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维修企业职业病危害制度
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防范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了提高职工的预防意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术语、定义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危害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3.汽车修理厂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中的一氧化碳、锰烟尘、甲醇、丁醇等;有机溶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物理因素中的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和噪声等等。
4.汽车修理厂的危害岗位主要是:烘漆、喷漆、焊接、钣金等。
三、管理职责
1.人力行政部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工资待遇如实告知员工。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患者入维修车间,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入车间;对在职业健康中发现的职业病患者,应当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人力行政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及时、如实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并接受监督。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对各施工维修车间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3.人力行政部需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并告知车间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并享有职业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权力。
4.售后部配合人力行政部配合人力行政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5.售后部负责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
6.售后部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物质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主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发生。四、一般规定
1.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2.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负责督促、教育和检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4.采用先进技术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要求。
5.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6.在改革工艺和技术革新时,应采用低毒物质替代高毒物质,加强通风排毒、排尘,实现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
7.必须对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卫生和将抗教育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器材。
8.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9.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及其他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警示牌,配备有效的紧急防范设施和医疗急救用品,并有应急救援的组织措施。
10.为车间工作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
11.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保证贯彻执行。
12.配合公司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13.配合地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卫生调查,如实反映职业卫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14.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15.涉及有害作业建设项目立项,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该建设项目验收时,必须提交由专业机构出具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16.使用和引进新化学品,必须具备毒性鉴定资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否则严禁入厂、使用和引进该化学品。
五、本制度之公布之日起实施。
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文翔路分公司
二零年四月一日
第二篇: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东金冠化工有限公司。3 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制度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4 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本制度所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 5.1 单位的基本情况;
5.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情况及接触人数; 5.3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6 职业病危害申报
6.1 公司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6.2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公司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6.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后,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6.3 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4 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5 施工工艺发生变更或新产品投产,各部门应及时向公司职健办公室申报其工艺流程和技术,并提供使用相关原材料及化学成分。
发生危害源泄露或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负责部门要在24小时内报公司职健办公室,若险情或事故严重的应在1小时内上报部门领导和公司职健办公室,并在最段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职健办公室汇报情况。
6.6 按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6.7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6.8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一三年十月一日
第三篇:职业病危害制度2017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1、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公司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2、公司各部门与已进、新进公司或转岗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签定补充合同。
3、公司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4、公司应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并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
5、公司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卡、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工作。
6、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的以及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公司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部门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7、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警示与告知制度的落实。
8、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一、公司安全部按照安监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二、公司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按照卫生部发放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三、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四)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六)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四、公司应当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当出现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三)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
3、公司要督促和安排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习,或参加学习讲座,以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4、公司要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危害基本知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并做好培训记录。
5、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6、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职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合方可上岗操作。
7、公司要做好生产检维修前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结合检维修过程中会产生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事故,重点掌握自我防护要点和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8、做好各类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为了加强本公司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管理,使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以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保障员工身心健康、预防职业卫生事故、防止事故扩大,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以及在应急情况下抢险救灾而设置的以阻止职业危害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设备、设施、器材等。
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检维修实行部门监督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生产部组织专人负责维护和日常小项目的检维修工作,较大项目维护和检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环部负责日常检查和监督使用。
4、生产管理部门(人员)要建立完整的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档案,制定其检修、维护、保养及更新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5、生产管理部门(人员)负责组织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施工及投用前的检查、验收;负责审核制定年(季)度检修计划;负责运行状况、检维修质量的检查;将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使用情况列为设备考核评比的内容,确保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达到百分之百。
6、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的技术操作规程,其工艺指标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7、根据工艺要求,如有必要,须建立严格的安全联锁系统的管理制度。生产期间安全联锁系统应100%投入使用。
8、报警器应由取得国家和行业规定的相应资质的单位校验。
9、职业卫生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部门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安全装备和安全附件的用途及配置数量,安装、放置在规定的使用位置,确定管理人员和维护责任,不允许挪作他用。
10、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正确使用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的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岗位练兵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使用安全装备的能力。
11、执行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检修、停用(临时停用)、报废、拆除申报程序,未经主管领导和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拆除、停用(临时停用)职业卫生安全设备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监管部门确认,并在职业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12、生产技术部门申请购置的防护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职业防护的要求。产品应当具有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型号、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应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检测单位应当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检测的内容、应当有检测依据及对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结论。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
13、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应对防护设施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公司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管理,使从业人员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以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肌体暴露在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进行相应有效保护的防护用品。
2、公司劳动防护用品主管部门是生产技术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申报、分配、使用、报废管理;综合办、供应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管理及相关文件的制定工作。
3、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强制性预防措施,依据岗位工种特点及安全防护的需要发放。公司应无偿向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4、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应监督职工在上岗前必须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特种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并标有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书和安全标志。
6、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必须保存相关证明。
7、职工应保管好自己的劳动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破损、报废或者丢失。
8、未到使用期限劳动防护用品,凡有破损、报废或失去防护功能的,经有关领导批准,以旧换新。
9、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各分厂、部门应有台帐,领用者本人签字。
10、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应在使用期限内使用,超出使用期限的,一律不得使用。防毒、防尘类呼吸器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时更换过滤材料。
11、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报废处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2、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管理工作;公司各级领导和岗位员工要掌握了解管理范围内及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等情况。
3、公司应当请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和监测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4、检测、评价和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或者超标时,立即采取措施,上报主管领导,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
5、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经营场所,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6、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方可重新作业。
7、检测、评价和监测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并及时向濉溪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及向本公司员工公布。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2、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应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档案。
3、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报批程序,并按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由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5、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项及时完善改进。
6、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台账。
7、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8、对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单位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并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牵头负责整改。
9、按照规定在投入生产或使用的30日内如实向区安监局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为了规范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制定本制度。
2、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如违反此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公司不得解除或终止原劳动合同。
3、员工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权利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4、公司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公司应到有资质的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6、公司将根据新招聘及调换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以及职业健康体检单位检查建议安排相应工作。
7、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安排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并进行观察。
8、公司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经历,记录劳动者既往工作过的用人单位的起始时间和用人单位名称和从事的工种、岗位;
(2)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变动情况;(3)接触时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强度或浓度,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9、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11、如在体检中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12、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公司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在一个月内通知体检者本人。
13、公司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公司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公司和当事人如实向诊断部门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配合诊断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2、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单位承担,在此期间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加强对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按有关规定向县安监局、县卫生局和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办等管理部门报告。
4、公司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立即对其岗位进行调整。
5、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为了规范本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活动,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2、员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使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3、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产检修方案时,应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求。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4、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5、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6、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设备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避免设备启动时发生意外职业伤害。
7、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并追究分厂、班组的管理责任。
8、有毒、有害物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防止泄漏扩散。
9、凡发生职业卫生伤害或职业危害事故时,应严格执行《职业病健康危害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
3、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1)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1 检查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会议记要等。
○2 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3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2)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1 检查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否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2 检查各分厂、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职业卫生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4、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公司组织、本分厂、部门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
5、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1)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公司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3)专项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1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煤气中毒、防冻等检查。
○2 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检查主要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3 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职业卫生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工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4 新装置试车前检查。
6、检查人员职责为:
(1)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者。(2)检查隐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况。(3)对施工、检修情况进行检查。(4)监督、检查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5)其它方面。
7、单位检查人员权限:检查人员对本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有权发出《隐患通知单》,并限期处理。各部门必须在通知单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并将通知单及处理结果情况反馈给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1)对违章人员按《职业卫生奖惩管理规定》进行惩处,并将检查情况报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2)对严重违章的个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属部门进行停工再教育。(3)对违章的施工、检修人员进行警告、教育,并按《职业卫生管理奖惩规定》惩处。
(4)对严重违章和违反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的,填发《停工整顿通知单》,责令其停工整顿,并可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8、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应依据充分、内容具体,必要时编制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
9、检查时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主管部门。
10、被检部门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计划,落实整改。
11、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2、对未按要求开展专业和专项检查的各部门及车间,将予以通报曝光,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13、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职业卫生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予以解决。
第四篇:企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目的与范围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各部门、单位及各级人员对各自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直接负责的责任体系,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部门、单位及全体员工。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省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3 职责分工
3.1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3.2 分管职业健康工作的副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直接负责。
3.3 公司安全技术部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并进行综合监管。
3.4 各级管理部门是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专业监管。
3.5 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3.6 各级人员对各自的职业健康直接负责。4 各级机构工作职责 4.1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 员: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滇北分公司总经理,本部生产单位、各直属供应站负责人。
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技术部经理担任。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的具体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单位人员职责。
3)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督促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5)组织、督促各部门、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法规、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有贡献的人员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定期听取各部门、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病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4.2 职业健康管理部门
1)安全技术部是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具体负责。2)负责宣传、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执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负责制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参与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方案,对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外来施工单位及外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5)负责组织开展公司职业病危害隐患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6)负责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统计上报工作,负责组织或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7)负责公司新、改、扩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协调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及项目验收工作。8)负责协调组织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对公司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进行检测与评价,督促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危害。9)负责组织上岗、在岗及离岗前员工职业健康体检。
10)负责公司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器材的配置,并督促员工正确使用。11)负责制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12)负责建立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等相关档案台帐。4.3 基建工程部
1)基建工程部是公司职业病防治技术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职业病防治技术的设计、审核,在设计中提出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把好设计关,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2)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可靠性审核,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制定公司项目发展规划时,必须把职业病防治纳入同步规划。
3)公司新、改、扩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工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的可靠性负责。
4)负责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5)负责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6)参与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各阶段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负责项目各阶段解决技术问题。
4.4 各部门、单位
1)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单位生产设施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运行管理负责。2)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3)负责对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培训人员的安全及培训效果负责。
4)负责开展辖区内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与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维护检修及应急物资的运行管理,把好设备安全关,保证正常投入使用。4.5 人力资源部
1)宣传、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等法律法规。
2)安排新员工、外来人员(包括外来学习、实习、临时工作人员)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
3)负责签订劳动合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4)负责做好职业禁忌症人员工作安排,参与工伤认定和工伤理赔工作。5)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技术培训计划的审定,并纳入员工教育总体计划中。4.6 财务管理部
提供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相关经费保障。4.7 工会
1)负责向员工宣传国家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教育员工遵纪守法。
2)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职代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职业健康安全竞赛活动。
3)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4)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安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5 各类人员工作职责 5.1 总经理
1)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组建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工作组,设立职业病健康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资源保障。
3)定期主持召开职业病防治领导组会议,听取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的重大问题,批准重大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
4)批准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与各单位签订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书,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与条件。
5)批准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各部门、单位贯彻实施。
6)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持续改进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绩效。7)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费用预算,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提取和使用,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投入。
8)批准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履行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9)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或授权其他人员报告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5.2 分管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
1)按照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分管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直接负责。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统一协调和综合监管。3)贯彻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督促各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指示和要求。
4)听取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汇报,支持、指导其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促各单位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5)审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批准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技改方案,并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
6)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执行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规范建设项目管理。
7)督促各单位按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作业场所和作业行为,维护员工职业健康。
8)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隐患大检查,督促重大隐患的整改工作。
9)组织编制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开展预案培训、演练,履行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10)组织或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5.3 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经理
1)分管其他业务的副总经理是公司相应专业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主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单位(部门)及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行使管理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2)督促贯彻国家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督促分管部门、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3)听取分管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支持、指导分管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搞好专业管理,研究解决业务范围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分管单位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4)督促分管单位按规定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和培训,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作业场所和作业行为,维护员工职业健康。
5)组织分管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隐患大检查,督促隐患治理工作。6)审定分管专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执行。5.5 工会主席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分管业务范围内职业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管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2)督促各单位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单位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3)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整改。支持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和劳动保护的合理要求,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4)组织或督促开展群众性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5)监督、组织、参与公司做好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等工作。6)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协调处理工伤纠纷。
7)监督公司新、改、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8)把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列入公司职代会的议事日程。5.6 各部门、单位负责人
1)是本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全面负责。2)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组织制(修)订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负责贯彻实施。
3)按照《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本部门、单位员工的宣传教育培训与考核;督促相关单位组织对外来人员(含外来用工单位和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负责。
4)组织本部门、单位及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工作,并落实隐患的整改措施。对管辖范围内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物资、应急设施等设施的可靠性承担维护、检查、报告、采取预防措施和督促隐患整改的责任。
5)按照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要求进行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参加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预防控制措施。并按时向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报送事故管理信息。
6)积极推广应用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设备的可靠性,从工程技术上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
7)负责审核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审批基层单位编制的分管专业应急处置预案,协助基层单位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完善。
8)对本单位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和管理负责。9)执行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指令;支持、指导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工作。严格管理,对本车间员工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10)督促分管业务范围内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对各项目施工质量负责。5.7 工程技术人员
1)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研究工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
3)贯彻执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员工的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4)对业务范围内或本岗位内的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正常使用和管理负责。
5)指导或确认业务范围内生产作业职业病防治预防措施的落实。
6)编制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操作(检修)规程和方案,充分考虑作业过程所须达到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落实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指导或确认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各项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正常生产、开停车、检维修和施工作业过程中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7)参加分管业务范围内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制订并落实防范措施。5.8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1)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指导,有权直接向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或公司领导反映情况、汇报工作。2)负责贯彻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审查本单位内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组织或督促岗位技术员、班组长搞好分管岗位或班组员工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管理。
4)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隐患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等各类基础管理台帐,定期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情况。
5)组织或督促员工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参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督促实施。6)参与单位技改项目、设备检维修及工艺条件变更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审查,使之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7)督促岗位技术员、班组长及员工对其辖区内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的检查和管理。
8)参与本单位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负责事故的统计和上报工作。9)对本单位各岗位、各班组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5.9 班(组)长
1)班组长是班组职业病防治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2)落实公司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本班员工违章作业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3)负责组织班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督促班组员工持证上岗。
4)负责组织责任区或当班期间的职业病危害隐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当班期间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在交班记录中记录检查情况。
5)负责确认辖区内或当班期间危险作业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作业安全。6)参与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结合本班特点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7)保证当班期间辖区内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护设施及应急物资处于良好备用或正常投用状态。指导督促班组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8)组织班组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和劳动竞赛活动。5.11 员工
1)按照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公司及本部门、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管辖范围内设施设备、作业环境的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对自己的作业行为负责。2)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持证上岗。严格按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3)保持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业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熟悉本岗位有毒 有害物质性质,熟悉紧急情况时自救和互救方法,熟悉职业病危害防护等知识。
4)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实时监控隐患状况,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自觉学习、掌握各类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或具备与从事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篇:汽车维修企业一岗双责制度
青岛鑫城奔驰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各岗位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2014年1月10日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一岗双责制度:是指本公司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完成本职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同时承担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公司法人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厂长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 任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总经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1、总经理岗位职责:
(1)领导制定单位的运营、发展战略。
(2)组织指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代表公司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合约和处理有关事宜。
(3)审核以公司名义发布的各种文件。
(4)领导公司建立各级组织机构,并按公司战略规划进行机构调整,决定各职能部门主管的任免、报酬、奖惩。
(5)领导公司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深入贯彻实施。
(6)决定对成绩显著的员工予以奖励、调资和晋级,对违纪员工的处分,直至辞退。
(7)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搞好社会公共关系,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8)搞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主持召开员工座谈会,了解员工动向,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
2、总经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督促、落实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重要指示。
(2)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和生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3)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施安全生产奖惩。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支持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厂长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审核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6)组织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指导预案演练工作。(7)主持重、特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改进措施,并督促实施。(二)、分管厂长“一岗双责”
1、分管副经理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督促其分管单位认真落实。
(2)负责分管部门文化活动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同时负责公司外部的宣传维护工作。
(3)监督其分管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保证工作有序、高效进行。(4)负责对其分管部门的年终考评工作,做到公平、公正。
(5)做好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2、分管副经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主持分管部门的日常安全工作。
(2)组织和协调公司的安全工作,组织推广和总结安全生产中的典型经验。
(3)经常深入基层和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责成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和解决。
(4)组织全企业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在总经理因公外出期间,行使安全职能。
(5)发生重大事故,督促其分管部门及时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并亲临现场,清查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具体指导协调事故处理。
(6)组织参与安全生产例会,定期向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并具体提出由安全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和通过的安全工作问题。
二、各岗位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
(一)、安全技术科科长“一岗双责”职责
1、安全技术科科长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市交通局、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
(2)、根据公司规定的安全管理部门工作职责,对本科的工作全面负责,并保证分工明确,使各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管理岗位。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条例、规定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4)、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组织起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审批涉及安全作业的有关事项。
(5)、负责组织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
(6)、负责本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配合其它部门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和其它安全教育工作。(7)、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2、安全技术科科长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认真做好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安全目标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
(3)协助领导抓好安全的审查、排查、检查、验收等评定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协调相关部门,调查安全事故,消除隐患,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5)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落实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6)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对各科室、车辆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指导,交流和推广安全生产经验。
(二)、财务负责人“一岗双责”职责
1、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
(1)坚持按章办事,对于违反财务制度的事项做到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2)及时准确反映和严格监督结算业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3)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帐。
(4)做好会计凭证、报表、账目、款项、公章、实物等管理工作。(5)做好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6)做好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2、财务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负责做好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3)根据实际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充足。做好安全生产经费的保障工作,并监督经费的合理使用。
(4)指导、检查安全费用计划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安全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和个人的奖罚决定。
(三)、综合办公室主任“一岗双责”
1、综合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本单位车辆、设备定期维护、例保例检等工作,把好车辆、设备技术关,确保投入运营的车辆、设备技术状况良好,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2)参与设备更新、报废、维修等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3)做好公司安全设施、公司消防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做到定期维修检查,保证设备完好。
(4)做好办公设施以及其他活动场所的设备安全工作,保证办公设施的安全、有效。
(5)协助安全领导小组,处理好执行办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参与事故调查,提出处理整改意见,并做好职责范围内应急管理处置和预案编写工作。
(6)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2、综合办公室主任安全生产职责:
(1)负责做好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2)负责编制相关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在编制维修人员操作规程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3)在本专业范围内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技术与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参与维修人员的定期考核。
(4)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四)、修理工“一岗双责”: 修理工岗位职责:
(1)按派工单项目或用户现场要求进行维修作业,不得漏项;(2)严格执行汽车维护工艺规范和修理技术标准进行维修作业;(3)修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为内容的“三检制”进行;
(4)在就车维修作业时,如发现安全关键部位存在隐患或故障,应及时向客户说明,不得擅自处理;
(5)严格按照各工位工序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事故发生;
(6)节约用料,随用随领;
(7)管理好修理现场,做到零部件按规定摆放整齐有序,现场环境卫生清洁;
(8)尽量满足用户提出的工期要求,必要时安排加班加点;(9)完成好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10)文明施工,客户至上,严格执行维修纪律,自觉做好现场收尾工作,保持公共场所 的环境,注意“工完场清,物尽其用”节约用料,避免浪费;
(1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总结维修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12)发扬主人翁精神,开动脑筋,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公司多做贡献;
(13)搞好团结,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完成其他工作; 修理工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3)坚守工作岗位。做到班组、岗位、现场符合“三标”要求。
(4)掌握消防、安全用电知识,熟识机具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做到“四懂三会”文明生产。
(5)妥善保管正确使用维修设备,及时维修保养,排除机械故障,防止人身伤害。
(6)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7)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