问题:速效胰岛素静注,多应用在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在停用静滴胰岛素改用皮下注射前,必须先皮下注射一次胰岛素。
磺脲类:适用于II型糖尿病,消瘦的患者 1.D860(甲糖宁,甲苯磺丁脲)2.格列本(苯)脲(优降糖)3.消渴丸
4.格列吡嗪(美吡哒、优哒灵美、迪沙、依必达、瑞易宁等)5.格列齐特(达美康)6.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7.格列喹酮(糖适平)8.格列美脲(迪北、万苏平、圣平、伊瑞、亚莫利)
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1.降糖灵(苯乙双胍)2.降糖片
3.盐酸二甲双胍片
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1.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2.那格列奈(唐力、唐瑞、万苏欣)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 1.拜糖平(阿卡波糖,卡搏平、倍欣)2.伏格列波糖
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 1.罗格列酮(文迪雅)2.吡格列酮(曲格列酮)(艾汀)
第四篇:(2012)中国颅脑手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751-754
癫痫发作是颅脑疾病较常见的伴随症状,在颅脑外科手术后,3-4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如何在颅脑疾病手术 前后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癫痫发作的产生或使发作得到有 效控制,将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责任,由于术后患者也会就诊于神经内科 或儿科,所以从事癫痫专业的神经内科和儿科医师,也需注 意此问题。2010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持发表了《癫痫手 术前后抗癫痫药物应用共识》,为从事癫痫手术的临床医生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但该《共识》未能涵盖其他颅脑疾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规范化应用问题,为此,中 国抗痗痫协会再次组织国内从事瘭痫专业的神经外科及神 经内科和儿科专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复习和分析总结,参照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抗癫痫药物目前已有的研究证据、药 物特性、国内已批准的适应症等因素,对各种颅脑疾病、特别 是术前未诊断“癫痫”的患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达成如下共识,相信会对从事各类颅脑疾病诊治的神经外科及内 科、儿科医生的相关临床医疗实践有所裨益。
一、颅脑疾病术后癫痫发作
颅脑外科手术后的癫痫发作,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即刻(≤24小时)、早期(>24小时,≤2周)和晚期癫痫发作(>2 周)三类。手术后的癫痫发作通常发生在幕上开颅手术后,而幕下开颅手术(牵拉或血管原因造成大脑损伤者除外)术 后癫痫发作出现率很低。术后出现癫痫发作,是否诊断为 “癫痫”,应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以下简称《指 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做出。颅脑疾病手术后如有癫痫发作,可能产生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诸多危害,而抗癫痫药物也存 在高敏反应、肝功损害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所以 应当有甄别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如果癫痫发作反复或频繁出现,可以 确定“癫痫“诊断者,则应按照《指南》进行积极治疗。
二、对术前无癫痫发作的颅脑疾病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的规则。
(一)术后预期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者
1、病例选择(通常指幕上手术)
有癫痫易感性者或遇下列情况,可以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
(1)颅脑外伤手术后,有以下情况者可以考虑应用抗癫痫药。A.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cale, GCS)<10; B.广泛脑挫伤或颅骨凹陷性骨折;
C.颅内血肿(包括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 D.开放性颅脑损伤;
E.外伤后长时间(>24小时)的昏迷或记忆缺失
(2)幕上脑肿瘤术后,不建议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 物,但有下列情况者可以综合评估后,考虑应用抗癫痫药物:
A.颞叶病灶 B.神经节细胞瘤、胚胎残基肿瘤 C.手术时间长(皮质暴露时间>4小时)D.恶性肿瘤手术局部放置缓释化疗药物
E.病灶侵犯皮质或手术切除过程中损伤皮质严重者 F.复发恶性肿瘤手术并损伤皮质严重者
G.术中损伤引流静脉或皮质供血动脉,预期会有明显 脑水肿或皮质脑梗死
(3)幕上血管性病变术后,不建议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但有下列情况者可以综合评估后,考虑应用抗癫痫药物:
A.近皮质的海绵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尤其是颞叶)B.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C.自发性脑内血肿
D.术中损伤引流静脉或皮质供血动脉,预期会有明显脑水肿或皮质脑梗死
(4)其他颅脑外科手术,有下列情况可以考虑应用抗癫痫药物:
【注:按此规则用药能否有效预防术后癫痫发作的出 现,尚尤确切证据,是根据目前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可以在 今后做进一步观察、研究。】
A.颅骨缺损成形术后
B.脑脓肿或颅内寄生虫(尤其是病灶位于颞、顶叶或开颅手术引起广泛脑皮质损伤者)
2、抗癫痫药物应用的时机
抗癫痫药物应当在麻醉药物停止时开始应用.以防止即 刻癫痫发作;由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抗癫痫药物可以减少晚 期癫痫发作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通常应当在手术后2周后逐渐停止使用。如果出现即刻或早期癫痫发作者 参见下节《术后出现癫痫发作时的药物应用》处理;出现颅内 感染或术后形成脑内血肿者,可以适当延长抗癫痫药物应用 时间。
3、抗癫痫药物的用法
(1)选药原则:对意识影响较小、副作用少、起效较快、药 物间相互作用小。后期用药可与初始静脉用药相同或者 不间。
(2)方法:首先应用静脉注射抗癫痫药物,恢复胃肠道进 食后,改为口服抗癫痫药物,换药过程中有12-24小时的时 间重叠,应注意药物过量及中毒问题:预防件应用抗癫痫药 物需达到治疗剂最,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3)常用药物:静脉注射药物可选:丙戊酸钠、苯巴比妥 钠;口服药物可选: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
(二)术后出现癫痫发作时的抗癫痫药物应用
1.适应证
对颅脑疾病手术后已经出现癫痫发作,除对原疾病的治疗外,应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正规治疗。
2.用药时间
术后早期(2周内)出现癫痫发作(视具体情况,尚未确 定“癫痫”诊断)者,如已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应遵循《指南》的基本原则,加大药物用量,或选择添加其他药物治疗; 如果无预防性用药,则应遵循《指南》的基本原则,选择抗癫痫药物治疗。如正规服用抗瘫痫药后再无癫痫发作,建议结 合脑电图等相关证据3个月后停药。
如果手术2周后癫痫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或2周后出现反复的癫痫发作,结合其它诊断依据,可以确定“癫痫”的 诊断,应遵循《指南》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如果2周后出现 单次发作,首先选择单药治疗,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治 疗剂量。由于颅脑外科的病种及手术切除的程度等因素差异较大,此类患者在正规治疗下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后,何时减药或停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做出决定。
3.药物选择
药物的选择应当根据癫痫分类并遵循《指南》的基本原则。术后常用抗癍痫药物:卡马西平(CBZ)、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丙戊酸钠(VPA)、拉莫三嗪(LTG)和托吡酯(TPM)。
三、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原则
(一)适应症:
这里主要指的是神经外科临床经常遇到的下列情况: 1.患者因其它颅脑疾病就诊,术前有过癫痫发作,但没有诊断“癫痫”,或者此次就医才追问出癫痫发作史;而此次 颅脑手术,是作为治疗其它颅脑疾病的手段,并非以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为目的。
2、术前有与病灶相关的癫痫发作,手术目的是行病灶切 除术者。3.术前虽已诊断“癫痫”,但此次手术目的与癫痫灶切除 无直接关系。
(二)药物应用与调整原则
1、术前的药物应用
(1)手术前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诊疔过程.病史 询问应该既包括对癫痫病史的询问,也包括对原发病的病史 询问如有无颅内压增高、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2)对于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全面了解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及剂量、服药是否规律、对各种抗癫痫药物 的反应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对于服药后无发作的患者建议 术前继续原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服药后仍有发作的患 者,建议根据患者的发作类型调整药物种类.选择对患者疗 效最确切的药物;尽量选择起效快、服用方法简单的药物;尽 可能单药治疗;如对于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药物 调整的时候可选择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
(3)对于手术前服药不正规或未服药的患者,可根据《指南》选择合理抗癫痫药物治疗。
(4)术前需要接受EEG等电生理学检査,调整抗癫痫药 物方法,参照“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应用共识”。
2、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方法与调整,参照“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物应用的共识”。
3、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减量和停药:
(1)此次手术为与癫痫尤关的手术时,术后应当继续进行药物的治疗,停药根据《指南》进行;
(2)此次手术为癫痫相关病灶切除时,一般认为手术后 2年(含)以上无发作(包括无先兆发作)可考虑在医生指导 下逐渐减少及停止服用抗癫痫药物。建议停药前复査长程 脑电图,作为评估停药后复发风险的参考,当脑电图仍有明显的痫样放电时,不建议停药。单药治疗者减药过程持续6 个月或更长时间;多药治疗者每次只减停种药物,每种药 物的减药过程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3)此次手术为癫痫相关病灶全切除,且术前廉痫病程少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较少(<5次),且病灶不是恶性 肿瘤者;由于其作为病因的器质性病变去除,多数患者癫痫 发作可能在术后得以完全控制。如果术后6个月无癫痫发作,则可以考虑减、停药物,减药过程为6个月。当然,还应 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慎重决定。
(4)有以下情况者需要延长服药时间:
①如脑电图仍有明显的痫样放电者,停药要慎重。
②海绵状血管瘤体积较大,病史超过1年,手术未完全 切除周围的含铁血黄索沉积组织。③良性病变或低级别肿瘤.如患者的病程较长,术前 EEG上存在远隔部位的痫样放电,术前抗癫痫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病灶未达到全切除或术后出现术区明显水肿。
④恶性肿瘤或肿瘤复发者。
4、复发的处理:
在减、停抗癫痫药物的过程中或停药后 短期内出现癫痫复发,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杳,明确有无原 发病的复发。复发一次,如为非诱因发作,即应恢复药物治疗和随访。
5、颅脑疾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流程(图1)。
四、颅脑外科手术后癫痫发作的紧急处理
1.强直、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
颅脑外科术后出现强直、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时,应 首先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发作过程中应保持头 部向一侧偏斜,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室息及误吸。必要时行相关辅助检査,排除低血糖及低血钙等非癫痫性发作。如 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按“癫痫持续状态”处理。发作终止后应根据原发病变性质、部位,选择行头颅 CT、MRI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査,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梗 死、水肿加重等诱发癫痫样发作的因素存在,如有以上情况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以惊厥性持续状态后果最为严重,需要紧 急处理,处理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终止发怍;对症处理;寻找 病因(急诊检查)。
第五篇:2007ACEI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引 言
过去10年中获得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管病的价值。ACEI已被推荐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并写人国内外指南之中。但是,在临床实践与指南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指南明确列为I类适应证的情况下,ACEI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仍远远不够,且剂量不足。本专家共识的编写目的,在于将ACEI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理念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应用的证据和使用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共识性文件,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临床应用ACEI的状况,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在认真分析ACEI临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并参考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ACEI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专家共识,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编写的。
为了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某一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本共识文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对有关适应证作了推荐分类和证据水平的分级。
推荐内容的分类:I类:己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有益、有用和有效。II类:关于某诊疗措施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不一致或存在不同观点。其中IIa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IIb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有效。III类: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无用和无效,在有些病例中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证据水平的分级:A级为证据来自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汇总分析,B级为证据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级为专家共识和(或)证据来自小型研究。
药理学
一、定义 ACEI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ACE是一种非特异的酶,除可使血管紧张素I(Ang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II(AngII)外,还催化缓激肽等肽类扩血管物质的降解。因此,在ACE的作用下,循环和组织中的AngII浓度增高、缓激肽水平降低。
AngII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收缩血管,刺激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醛固酮、加压素、内皮素-1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释放,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刺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黏附分子(如P-选择素)、趋化蛋白、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l(PAI-1)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和增生,增加细胞外基质蛋白及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增加多种生长因子的生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分类
ACET可根据其与ACE分子表面锌原子相结合的活性基团而分成巯基类、羧基类和膦酸基类等三类(表1)。
三、药代动力学特点
各种ACEI的吸收率变化很大(25%-75%),食物不影响吸收,或可减慢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lOh。大多数ACEI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故肾功能异常时(肌酐清除率≤3Oml/min)需要调小剂量;福辛普利、佐芬普利和螺普利平衡地经肝和肾排泄,肾功能异常时一般无需调整剂量。表1中的半衰期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文献中有不同报道,且ACEI吸收后与组织ACE结合,以后又可逐渐脱离出来,形成较长的终末相半衰期。
四、作用机制
ACEI能竞争性地阻断AneI转化为AngII,从而降低循环和局部的AngII水平。ACEI可增高缓激肽的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和有血管活性的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的释放。APET还能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从而通过加强刺激血管紧张素1-7受体,迸一步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作用。
各种ACEI制剂的作用机制相同,故在总体上可能具有类效应。但是各种制剂与组织中ACE结合的亲和力不同、药代动力学特性也有差别,因此有人认为会导致组织浓度的明显差异和不同的临床效果。但是,这些差异的临床相关性还没有得到证实,对ACEI制剂的选择和剂量应当以临床试验结果为基础。
表1 常用ACEI的药理学特性
药物 巯基类
卡托普利
佐芬普利 羧基类 贝那普利 西拉普利 依那普利 咪达普利 赖诺普利 培垛普利 喹那普利 雷米普利 螺普利 群多普利 膦酸基类
福辛普利
五、ACET的作用
1.血液动力学作用:ACEI降低总体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尿钠排泄,但是对心率几乎无影响。在血压正常人群和无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中,ACEI对心排血量或肺毛细血管楔压几乎没有影响。ACEI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肥厚,改善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异常。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CEI可诱导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舒张。静脉舒张可增加外周静脉容量,降低右心房压力、肺动脉压力、毛细血管楔压、以及左心室充盈容量和压力,从而迅速减轻肺充血;动脉舒张则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并增加心排血量。
2.神经激素作用:短期应用ACEI治疗会伴随AngII和醛固酮水平的下降,降低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加压素的水平。长期应用ACEI时,由于通过非血管紧张素介导的替代途径(例如糜酶)被激活,AngII和醛固酮水平有恢复至治疗前的趋势(醛固酮“逃逸”现象)。另一方面,ACEI能增加缓激肤、血管紧张素1-
7、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的水平,这可部分解释其扩张血管、抗血栓以及抗增生作用的持续存在。半衰期 经肾排泄 剂量及标准给药方法(h)2 4.5 11 10 11 8 12 3-10 2-4 13-17 1.6 16-24 12
(%)
60 88 80 88 70 75 75 60 50 33 50
肾功能衰竭时的 剂量及标准给药方法a
12.5-100mg,3次/日 6.25-12.5 mg,3次/日 7.5-30 mg,2次/日 7.5-30 mg,2次/日
5-40 mg,1次/日 1.25-5 mg,1次/日 5-40 mg,1次/日 2.5-10 mg,1次/日 5-40 mg,1次/日 4-8 mg,1次/日 10-40 mg,1次/日b 2.5-10 mg,1次/日b 3-6 mg,1次/日 1-4 mg,1次/日
10-40 mg,1次/日
bbb
2.5-20 mg,1次/日 0.5-2.5 mg,1次/日 2.5-20 mg,1次/日 1.25-5 mg,1次/日 2.5-20 mg,1次/日 1-2 mg,1次/日 2.5-5 mg,1次/日b 1.25-5 mg,1次/日b 3-6 mg,1次/日 0.5-1 mg,1次/日
10-40mg,1次/日
bbb注: a肌酐清除率(CrCl)=10-30ml/min时;b也可将每日剂量等分成2次服用 3.抗增生作用:ACEI有抗增生作用(减轻血管和心脏的肥厚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增生),还可以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ACEI逆转心室重构主要通过以下机制:降低心室前、后负荷,抑制AngII的增生作用和交感神经活性,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肥厚、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对肥厚的心脏,ACEI可以减轻肥厚程度,并改善舒张功能。ACEI还能够预防压力负荷过重心脏的心肌细胞凋亡。
4.对肾脏的作用:ACEI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血流,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其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作用超过扩张入球小动脉的作用,因此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或者轻度下降。ACEI能够预防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进展成为大量蛋白尿并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对各种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也有类似作用。
5.对纤维蛋白溶解平衡的影响:ACET能降低PAI-l的浓度以及PAI-1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摩尔比值,增加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的生成,拮抗AngII诱导的血小板凝集。
6.其他作用:在动物模型中,ACEI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生下降、炎症细胞的积聚与活性下降、氧化应激减轻、内皮功能改善。
随机临床试验显示,ACEI能降低左心室功能异常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性心肌梗死危险。在心脏后果预防评估研究(HOPE)中,雷米普利能够降低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HOPE和抗高血压及降脂治疗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LLHAT)等研究还显示,ACEI可减少研究人群的新发糖尿病。近年来有专家对一些随机临床试验的患者在试验结束后继续进行随访,发现ACEI减少临床终点事件的效益可以维持多年,绝对效益还有增大的趋势。
六、不良反应
大多数患者对ACEI耐受良好,但也可发生几种不良反应。
1.咳嗽:最常见,国外临床试验中约5-10%的患者发生干咳,国内患者咳嗽的发生率可能更高一些,但常与肺部充血或伴随的疾病如呼吸道疾病难以区别。咳嗽并非剂量依赖性,通常发生在用药1周至数月之内,程度不一,夜间更为多见。咳嗽较重的患者有时需要停药,停药后干咳一般在1周内基本消失。
2.低血压:低血压常见,多数无症状。少数患者发生有症状的低血压,特别是在首剂给药或加量之后。低血压最常见于使用大剂量利尿剂后、低钠状态、慢性心力衰竭等高血浆肾素活性的患者。
3.高钾血症:ACEI抑制醛固酮分泌,可使血钾浓度升高,较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肾功能受损、糖尿病、补充钾盐或合用保钾利尿剂、肝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
4.急性肾功能衰竭:ACEI用药最初2个月可增加血尿素氮或肌酐水平,升幅<30%为预期反应,可继续治疗;肌酐上升过高(升幅>30-50%)为异常反应,提示肾缺血,应停药,寻找缺血病因并设法排除,待肌酐正常后再用。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ACEI,以选择经肝肾双通道排泄的ACEI为好。肌酐>265umol/L(3mg/dl)的患者宜慎用ACEI。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发生于心力衰竭患者过度利尿、血容量低下、低钠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孤立肾而肾动脉狭窄以及移植肾。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原有肾脏损害的患者特别需要加强监测。
5.蛋白尿:ACEI对肾脏病伴有蛋白尿、例如糖尿病性肾病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可改善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可减少蛋白尿;但ACEI也可引起蛋白尿。
6.血管性水肿:罕见,但有致命危险。症状不一,从轻度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肠绞痛)到发生喉头水肿而呼吸困难及死亡,多发生在治疗第1个月内。停用ACEI 后几小时内消失。
7.胎儿畸形:妊娠中晚期孕妇服用ACEI可引起胎儿畸形,包括羊水过少、肺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延缓、肾脏发育障碍、新生儿无尿及新生儿死亡等。新近报道提示,妊娠初3个月中服用ACEI也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七、禁忌证
血管性水肿、ACEl过敏、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为ACEI绝对禁忌证。育龄妇女可以使用ACEI,但一且怀疑妊娠或诊断妊娠即应停用。ACEI治疗期间发生低血压(收缩压<9OmmHg,lmmHg=O.133kPa)时,若患者无症状仍可使用。血钾升高到>6.Om mol/L或者血肌酐增加>50%或高于265umol/L(3mg/dl)时应停用ACEI。轻度肾功能不全(肌酐<265umol/L、轻度高钾血症(≤6.Ommol/L)或相对低血压(收缩压低至9OmmHg)不是ACEI治疗的禁忌证,但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如主动脉瓣狭窄及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不宜使用ACEI。
八、药物相互作用
1.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抗酸药物可降低ACEI生物利用度,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减少ACEI的血管扩张效应。保钾利尿剂、钾盐或含高钾的低盐替代品可加重ACEI起的高钾血症,故应避免此类组合。但ACEI与螺内酯合用对严重心力衰竭治疗有益,需临床紧密监测。ACEI可增加血浆地高辛浓度或血锂水平;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并用时,可能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疗效。
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同时服用水杨酸盐会降低ACEI的有效性,但也有汇总分析表明阿司匹林并不减少ACEI效益。大多数专家认为,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慢性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等患者中,联合使用ACEI和阿司匹林的总的获益远远超过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
2.有利的药物相互作用:ACEI常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治疗高血压,尤其是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除增强降压效果外,还可减少利尿剂引起的高肾素血症以及对血尿酸及血糖的不良影响,而排钾利尿剂则可拮抗ACEI的高钾倾向。ACEI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用治疗高血压,可加强降压作用并增加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靶器官保护作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有协同作用。
临床疗效与实际应用
ACEI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效益和临床适应证己经明确,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无症状的左室功能异常、AMI、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事件的高危患者。上述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则得益将更多。关于使用ACEI的一般建议为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清肌酐,从小剂量开始、逐渐上调剂量,血压较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须尤其注意。
一、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炎症或血液动力学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心肌重构,最后导致心室射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在临床上表现为收缩性和(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实验研究表明,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各个组分在心肌的表达均有增加,在心肌重构中起重要作用。ACEI是第一类证实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美国心脏病学院和心脏协会(ACC/AHA)的新版指南,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有心力衰竭高危因素、有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到难治性心力衰竭),将心力衰竭分成A、B、C、D四个阶段,ACEI是惟一的在每个阶段都推荐应用的药物。
(一)循证医学证据
ACEI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至少有30多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几乎完全一致。例如北斯堪地那维亚依那普利生存协作研究(CONSENSUS)观察253例心功能IV级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依那普利治疗使6个月时的总死亡率下降40%,1年死亡率下降31%。左室功能异常治疗研究(SOLVD-T)、急性心肌梗死雷米普利效益研究(AIRE)和第二次血管扩张剂心力衰竭试验(VheFT II)等也显示ACEI治疗能显著降低总死亡率。Garg等汇总分析132项临床试验共7105例心力衰竭患者,ACEI治疗使总死亡率降低23%,死亡或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的合计发生率降低35%。进一步分析显示,ACEI短期治疗即有效、长期治疗仍然有效,且效益不依赖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使用利尿剂或?受体阻滞剂。
无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同样获益于ACEI治疗。左室功能异常预防研究(SOLVD-P)观察4228例LVEF≤35%的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依那普利组死亡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降低29%。生存与心室扩大试验(SAVE)入选2231例AMI后无症状的左室功能异常患者,平均随访47个月,卡托普利组的总死亡率降低19%。SOLVD,试验的随访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在ACEI治疗期间(3-4年)所得到的降低死亡率的效益,在长达12年的随访期间继续存在;其中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患者的死亡率还有进一步降低。因此,所有LVEF<45%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不论有或无心力衰竭症状),都有可能通过ACEI长期治疗得到降低死亡率、减少再住院率和减慢心力衰竭进展的临床效益。
(二)临床应用
l.ACEI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建议。I类适应证:(1)所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证据水平A)。(2)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证据水平A)。(3)其他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证据水平A)。IIa类适应证:(1)有心力衰竭高发危险的患者(证据水平A)。(2)舒张性心力衰竭(证据水平C)。说明:①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无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都必须使用ACEI,而且需要无限期地终生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②对目前尚无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但有心力衰竭高发危险的患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糖尿病或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可考虑用ACEI来预防心力衰竭。③应该告知患者,应用ACEI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死亡和住院;ACEI不能明显改善症状,或在治疗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症状改善。
2.禁忌证。(1)使用ACEI后曾发生血管性水肿或无尿性肾衰竭的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绝对禁用ACEI。
(2)以下情况须慎用:①血肌酐显著升高(>3mg/dl);②高钾血症(>5.5mmol/L);③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OmmHg)。这些患者应先接受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待上述指标改善后再决定是否应用ACEI。
3.制剂和剂量。
(1)制剂:ACEI可能有类效应。然而,仍应尽量选用临床试验中证实有效的制剂。(2)剂量: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高剂量虽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但对症状与死亡率的益处则与低、中等剂量相似。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临床试验中所规定的目标剂量(例如卡托普利为5Omg,3次/d)或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
4.给药方法。
(l)ACEI应尽早开始使用。一旦诊断明确、确定无禁忌证后,即应给药。
(2)从小剂量开始,逐步上调剂量,每1-2周将剂量加倍。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轻度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可较快上调剂量。
(3)目前或以往有液体潴留的患者,ACEI必须与利尿剂合用,且ACEI起始治疗前需注意利尿剂已维持在最合适剂量。如无液体潴留时亦可单独应用。
(4)ACEI一般与?受体阻滞剂合用,因二者有协同作用。(5)起始治疗后1-2周内应监测肾功能和血钾,以后定期复查。并告知患者报告可能的不良事件如咳嗽和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如视力模糊、眩晕等。5.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1)有症状的低血压:①调整其他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硝酸盐、钙拮抗剂和其他扩血管药物;②如无液体潴留,考虑利尿剂减量或暂时停用。严重低钠血症(血钠<130mmol/L)患者可酌情增加食盐摄人;③减小ACEI剂量。
(2)咳嗽:①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特别是肺淤血;②如咳嗽不严重,一般可继续应用ACEI;③如咳嗽持续且困扰患者,则停用ACEI,可代之以AngII受体拮抗剂(ARB)。
(3)肾功能恶化:①ACEI治疗初期肌酐或血钾可有一定程度增高。如果肌酐<265umol/L(3mg/dl)和血钾<6.Ommol/L,且患者没有症状,不需特殊处理,但应加强监测;②考虑停用某些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钾盐和保钾利尿剂。无充血征象的患者,可减少利尿剂用量;③如果肌酐或血钾水平持续增高,ACEI剂量减半,必要时停用或请专家会诊。
(4)血管性水肿: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可能致死,因此一旦疑为血管性水肿后,应立即停药,并告知患者终生避免应用所有的ACEI。
(三)ACEI与ARB的比较及合用问题
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表明,ACEI改善心肌重构的效益优于ARB,可能与缓激肽水平增高有关。一些临床研究试验比较了ACEI与ARB的效益。以总死亡率作为主要终点的氯沙坦心力衰竭生存研究(ELITE-2)和氯沙坦心肌梗死最佳治疗试验(0PTIMAAL)显示,氯沙坦均未能证明其不次于卡托普利。在坎地沙坦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试验的替代部分(CHARM-altemative)中,对不能耐受ACEI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坎地沙坦治疗,使心血管病死亡或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率降低73%。在AMI后心力衰竭患者中迸行的缬沙坦试验(VALIANT)显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有相同的降低死亡率的效益。总之,现有临床试验表明ARB不优于ACEI。因此,ACEI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当患者不能耐受ACEI时,可用ARR代替(I类推荐,A级证据)。ARB作为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药物也是合理的(IIa类推荐,A级证据)。
关于ACEI加用ARB的问题,现有临床试验的结论并不一致。在缬沙坦心力衰竭试验(Val-HeFT)中,缬沙坦和ACEI合用不能降低死亡率,但使死亡和病残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降低13%。在坎地沙坦心力衰竭试验的相加部分(CHARM-added)中,坎地沙坦与ACEI合用使心血管病死亡或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率降低15%。在VALIANT试验中,缬沙坦与卡托普利合用的效益并不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而不良反应却增加。因此,ARB是否能与ACEI合用以治疗心力衰竭,目前仍有争论(IIb类推荐,B级证据)。AMI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宜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
关于ACEI、ARB与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的合用问题,FTITE-2和Val-HeFT试验曾经发现,在己经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加用ARB反而增高死亡率。但是VALIANT和CHARM试验均末重复上述发现。因此,这三类药物的合用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ACEI、ARB与醛固酮拮抗剂三药合用会进一步增加肾功能异常和高钾血症的危险,故不推荐合用。
(四)关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顺序
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一般是在ACEI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这是由于:①ACEI是最早被证明能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的药物,此后的心力衰竭临床试验,均以ACEI作为基础治疗;②ACEI既是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又是血管扩张药,易于使血液动力学稳定,而能加用β受体阻滞剂。但有学者认为应该首先使用β受体阻滞剂。理由是:①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的激活早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②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猝死,而β受体阻滞剂预防猝死的作用最强。第三次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CIBIS III)探讨了两类药物中何者先用效益更好的问题,对10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先接受比索洛尔或依那普利单药治疗6个月,然后合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平均随访1.22年。结果显示,两组的疗效或安全性均相似。
事实上,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孰先孰后并不重要,两类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得到最大效益。因此,在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中,没有必要改变目前先用ACEI、后用β受体阻滞剂的顺序,但是β受体阻滞剂不一定要等到ACEI剂量“达标”之后才开始使用。应用低、中等剂量ACEI,及早加用β受体阻滞剂,既易于使患者病情稳定,又能早期发挥β受体阻滞剂降低猝死的作用和两药的协同作用。在选择性的患者中,可以首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二、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如前所述,SOLVD-P和SAVE试验表明,无症状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能够在ACEI长期治疗中得到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效益。因此只要没有禁忌证,就应使用ACEI。
三、舒张性心力衰竭
采用ACEI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随机临床研究迄今只有一项,即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培哚普利研究(PEP-CHF)。该研究入选850例≥70岁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培哚普利或安慰剂治疗平均2.1年,培哚普利未能显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但仍有某些益处,包括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减少最初1年治疗期间的主要终点事件。ACEI可减轻心室肥厚、改善心室顺应性,同时有利于调节、逆转心力衰竭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活性的过度激活。因此,可推荐用于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异常而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
四、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机械性损害,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因而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关键是修复瓣膜损害。
国际上较一致的意见是,有症状的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及以上)、以及重度主动脉瓣病变伴有晕厥或心绞痛的患者,均必须进行手术或介人治疗,因为有充分证据表明手术或介入治疗是有效和有益的,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迄今为止,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ACEI、β受体阻滞剂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长期临床试验,均未将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纳人研究。因此,没有证据表明,上述治疗可以改变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然病史或提高生存率,更不能用来替代已有肯定疗效的手术或介入治疗。ACET有血管扩张作用,应慎用于瓣膜狭窄的患者,以免引起低血压、晕颇等。
血管扩张剂包括ACEI主要适用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目的是减轻后负荷、增加前向心排血量而减少瓣膜反流,可应用于:①因其他因素而不能手术的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②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在换瓣手术前短期治疗以改善血液动力学异常;③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已有左室扩大,而收缩功能正常,可长期应用,以延长其代偿期;④己经手术置换瓣膜,但仍有持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LVEF正常的无症状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通常并无后负荷增加,应用降低后负荷的药物使患者长期处于低后负荷状态是否有利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扩血管药物仅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此外,在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功能性或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ACEI有助于减轻反流程度。
五、AMI 现有ACEI用于AMI的临床试验,主要人选了ST段抬高的AMI(STEMI)患者。因此,本节内容主要适用于STEMI。
(一)循证医学证据
在AMI患者中曾迸行过两类ACEI的大型临床研究,即早期和晚期干预试验。早期干预试验多为短期研究,包括第二次新斯堪地那维亚依那普利生存协作研究(CONSENSUS-2)、第四次心肌梗死生存率国际研究(ISIS-4)、第三次意大利急性心肌梗死研究(GISSI-3)、心肌梗死后生存率长期评价(SMILE)和第一次中国心脏研究(CCS-l)。晚期干预试验包括SAVE、急性梗死雷米普利研究(AIRE)和群多普利心脏评价研究(TRACE)。这两类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ACEI可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率。
1.早期干预试验(<24-36h=:研究显示死亡率降低程度较小,可能是因为入选的是非选择性的患者,而且治疗时间较短。ISIS-4试验入选58050例发病后24h内(平均8h)的AMI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卡托普利或安慰剂治疗,5周后卡托普利组死亡率降低7%,高危患者亚组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和心力衰竭患者获益较大,且治疗效益至少持续1年。GISSI-3试验入选19394例发病后24h内AMI患者,赖诺普利组治疗6周后死亡率降低12%,治疗效益至少维持6个月。SMILE试验入选1556例发病后24h内的前壁AMI患者,佐芬普利治疗6周使主要终点事件(死亡或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降低34%,1年后随访时的死亡率仍显著低于安慰剂组。
CCS-l试验入选我国的13634例发病后36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卡托普利或安慰剂治疗4周。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9.05%和9.59%,相当于用卡托普利治疗1000例患者1个月,可避免5.3人死亡。CCS-1试验结束后,研究者对其中6749例患者随访平均23.4个月。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卡托普利组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心力衰竭致死率均显著降低,提示AMI急性期用卡托普利治疗4周,能显著降低长期死亡率。
CONSENSUS-2试验入选6090例发病后24h内的前壁AMI患者,随机分组接受依那普利或安慰剂治疗。依那普利组患者先静脉滴注依那普利拉,随后口服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有较多患者发生低血压,1个月及6个月的死亡率均略高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心肌梗死协作组汇总分析98496例患者的资料,显示ACEI组和安慰剂组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7.1%和7.6%,相当于用ACEI治疗1000例患者4-6周,可以减少4.8例死亡。心力衰竭或前壁梗死等高危患者得益更大,而低危患者(如不伴有心力衰竭的下壁梗死)末能显著获益。
2.后期干预试验:这些试验入选AMI后有心力衰竭或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证据的高危患者,ACEI治疗开始较晚(发病后>48h)、但持续时间较长,患者获得较大的益处。
SAVE试验入选2231例LVEF<40%的患者,在AMI发病后3-16天分组接受卡托普利或安慰剂治疗,平均随访42个月,卡托普利组的死亡率降低19%。TRACE试验入选1749例LVEF<35%的患者,在AMI发病后3-7天分组接受治疗,随访24-50个月,群多普利组的死亡率降低22%o。AIRE试验入选2006例有心力衰竭症状的AMI后患者,平均治疗15个月,雷米普利组死亡率降低27%。
Flather等汇总分析上述三项临床试验的资料,共5966例患者,平均治疗31个月。ACEI治疗使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总死亡率降低26%,相当于每1000例患者治疗30个月可避免大约60例死亡。此外,再发心肌梗死减少20%、心力衰竭再住院减少27%。
(二)临床应用
l.ACEI用于AMI患者的建议。I类适应证:(l)AMI最初24h内的高危患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异常、无再灌注、大面积心肌梗死)(证据水平A)。
(2)AMI超过24h的心力衰竭或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患者(证据水平A)。(3)AMI超过24h的糖尿病或其他高危患者(证据水平A)。(4)所有心肌梗死后患者带药出院并长期使用(证据水平A)。IIa类适应证: AMI最初24h内的所有患者(证据水平A)。2.临床应用中的儿个问题。
(1)尽早口服使用:临床研究表明,AMI早期口服ACEI可降低死亡率,这种效益在AMI发生后最初7天内特别明显。因此,ACEI应在发病24h内开始应用。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溶栓治疗后病情稳定即可开始使用ACEI。合并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异常、心动过速或前壁心肌梗死等高危患者得益最大。
CONSENSUS-2试验在发病第1天即采用静脉注射依那普利的方案,未能显示效益。因此,AMI早期24h内不应静脉注射ACEI。
(2)是否长期用药:AMI后ACEI长期治疗的临床试验,入选的是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关于ACEI长期治疗对非选择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确切效益,目前还缺乏研究,曾经认为只有合并心力衰竭等高危患者才需长期用药。但是在HOPE试验结果发表之后,大多数专家认为,所有AMI后的患者都需要长期使用ACEI。AMl早期因各种原因而未使用ACEI的患者,应该带药出院并长期使用。
(3)给药方法:ACEI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早期干预方案通常在24-48h内用到足量。例如在ISIS-4中,卡托普利的用法为首剂6.25mg,能耐受者2h后给12.5mg,l0-l2h后25mg,然后5Omg,2次/d,治疗28天。在GISSI-3中,赖诺普利首剂5mg,24h后再给5mg,如能耐受,以后lOmg,1次/d治疗6周。血压偏低者最初几天的剂量为2.5mg/d,维持量可用5mg/d。
后期干预方案同样采用剂量逐渐递增的方法。例如在SAVE中,卡托普利的起始剂量为6.25-12.5mg,住院期间上调到25mg,3次/d,出院后再逐渐增加到目标剂量5Omg,3次/d。在AIRE中,雷米普利起始剂量为2.5mg,2次/d,能耐受者2天后改为5mg,2次/d,不能耐受者用2.5mg,2次/d维持。不能耐受初始剂量2.5mg者先予1.25mg,2次/d,2天后改为2.5mg,2次/d,最后酌情增加到5mg,2次/d。
六、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在NSTEMI患者中缺乏评价ACEI的随机临床试验。但是大多数AMI试验入选了部分NSTEMI患者,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研究也证实了ACEI的效益。因此,ACEI适用于AMI最初24h内的患者。ACEI可在急诊室内开始使用,也可稍后开始使用。
ISIS-4的亚组分析资料显示,NSTEMI患者未得益于短期ACEI治疗。但是最近Borghi等对SMILE试验中的526例前壁NSTEMI患者进行了事后分析,佐芬普利组治疗6周使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65%,1年死亡率降低43%,提示NSTEMI患者早期使用ACEI是有益的。
ACEI用于NSTEMI患者的建议。
I类适应证:(1)伴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或慢性心力衰竭、使用硝酸甘油和ß受体阻滞剂后仍有高血压的NSTEMI患者(证据水平B)。
(2)伴有糖尿病的NSTEMI患者(证据水平B)。
(3)伴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高血压或糖尿病的NSTEMI患者出院时带药及出院后长期使用(证据水平A)。
IIa类适应证:(1)所有NSTEMI患者(证据水平B)。
(2)所有NSTEMI患者出院时带药及出院后长期使用(证据水平B)。七、二级预防及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
ACEI能显著降低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也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合并有这些疾病或危险因素的高危慢性冠心病患者,应该长期采用ACEI进行二级预防。
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不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或其他血管疾病患者中评价了ACEI的效益。HOPE试验入选9297例伴有至少1项其他危险因素的慢性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雷米普利治疗4.5年使主要终点事件减少22%、总死亡率降低16%。培哚普利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欧洲试验(EUROPA)入选12218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培哚普利治疗4.2年便主要终点事件减少20%。
根据上述试验,一些指南推荐所有有症状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应使用ACEI。然而更新的研究提示,低危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非都能得到同样显著的效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预防事件试验(PEACE)入选8290例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安慰剂或群多普利治疗平均4.8年。群多普利治疗未能显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或总死亡率。这一结果与该试验入选低危患者人群有关,也由于入选患者己经接受了相对完善的二级预防治疗。
但是,ACEI治疗对于低危患者仍有一定的效益。在PEACE试验中,群多普利显著降低了新发糖尿病和严重心力衰竭的危险,降低了肾功能异常亚组患者的总死亡率。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培哚普利与左室重构试验(PREAMI)中,培哚普利治疗减少了主要终点事件,显著降低了左室重构的发生率。因此,绝大多数慢性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能够得益于ACEI长期治疗,但得益程度与患者的危险程度有关。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喹那普利缺血处理试验(IMAGINE)入选2553例左室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7-10天内随机分入喹那普利或安慰剂治疗组,平均随访43个月。结果显示,喹那普利治疗不能降低各种心血管病事件,主要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还略有增高(+15%,P=O.21)。大多数专家认为,IMAGINE试验评价的是一个特殊的患者人群,其结果不应该影响ACEI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
ACEI用于慢性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的建议。I类适应证: 伴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或有使用ACEI的其他适应证,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证据水平A)。
IIa类适应证:(1)所有确诊的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证据水平B)。(2)LVEF正常的低危患者,若其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到良好控制、接受了当前最佳的治疗包括适当的血管重建治疗,使用ACEI可作为一种选择(证据水平B)。
III类适应证: 左室功能正常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7天内(证据水平B)。
八、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可采用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或ARB,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能减少心血管病事件。许多临床试验显示,血压降低的水平可能比采用哪一类特定药物更为重要,许多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才能控制血压。
根据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领域中的临床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来选择降压药物。在美国的高血压指南(JNC7)中,提出了考虑优先使用某些类别降压药物的六种强适应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危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和预防脑卒中再发;ACEI是适用于全部六种强适应证的惟一的降压药物。
(一)循证医学证据
第二次瑞典老年高血压试验(STOP-2)平均随访5年。结果显示,与传统药物组相比,ACEI组各项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钙拮抗剂组相比,ACEI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卡托普利预防研究(CAPPP)和ALLHAT试验也显示,ACEI、利尿剂或钙拮抗剂长期治疗能同等程度地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和死亡率。
第二次澳大利亚血压研究(ANBP-2)入选60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治疗平均4.1年后死亡或心血管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比利尿剂组降低11%。培哚普利预防脑卒中复发研究(PROGRESS)入选6105例有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的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降压治疗试验协作组的汇总分析共列入29项试验162341例患者的资料,比较了不同类别降压药物对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影响。与安慰剂组相比,ACEI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降低28%、冠心病事件减少20%、心力衰竭减少18%、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减少22%、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70%、总死亡率降低18%,差别均非常显著。以ACEI、钙拮抗剂或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降低主要心血管病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最近发表的一项汇总分析提示,ACEI预防脑卒中的效益不如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相对危险增加10%。另有作者汇总分析78项试验179112例患者的资料,发现ACEI预防冠心病事件的效益优于钙拮抗剂,而钙拮抗剂预防脑卒中优于ACEI。但是,降低血压仍然是减少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的关键。
(二)ACEI与钙拮抗剂合用问题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至少两种降压药物的联合治疗,因此,选择疗效好而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组合具有临床意义。盎格鲁-斯堪地那维亚心脏结果试验的降压部分研究(ASCOT-BPLA)显示,与阿替洛尔-苄氟噻嗪组合相比,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组合虽然末能显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但可使总死亡率降低11%,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24%,脑卒中减少23%,新发糖尿病减少30%。在国际维拉帕米-群多普利研究(INVEST)中,与单用阿替洛尔相比,单用维拉帕米、加用群多普利2mg/d和4mg/d的患者新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分别为0.95、0.86和0.77,表明维拉帕米-群多普利组合能减少新发糖尿病。这些研究提示,ACEI和钙拮抗剂合用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降压药物联用方案。
ACEI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建议: I类适应证:(1)控制血压(证据水平A)。
(2)伴有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或冠心病高危患者(证据水平A)。
顾问:方 祈 诸骏仁
撰写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虹 刘国仗 刘国树 朱文玲 林善炎 施仲伟 胡大一 高润霖 徐成斌 黄德嘉 戚文航 潘长玉 戴闺柱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长生 马 虹 马爱群 方 全 宁田海 刘国仗 刘国树 朱文玲 张 运 沈卫峰 林善炎 林曙光 施仲伟 柯元南 胡大一 徐成斌 高润霖 戚文航 黄从新 黄 岚 黄 峻 黄德嘉 葛均波 韩雅玲 潘长玉 霍 勇 戴闺柱 利益冲突声明:本共识的制定过程中,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赞助了会议 参考文献(略)
全文刊登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2月35卷2期97-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