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

时间:2019-05-15 00:3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

第一篇: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

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

王 琳

中铁六局集团石家庄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直观体现,针对无繁公路特大桥箱梁预制施工,分析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试验室的试验与实际施工,分析混凝土表面缺陷成因并提出修补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实际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 表面缺陷 原因 预防措施 修补

无(极)繁(峙)公路新乐跨京广线特大桥位于R=670m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上部孔跨布置为2*(4-30)m+(30+33+30)m+(3-30)m+(4-3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斜交45°设置,梁高1.6米,每孔六片梁。其中预制中梁顶板宽2.2米,边梁顶板宽2.6米,底板宽1.0米,最大梁重112吨。桥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表面易出现“蜂窝”、“麻面”、“裂缝”、“色斑”等缺陷,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则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抗冻性、耐冲刷和耐磨性,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了解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成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控制表面缺陷的产生。

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处漏浆;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铁锈等杂物。

1.2梁腹侧表面有“蜂窝”。“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和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原因是模板漏浆,振捣过度,跑浆严重;混凝土塌落度偏小,激振力不足或漏振;混凝土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1.3梁端横隔板附近、腹板变厚处、腹板斜面有“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原因分析是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混凝土下料时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混凝土流动性差或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混凝土浇注不畅;未按浇注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注或分层过厚使下部混凝土振捣不足,形成松散状态;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1.4翼板湿接头处、侧模拼缝、堵头1 常见几种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1.1梁腹侧表面、箱梁端头锚固截面有“麻面”现象。“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产生原因有:腹板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波纹管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用小料水平分层浇注波纹管以下混凝土后,浇注腹板时误开附着式振捣器,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塌落度损失比较大的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浇 模板两侧跑浆较多,有“烂边”、“烂根”现象。“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结合不紧密,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箱梁“烂边”和“烂根”的一个原因。

1.5梁腹表面有明显的“层印”。混凝土浇注顺序控制的不好,浇注下层混凝土时,上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在混凝土拌制、运输、浇注三个环节中机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注,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分层浇注时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浆多的地方颜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颜色发白形成对比;模板上机油涂刷过多往下流,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若续的假“分层”。

1.6模板拼缝处有“错台”,个别梁有“跑模”现象。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接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的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有嵌缝;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涨开程度不一;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激振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1.7箱梁张拉起拱后,梁端头底边混凝土发生斜截面破坏后掉角即“切角”现象。箱梁张拉起拱后,支撑方式发生变化,由张拉前的面支撑改为线支撑,加之梁端有5cm素混凝土,很容易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

1.8表面有“收缩裂缝”。原因是混凝土养护不当,撒水次数过少,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

1.9腹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白斑”、“红斑”和“黑斑”。“白斑”指混凝土浇注后,模板会因投料和振捣器激振,溅上许多水泥浆或在翼板模板上残留有未清理干净的水泥浆,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白斑点;“黑斑”指机油涂抹不匀或模板未清理干净,局部油脂集中,拆模后形成“黑斑”;“红斑”主要是钢筋绑扎时间过长,钢筋生锈脱落后附着在模板上造成的;当脱模剂本身颜色较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颜色较深,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极易产生色斑;构件使用的原材料(水泥批号、砂石级配)不统一,砂石含泥量过大时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色斑。

2预防措施

2.1“麻面” 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至下层5-10cm,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混凝土宜作分层以便控制高度,有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人工插捣联合振捣的方法振实;新拌混凝土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时间较长未初凝混凝土可拉回拌和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和,混凝土结块比较严重时严禁使用;箱梁波纹管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混凝土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混凝土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浇注混凝土时,无论那种模板,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木模板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钢模板用1:2(机油:柴油)涂刷均匀;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2.2“蜂窝” 浇注前必须检查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混凝土理论配合必须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塌落度过大或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及水泥重新拌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选择振捣工具;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混凝土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位。

2.3“孔洞” 采用流动性良好的混凝土,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混凝土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孔隙;混凝土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不离析;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造成一次卸料过多;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

2.4“烂边”和“烂根” 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钢木压板、橡胶压条止浆,预制台座包边角钢表面粘贴橡胶海棉,防止模板激振时底边脱开台座。在保证波纹管以下振实的情况下,将振捣器位置调高避免振捣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拼缝两侧的振捣器起振时必须保持同步,防止异步模板拼缝漏浆加多。

2.5层印 预制梁浇注顺序一般从模板一端开始水平分层浇注,采用底板、腹板、翼板、顶板同时浇注;从模板一头开始,先浇注一段底板,反回头浇注腹板段、翼板,再向前浇底板,回头浇注腹板、翼板,如此反复保持浇注斜面不断推进。由

于正截面段波纹管集中、变截面段的起始部分腹板较薄,横隔板钢筋密集,下料过程中容易卡料,导致底板、横隔板出现孔洞。针对以上问题,无繁公路新乐特大桥采用连续级配(1~2cm碎石)的混凝土,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强力振捣;混凝土停歇后继续浇注,虽未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亦应参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重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处理好施工缝;精心组织振捣,注意混凝土振实的五点表现,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采用质量品质较好的机油涂刷模板,达到涂刷均匀,显现油光为准。

2.6“错台”、“跑模” 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装模时叮嘱操作工人检查拉杆的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母和已变形拉杆;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上双螺母。激振强烈时螺母底下加垫减振弹簧垫片,防止拉杆崩丝出现跑模。

2.7“切角” 支箱梁侧模板时,提前在梁头钢筋笼底下垫一块10cm宽、1cm厚的混凝土块,将箱梁支撑线前移10cm。

2.8“收缩裂缝” 混凝土终凝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为7天,前24小时内每2小时养护一次,24小时后按每4小时养护一次,翼板顶面用草帘覆盖,避免曝晒;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较少收缩量。

2.9“色斑” 浇注梁腹时,用彩条布遮住翼板底模板,防止混凝土散落到模板上;在浇下一层混凝土前将侧模板上溅落的水泥浆擦干净;打灰以后,用钢丝刷将模板上的灰碴清理干净,尽量避免雨雪侵蚀钢筋,铁锈要用细砂纸擦拭干净。清理完后,用质量好的机油均匀涂刷模板表面,用量应少油光即可;如果机油过多会往下流,造成混凝土局部颜色发乌,混凝土面颜色不一致。

接触面上出现裂缝;抹光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对于不易清理的较深蜂窝、孔洞,由于清理敲打会加大缺陷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应采用水灰比为0.7-1.1的水泥浆液体进行压浆补强。必要时可在水泥浆中掺入一定量的水玻璃作促凝剂。压浆孔的位置、数量及深度,应根据蜂窝、孔洞的实际情况和浆液扩散范围而定,孔数一般不少于两个,一根压浆,一根排气或排除积水。压浆方法如下:在填补的混凝土凝结2d,即相当于强度达到1.2-1.8N/mm2后,用砂浆输送泵压浆。压力最小为4个,一般为6-8个大气压。在第一次压浆初凝后,再用原埋入的管子进行第二次压浆,大部分都能压入水泥浆,且从排气管挤出清水。压浆完毕2-3d后切除管子,剩下的管子空隙以砂浆填补。

3.4“烂边”、“烂根”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进行修复。

3.5“层印” 对油脂引起的假分层现象,用砂纸打磨后即可现出混凝土本色,对其它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分层,当不影响结构使用时,一般不做处理。需处理时用黑白水泥调制的接近混凝土颜色的浆体粉刷或喷涂。当有软弱夹层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时,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如夹层较小,缝隙不大时可先将杂物清除,夹层面造成“八”字型后,用水清洗干净,在潮湿无积水的状态下,用1:2-1:3的水泥砂浆强力填塞密实;如夹层较大时,将该部位混凝土及夹层凿除,视其性质按蜂窝或孔洞进行处理。

3.6“错台”、“跑模” 将错台高出部分、跑模部分用铁钎凿除露出石子,新茬表面比构件表面略底,稍微凹陷成弧形;用水将新茬面冲洗干净,洒水使混凝土结合面充分湿润。在基层处理完后,先3修补方法

3.1“麻面” 混凝土表面的麻点对结构无大影响,通常不做处理,如需处理方法如下: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于修补前用水湿透;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大不宜超过1mm;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要时掺拌白水泥调色;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随即刮平;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3.2“蜂窝” 小蜂窝可按麻面方法修补,大蜂窝采用如下方法修补: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冲洗干净;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子用中粗砂,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1: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1%-3%的氯化铁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防水性能的目的;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用抹子大力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棱角取直;修补完成后,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3.3“孔洞” 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凿去,洞口上部向外上斜,下部方正水平;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头填满,保持湿润72小时;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混凝土一致,为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空隙,水灰比控制在0.5以内,并掺一定量膨胀剂;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填补并分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 抹一层水泥素浆打底,然后用1:2干硬性的水泥砂浆,自下而上按照抹灰工的操作方法大力将砂浆压入结合面,反复搓动、抹平。修补用的水泥应与原混凝土品质一致,砂子用原砂,必要时掺拌白水泥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使砂浆与混凝土表面结合良好,抹光后的砂浆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

3.7 “切角” 打掉碎裂混凝土切角,立封端模板和封端混凝土一起浇注。3.8“收缩裂缝” 对于细微的裂缝可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嵌实再覆盖养护。或将裂缝加以清洗,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行表面封闭。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3.9“色斑” 黑斑、红斑用细砂纸精心打磨后,即可现出混凝土本身的颜色;白斑一般情况下不做处理,当白斑处混凝土较松散时可按麻面的修补方法进行整修。

4结语

混凝土工程是综合系统工程,混凝土表面缺陷受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模板质量、脱模剂、现场的拌制、振捣技术、混凝土的养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总结以往的实际施工经验,认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就能控制混凝土的内在和外在的质量,达到内实外美的目的。

第二篇:混凝土箱梁外观质量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外观质量控制

崔大勇 王晓红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甬台温梁场项目部)摘要: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蜂窝、麻面、色差、裂缝以及孔洞等外观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控制,外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监控措施不尽完善,梁体的外观会出现诸如蜂窝、麻面、色差、孔洞、微小裂纹等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的外观缺陷,这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美感,而且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严重时还会降低预制箱梁的结构安全。解决这些外观缺陷必须从多方面去分析原因,采取过程控制,从根源上将问题解决掉。1.蜂窝

1.1具体情况: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出现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2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过于干涩,会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加之搅拌时间不足,使混凝土在搅拌时就会裹入大量气泡,即使振捣合理,气泡也很难在干涩的混凝土中排出去,因此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出现蜂窝。(2).混凝土和易性较差,产生离析泌水。这样的混凝土在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捣,大量的气泡排不出来,也会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出现蜂窝。

(3).规范中规定混凝土浇注厚度宜为300mm左右,但施工过程中,往往浇注厚度较厚,即使振捣时间再长,气泡也不能彻底排出,这样在混凝土箱梁表面造成蜂窝。

(4).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会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出现蜂窝。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同样会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出现蜂窝。1.3防治措施

(1).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如:水灰比、砂率、以及减水剂的用量,搅拌时应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搅拌,控制搅拌时间为2~3min,从而改善混凝土的粘稠度。(2).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应超过2m,如果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拌和好的混凝土出罐后不得加水,不允许出现离析现象。

(3).混凝土灌注入模时,下料要均匀,注意与振捣相配合(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灌注厚度不得超过30cm,不准集中一处下料,以免混凝土分层厚度太大振捣困难。

(4).端模、角模缝隙应堵塞严密,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情况防止漏浆。

(5).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素水泥浆抹平即可;较大蜂窝,可用P.O52.5水泥、粉煤灰根据梁体颜色按一定比例用胶水拌匀,然后将其抹平,待干后用砂纸打磨平整,以改变其外观美感。2.麻面

2.1具体情况: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2.2产生原因:

(1).模板接缝不严,局部漏浆,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出现麻面。(2).模板表面有凹凸变形,或有水泥残渣未打磨干净,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漏涂,导致拆模或移梁时箱梁表面被粘坏,出现麻面。(3).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注厚度较厚,使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不充分、漏振导致箱梁表面出现麻面。

(4).钢筋密集,同时混凝土坍落度太小,这样即使振捣再合理也不能使混凝土充分密实,导致箱梁表面出现麻面。2.3防治措施

(1).模板在安装前应认真除锈,去除水泥残渣,打磨平整,擦净尘土等杂物,方能涂脱模剂,脱模剂应涂抹均匀,对于外模底部拐角处由于侧面流下而过厚的机柴油,应在钢筋笼吊装之前用干抹布擦拭干净,并注意不可漏涂。

(2).模板安装时应把螺栓上紧,拼缝用海绵、腻子等堵严,确保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

(3).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对于直径为50mm的插入式振捣棒作用半径一般为30~40cm,每次移动的距离宜为50~60cm,注意不允许漏振。

(4).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5).露在表面影响外观的,用水冲洗干净后,以素水泥浆抹平即可;不影响外观的可不做处理。3.色差

3.1具体情况:混凝土箱梁腹板表面按浇注层颜色不一致,有明显的层次。3.2产生原因

(1).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配合比不可能完全一致,特别是水灰比,致使坍落度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后颜色不一致,形成色差。

(2).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下层混凝土表层形成稀浆,水泥等胶凝材料含量大,而上层浇注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深度不足,使得两层之间出现色差。

(3).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分层时间间隔过长,浇注上层时,下层已超过初凝时间,上层振动棒不能充分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在两层交界面上出现色差现象。

(4).由于气温较高,下层浇注后,上层还没有来得及浇筑就初凝,从而在两层交界面处形成色差现象。

(5).混凝土过振造成离析,石料挤压,形成一部分骨料少,一部分骨料多,使外观颜色不一形成色差。3.3防治措施

(1).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尽可能的保持稳定,控制混凝土的浇注时间,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上层。

(2).浇注时应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尽可能地插入到下层中,使上下层界面混凝土混合均匀,注意不要过振,消除色差。

(3).在外侧模上使用附着式振动器,也可减小混凝土外观上的色差。

(4).夏季施工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早晨或晚上施工,以防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4.细小裂纹

4.1具体情况:混凝土箱梁表面或局部截面出现细小裂缝,主要是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4.2产生原因

(1).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采用输送泵泵送入模,这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较高,所以混凝土水泥用量、掺和料用量较大,而水泥和掺和料均属于粉状物,另外,泵送混凝土要求粗骨料的粒径较小,这些都导致混凝土箱梁表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缝。(2).混凝土坍落度偏大,用水量大,导致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失水过多在箱梁表面出现干缩裂缝。

(3).温度影响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原因。由于箱梁混凝土用量较多,从而产生水化热较大,比较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产生: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箱梁在浇注完成后采用高温蒸汽养护,在降温直至停汽冷却过程中箱梁收缩又受到多方面限制,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

上述裂缝为非荷载间接作用引起的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所以必须加以重视。4.3防治措施

(1).混凝土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2).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蒸汽养护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温度进行定时的测量,升温及降温速度都应控制在10℃/h以下,恒温时,蒸汽温度不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最大不宜超过65℃;控制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棚内温度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15℃;箱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也不应该超过15℃;拆模后进行洒水自然养护,防止因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夏季高温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3).将P.O52.5水泥、粉煤灰根据梁体颜色按一定比例用胶水拌匀,用其抹平裂纹处,待干后用砂纸打磨平整;也可以延裂纹处凿一凹槽,然后用上述浆体将其抹平即可。5.孔洞

5.1具体情况:混凝土箱梁结构内有空隙,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没有混凝土。5.2产生原因(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导致混凝土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

(4)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5.3防治措施

(1).在底腹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模板间隙,控制下料高度,在钢筋密集处,指导工人认真分层振捣密实,严防漏振。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体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仅对混凝土箱梁比较容易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进行较为粗浅的阐述。另外,还有其他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第三篇: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

一、蜂窝修补方案如下:、对小蜂窝: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露筋修补方案如下: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对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三、孔洞修补方案如下:

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再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的细石砼仔细分层浇筑强力捣实,并养护,突出结构面的砼,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2 首先,蜂窝 的现象是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严重缺陷是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一般缺陷是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规范规定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对于较小的蜂窝,应剔除松动的石子,用水冲洗湿润缺陷表面,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即可.但程序要符合要求. 2.4 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 露石和粗糙表面。

产生原因:(1)混凝土拌和料中细料不够;(2)粗集料中细料不足;(3)振捣不充分;(4)施工中在模板接缝处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

解决办法:(1)检查水泥和沙子的配合比;(2)检查粗集料的级配;(3)充分拌和,精心浇筑,充分振捣;(4)确保模板不露浆。3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 3.1 调配颜色

多数修补工作的失败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的。既使是使用了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也很难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常修补所用的混合料有以下几种配比(具体最优的配比只有通过现场调试得出)

: ①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水;②白色波特兰水泥+ 粉煤灰+ 沙+ 水;③白色波特兰水泥+ 普通水泥+ 沙+ 水;④白色波特兰水泥+ 沙+

水;⑤普通水泥+ 沙+ 水。以上五种配合比为保证修补材料和原混凝土的结合都可以考虑加胶。3.2 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进行修补时,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这是因为干面会吸取用于修补的沙浆中的水份,从而将降低新材料与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也会降低修补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湿,最好的做法是充分湿润表面,在表面还有点潮湿的时候进行修补效果较佳。3.3 打 磨

对于漏浆造成的挂帘和模板安装不稳造成的失准(混凝土表面凸起),可以直接使用角模机(金刚磨盘)在混凝土表面打磨。3.4 破碎边角的修整

对于因意外碰撞或拆模不小心造成的边角破碎,在修补时应先把边角修整成四边形,洒水湿润后使用沙浆进行修补。在修补前应调试混合料的颜色,争取修补后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3.5 气孔的修饰

(1)把需要修补的部分用水湿润;

(2)用镘刀将调好的沙浆压入气孔,同时刮掉多余的沙浆;

(3)注意养护,待修补的沙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沙纸进行打磨。3.6 蜂窝麻面的修饰

(1)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混凝土;(2)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凿除的深度大致一样;(3)把需要修补的部分洒水使其充分湿润;

(4)根据凿除的深度决定使用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沙浆(或细石混凝土)压入;(5)洒水养护。

混凝土缺陷

4.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4.1.1 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

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4.1.2 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4.1.3 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其主要原因是:(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4.1.4 孔洞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其主要原因是:(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2)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

4.1.5 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力;(2)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3)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所浇混凝土过早承荷或受到爆破震动,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等。4.1.6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等等。4.2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4.2.1 麻面的处理措施

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表面,此过程应反复进行,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待24 h凝固后用镘刀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清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进行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表面平顺、密实。

用水泥灰修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首先是调配水泥灰。一般情况下,黑、白水泥的配比采用5:2的比例,可掺入石粉或双飞粉。用喷壶对调制好配比的水泥灰进行层层洒水,保证握在手里成团,放手后能松散开。②用水把需要修补的部分充分湿润,待两个小时后即可修复。戴好橡胶手套,将水泥灰握于掌心,对着麻面进行涂抹填充。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先是顺时针方向,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进行揉搓,反复进行,直至麻面内填充密实。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不出现深度的凹陷。③处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不能用手指)对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进行,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④另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镘刀铲平。4.2.2 蜂窝的处理措施

(1)对于小蜂窝:用镘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蜂窝面,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砂纸进行打磨。(2)对于大一点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用钢丝刷洗刷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粒径l0~20 mm)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难于清除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注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4.2.3 露筋的处理措施

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或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或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并认真养护。4.2.4 孔洞的处理措施

孔洞修补办法:(1)先将孔洞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2)用钢丝刷将破损处的尘土、碎屑清除;(3)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修补面;(4)用水冲洗修补面,使修补面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5)填上所选择的修补材料,振捣、压实、抹平。推荐可选择的材料有: H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HGM100无收缩环氧灌浆料等;(5)按所用材料的要求进行养护。4.2.5混凝土表面裂缝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对于较深层的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混凝土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温度差。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将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缝。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不同品牌水泥的混用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同品牌的水泥,其细度、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化学成分等不尽相同,且还存在相容性问题。在混凝土施工时,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

碱骨料反应也会使混凝土产生开裂。由于硅酸盐水泥中含有碱性金属成份(钠和钾),因此,混凝土内孔隙的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这种高碱溶液能和某些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碱硅胶,碱硅胶吸水水分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使混凝土开裂。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4.2.6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处理措施

所浇筑混泥土拆模后表面颜色不均匀,可以通过人工抹面使其颜色变得均匀。4.4混凝土缺陷的预防措施

4.3.1通过控制钢筋施工质量预防

钢筋必须进行质量复检,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制作加工,控制浪费现象,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钢筋下料准确,安装正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浇筑时安排护筋人员随时检查。保证垫块的数量和质量,以防露筋。4.3.2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预防

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否达到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若模板不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对使用的模板进行精密加工,可进行粗磨、中磨、细磨、精磨、微磨、抛光等六道工序的镜面加工,同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对模板从设计到安装,必须严密策划、细化实施。做到这些,可以大量减少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缺陷。4.3.3通过控制混凝土工艺质量预防

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 原材料必须合格,随时测定材料含水量,按配合比称料准确,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应合适,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由混凝土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在拆模24d内必须修复完成。

1、混凝土配合比

(1)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的模内养护期或加大水泥用量,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若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左右或3天后,或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的短时内就要拆除侧模,可考虑采用比通常情况略为加大或维持一定的水泥用量,对无外加剂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来考虑,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加大坍落度)来增大水泥用量。

(2)含砂率。砂石骨料含砂百分率除与级配、孔隙率相关外,还与砂的粗细程度相关。最佳含砂率是指在砂石骨料级配的规定条件下,选择能同时满足混凝土质量和工作和易性要求的砂最佳含量。

(3)坍落度。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略减少1~2厘米,使混凝土拌和物粘稠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

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必须达到3个基本要求:计量准确、搅拌透彻、坍落度稳定。否则混凝土拌和物中必然出现水泥砂浆分布不匀现象,给混凝土带来先天性不足,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胎记”色差,或出现混凝土振捣容易离析、泌水等不良现象。

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浇筑,无论是按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从中部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而推进,还是按从下向上一层层呈水平层次,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

(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混凝土振实过程,是混凝土拌和物在所浇部位上进行:一是液化,二是振动,三是捣实。

为使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采取前面浇后面振捣的步骤配合,切忌早振。早振有两种情况:一是本层混凝土厚度未铺足,或本层浇筑不到位(横向未到边,纵向不连贯);二是对本层混凝土浇筑段前沿临空部分,不等下段混凝土浇衔接,就过早振捣。

(3)快插慢提,控制振速。振捣棒的棒头直径和振动频率一定,施加于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实力度,由插棒位置的振捣时间和上提速度来确定。看得见的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通过现象观察来确定,混凝土振捣密实特征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再冒气泡转而开始泛浆;对能见度低或阴角部分,以快插慢提的速度为准,一般塑性混凝土采用通常的插入式振捣棒,即按本层混凝土厚度做振捣动作。

4、养护

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拆模和成品保护

控制拆模时间,合理安排拆模顺序,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部,严禁人为损坏。同时,在各工序施工中,要严格进行交接检查,主要是施工单位班组自检、互查。在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的基础上,还应经监理人员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四篇: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

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

一、拉模

特征及检验方法: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面状伤痕。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粘合,粘附而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料或缺料。

产生原因:

1、型腔表面有损伤(压塌或敲伤)。

2、脱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

3、顶出时不平衡,顶偏斜。

4、浇注温度过高、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

5、脱模剂效果不好。

6、铝和金成份含铁量低于0.6%。

7、型腔粗糙不光滑,模具硬度偏低。

预防措施:

1、修复模具表面损伤部位,修正脱模斜度,提高模具硬度(HRC45°~48°),提高模具光洁度。

2、调整顶杆,使顶出平衡。

3、更换脱模效果好的脱模剂。

4、调整合金含铁量。

5、降低浇注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平稳、平衡。

6、调整内浇口方向,避免金属液直冲型芯、型壁。

二、气泡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或有皮下形成空洞。

产生原因:

1、金属液在压射室充满度过低(控制在45%~70%),易产生卷气,初压射速度过高。

2、模具浇注系统不合理,排气不良。

3、熔炼温度过高,含气量高,熔液未除气。

4、模具温度过高,留模时间不够,金属凝固时间不足,强度不够过早开模,受压气体膨胀起来。

5、脱模剂、注射头油用量过多。

6、喷涂后吹气时间过短,模具表面水未吹干。

预防措施:

1、调整压铸工艺参数、压射速度和高压射速度的切换点。

2、修改模具浇道,增设溢流槽、排气槽。

3、降低缺陷区域模温,从而降低气体的压力作用。

4、调整熔炼工艺、5、延长留模时间,调整喷涂后吹气时间。

6、调整脱模剂、压射油用量。

三、裂痕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成直线状或不规则形狭小不一的纹路,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冷裂—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热裂—开裂处金属被氧化。

产生原因:

1、合金中含铁量过高或硅的含量过低。

2、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

3、铝硅合金:铝硅铜合金含锌或含铜量过高;铝镁合金中含镁量过多。

4、模具温度过低。

5、铸件壁厚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

6、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

7、顶出时受力不均。

预防措施:

1、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减低合金中含镁量;或在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的含量。

2、改变铸件结构,加大圆角,加大脱模斜度,减少壁厚差,3、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

4、缩短开模或抽芯时间。

5、提高模具温度(模具工作温度180°—280°)。

四、变形

特征及检验方法: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

产生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良,引起收缩不均匀。

2、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

3、拉模变形。

4、顶杆设置不合理,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5、去除浇口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1、改善铸件结构。

2、调整开模时间。

3、合理设置顶杆位置和数量。

4、选择合理的去除浇口方法。

5、消除拉模因素。

五、留痕及花纹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产生原因:

1、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

2、模具温度过低。

3、内浇口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

4、作用于金属液上的压力不足。

5、花纹:涂料和注射油用量过多。

预防措施:

1、提高模具温度。

2、调整内浇口截面积或位置。

3、调整内浇道金属液速度及压力。

4、选用合适的涂料、注射油及调整涂料注射油的用量。

六、冷隔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可能。

产生原因:

1、两股金属液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融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偏低。

3、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

4、浇道位置不对或流动线路过长。

5、填充速度低。

6、压射比压低。

7、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不顺畅。

预防措施: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控制在630—73°C,可根据产品及铝材调整)和模具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

3、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积。

4、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5、选用合适的合金,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

7、完善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顺畅。

七、网状毛翅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得扩大和延伸。

产生原因:

1、压铸模具型腔表面龟裂。

2、所用压铸模具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

3、极短时间内模具冷热温差变化太大。

4、浇注温度过高。

5、模具生产前预热不均和不足。

6、模具型腔表面粗糙。

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2、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高熔点的合金。在能满足生产需求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浇注温度。

3、模具预热要充分和均匀。

4、模具生产到一定模次后进行退火,消除内应力。

5、浇道和型腔表面不定期抛光处理,确保表面光洁度。

6、合理选择模具冷却方法,确保模具热平衡。

八、凹陷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平滑表面出现凹陷部位。

产生原因:

1、铸件壁厚不均,相差太大,凹陷多产生在壁厚部位。

2、模具局部过热,过热部位凝固慢。

3、压射比压低。

4、由憋气引起型腔气体排不出,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

5、未开增压,补缩不足。

预防措施:

1、铸件壁厚设计尽量均匀。

2、模具过热部位冷却调整。

3、提高压射比压。

4、改善型腔排气条件。

5、提高增压比压。

九、欠铸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填充不足部位或轮廓不清。

产生原因:

1、流动性差原因:①金属液吸气、氧化夹杂物,含铁量高,使其质量差而降低流动性。②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

2、填充条件差:①压射比压过低。②卷入气体过多,型腔的背压变高,充性受阻。

3、操作不良,喷涂料、注射油过多,涂料、压射油堆积,气体挥发不出去。

预防措施:

1、提高金属液质量。

2、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

3、提高压铸射比压和填充速度。

4、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增开溢流槽、排气槽。

5、正确的压铸操作。

十、毛刺、飞边

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

产生原因:

1、锁模力不够。

2、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3、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镶件、滑块磨损与分型面不平齐。

6、压铸机机铰磨损变形。

7、浇注温度过高。

预防措施:

1、检验锁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

2、清洁型腔及分型面。

3、修整模具、修整压铸机。

4、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实现无飞边压铸。

十一、变色、班点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出现不同于基体金属颜色的班点。

产生原因:

1、脱模剂选用不合适。

2、脱模剂用量过多。

3、含有石墨的润滑剂中的石墨落入铸件表层。

预防措施:

1、更换优质脱模剂。

2、严格喷涂量及喷涂操作。

第五篇: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探讨

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工艺探讨

摘 要:预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工艺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作者结合多年实践,介绍底胎膜、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一些施工工艺。关键词:桥梁 箱梁 施工 工艺

预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如图1所示作为桥梁的主要外露承重构件,其内在和外观质量在桥梁施工中尤为重要。影响预制箱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等。

由于设计箱梁的跨度大、配筋密、混凝土厚度薄,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施工缺陷,因而研究改进预制箱梁的施工工艺很有必要。本文将对底胎膜、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主要介绍几点比较成功的箱梁施工工艺。

1 底胎膜制作

11 对底胎膜的关键要求

应当坚固、无沉陷、耐周转,适当设置箱梁的反拱度值,顶面平整光洁,侧面顺直,止浆效果好。

12 几种底胎膜的比较

121 木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固定木方,木方上铺3cm厚木板,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平整度差,漏浆问题难以解决,易损坏。

122 钢筋混凝土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底胎膜,顶部做3cm厚的水磨石,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施工难度较大,未解决好两侧漏浆问题。

123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原浆压抹光滑,沿箱梁长度方向每1m预留一个对拉螺栓孔。在底胎膜两侧各埋设一条5cm槽钢,槽钢内设橡胶条,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平整度好,侧模与底模之间止浆效果好,易拆装,耐周转,且成本不高。

显然,第三种底模为较佳方案。但要注意以下几点:底胎膜顶必须平整光洁,侧面必须顺直、平整;底胎膜必须利于箱梁吊装,设吊装孔,其纵断面如图2所示。

2 钢筋工程 21 钢筋加工

钢筋工程的特点是钢筋密、预留多、弯曲多,施工要求高。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执行,标准弯钩应严格执行规范。图2 底胎膜纵断面示意图

22 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布设正弯矩波纹管——安装侧模、芯模——绑扎顶板钢筋——布设负弯矩波纹管

23 钢筋安装操作要点

231 在底胎膜外侧边口用油漆标出箍筋位置,这样既保证质量,又方便施工。

232 波纹管布设采用短筋固定的方法,严格控制其坐标。具体做法:将每处两根短定位钢筋点焊在腹板钢筋网片上,其间放置波纹管,用粗扎丝将波纹管绑扎在定位钢筋上,既防波纹管下落,也防其上浮。定位钢筋在曲线段每05m一道,直线段每1m一道,短定位筋的水平坐标标示在底胎膜边口上,竖向坐标用定尺短钢筋来定位。

24 钢筋保护层

由于使用方型垫块容易在梁外侧垫块四周出现整块的印痕,影响外观质量,采用圆柱垫块可消除印痕。

3 模板工程

模板要求保证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荷载,保证箱梁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分块应当结构合理,装拆方便,模板表面应光洁、无变形,接缝严密不漏浆。内模定位应准确、牢固,不得有错位、上浮、胀缩等现象。外模挠度≤1-400L0,内模挠度≤1/250L0,L0=模板两支点距离;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小于15mm。

31 外侧模

箱梁外侧模采用大型定型钢模板也可选择优质竹胶板与钢结构组合使用,每3m长一段,模板支架采用型钢焊接。

为了保证外侧模的表面光洁度,对外侧模表面进行以下处理:

1铲除芯模板表面的氧化物;2用砂轮手工磨光;3用棉布团对板面进行抛光处理,使板面全部露出光泽;4涂油保养;5使用前除油,涂脱模剂。

32 芯模

321 芯模材料选择

为了保证箱梁几何尺寸准确,芯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为了既保证质量,又能周转使用,同时有利于抑制上浮,经综合比较,采用钢结构组合模板作芯模,使用效果较好。322 分块

由于箱梁顶板混凝土施工以后,仅有梁的两端可以畅通,因此要求芯模可拆成多个小片从两端取出。

323 防止芯模上浮

芯模上浮是箱梁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它严重影响构件的截面尺寸,采用在芯模顶部施加一组垂直压力的方法,防止芯模上浮。即:在横向槽钢上栓接钢管,钢管抵在芯模顶板上,槽钢两端用紧固螺栓拉结在两侧外模钢支撑上,两侧外模钢支撑与底模固定。

324 防止芯模的左右位移

为了固定芯模使其不偏移轴线位置,采用高强混凝土块和木方将芯模与外侧模顶牢,在浇筑混凝土时将木撑逐步拿走。

325 芯模的底板采用活络板

将芯模的底板做成分块活动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将底板掀起,待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后,将芯模底板放下,固定后,接着浇筑腹板混凝土。未采用活络板时,如果施工工艺安排不当,底板与侧板之间会产生冷缝,影响箱梁的整体性。采用活络板后,就可以将钢筋、模板全部安装好,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这样既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大大提高工效。

33 预留钢筋处的模板

箱梁翼缘板、端头及工作孔有许多外伸钢筋或预埋锚垫板,这些部位的模板定位和止浆处理对箱梁的质量也不可小视。

331 翼缘板侧模

翼缘板外侧钢筋根数多、密度大,可采用定型橡胶带留齿口的方法固定钢筋,橡胶带有很好的止浆效果,还可以周转使用,这种工艺比钉木板条、海绵堵塞的工艺优越得多。在橡胶带外侧再用木板条或钢模支撑,保证侧边位置不变形。

332 工作孔模板

为了保证负弯矩锚垫板的倾角,固定外伸钢筋位置,防止漏浆,工作孔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并夹橡胶带。该模板通过其上面的槽钢与外侧模板支架相连,以固定位置。

333 封头模板

封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表面倾角与设计锚垫板倾斜角度一致;边跨梁封头模板增加锚具盒模板,锚具盒用螺丝连接在封头模板上,以利于拆除。采用钢模板,形状好、耐周转。

4 混凝土工程

41 混凝土配合比

411 箱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但由于钢筋密,并有波纹管等,也不宜过小。

太大则很难消除外表面的气泡、水斑、砂线等缺陷;太小则混凝土密实度很难保证,一般为7~9cm为宜;石子粒径大或针片状含量超标,易产生云斑,应严格控制。

412 搅拌要均匀。可适当加长搅拌时间,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外加剂拌和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色斑。

413 混凝土弹性模量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偏小,容易使张拉后的拱度超过设计要求。

4.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由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推进,或者由中间同时向两端推进。同断面浇筑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分段分层循环推进,每段约3cm长,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下一段混凝土,段与段之间不产生冷缝。

421 浇筑底板混凝土

底板浇筑从端头及顶板预留工作孔下灰,用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插点均匀、严密、不得漏振。底板浇筑完成一段后,将芯模部分的活动模板压紧、固定,立即浇筑腹板混凝土。

422 腹板混凝土浇筑

腹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对称分层下灰的方式进行,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腹板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复合振捣的方法,先用插钎特别是波纹管底部,再用振捣棒插入振捣,最后采用外侧附着振捣器振捣。腹板混凝土浇筑务必注意: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两腹板必须同步对称进行,以避免芯模偏位。

423 顶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完一段腹板混凝土,拆走芯模压件后,浇筑该段顶板。顶板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防止出现松顶现象。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好顶板厚度和坡度,做好压槽或毛面。

43 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431 浇筑后应及时全覆盖保湿养生,冬季应及时全覆盖保温养生。

432 应严格掌握好拆模时间,并做好拆模后的混凝土养生。拆模时间以混凝土强度达到70%~80%设计强度为宜,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顶板易损坏,易导致缺棱掉角或肿皮等;拆模时间过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粘结牢固,不易拆除。

5 重点注意事项

51 合理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箱梁质量的前提

本文介绍的工艺是经过许多探索比较后形成的,在我市两条高速公路施工中普遍采用,取得良好效果。工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直接,要提高箱梁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有好的施工工艺,并使其不断完善。

52 优化模板设计是生产优质箱梁的关键

本文介绍的模板工艺,特别是芯模工艺,使箱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既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又大大提高箱梁的施工工效,实践证明是提高箱梁质量的合理工艺。

下载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混凝土箱梁表面缺陷的分析与控制(改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应力混凝土桥箱梁底面横向裂缝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桥箱梁底面横向裂缝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桥箱梁底面横向裂缝分析 伍 静,蒙 波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 摘 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由于在......

    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发布日期:2007-6-1 点击次数: 13444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在陕西榆靖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预制过程......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作者:郑世金 廖建军时间:2009-4-15 11:24:05 来源:城市建设2月的20期 摘 要 : 对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提出控制、处理裂......

    现浇箱梁浇筑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现浇箱梁浇筑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浇筑箱梁是一项大的施工作业,在施工中风险大,安全隐患多,所以在方方面面必须要考虑周到详细,要有详细施工计划和确实可靠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特别......

    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3 二......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以山西省太佳高速公路(吕梁段)第八合同段预制梁场施工为素材,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对高速公路施工预制梁场在混凝土梁(板)预制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作了论述,对预应力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场制箱梁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客运专线铁路预制箱梁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摘要:通过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简支箱梁现场预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裂纹调查,对其成因进行归类分析,对预防和处理裂纹的方法进行总......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 [ 提要 ] 本文根据在预制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混凝土物理、化学及力学等角度分析,并通过施工工艺的严格控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