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关于公安工作的四点建议)
公共安全咨政
关于公安工作的四点思考
上海防灾中心
前不久,发生了贵州省瓮安县“6·28”和上海市闸北区“7·1”暴力袭警事件,全国震惊。7月3日,陕西省府谷县又发生了一司机跳河引发群众围攻警察的冲突事件;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又发生了公安干警被群众围攻、殴打后被迫开枪自卫,造成2人死亡的冲突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在纷纷谴责肇事者不应采取违法行为的同时,也对公安干警的行为以及作风、素质、执法意识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仔细检讨一下,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队伍,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上述事件只不过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问题暴露的比较集中而已。其实这些年来,因基层警察素质问题造成的案件,每年都不少,并呈上升趋势。人民警察在社会群众中的声誉,整体而言在不断地降低。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早已引起了公安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同志在任公安部部长时,就下了很大的气力抓队伍建设,开展了公安队伍“三讲”教育和“三基”工程活动。应该说,这些活动不同程度地遏止了腐败和加强了纪律。但由于社会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公安队伍很难以一支独秀的面貌屹立于人民群众之前。作为时刻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任务、每天战斗在社会第一线的人民警察,又必须维护为人民服务的公正形象。因此除了加强队伍建设,还应该注重体制方面的改进。
一、分工不宜过细,责任应当明确
分工是社会运行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类分工呈现越来越细的趋势。但实践证明,分工并不是越细越好,由于分工的细化,会产生许多由此带来的矛盾。如衔接遗漏、重复交叉、效率降低、程序扯皮等问题,当前的公安各警种中就存在此类问题。
公安工作的敏感性和应急性应是第一位的,但现在由于分工过细,则大大减低了这“两性”。比如,现在治安和刑警是两条线,治 安警的职责是管理户籍和民事纠纷,掌握辖区的社情,维护日常的秩序,处理一些盗窃吸毒赌博卖淫的案子。一旦发生大案,就交给刑警去处理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现象:老百姓自行车丢了,刑警不管,派出所也不愿管,结果偷盗自行车成风;夫妻或邻居打架,没造成后果派出所不管,造成后果小则训一顿大则就处罚,一旦出人命就由刑警去处理。类似分工实际上对社会治安是很不利的,因为治安是基础,是预防,只有把每一件小案情处理好了,大案要案才能不出或少出。
再如,巡警和交警也是两条线。上海曾经把二警合一,组成交巡警,但这样一来巡警都跑去管交通了,街头和社区巡逻的力量大大减少。现在把交巡警又分开了,又恢复到巡警不管交通,交警不管街头刑事案件。这里的根本问题就是分工不合理。上海搞的网格化管理,应该说方向是对头的,但就是由于各警种分工太细,客观上影响了网格化管理的效果。如果把交警、巡警、刑警和派出所都捏到一起进行网格化管理,警力就会大大加强,区域治安情况就会好的多。现在县一级都成立了交警和刑警大队,而人却只有二三十个,发生现案,当事人先要报警,然后就是等待。往往一个交通事故,就要等好几个小时,这就反映了现有机制的落后。
公安工作这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就是出现什么新情况,就设立一个所谓有针对性的机构,比如督察、禁毒、反恐、特警、网警,都是这样来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像县一级公安机关,除了办公室和政工、后勤、消防、技检等专业性部门外,其他只要设置一个接待科(接待窗口,兼管理户籍、受理报批、调解纠纷、处理上访等)、一个治安科、一个重案科就行,这样才能使整个警力下沉,才能发挥综合警力的最大作用。公安部从原来的十几个局,发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个局,同样是这个问题。分工是越来越细,而整个社会治安形势,并没因此控制好,这个问题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的。
这次瓮安和上海发生的事件还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地方公安机关作为管理社会治安第一线的半军事化单位,区县一级公安机关却没有可靠的保卫机制。许多地方的门卫交给了保安,区县机关大楼成了 公安部门的软肋,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应该确保公安机关的相对安全。总之,社会上出现各种新情况是正常的,但机构的设置和分工要科学。凡是能在原有框架中包容的,宁愿在原有的机构中增加力量,也不要随意设立新的机构;不得不设新机构的,要充分考虑新机构和其他机构的职责划分和协调配合,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复,责任相互推诿。现在国家推行大部委制,公安部应该考虑大部门制,通过警力下沉把网格化管理优势体现出来。
同国外比,我国公安机关的权力比较大,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执法权相对独立,这是事实。现在有不少专家主张削减公安的权力,将实体处罚中的强制措施(如拘押、拘留和各种处罚)统统纳入法院的审判程序。这种主张看似和西方接轨了,实际上会使治安状况更加糟糕。因为在西方的司法分权制度下社会治安并不是理想的,所谓通过司法程序来保证人权的主张,在我国实行起来只会使犯罪分子更加嚣张、更加有恃无恐,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犯幼稚病。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改造公安内部的机制来修正公安工作,恢复我们曾经达到的良好的治安秩序。
二、条例应该简明,执法须有依据
现在的法律多如牛毛,不要去说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法规、行政规章与技术规范之间的矛盾、交叉和漏洞(人大每年整理修订都来不及)等问题,仅要把成千上万的法律规章条文搞清楚,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公安干警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现仅举《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交通安全法》这3个对公安部门来说最常用的法律为例,仅条文就有294项,加上具体的条款足有400多项。要每一个干警都熟悉这些条款,实在是有点太苛刻了;而如果不熟悉这些条款,又怎么可能在工作中不违反。加上现在每年公安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又很大,所以尽管国家的法律条文规定了那么多,但公安部应该抓住要点,简化条例,明确几条必须遵守的,使公安干警做到每次执法必须有法律依据。
如《人民警察法》在第二章“职权”里规定了14项公安警察的职责,这些职责是根据现有的职能部门排列的,所以显得很累赘。第三章“义务和纪律”里规定了若干义务,其实义务和纪律是不太相干 的,义务从广义上说是职责的一部分。公安警察的职责因此可以写的简单明了,就是两条: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公共安全秩序,并对户籍、交通、消防、边防、警卫、出入境和各种危险品、危险器械、网络信息以及游行集会、重要场所、特种行业进行依法管理。
(二)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上述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也必须履行职责。当公民人身和社会财产的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危难情形时,应立即救助;对公民在公安警察职责范围内提出的要求,必须予以解决。这就非常简单明了。
对于人民警察必须遵守的纪律,《人民警察法》第三章有关纪律的规定有些不到位。仅规定了不得有“弄虚作假„„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敲诈勒索或者收受贿赂;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等行为,而没有规定不得假公济私、公车私用;不得在工作时间动酒、在工作之余醉酒;不得从事警务工作以外的其他营利性社会业务。同时应该规定:“家属或亲朋好友间有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干警本人有购房、购车等5万元以上大笔消费的,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并说明经济来源。”而且“干警登记的要求和内容,派出所干警应当在所内定期张榜公布,分局以上干警应当在机关内定期张榜公布。”有了这样的规定,领导和干警一视同仁,队伍情况可能就会好的多。
《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这条规定也不到位。因为按照当前的国情,要个人去抵制领导(组织)的指令,是很难做到的。许多地方的公安局长都是地方党委的常委,公安局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怎么能不去处置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但是公安部应该明文规定,人民警察到了现场,只能维持秩序,制止暴力,以平息现场气氛为目的,而不能站到现场群众的对立面,按领导旨意随便抓人,更不能威胁和镇压群众,激起群众的民愤;对使用暴力的当事人,应对现场群众说明情况,宣读法律依据,严格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程序处理,处理完就放人。对地方领导无法律依据的个人要求,要坚决拒绝。公安部应该规定“凡是按规定拒绝违规指令的,应该保证个人拥有以下权利:1.可以在公 安系统市一级范围内要求调动,包括家属在内;2.如得不到应有的调动,本人申述后由省公安机关负责合理安排,并应做到原则上让当事人感觉满意;当事人感觉不满意的,由公安部进行裁定。”这样第三十三条就应该改为:“各级公安机关对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指令,人民警察对超越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至于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公安督察制度,完全可以归到纪律检查的职责中去,没有必要单设一个机构。而归到纪检委的属下去领导和管理,则更顺当。
随便说一下,整个《人民警察法》应该重新修订了。现在看来,其不但内容落后,而且条理上也有问题。作为章目来说,应该分成职责和义务、权利和纪律、管理和保障、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特别是法律责任,应该一条条对应起来,详细明确,而不是笼统地归为一条,随意操作。
三、管理队伍要狠,解决问题要柔
除了体制和法制问题,公安工作还有一个改进责任制的问题。如何改进现有的责任制,建立一种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责任制,以及和责任制相关的机构,是当前公安队伍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下是有关责任制的建议,供参考:
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责任制。
所谓的领导责任制,是专指一级领导对下一级领导在职业操守方面的责任制。即当局长的,必须对所有的副局长和他直接领导的处(科)长,包括贴身的工作人员,如秘书、司机等,在“德能勤绩”方面的表现负责。这些人如果发生问题,局长至少要负领导责任,并根据情况给予处分;自己任内提拔的人出了问题,则领导必须引咎辞职。
二是建立专业性的干警监督机构。
所谓的专业性监督机构,是指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专门负责对本机关(部门)全体干警进行监督、测试、培训、调理、鉴定的机构。即给负有责任制的领导提供任用或调整下属的工作表现客观依据的机构,否则让领导仅凭感觉去判断下属是否可靠或值得信任,那是不科学的。现有的政工部门就可以承担这个职责,但原有的职能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国外的经验,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存在着工作紧张、压力经常的特点,在这个岗位上时间长了,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变态。如态度恶劣、作风粗暴、故意刁难等习惯,这也叫做“职业病”。所以不能够光用不管,而应该有一套梳(调)理的办法,建立对警察的监督机构。要通过对警察的考察,进而去帮助和提高警察的素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即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警察本人负责,具体的方法这里就不详列了。
三是加强信访部门安抚化解作用。
所谓解决问题要柔,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处理社会群众与公安警察产生的矛盾时,要以安抚和化解为主,千万不能粗暴对待。因为中国这么大,每天要发生很多的治安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警察面对成千上万的嫌疑对象,要说在询问、审问、搜查和侦破中没有一点失误,每一个嫌疑对象都找的很准,那是不可能的;同时要说没有一点过激的言行,那也是不可能的,犯罪分子不可能老老实实一问就说。所以实际上基层公安部门已经形成了一些违背明文规定的“潜规则”,领导对此也不得不睁一眼闭一眼。
问题在于,当发生失误后,当事人感到冤枉或委屈,到公安部门来申诉时,接待人员(主要是信访)千万不能一推或一转了之,更不能态度恶劣、粗暴训斥。而应该尽量帮助解决,给予安抚和化解,这也是贵州和上海所发生的袭警事件的重要教训。心理学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犯罪分子在被审讯时,受到一点虐待和皮肉之苦,是很少会申诉的。因为绝大多数犯罪分子考虑的是如何逃避和减轻罪证,能有所躲赖一些罪证,他就感到非常幸运,惟恐再多牵出一点问题,所以很少会来纠缠。而到处申诉者,大部分是确有冤情或确实吃了无谓的苦头,头脑中充满了怨恨。对这些人,千万不能让其冤情变怨恨、怨恨变仇恨,成为社会的对立面。
同时站在申诉和上访者的角度,我们应该想到:1.他们总是有问题需要解决的;2.他们是在无奈之下才来的;3.他们是对政府还抱有信任和希望的。因此,公安部门不应该让他们的希望变成失望。公安信访部门应该有一个硬性规定,对上访申诉者要以安抚为主,该给钱的给钱,该治病的治病;影响工作的给予安排工作,有生活困难 的给予解决困难。让上访者的委屈变成幸运,冤情变成感激。对个别的确实是无理取闹者,或漫天要价者,接待人员也要对其负责到底,应该采取教育帮助等手段,直至做通其思想,而不能放任自流,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四、帮助贫困群众,建立社情档案
当前,对公安部门来说,如何重建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威信,是一个重大问题。反过来说,警察脱离群众的现象,确实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现在全国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案情,基层公安部门往往是小案情不当回事,大案情又处理不当,这样就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老百姓的情绪也会变的相当对立。俗话说,小事不认真,大事必吃亏。公安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把每件小案情处理好了,大案要案才能够不发生或少发生。要做到把每件小案情都处理好,还是要在责任制上动脑筋,从责任制和体制上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干警首接责任制。
现在的公安干警每个人都配有警号,所谓首接责任制,就是无论是接受任务,还是接待群众,凡是第一个接触事件的干警,就必须负责落实到底。就是不能解决问题,也要有个结论,给群众一个交代;并列入个人的业绩考评,群众满意或不满意的,都要有记录。这样哪怕是一辆自行车丢了,干警都会去认真地侦破,群众的满意度就会由此一点点提高。其实对自行车的管理,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只要认真去管,是能够管好的。
二是建立干警助贫责任制。
现在有些地方的公安部门,建立了扶贫帮困制度,一些优秀干警也主动去帮助贫困人员,这起到了很好的树立公安干警形象的作用。但是这些都是局部或个人的行为,对生活并不富裕的公安干警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因此建议,公安部应该争取把国家每年的扶贫帮困款项申请为公安的计划外用款,由公安部门去使用。这样做的理由是,1.在社会组织中最了解基层情况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村(居)委会干部,一种就是公安干警。而公安干警无论在权力和威信上,都比村(居)委干部强,所以公安干警使用扶贫款的作用,要比村(居)委会干部大的多;2.公安部门的基础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社会摸 底,让公安干警去进行扶贫,表面看是增加了工作负担,实际上是在帮公安部门做基础工作:让群众感谢公安干警,让公安干警在群众中有坚实的根基。如果各地把列入扶贫计划的家庭工作,都交给公安干警去解决,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时间长了就会大见成效。
三是建立社情档案责任制。
社情档案派出所早就有,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应该建立新的社情档案。所谓新的社情档案责任制,主要是针对现在社会流动人口大量出现,给社区管理带来困难的情况,以及对重点人口、重点对象进行掌控的要求。使公安部门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控制。即只要在一个居民区居住3天以上的,派出所就应当了解掌握,并知道其来龙去脉;对固定居住者外出3天以上的,也同样要了解并知其去向和目的。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应该做到,公安干警要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2.对重点人口、重点对象进行掌控,这是早就有的要求。这里说的是除了要对那些有违法前科者、不良情绪者、嫌疑行为者、组织活动者、性格怪癖者、精神异常者进行监控外,还要加强对社区中刺头、赌头、事头的监管。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能力、认为自己不得志、不赏识、不重用、有悲愤情绪的人,要有记录,并加强联系,进行疏导;有危险趋向的,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或通知相关机构。对有才干的,基层公安干警也有责任举荐和培养。派出所要逐渐配备心理辅导(疏导)员,对公安干警和社区特需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应当承认,目前的社会风气普遍不良,地方官员在提拔用人、资源开发、移民安置、招商引资等工作中,腐败现象肆蔓,和群众发生矛盾时又随意动用警力,加上公安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公安干警要想成为群众信赖的一支队伍,确实是很困难的。但我们不能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而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分忧。千方百计把公安队伍治理好,让公安干警成为改革事业的中坚力量,成为社会公正公平的象征和人民群众平安的保护伞。
第二篇:和谐警民关系促进壤塘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和谐警民关系促进壤塘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壤塘县公安局围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积极构建“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这个重要主题,认真组织干警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暨“开门评警”活动,形成全局民警大走访的局面,掀起“大走访”活动热潮。
开门评警,就是把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公安工作成绩的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群众意见,使广大民警更加深入群众,关注民生,能够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从人民群众期待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树立向人民群众负责的工作理念和责任意识,使公安工作能够更多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在开门评警活动中,壤塘县公安局党委决定一个业务部门联系、帮带一个派出所,局领导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到联系、帮带的派出所检查、指导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这一举措,转变了基层派出所民警的思想观念,改进了工作作风,杜绝了“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发生,使干警真正“知民情、解民意、贴民心”,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良好氛围。在“一乡一所”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壤塘县公安局紧紧抓住牧(社)区、农村、寺庙、校园警务室建设,推动乡村
警务前移,并把它例为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民警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把警务室真正建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主阵地,建成贴近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使社区民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第三篇:和谐的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进程中,如何构建新时期警民关系的新格局,不仅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彻底融合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缩短警民距离,加大宣传力度诸方面入手。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安工作
警民关系
一、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特点
警民关系是治安部门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发展,警民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治安部门职能的发展变化看,新时期治安部门不仅要保安全、保稳定,起到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缓冲器”作用,还要保发展、保人权、促和谐,发挥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切实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二是从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的期待和要求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事关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对安全感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还期待保护社会政治权利;不仅要求治安部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还期待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严格公正执法,还期待热情服务、优质高效等。
三是从具体的执法实践过程看,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民警,更需要将和谐警民关系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法制层面,在执法工作各环节体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
二、新时期影响和谐警民关系主要因素
1、执法管理滞后不轨
一是打击管理滞后于形势。当前,公安工作在履行打击和管理职能方面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造成群众对公安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比如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仍然存在案件不破不立,追逃工作不到位,实际破案率较低等问题,导致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
二是行业作风存在弊端。四平八稳,坐堂问案等以静态管理为主的警务活动,严重滞后于改革开放、经济活跃、人财物大流动的社会发展形势。各种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如“冷、硬、横、推”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在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令群众十分反感。
2、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一是随着公安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民警大量增加,他们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干劲足,是公安工作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但他们对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了解不多,缺乏群众工作经验,疏漏、不足之处较多,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
二是少数民警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党性观念、公仆意识不强,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三是少数民警职业道德差。有的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的民警纪律松驰、行为失范、警容不整,甚至打人骂人、滥用警械、刑讯逼供;有的民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
四是极少数害群之马为警不廉、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甚至发展到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民警整体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
三、融合警民关系的对策
改善警民关系,首先要从公安机关自身抓起,狠抓公安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从而真正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走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创满意”的新型警民关系。(一)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公安工作绩效。
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最大服务。第二,严明纪律,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始终坚持“眼睛向下、服务基层、关爱民警、服务群众”的理念,始终坚持“双联双建”活动,把警力和精力集中到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上,确保执法为民有新作为、务实创新有新进展、廉洁从警有新风尚、公安队伍有新形象。不断改进和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秉公办事,采取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措施,特别要注意选择突破口,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窗口单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手,真抓实干,竭诚为民服务,使群众真正信服,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第三,要摆正位置,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群众身上进行“感情投资”,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威严,又感受到警察的可爱可亲。
(二)将群众“请进来”,增进理解促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动一方在警。要继续坚持“确立一种‘民生警务’理念,坚持队伍建设这一根本,打造一支‘亲民公安’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这一根基,坚持群众满意这一标准”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努力打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过硬队伍,(三)走进群众中去,实打实解决矛盾。人民群众是构成警民关系的基础,脱离群众,建设警民关系就无从谈起。以往的走访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实际调查,了解群众的实际难处,才能制定出好的化解矛盾的方案,真正做到和谐警民关系。领导干部带头,全警积极参与,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建立联系点、分片包干、走访调研等方式,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慰问、调研活动,带头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带头到基层广大民警和群众中区听取意见、接受评议,带动广大民警积极投身走访活动。把走访活动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作为了实施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的重要手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山西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刘杰:“只有加强警民沟通,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民意,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机制,才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换位体察,增加互动,放低自身姿态。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模式下的警民关系是单方面管制和约束。但在新形势下,警察在警民关系中的定位越来越趋同于人民群众的地位,双方是平等的。新型警民关系更强调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警察的公仆意识。生“无小事”。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一要将心比心,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自觉培养“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道德情感,视群众为亲人,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难处,多做对群众有益的好事、实事,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亏心事、昧心事。二要真心爱心,在办事上方便群众。时刻怀揣真心热心,不断增添为民服务新内容,拓展为民服务新途径,简化办事程序,杜绝“冷、硬、横、推”和“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三要以心换心,在工作上依靠群众。通过上门走访、召开警民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与心交流,认真倾听谏言良策,虚心征求意见建议,取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六)加大公安宣传力度,争取理解和支持。
一是要向社会宣传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一个有利于严格执法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履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经济”职能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既要宣传民警的工作,也要反映民警的疾苦,以唤起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三是要大力宣传公安队伍的模范典型,挖掘题材,创作精品,教育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公安民警、信赖公安民警。
第四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狠抓队伍建设,增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动性
公安工作走的是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公安民警始终处于主动性地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公安民警的主动性地位,不能等待群众觉悟的提高,不能等待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不能等待人民群众来交流。要做到主动作为,在工作中主动深入群众,在思想上主动贴近群众,在服务上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努力地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的事情,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基础和前提。同时要从解决队伍思想作风问题着手,着力消除影响警民和谐的自身障碍,紧紧抓住“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有利契机,狠抓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努力查找和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有损队伍形象、有损警民和谐创建的问题,解决警容风纪不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法为民思想不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塑造公安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创建警民和谐窗口,狠抓便民措施落实
与群众交往最多的窗口单位是构建警民和谐的突破口。公安机关要设立专门的****服务大厅,要在户政、交警、出入境等窗口单位大力开展规范用语、推出便民措施活动,户政窗口、各派出所户籍室都要推出微笑服务、当日办结服务、咨询服务、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和要求。派出所要积极实施为偏远村庄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办理户证便利服务,对特困群众免收工本费。110指挥中心要落实领导带班、现场指挥制度,规范接警员的规范用语,坚持做到文明接警、快速派警、跟踪服务。巡特警大队要重点强化分片分段24小时街面巡逻,及时接受报警求助,文明出警,热情服务。要通过落实文明接待、****办照承诺服务,切实塑造公安机关的文明窗口,切实拉近警民关系。
三、充分运用治安调解,开展人性化执法
要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强化法制监督、案件审核和制度建立,要求所有案件法理和人性兼容,严格落实传唤告知和处罚告知的有关规定。要积极推行调解为先和教育疏导,对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在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下,一律进行调解处理,增进双方谅解和对法律的尊重;对利益诉求群体上访的,坚持慎用处罚,通过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四、提高警务透明度,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为了避免群众对办事办案具体依据和程序不知情而出现对公安部门不理解、不信任的问题,应在办案单位全面开展警务公开,各派出所把办案办事程序全部上墙公开,收费执法依据上墙公开,设立监督台,公开照片、姓名、电话、警号,接受社会监督。其他办案单位也要公开治安、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执法活动中,要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能因执法而扰民,不能因执法而伤害群众的感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要严厉查处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要从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和完善执法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热情服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顾全大局,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诉求和切身利益,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把执法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媒体网络、公安信访等渠道加强执法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作为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工作好坏的“反光镜”,促进和彰显公平正义。
五、狠抓治安稳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要针对当地治安实际,大力开展社会治安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和“两抢一盗”犯罪高发的情况,加强治安防范力量和防范工作,开展重点防控打击,集中侦破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在高度重视侦破大、要案件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小案”的查处,特别是要始终保持对飞车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侵财性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小案”的破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要织密防范网络,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警力部署到治安最复杂、安全防范最薄弱、群众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方,充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以治安整治的实际效果赢得理解和支持。
六、坚持从小处着眼,深化警民和谐情谊
万事勿以事小而不为之。警察怎么破案,怎么抓人,群众不经常看到,但警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服务态度,群众都看在眼里。如果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往往轻而易举地就抵消了广大民警的付出和荣誉。坚持以小举动营造大和谐,引导民警时时想和谐、处处促和谐,从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开始,积极开展爱民实践活动,深入辖区了解情况,适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如:帮助困难群众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农民子弟解决就业,为孤儿、异地无钱返家人员捐钱赠物,对迷路人员、醉酒人员及时实施救助,及时帮助解决邻里纠纷等。广大公安民警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融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上着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七、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建立警民双向互动机制
要大力加强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在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要加强警民互动,强化警务公开,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和交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公安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特别是对媒体曝光影响公安机关形象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主动向人民群众通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第五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中的任务之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世情、国情、社情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公安部提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努力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公安机关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不断深化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防止脱离人民群众。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犹如鱼儿和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公安机关离不开人民群众,公安工作更不能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离开人民群众,公安机关就如失明的瞎子,失聪的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