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对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措施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析对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措施
浅析对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措施
摘要: 本文从既有浅基桥梁的形成原因及现状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的桥梁安全带来帮助。
关键词:既有浅基桥梁;成因;整治措施;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formation reas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brief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hoping to help our bridge safety.Key words: existing bridge with shallow foundation;cause;control measur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序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力度,投资建设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既有的桥梁由于私自滥采河沙、河流冲刷、污染物质侵蚀等原因,给桥梁的基础安全以及桥梁运营的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马磊在《桥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一文中提出:“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大规模的进入山区。山区高速公路中纵向桥梁的数量增加较多,桥墩顺河道排列,数量多,范围大,对水流的干扰较大;同时桥梁下部结构也受到了水流和推移质的强烈作用,特别是峡谷河段河道狭窄、比降较大,且多跌坎;山洪暴发时,水流速度快、波动大,并携带较大的卵石或漂石,水流的冲击力和滚石的撞击力都会对桥梁下部结构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河道行洪和桥梁安全问题出。”①因此,必须重视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工作,确保交通安全。
2.既有浅基桥梁的整治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加强对既有浅基桥梁的保护措施
加强对既有浅基桥梁的保护是既有浅基桥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禁止在桥梁周边区域采砂、挖坑。随着建设事业的逐步升温,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河沙的需求量激增,非法采集砂石能为桥梁周边地区的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导致非法采集砂石屡禁不止,违规非法采集砂石加快了河床的下降速度,造成桥梁基础埋置深度减小,形成浅基桥梁,据有关部门统计,非法采集砂石已经成为既有桥梁的第一杀手。违规非法采集砂石严重影响到了桥梁及通
限载通车的安徽六安县黑石渡大桥
行的安全,因此,桥梁管理部门同桥梁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联合打击非法采砂成为浅基桥梁的重要整治措施。在加大打击非法采集砂石力度的同时,在距离桥墩一定距离的下游修建拦砂防护坝可以有效保证桥梁基础的地埋深度,是对既有浅基桥梁实行保护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在铁路线路和铁路桥梁、涵洞两侧一定距离内,修建山塘、水库、堤坝,开挖河道、干渠,采石挖砂,打井取水,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或者危害铁路桥梁、涵洞安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采挖、打井等活动,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刑法也对破坏桥梁的行为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法律的规定,使非法采集砂石的行为远离了桥墩,使在距离桥墩一定距离的下游修建拦砂防护坝成为了可能。
2.2做好桥梁的加固防护
做好桥梁的加固防护也是既有浅基桥梁的重要整治措施,该防护措施可分为局部的加固防护措施和整体的加固防护措施。既有浅基桥梁的自然环境方面的侵害主要来源于河床的侵蚀作用、河流的冲刷以及河流携带的泥沙及卵石、粗颗粒等对桥墩的撞击、摩擦而出现磨蚀,从而造成桥墩地埋深度减少、基础掏空等现象,严重影响桥墩的稳定性,给桥梁本身和交通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为了有效防止这些自然因素对既有浅基桥梁带来的可能损害,需要对浅基桥梁进行局部防护和整体防护。主要是通过减弱河流冲刷能力的方法,逐步提高桥墩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抗冲刷能力,或者采取深埋桥梁基础,加大桥梁安全深度的方法,来减小自然因素对既有浅基桥梁造成损害的可能性。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实现根治为目的,充分考虑既有浅基桥梁防护工程的长期效益,对既有浅基桥梁实行永久或半永久的防护,确保加固防护的耐久性。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减轻水流对桥梁的冲击;二是提高桥墩的抗冲刷能力;三是增加桥墩的埋深;四是在下游设置拦砂坝。要结合对河流的集中整治,充分考虑既有浅基桥梁的整体抗冲击强度,尽可能地减少对河道的挤压。切实实现加固防护一处、杜绝一处隐患的终极目标。在实施桥梁的加固防护时,要综合考虑桥梁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对既有浅基桥梁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既可以通过修建护岸、护坡、河床护砌及丁坝、顺坝、导流堤等永久性建筑控制河流对桥墩的冲击,减少河床下降和冲刷的概率。同时还要采取生物措施,如建设防护林进行防风固沙等手段对既有浅基桥梁进行必要的防护。
注:①引自:《桥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作者:马磊。2009年10月7日。
参考文献:
[1] 马磊,《桥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10月7日。
[2] 郭琦,肖洋,蔡名扬,王志良,《南昌市洪都大桥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12月29日。
[3] 蒋志文,叶洪斋,张爱民,丁若冰,《高喷灌浆技术在潍河大桥桩基防护暗坝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05年第4期。
[4] 郭长路,《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分析与处治措施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12月17日。
[5] 谢波,《公路路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年12月23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既有铁路路基路基基床病害类型、成因及整治方法
铁路路基病害主要类型、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法
铁路路基是为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筑的土工构筑物,与桥梁、隧道、涵洞和上部轨道结构一起构成铁道线路的整体。由于路基本体或路基附属设备在列车荷载的作用、自然营力的侵袭和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降低或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标准,出现了非正常的变形状态甚至导致其使用功能的丧失,铁路路基不可避免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形与病害,且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路基病害的出现往往是多种类型并存,并相互引发。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必然以不同的形式削弱路基原有的强度并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不同程度地威胁着铁路的行车安全。1.1 铁路路基病害主要类型
既有铁路路基病害多种多样、病害程度轻重不一,为了较客观地认识各种病害的成因与规律,更好地采取相应的积极防治措施,通过对既有铁路产生路基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对铁路路基病害仍沿用铁路系统的习惯分类,即按铁路路基结构的基本部位分为路基基床及本体、路桥(涵、隧)过渡段、路基边坡、路基基底及路基排水设施等五大类,按其病害特征可细分为18种类型。
(1)基床下沉外挤:基床土被水浸湿软化,基床面下沉形成道砟囊,并越来越深,或软弱层发生剪切滑动,致使道床下沉、路肩隆起、边坡或侧沟外挤等现象。
(2)基床翻浆冒泥:基床土体或风化岩被水浸蚀软化,在列车动力作用下液化成泥浆挤压冒出的现象。
(3)路基过渡段病害:在既有线路基连接处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堑与隧道等连接路段),由于以往建设标准较低,未有设置过渡段的结构要求,因结构的特殊性引发的病害造成连接部位两端的刚度突变,与沉降不一致,导致轨面不平顺,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
(4)边坡溜坍:黏土质土(如黄土质砂黏土、砂黏土、黏土等),干燥时易崩裂,长期阴雨或暴雨后,雨水沿裂隙下渗,使表层饱和,失去稳定造成溜坍;或倾斜及基岩面上有黏土质覆盖层,受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影响,造成覆盖层沿基岩面溜坍。
(5)边坡坍塌:一般发生在路堑中的某一部分,节理较发育,岩层较破碎,风化较严重,稳定性较差,路堑边坡坡度陡于其天然休止角,稍有外界影响(如与水等)就发生坍塌,坍塌前顶部先发生裂缝,当边坡坡度与天然休止角相适应时,可以稳定。
(6)风化剥落:整个边坡基本稳定,但由于岩层本身易受风化(如绿泥生岩、页
岩、千枚岩、云母生岩、滑石片等)作用时,风化碎屑向下滚落的现象。
(7)坡面冲刷:较高的土质边坡或严重风化的软质岩边坡,坡面由于地表径流的冲蚀、冲刷作用,坡冲成鸡爪沟或冲坑等。
(8)河岸冲刷:指在河滩或岸边的铁路路基,由于河流流向的天然演变,河岸和河床都经常地或周期性地受到水流冲刷作用,已危及或造成路基丧失稳定的现象。
(9)水浸路基:指在滨河、河滩、海滩和水库、湖泊、水塘或洼地路段修建的铁路路基,因一侧或两侧边坡长年或季节性受水浸润,受到水位变化(包括浮力、渗透动水压力)的影响和水流、波浪的冲击作用下而威胁到路基的稳定性现象。
(10)沙害:指风沙流的堆积、吹蚀(掏蚀)作用对铁路线路设备的破坏或流沙上道影响行车的现象。
(11)雪害:指因降雪或积雪被风吹移至路基上堆积、埋没线路的现象称为雪害。(12)滑坡:一般系指山体滑坡,指在一定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多年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引起山体内部平衡力的破坏,局部不稳定岩(土)体沿着山体内部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发生整体、缓慢或急速滑动的变形现象。对于路堤段,当坡体发生较深层滑动或沿倾斜基底滑动时,由于其成因和特性和山体滑坡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可列入本类。
(13)崩塌落石:在地势陡峻、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坡上,因长期受风化浸蚀或其它外力的影响,岩体或土体突然脱离母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发生急剧地向下倾倒、崩落。翻滚和跳跃等现象,称为崩塌;落石系指个别岩块从悬崖陡坡上突然坠落的现象。
(14)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融雪、冰川运动而形成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固体物质的来势凶猛和破坏性大的特殊洪流。
(15)陷穴:指路基或附近地面突然塌陷成洞穴或凹陷的现象,如岩溶塌陷、黄土塌陷,矿区采空、古墓、古窖、窖洞、蚁穴以及由大气降水、过量抽取地下水诱发的路基突然塌陷、沉落。
(16)冻害:指路基内的水在冻结或融沉时造成路基不均衡的冻胀或承载力不足的现象。
(17)排水不良:指因地表或地下水系统的设备状态(如排水设备不足或损坏、堵塞等)不能满足过水需要的现象。
(18)地基变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地基承载力不足:即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地基产生2
变形,建(构)筑物产生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超过相应的允许值。其中以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性较大。
②地下渗流:在砂层地基(主要细砂、粉砂),由于地下水渗透流动,当地基的渗流量或水力比降超过允许值时,会发生潜蚀、管涌,使地基失稳,路基整体下沉。
③软弱地基:除了承载力不足之外,还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弱地基固结,造成路基沉降。
上述统计的路基病害分类基本涵盖了目前既有铁路路基的病害类型,但尚有一些发生频率较低或对路基结构危害较轻的病害,如路基面宽度不足、路肩局部破损或未硬化等。
由于铁路路基病害类型种类繁多,产生病害的成因、机理复杂多样,其中路基基床病害是路基病害发生频率高且直接影响到线路行车运营安全,为此本课题重点总结路基基床病害发生的成因、机理、表现形式、区域特点以及整治处理措施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
1.2 路基基床常见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
路基基床常见的病害有基床下沉外挤、基床翻浆冒泥。1.2.1 基床下沉外挤
基床下沉病害表现形态为沉落、道砟囊、道砟陷槽,多发生基床土中存在中、高塑性的黏性土(包括膨胀土)、淤泥、泥炭风化残积土等土或基床填筑密实度不足或运营条件改变(如动荷载影响加大)。当基床部位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渗入或路堑地段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床土处于经常饱和状态时,往往会导致基床土极度软化(Kv<1×10-5cm/s,qu<0.1MPa),基床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发生下沉病害。另外,特殊土基床(如冻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等),由于其土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极易发生道砟陷槽、基床沉落、沉陷变形等病害。
基床外挤病害一般的表现形态分为隆起和挤出,在上述土质基床中,当软卧层厚度约0.4~1.5m,下有刚卧层或密实土层,当软卧层与刚卧层(密实土层)接触面有水侵入,或道砟囊(道砟陷槽)积水使软卧层处于饱和状态时,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即会在刚卧层上形成剪切滑动或塑性流动面,基床向一侧挤出并隆起的现象。当软弱层很薄(厚度小于0.5m),刚卧层接近水平时,可发生向两侧同时挤出。当软弱层厚度大于1.5m时,不易发生挤出,道砟囊(道砟陷槽)深度则根据土质条件继续发展。基床外挤地段,轨道会出现较严重的连续下沉或急剧下沉,几何状态难以保持;侧沟呈湿润状态或明显
见地下水从沟边或沟底渗出,严重时为泥浆冒出。
对于容易发生下沉外挤的软弱基床,常采用线路抬道、基床表层补强、基床表层换填、基床桩体加固与注浆等处理方法。
1.2.2 基床翻浆冒泥
既有铁路基床翻浆冒泥按基床土性可分为:土质基床翻浆冒泥、风化岩质基床翻浆冒泥和裂隙泉眼翻浆冒泥。多发生在基床排水不良或地下水发育地段,且基床土质为较密实的黏性土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地段,病害的特征为软化层较薄,下卧层强度较高。
基床翻浆冒泥必须同时具备有一定特征的基床土、水、动荷载等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基床土质不良是翻浆冒泥病害的主要内因;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是重要诱发因素,尤其在降雨量大的南方地区;列车的动荷载的作用是主要外因。对于最易发生翻浆冒泥的土质基床均为新生代细粒(小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达50%以上)的沉积土层,矿物成分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干缩湿涨、亲水性强;对于岩质基床中多为沉积岩中的泥质岩(如泥岩、页岩、泥灰岩)、变质岩(如片岩、千枚岩)等,成岩作用差,节理发育,多含泥质矿物,故风化严重。由于地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发育,土质基床面湿化后其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质将被破坏,基面土质软化或液化成泥浆,在通过列车的反复冲击、挤压作用下循环产生正、负弯矩,导致基床面强度降低和基面翻浆体挤入道床甚至翻出轨枕面;或软质岩石基床的裂隙(泉眼)在列车活载作用下沿岩层中的缝隙渗至基面,与基面风化物混合成泥浆。此外,基床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养修方法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基床翻浆冒泥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线路抬道、基床面封闭、基床设置排水砂沟、基床表层换填、基床表层补强、基床桩体加固及注浆等方法。1.3 路基过渡段常见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
路基过渡段主要包括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以及路堑与隧道的连接地段。既有铁路受以往建设标准较低基本未设过渡段,但因其所处结构部位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连接部位两端的刚度差别大而引起轨道刚度的突变,另一方面由于两端的沉降不一致,导致轨面不平顺,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
在路堤与桥台的连接处,由于路堤填料和混凝土桥台的弹性模量与力学指标差别较大,且两者的地基基础沉降量亦不相同,动力特征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桥台后路堤部位与桥梁部位的轨道出现不均匀沉降;若台后路堤遇软弱地基,则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的工后沉降,或出现路基深层滑动的破坏现象。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连接处,由于铁路修建时横向结构物一般先于路基施工,故该部位的地基沉降先于路基部位地基的沉降完成;另横向结构物为刚性结构,上覆填土薄于路堤本体部位,故二者的刚度亦有差异,造成软硬不均。
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处,路堤端填料性质、规格及其压实标准、填土高度以及填筑施工质量等决定着其刚度与强度;路堑端系在土质或岩质山体中开挖形成的,路基面以下天然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着其刚度与强度;且堤、堑本体多呈斜坡连接,因此连接处两端的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导致纵向刚度的不均匀变化。
路堑与隧道的连接处,由柔性天然地基与刚性的混凝土基础相接,基床的刚度变化太大,易发生病害。
路基连接处的病害整治,在列车运营条件的制约下,通常采用基床表层补强、表层换填或桩体加固;对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部位采用注浆、旋喷桩等处理方法以提高路基连接处的强度与刚度。
第三篇:对我市交通管理整治措施的调研
开展五大重点整治战役,有效净化了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秩序管理水平。
1、路口秩序整治
从2006年2月下旬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三个路口秩序宣传整治百日会战,全面拉开路口行人非机动车秩序宣传整治。坚持一手抓宣传教育,一手抓严格整治,以市区主干道、主要路口为重点,创建36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和16条“文明交通
示范街”,全面推行路口“四边巡管”法,加大路口查纠处罚力度,开展路口文明劝导行动,强化交通安全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群众文明交通意识,促进了路口交通秩序的明显好转。
2、不规范车辆整治
紧紧盯住“三小车”、人力三轮客货车、农用车以及破旧报废车辆等不规范车辆不放,持续加大整治力度,按照“露头就打,精确整治”的管理思路,采取外围定点堵控,内围拉网清理的整治方法,不间断地开展“白天”、“夜晚”、“黎明”系列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不规范车辆上路违法现象,全年共查处“三小车”等不规范车辆11.2万起。
3、助力车整治
针对助力车发展迅猛,无牌无证上路现象突出的情况,在全市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助力车集中整治行动,全年共查处助力车交通违法行为47.2万起,其中无牌证上路8.8万起,有效地遏制了助力车交通违法蔓延势头,特别是助力无牌证上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4、“摩的”整治
根据全市开展治理摩托车非法客运工作总体部署,按照“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从8月15日开始,交管局会同各区政府,开始全面整治“摩的”。针对“摩的”流动性强,查处困难的特点,采取公秘结合,分工包干,突出突击拉网整治的方法,不断掀起路面整治热潮。全市共查处摩托车非法客运811起,暂扣车辆811辆,罚款284起,主干道、商业地段等重点地区“摩的”得到有效控制。
5、渣土车整治
对全市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督促存在事故隐患的车辆限期整改,并组织警力对曝光多、逾期不缴罚款、违法状态长期不消除的“渣土车”集中开展追缴罚款工作。同时,针对多数“渣土车”后放大号牌污损、模糊不清,肆意违法难以管理的状况,对全市“渣土车”统一安装可卸式后放大号牌,有效遏制了渣土车交通违法、事故多发势头。
交通安全管理
全市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交通事故实现连续10年下降,2006年,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1541起,死亡549人,伤1386人,同比分别下降10.2%、1.96%、0.14%。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6起,死亡23人,伤10人,同比分别下降50%、54.9%、16.67%。
交通管理技术发展
1、建设无线移动警务通系统
自8月1日起,为416名一线执勤民警配发了警务通终端,该系统通过与公安网络无线信息传输,实现了交通违法单据现场打印、信息实时采集、信息查询比对、执法当场告知以及非现场执法、简易事故现场实时拍摄传输、动态巡控监管等功能,进一步规范了民警执法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警务通使用以来,共处罚交通违法行为40万余起,拍摄非现场违法行为6万余起,实施强制措施805起,自动打印交通违法告知12558次。
2、建设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系统
该系统由我局联合公安部无锡交通科研所共同研究开发建设,包含了面向基层大中队的非现场处理、外牌摩托车管理、治安信息管理、交通肇事逃逸侦破平台、套排信息管理、通行证管理、交通宣传、设施管理、台帐管理、gis应用等20个子系统。该系统是基层大中队的工作平台,也是基层民警的操作平台。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子系统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3、完善道路交通监控和电子警察系统
在市中心主干道、郊区新建17处道路监控点,增设了7处卡口监控,完成了3个基层大队道路监控指挥室改造。对所有交通监控改造升级原有硬盘录像系统,全部实现监控图像信息长期保存以及公安网调用回放、抓拍违法行为等功能。同时,完成电子警察数码系统改造,实现违法图片信息共享,网上传递功能,在伊村和河西增设2处曝光处理窗口,进一步方便了驾驶员和群众。
4、推进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建设
协调发改委、建委等部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智能信号系统建设工作,明确了建设范围、建设思路和投资规模,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立项前期准备等工作,预计2007年初正式开工建设。同时,结合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对全市861个路口信号灯,先行组织开发了信号配时管理系统,跟踪管理信号配时优化,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管理设施建设
2006年全市交通管理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市区所有信号灯全部实现不同时段不同配时的信号放行方式,并在市区53条道路253个路口上实施了64条绿波带,有效提高了通行能力,降低了停车率;交通控制系统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已先后完成交通控制中区、南区、北区、东区、西区工程,全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可监控点已达到231处,基本覆盖市区主要道路。
截至2006年底,全市交通信号灯总数达到861处,行人过
街信号灯289处,其中触摸式行人过街信号灯91处;交通隔离护栏总长达91.7千米。
交通信号方面:2006年新增了57个路口信号灯,在12个路段、路段设置了行人信号灯,完成了20个路口信号机升级系统信号机、118块老化倒计时屏更新成超亮led大倒计时屏、294组老化箭头灯更换成大信号灯、184组老旧行人灯的更新工作。
标志标线、隔离设施方面:2006年增设了各类标志350套,led太阳能标志20套,设置了4400套不锈钢隔离栏。
第四篇:冬季雨季施工措施【桥梁】
冬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所在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短,湿热多雨,故合理安排冬、雨季施工安排成为本工程按期优质完成的重要保障。
一、冬季施工安排
结合本工程工期要求及跨越冬季这一现实情况,我单位将采取切实可行的冬季施工措施,全面展开各项目工程施工。
二、冬季施工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冬季浇注砼及养生的施工方案,详细说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设备。
2、砼施工中,水泥要保温,但不得加热。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6,并选用合适的防冻剂或高效减水剂。砂石料覆盖保温,用锅炉加热拌和水,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0℃。后台上料时,先加水和骨料,稍加搅拌后再加水泥,以防出现假凝现象,砼搅拌时间较正常拌和时延长50%,骨料中不得带有冰块和雪块。
3、砼的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保证砼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砼养护采用先覆盖塑料薄膜,再用两层草袋覆盖的方法。气温低于-5℃时,地上结构采用暖棚法施工,并加强养生,对成品砼采用防冻保护措施,避免受冻而损坏。
4、箱梁预制冬季施工,采用帆布包裹梁体,向帆布棚内通入蒸汽的方法进行养生。
5、钢筋焊接不宜在温度低于-15℃时操作,且应在室内进行,有防风、雪措施,严禁钢筋接触冰雪。
雨季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安排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雨季拟安排以下工程施工。
1、桥梁墩台身及盖梁施工
2、箱梁预制及架设
3、桥面系施工
4、滑坡体处治工程的预应力锚索施工
6、隧道施工
二、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雨季来临前修建临时排水系统,确保交通及排水畅通。
2、及时给施工人员配发雨衣、雨具和防滑用品,加强安全防护装置。
3、施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定服务合同,随时掌握天气动态,提高雨季施工效率。
4、详细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工作性能和现场辅助性工程的支撑和加固,清除不安全隐患。
5、砼浇注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做好成品砼的保护工作。
6、雨季来临前,备足施工所需材料,以免雨天路滑进料难引起停工。
三、防洪措施
1、指挥部成立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各队成立汛期防洪抢险小分队。
2、积极与当地水利、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历年来的水文、气象资料,做好防洪的准备工作。
3、及时与地方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对重点、临时设施的设置,请专业防汛人员现场指导,同时加强值班调度,确保接到险情信息时,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4、施工现场布置时,充分考虑本地区气象、水文特点,大型施工机械、材料库、人员驻地一律不安排在河滩及地势低洼处,确保汛期人员、设备、材料的安全。
5、指挥部各队落实防洪抢险器材、车辆。所备器材、设备确保数量和质量,未经特别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
6、加强汛期安全防护,严格按汛期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严禁擅自变更方案或缩减范围,增强预防险情的能力。
第五篇: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第二合同段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北四环线二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1)钢筋成型截料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计算,给制下料表,经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截料。
(2)钢筋加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检查,监理人员加强过程抽检,监控施工过程质量,(3)不得使用塑料、石子、钢筋头等材料做垫块,庆使用高强度砂浆或混凝土垫块,垫块应做成圆弧、三爪或四爪型,并且垫块上应埋植绑丝,垫块的尺寸在使用前必须严格和图纸对应。
(4)水平放置垫块每平方米不得少于4个,竖直放置垫块每平米不得不于4个。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空面都应安置垫块,并进行检测(包括空心板、箱梁芯腔内)。2砼结构构件裂缝、裂纹 3.2.1原因
(1)砼配合比控制不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格。(2)砼振捣不严格,未按照要法语进行收浆。(3)没以及时养护。(4)基础不均匀沉降。3.2.2防治措施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混凝土组成设计,特别要控制使用外掺剂;主要受力构件的骨料要进行机械水洗,水洗后骨料及其然砂要库存。
(2)对水泥的技术性能加大频率检验,使用安定性已到期的水泥。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使用可以自动计量且可以逐盘打印级配数据的拌合设备,严格按规范标准控制施工级配。
(4)浇筑混凝土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旁站。
(5)振捣工艺应程序化,杜绝随意性振捣,保证振捣均匀密实。(6)所有混凝土构件浇筑,必须严格收浆工艺。
(7)拆模时间要通过试验确定,不能过早或过晚,拆模时注意不得强烈扰动混凝土构件。
(8)必须严格养生工艺,不得采用塑料薄膜直接覆盖或包裹养生。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覆盖或包裹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不小于7天。
(9)做好基础处理。3结构物表面施工缝明显 3.3.1原因
(1)整体浇筑不连续,下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3.3.2防治措施
(1)应增加搅拌能力和运输能力,提高砼供应速度。(2)改善浇筑工艺,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4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3.4.1原因
(1)集料级配差。(2)分层太厚,混凝土浇筑时漏振、欠振。(3)模板清洁度差、隔离剂质量差。(4)模板接缝漏浆。3.4.2防治措施
(1)集料应分筛、分规格堆放,确保良好的集料级配。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式震动其得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与侧模的距离应保持5-10cm,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上层振捣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3)表面震动器移位应覆盖全部以震实的部分。
(4)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对于采用插入式及附着式振动器施工不宜超过30cm。5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3.5.1原因
(1)模板周转次数多、表面不平整。(2)模板刚度不够面造成变形。3.5.2防治措施
(1)必须使用没有变形的新模板。(2)采用平整度好、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6混凝土表面模板缝明显 3.6.1原因
(1)模板陈旧变形,拼装后产生间隙。(2)模板刚度不够,接缝变形。(3)部分位置隔离剂未涂刷,造成粘模。3.6.2防治措施(1)尽量使用同一批号的水泥。
(2)避免使用不同的隔离剂或易掉色的养护遮盖物。7混凝土表面拉杆螺丝处出现焦糊或锈蚀 3.7.1原因
(1)临时预埋筋用电焊截除时灼伤混凝土、或截除后生锈。(2)拉杆去除后孔洞未塞填,钢筋锈蚀。3.7.2防治措施
(1)模板拉杆应使用PVC套。
(2)套管应伸出模板外,以免漏浆、抽拉杆后孔洞应用素混凝土塞填。
8混凝土表面漏浆 3.8.1原因
(1)相邻模板拼缝不牢。
(2)模板的槽嵌接不紧密造成跑模。3.8.2防治措施
(1)拼接好模板,在拼缝处设止水带。(2)模板的嵌接应紧密。9混凝土跑模 3.9.1原因
(1)模板的槽嵌接不紧密。(2)模板的刚度不足而变形。(3)模板拉杆安装松懈。3.9.2防治措施
(1)模板的槽嵌接应紧密。(2)选择刚度大的模板。(3)安装好模板拉杆。10箱梁安装的板式橡胶支座脱空 3.10.1原因
(1)梁板的预制台座不平,使用预制梁底不在一个平面上。(2)支座垫石的标高不正确。
(3)梁板存放时间太久,且放置不当,造成板梁变形。3.10.2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预制台座的平整度。
(2)在吊梁之前应复测支座垫石的标高,发现问题及时调整。(3)梁板出坑后应及时吊装,存放时要注意支点的设置是否妥当,防止梁体变形。
(4)吊装之后应逐个支座进行检查,发现有脱空现象应及时调整垫石标高。
11支座不能正常工作或过早损坏 3.11.1原因:
(1)梁端和支座被杂物塞满,无法自由伸缩。
(2)支座安装不正确。伸出的螺栓等限制了支座的活动。(3)滑动四氟板漏做,无法滑动。3.11.2防治措施:
(1)架梁之后要及时清理梁端或支座附近的杂物,保证支座能正常工作。
(2)要认真检查阅读图纸,采用正确的安装方法,确保支座的活动范围不受影响。(3)认真检查滑动支座的安装质量,有无漏掉滑板等。12预制板安装位置不准确
(1)安装前对梁板进行全面外观检查,有裂纹的梁板不得安装,分析确认不影响使用且得到有效处理后方可安装。
(2)安装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安装时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旁站。
(3)安装前必须对梁板及盖梁进行详细放线,标示出每片梁板的纵横向安装 位置,先筒支后连续梁,在梁体上标示出临时支座位置。
(4)安装时对每片梁均进行竖直度检查。
(5)安装梁板必须保证边线直顺及伸缩缝宽度合适。
13、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质量是生命一直以来是我单位生存、发展之本,更是我公司全体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始终坚守的信念。
1、质量保证体系
(1)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创优质量目标的组织保证,以我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指导,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并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编制质量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质量终身制,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制。
(2)项目部根据质量目标,编制创优活动计划,落实职责到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创优活动,同时制定奖罚办法,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3)按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工程质量实施严格控制和管理。在项目中开展创精品活动,实行工号工程师负责制,加强全员质量意识。(4)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及测量、试验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试验工作,施工专业队设专职质量干事,协助专业队队长及施工员进行各工序的自检及交接检。
(5)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后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6)建立健全施工单位内部的自检、专检、交接检验制度。在每道工序完成后,各施工班组必须做详细的检查,确认合格后,填写有关的书面文件。坚决执行工序交接制度,工序验收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总工程师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全合同段内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找出不足,及时纠正或整改。要认真贯彻监理程序,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7)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坚持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用良好的工作质量确保优质工程的产品质量。
(8)严格执行各级测量复核制度。对仪器确定精度等级,规定使用范围,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验、维护、保养。施测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质量控制机构
为了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在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下,经理部特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制订本工程的创优措施,质量实施计划,并重在现场落实。施工队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拟定项目工程具体的分项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下设质量监督小组、技术组、试验室等执行小组,具体如下:
质量领导小组:对本标段内的工程技术、质量全面负责。质量监督小组: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序完成后的质量验收、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配合监理实施工作。
技术组:施工中的质量监督、技术指导、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保管。试验室:工程开工前对原材料的检测、施工中对各种试件的试验及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
3、具体制度与措施
3.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⑴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的签字。
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3天报工程部,由工程部部长审核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最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批,并且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施工。3.2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⑵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⑴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同设计代表联系进行设计交底。
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总监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
⑶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3.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⑴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⑵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施工队长确认,最终评定由项目经理部的质检部专职质量员检定。
⑶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讲评。
⑷质检部对每个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发出限期整改指令单,项目施工队负责在指定期限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质检部。3.5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⑴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施工队,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⑵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
⑶凡各施工队、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⑷项目部在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业主大检查、监理工程师评价等形式作为依据。3.6现场材料质量管理措施
⑴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
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检部和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⑵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水泥必须取样进行物理试验;有效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取样进行物理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7计量器具管理措施
⑴工程技术部和中心试验室负责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⑵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⑶损坏的计量器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⑷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核对过的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