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

时间:2019-05-15 00:5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

第一篇: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

关于《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

修改情况的说明

根据《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流程,我单位会同长沙市环境保护局于2014年4月底5月初分别发函或开会就《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初稿)征求先导区、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各相关局委办、市环保局各处室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研究并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对《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初稿)进行了修改。具体修改情况汇报如下:

1)对存在的环境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使其更加具体明了,同时突出了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机制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2)增加了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建设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环保协作机制、区域环境监督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3)适当删除了部分内容,如NGO、绿色税收、序言; 4)在应急备用水源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方面增加了相关内容和项目;

5)依据存在的问题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细化和整理,使建设项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增加了问题-原因-措施-项目对照表,将问题、措施和建设项目三者一一对应,使提出的规划措施和建设项目更具合理性、实用性。

此外,文本和研究报告还对生态红线划分、环境功能区划和污染防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针对专家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见附件一。针对市直各单位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见附件二。

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项目编制组

2014年5月15日

附件一:专家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

一、主要修改内容

1、根据专家王金南的意见,对指标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15%)指标进行了核定,并修改为占财政收入比例;对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划分的顺序及功能区和生态红线划分区域进行了调整;大气环境容量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了核算;补充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要求等相关内容;对后10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及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进行了细化、调整。

2、根据专家刘瑜的意见,对指标体系的相关指标及目标值进行了修改,如生态环保投资占GDP比例改为占财政收入比例,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目标值已修改;在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及其建设项目方面补充了相关内容;对生态红线划分区域及其保护要求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文本中增加了详细排放及控制断面清单;补充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实施的初步时间表。

3、根据专家汤宏的意见,补充了PM2.5污染及其治理的相关内容;对规划目标、定位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4、根据专家张力鸣的意见,对环境问题重新进行了整理、完善;删除了声环境功能区划中列出的具体区域,仅对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各类区域范围进行了划分;在创新经济政策章节中提升工业园区建设部分补

充了工业类型占比相关内容。

5、根据专家廖文辉的意见,对环境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增加了问题-原因-措施-项目对照表,加强了环境问题、重点任务和阶段目标的关联性。

6、根据专家龙加洪的意见,对限制开发区进行了具体化的描述,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增加了开福区苏托垸湿地公园;在“推进资源保护”章节中增加了2023年的近中期目标值;在水污染控制措施中增加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7、根据专家朱丹的意见,将“改变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为了“严格控制煤炭消耗总量,鼓励和支持使用天然气、太阳能、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建立清洁能源长效机制”;在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产业中增加了“进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在积极推进环境绿色产品应用中增加了“不定期发布绿色环保产品目录,颁布进入我市一些主要产品的环保门槛和标准”。

二、主要未采纳意见

1、相关专家提出将PM2.5纳入环境容量核算体系,由于PM2.5并非单一物质,且为浓度而非总量指标,以现有技术水平难以统计及预测其排放量,仅能监测其浓度,因而对于总量控制意义不大,故未带入体系进行核算,但文本和研究报告中增加了PM2.5污染及其治理的相关内容。

2、专家王金南建议把中期规划水平年调整到2020年,远期规划水

平年调整到2030年,规划年限的调整还需与市政府及环保局协商沟通,暂未修改。

3、专家刘瑜建议对长沙市国土空间进行综合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本规划对长沙市进行了主体功能区划分,且分别进行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因此未进行综合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建议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内容纳入规划,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总量预算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离任环境审计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出初步时间表,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环境保护中长期建设内容有相关重复,在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有相关表述,所以对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作为单独一项内容列入规划。

4、专家汤宏建议研究报告中对浏阳河、捞刀河、沩水应分段诊断,分段指出问题和原因,目前浏阳河监测段分为浏阳段和长沙段,研究报告中对浏阳段和长沙段各断面有详细的监测数据,已进行分段讨论,而目前捞刀河、沩水的分段监测数据还不够完全,因此该建议未采纳。

5、专家廖文辉建议增加规划保障措施体系相关章节,经研究讨论,编制组认为顶层设计规划侧重于环境管理和相关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即是对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且文本和研究报告中已增加机制体制建设的相关内容,明确了长沙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在制度、政策上需要创新及提高的各方面,以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因此未单独

设臵规划保障措施章节;建议增加规划实施后的效益分析章节,经研究讨论,编制组认为规划实施后的效益分析在各章节中已有体现,故未单独设臵效益分析章节。

6、专家朱丹建议生态红线一级区和二级区要有具体的位臵和区域,文本中附录四生态红线区域名录表中已列出具体详细的区域和位臵,因此未在文字部分进行陈述。

三、其他意见的解释说明

1、针对相关专家对部分环境现状数据提出的疑问,如专家汤宏提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99.9%、氨氮、氮氧化物等,已根据《长沙市环境质量报告》、《环境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其中氨氮、氮氧化物等减排数据也与省政府“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中的目标值进行了核对,确认无误。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现状值,也已核实,确认无误,如专家刘瑜指出的碳排放强度是根据2013年实际的能耗进行换算得到,专家汤宏指出的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是根据长沙市自然保护区等实际面积计算得到。

2、对于相关专家提出的规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应合理化、具体化和量化等意见,编制组做出如下说明:规划目标是结合国家生态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具体要求进行制定,也有各阶段的具体考核指标,且研究报告对指标差距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3、对于专家汤宏指出的研究报告中2012长沙市生态环境指数为

70.83,但表1.3-8个区县的环境质量指数均在96以上,两者不匹配这一问题,编制组做出如下说明:生态环境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态环境指数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等方面,因此生态环境指数值和环境质量指数值有差异。

4、针对专家汤宏指出的研究报告中产业结构预测结论与发展规律不符这一问题,规划编制组进行了核实,2003~2013年长沙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的核算数据均来自于《长沙市统计年鉴》,其中2011年第三产业占比为39.58 %,相较于2003年(50.96 %)有明显下降,这主要由长沙市近十年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有关;但自2011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有明显升高(2013年40.83 %),本规划按照长沙市十二五规划及战略规划确定到2023年长沙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50:47;建议补充能源结构分析和预测,这部分内容在研究报告已有。

5、针对专家龙加洪对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核算结果提出的疑问,编制组进行了核实,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为长沙市主要地表水入河容量,而非排放容量,相关内容已在文本和研究报告中进行修改,并附上需控制断面清单及排放数据。针对大气环境容量问题,现有排放量统计来自于《长沙市环境质量报告》,经研究讨论,编制组认为氮氧化物机动车尾气排放数据及清单尚不全面,且区域分布极不均,造成部分区域氮氧化物超标情况严重,这一点已在文本做出修改和说明。

附件二:各单位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

一、主要修改内容

1、根据城管局意见,将研究报告中的“长沙市固体废物处理管理处负责长沙市固体废物处理厂……关系协调等工作”修改为“长沙市固体废物处理管理处…….协调服务等工作”;表2.3-9中“中转站”修改为“长沙市第一垃圾处理中转站”、“处理场”修改为“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地不足……尚不完善”修改为“垃圾收集站、收集车辆等设施设备及终端处理技术工艺不完善……尚不完善”;“制定垃圾分类相关……出台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收费管理办法”修改为“制定垃圾分类……出台垃圾分类收集办法”;“筹建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场及中转站”修改为“筹建第二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及中转场”、“鼓励食用废油生产……有机肥产品等”修改为“鼓励废油生产……有机肥产品等”。

2、根据发改委意见,在 “构建污染防控体系,强化污染治理力度”,“壮大环保产业发展”这一节中增加了节能技改的内容;对重点建设相关项目进行了调整。

3、根据雨花区政府意见,在文本中增加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相关数据;对污染防治措施进一步细化,突出了污染治理重点和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措施。

4、根据经开区管委会意见,对生态红线划分区域及其保护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修改、调整;对意见中提到的具体需要修改的几处地方也进行了修改,如将“严禁新建、改建、扩建增加二氧化硫和总悬浮微粒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修改为“新建、改建、扩建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的工业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在油烟污染严重单位中增加工业企业食堂;“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清单……纳入排污费征收范围”修改为“编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逐步推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等。

5、根据宁乡县政府意见,文本中所有主要污染物的名称已统一用中文名称或中文名称加化学式同时表述;沩水宁乡县自来水三厂取水口下游200米至南门桥应已改为河流、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大气功能区划中将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农村地区(含宁乡县)划为二类区。

6、根据农业局意见,在推进土地资源保护中,已增加“严厉打击耕地损毁现象”;在推广土壤修复试点示范中,已将“确保稻米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修改为“全力提高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7、根据水务局的意见,2012年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已核实;简本附表三《长沙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已按《长沙市水功能区划》中确定的水质目标修改;用水需求分析参考《长沙市用水定额》的修改在研究报告中有所体现。

8、根据芙蓉区政府意见,在“大力加强水资源保护“章节中增加”

“鼓励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力争到2033年,市政、环卫、园林用水50%以上使用中水”;对“稳步推进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进程”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明确了监察大队和监测站需要达到的国家标准级别和区(县、市)标准化建设目标;将指标体系中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阶段目标值进行了核定。

9、根据国土局意见,在文本中增加了规划原则,并增加了“坚持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长沙市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等紧密结合的原则”;将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划入禁止开发区域;将“……力争到2033年全面实现……”修改为“在确保耕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可持续利用”;在规划依据中增加《土地管理法》等。

10、根据园林局意见,已将我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改为37.98%;文本和研究报告中增加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

11、根据畜牧兽医水产局意见,意见一(1、2、3、4)、意见二(1、2)和意见三均已在文本中和研究报告中修改。

12、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的意见,对“控制交通、油烟污染排放”这一节做了较大修改,从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机动车限行、机动车中心数据库建立、提高公共交通运载效率、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友好绿色交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具体见研究报告;另外,将“油烟污染防治”单独作为一个小节列出。

13、根据能源局意见,在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增加了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相关内容,对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后十年工作要点相关意见已作相应修改。

14、根据科技信息监测处意见,意见1建议在“存在的压力和主要环境问题”中增加“环境保护人员偏少,缺少部分相应机构”,文本中主要环境问题分析“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建设”中已有相关阐述;意见2已按要求作相应修改;按照意见3已在研究报告和文本中相应位臵增加“数字环保”、“智慧环保”相关内容。

15、根据法制宣传处意见,意见1、2、3均已修改。

16、根据交通运输局意见,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引导产业升级转型”第三十六条,建议补充相关内容,文本、研究报告中已按要求补充。相应内容。

17、根据林业局意见,已根据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重点建设项目做修改,林草覆盖率已修改为“森林覆盖率”,生态红线一级区和二级区的区域范围已作相应调整,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已做修改、完善。

18、根据浏阳市意见,“浏阳河浏阳(大溪河)源头水保护区”等与湖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不一致,文本和研究报告已参照《湖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对《长沙市地表水功能区划》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19、根据市环保局总量处和规划管理处的相关意见,已对文本和研究报告做出适当修改。

二、主要未采纳意见

1、雨花区政府建议该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以及“三市”建设和“三倍”目标紧密结合,重点突出2015年—2020年五年工作。本规划中已有相关内容,且本规划属于顶层设计范围,侧重于中长期,因此有些方面没有涉及。

2、经开区管委会意见第13条未做修改,因为该指标来自于国家生态市指标。

3、宁乡县政府提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现状值过高。此数据根据环保局环境统计资料进行核算,因此未做修改。

4、国土局建议将生态红线控制区划分第十三条中基本农田保护区由生态红线二级区调为一级区;建议将第十五条中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禁止开发区域。此建议未采纳,生态红线一级区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因而基本农田不适宜划入一级区,但是在基本农田保护相关内容上强调了其重要性,并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基本农田保护的具体措施。

5、园林局建议将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纳入我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本规划为顶层设计,主要提供环境规划的宏观指标,对于具体指标未做细化和相关要求,因此该建议未采纳。

6、长沙县政府建议在“稳步推进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进

程”中将长沙市改为长沙地区的意见未采纳。由于长沙市已含六区两县一市,没有长沙地区这一说法。

7、能源局建议将“禁燃区”换一种提法,将“燃气”区分开。研究报告中的”禁燃区”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中的定义一致,故未予修改。

8、浏阳市建议将“浏阳河浏阳(大溪河)源头水保护区”等区段长度作修改,文本和研究报告中“浏阳河浏阳(大溪河)源头水保护区”、“小溪河株树桥水库源头水保护区”、“捞刀河周洛关山水库自然保护区”区段范围均依据《长沙市水功能区划》划定,《长沙市水功能区划》已于2013年以长政函【2013】1号文件批准正式实施,故以上保护区范围未作修改。

三、其他情况

目前意见仍在收集过程中,针对后续的意见,我单位会认真考虑和分析,如有必要将作出相应修改,届时完整的修改意见说明将与最终修订版一并提交。

第二篇:教学设计修改说明

教学设计修改说明

我上一次花了很多的时间设计的《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却在真正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之后再国培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校教师进行分析探讨,找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意见。

原来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但是在板书设计上有所不足,板书应该更全面。在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时未能设计全面,只讲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求倒方法,而没有涉及小数和带分数求倒方法,学生在课后习题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课后练习和学校教研组成员研讨使我明白这节课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

在各位前辈的指导帮助之下我一步步地完善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使其真正的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通过这一课时教案反复研究修改,是我教学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第三篇:智慧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

2011.7

第一章 概述

**位于中国省的中部,**市政府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坚持走“创新引领特色发展、重点支撑、赶超跨越”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初步形成了机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和风电、光伏、创新孵化产业链,成功打造了国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优势,历史人文与科技环境、农业、工业及服务的发展基础、自主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动力等,但为了体现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里独特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高新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的在中部的崛起。

要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智慧城市,需要同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合作,这不仅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而且其成功的经验,能够节约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多快好省建设成为全国示范作用的智慧城市。

戴尔在国内外有众多行业顶尖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在城市管理、政策咨询、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城市应急事件处理、环保低碳事业、污水处理、信息化咨询与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戴尔深信,多厂商合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而一个有能力的协调、组织者承上启下、统筹全局,将是催化这一模式成功实现的关键。戴尔在智慧**建设上具有强有力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希望能把全球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教训引入智慧**的设计、建设之中。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1、**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市政府

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两化融合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将**作为湖南省“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电子感应芯片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布局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品生成,形成智慧城市相关的新产业群发展任务。将在全国率先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更透彻感悟、全方位联通、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市政府希望在城市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突破,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互联**,让**的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健康保障、物流、商业、能源与用电、大城管、安居服务、文化服务、制造等方面进行全面智慧化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性城市;实现基于资源实时状态的优化配置,有效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提高城市资源在区域间和运营机构间的利用广度,促使城市资源向公众和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增进资源的利用深度,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使用的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建立更为优化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实现城市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智能响应,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物联和有效整合,大幅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形成智慧生态城市圈,**智慧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城市运营、公共服务等十一项智慧应用体系领域将开展试点,1.1智慧政府应用体系

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城市应急快捷化,城乡规划可视化,市政管理精细化的建设目标。1.2智慧产业应用体系

利用智慧的信息化技术推动**市的生产力,提升**市在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区位优势,优化经济体系和经济增长方式,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1.3智慧医疗应用体系

建立以患者为本的智慧医疗体系,利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落实“新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从而建立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医疗体系。1.4智慧交通体系

在主要交通节点实施交通流控制,电视监控和交通诱导,均衡全市交通流,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和出行建议,为市场提供点到点服务,优化交通状况。1.5智慧教育应用体系

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充分运用宽带、无线、海量存储等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电子娱乐、数字图书馆等发展,提升**文化品牌。1.6

智慧环境应用体系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到无人维护、条件恶劣生产环境监测中,重点推进水资源、地下管网监测和森林生态安全监测试点示范。1.7

智慧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贯彻惠民政策,合成行业应用,提供智慧的现代服务。1.8

智慧城市管理应用体系

推进数字城建,数字城管,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构。1.9

智慧旅游应用体系

以建设智慧旅游体系为契机,开发**地理“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1.10 智慧能源应用体系

以“清洁能源”体系带动能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环保,从而使**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1.11 智慧园区体系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增强园区软实力,2、**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2.1 “伟人故乡,红色圣地”

**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的故乡,也是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以“伟人故里,将军之乡”为智慧城市灵魂。旅游、交通、建筑、文化宣传、公共设施等都要围绕着这一“红色灵魂”而展开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电子技术,力争把**建设成具有“伟人故里”人文内蕴的智慧城市。2.2 “青山绿水、生态宜居”

**市绿色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森林蓄积量达到664万立方米。**境内河流有涟水、涓水,人工河韶山灌区总干渠、南北干渠等,还有水府庙水库。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以“山头以绿留之,低处以水蓄之”的尊重自然山水原则和“多留原生植被、逐步补植提升、改造现有水体、改善气候环境”的人工适度干预办法,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在**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道路规划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建设中要树立保护绿色生态,水质资源为前提,将**打造成青山绿水,生态宜居的城市。2.3 “信息透明、全民参与”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政府要利用媒体工具加强**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到市政府领导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并自由参与表达观点,鼓励市民参与进来,一起对自己的政府进行负责,群策群力的建设好**智慧城市。

政府应当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利用智慧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让市长和普通市民连接在一起,市民可以在线看到当前各项公共事务的处理状态,了解问题点在哪里,出谋划策;市长可以通过智慧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看到下属是怎样处理问题,问题处理的程度及困难所在知道政府在忙于什么项目。市长通过信息化平台还可以看到市民有什么想法,可在第一时间与市民进行沟通。

2.4 “低碳环保、持续发展”

由政府引导**企业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重点领域转移。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之中,融入“两型社会”建设和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统一的原则,加快**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2.5 “平安**、协同合作”

智慧**城市管理要求对整个**市进行全方位、实时化的管理,建立智慧治安监控体系、智慧灾难预警体系、智慧应急体系、智慧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智慧疫情预警体系、智慧安保等系统的信息化。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及智能化。建立起高效、廉洁的**市政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坚持严管、严治、严罚,严肃查处城市建设管理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打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同时,也通过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城市管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城管、执法、公安、建设、交通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调动各区、街道、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社区群众共同管理城市的积极性。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人文**、生态**、宜居**、宜商**”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设计、逐步实施,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市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关系,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时应当立足**特点,发挥**特长,形成**特色。以以下建设重点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大力加强**物联网的建设,利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推进传感器全面部署,扩大包括RFID感知、位置感知、视频感知网络方面、环境感知网络等感知监控网络覆盖范围。

支持网络运营商建设3G、DTMB、CMMB作为“无线**”主体网络,全面实现无线互联网在**室外全覆盖和室内深度覆盖;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统筹规划和管理三网信息网络资源,以超算中心为基础,建设统一的城市级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通过高速网络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云计算服务,方便实现硬件资源统一部署与维护;

建立全面覆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标准统一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集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预防和管理信息安全风险,提供实时全面保障

2、智慧电子政务

3、发展新低碳环保经济

3.1 树立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由政府引导**企业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重点领域转移。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之中,融入“两型社会”建设和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统一的原则,加快**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途径,未来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其次,调整能源结构。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必须加快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加快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结构转变,通过化石能源内部和外部结构调整,有效减缓碳排放增长速度,促使我国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方向发展;

再次,调整技术结构。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相关技术,争取克服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后,大力提高能效。提高能效被认为是煤炭、天然气、核能和再生燃料之外的第五种发电“燃料”,更高的能效意味着可以减少2/3的温室气体排放。3.2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加快低碳经济立法,依法推进低碳经济。以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加大低碳投入力度,推进低碳快速发展。要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信贷担保等手段,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有必要从减排角度对财经政策进行整合,探索设定“碳预算”,根据“碳预算”排放目标安排相关财政预算,并尽快开征“碳税”。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谋取竞争优势。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4、打造生态环保城市

4.1 进行水环境保护

进行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的建设,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格监测主要河流水质及主要湖泊综合污染指数。4.2 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保持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去除率符合国家生态城市标准。提高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及城市气化率。增强天然气的使用率。在中心城区实现了禁止三轮摩托车。提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排放值。4.3 控制噪声污染

严格治理工业噪声,严格监管服务业、施工、交通等类噪声污染,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始终保持在56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符合标准 4.4 提高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能力

建造无害卫生填埋场,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造危险废物无害化焚烧

场,实行中心城区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降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4.5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与生态保护

编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进行示范项目建设。杜绝了无序开发建设现象,良好保持远城区湖泊、河流总体水质。4.6 进行绿色生态建设

加大城区绿化覆盖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加强退耕还林及封山育林,加强重点防护林工程、长防林的建设,草地保护工作;

4.7 加强低碳建筑的发展

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4.8 建立生态示范基地

建立优质粮、油、林、果、茶特色产品绿色农业区;建立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区。建设多功能生态农业区、特种水产品养殖区、“区、特、优”高效农业园及水产生态科技园。4.9 建设生态旅游带

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沉湖、自然景观。加强对珍稀动物及珍稀植物的保护:对些珍稀动植物进行研究,并划定有自然保护区。

4.10 进行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在**水源地区安装摄像机、COD水质传感器、氨氮水质传感器、烟气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流量计、设施运行记录仪、采集传输仪等传感监控设备。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网络进行远程水源的监控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趋势预测和超标报警。通过对废水的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并把采集到的合法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对污水招标排放的监测点自动报警,并通过网络或短信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智慧医疗

利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智慧医疗体系,重点建设医疗急救系统、远程挂号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电子健康档案、数字化图文体检诊断查询系统、数字远程医疗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逐步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院服务网络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卫生医疗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水平。通过“智慧医疗”的建设,争取5年内**市民人人享有“电子病历”,避免重复诊断,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智慧医疗体系。

6、新农村布局规划与实施

建设具有**特色的“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村。远城区逐步实施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事务向新型社区集中。以主城为中心,以发展轴线为骨架,向外围依次形成新城建设发展圈、农业生产圈、生态维育圈三个圈层。6.1 新城建设发展圈

最临近主城区,是未来**城市化主要推进地区,是远城区产业、人口主要集聚区,将建成设施完善的城市型社区,农业产业以科技、观光和体验农业为主。

6.2农业产业发展圈

是主要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将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

6.3 生态维育圈

是需要永久性禁止或限制开发的地区,是**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主要由风景区、湿地保护区、生态绿楔和生态绿环构成。在这个圈内,所有开发建设必须经过严格审批避免区域性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向此延伸,逐步减少人口规模。

7、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7.1 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运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管理对象进行万米单元网格城市部件、事件等数字化管理。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细化管理行为,打破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形成包括巡查、上报、处理、监督、考核等一整套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7.2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的管理关键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处理,在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加快加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三网融合技术,将整个**市各部门信息平台进行整合与资源共享,通过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整个城市进行综合管理。

7.3 建立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

引入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流技术,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今后各业务应用系统开发的共享资源,并且支持通过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标准接口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整合。同时在总管处现有GIS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城管局内部统一、共享的GIS系统,不仅用于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也向各业务室开放接口,供其在业务系统建设中调用。

7.4 建设统一的监控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种监控数据,建设城市管理局统一的监控平台,满足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监控需要。先期的建设主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后期随着各业务处室的业务系统的建设,应考虑逐步的拓展自有视频监控的布点。配合各业务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统筹考虑,逐步拓展监控手段与监控点的设置,信号统一接入到监控平台,共享给需要的业务处室使用,同时在指挥平台中开展统一的指挥调度。7.5 建设统一的指挥平台

在GIS系统和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平台,业务上先针对城市防汛和扫雪指挥两部分,功能上应包含信息采集、资源管理、预案管理、会商决策、事件处理、信息发布、结果追踪等。要求满足城市管理局在指挥、决策方面的需要,并支持市局有关处室、区县城管局及其他部门登陆系统参与会商或接受指令。

7.6 建设统一的考核平台

在原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定制的千分制考核办法,建设统一的考核平台,用于在整个“大城管“体系中对各处室、各区县进行考核。该平台由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建设,技术上应符合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要求,使用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并根据全局监控、指挥、管理上的需求,提供移动监控数据、考核数据等信息。

8、智慧城市一卡通系统

“城市一卡通”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支付手段的日益成熟而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将城市公用事业各个行业统一起来,采用一致的付费方式。

“城市一卡通”具有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功能优势,能够促进金融、交通、通信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以IC卡作为信息的载体和接口,通过向市民发行用于城市生活的IC卡,建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便民利民,“城市一卡通”具有刺激消费并实现市民4A生活,可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分析各行业数据,便于及时掌握市场经营动态。将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费信息,通过使用IC卡进行数字化记录,反映到城市的相关的信息系统中,为城市信息的综合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与分析。有了这些信息,辅以其他手段,如:查询、统计,间接测算、决策分析等,为城市中的个人消费、企业经营提供了多方面有力的分析基础和指导依据,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一卡通的行业应用

 公共交通收费:公交、地铁、轻轨、轮渡、出租等收费;  公用事业收费:水、电、气、有线电视、电信收费;

 金融应用:圈存、消费、取现、圈提;  旅游消费:代替门票、旅游积分;  医疗:治疗收费;

 社保:五险管理、医保待遇、养老待遇;  加油、加气:油气收费、税控管理。

9、智慧交通

9.1车载交通信息系统

为车辆使用者提供线路上的有用信息,通过过往车辆的速度及位置来收集、分析及预测旅行时间,通过各种平台获得不断更新的交通信息,如交通管理中心、互联网、车载设备及个人手持设备等,这个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9.1.1出行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广播及接收终端提供交通全程信息服务,将各种交通形式的旅行计划与订票信息相结合,利用公交时刻表及道路历史信息资料为每位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方案,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宜的计划安排,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出行者可以随时根据时刻表订票,可以通过主干线上的摄像机实时查询到道路交通实际运行情况。9.1.2 可变信息系统

在各交通要道旁安装电子信息显示牌提供交通诱导信息,如交通状况、停车、公共交通及环境等,一般在主要干道上每隔15公里就安装一处可变的电子信息屏,一旦发生交通堵塞,道路监控信息系统可以在10秒内将堵塞信息发布在电子信息牌上,提示来往的车辆减速或改道。9.2道路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道路控制管理中心平台、交通信号自适应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及交通巡逻车信息系统。9.2.1 道路控制管理中心平台

在GIS平台的基础上,综合集成指挥调度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警车卫星定位系统、道路监控系统、122接警处及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具有道路监控、道路

信息采集及处理、指挥调度、控制管理等功能。9.2.2 交通信号自适应系统

是一种对交通信号网进行实时协调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的控制,在公交优先的情况下,对延迟的公交车提供绿灯,使其快速通过,然后调度垂直线路的绿灯时间,使其恢复原来的状态。9.2.3 电子收费系统

以车辆地位系统为基础,利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和车辆与收费站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进行车辆自动识别和有关收费数据的交换,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费数据处理,实现不停车全自动电子收费。9.2.4 交通巡逻车信息系统

此系统应用于在道路上进行巡逻的交通稽查车辆,通过巡逻车的摄像头可以发现道路上不符合交通安全法规的车辆,及时进行稽查核对,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9.3道路监控系统

在交通路口安装摄像机,采集城市道路口的实时交通流量、速度、通畅度等视频信号,监控活动在交通路口周围一定范围的车辆,通过对其拍摄的车辆与其他道路交通信息对比,及对车辆及其他车牌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处理,实现对交通违章车辆、肇事车辆及嫌疑车辆的查控与处置,遏制并打击违规违法活动,消除各种隐患。

9.4 自动车牌识别系统 9.5 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9.6 智慧公交调度系统

10、智慧工业园

**市有国家级工业园,有高新工业园,德国工业园,九华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7家工业园,在机械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重点制造行 13

业,信息化辅助设计和制造等方面具有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实力。**市政府提出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通过综合主题园区和虚拟园区的的优良创新环境,为企业做宣传推广,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支撑。最终让园区和企业实现共赢要求与构思。

按照**市政府对高新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新兴服务需求,戴尔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市“智慧产业园区”。10.1 虚拟园区

虚拟园区以一张园区地图为展现基础,这一地图首先可以为虚拟园区用户展现整个园区的全貌,并且将园区管委会、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园区中各个企业的主题信息及相关负责人员的信息巧妙嵌入其中。为了增强在虚拟园区查询信息的便捷性,所有信息都将以Web2.0的形式体现出来,所有用户都拥有一个统一的入口。用户可以在这张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地图上,非常直观的通过导航完成各种操作。虚拟园区提供了多种灵活、直观的技术及业务的功能。在业务上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政务公开  公众服务  企业服务  招商服务 10.2 主题园区

主题园区将把园区内部政府、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外专家和主题参与者、乃至园区企业客户等各种角色组成一个创新社区,为他们共同营造一个统一的创新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所有创新参与者可以完成从创新整理、孵化、测试的整个流程。主题园区创新平台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构建,并作为开放式服务提供给园区内外的各个企业、行业协会、地区政府所使用。这种开放式的做法将使主题园区创新平台能够汇集来自各方的专业意见,从而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新产品、新创意、新服务的一个重要源泉。10.3 政务联动云

政务联动云的目标是要彻底打破科技园区中原有的OA系统孤岛,为园区内的社会公众、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政务联动云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各个流程环节之间彻底打通,让各类业务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顺次流动起来,真正让园区各部门实现有机、高效的协调工作。

政务联动云提供了如下的基本服务:  政务联动门户  园区政务服务平台  政务联动办公平台  政务知识互助  团队协作管理  政务联动内容库  政务应急联动服务  即时通讯、Web会议 10.4 企业管理云

企业管理云是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构建,专门为开发区中的众多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企业工具和服务的一个业务平台。由开发区管委会出资出力,在内部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一个模板化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管理型应用工具,例如信息通讯、流程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企业数据分析、文档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因为园区管理方的特殊地位,企业用户无需担心这一管理公共平台的安全性。在具体应用上,企业通过可以自主选择其适用的应用种类。同时,因为用户数量为数众多,园区管理方构建这一平台的成本可以由大幅摊低,同时作为园区特色服务之一吸引到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10.5 新能源产业体系

新能源产业是**重点打造的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省、市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充分发挥**目前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形成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形成上下游配套完善、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集群;运用各种智慧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工艺,强化能源利用管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消

费结构,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推进智慧电能建设,加快智慧技术在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用电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加快推进以超高压电网为基础骨干网架的电网建设,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推行各类可再生新能源统一入网管理和分布式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形成更可控、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智慧型能源消费方式,逐步建立环保、节约、高效的能源利用模式。

11、智慧物流

**市提出打造出几个上百亿元的物流园区,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将重点推进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西商贸物流园和易俗河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戴尔公司根据当前**市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现状,提出打造智慧物流体系。通过宽带网络、呼叫中心、GSM/WCDMA无线通讯网络等媒介,通过电脑终端浏览器、智能手机、定制车载终端,实现物流信息的最大共享,在网络覆盖下随时随地实现物流企业各项工作的移动化;对物流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实时的监控。从根本上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1.1 重点功能-物流信息共享

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可以实时获得货物信息和车辆信息,并通过综合查询,自动匹配,智能推送等方式,使得零散物流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同时客户端软件本身还是一个广告推送、企业展示的平台。11.2 重点功能-智能调度

实时定位:用鼠标点击地图上的任何一辆车(图标),都会显示出当前所指车辆的详细信息如车牌号、行驶速度、方向、有无异常、具体所在位置等车辆行驶实时信息让您一目了然。

轨迹回放:可回放车辆的行驶历史轨迹,包括行驶路线、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在地图上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11.3 重点功能-安全保障

紧急报警:当司机遇到紧急情况,按下车载终端上的报警按钮,监控中心会第一

时间了解到该车辆状态信息,并可以启用摄像功能或监听功能了解当前情况,采取相应设施保障司机及车辆的安全。11.4 重点功能-远程支持

呼叫中心:对不熟悉互联网或不方便使用宽带的客户提供人工服务、自动服务及留言服务,通过语音接入方式,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和咨询,客户关怀以及客户投诉等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为司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救援支持。通过车载终端的一键呼叫功能,保障人身和车辆财产安全。

远程诊断:可以借助与车辆定位系统的链接,获取车辆个电子部件和传感器上报的工况信息,无线传输到维修机构(如修理厂和4S店),进行远程的车况检测、故障定位、维护建议、检修指导,保证车辆安全行驶。11.5 扩展应用—贵重物品的全球跟踪

在贵重物品的运输中,客户往往希望实时的监控到自己的物品,当前在什么位置。可以为客户的贵重品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将当前的坐标信息及时的反馈到平台上,客户在登陆平台后就可24小时监控物品当前的位置。通过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既可知道物品处于流程的哪一个环节。这样可以满足部分客户对货物安全问题的要求。11.6 扩展应用—路径优化

可通过线路优化、配送管理等功能根据每日订单生成配送计划。通过这个规划过程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配送车本大大降低。11.7 扩展应用—运输监测

可通过将货舱内温度、湿度检测设备,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接入联通网络,通过短信,数据、视频等方式将货仓内的情况间隔反馈。并远程设置相关设备的参数,达到远程管理的效果。既节省了人力检测的成本,同时保证了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12、智慧旅游

将旅游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红色旅游信

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加大对具有应用实效的旅游新技术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开展试点示范。

12.1 建立智慧旅游示范工程

针对**市景区各级旅游目的地开展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与评选示范。示范重点包括:

 以云计算等技术平台为核心,实现旅游信息化资源的集约建设、按需服务。聚合IT资源与存储、计算能力,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虚拟资源池,结合供应链、企业资源管理、在线营销、在线预订等专业化服务系统,为旅游企业提供基于网络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按需使用的应用服务,有效降低中小型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源和技术壁垒,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与服务效率;

 以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为基础,以旅游一卡通、智能移动设备为服务终端节点,支撑跨行业、跨部门、跨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旅游资源网上营销、旅游产品代理分销、电子支付与认证、资讯导游服务提供和投诉建议受理反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物联网、3G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位置服务、智能导览等现代科技旅游服务体验,带动娱乐、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体育等行业发展,推动旅游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12.2 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环境

以激发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综合创新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目标,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引导在线预订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手段,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深入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

支持旅游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在线预定服务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鼓励专业性技术服务企业通过专业化人才和集约化平台为传统旅游企业提供网络业务外包和技术服务外包。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模式,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从IT资源服务到IT应用服

务的按需使用能力。针对各类旅游市场主体的业务特征,依据旅游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从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含信息的应用规范)和用户规范等方面,研究和制订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并纳入景区、酒店宾馆、旅行社的评星评级体系。 鼓励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

加大对旅游在线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引导在线服务企业发挥互联网技术平台的优势,在线上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多产品、个性化地组合和预订服务,在线下以信息共享带动地面旅游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业务协同,促进线上和线下资源的充分结合,构建覆盖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的服务价值链,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传统旅游企业和在线服务企业整合各自的优势服务资源,以合作、合资等形式,形成“线上预订”与“线下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 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

健全电子认证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制定旅游电子合同规范,建立旅游产品安全电子合同系统,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商务凭证等的法律法规,保障旅游电子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公平性、安全性,建立电子合同在线公证平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对接,推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在旅游市场的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旅游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 加快旅游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建立以企业属地管理为基础,全国数据统一、分级授权管理的旅游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旅游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合理、权威的旅游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实现客观、公正的旅游企业诚信评估,并逐步实现信用级别与旅游企业等级评定直接挂钩,引导市场消费选择。

第四篇:基于顶层设计理念

基于顶层设计理念,中南财经大学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

(一)目标与定位

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列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明确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方向——致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相关文章下的精英教育”,并将发展目标锁定在“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由“教学 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战略设想。

从发展目标的定位来看,与国内其他高校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度,鲜明地体现学校的特色。如与理工类院校相比,发展目标的区分度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相比,区分度在于以经、法、管为主干学科;与单科类或多科类热门文章[10]高校相比,区分度在于我们致力于发展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大人文”学科。

(二)战略与设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学校确立了“选择性优秀、关联型互动、协调式发展”的战略,并在学科发展、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在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了“金字塔”型的顶层设计。在“金字塔”的顶层,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法、管学科,目标是学科实力居全国前10位(管理学前20位);在基础及中间层,重点发展与经、法、管具有较强学科关联性,且能够对其形成强力支撑的文、史、哲、理、工学科。同时,沿着“金字塔”的横向与纵向,积极发展有较强社会需求的边缘与交叉学科,不仅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而且使其成为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的“粘合剂”,构建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

在办学规模上,与构建“精英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数量稳定在2.85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万人左右,研究生8000人左右,留学生500人左右。目前,学校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预期值,发展重点是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与留学生尚未达到预期值,发展重点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基于瞄准高端人才市场需求的考量,学校一方面通过开展“融通式”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特色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强调对学生实行“应用型”和“学术型”的分类培养。当然,在二者的权重上,本科生应侧重于“应用型”,可占到七至八成左右;研究生在侧重学术型的同时,也应考虑均衡发展,在硕士层面可考虑“学术型”与专业硕士各占五成,博士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也可以考虑为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少量“应用型”的财务总监、法律事务总监等。

(三)控制与执行

顶层设计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效的战略控制。根据体会和经验,控制与执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固化。在通过自上而下确立顶层目标后,还要进行自下而上的广泛论证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全校上下的价值共识,并通过修订大学章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式,将这些顶层目标固化下来,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二是分层的设计。即高校内部的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的子系统、孙系统的顶层设计,使全校上下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体系,真正形成战略协同效应与发展合力机制。三是执行力保障。这是顶层设计最困难、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从当前来看,最有效的手段是采取以强调权责清晰和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方式,并把目标考核同发展规划的战略评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应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与执行力高度相关的相关配套改革,尤其是以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以人力资源的良性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支撑和巩固顶层设计的执行机制。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2期)

原文链接:

[相关评论][打印文章]

“顶层设计”与德育经验材料2009-12-15 21:58:47|分类: 教育随想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晚上看了最新一期《人民教育》刊登的一篇文章《学校发展需要“顶层设计”,不时地会联想起下午看的十六所学校为德育工作会交上来的典型经验材料。似乎觉得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少的相通之处。

在《人民教育》上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目前学校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与弊端:核心理念不清、终极目标不明、学校各系统缺乏整合、学校发展规划与设计缺乏主体认同、理念表述千篇一律或晦涩难懂。试想一下,我们目前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中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吗?

一些学校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等这样一些口号列在文件中,张贴在墙上,似乎看上去很重视文化的建设。可是,却缺乏一个统领全校并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体认的“核心理念”。文章中说,学校核心理念不宜多头表达,可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等归并合一为核心理念。美国哈佛大学校训就一个词:真理。这同时也是他的教育思想。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同时也是他的核心理念。即使分开表述,也要保持这些表述与核心理念的内在统一。在各校写的典型德育材料中,其中有一些学校就缺乏最“核心”的思想在里面,只是一味地叙述所开展的活动,这一方面可能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就可能因为学校缺乏这个核心理念,导致不知道该如何以核心理念为“核心”去阐述自己的所作所为。

还有一些材料看上去很“美”,可所写的一些东西却与我们平时了解到的这所学校所具备的“亮点”、“典型”不吻合,是因为学校的“亮点”不“亮”了呢?还是作者不知道如何去总结提升呢?这就波及到了读到的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问题:学校各系统的整合与主体认同。

应该说,学校“德育”这一层是学校的子系统,子系统出了问题应该向上溯源,追溯到学校的“顶层设计”,即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有了明确而精当的核心目标和顶层目标,二级系统就要“根据顶层理念和顶层目标设计分别形成适应各自的职能的理念和目标。”“二级系统的理念和目标不仅要与顶层相一致,而且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将顶层理念和目标进一步细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计划、步骤、措施和方法,借此构建学校的部门特色。”

我们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学校在德育方面所开展的活动应该是“最下位”的内容。如果学校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核心理念与目标”,你就要围绕这些来组织材料。如果还没有呢,是不是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作为学校思考、制定这些“理念”和“目标”的素材呢?

总之,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样做了,还要能够清楚明白地给表达出来。

第五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信息化顶层设计正蔚然成风

智慧北京:2012年,北京市分政府主导领域、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区(县)三个层面,分18个方

面,全面推进“智慧北京”顶层设计。

智慧武汉:2011年,武汉市投入1000万,全球招标,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智慧广州:2012年,广州市开展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顶层设计。智慧闵行:2011年,上海市投入200万,开展“智慧闵行”基本框架顶层设计。

什么是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通常情况下,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在规划的指导下,设计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规划实现目标架构的路径。系统的总体架构是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顶层设计方法包括:FEA、Togaf、Zachman。

在智慧城市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新技术和新经济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新技术: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居民和企业越来越认可电子化的服务方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新技术的应用,为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服

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经济:收益递增、长尾、六度空间等新经济规律,使原来无法商业运营的服务变得可行。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认识到信息化服务领的域潜在、巨大的商业

价值,比以往更愿意开展战略性的投入。因此,需要用全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顶层设计:更全面的视角:系统性、商业化和产业整合

系统性:使用顶层设计方法,以需求为中心,以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统筹建设为目标,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

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

商业化:除了技术可行,更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

产业整合: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顶层设计的价值

对政府:1.面向未来,统筹布局

– 适应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适应,提供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的“蓝图”,推动资源的共享与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化的统筹发展。

2.不仅想得全,更能做得好

– 从功能框架、技术框架、投资建设、商业运营、产业支撑等多个角度全局规划,有效保障目标架构的落地,提高组织的协同合作能力,利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资源达到最佳实践效果。

3.花小钱、办大事 – 创新信息化的推动方式,发现来自市场的动力,通过机制和模式的设计,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建设,使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投资。

4.市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 系统思考市民、企业、政府的诉求,改变政府管理导向的设计思路,提高信息化的绩效,让市民和企业更加认可政府的努力,更享受到智慧城市的舒心与便捷。

对企业:1.发现蓝海,精准定位。

发现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蓝海机会,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确定其战略定位。2.创新模式,明确路径。

帮助企业发现参与智慧城市的新的商业模式,改变单纯的项目模式,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借力政府,整合资源。

按照政府引导的方向,包装项目;发现行业合作伙伴,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战略切入。

服务内容:

下载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顶层设计修改情况说明201405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范文)

    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2012-12-18 改革是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

    《风筝》教学设计修改及说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2、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尊严》修改设计及反思说明

    《尊严》修改后设计及说明反思 岳峰小学 徐雪 一、导入新课 学写“尊”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来读一下课题。“尊”这个字你还在哪个词中见过......

    财务报表修改说明

    财务报表模版更改内容(20080327) 一、涉及更新模版版本号的修改 表内逻辑公式有误,修改下列报表的公式: 企业会计制度报表、保险公司报表、担保企业会计报表、金融企业会计报表......

    论文修改说明

    论文修改说明 1.工作量表数量和单位前后顺序不对。 修改:调整前后顺序。 2.参考文献格式与正文不统一。 修改:统一了格式,在正文标注了序号。 3.正文中野外记录资料引用格式不......

    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

    夏斌: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6月25日07: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夏 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引起了社会各......

    学校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学校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光明日报》撰文:“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交审查的‘......

    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

    顶层设计微式实践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人、事、物等诸多的要素及其关系,其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其中那些事关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重难点解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