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和应对措施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虽然一堂课的时间并不长,范围并不大,可它却能包容下知识的海洋。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在这里生成,智慧的浪花在这里激荡,真可以说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如何在这个特定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学得更多,更好,达到高质、高效,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每一名教育研究人员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可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老师讲为主,而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就体育课而言,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好课 提高教学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2、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3、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立足点在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拓宽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充分依据新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教师、学生、教材这个“金三角”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在它们互不联系、处于静止状态时,对课堂教学只存在潜在的影响。这三者怎样联系,进入什么样的动态过程,往往因教育观念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即如图所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是学生学习教材的活动;教师对这种活动起组织、指导和点拨的作用,学习离不开教师,但学习是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应从“独奏者”角色,从学习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改直接教学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
三、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
1、低起点。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他们乐学,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所谓低起点指对部分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放低要求,并适时的鼓励。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有学生不敢跳,可以放低高度,用橡皮精代替竹竿,还可以在下落的地方置一块海绵垫子,学生跳过了,不要忘了称赞他们“你真行,动作完成的不错。”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有学生就是不及格,于是我就把她们集中过来,分别叫两位好差生出来投,叫她们自己比较,归纳。最后一起总结出只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才会有远度,球的空中路线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一条射线。问题解决了,前抛实心球的技术也提高了。又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存在着重心高、身体不正、动作太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课前制定了一个运动处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一归纳出来,再把如何纠正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运动处方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动作改进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勤练习。由于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原本有意注意时间就短的学生学习注意的分散。于是在平时的课中留有时间给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创,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自我评价或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4、快反馈。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动作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练习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由于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四、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精的原则
实: 踏实,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体育课中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段优美的形体音乐,使课堂更充满生气。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备课时就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或学生在自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动作让学生自学;哪些动作由教师精讲;哪些动作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
五、强化“内外”结合,拓展体育教学“时空” 一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一些技术动作,并能组织和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提高动作技术,当然还会使学生得品质的锻炼和情操的陶冶。但要使学生的技能、体质和健康水平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的。体育的精神贵在一个“恒”,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真正享受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和乐趣。“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必要途径。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 下课”不应是结束,不应是放弃,而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只有这样,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才得以拓展。怎么办呢?唯有走与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与家庭相结合的道路,使体育课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延续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结合社会、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迎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这是使“体育”跟随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动力之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此外,还应建立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动态,解决学生在各个时期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走健康发展的体育之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使课内开的“花”,在课外继续汲取丰富的营养,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之,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应对措施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应对措施 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农村中小学存在①体育场地、学生活动的面积少。器材数量严重不足。②扩建体育活动场地,购置体育器材的经费来源途径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课外活动的要求。③对现有的器材、场地管理不到位,使用寿命短。④器材利用率不高,自制器材开发欠缺。针对现状的应对措施
2.1多途径的筹集经费
在国家专项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学校本身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的“希望工程”,想方设法争取社会力量,积极和村行政、村办工厂及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尽可能得到这些部门的支持,为增加体育经费创造条件。要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抓好“两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还要抓好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培养高素质体育特长生,促使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
2.2教育学生爱惜维护体育场地器材
学校所拥有的场地器材底子薄,加上对体育方面的投入不大,这就要对使用的场地器材要多爱惜、多维护。让学校有限的体育器材使用寿命尽可能长一些。
2.3设立体育器材室 制定规章制度
2.3.1器材的借还制度
借还时必须由教师或指定人员进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入器材室,借还时必须登记,器材归还时要整理好,并且摆放整齐。
2.3.2器材损坏赔偿制度
器材必须正确使用,遗失或非正常损坏照价赔偿。
2.3.3器材的整理 补充和保养制度
建立体育器材帐册,详细登记每件器材,器材存放做到条理化、系统化,以方便使用和管理,并为学校购买新器材做好参谋工作。同时,还要经常保养器材,搞好卫生工作,置办常用的维修工具、材料,做好简易的维修工作,以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
2.4巧用有限器材
对同一种器材可以开拓思维,一物多用,以提高其利用率,体育场地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功能。例如:跳绳,可以用来做“绳操”、“移动绳”、“练习障碍跑”等;接力棒可以用作接力跑、体操轻器械操、响铃操等;标枪可以用作标志物、跳跃障碍、绕杆蛇形跑等。
2.5发挥农村地域广阔优势 拓展教学场地
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空地和小山,这些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所。可以组织学生越野跑、登山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田野、空地、小山丘来拓展我们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6开动脑筋 自制简易器材
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利用农村废弃的木材自制高跷,利用毛竹自制直径不一的竹圈,用长绳悬挂在蓝架上,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升降蓝圈的高度,进行分层教学,利用两块木板设计“旱地龙舟”体育游戏活动,用树桩制成“山羊”,用破抹布缝成“沙包”,用“废纸”团成足球,利用废的羽毛球作轻物投掷,用稻草、旧编织袋制成垫子。校园水泥道沿替代平衡木等。
总之,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对困难,要想办法,创条件,立足于体育新课标,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2007-1级
孙 莹
内容摘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调查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正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将对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从而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新课程改革
人的心理是由多个要素有机组成的动态系统。如果组成这个系统的某些要素对外部的反应陷入不正常状态,就会出现因心理冲突、心理失衡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由此,分析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其这些压力产生的源泉,并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今天,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2、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管理有关。首先,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个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的事情太多,无端地增加了教师许多压力。其次,在学校管理上,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铁的纪律”、“钢化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以学生的考分作为考核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以及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这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也促使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日趋激烈。现实的残酷竞争与诱发出的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点让不少的教师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心力交瘁,压力加大。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对比较闭塞,学校又不能从管理层面上创设和谐的环境来舒缓教师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在遇到压力时寻求解决的途径不多,往往只借助于酒精、扑克等,而这些只能暂时性的解决苦闷,于长期的压力释放并无助益,导致教师压力日臻积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痛苦。
3、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教师工作负荷过大。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有很多农村中小学还实行寄宿制,教师晚上还得随同学生自习,其实际工作时间最高可达14小时。另外,学校每天进行纪律卫生评比,拿不到红旗就扣奖金,每月进行班主任工作常检和任课教师常检;除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规定要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英语考试等等,而要应对这些任务就得花费教师们相当多的时间。对教师来说,超负荷的工作量常常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在不能有效释放的时候就会转变成超强的心理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重的工作负荷让许多教师常常忙得顾不上家,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常常是“两头黑”——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顶着星星回家。把课带回家备,作业带回家改则是经常的事。许多双教工家庭,彼此忙得家务事顾不上。单职工教师(夫妻双方其中一方为教师,另一方在家务农)根本顾不上家里的农活,另一半也是满腹怨言,无形之中又多了一份压力。
4.学生家长的不配合,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都是家庭的心肝宝贝,个性较强;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较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调教。还有就是农村留守孩子多,教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学校的全部责任,学生犯规违纪根本找不到家长配合进行教育,教师为此苦恼不已。
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学生家长。有三类学生家长给教师的压力大: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愿配合学校和老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而采取的措施,这样导致教师们有意义的行动无法跟学生家长达成一致或是得到他们理解,往往会非常苦恼,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另一类家长又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或老师做无理地干扰,影响了教师规律;还有一类家长是既对子女的学习看得很重,但又不愿意自己去管理子女,将子女的教育责任全部归于教师,子女的学习好则是子女的聪明所致,子女的学习不好则为教师的水平太差,对教师的劳动毫无感恩之心。这种无理要求的家长带给教师的将是无言的痛苦。
5、国家教育政策具有不稳定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把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领域各项政策的变化也是造成众多教师深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从事教育的教师学历变化来看,从1998年起教育部陆续实施的年轻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的学历提升等园丁工程,以及诸如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化、研究型教师的号召等一揽子改革计划、方案和政策改变,又让个体业余充电学习的教师多了几许重负。原来初中教师大专化,很多教师还大专还没有毕业,就不能适应要求了——初中教师要本科化了,快速的政策性变化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有应接不暇之感,备感心力憔悴,压力巨大。
第二,新课程改革也给中小学教师心理带来压力。自2001年9月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展开,这项改革已于 2004年秋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这次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改革旨在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程改革纲要中还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要确保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由此,各教育机构、师资培训机构都在积极组织进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开展了下岗、待聘等人事制度改革。这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群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6、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因素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个人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个人的经济压力和婚姻压力。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男教师面临着经济压力和感情生活的困惑。虽然说目前教师的经济待遇不断在提高,但很难满足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如:随着国家房改政策进一步商品化,高额的房价使得许多年轻教师只能望“屋”兴叹,由此而来的心理压力,不是教师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小学教师阴盛阳衰,又因分配偏远、个性保守、生活圈子狭窄等问题,适龄男性教师晚婚、失婚普遍,校园出现了不少“单身贵族”。
其次,来自教师个人发展的因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当前政通人和、社会安稳的大好局势下,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们的追求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尽管当前农村发展较快,但就教育而言,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手段,无论是学校的管理方式还是激励机制较之城市来说还差距甚远。尤其是在当前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彻底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城市流动都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有些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非常优秀,但在潜规则盛行的情况,他们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走向更好工作岗位,从而实现他们更高的理想。因此,这些年来,很多青年教师都走向了考研之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凭和实质学历也考研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从本地区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成功者很少。这种考试失败后的挫折感,也会深深地刺痛教师的自尊心,从而也转变成深重的心理压力。
由于教师其他的原因,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压力来源,如信息的闭塞导致一些爱书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有关的书讯,而另一些教师对网络比较偏爱,但苦于条件无法上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有些“半职工”教师在辛苦的教书之余又要忙于家务,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提高自己,但现实却要求他们必须抽出时间来拿到合格的文凭以符合政策性要求;还有一些教师苦于没有更好的途径来提高自己,自学固然是一条好的路子,但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难得到顺利而有效的解决,苦闷不已;还有一些教师需要学校提供条件出去看看抑或说是见识一下教学名师的风采,以更实在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苦于现实不能提供条件,内心烦恼不已,如此等等,已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提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效解决这些压力将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对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这些压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措施探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并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现状的调查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到缓解教师压力的方法。综观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心理上的压力必须要多方面联动,一起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1、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农村小学教师,使他们树立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顽强坚毅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等。
第二,应充分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式予以激励,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第三,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建立教师活动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的训练以及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等,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于合作的一代新型农村教师。
第四,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过去只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为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以增进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做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无意义的检查。
第五,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农村小学教师收入较之其他行业和城市教师来说是非常低的,在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的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要首先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稳步提高。
第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教师的生活情趣;加强对中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关爱,同时关注年青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个人婚姻大事,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2、对教师的建议
第一,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压力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作为教师个体,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才能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第二,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等方法。
第三,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第四,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往往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第五,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轻松自如地挥洒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3、对社会的建议
第一,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手段来调节,只有使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中小学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第二,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给教师一份理解和支持。
第三,全社会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和措施
榕江二中潘文超
摘要:目前,如何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客观等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不足;措施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
从客观方面讲,以下因素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1.农村中小学可支配资金相对有限,活动场地较小,秘密麻麻的都是学生的身影,哪里还能腾出场地开展活动。体育设施的不齐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的开展。
2.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农村中小学专业体育教师太少,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跨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经常让他们身心俱疲。另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非专业出身,体育方面的许多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
从主观方面讲,以下因素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瓶颈:
1.不少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体育器材的匮乏让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无从下手。目前仍然有些老师上体育课采取了“放羊式”教学。
2.学校和社会一味地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前些年还经常出现挤课占体育课的现象。这些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3.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不高,教学无创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和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是场地的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柔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
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2、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53、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
4、贾爱萍,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应对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和措施
山东省聊城经济开发北城联校王秀芬
摘要:目前,如何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客观等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
从客观方面讲,以下因素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1.农村中小学可支配资金相对有限,活动场地较小,秘密麻麻的都是学生的身影,哪里还能腾出场地开展活动。体育设施的不齐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的开展。
2.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高,农村中小学专业体育教师太少,往往出现一个老师带多个班体育的情况。跨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经常让他们身心俱疲。另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一般都非专业出身,体育方面的许多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
从主观方面讲,以下因素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瓶颈:
1.不少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体育器材的匮乏让他们觉得教学工作无从下手。目前仍然有些老师上体育课采取了“放羊式”教学。
2.学校和社会一味地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前些年还经常出现
挤课占体育课的现象。这些充分说明了体育教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3.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不高,教学无创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和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是场地的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柔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
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