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壶镇镇2017年冬季大气防治工作方案
壶镇镇2017年冬季大气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保护大气环境,确保我县大气环境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做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县美丽办《关于扎实做好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美丽缙云办﹝2017﹞27号),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重心,根据《缙云县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大气污染整治和秸秆焚烧整治,切实改善全镇环境面貌,提高空气质量。
二、工作内容
1、加强对秸秆焚烧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
秸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起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作用,各管理区要落实守土职责,严禁露天焚烧各类农作物秸秆、杂草、落叶和垃圾等各种产生烟尘的易燃物,及时劝导发现的焚烧行为。
2、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
各管理区做好辖区内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摸清辖区内VOCs排放“散乱污”企业现状,建立管理台账,2017年12月15日前完成排查,为下一阶段推进涉VOCs排放“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3、加快燃煤废气污染治理,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工作。
我镇经济发展办配合县发改局督促相应企业淘汰燃煤小锅炉,确保如期完成淘汰任务,根据原定计划,2017年11月底前禁燃区内的高污染燃料“五炉”必须完成淘汰,其它高污染燃料炉(锅炉、窑炉)12月15日前要完成淘汰。
4、加强餐饮油烟管理。
镇综合执法要严格餐饮油烟管理,严查露天烧烤,流动烧烤摊要入店经营或集中经营,并配套废气污染防治设施。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管理工作,镇派出所、安监站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调整健全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形成“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责任体系。各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对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再细化量化,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具体举措,确保全面完成。要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履行属地责任,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快实施辖区各项工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严格督查考核。
对我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等问题进行专项督查,针对发现的各类污染问题,对相关责任人纳入考核并追责问责。
各管理区、部门要充分认识我镇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和程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加强区域协作,注重科技支撑。
加强多部门联动监管执法、跨区域动态协同执法,通过联合检查执法、资源信息共享等措施,提高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联动、协作处置的能力。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定性分析输入性、区域性影响,编制我镇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制定多污染源、多污染物联合治理方案,构建形成行业覆盖较广、数据较为完整的大气污染源清单数据库和管理平台,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精准防治水平。
4、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
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曝光相结合、集中造势和长期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广泛深入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公布空气质量数据和重点工作进展,建立负面典型曝光机制,畅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广大群众真正理解、支持、配合治气工作,真正使治气工作深入人心、形成自觉。
第二篇:XX镇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XX镇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全镇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绿色发展,以水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为核心,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实现境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面保护XX上游清水源头,努力保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把XX打造成全县优质水源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镇水环境治理得到进一步改善。XX河大桥国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XX河XX大桥国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三、主要任务
1.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围绕地表水Ⅳ类考核目标,继续加大XX河、XX河流域治理力度。
2.全面整治矿山开采和河道采砂、排污。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整顿规范河道采砂秩序,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3.加强集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配合县住建部门完成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后期加强属地管理。完善厂网运维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污水主支管网延伸,扩大污水收集面,确保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收到水、能运行、稳达标。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已建成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的运营、维护,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对已完成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定期开展“回头看”,深入排查农村黑臭水体,及时整治到位。
4.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要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和配套建设粪便贮存、处理及综合利用设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
5.狠抓工业污染防治。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方向、结构和规模,鼓励发展生态保护型旅游业,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按照“三线一单”,明确区域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阻断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落地。
6.防治地下水污染。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新建油库、加油站地下油罐应采用双层罐或设置防渗池。报废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回填。
7.科学保护良好水体。对我镇现状水质或目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XX河、XX河及其支流,实施以水源涵养、湿地建设、矿山修复、流域污染源治理等项目,严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良好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8.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划、立、治”,加强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检测,定期公布集镇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信息,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9.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要以中央及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交办群众信访举报涉水环境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建立清单销号制度,强化问题整改落实。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力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全镇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按照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做好防治工作。
2.严格信息公开。落实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及时上报水环境质量状况、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饮水安全状况、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环境违法典型案件等环境信息。完善行业重点任务,并按计划要求建立管理台账,认真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信息和简报报送等工作。
3.加强社会监督。要依规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法规培训和咨询,适时邀请其全程配合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主动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4.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环境治理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镇财政逐年加大对水环境保护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应急治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项目,对环境监督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予以必要保障。
5.深化“河长制”。镇河长办要强化协调调度,促进河道水质和水环境持续改善。“河长”负责督促、调度相应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节约保护水资源,及时处置水环境应急事件。
第三篇:XX镇伤寒防治工作方案
XX镇伤寒防治工作方案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为防止发生严重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通过实施本方案,规范医疗机构对伤寒病例的诊断、隔离和治疗,控制传染源,强化对饮用水、饮食卫生和粪便的管理,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教,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防病能力,加强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协调合作,齐抓共管,共同预防控制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我市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
二、防治措施
㈠规范伤寒病人和健康带菌者的管理,控制传染源
1、严格隔离治疗病人。医疗机构收治的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例要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住院隔离治疗,设有传染病科的医院不准将伤寒病人收治在其他科室,没有传染病科的医院要及时转诊,不能收治已确诊的伤寒病人,对发热待查的疑似病例要单独设置病房进行相对隔离,不得与其他病人同住一个病房。没有条件诊断伤寒病的医疗机构,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转诊,个体诊所一律不得收治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例。住院伤寒病人必须经正规治疗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一周后,粪检2次阴性(2次之间隔2-3天)方可出院。
2、严格执行诊断标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1-1995)的要求诊断伤寒病例。伤寒病人住院期间,根据病人的发病时间,在其发病的第1~2周内采集血样标本,采血量不少于5ml,对已用过抗生素的早期患者,可采集病人的骨髓进行培养;若在发病后2~4周内,则应采集病人新鲜粪便或肛拭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第3周后进行肥达氏反应检测,以进一步明确伤寒的诊断和分型。目前不能开展细菌培养和肥达氏反应检测的医疗机构,应由专业人员采集标本送至当地防疫站检测,当地防疫站对不能确定的可疑标本应送市防疫站检测确认。
伤寒的快速诊断结果只能作为诊断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例的参考依据,不能作为伤寒病例的确诊标准。
3、及时报告疫情。各级医疗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对明确诊断的伤寒病人或疑似伤寒病例,必须及时、完整、准确地填写和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已经进行网络报告的医疗机构,一律通过医院网络直报系统及时输卡上报。
4、认真开展消毒处理。医疗机构对伤寒病人和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使用过的废弃物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住院病房的物品要按规定进行消毒,病人出院后医院要进行终末消毒。各地防疫站和其他卫生机构在做好当地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例及疫点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的同时,对家庭医学观察的病人,卫生专业人员要指导家属对病人的房间和使用过的厕所、食(饮)具、衣物、用品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确诊住院后,卫生专业人员要具体负责疫点现场终末消毒。
5、加强有关行业从业人员伤寒带菌者的管理。饮食行业、集中式供水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托幼机构保育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健康检查机构应将伤寒健康带菌列为必检项目,发现伤寒疑似病例和健康带菌者,要责令有关单位或业主及
时将其暂时调离工作岗位,进行家庭医学观察,并预防服药2周,由健康检查机构连续两次粪便检测阴性后方可解除家庭观察,恢复工作。
6、加强在校学生伤寒病例的管理。在校学生确诊为伤寒后需住院进行隔离治疗,学校一律凭出院证明方可让其恢复上课;健康带菌者必须由学校对其实施相对隔离观察,并预防服药2周,由当地防疫站负责进行连续两次粪便检测阴性后方可解除观察,恢复正常上课。㈡抓好重点行业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食行业食品卫生的管理。饮食行业和单位集体食堂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把好食品原料采购和成品销售的供应关,严格按照要求对餐(饮)具实施消毒,严禁销售过期、变质食品,过夜食物必须经加热煮透后方可出售。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学校应有学生饮用水供应设备,每日必须向学生供应足量的合格饮用水,确保学生饮水卫生和安全。城镇饮用水供水单位和自备供水单位要加强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工作,保证出厂水及末梢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市、县城区内,自来水供应正常的地段,由政府有关部门对敞口水井一律进行填封;目前尚无自来水供应或供应不正常的地段,一时难以填封的,由当地财政解决专项经费,当地防疫站具体负责对敞口水井的消毒和水质检测。在农村凡是发生了肠道传染病的村庄,都必须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每天对敞口水井进行严格消毒。
3、加强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的管理。市、县城区设有病床的医疗单位要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并使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加强污水的消毒处理和监测,保证医院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市、县城区外设有病床而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医疗单位,要制定建设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对伤寒病人或疑似伤寒病例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应严格消毒。
㈢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
1、对伤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预防性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每天两次,或用氧氟沙星每日两次,连服5~7天。
2、对疫情暴发地区及重点人群,必要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伤寒疫苗的预防接种。
3、=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各级各类学校、医疗卫生和托幼机构,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苍蝇孳生场所,搞好环境卫生,建设美好家园。同时,教育群众和学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和不洁食物,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养成健康、文明、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性。
三、有关部门工作职责
㈠卫生部门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管行业的监督检查,使各项综合性有效防治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大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要主动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学校、餐饮、供水等行业开展宣教、培训、消毒和其他卫生防疫工作,并根据传染病属地管理原则和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对伤寒病人和疑似伤寒病例及疫点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现场终末消毒,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分析,密切注视伤寒疫情的动态变化,并根据疫情流行程度、发展趋势等综合情况,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防控对策或建议启动紧急防治预案。
㈡教育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将学校卫生和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学校目标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和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落实措施和责任。要加大对学校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学生饮水、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设施的卫生条件,确保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㈢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房屋的出租管理,对不符合经营餐饮业的房屋,房屋所有权者不准租赁给他人经营餐饮业;要加大学校周边无证饮食摊点、流动食品摊贩的整治力度,对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食品(含饮用水)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发放营业执照。㈣建设部门
建设部门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对学校周边有碍市容的简易建筑物予以坚决拆除,并积极配合工商、卫生部门,依法取缔占道经营的非法无证饮食摊点、流动食品摊贩。㈤财政部门
各地财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伤寒和其他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专项经费,用于疫情监测、疫源检索、购置预防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设备,为我市预防控制伤寒及其他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提供经费保障。
㈥宣传部门
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免费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不断扩大宣传阵地,努力提高市民卫生科普知识水平和自我防病保健能力。
㈦其他部门
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要按照《 XX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工作职责,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伤寒和其他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协调配合,一切从大局出发,把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到实处。对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负责,玩忽职守,措施不力,造成伤寒或其他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人事管辖权限,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2021年XX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2021年XX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秀美、幸福XX。
二、2021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镇属南部山区,有多家非煤矿山,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其特点是: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预见性差、交通不便,监测困难。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和我镇多年的气候实际,特别是主汛期期间由于降雨相对集中,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极可能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较大。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根据分析,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各单位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建房切坡地、公路切坡地段以及矿山企业应加强巡查,重点防预。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镇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所,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并组建了一支由机关干部及民兵组成的应急分队,各单位负责人,对所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地质灾害不死人。
2.落实群测群防,加强监测预报。
各单位要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和上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划定重点防御和危险点,提出并落实防范措施,对易发地段要设立警示牌,将“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100%发放到受威胁群众手中,明确责任,落实监测人员,明确监测内容及要求,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加监测,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在汛期要加强危险点的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地质灾害的预兆,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上报。
3.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在汛期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带班值班,保持手机不关机,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执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各灾害点在半小时内将灾情报到镇政府,联系电话:XX,镇政府在1小时内将灾情上报到市政府),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及时。
五、工作要求
1.汛期间每天做好巡防和监测工作。
2.地质灾害重点户,挂户领导、挂户干部、挂村干部在汛期间,一挂到底,不再变动(至8月底结束,不分值班不值班)。
3.重点人员一定要确保转移安置到位。如有地质灾害重大隐患,重点人员晚上必须到亲属家住宿。
4.镇纪委和镇党政办不定时进行督查。
第五篇:壶镇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方案
壶镇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部署,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缙云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利用4年时间,以截污纳管、雨污分流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使辖区内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河库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到2021年底,实现区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达标,并通过省市县验收。
二、主要工作
(一)深入排查(“查”)
通过“点、线、面、网”结合,系统全面对建成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
1.污染源排查:全面查清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和其他等三大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情况,重点查明污水排水体制、雨污有无混接等问题。
2.排水设施排查:全面查清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行情况,全面测绘并厘清现有管网系统布局走向、管网底账。查明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管网是否覆盖、管网是否存在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
流改造。
全面开展城镇和工业园区老旧管网修复和改造,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对部分污水直排、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断裂、淤塞、错接的重点区域,要结合道路及区块改造,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
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生活餐饮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深入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
按照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和小作坊、小餐饮等其他类建设单元的雨污分流改造。
(四)加快建设(“建”)
按照“应纳尽纳、全面收集”原则,加快污水管网及支线管网建设,优先解决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重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与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做到同步配套,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收纳范围内的城镇污水应纳尽纳,必须雨污分流、管网配套。新建住宅阳台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接入室外污水系统,屋面雨水管应独立设置,接入室外雨水系统,严禁其它任何废水排入。对在建或拟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配套管网,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
立足当前、结合长远,着力解决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
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三)创建验收
到2021年10月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并完成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自验收工作后报县治水办。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要求,多组开展创建工作,细化责任分工,保障建设顺利有序平稳推进。
(二)强化组织推进
结合实际全面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目标要求,全过程清单化管理。坚持规划引领,在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布局上要区域统筹规划。坚持协同推进,特别是在散乱污和低小散行业整治工作中要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坚持打组合拳,“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要与“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卫生城镇创建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多管齐下。
(三)强化宣传保障
通过“微信群”、“钉钉群”、“随手拍”等APP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相关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环保自律意识,自觉履行治水社会责任。积极推送先进经验做法,营造“有污必治,有劣必除”的舆论氛围。同时融入部门力量,为工作推进添砖加瓦。
(四)强化督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