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

时间:2019-05-15 00:4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

第一篇: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

管理规定(2014.12.1)

第一条 为加强东莞市环境监测工作,规范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行为,提高其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粤环〔2008〕101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已在东莞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信息采集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

第三条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实行年度量化考核制度,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考核。

第四条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每年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如下:

(一)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指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抽查,检查其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做好质控措施、监测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仪器试剂是否符合要求、相关记录是否规范等;

(二)盲样考核

盲样考核是指有证标准物质盲样考核;

(三)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是指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选取部分监测任务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人员操作、方法选择、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样品采集等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四)比对监测 比对监测是指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进行现场或实验室分析的比对,比对监测项目为其资质认定项目;

第五条 质量管理和考核中不符合要求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在一个月内完成相关整改,整改期间不得在东莞市辖区内承担环境监测任务,如超过整改期限仍达不到要求的,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取消其在东莞市辖区内开展环境监测的资格,并予以通报,两年内不得再次进行信息采集。

第六条 本规定由东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规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9年12月1日。

第二篇: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有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基基础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地基基槽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检验、桩端持力层检验、桩身质量检验和桩基承载力检验。

第四条从事检测(属工程勘察范围的检验除外)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其从事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属工程勘察范围的基槽检验和挖孔桩超前钻持力层检验,应当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担检测任务。

第五条检测工作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监站)实行统一管理。市质监站负责检测单位管理、检测过程监督、对检测报告进行登记备案以及对检测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各镇(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组(以下简称镇区质监组)协助市质监站进行检测管理。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六条在进行检测前,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向检测单位提供施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和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等资料。

第七条检测点位的布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整个施工场地均匀布置检测点;

(二)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尽量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三)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应当在相应部位布置检测点;

(四)应当在基础荷载较大及对变形敏感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五)检测点位的选定应当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检测单位共同确定。

第八条检测方案应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制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下表

房地产项目、学校、医院、酒店、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检测方案应按甲级或乙级制定。

第九条检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名称、工程地点、设计指标要求、检测目的和检测日期;

(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

(三)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四)检测点平面布置图;

(五)检测方法与采用标准;

(六)检测情况及结论;

(七)检测单位名称、检测人员、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

第三章检测工作程序

第十条检测应当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的监理单位提前5个工作日向项目质监员提出申请。项目质监员填写《桩基工程检测申报表》或《地基工程检测申报表》,并向市监督站申报。

第十一条市质监站收到申报表后2个工作日内确定检测方案,委派检测单位,并发出《检测通知书》。

第十二条被委派的检测单位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将《检测通知书》送达建设单位,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检测合同和商定有关检测事宜,同时知会项目质监员。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协助检测单位做好检测现场准备工作。第十四条检测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应当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并由项目质监员对现场签证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持检测报告和现场签证资料送市质监站加盖桩基检测登记章备案后生效。检测报告应当在现场检测完成后5个工作日(抽芯检测7个工作日)内发出。

第四章检测方法和数量

第一节 桩基工程

第十六条桩基施工完成后,应当按要求分别对桩端持力层、桩身质量和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数量应当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桩基类型和现场条件确定。

第十七条桩端持力层检验一般采用钻孔抽芯法。

第十八条桩身质量检验一般采用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钻孔抽芯法、高应变法。

第十九条竖向承载力检验一般采用高应变法、静载试验。

应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竖向承载力时,应当采用曲线拟合法。

当大直径嵌岩桩的设计承载力较高,受到试验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时,可由设计单位根据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桩的竖向承载力。第二十条对抗拔和抗水平荷载桩的检验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检测方法。

第二十一条钻(冲)孔、沉管灌注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直径d<800mm

桩身质量检验,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对甲级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20根,其他工程不少于10根。

竖向承载力检验,按以下方式进行: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一般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对于桩身完整性较好,满足高应变法检测条件的,也可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

(二)直径d≥800mm

桩身质量检验,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承台下被检测桩的数量不少于1根。

竖向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

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5000kN的工程,因受静载试验的条件和试验能力的限制,可采用钻孔抽芯法抽检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对桩径1.5米以内的桩抽1孔,桩径1.5米以上(含1.5米)的桩抽2孔。每桩至少有1孔深入桩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检测完成后,由设计单位根据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并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单桩竖向承载力。

第二十二条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桩端持力层检验

人工挖孔灌注桩终孔时,应当采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凡在终孔时未采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持力层进行检验的工程,应当按总桩数的20%进行钻孔抽芯法检验,并要求每桩至少有1孔深入桩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二)桩身质量检验

采用反射波法对全部工程桩进行桩身质量检验,并同时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总桩数50根以内抽检3根)。

(三)竖向承载力检验

检测完成后,应当由设计单位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桩的承载力。

第二十三条各类预制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桩身质量检验

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总桩数的20%,或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

(二)竖向承载力检验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同时,还必须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数量要求:总桩数50根以内试验1根,总桩数50~100根试验2根,总桩数100~600根试验3根,总桩数600根以上抽检总桩数的0.5%。

建设或设计单位要求采用静载试验检验桩的竖向承载力的,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第二十四条各类钢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钢桩只要求对承载力进行检验。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和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5%且不少于3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5%且不少于3根,同时,还必须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数量与预制桩的要求相同。

第二节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第二十五条以天然土层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基础施工前应当进行基槽检验。各类经加固处理的人工地基,基础施工前应当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效果检验。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基槽检验和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报告作为基础分部验收的必备工程技术资料。

第二十六条地基检验应当根据土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选择袖珍贯入仪、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平板载荷等原位试验方法,结合室内试验测定土层的分类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综合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并由检测单位出具检验报告。

第二十七条天然地基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岩石天然地基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可不进行地基原位试验,直接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岩性情况,共同签认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意见,并报质监部门备案作为基础验收的工程技术资料。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应当进行岩基载荷试验。试验点数的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

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二)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天然地基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采用袖珍贯入仪、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试验,并结合勘察报告、室内土工试验检定土层的特性综合评价持力层承载力。原位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6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6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3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对在原位试验过程中发现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当在不良地质的部位加倍增加试验点数。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应当在对丙级工程地基基础试验的要求上增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第二十八条人工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以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为主,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试验方法,对处理后的人工地基进行综合评价。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5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第五章检测结果验证和处理

第二十九条同一工程安排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时,应当首先采用覆盖面较大的方法进行检验,后进行的检测方法应当选择前一种方法检测结果较差的桩进行检验。

第三十条对采用基桩反射波法检测结论为Ⅲ类和Ⅳ类的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钻孔抽芯法或静载试验进行验证。当对其他检测方法的检测结论有怀疑或争议时,应当以静载试验结果作为桩基承载力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当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除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桩进行处理外,还应分析原因并对未检测的桩进行扩大复检。扩大复检的方案应当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确定,并由项目质监员报市质监站安排检测。

第三十二条对不满足设计要求桩的处理,应当根据全部检测结果,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确定处理方案,并将处理方案报质监机构备案。第三十三条对桩基检测报告有异议时,可向市质监站或省质监总站申请仲裁检测。

第三十四条对地基基础工程按本规定进行抽检或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其他检测的,所发生的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负担,列入工程造价。对因检测不合格而进行的扩大检测或验证检测,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方负担。对由于检测单位检测报告错误造成损失的,由检测单位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检测现场管理

第三十五条为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科学和公正,实行检测现场签证制度。检测单位应当在开展检测工作前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

质监员到场。检测完成后,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质监员均应在现场签证表上签字确认。

第三十六条市质监站负责组织对地基基础检测现场进行监督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

(一)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及计量检定情况;

(二)工作人员的资格和上岗证;

(三)检测过程和原始数据记录;

(四)现场协调及签证。

第七章检测单位管理

第三十七条在本市开展检测业务的外来检测单位应当到市质监站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经批准后由市质监站统一安排检测业务。检测单位应当切实做到:

(一)服从统一管理,在资质规定和批准的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二)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科学和公正;

(三)确保检测器具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四)做好试验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存档,检测报告及时送市质监站登记备案;

(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得弄虚作假和敲诈勒索;

(六)热情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十八条对违规检测单位的处罚:

(一)检测单位超资质范围承担检测任务或擅自联系检测任务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检测任务3个月;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二)检测单位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检测任务3个月;情节严重或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三)检测单位不遵守我市有关检测管理程序,出现拖延进场检测时间、不按规定进行现场签证、检测报告不进行登记备案等情况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任务3个月;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四)检测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伪造检测数据或敲诈勒索行为的,取消其单位的登记注册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规定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东莞市建设局

二○○二年九月十六日

第三篇: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

办理流程(试行)

一、项目名称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以下简称“机构考核”)。

二、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2007年农业部令第7号)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

三、实施主体及委托办理机构

山东省农业厅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工作(限种植业范畴)。

指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为山东省农业厅机构考核的技术审查机构,负责具体业务办理工作。

四、申请条件

申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基本条件: 1.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职称(或同等能力)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

3.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充足,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4.应当具有与检测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并具备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环境条件。

5.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并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五、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书(格式见山东农业信息网“下载中心”);

2.机构法人资格证书或者其授权的证明文件;

3.上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机构设臵的证明文件;

4.质量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全文)、程序文件(全文)、作业指导书(目录)] ;

5.资质认定情况 [包括:资质认定证书、附表(电子版)、获得资质认定授权签字人及其授权签字领域表] ;

6.近两年内的典型性检验报告(每个类别1份);

7.授权签字人申请表;

8.自我声明(声明对其提交的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提供不真实材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9.其他证明材料[包括: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证书(同等能力人员学历证书),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

六、考核程序

1.申请。申请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检测机构,需向山东省机构考核技术审查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电子版,初审通过后,提交申请材料纸质版。(邮箱:sdncpjgkh@163.com,联系电话:0531-83179267,联系人:董崭,地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山东省农科院质标所,邮编:250100)

需要申请复查的,应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技术审查机构提出申请,证书失效后不予受理复查申请。申请人如需继续从事相关业务,应按首次申请要求办理。

需要申请变更的,应向技术审查机构提交变更手续。证书有效期内的检测机构,其组织机构(名称、法人)、工作场所、关键人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技术能力(标准)等发生变化的,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技术审查机构视情况进行书面材料确认或组织现场确认。

2.受理。技术审查机构及时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对材料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形式审查,5个工作日内对材料做出是否受理的结论。可以受理的,将受理结果告知申请人;可以受理但需补正申请材料的,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评审。申请材料形式审查合格后,技术审查机构组织机构考核评审专家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文审。文审合格者,由技术审查机构提报省农业厅,组织评审组开展现场评审;文审不合格者,由技术审查机构反馈申请人,并说明不合格原因,申请人如需继续申请,应按相关要求完善补正后重新申请。现场评审及整改时间不计入机构考核期限内。申请人整改完成后,评审组长签署评审意见,报机构考核技术审查机构。

4.审批。省农业厅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提交进入审批程序,作出是否准予批准的书面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5.发证。通过机构考核的,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准许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标志。考核合格证书包括证书正文和项目附表两个部分。

七、结果公告

对已获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分批次在“山东农业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予以公告。

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理流程图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理流程图

申请人申请材料报送材料形式审查不通过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机构考核技术审查机构(省农科院质标所)现文场材料形式审查审评通过不审合评审专家对申请材料文审格文审意见文审评合格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审机构考核技术审查机构组评审(省农科院质标所)意见评审报告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审批通过山东省农业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考核合格证书

审批未通过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承检机构管理

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承检机构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承检机构,是指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承担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服务的检验检测机构。

第二章 机构遴选

第四条 申请承担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的承检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具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有关资质;

(二)具备与承担的监测任务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能力;

(三)能够保证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检验检测活动中无重大差错或责任赔偿案例;当年参加农业部或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能力验证合格,近三年参加与检验检测任务相关的能力验证无不满意结果。

(四)诚信从业,近三年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无重大质量问题,未发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

(五)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与要求完成检验检测任务;

(六)能够纳入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相关信息系统管理。

第五条 山东省农业厅成立承检机构遴选工作小组,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山东省农业厅邀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承检机构遴选评审组,负责遴选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承检机构的遴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进行一次。通过遴选的承检机构,列入本承担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承检机构备选库。

第八条 遴选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告

农业厅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需要,在山东农业信息网、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发布遴选公告。

(二)申报

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公告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三)评审

工作小组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遴选评审专家组,对参加申报的所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审核、排序,必要时可现场审核确认。

(四)公示

经遴选拟纳入备选库的承检机构,由工作小组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第九条 除临时或应急监测任务外,原则上应从备选库中选择承检机构,任务量根据遴选排名、工作质量、飞行检查、结果复查、能力验证、盲样考核等事项确定。

第三章 监测工作

第十条 承检机构应当明确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分管领导、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样品抽取、交接、制备、保存、检测、质控、结果报告等工作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承检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三)不得将监测任务委托给其他检验检测机构;

(四)参加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培训;

(五)在检验检测机构地址、关键人员(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变更以及检验检测资质、能力变化时,应及时向省农业厅报告。

第十二条 按照抽检分离原则,监督抽查的抽样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承检机构配合抽样并负责检测;风险监测(例行监测、专项监测)抽样、检测均由承检机构负责。

第十三条 风险监测如需混样检测,抽样后按要求将样品集中,重新编号分配检测,并适时添加考核盲样。风险监测、监督抽查,适时安排样品复检。盲样考核或样品复检结果作为各机构承担监测任务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承检机构完成检测工作后,应按方案要求,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按要求报送省农业厅及监测技术牵头汇总单位。同时,监测结果要通过《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平台》上报。

第四章 监测要求 第十五条 承检机构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农业厅安排的监测工作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拒绝。

第十六条 承检机构不得瞒报、谎报、漏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结果等信息。

第十七条 承检机构应当承担保密义务,不得泄露、擅自使用或对外发布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有关纪律要求。

第十八条 承检机构不得接受被抽检单位的馈赠,不得利用抽检结果开展有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九条 承检机构应当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按预算开支范围列支,专款专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承检机构的日常监督与考核管理,监管形式包括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复检、盲样考核、飞行检查等,对承检机构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工作纪律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承检机构下一年遴选及安排任务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一条 承检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整改或从备选库中移除,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参与承检机构的申报:

(一)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贿赂、欺骗等手段参加遴选;

(二)在抽样、检验过程中接受被抽检单位馈赠,影响检验公正性;

(三)篡改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果;

(四)未经批准或授权,将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擅自使用和对外公布;

(五)实验室间比对、盲样考核或样品复检结果不准确(结果一次不准确的,责令整改并提交整改意见;两次不准确的从备选库中移除);

(六)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七)检验工作出现重大差错并造成严重后果;

(八)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五条至第十九条规定。

第二十二条 考核检查中发现承检机构在承担监测任务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依法通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承检机构遴选、考核、检查、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农业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风险监测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和公正,制定本规范。

一、抽样

(一)抽样的准备工作

1.抽样工作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标准执行。2.各任务承担单位在每次抽样前应组织抽样人员,根据监测方案,研究制定抽样计划、熟悉抽样技术、明确抽样工作纪律。

3.各任务承担单位应当在抽样前准备好抽样单和抽样工具等物品,并由专人负责检查抽样工具是否洁净,避免造成污染。

4.任务承担单位应对受检市农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相应的调研,抽样地点及生产面积等要有代表性。抽样前应会同受检市的农业主管部门,根据监测方案要求,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本次监测具体的抽样地点。

5.各任务承担单位要按照监测方案中规定监测的农产品种类抽取。6.各任务承担单位在制定抽样方案时发现问题或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组织单位联系、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实施。

(二)抽样工作程序

1.原则上由承担单位主管领导带队完成全部抽样工作。各任务承担单位每次抽样不得少于2人,并具备一定抽样工作经验。

2.抽样人员应主动向受检单位出示有关监测工作正式文件、抽样人员工作证件、抽样工作单等。抽样人员应衣着整齐,态度端正,保持良好工作作风,树立质检机构良好形象。

3.抽样工作应由检测机构独立完成。抽样人员应亲自到现场抽样,不得由受检单位人员或其他人员取样。当地人员可陪同抽样,但不得干扰已定抽样方案的实施。对抽取的样品应据实付款。

4.抽样人员在现场应认真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信息要齐全、准确,字迹要清晰、工整。经抽样人员和受检单位人员或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抽样单上签字或盖章。

5.抽样后,样品应由抽样人员尽快带回本单位处理。异地抽样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应尽快在有制样条件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样品应冷冻保存,防止样品变质。样品运输过程要进行降温处理。6.样品一经抽取,在送达实验室检测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换,违者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7.样品到达检测单位后,收样人员应对样品进行认真检查,对样品数量、状态、质量、抽样编号及抽样单进行一一核对。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库。

8.在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要对当地农产品生产情况、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及时梳理汇总,供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9.遇到突发情况,要在及时汇报承检机构或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妥善处理。

二、检测工作

(一)总体要求

1.统一检测方法。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人员不得擅自更改方法。

2.统一标准溶液。各承担单位应使用符合检测方法标准要求的标准物质及试剂。

3.统一判定原则。应统一根据方案规定的判定原则进行判定。

(二)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1.检测前准备

(1)仪器设备检查。每次检测工作开始前,应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调整仪器工作条件,确保最佳工作状态。用标准溶液检查仪器灵敏度,对达不到灵敏度要求的仪器应及时维修,否则不得进行样品检测。

(2)试剂和药品检查。要分批次按检测方法对试剂进行检查,排除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如有必要应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应检查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

(3)环境检查。检测工作中,应对实验室、样品储藏室、前处理室和仪器室等进行环境控制,保证温湿度符合检测要求。样品前处理室要进行控温,防止试剂的过度挥发,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器皿检查。农药残留检测所用器皿,使用前要进行清洗,防止造成交叉污染。

2.检测过程

(1)农药残留检测样品不得用水清洗,但要去除样品表面污物。所抽样品要严格按规定处理,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取样进行粉碎,分正、副样放入冷冻箱内-18度以下低温保存。处理样品所用的刀、板子、粉碎机等要一个样品处理即时清洗。称样时要将样品恢复至室温、充分搅匀后再进行称样。副样要规范贮存,待技术牵头单位确认检测结果没有问题后,再进行销毁处理。

(2)样品提取过程应严格按方法规定的固液比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比例。在提取过程中要保证提取条件的一致性,如提取时间、振摇幅度和频率等。(3)在样品净化过程中,要防止浓缩时蒸干;样品一经定容应尽快测定,防止试剂的挥发和农药的降解,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样品在测定时,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规定,首先做试剂空白,每测定10个样品进一个标准溶液,至少每测定24个样品做一个添加回收率(应保证每天至少做一个添加回收率)。如发现回收率达不到70 %~130 %的范围时,该批样品必须重做。

(5)对超标或接近限量值的样品,应重新称2个平行样进行测定,并使用质谱法或双柱法进行确认。在用质谱法进行确认时,视农药残留量的高低,可对样品进行浓缩,并要进行相应净化处理,防止杂质干扰影响结果的判定。

3.检测过程出现问题的处理

检测过程中出现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时,检测人员应根据相应工作程序,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测:

(1)在检测过程中如出现停水、停电或仪器故障时;(2)在检测结果离散度较大时;

(3)各级审核人员对检测结果提出合理异议,主检人员解释不清时。

(三)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实验室内部考核。除按方案进行回收率检测外,各承担单位质量保证负责人在承担每次风险监测工作时,应进行1~2次盲样添加考核。

2.各承担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管理体系要求,制定并落实保证检测质量的工作措施。

3.外部质量控制。风险监测适时采用混样检测形式,抽样后按要求将样品集中,重新编号分配检测,并适时添加考核盲样。适时安排样品复检。盲样考核或样品复检结果作为各机构承担监测任务的重要依据。

三、检测原始记录的校核和审查

(一)检测人员要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不得事后追记。字迹要工整、清晰,信息要完整,应具有可追溯性和重现性。

(二)风险监测的仪器图谱应打印并附在检测原始记录表之后。校核人员要对空白试剂、标准溶液和样品的图谱进行审核,对检测结果重新进行计算确认,并检查结果的有效数位和检测项目。

(三)审查人员应对原始记录进行全面的审查,对检测依据的正确性、原始记录有关信息与任务通知单的一致性、数据转移、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数字修约、有效数字位数、法定计量单位、平行误差、更改及原始记录书面质量进行审核。

四、检测结果的汇总

(一)任务承担单位要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实报告监测结果,不得弄虚作假。要按监测结果数据库的要求,认真填写各种信息。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突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建议。在规定时间将监测结果及总结分析报告用纸质和电子文本传报汇总单位。同时,要通过《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上报平台》进行数据上报。

(二)承担汇总工作的单位要对检测结果加强检查,做好审核、分析、汇总工作,按时完成总结报告。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各任务承担单位联系,了解情况,必要时上报省农业厅。

五、工作纪律

(一)抽样工作纪律

抽样人员要廉洁公正,不得接受被抽检单位的馈赠,不得利用抽检结果开展有偿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抽样人员的差旅和食宿费用自理。抽样应严格按预定方案进行,抽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干扰抽样工作。

发现抽样人员有违规行为时,抽样单位应及时进行调查,予以纠正,及时挽回影响,并对责任人予以处理。抽样工作一经结束,未经省农业厅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进行补抽或重新抽样。

(二)检测工作纪律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任务通知单的要求,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不得随意编造、更改检测数据,不得瞒报、谎报、漏报监测数据、结果等信息。不得将监测任务进行分包、转包。

(三)保密纪律

监测结果由省农业厅统一通报或公布。任务承担单位人员应对检测结果保密,不得擅自使用或对外发布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不得向任何人和单位透露检测结果。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或者出具检测结果不实的,一经查实,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四条处罚。对于其他违反工作纪律要求的,由主管部门对任务承担单位或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规范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监督抽查的行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客观和公正,制定本规范。

一、抽样要求

(一)抽检分离 1.严格遵循抽样机构与检测机构相分离的原则。2.抽样工作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执法人员具体实施。抽样人员应具备执法证件,且不得少于2人。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当向被抽查人出示执法证件或工作证件,并及时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一式四份,分别留存抽样单位、被抽查人、检测单位和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根据抽样工作需要,可邀请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技术人员协助实施抽样和样品预处理等工作。

4.检测工作由省农业厅遴选有资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具体承担。

(二)样品制备及封存

1.抽样人员应当现场制备和封存样品。现场制备的样品分为三份,一份用于检验检测(以下简称正样)、一份用于需要时复查或确证用(以下简称副样)、一份作留样备用(以下简称备样)。封条须由2名具有执法证件的抽样人员及被抽样单位签字或捺印。

2.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3.正样和副样交承担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备样由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保存,保存条件应在-18℃以下。不具备保存条件的,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条件的检测机构保存。

4.检测机构接收样品,应当检查、记录样品的外观、状态、封条有无破损及其他可能对检测结果或者综合判定产生影响的情况,并确认样品与抽样单的记录是否相符,对正样和副样分别加贴相应标识后入库。必要时,在不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对检测样品分装或者重新包装编号。

(三)拒绝抽样的处理

被抽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告知拒绝抽样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措施。被抽查单位仍拒绝抽样的,抽样人员应当现场填写监督抽查拒检确认文书,由抽样人员和见证人共同签字,并及时向省级农业部门报告情况。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2年第7号)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被拒绝抽查的农产品以不合格论处。

二、检测要求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采用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应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具体按监督抽查下达文件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2.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工作的检测机构应按文件要求时限完成检验任务。

3.监督抽查任务不得分包、转包。

4.其他检测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审核、结果汇总上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见《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规范》。

三、结果处理

(一)检测结果告知

1.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检测结果合格的不附检验报告,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需附检验报告。

2.检测结果合格的,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执法机构应当及时告知被抽查单位。

(二)不合格检测结果确认

1.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当在检测数据确认后24小时内将检验报告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抽查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抽查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被抽查人,进行结果确认。结果确认时注意留存被抽查单位接收证据,当面递交的应当留存签字书证,邮寄的应当及时打印并留存邮件签收证明。

2.被抽查人应填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的回执,并于接到通知书5日内将回执寄送或传真至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农业执法机构,逾期则视为认同检验结果。

(三)异议处理

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书面申请复检。法律法规对申请复检的时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复检要求

1.省农业厅收到复检申请后,经审查,认为有必要复检的,应当及时通知检测机构和复检申请人。

2.复检由省农业厅指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承担复检任务的检测机构应自收到样品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复检原则上不得由原检测机构承担。

3.复检结论与原检测结论一致的,复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复检结论与原检测结论不一致的,复检费用由原检测机构承担。

四、工作纪律

1.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被抽查的对象和产品必须严守秘密。

2.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监督抽查工作有关规定承担检验工作,应当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

3.检测机构应当如实上报检测结果和分析报告,不得瞒报、谎报、迟报,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检测机构不得利用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5.监督抽查承担单位和参与的工作人员应当对监测工作方案和检测结果保密,未经任务下达部门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透露。

6.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抽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7.检测机构和参与监督抽查的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滥用职权、违反抽样和检测工作纪律的,将依法给予处分。8.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或者出具检测结果不实的,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国质检锅[2003]2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三年八月八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指从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监督检验、型式试验、无损检测等检验检测活动的技术机构,包括综合检验机构、型式试验机构、无损检测机构、气瓶检验机构(以下统称检验检测机构)。

第四条 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的政府部门设立的专门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具有事业法人地位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型式试验等工作。

在特定领域或者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从事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无损检测和定期检验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负责本单位一定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第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以下简称《核准证》)后,方可在核准的项目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

第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特种设备数量及分布情况,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配置的原则,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

第七条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要求,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联合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采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向社会提供优质、可靠、便捷的服务。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其规模、性质、能力、管理水平等核定为A级、B级、C级,具体级别核定条件等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规则》执行。第八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第二章 检验检测机构核准

第九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必须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除外),能够独立公正地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二)单位负责人应当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检验师(或者工程师)及以上持证资格,熟悉业务,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

(三)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持证检验检测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应当满足相应规定要求;

(四)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

(五)具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检验检测、试验、办公场地和环境条件;

(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

(七)具有检验检测工作所需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

检验检测机构申请从事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其申请项目对应的在用设备数量(已落实任务的)应当符合有关核准项目规定的最低要求。

具体条件和要求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规则》等规定执行。第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程序为: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审批、发证。第十一条

申请资格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当填写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的核准申请书,并附有关资料,经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告知申请机构。其中气瓶检验机构申请资格核准,由所在地的市(地)级、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上述程序分别做出资料确认和受理决定。第十二条

资格核准申请被受理后,申请机构应当约请经国家质检总局确定并公布的鉴定评审机构实施鉴定评审。鉴定评审工作程序、内容、要求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规则》执行。第十三条

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对鉴定评审报告进行审批(其中气瓶检验机构鉴定评审报告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合格的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核准证》。审批和发证工作应当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十四条

《核准证》有效期为4年。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复核准申请(其中气瓶检验机构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核准申请)。复核准具体程序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变更核准检验检测项目,其变更核准程序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持有《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有效期内,机构名称、负责人、地址、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变更时,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向原受理机构备案并办理变更换证,同时告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六条 取得《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向社会公告。第三章 检验检测活动

第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及时安排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报检的检验检测工作,落实检验检测任务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检验检测工作。第十八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安全技术规范,依法实施检验检测,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服务。保证检验检测结论真实、可靠。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并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应经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签署。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指派持有检验检测人员证的人员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机构对涉及的受检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 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中,不得将所承担检验检测工作转包给其它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检验机构,不能如期完成本单位经核准的特定范围的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当及时告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分包无损检测等专项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当选择经核准的专项检验检测机构(材料检测、金属监督等未设立专项检测核准要求的除外),并对检验检测的最终结果负责。

第二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跨地区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当在检验检测前书面告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检验检测结果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发现被检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检验案例。第二十三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可靠的检验检测数据档案,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特种设备动态监督管理的要求,实现检验检测与安全监察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和共享。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测机构在核准的检验检测项目内开展的检验检测工作,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二十五条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不得进行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等影响公正性的活动。第二十六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检验检测项目、周期、方法、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并实施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行为等检查制约制度。第二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场检验检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教育,督促检验检测人员遵章守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检验检测,保证检验检测人员自身安全与健康。

第二十八条 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材料。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常规性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或者委托有关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每年抽查数量不少于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25%,4年中至少应当对每个检验检测机构抽查1次。同时将监督抽查结果报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或者委托有关机构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常规性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的要求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考核规则》执行。

国家质检总局将定期对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第三十条 常规性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由实施检查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常规性监督抽查连续2次不合格,或者监督抽查、抽查考核不合格,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国家质检总局暂停其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吊销《核准证》。第三十一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情节严重的,由市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暂停其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

(一)机构名称、主要负责人、地址、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发生变更,未在15日内向原受理机构备案并办理变更换证,并告知其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使用单位报检,或者未完成已落实任务范围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

(三)将所承担检验检测工作转包给其它检验检测机构的;

(四)检验检测机构分包无损检测等专项检验检测项目时选择未经核准的专项检验检测机构的;

(五)跨地区检验检测前,未书面告知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未按有关规定向其报告检验检测结果的;

(六)发现被检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告知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负责设备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的;

(七)违章操作,造成检验检测人员人身或健康伤害的;

(八)未按规定填报检验案例、有关材料的;

(九)未按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收费的。第三十二条 检验检测机构有其他违法行为的,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第三十三条 暂停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期限为30日。停检期间,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从事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其承担的检验检测任务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排其他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完成。

停检期满,由做出停检决定的部门视其整改情况决定。整改合格的,恢复检验检测;整改不合格的,报国家质检总局吊销《核准证》。

第三十四条 被吊销《核准证》的检验检测机构,2年内其重新申请不予受理。第三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诉。

检验检测机构对鉴定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诉。

检验检测机构对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结果或者相关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向组织监督检查、监督抽查、抽查考核或者做出相关处理决定的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诉。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和其他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

第三十七条 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业协会应当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人员素质、推动改革创新和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十八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核准、鉴定评审等相关费用。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章程(试行)》(劳人锅[1985]3号)、原劳动部《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劳锅字[1988]4号)、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资格认可工作的通知》(质检办[2001]137号)同时废止。原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管理办法》(劳安字[1990]12号)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规定不再执行。

第五篇:关于征求《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函

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

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环境监测力量,规范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业务能力认定行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工作试点省份的复函》(环办函[2013]15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8]50号)、《关于印发清理审核省级行政权力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8]87号)和江苏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江苏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苏环委[2008]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向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认定具备相应环境监测业务能力的活动。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是指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从事环境检测业务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江苏省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合格,方可参与需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活动,在认定的监测项目范围和有效期内,开展环境检测业务。

第四条

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实行总量控制、淘汰增补的原则。

第五条

各市、县(市、区)环境保护部门自行分包监测任务给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时,参照本管理办法,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能力评估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能力认定的准入条件

第五条 申请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具备以下准入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或者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二)在江苏省所辖范围内,获得国家或江苏省《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CMA);

(三)所有检测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技术人员上岗考核合格证书》;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应与开展的环境检测业务工作相适应,一般不得少于20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2名;

(四)固定资产不少于800万元,仪器设备不少于300万

元,实验室面积不得低于 500平方米,具备与开展检测业务相适应的监测项目、工作场所和分析实验室,以及与开展检测业务项目相适应的监测仪器设备。

(五)其它相关条件。

第三章

能力认定

第六条 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业务能力认定和日常管理,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受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申请监测业务能力的技术认定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七条 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后,在40个工作日内对所申请的内容按如下程序进行审核认定:

(一)核实申请材料的完整性;

(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委派专家进行现场评审,对申请单位的监测能力与所申请认定监测类别和监测项目的符合性进行核实,进行相关考核,出具考核意见;

(三)在专家考核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认定意见,将考核意见和认定意见在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政府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四)将审核认定结果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在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上公布。

第八条 通过能力认定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通过能力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法人、人员、资产、技术、资质证书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网站上定期公布通过业务能力认定和变更登记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名录及其检测范围、有效期等相关信息。

第九条 通过能力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在其业务能力认定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向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查审核。

第四章 运营管理

第十条 通过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可以按照认定的类型和项目,在江苏省境内开展相应的环境监测业务。

第十一条 通过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可以优先承担企业自测自报、上市公司核查、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委托的专项环境监测任务。

第十二条 通过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开展环境业务时,要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通过认定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每半年向省和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经营报告。

第五章 监 督 管 理

第十四条 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测活动进行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监督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本辖区内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业务指导,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及时通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未经、未通过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业务能力认定或者被取消能力认定资格的,其出具的数据和监测报告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不予认可,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和责任。

第十六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复查评审、扩项评审以及监督评审后及时向省环境保护厅提交资质评审结果,以验证其资质的可持续性。

第十七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样品的采集、传送、制备、贮存、处置以及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监测活动,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第十八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守委托方秘密。属于保密范围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成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当独立承担工作,不得转包。确因监测工作需要,须明确监测类别和项目,在征得委托方同意后,并报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方可分包给具备相同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分包应当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

第二十条 社会检测收费标准执行《江苏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管理办法》和《江苏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苏价费[2006]397号)。

第二十一条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活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取消或终止其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资格,并在网站上公布。

(一)超范围开展监测活动的;

(二)逾期未通过业务能力认定复查的;

(三)重大事项变更没有及时报告影响其能力认定的;

(四)编造数据、弄虚作假或者其他影响监测活动客观性、公正性的行为,经查情况属实的;

(五)考核不通过的;

(六)检测活动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

被取消或终止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3年内不得重新进行监测业务能力认定。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

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下载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014.12.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