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日期:2012年05月25日
谢海燕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十分严重。创新体制机制,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一)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1.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刚开始起步,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二是总量控制指标难以确定。三是指标的原始分配难以做到公平。四是排污权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场不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需要有成熟的买卖双方和中介机构。
2.尚未开征专门的环境税。虽然我国税收中已经包含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税种,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机动车辆、自然资源、废弃物管理和污染排放等领域,但由于这些税种在制定之初并不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各种税收之间缺乏协调性,因而并未充分发挥促进污染减排的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一是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转移支付中以纵向为主,即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跨行政区域的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起来。二是以部门为主导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分工,管理职责交叉,在整治项目与资金投入上难以形成合力。三是生态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四是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
4.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顺,主要包括:从资源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改革不到位,资源产权市场化程度低,运营不规范;资源行业行政性垄断与自然性垄断并存,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缺乏科学手段和制度性规定;资源税费和环保税费整体偏低,资源性产品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的全部价值。其次,从价格体系看,我国再生资源价格高于初始资源价格,导致企业缺乏进行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动力,而是选择利用初始资源;废弃物处理成本高于排放成本,使许多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污染物。
(二)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全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在实践中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一直存在,许多地方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与发展一直都是“两张皮”,环保部门与经济部门相互合作与制约机制不强。环境政策的设计、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许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不恰当的经济政策所引发。
2.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公众参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参与程序、途径、方式不明确。此外,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同样导致了环保非政府组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环境保护组织并没有完全独立,资金来源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作用大打折扣。
(三)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
1.排污收费标准偏低,对超标排污行为的惩罚过低。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普遍低于治理成本,违反了“排污费标准应当高于治理成本”的环境经济学原理。对于超标排污的违法行为,按规定只加收一倍缴纳排污费。许多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取得合法的排污权,也不愿意投资建处理设施,甚至部分企业建了处理设施也不运行。
2.环境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方式以罚款为主,而且数额过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超标排污行为规定罚款最高限额10万元;《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违反环评擅自开工建设行为规定罚款最高限额20万元。而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水污染防治法》和《固体污染防治法》规定的罚款最高限额为100万元;《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罚款的最高限额为50万元。这样的处罚数额显然太轻,既不能与违法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性相适应,也远远低于行为主体从其违法行为中所获得的收益。
3.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环境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流于形式,执法行为不规范。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甚至成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一些县、市环保部门不能正确对待省环保局行政处罚,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的处理中,有的市、县环保部门不是积极配合,而是说情保护或抢先处罚。
4.生态文明建设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环境立法不完善,使环境行政执法难以准确到位,对环境执法的监督也缺乏必要的司法手段。此外,由于公众环境维权意识较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缺乏深刻的认识。在面对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的环境利益没有受到实质侵害时,他们大都不会“多管闲事”,能忍则忍;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维权艰难。
(四)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
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少地方为抓“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率,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的地方甚至出台有悖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干扰和限制环境执法。有的地方领导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要求环保部门对严重污染水体的违法项目开绿灯等等。
(五)行政管理体制不顺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合理。我国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分属不同部门主管,生态保护职能分散在许多部门。由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之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较难,这种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二是中央对地方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制。在现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指挥棒下,地方政府往往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由于地方环保部门的财权和人事任免权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其工作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态度。而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目前尚不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
三是区域、流域环境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我国跨区域的环境合作刚开始起步,由于地区之间的合作缺乏法制依据,也缺乏有效的议事程序和争端解决办法,致使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困难重重,尤其体现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六)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要求摆脱传统工业文明“技术理性至上”、用经济标准评价一切的“机械论”价值取向,使人类走出与自然对立的困境。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系列环境友好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技术负面效应的降低乃至消除要通过技术的完善和理性使用来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绿色技术的改造来实现。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投融资政策还不完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二、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参与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六大方面加强改革:
(一)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完善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
1.建立和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交易市场。一是完善节能减排机制,科学制定和分配节能减排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的分配要考虑不同主体功能区以及东中西部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与特征。二是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地位;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排污权交易监管;加快排污权交易支撑体系建设。三是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借鉴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建立国际化的碳交易所,促进国内碳排放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四是探索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所谓节能量交易,即用能单位通过合同或者节能量购买协议等形式,获得节能量额度,用于实现其节能目标。在我国,能源统计与检测体系比碳排放更为完善,因而节能量交易比碳排放权交易更为可行。节能量交易模式可以借鉴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模式。
2.适时开征环境税,建立绿色税制体系。一是厘清环境税与环保收费的关系,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为对象,开展环境税征税试点。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从易于征管的课税对象及重点污染源,包括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工业垃圾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等入手,未来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征税范围。近期可以考虑选择部分地区,先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纳入征税范围,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二是以开征环境税为契机,建立绿色税制体系。统筹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税制的改革,调整和优化整体税收结构,尽量不增加企业的整体税负,形成一套完整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制体系。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进一步明确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资金来源、重点领域、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确定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完成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保护优良地区进行补助和奖励;建立资源能源输入地区对输出地区的补偿制度,即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三是加快资源税改革,适时开征环境税,为生态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此外,应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考核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
4.完善资源产权制度,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体系。一是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体现资源所有者权益。二是统筹各种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改革,重构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体系。三是加快资源行业市场结构改革,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四是通过合理利用价格管控手段,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适当干预的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五是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提高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降低再生资源价格、提高废弃物排放成本,建立起有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格体系。
(二)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政府指挥棒,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必要时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中央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有资源、环保、生态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确保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和政策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中央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时,要有地方政府参与,使地方政府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组建跨学科的研究队伍,进行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广泛听取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意见。由此形成一个多方参与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制定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没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规划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对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2.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作用。一是依法开展环评,明确评价重点。近期规划环评的重点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重点行业、产业园区、重点城市以及水电基地等。从长远来看,应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法》,扩大环评范围,加强对法律法规、宏观经济政策、规范性文件的环评。二是完善环评编制内容、程序,促进环评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细化规划环评程序和要求,完善分类管理、分级审批、规范过程管理;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将区域和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项目环评文件的重要依据;完善新建项目审批与污染减排相衔接的管理模式,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顺利展开。三是推进环评编制机构与审批部门的脱钩,建立真正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环评机构;清理规范各级专家库,明确参与环评项目专家的准入门槛和责任制度。四是明确界定环评各方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一是不断丰富环保宣传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寓教于乐,采取更加贴近公众生活、更加生动的教育形式。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三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四是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NGO)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保NGO的扶持力度,搭建政府与环保NGO的对话平台等。
(三)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管理,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建立对环境违法的严惩机制。一是按“排污费标准高于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收费标准,可以考虑对违法超标排污行为实行按照超标的倍数加倍缴纳排污费的方法。二是大幅度提高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如对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行为,按照建设项目投资
总额的一定比例,决定罚款数额。三是创新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手段,如对于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产使用、擅自闲置环保设施、超标排污、偷排污水等具有连续性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上不封顶。四是完善环境污染事故追究制度、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2.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机构,形成省、县、乡(镇)三级环境执法监管网络。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建设投入,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三是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四是规范环境执法制度程序,建立环境案件审核、环境执法公开等制度,保证环境执法的客观、公正、快速、高效。五是加强部门合作,创新执法机制。
3.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一是加强各级人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人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在落实的过程中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更快捷地体现在政府的决策中和行动中,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司法监督。通过对资源环境法治文化的大力宣传,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强化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受理公民对行政行为申诉的机制,推进政府问责制度的落实,积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严格规范开展。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四)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机制
1.科学确定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标准。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选择不同的考核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对党政领导班子,要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考核。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2.完善政绩考核方法。进行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就是要在政绩考核中加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要求,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论证考虑的要素。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
3.将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奖惩挂钩。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安排结合起来,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行严格问责,在评优评先、选拔使用等方面予以一票否决,以激励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五)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构,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设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国务院各部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制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各部门的协同作用;负责牵头组织召开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
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防止资源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约束,与环境保护同样重要,将资源部门撤消或弱化在目前是不现实的。因此,应分步进行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近期改革重点是强化和完善环境保护部的现有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中长期改革目标是成立综合性的环境部或环境资源部,主要职能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气候变化应对。
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职权,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职权。按照“权责匹配,重心下移”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环境事务的权利,凡属于跨越区域、流域和领域的环境问题,以及危害较大和影响较深的环境问题,由中央政府来负责,而属于地域性的环境问题,由当地政府来执行,但中央政府负有监督和指导职责;灵活选择地方环境管理体制,在条件适宜地区推行省以下环境保护主管机构垂直管理。
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重点乡镇设立县(市、区)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由县(市、区)环保局垂直管理,或者在乡镇政府内部挂环保办公室或监察中队牌子,设立专管职位,从事乡镇环保工作。
3.强化跨区域环境管理。强化华东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西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东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和西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的职能,真正发挥其环境监管作用。首先,要保障环保督查中心机构的能力建设和经费支持,扩大人员编制,增加人力财力投入,逐步健全中心机构设置;其次,要明确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清晰界定环保督查中心与地方环保主管部门之间的环境事权;其三,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报送系统,保证督查中心与基层环保主管部门之间信息通畅,促进环保督查中心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六)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生态文明技术的开发。将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纳入国家和地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研优势,共同研究解决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保护企业自主开发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积极性,引导企业研发节能环保实用技术。
2.加强生态文明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再制造、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废物资源化利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示范。通过举办生态文明国际博览会等形式,展示国内外节能环保产品、技术与装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与合作。
3.建立生态文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法规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企业、园区、城市提供生态文明规划制定、问题诊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以各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基础,建立区域性的废弃物交易中心、再生产品交易中心。定期举办国家级或区域性的生态文明博览会,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交易。(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
第二篇:略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这个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和谐共荣。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生态法制建设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科学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既涉及经济因素,也涉及观念和制度等因素。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观存在缺陷,也一再倡导与绿色文明相匹配的现代发展观,可这并没有完全内化为人们的意识,在经济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还是会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发展。
2.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公民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民生态文明的意识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传统发展观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代传媒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重大环境问题的披露,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后果的严重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公众具备足够的环境意识。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显示,人们的生态保护价值取向较高,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紧迫感均有着较高的意识。同时,人们的环保行为、环保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评价较低。在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公众更多地将自身置于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受影响者的角度来认识,而没有将自身置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执行者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3.环保法律不够健全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环保法律内容的滞后。尽管我国以《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但仍滞后于环境保护实践的需要。二是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法治震慑力不足。刑法有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当排污行为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时,才有可能定罪。对于造成污染事故、损失一般的排污行为,刑法并无论及。且环境污染处罚的最高金额是100万元,这对现代化的大规模企业缺乏威慑力,导致一年一度的“环保风暴”和“行政处罚”收效甚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代价的20%。”相反,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的悖论刺激了一些守法企业向违法轨道的转移。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蓝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产物,是新时期党治国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其基本要求是: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同时又要求这一发展必须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我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对我国近几年来大力倡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又一重大推进。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走了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2.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全民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而“意识是行为的起点,公民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角色认知、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等,进而构成生态文明制度与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本质内涵。”因此,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在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这项基础性工程中,政府应当在价值引导方面起积极作用,使全民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让“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包括生态环境知识、生态道德、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法制教育等,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其次要将形式多样化,可以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和宣传,也可以通过出版书籍、报纸和各种刊物,召开报告会、研讨会,开设主题网站以及举办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同时要加强学校教育,把生态教育渗透到中小学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中,将生态文明知识纳入教学体系,并做好实践教育环节,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
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1).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环境立法理念的更新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承认自然的主体性并确定自然界中全部生物所享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尊重生态自然作为环境法律立法理念,需要我们在订立环境法律时将自然的权力纳入立法范围。统筹社会公平公正、树立公民的生态道德观为环境法律立法的出发点,摒弃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下的立法思想。
(2).提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第一,在法律上赋予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以更大的制约权力。一方面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权;另一方面,赋予环保部门一票否决权,在组织上提高环保部门在政府中的地位,使之可以真正参与和影响各项发展政策、规划和重大决策的制定,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与机构。第二,加大执法机构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惩力度。当务之急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改进罚款的设计机制,提高罚款额度,加大违法成本,真正使罚款这一惩处手段在环境违法惩处中发挥杠杆作用。
当前,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张金艳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包双叶 [3]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卓越
[4]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及其启示.王学俭 [5]略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法律支持.程章威 [6]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张骥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刘静
第三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建议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生活方式是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价值尺度 ,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 ,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力和资源劳动率以及绿色消费是阻扼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支持生态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以2004年为例,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
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 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 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方面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因为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所以,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第四篇:招投标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易发地,而招投标环节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招投标活动由于其本身的利益博弈性、监管主体的多头性和法律政策规定的滞后性、复杂性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当前招标投标活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借牌投标较为普遍。现在的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在招投标前,一些人就去借有资质的企业牌子参加投标,投中后自己做该项目,而给借牌企业交管理费。目前,被借牌的企业范围越来越大,资质越来越高。看起来是外地大企业在做工程,实际上大多还是本地人在做工程,即所谓“大牌子小队伍”的问题。比如,某交通项目 十多个合同段,近70%都是借牌施工。
二、围标串标现象突出。因为借牌投标存在,借牌人为了增大投中率,往往不止借一家,这样就导致了围标的存在。有些借牌人为了中标工程,往往采取买通、威胁和恐吓等各种手段串通投标。
三、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一些代理机构与投标企业串通,直接参与提成。为了让其中标,采取报名躲猫猫、故意找岔子等各种手段排斥潜在投标人。
四、勾兑专家比较常见。按照《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使用标准文件进一步要求》,无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采用综合评分法,专家的自由裁量 权都是很大的,由于现代通讯工具发达、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专家库变化较小,特别是边远地区专家抽取后路途时间较长等诸多原因,给投标人勾兑专家提供了时间和 空间,一些专家也乐意被勾兑,甚至被抽到后主动打电话联系“要勾兑”。这样,导致专家评标公正性遭到质疑。
五、举报投诉查处不力。按照招投标法律政策规定,投诉处理机制是一种保证公平、公正的机制,因为专家的评审是一种纸面的评审,是否借牌投标,是否弄虚作假骗取 中标,是否围标串标等,只有通过处理投诉举报案件才能显现,而一些项目业主由于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未很好计划安排,一遇到举报投诉,便造成时间颇为紧张,监 督部门处理投诉好像成为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障碍,有时候迫于方方面面的情况不得不浅尝辄止。加上招标投标的举报投诉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为了捍 卫自己的利益,总会想方设法,拉拢腐蚀相关人员,包括一些监管人员,形成一个利益团体,扰乱、干扰案件的查处,导致案件查处受阻。
六、后期监管较为薄弱。一是对项目管理机构的监管缺乏力度。由于借牌投标等情况的存在,往往造成项目经理、主要技术负责人等项目管理机构人员不能到位。即使到 位,其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检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合同的管理还未完成到位。合同的备案审查、合同的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超概的 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单位还表现得较为突出,这往往是恶性竞争造成的结果。
七、越位缺位常常出现。由于招投标与投标人利益直接相关,这就导致了监管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好事争着干,得罪人的事无人管”的问题。由于开标评标在省市政务中心常常是县级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这就导致了监管级别不匹配职责常常不清监管乏力的问题。
存 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监管合力强度不够”。当前,招投标工作在现象上表现为“只管了形式未管到本质,只管了部分未管到全部”,究其实质是未形成真 正的强大的监管合力或者说合力尚小。招标投标监管是“九龙治水”,部门利益和监管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监管部门的协调难度较大。加之,招标投标涉及到利益相争,本身就有成本,如果有投标人违规操作,其投入的费用就更多,因此,一些投标人为了争到中标人资格,不惜采取一切办法拉拢监管人 员,有些人甚至达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这样就更增加了监管部门协调的难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应采取“八强化监督法”,即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程监督的基础上抓住八个关键环节加强监督。
一、强化核准监督。应要求项目业主在项目可研批复后3日内必须把批复情况报县招监办,县级批复文件必须同时抄送县招监办。县招监办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项目台账进行项目全程跟踪监督,做到项目实施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跟踪到哪里。
二、强化备案监督。有关行政部门在对招标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后,应要求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当日将招标文件备案情况报县招监办备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参与会审。要防止量身定做、乱设门槛和在生僻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等问题。
三、强化报名监督。必须监督有关部门把好报名监督关,投标报名必须在政务中心进行,代理机构派往的人员必须有执业资格,报名必须按照要求上下班,所留电话必须保持畅通。政务中心必须在醒目位置公示监管部门电话、电子邮箱。
四、强化评标监督。现有模式下的评标监督是一个重要环节,要对每一个细微环节要监管到位,只可强化不可懈怠,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创新。去年,我县探 索的“面审评价摇号法”(《“面审评价摇号”评标方法探究》一文在四川省《招标与投标》杂志2009年第10期发表)已在我省新的代理机构比选办法和德阳 市的做法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可以继续探索。目前,绵阳市在考察全国其他地方的基础上推行的“工程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很有价值,可以从技术层面解决存在的 一些重要问题,值得考察、完善、推广。
五、强化人员监督。一是强化对公职人员的 监督。项目业主和有关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岗位职责等制度,以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台帐跟踪监管和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公示制度。项目业主要严格执行压证施工制度,对所压证件要采取措施辨别真伪,对弄虚作假的要严格依法处理。项目业主要加强资料的监管,资料要齐全、完整、准确,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监理的监督。要检查督促项目业主加大对监理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监理人履行合同承诺,严格要求监理人依法把 好施工单位合同履约关,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队伍履约能力、技术装备等达不到合同规定要求的,要迅速要求承包人改正或及时报告项目业主要求其改正,对拒 不改正的,要迅速报请有关行政部门予以查处,该清退的要予以清退。监理人员要严把签字关。对监理人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 格签字的,严格依法处理。对不履行职责的监理单位要报告发证机关,建议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不履行监理职责的监理人员取消其执业资格。三是 加强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严格要求项目业主对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负责人按照投标文件进行比对,对不到位的要采取向中标企业发律师函、约谈公司法定代 表人、停工、视同转包等有效方式处理,对缺勤的要按照约定足额收取违约金,对特殊情况实在不能到位的要严格按照程序按照不低于原有人员资格等条件依法进行 变更。否则,严格执行违约处理条款,以防借牌投标逐步规范公司投标行为。
六、强 化资金监督。要检查督促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台账随时监督项目资金情况,逗硬落实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的以下几点:一是用现金形式缴纳的最大限度提高标准的投标 保证金数额;二是用现金形式缴纳的达合同价款10%的基本履约保证金数额和达5倍以上的差额履约保证金数额;三是足额缴纳的民工工资保证金;四是工程预付 款的支付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并在工程实施后,以抵充工程价款的方式陆续扣回;五是质量保证金的扣留要达到合同价款的5%;六是必须严格执行合同中确 认的工程款的最终结算要以审计确认金额为准,并且在审计之前,必须预留20%以上的工程款;七是工程款拨付按进度通过留有项目经理印鉴的公司账户按“一单 六签”的程序进行,每次拨付额不超过本次付款期内已完工程量的80%;八是必须明确违约处理条款,对违反规定和约定的,该没收保证金的必须没收,该赔偿的 必须赔偿。
七、强化变更监督。监督检查有关单位落实工程量变更的规定:对工程量 的增加不超过总投资额10%的按“一单八签”的现场签证程序办理;超过10%未达到20%的,按“一单八签”县政府审批的程序依法办理;超过20%的且达 到公开招标规模标准的,应另行招标。增加工程量要在县政务中心等地方公示,必要时可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
八、强化案件查处。通过案件的查处,对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惩处、打击、震慑,可以使违纪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逞,逐渐没有市场,进而退出市场,可见,这是一种非常 好的招投标的监督方式,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对招投标进行监督的优势,也是其他部门不说三道四的方式。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举报投诉案件 的监督。对举报投诉要做到有诉必应,有诉必查,件件有结果。这是省招监委的明确要求。因为只有通过举报投诉的处理,才能使遵纪守法的投标人得到公正,才能 给违纪违法犯罪者以震慑,才能使违纪违法者没有市场,才能使招投标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查处过程中,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可实 行主办人员负责制,可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对有争议的地方予以妥善处理,可通过上下左右联动等方式解决有关难题。要严格执行投诉处理规定,搞好案件移送,从严 追究失职、渎职责任。二是加强对实施过程中发现案件的监督。项目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监理人、承包人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责令改正不能迅速落实的,应及 时报请有关行政部门予以查处。查处要深入、高效、处理到位,该罚款的必须罚款,该取消资格的必须取消资格,该上黑名单的必须上黑名单,决不姑息迁就。建设 等有关部门要实行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建立台账实行记录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对失职、渎职的,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三是对重大案件的监督。对发现的重 大案件,要一查到底,必要时可组织协调公安、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协助调查,加大对围标串标、勾兑评标专家等商业贿赂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 度。不能因所谓影响项目进展而牺牲公平正义,当然也要综合衡量,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四是加强对案件的后期监督。对查处的招投标案件要求查处单位及时剖析案 件,找出监管漏洞,提出对策建议,不断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
第五篇:宝鸡市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宝鸡市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今年上半年,宝鸡市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计划建成项目呈现加速建设的态势,续建项目进展基本平稳,新开工项目也好于预期。但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种“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能否在下半年突破“瓶颈”制约,事关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地完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项目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县区和部门对包抓项目责任落实不到位,少数单位和干部对项目建设是嘴上重要,工作中不重要;对项目建设,都认为我市项目不多、项目不大,但真正扑下身子抓项目,满腔热忱地为项目服务的干部不多;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不是视而不见,就是避实就虚,能推就推;市、县项目管理部门和包抓部门普遍存在管理错位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当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2、项目创新管理不足。全市项目管理机构工作创新不足,统筹协调性较差,整体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目标考核达不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开展深层次的项目策划、调研和包装工作;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督查督办的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全市12个县区中仅有5个县区项目办公室为副科级架构,设置了专职工作领导;市县两级项目管理机构人员严重不足,专职工作人员仅有1—2人,有的还是兼职。
3、项目人才严重缺乏。重大项目人才供给不足,结构失衡,特别是具有项目策划、推介和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能力的人才严重不足;重大项目策划、立项、建设和投运不同阶段所需的党政决策、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体系还没有建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等重点建设领域和关键支撑点人才远远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我市重点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的高速高效推进。
二、对策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思路决定出路,项目决定未来。解决项目建设问题,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以强化措施为手段,持续有效的抓好项目建设问题的落实。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决摒弃经济主管部门按部就班的习惯做法,坚持思路、规划、项目统筹考虑,在谋大局抓大事上下功夫,增强抓项目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各县区各部门要抽调精兵强将抓项目建设,要捕捉信息、协调关系,争抢项目,把各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以项目论英雄,靠项目求发展的思路上来,掀起项目建设年比拼争先抓项目的热潮。
二要落实责任。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对70个重点项目、16个重大前期项目以及确定的12户百亿企业集团,要切实落实领导包抓、法人负责、班子服务机制。对上半年进度拖欠较大的项目和年内计划开工的项目,要明确责任,拿出措施,倒排工期,加快落实。各牵头部门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精心抓好组织实施;各配合部门和县区要积极主动搞好配合,确保按时限、按要求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三要优化环境。集中开展重点项目和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解决职能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解决项目所处地区少数群众干扰施工等问题;坚决落实职能部门和服务行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尽快实现“一站式”办公;抓紧修编和调整全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先为大城市建设尤其是项目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
四要强化管理。通过选派综合部门、经济主管部门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到专门院校和发达地区学习培训等方式,为项目建设培养一批善管理会策划能运作的项目专业管理人才。发改系统干部职工都要学习项目管理服务运作的技能和知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本领。要推进项目建设联合督办机制,专项督办、逐个销号,确保项目正常建设。
五要完善机制。在项目管理机制建设上,我们已经和正在落实五项措施:加大前期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从今年起,每年由市财政对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作出专项安排,确保重大项目前期资金优先得到保障。落实《重大项目奖惩办法》。从今年起,每年对上亿元的重大在建项目和具备开工条件的前期项目业主单位和
项目法人进行重奖,以此调动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聘请专家策划重大项目。组建我市项目专家库,聘请区域发展专家和项目策划专家,帮助我市开展重大项目论证和项目策划包装,以期实现项目与主导产业的有效对接。建立重点项目网络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市对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跟踪服务的效率,推进重点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定期汇报衔接重点项目。从今年起,每月由市级主管部门向省上、每季度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我市重大项目,抽调干部常驻北京开展项目衔接和运作,以此推动我市前期项目尽快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