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

时间:2019-05-15 00: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

第一篇: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

【发布单位】财政部、审计署 【发布文号】财预[2009]23号 【发布日期】2009-03-10 【生效日期】2009-03-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新华网

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

(财预[2009]23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按照《通知》关于“2009年各地区各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和“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的要求,现对压缩2009年中央部门预算中出国费等三项经费支出预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压缩2009年部门预算相关经费支出的方式

由于2009年中央部门预算草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在批复2009年部门预算前进行调整已来不及,因此,对部门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财政部将在2009年预算执行中通过调减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的方式进行压缩。对部门通过预算外资金及其他收入等安排的出国费等三项经费支出,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自行进行压缩,控制相关支出。

二、关于测算中央部门压缩出国费等三项经费财政拨款支出规模

(一)各部门要对近3年出国(境)经费和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实际支出(包括通过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安排的经费)情况,以及2009年在部门“二上”预算中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的出国(境)经费和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情况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公式测算2009年应压缩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1.出国(境)费。

(1)2009年应安排出国(境)费=(2006年出国(境)费实际支出数+2007年出国(境)费实际支出数+2008年出国(境)费实际支出数)÷3×80%。

(2)2009年应压缩出国(境)费=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出国(境)费-2009年应安排出国(境)费。

(3)如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出国(境)费小于2009年应安排出国(境)费的,则2009年应压缩出国(境)费为零。

2.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1)2009年应安排车辆购置及运行费=(2006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实际支出数+2007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实际支出数+2008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实际支出数)÷3×85%。

(2)2009年应压缩车辆购置及运行费=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车辆购置及运行费-2009年应安排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3)如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小于2009年应安排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则2009年应压缩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零。

(二)各部门要对2008年公务接待费用实际支出(包括通过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安排的经费)情况,以及2009年在部门“二上”预算中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公式测算2009年应压缩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1)2009年应安排公务接待费=2008年公务接待费实际支出数×90%。

(2)2009年应压缩公务接待费=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公务接待费-2009年应安排公务接待费。

(3)如2009年“二上”预算安排公务接待费小于2009年应安排公务接待费,则2009年应压缩公务接待费为零。

(三)以上统计单位范围为所有安排财政拨款的中央预算单位,包括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军队、武警和中央管理企业等。

(四)按照以上统计情况,填写《中央部门财政拨款安排出国费等三项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1)。

(五)根据以上测算的应压缩的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支出规模,结合中央部门2009年“二上”预算,提出中央部门2009年部门预算调减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的计划。调减的2009年预算,基本支出要落实到具体单位,项目支出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并相应填写《2009年中央部门预算财政拨款安排出国费等三项经费压缩情况表》。

(六)各部门应于2009年3月25日前将以上两表及有关说明材料正式行文报送财政部。财政部审核后,印发调减2009年中央部门预算文件。

三、相关要求

中央部门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体,要不折不扣地落实《通知》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压缩相关支出的工作。2009年年底前,财政部和审计署将对中央部门按照《通知》精神压缩2009年相关预算支出情况进行检查。

财政部 审计署

二○○九年三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

财政部 劳动部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不得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付。现就经办机构经费保障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9年1月起,经办机构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人事(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人数核拨。其中:人员经费原则上参照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等有关规定并考虑经办机构的实际情况核定;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根据经办机构工作需

要,分别按定额和定项办法核定预算。

二、经办机构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安排。实行社会保险省级或地级统筹的地区,可以由省级或地级财政统一安排统筹区域内各级经办机构经费,也可以由省级或地级财政安排适当的专项经费,对下级财政予以补助,专项用于经办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劳动

保障部门制定。

三、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颁布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务管理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核算办法》同时废止。

四、各级经办机构不得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或列支费用。要对1997年以来管理费提取及使用情况进行清理。1997年底前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结余以及1998年底前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结余,纳入财政专

户,实行专项管理,经同级财政审核后结转以后继续使用;1998年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已提取的管理费,除经财政部门审核确属经办机构的合理支出外,其余部分应全额返还基金;1999年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

应全额返还基金。

五、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经办机构财务管理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同时,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经费的及时足额拨付。各级经办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1999年10月29日

第三篇:财政部 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行〔2011〕1号

财政部 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

专项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行〔20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制定了《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 政 部

审 计 署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以下简称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管理办法》(财预〔2000〕12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审计专项补助经费,是指中央财政为保证地方审计机关完成审计署统一组织或者授权审计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审计人员培训以及缓解中西部地区基层审计机关经费困难等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经费。

第三条 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坚持统一管理、专项申请、逐年核定、专款专用的原则。

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统称各省)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提出专项经费申请,中央财政审核下达。专项经费一经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或者抵顶地方财政部门安排的其他审计工作经费。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财政部是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会同审计署制定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二)会同审计署审核各省上报的审计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申请;

(三)按照因素法审核下达审计专项补助经费;

(四)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省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审计署协助财政部分配和管理审计专项补助经费,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核地方审计机关承担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或者授权审计项目的项目数量,并提供相关因素;

(二)会同财政部对各省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各省财政部门负责本省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审核、申请、划拨和监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有关规定,会同审计机关制定本地区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细则;

(二)会同审计机关审核本地区审计专项补助经费预算,并向财政部提出预算申请;

(三)负责本地区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划拨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各省审计机关具体负责审计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的编制工作,并监督下级审计机关做好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 补助经费使用范围

第八条 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是:

(一)审计署统一组织或者授权审计项目补助;

(二)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补助;

(三)中西部地区审计人员培训补助;

(四)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困难补助。

第九条 审计署统一组织或者授权审计项目补助,是指对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项目或者授权审计项目(不含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公证审计)所支付费用的专项补助。

第十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补助,是指对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信息资产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的专项补助。

第十一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人员培训补助,是指对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开展业务培训所需费用的专项补助。

第十二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困难补助,是指对困难地区审计机关开展日常审计工作所需经费的专项补助。

第四章 经费分配方法

第十三条 审计专项补助经费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

第十四条 审计署统一组织或者授权审计项目补助经费按照工作量、工作成本、工作实绩和其他因素进行分配。

(一)工作量因素,主要是指地方审计机关完成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和授权审计项目所需的工作量,包括:项目数量、项目金额、审计人员人数、外聘专家人数和实际工作天数。

(二)工作成本因素,主要是指本地区差旅费标准以及当地物价水平。

(三)工作实绩因素,主要是指上年审计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包括:审计的质量和完成的时间等。

(四)其他因素,主要是指地方财力状况,上专款安排情况、专款到位率、专款使用效益等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

第十五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补助经费按照补助范围内审计机关数量、审计信息系统建设规模情况、物价、财力和其他因素进行分配。

(一)审计机关数量因素,主要是指地市级审计机关和区县级审计机关的数量。

(二)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因素,主要是指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资产规模情况和运行维护支出情况。

(三)物价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的物价水平情况。

(四)财力因素,主要是指地方财力状况和人均财力状况。

(五)其他因素,主要是指上专款安排情况、专款到位率、专款使用效益等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

第十六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人员培训补助经费按照补助范围内审计机关人员情况、培训计划、物价、财力和其他因素进行分配。

(一)审计机关人员因素,主要是指审计机关数量和审计机关编制内实有人数等。

(二)培训计划因素,主要是指培训规模、人数、天数、聘请教师人数等。

(三)物价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的物价水平情况。

(四)财力因素,主要是指地方财力状况和人均财力状况。

(五)其他因素,主要是指上专款安排情况、专款到位率、专款使用效益等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

第十七条 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困难补助经费按照各地审计机关办公条件、人员、财力和其他因素进行分配。

(一)审计机关办公条件因素,主要是指县级审计机关办公楼建设使用情况、办公设备配置使用情况和交通工具配备使用情况等。

(二)审计机关人员因素,主要是指县级审计机关编制内实有人数等。

(三)财力因素,主要是指地方财力状况和人均财力状况。

(四)其他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上专款安排情况、专款到位率、专款使用效益等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

第五章 经费的申报与下达

第十八条 各省财政部门根据对本地区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审核情况,于每年3月31日前向财政部报送申请报告,并抄送审计署。

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理由、测算依据、经费的使用方向以及需由地方提供的相关因素和上专款使用情况的报告等。

第十九条 审计署对地方审计机关承担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或者授权审计项目的项目数量、信息资产情况、人员培训情况以及困难地区审计机关情况进行审核汇总,并于4月15日前将审核汇总结果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 财政部对审计署报送的审核汇总结果和各省上报的审计专项补助经费预算审核确定后,于6月30日前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下达。

第二十一条 各省财政部门接到财政部下达的审计专项补助经费分配通知后,会同省级审计机关合理安排审计专项补助经费支出,并于7月31日前拨付和下达。

第二十二条 各省审计专项补助经费当年使用出现结转资金的,按照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六章 经费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地方审计机关使用审计专项补助经费,必须接受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各省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报送财政部和审计署。中央财政以此作为考核各省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安排下一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参考依据。对未按照规定报送使用情况的省份,暂缓下一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的安排和拨付。

第二十五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审计专项补助经费,以及截留、挤占、挪用审计专项补助经费等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上审计专项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表(略)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

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

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

财预[2010]88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以下简称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预算管理方式

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简称中央部门)的教育收费(包括目前在财政专户管理的高中以上学费、住宿费,高校委托培养费,党校收费,教育考试考务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等,以下简称教育收费)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缴比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执行。

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含以前欠缴及未缴财政专户的资金和财政专户结余资金)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根据各项收入的性质,纳入预算管理的具体方式如下:

(一)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二)中央部门收取的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广告收入、捐赠收入、回收资金、利息收入等预算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使用时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二、收入预算级次和支出安排原则

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原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的收入上缴中央国库。

财政部门要及时核拨预算资金,保障相关中央部门的正常运转经费和相关事业开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执收单位所需支出按政府性基金方式管理。纳入一般预算的,原执收单位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的,支出由同级财政安排;原执收单位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由同级财政通过安排其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项目支出解决。

教育收费的资金拨付,由财政部门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申请,从财政专户中核拨。

三、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修订

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相应修订《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取消全部预算外收支科目,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一)收入分类。

1.删除下列收入科目。

(1)103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所有项级科目下的99目“其他缴入财政专户的XX行政事业性收费”和103044467目“农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费”。

(2)11006款“预算外转移收入”及其下的01项“预算外补助收入”和02项“预算外上解收入”。

(3)1100804项“预算外上年结余收入”。

(4)1101003项“调入预算外资金”。

2.增设有关收入科目。

(1)增设1030170项“长江口航道维护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反映交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护收入”。

(2)在1030299项“其他专项收入”下增设01目“广告收入”、99目“其他专项收入”,科目说明统一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3)在103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除教育、党校外的其他项级科目下新增71目“教育收费”,科目说明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反映缴入财政专户、实行专项管理的高中以上学费、住宿费,高校委托培养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等教育收费”。

3.修改部分科目的说明,将预算外专户收入科目全部调整为一般预算科目。

(1)删除以下科目说明中“一般预算和预算外专户收入科目,根据具体文件确定”的内容:

1030705项“利息收入”下的02目“财政专户存款利息收入”、03目“有价证券利息收入”、99目“其他利息收入”,1030706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1030707项“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收入”,1030799项“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039901项“捐赠收入”及其下的03目“汶川地震捐赠收入”,1039999项“其他收入”。

(2)删除以下科目说明中“预算外专户收入”的内容:1039904项“主管部门集中收入”、1039905项“国际赠款有偿使用费收入”、1039906项“乡镇统筹和自筹收入”。

(3)将1039910项“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的科目说明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用事业收入科目。反映缴入财政专户的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上缴财政的业务费用。”

(4)将103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科目说明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反映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共同发布的规章或者规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者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共同发布的规定所收取的各项收费收入。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设置科目的,地方在增设科目时可从科目编码98开始从大至小、逐一列目级科目反映,不宜列目的,统一在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级科目下的50目„其他缴入国库的XX行政事业性收费‟反映。”

(5)将11010款“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资金”的科目说明调整为“反映因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一般预算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二)支出分类。

1.删除下列支出科目。

(1)23006款“预算外转移支出”及其下的01项“预算外补助支出”和02项“预算外上解支出”。

(2)2300904项“预算外年终结余”。

2.增设2140191项“长江口航道维护支出”,科目说明为“反映用交通运输部集中的长江口航道维护收入安排的支出”。

3.修改22102款“住房改革支出”的科目说明,删除“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四、其他事项

(一)中央部门应抓紧清理目前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各项收入。2011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以前超缴、欠缴、漏缴的各项收入,按修订后的科目办理清退和补缴手续。

(二)各执收单位要继续严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各项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擅自减免、不收、缓收、少收或截留、挤占、挪用。

(三)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级审计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各项收入按规定及时上缴国库。对违反规定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在2011年1月1日以前将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部

二○一○年六月一日

第五篇: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财%BB

【发布单位】财政部、国家海洋局 【发布文号】财综[2008]71号 【发布日期】2008-09-12 【生效日期】2008-09-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关于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财综[2008]71号)

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海洋与渔业厅(局),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

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印发《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财综〔2006〕24号)、《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综〔2007〕10号)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行为日益规范。为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海域使用金免缴范围

(一)财综〔2006〕24号文件第四条

(一)规定的军事用海范围,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财综〔2006〕24号文件第四条

(二)规定的公务船舶专用码头用海,仅指公务船舶专用的港池、码头(含堆场)、防波堤和航道用海,不包括其他相关用海。

(三)财综〔2006〕24号文件第四条

(三)规定的非经营性交通基础设施用海,除

(三)明确的范围以外,还包括城市道路、非收费的公路与桥梁用海,不包括企业专用的交通基础设施用海。

(四)财综〔2006〕24号文件第四条

(四)规定的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不包括为教学、科研、防灾救灾、海难搜救打捞、渔港等非经营性公益事业服务的各类经营性配套设施用海。渔港用海仅包括港池、引桥、堤坝、航道、渔业码头(含堆场)及附属的非经营性设施用海。

二、统一海域使用金减免政策

(一)财综〔2006〕24号文件第五条

(一)规定的“除避风(避难)以外的其他锚地、出入海通道等公用设施用海”,指非专用的锚地和出入海通道,减免海域使用金的幅度最高不得超过应缴金额的30%。

(二)鉴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06年起暂停公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财综〔2006〕24号文件第五条

(二)规定已无法执行。因此,将国家重大(重点)建设项目调整为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他用海项目均不得以国家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名义减免海域使用金。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海域使用金减免金额最高不超过应缴金额的20%;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一律不予减免海域使用金。国家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的污水达标排放用海不予减免海域使用金。

(三)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的减免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用海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海域使用权人申请海域使用金减免时将多个用海项目“打捆”,或者同一用海项目包含多种用海类型的,有关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分项目、分类型逐一审核,不得笼统进行整体核定、“打捆”减免。

三、规范海域使用金分期缴纳行为

用海项目应缴海域使用金金额超过1亿元,用海单位或者个人一次性缴纳海域使用金确有困难的,经有关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批准其分期缴纳。海域使用金分期缴纳的时间跨度最长不得超过3年,第一期缴纳的海域使用金不得低于应缴海域使用金金额的50%。有关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海域使用权人签订分期缴纳海域使用金协议,明确分期缴纳海域使用金的具体时间和金额,并督促用海单位和个人按时足额缴纳海域使用金。

四、调整部分项目用海海域使用金减免权限和程序

(一)申请人应当在收到《海域使用金缴款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按财综〔2006〕24号文件规定的要求,提出减免海域使用金的书面申请,逾期提交减免海域使用金书面申请的,一律不予受理。

(二)为提高工作效率,将减免国务院审批的项目用海应缴地方国库的海域使用金由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审查批准,调整为由项目用海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将审查批准文件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备案。

(三)减免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的项目用海(不含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减免应缴中央国库的海域使用金,由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审查批准;减免应缴地方国库的海域使用金,由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将审查批准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备案。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综〔2006〕24号和财综〔2007〕10号文件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规定为准。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压缩2009年出国费等三项经费预算支出的通知(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