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时间:2019-05-15 00:1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第一篇: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摘要:决算是对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分析,是财政资金的最终使用情况和支出效益情况的直接反映,因此加强决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阐述了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加强决算管理,实施绩效评价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绩效评价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预算资金持续增长,决算作为单位年度财务状况、事业成果、财政资金的最终使用情况和支出效益情况的直接反映,对文化事业单位的作用日益突显。2013年12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部门决算管理制度》(财库〔2013〕209号),通过制度对决算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应以新制度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决算管理,重点推进支出绩效评价,从而提高决算信息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决算工作实际,分析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与研究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决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决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决算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决算数据信息不够准确,财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不能准确反映财务管理的真实情况。二是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预算编制的规划性不足,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三是决算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未得到有效实施,决算监管未得到充分应用。四是决算成果利用不够充分,对决算数据分析不够深入,决算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五是决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衔接不够,对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二、决算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日常财务基础工作

决算是日常财务工作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最终反映,日常财务工作的积累是做好决算的基础。扎实做好日常基础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规范化、制度化,决算编报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一是加强财务核算。决算的基础资料,来自日常的各种会计凭证、账簿,这些资料的真实、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决算的质量。文化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国家财经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深入理解,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结合财政部每年汇编的《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手册》,准确进行各项账务处理,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均要及时据实入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重点关注收入完整、支出合规及存量消化情况等,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客观反映财务总体情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要求,建立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会议、差旅、培训等支出。“三公”经费支出要严格控制在年初批复预算的规模内,做到只减不增,杜绝把 “三公”经费超支的部分并入其他项目列报的情况发生。

二是及时对账清理结算。为了保证决算数据的准确,早安排、早准备,按照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做好各项收支数据的核对工作。及时核对预算收支数据和各项缴拨款项,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收支账目,并及时清理、催收和列支往来款项。

三是认真清查盘点财产物资。年度终了前要对现金盘库、银行存款的实有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使用指标对账;固定资产、材料盘查等等。发生盘盈、盘亏的,要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二)严控预算,抓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预算与决算管理是单位财务部门的两项重点工作,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是预算管理链条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反映、不可偏颇。

一是要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预算是决算的基础和依据。财政部要求从2016年起,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编制2016-2018年支出规划。文化事业单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和单位事业发展需求,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科学编制本单位三年滚动规划,合理确定单位预算支出限额。用三年规划来约束本年度的预算编制,切实把预算编制工作与单位的业务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现花钱与办事相匹配。提前做好预算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前期的政策研究与可行性论证,做实本单位内部项目库,充实项目储备,逐步将本单位所有项目都纳入项目库管理,建立健全预算项目全周期滚动管理机制。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调整定员定额标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要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约束力。决算编制是在预算管理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加强项目管理,明确职责分工,采取项目到人,责任到人,监督到人等有效措施,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开展预算执行进度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三)完善内控,提高决算监管效率和效果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和做好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工作是相互推动的。规范的内部控制能够将文化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管控的关口前移,使得各项经济业务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从而提高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和预防舞弊腐败,为单位文化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认真查找业务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修改相关工作程序,完善业务流程,将预算、收支、政采、资产、基建、合同等文化事业单位重点管控业务和事项纳入统一的管控体系,并充分分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加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使得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做好决算监督管理。重点关注审核收入规模和结构、结转结余情况、项目支出执行情况,特别是因公出国(境)管理是否规范、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配置公务用车是否超编制超标准、运行维护费是否符合规定;公务接待活动中是否超标准、铺张浪费问题,以提高决算审核的针对性,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努力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四)加强分析,做好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

作为财务人员,能否充分利用决算数据中丰富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是检验其业务水平的一个试金石。要对决算数据认真进行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完善预算编制,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决算中的各项数据及说明,要真实反映并经得起推敲。通过重点分析编写预决算差异、结转结余资金变动和支出结构合理性,资产负债情况,“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情况等重要信息,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对年度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按规定及时整改。

二是通过对决算收入支出评价,可以看出个别评价指标有待完善,例如: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指标,在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中的人数自动取数单位在编人员,不包括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的编外长期聘用人员,但支出数为总人员支出数,因此实际人均水平低于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表中人均水平。应结合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规划、业务特点探索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决算评价指标体系,总结经验,真正实现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五)重视绩效,做好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管理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改革的创新点,也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突破点。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将绩效要求贯穿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绩效管理作为财务重点工作来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将决算编制与绩效评价密切衔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绩效评价工作应当科学、规范、真实、客观,通过把年末的决算编报和绩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使两项工作相互借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决算编报准备阶段的同时,认真开展绩效自评,着手准备绩效评价相关资料,包括:

1、业务管理方面:业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业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项目质量的可控性;

2、财务管理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财务监控的有效性;

3、项目完成方面:项目完成及时性、项目质量达标情况、项目成本控制情况、成本合理性分析;

4、项目效益方面:项目效益情况,细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以及结合其他与文化事业紧密相关的效益影响等,最好是能够量化的反映项目效果实现情况。文化事业单位项目效益,要用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去衡量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同时,是否有效促进了文化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否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改进绩效评价方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力量,扩大其参与决算审核和绩效评价的范围,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评价结果的认可度。2016年4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从实务操作层面就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高质量地开展绩效评价业务进行了细致指导。文化事业单位应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的功能,针对决算审核和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实现决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三是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将问效、问绩和问责贯穿管理的始终。一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决算管理密切结合,从支出的责任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决算编制内容,加强和改进决算数据的分析,注重分析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另一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密切结合,对评价等级为有效或基本有效的项目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总结成果不断完善;对评价等级为一般或无效的项目要及时整改,调减资金规模或调整支出结构。使得绩效评价不再流于形式,保证财政资金合理、高效地使用,确保单位的文化创作、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在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有效促进文化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爱乐乐团)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行为,保证会计决算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范围、编制内容、工作组织、填报审核、汇总上报、质量核查及数据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规范。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每个会计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的总结性文件。

第四条 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收集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经费来源与运用、资产与负债、机构、人员与工资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全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为财政部门审查批复决算和编制后续财政预算提供基本依据,并满足国家财务会计监管、各项资金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决策等信息需要。

第五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且与各级财政有经常性经费领拨款关系的其他单位也适用于本制度。

第二章 会计决算

报告工作组织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按照“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原则,由财政部实施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地区依据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关系分别组织实施。

第七条 财政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主要是:

(一)制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制定下发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格式和工作处理软件,并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与软件培训。

(三)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

(四)负责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上报和对外提供工作,并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披露实施统一管理。

(五)组织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六)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库和网络管理体系。

第八条 中央各部门(含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和有关中央直管企业集团,下同)按照全国统一的工作程序、编报规范和时间要求,组织实施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报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布置与培训工作。

(二)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三)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四)负责建立和管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分库。

第九条 各地区(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的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工作程序、编报规范和时间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报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布置与培训工作。

(二)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

(三)组织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

(四)负责建立和管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分库。

第三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内容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二)主表。(三)补充指标表。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应当同时记载在纸介质和磁盘介质(或光盘介质)上。

第四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编制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

第十八条 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第二十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一)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二)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第二十一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部统一下发的报表格式、编制说明及软件操作要求,认真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一)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

(二)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审核

第二十三条 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

(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第二十五条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方法应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

(一)人工审核:包括政策性审核和规范性审核。政策性审核主要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审核;规范性审核侧重于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

(二)计算机审核:利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审核功能,逐户审核报表的表内表间关系、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及数据的完整性。

第二十六条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工作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一)自行审核: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会计决算报告前应自行将本单位报表、磁盘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按统一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复核。

(二)集中会审:各部门、各地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报表、磁盘及相关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对账或分户复核。

(三)委托审核: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

第六章 会计决算报告

的汇总与上报

第二十八条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采取自下而上方式,按时层层汇总上报。

第二十九条 各地区的财政部门应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汇总会计决算报表、本级汇总会计决算报表及本级代编经费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地区汇总会计决算报表,并作为各级财政总决算相关数据的来源。

第三十条 中央各部门应对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会计决算报表、部门本级会计决算报表和本级代编经费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部门汇总会计决算报表。

第三十一条 各部门、各地区汇总会计决算报表要以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数据为准,不得随意调整数据和科目,更不能虚报、瞒报和随意结转。

第三十二条 各部门、各地区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汇总会计决算报告,应于次年3月底前上报财政部。

第七章 会计决算报告

编制质量核查

第三十三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管理部门为加强会计决算管理,促进提高会计决算信息质量,依法组织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的抽样核查。

第三十四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工作采取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原则,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由财政部组织实施,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的核查工作由各地区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工作要求分级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的样本采集依据“随机抽取、适当调整”的原则,采取随机抽取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

(一)随机抽取:通过计算机随机确定核查样本。

(二)定向选择:对会计决算报告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或以往年份核查不合格单位,列为核查样本。

第三十六条 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质量核查的内容由财政部每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情况以及财政检查工作要求统一规定。基本内容包括:报告编制范围是否齐全、会计决算报表与单位账簿是否一致、报表编制口径与汇总方法是否正确、向不同部门提供的报表数据是否一致等。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核查内容进行补充。

第三十七条 被选定为核查对象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接受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的核查,应按照核查工作的统一要求如实、及时提供所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有关会计资料,并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第三十八条 财政部门对核查结果实行及时通报制度,对于会计决算报告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相应工作责任。

第八章 会计决算

数据资料管理

第三十九条 会计决算数据资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中以各种介质存放的各类报表、编制说明、分析报告、总结材料。

第四十条 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财政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建库,并从计算机中传出备份保存。

第四十一条 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妥善保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资料。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进行管理和维护,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明确管理职责。

第四十三条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分户会计决算数据资料,以及涉及国防、安全等国家保密部门的会计决算数据资料,要严格实行密级管理。

第四十四条 对外提供行政事业单位汇总会计决算数据资料,应有公函请求,并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提供。

第四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不得发布上级财政部门管理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信息。

第四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做好会计决算数据密级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认真做好会计决算资料的“数据共享”,以提高会计决算信息的利用效率。

第四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会计决算信息专题研究分析,做好会计决算信息服务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提供有关会计决算信息资料。

第九章 会计决算

报告的工作责任

第四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认真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全面、真实反映本单位会计决算信息。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当认真、如实编制会计决算报告,不得漏报、瞒报或因工作不认真错报有关会计决算信息,更不得编造虚假会计信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决算信息,不得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会计决算信息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对于违反规定、提供虚假会计决算信息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十条 各部门、各地区应当认真组织落实本部门、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的考核,对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对因工作组织不力或不当,拖延报送会计决算报告或数据差错严重,给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各部门、各地区可依据本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五十二条 本制度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着力开发文化旅游业

着力开发文化旅游业

文化旅游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成龙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我市的文化遗存景点较多,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市的文物景点,深入挖掘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的文化内涵,形成我市浓厚的地方特色。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1、建立健全文物和自然景观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文化旅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2、作好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进行逐步开发、建设,对城区重点维修的每个项目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以项王故里为中心的楚汉文化景区、以极乐律院为中心明清风格景区,在皂河镇建成以乾隆行宫为中心的明清文化景区,将文物资源精心打造成我市的旅游资源。

3、重点鼓励演出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企业的结合,重点开发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具有宿迁文化特色的酒文化、水文化、楚文化,精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文物资源开发、展览、流通、复仿制等领域形成区域性经营实体,提高文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4、加大文化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加大对外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融入全省大旅游的整体格局,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文化旅游业的年增加值以较快的速度快速增长,使文化旅游业成为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旅游产业。

第四篇:可打印2016年财政资金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财政资金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协警工资及绩效支出专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公安局是全县公安工作的组织指挥机构和治安行政管理、刑事案件侦破的执勤实战单位,为正科级单位。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以及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研究和探索公安工作改革,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公安管理体制,负责全县公安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公安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掌控全县敌情、社情、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情况,为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社会治安方面的信息和对策;负责危害国家安全案件、重特大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案件等各种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重大事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处置,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负责隐蔽战线斗争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等工作;依法管理社会治安、户籍、居民身份证、公民出入境、往来港澳台地区和入境我县的外国人、外籍华人的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工作,依法进行消防监督;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街道社区的巡逻,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法行使公安执法权,负责公安执法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依法监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监督企事业保卫组织、保安队伍建设;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和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来屏的警卫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警卫任务;依法行使对监管场所的管理权和监督权;负责全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协内部资料

调指导森林公安机关的工作;管理全县公安科技和公安通讯网络工作,主管全县计算机系统、公共信息网络系统的保护、管理和监察工作,负责互联网信息监控和侦查工作;负责全县公安装备规划和公安经费使用管理,提供信息技术、后勤保障等服务;协助领导和管理武警内卫、消防部队;完成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项目基本情况

协警工资福利支出经费实施依据是《屏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8〕6号、〔2011〕30号、〔2011〕76号、〔2012〕6号、〔2012〕29号、〔2012〕61号、〔2013〕8号、〔2014〕9号、〔2015〕1号及《中共屏南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14〕7号等。

协警工资福利支出经费基本性质为专项经费,预算主要用于协警工资福利支出。目标任务是通过招聘协警,协助做好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缓解警力严重不足,提升社会治安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根据县政府会议纪要精神,截止2016年12月,全局共聘用各类协警167人,作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和从事专门工作的流动人口协管员、专职巡防人员和交通协管员。为强化协勤人员管理,县公安局制定出台了《屏南县公安机关协警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屏南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对协警的招聘条件、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工资待遇、绩效管理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各用人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从严控制、从严管理、依法使用。

(二)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2016年县财政预算批复协警工资福利支出专项415.68万元。该项目内部资料

资金拨付程序规范,到位足额及时。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若干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经费纳入屏南县财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及时,支出审批程序严谨。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协勤人员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我们选用评价指标共有二类(包括业务评价指标和财务评价指标),分投入、产出与效益、项目管理情况等三个大项14个细化项目(详见评分表)。选用评价方法为比较法、公众评判法,对2016年各项公安工作,经过收集资料,核实情况,比较原先设定和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比较原先经费预算安排和实际的各项经费开支,核实了预算批复的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经对本项目评价指标评分,本项目综合得分98分,评价等次为优秀。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投入资金到位率目标值为100%,实际完成值为100%,目标完成比例100%;投入资金目标值为415.68万元,实际发放435万元, 目标完成比例105%。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产出数量目标:(1)聘请协协警人数目标值为155人,实际完成值为160人,目标完成比例103%。(2)出警次数目标值为3000次,实际完成值为3500次,目标完成比例117%。

产出质量目标:为协警提供生活保障,提高协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归属感。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内部资料

社会效益目标完成比例100%,为协警提供工作岗位和生活保障,提高了协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完成可持续影响目标值,进一步降低了犯罪率;人民群众满意度目标值96%,实际完成值为95%,实际完成比例99%。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总分30分,自评得30分;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控制成本,厉行八项规定要求,资金实际到位数额与预算批复数额一致,资金使用上有完整的授权审批程序和手续并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项目经费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资金管理等规定,专款专用,并执行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定额标准。

2、过程指标体系得分30分,得29分,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合法、合规,但协警管理尚处摸索阶段,其工资晋升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此项扣1分,其中财务管理及会计信息管理得满分20分,资金使用安全合规,会计核算完整规范。

3、产出与效益指标满分40分,自评分39分。产出数量目标满分15分,协警招聘严格按照县政府批复规定,得满分10分;社会治安、交通管理效益较好得满分5分;产出质量目标满分10分,因协警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存在部分协警工作懒散的情况,此项得9分;项目效益目标满分15分,协警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创建和谐社会起到显著效果,社会犯罪率持续降低,群众满意度>90%,得15分。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协警人员工资待遇偏低,从业意愿不高,工作积极性尚待提高。

2、人员变动大,队伍流动性强,给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内部资料

1、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内容多,专业性强,建议加强对项目绩效评价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绩效评价各项工作的质量。

2、建议给予提高协警工资待遇。

屏南县公安局

2017年10月16日

考试快速提分技巧

一、不要着急作答

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段就开始按照考题的顺序开始作答。一般建议大家在拿到题目的时候先不要着急作答,大致的浏览一下试卷的构成,了解一下试卷的难易程度。这样更有利于对整体的答题时间进行分配。

二、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经过初期的大致浏览之后,我们对考试的题型和试卷的构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数分配。整体的答题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配比进行分配。遇到不会的题目应该懂得“取舍”,优先保障能够拿到手的分数。

三、懂得舍得

答题过程中,有的考生觉得大题占的分值比较高,所以一开始就“死抠”大题,迟迟不见客观题有动静。另一部分考生觉得大题虽然分值高,但不容易拿分,所以直接选择放弃。这两种考生都没有合理的懂得“取舍”,做法都不可取。

四、学会细致检查

内部资料

考试的最末尾,最为重要的就是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不足,更改之前由于马虎导致的失分。但对于一些不太确定的题目,一定注意不要轻易的更改。细致的检查能够帮助考生了解自己答题的整体水平,同时可以更好的提升分数。

五、学会“平常心”

学会用“平常心”对待每一场考试,拒绝负面情绪。相信自己,已经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定可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内部资料

第五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预[2011]285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附件下载: 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doc 附1-1:绩效目标申报表.xls 附1-2: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doc 附2:绩效评价指标框架.xls 附3:绩效报告范本.doc 附4-1:绩效评价报告范本.doc 附4-2:绩效评价指标.xls 附4-3:绩效评价指标.xls 附5:绩效评价流程图.doc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 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决算报告;

(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第七条 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 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八条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

第九条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应当重点对贯彻中央重大政策出台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专项转移支付原则上应当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

(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

(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 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为周期,对跨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第三章 绩效目标

第十二条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预算部门在申报预算时填报。预算部门年初申报预算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应当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

第十三条 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

(四)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

(六)其他。

第十四条 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财 政部门可以要求其调整、修改。

第十六条 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根据绩效目标管理的要求和审核流程,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七条 绩效目标确定后,随同年初预算或追加预算一并批复,作为预算部门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

第四章 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十九条 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一)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臵、使用、处臵及其收益管理 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二)个性指标是针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二十二条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五章 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二十四条 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第二十五条 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第二十六条 绩效评价工作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三)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

(四)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五)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

(六)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

(七)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

(八)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

(九)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预算部门绩效评价对象由预算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实施再评价,参照上述工作程序执行。

第六章 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

第二十八条 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交绩效报告,绩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包括预算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

(二)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

(三)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

(四)总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五)说明未完成绩效目标及其原因;

(六)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并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

(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三十条 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预算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审核意见。

第三十一条 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七章 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第三十二条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三十三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

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第三十四条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十五条 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地区、各预算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5]86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同时废止。《财政部关于进一步 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号)及其他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1.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参考)3.财政支出绩效报告(参考提纲)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提纲)5.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图

下载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着力打造爱心文化品牌

    着力打造爱心文化品牌要建设好爱心文化,着力打造爱心文化品牌,有三个问题要明确。 一是为什么要进行爱心文化建设?第一是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引领功能的需要。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

    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李树生同志的简要事迹 李树生同志现任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北一棉党委书记。近年来,李树生在领导风轮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科学......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文化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张卜乡以深入推进五个提升为保障,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作者:陈敏 王雪 杨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8期 摘要:随着工程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发展,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课后练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课后练习判断题: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是2012年4月2日发布的。[题号:Qhx006407]A、对B、错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

    抚顺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抚顺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抚政办发〔2012〕5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