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理黄河 绿化黄土高原
治理黄河 绿化黄土高原
趁着思路泉涌,先把专题大纲开了,慢慢加图......嘻嘻嘻 划分为 三章吧
开篇 黄河流域资料图 其次 黄土高原印象图 最后 环境渐变成果图
一、黄河流域资料图
————————————————————————————————————————————————华丽分割线
————————————————————————————————————————————————华丽分割线
出版时间:1960年06月第1版
(治理黄土高原政府层面很早就开始了)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未来20年的大纲性文件
—————————————————————————————————————————————— 黄河大事记:(部分)
·1946年掀开了人民治黄新篇章
·1952年毛泽东主席号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周恩来总理对大家说:黄河的事情我挂帅
·1952年,河南建成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
·1955年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邓小平同志提出:黄河防御还要增加经费 ·1998年温家宝副总理视察黄河
·1998年黄河断流情况依然严重
·1998年《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1999年胡锦涛副主席考察黄河
·1999年初黄河干流中下游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成绩显著
·1999年朱镕基总理考察黄河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考察黄河
·2000年万家寨库区水质污染严重
·2000年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奠基开工
·2000年金堤河发生严重内涝
·2000年黄委关注西部大开发
·2000年《黄河法》立法咨询专家组考察黄河
·2000年引黄济津调水工作圆满完成
·2000年黄河大旱之年调水成功,实现全年不断流
·2000年李鹏委员长考察黄河
·2000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2002年黄河流域再遇特枯年,黄委精心调度实现黄河全年不断流
·2002年朱镕基总理考察黄河
·2002年国务院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2002年黄委启动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2002年黄委实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2002年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黄河上第一座水质自动监测站、第一座省界断面(潼关)水质自动监测站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2年实施第七次引黄济津
·2002年黄河小浪底水库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获得成功 ·2003年回良玉副总理视察黄河防汛工作
·2003年《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03年黄委组织开展黄河水权转换试点工作
·2003年黄河流域建立联合治污机制
·2003年实施入河污染物总量限排意见
·2003年黄河凌情简况
·2003年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试验
·2003年黄河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秋汛
·2003年黄委建立应急反应机制,提升了流域管理水平
·2003年实施第八次引黄济津
·2003年上半年黄河来水为50年来最枯,黄委实施了我国大江大河第一个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确保了黄河不断流
·2004年实现了黄河连续5年不断流......二、黄土高原印象图
天上黄河水 地下黄土魂 千年传唱信天游
1、信天游,飘过生命的歌
2、厚重“黄土魂”
3、“黄河清,天下平”
靠崖式窑洞(崖窑)
下沉式窑洞(地窑)
独立式窑洞(锢窑)
三、环境渐变成果图1、2004年5月20日,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12层楼大厅内灯火辉煌,世界银行各级官员与来自各国世行代表处专家、研究员、项目代表等在此欢聚一堂,迎接全球农业扶贫贷款项目最高级别的聚会————“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颁奖盛会的召开。大会重点对荣获2003年度世界银行优秀项目执行奖的四个项目进行表彰,中国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其中之一。
受到世界银行表彰的四个项目,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3105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严格按照世行标准要求评选出来的,代表了世界银行项目的最高成就,所以也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农业扶贫项目的最高礼遇。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政府首次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项目。该项目1994年10月3日项目正式生效实施。共涉及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四省(区)。在内蒙古仅涉及鄂尔多斯市一个地区三个旗(区),危害严重的罕台川、哈什拉川和呼斯太河3条流域,总面积2369.37km2。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不懈的工作,项目区投资21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1.5亿美元),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被世行誉为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2、西部大开发1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持续稳定增长,由2000年的56.9%上升至2010年的71.1%,年均增加1.4%。其中陕北的延安、榆林两市植被覆盖度分别由45.4%、12%上升至68.2%、33.2%。据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为71.1%,比2009年增加2.2%。(补充: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这十多年的财政投入,偶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故没有列举,相信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肯定远远大于上边世行的贷款资金。而且环境治理是一个百年大计,在本专题第一篇章中也列举了部分大事记,《黄河水土保持60年回顾1946-2006》07年有一个小总结。)
——————————————————————————————————————————————————————
文字和数字是枯燥的,给人的感受和冲击远不如图片来的深刻,俺个人私下以为官方宣传部门在利用“图片”宣传这一点上太落后于时代了,起码远远落后于互联网读图时代的现实,介绍成果成就洋洋洒洒一篇通稿后,多配上一些高清大图,给人的印象才会深刻嘛。呵呵,不再废话,上图
————————————————————————————————————————————————————
世行贷款项目成果展
1.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安塞梯田项目
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陕西安塞县骨干工程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甘肃环县坝地
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内蒙古准旗骨干工程
5.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山西河曲县骨干工程
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山西偏关县造林
7.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山西右玉县人工种草
8.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之陕西延长山地果园
9.安塞县治理经验小结
10.偏关县治理经验小结
11.延安市 卫星遥感植被覆盖图像十年对比变化图(2000-2010)
——————————————————————————————————————————
全国退耕看陕西,陕西退耕看陕北,陕北退耕看延安,延安退耕看吴起。
(以下为高原各地治理成果散图,多为当地百姓、游客所拍照片)
第二篇:治理黄河
上游建设大型水库 在黄河中游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一,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带来的压力。二,有节制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减排。三,绿化植被,不要让水土流失。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具体措施有:①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③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黄河下游的堤防工程,黄河中游治理黄河泥沙的治本工程--水土保持,黄河丰富的水力资源又使社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向了黄河上游的水电建设。
所謂的“調水調沙”,就是透過調控水庫洩水,把淤積在黃河河道和水庫中的泥沙儘量多地送入大海,沖刷河床,減緩泥沙的淤積。
2002年7月4日,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一次调水调沙试验。
2003年9月,小浪底水库进行更大范围的调水调沙试验。
据统计,连续两年的试验,黄河下游河道平均被刷深20至50厘米,累计“卸掉”近两亿吨的泥沙。2004年6月19日上午9时,黄河历史上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正式启动。随着来自黄河水利委员会总指挥中心的指令下达,远离郑州130公里的小浪底水库数个闸门徐徐开启,蛟龙般的水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透过6个泄流孔洞喷薄而出。顿时,原本平静的缓冲河道巨涛喷涌,浊浪淘沙,场面极为壮观。这次试验有别于前两次调水调沙的最大特点在于,是在黄河上至中游的万家寨水库、下至山东河段的更大空间范围内举行,科学调控黄河干流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个水库的泄流时间和流量,试验河段总长度达2500公里;此外,还分别在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南、山东“二级悬河”最严重和平滩流量最小的河段进行人工泥沙扰动,塑造水库罕见的水沙流动形态---异重流,凭借人造洪峰的挟沙能量,冲刷小浪底库区和下游河道的不利淤积,输沙入海,增大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
这次调水调沙试验将持续到7月13日,泄水排沙时间长达25天。
调水调沙就是在主汛期(七至九月),当来水流量小于二千五百立方米每秒时,将水位调整到低雍水的蓄水拦沙状态,避免长时期下泄清水,控制对下游河道产生不利影响的高含沙洪水,在保证发电、下游用水等基本下泄流量的同时,拦蓄一部分水沙在库中;当流量大于二千五百立方米每秒时,将水库调整到敞泄排沙状态,通过调水造峰、调沙淤滩、增加洪水冲刷河槽等措施,使水沙过程两极分化,改善河床形态,增大滩槽高差,增大河槽的排洪和输沙能力,起到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的作用。在非汛期利用水库蓄水调节径流,满足供水和灌溉的要求,并增大发电量。
治理的根本方法是要从系统出发:
一,从长远出发,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中上游保护和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提倡家畜圈养,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其次要不断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调配水库水坝的水来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沉积,加深河道。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合理科学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费水资源。这两年好像抓的有点成效,断流时间缩短甚至不断流。
三,经济发展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也就是说在发展经济同时要尽量避免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环境,保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仅从我的理解提出自己一些见解,请楼主指点。
第三篇:黄河的治理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二、教学设计思想
《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黄土高原。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和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五)、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六)、教学准备:黄河多媒体课件、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观图片及“中国地形图”等材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资料中白岩松说:“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有美了容。”据此提出问题:母亲病了,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既治病有美容呢?这一节课让我们来扮演医生,了解黄河,找出“病因”,“治疗”黄河。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 教师提供资料:“我国干湿区分布图”“济南每年引黄河水5.4亿立方米”等饮水资料,刘家峡电站、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等景观图片。
学生活动交流发言: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感性认识黄河功能、灌溉、塑造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结黄河的奉献: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能、塑造平原等。
设计理念:通过了解黄河的奉献,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恩之情,为下面“母亲病了”做进一步的感情铺垫。
一、黄河的概况
教师讲述:我们现在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教师提供资料:“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图”等。黄河水系图
提出问题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那个海洋?上、中、下又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孟津为界;主要支流游渭河、汾河等。
问题2:黄河流域地形、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
学生活动:读“黄河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做出回答。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有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山东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流经地区的气候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设计理念:通过读 “黄河水系图”,让学生学会分层读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世界许多河流比较表和黄河水的景观图片。提问:通过读图和表,你对黄河(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黄河含沙量大。
教师讲述: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这是母亲河的病,而且病的很严重,急需治疗。
二、黄河忧患
教师讲述:黄河母亲的“病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病因”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继续扮演黄河的医生,一起来探究。环节1:
教师提供资料:黄河的“化验报告”——“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 问题1:黄河个河段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读图中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输沙量的数据,讨论分析数据的变化认识黄河各河段的泥沙有“上游较小、中游剧增、下游略减”的特点。问题2:黄河下游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继续读图,仔细观察,认识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环节2:
教师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和的视频“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学生活动: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探究(教师根据学情给予提示)。
探究1: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入手,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正因为下游形成“地上河”,所以流域面积狭窄,无大支流汇入。探究2:
问题: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学生活动:读阅读材料结合活动题,认识黄河水灾危害之大,明确“地上河”河下游水患之间的关系。
环节3:学生归纳:黄河主要的“病症”是下游水患,其“病根”在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环节4:
问题: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病症”?
学生活动:在读“黄河的忧患”图,及教材P50-52活动中的相关资料,简单了解黄河沿途的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等问题。设计理念:
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由于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在内容处理上要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过渡:“黄河难治根在泥沙”,请同学们再次扮演黄河的医生,为母亲河开处方。
三、根治黄河
教师提供资料:最新的黄河调水调沙视频资料及数据,“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资料。问题1:“调水调沙”对黄河治理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识“调水调沙”对治理黄河的重大作用。教师讲述:“调水调沙”有效的治理了下游水患,治标不治本。
问题2:那么如何为黄河调理治本,治理黄河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呢? 学生活动:读“等降水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图”,讨论分析,得出治理黄河关键在于治沙,根被措施是在中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问题3: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如何开“处方”? 学生活动:针对黄河各河段提出相应的符合科学人地观的治理措施。
河段 开发利用与治理措施
上游 梯级开发。修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 陡坡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等。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黄的成就。设计理念: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目的有三:
一、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过年:
二、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
三、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家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课堂小结:
短暂的学习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类报刊杂志或登陆黄河网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我说黄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黄河原来的美貌。作业: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黄河各河段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正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六)教学反思:
黄河的治理一课围绕黄河治理的措施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学生说黄河的治理要全流域多植树造林,有的说应不断加固黄河大堤,有的说应充分利用黄河水来灌溉西北干旱地区,还有的说应建更多的水库防止黄河泛滥等等。教师对这些同学一律给予肯定的表扬,反思之后认识到没有给予深入评价。师生互动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上面师生互动活动似乎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其实并未做到:学生的回答都有不足之处,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这才体现教师在知识,同时教师又画龙点睛又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如上针对有的同学提出将黄河水用于充分灌溉西北地区,师可以表扬其点子不错,同时又要指出黄河水量有限,目前黄河上中下游河段时常断流,因而盲目发展灌溉不好也要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灌溉也要有度合理,使学生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七)点评:
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学生能有内容可回答。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较好地将“学为主、教为导”课程理念落到了实处。,4、这节课也可能会出现不足之处:一是教学节奏出现了不够协调的现象,显得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二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教师如何进行讨论过程的引导关注不够。
第四篇:黄河的治理方案
黄河的治理方案
网友讨论(1)
黄河河床宽而水浅,水运作用完全丧失。而且黄河河床每年都在增高,因此需要彻底根治。我设想的彻底根治方案是:
从小浪底水库到黄河入海口,在黄河河道中间修建一条长堰,把黄河河道一分为二。修堰同时挖深两边河道,堰上留有若干水门。在黄河水量不大的时候,只用一条河道淌水,另一条河道是静水,每年两河道互换一次。黄河水量大时,两河道同时使用。
这样治理黄河有多种好处:河床有“宽而水浅”变成“窄而水深”,可以防止新泥沙淤积。水深流急可以冲走原有泥沙。同时水深就能使黄河重新成为黄金水道,不同方向的船舶在不同的河道,西行的船没有了逆水阻力。每年两河道互换一次,还可以防止凌汛。
第五篇: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范文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编号:06
[参考答案]
[典例导入1](1)陕 甘 川 俞(各0.5分共2分)(2)降水少,干旱(2分)
(3)黄土结构疏松,有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严重。(2分)
[典例导入2](1)黄河含沙量大,到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地上河容易导致洪水泛滥
(2)下游河道的洪水泛滥,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威胁
[典例导入3](1)同意这种观点。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低,但现在实际人口已严重超过联合国计算的本区人口承载力。过多的人口,使得人们被迫开垦种植坡度在30℃以上的陡坡地,开垦指数达到了极限,用于水土保持的土地根本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植被恢复必须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相协调,否则即使人工栽树种草,也会徒劳无功,沦人恶性循环的境地。
(2)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所以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出黄土高原外,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及东北的黑土也有流失现象
【典例剖析,触类旁通】
答案:(1)AB(2)①这一段河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支流少、来沙少②流经宁夏平原时,地势平缓,大量泥沙沉积。(3)防洪降沙(或防洪、减淤、防凌),确保下游安全
选择题:1—5DDDCB6--10BACAA11--15 A BDBD16---19 BCCC20、(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质疏松,降水多暴雨,缺乏植被保护破坏森林,不合理开垦,开矿(2)①防止河水进入采掘区,也阻挡泥沙入河 ②阻沙固沙,且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其中栽种的植被成活在河流上游建引水渠道灌溉;在河漫滩上栽培植物;在复垦区发展高效农业,满足矿区对农产品的需求
21、(1)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地堑(2)华山险地垒(3)120~160
(4)DD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且处于山脊分水岭,比较干燥,不易渗水;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而A位于阴坡,B处在黄土峁的顶部,C处在山谷处。(5)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