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一、案例概述
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大江南北。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资成立了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使娃哈哈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0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娃哈哈市场的规模,2003年近100亿元、2004年120亿元、2005年140亿元、2006年180亿元。2005年年初,娃哈哈成功推出了“营养快线”,当年全国销售额8亿元,2006年1-7月销售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300%。2006年3月,“爽歪歪”面市,到7月份销售额近5亿元,同月,娃哈哈又高调推出“咖啡可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省市建有4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44亿元的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业。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取得成功的原因
娃哈哈的成功,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速度,其背后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转变,营销体系和执行系统整体的升级和提速。
2.案例的战略实施分析
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娃哈哈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其驰骋市场成功的关键。娃哈哈营销提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的速度显著加快。一般来说,饮料行业的新产品研发推广周期一般为6个—12个月,产品形成上亿元规模一般需要3年—5年。娃哈哈原有新产品推广的周期大致为5个—10个月,而现今娃哈哈将这个周期缩短到3个月左右。在营销上,宗庆后注重节奏和速度,善于御势、蓄势、造势、借势和乘势,他明白以速度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的重要性。在价格体系上,一直以“利益有序分配”为分销基本原则的娃哈哈,悟到了一个新境界———价格体系。娃哈哈采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定位,倒推到零售、二批、经销商、销售人员,留够各级最有竞争力的价位空间,不仅确保了产品成功,而且获得了丰富利润。广告和促销是娃哈哈的传统强项。在注重速度与节奏的营销战略思想指导下,娃哈哈在新产品推广上有战术创新。因为价差体系的有效运用,公司有足够的营销费用空间,娃哈哈一改过去全国统一的促销政策(公司给2%左右的促消费),让各地市场自己设计、申报促销费用额度(一般8%左右)。
3.案例成功背后的其他一些问题
① 多元化扩张的利弊
23年的时间,娃哈哈仅靠18万贷款,就从一家校办工厂发展成为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巨无霸,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一种不可撼动的地位。自从这家企业进军饮料以来,就已经开始不断将“触角”伸向各种饮料之外的领域。这家企业似乎想做一个全能选手,在所有的行业中都能大展拳脚:从瓶盖、瓶坯以及设备的加工制造,到果冻、瓜子、童装、矿业等产品的批量入市,娃哈哈的产品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娃哈哈的多元化扩张“历史”已经很多年了,但遗憾的是,无论前几年的推出瓜子、果冻、方便面,还是后来的日化产品在市场上都逐渐销声匿迹,甚至还没来得及与消费者“亲密接触”,就匆匆离去。在向其他领域扩张的同时,也应该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不能盲目的向某个领域进军,不然可能会导致产品无人问津,当然大胆的尝试也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因素,但必须是在足够的把握下,在对市场有着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把握先机,抢先占领市场的有利地位。
② 快速发展背后的难处
所谓有因必有果,娃哈哈如此速度的发展与其恰当的市场策略密不可分。企业通过向饮料设备制造业延伸来降低成本,也节约了原材料、水、电等资源。在上,娃哈哈采用了销售额定岗定编,考核销售额人均贡献率,有效了低了销售过程中的人员成本。同时,娃哈哈采用区域的模式降低运输半径降低了成本,并以此打造了一些区域性强势产品。在管理模式上,娃哈哈得益于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这使得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并拥有资金链优势。
但是,这些成绩远远不能遮挡所面临的困惑。近些年来娃哈哈所涉及的产品,败多成少。这并不是企业品类延伸的宿命,而是其策略上的问题。娃哈哈大多采取跟进超越的方式,对市场上畅销的一线产品,模仿跟进,而后降低成本激励渠道辅以支持,这也让产品确实取得迅速超越同类产品的效果,但所反映出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当处于品牌竞争初期时,单一的模仿品牌比较容易,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对较高,企业赚钱速度快,“催生”出的新品牌也打理容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上品牌竞争的加剧,只是一味的模仿,会使自己本身的品牌被“稀释”,管理起来更加混乱,也不能给消费者一个固定的形象,最终导致品牌的分裂。
如今的娃哈哈,业绩的高速增长,整体销售额已经十分巨大,即便对市场上的一线产品模仿跟进很成功,也难以支持其高速增长的要求。娃哈哈需要为其充裕的资金寻找新的用途,需要为集团拓展新的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点似乎才是王道。
③ 品牌硬伤
品牌,是消费者的一种需求。
当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少、影响力小时,消费者就会倾向于品牌知名度,谁的知名度高就偏爱谁,不需要什么品牌核心价值。娃哈哈、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就是在这个黄金期崛起壮大的,这是抓住了中国市场被激活放大的机遇。
但是,当一个品类中的品牌多了,竞争就会升级,竞争也会向着更加深刻的品牌内涵层面发展。比如可口可乐公司以“美汁源”健康清新传递品牌形象,而养生堂又以“农夫山泉”“农夫果园”“清嘴”“水溶C100”颇具创意而贴近消费者。而相比之下,娃哈哈似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够传神的诉诸品牌形象与这些竞争对手抗衡。笔者不禁联想到一些似乎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娃哈哈多年沉淀下来的品牌核心优势和竞争力是什么?娃哈哈扩张市场又依靠着什么样的优势?娃哈哈实施多元化,最有利的武器是什么?为什么娃哈哈近期推出的产品不尽人意......这些也都能证明如今的娃哈哈品牌名声大,品牌影响力却日渐空虚。
概括来讲,娃哈哈真正的硬伤在于品牌系统管理。这也是国内很多快消品企业较为普遍的通病与硬伤。娃哈哈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即以生产思维为导向建设品牌,凭着“上级”的感觉去界定产品的方向。然而就饮料行业而言,最终为产品买账的就是普通消费者,只有将消费者的需求与产品的品牌、定位恰当结合,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也给娃哈哈指出了一个方向:应该更多的注重研究目标消费者的心智认知,研究消费者的偏好。笔者认为,娃哈哈如今已经成为了在国内市场举足轻重的知名品牌,也具备了系统提升其品牌的基础,可以针对其品牌及旗下核心产品进行周详的消费者调研,研究娃哈哈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系统的调研娃哈哈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个性、品牌联想。不仅是娃哈哈,很多企业都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品牌知名度的打造,而忽视了品牌认知度与品牌联想的提升以及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培养。高频次广覆盖的广告只能渲染品牌知名度,对其认知度的提高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帮助,甚至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企业间竞争的结果,往往是群体思维的对抗与较量。娃哈哈应该依靠强大的品牌以及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发挥优势,奴驾市场。
健力宝营销案例
一、案例概述
1984年健力宝在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荣为“中国魔水”。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1988至1997年连续10年产销量均在全国软饮料行业中排名第一。但1997年后就逐渐衰落,战略的迷失注定了今天健力宝的没落。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健力宝也是其中之一。健力宝诞生于1984年,在当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作为中国第一个添加碱性电解质的饮料,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运动饮料的概念。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出现一次次权利更迭,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因果。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管理的覆辙中,有太多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二、案例分析
案例失败原因所在
1.长期战略迷失。
战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的成功,同样,战略的迷失也是企业领导者对自身未来方向判断失误的结果。这一点非常深刻地体现在健力宝和她的两任领导者身上。健力宝无论在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代,都严重存在战略迷失的问题,战略迷失导致了两个时期的健力宝缺乏清晰的战略性目标,最终陷入困局。在李经纬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个随遇而安的决策去自然推动的,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则更像是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小孩,喜欢四处出击。
2.组织架构不合理。
健力宝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的设计、关键职位、职级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整个组织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跟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业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企业。如果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所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当时国有企业的通病,那张海管制下的健力宝所存在的问题则完全是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治理结构错位、组织功能缺失等,都是张海时期健力宝治理结构缺陷的基本表现。3.流程管理僵化。
在张海主政期间,流程在健力宝内部是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词,按流程走是很多中高层喜欢说的一句工作语言,而健力宝内部所制定的流程文件汇总堆起来都超过1米。但健力宝的流程却太完备了,乃至一个内部摄影摄像工作都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而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更是多达23项。本来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却一定要拟一个书面的工作联络单;财务的审批时间时常要拖很久,假如某个领导出差了,很急的事情也要等他回来。
4.营销模式败局。
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主要是李经纬以其好交朋友和够义气的独特个人魅力深深吸引着成百上千的健力宝经销商。从1984年到1997年这十多年间,健力宝从本质上是属于推销商、坐商,而不是营销商.林佑刚评价,尽管后来李经纬也尝试对整个营销模式进行变革,但由于整个团队已经习惯了坐商,变革的阻力和整个团队的落后意识使健力宝最终没有在李经纬手中建立起符合新的竞争形式的营销体系。而张海入主之后,健力宝大力推行合作伙伴制营销模式。合作伙伴制意图在可口可乐的通路精耕与娃哈哈的联销体营销模式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但最终却弄得两不像,投入了巨大得资源,收效却不理想,最终不得不收缩战线。
5.多品牌失败
健力宝、柠蜜宝、天浪、乐臣、超得能,是李经纬时代的主打的五大品牌,如果再加上下属厂推出的品牌,则有超过20个,但真正成功的只有健力宝;相比之下,张海时期健力宝推出的第五季、爆果汽和A8,在品牌炒作上却较为成功,尤其是第五季和爆果汽,更是在市场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今日流行第五季、让你一次爆个够等品牌广告语也成为一时的流行语。但林佑刚认为:张海在健力宝的多品牌运作失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蹈了李经纬的覆辙,没有对健力宝这个主品牌进行彻底的年轻化改造;二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各品牌缺乏清晰的定位,令人搞不懂谁是主角,最终品牌之间相互打架。
6.人力资源管理混乱
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作为三水地方国有企业,执行着本土化人才政策,除了因为公关宣传需要引进了像李宁这样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人脉关系的人,以及后期部分外地应届大学毕业生加盟之外,清一色是三水人,缺乏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加盟,严重束缚了健力宝的经营思维;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却在人才引进与任人唯亲之间彷徨,没有统一的选人标准,需要人才时,只看专业技能而不看是否适合健力宝文化及其他方面,各式各样的人都进来了;没有制度化的解聘标准,即使是管理人员的解聘也很随意,给员工带来不安全感;中、基层员工培养与整合无统一标准,一方面造成部分老员工未适应企业转制带来的文化转变冲击,表现得相对更保守,另一方面少数新员工带来得不良习气影响得不到有效消除。
最终结论
一个企业的成功,首先战略要清晰,这也是最重要的,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对市场有着清晰而精准的认识,战略迷失将会导致企业的落败。其次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健力宝案件一部分就是因为管理方面的落后和混乱,而导致企业的衰落。
第二篇: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大江南北。
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资成立了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使娃哈哈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0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
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省市建有4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44亿元的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业。
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娃哈哈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其驰骋市场成功的关键,本案例分析了娃哈哈市场营销链的控制方法、解决冲货问题的策略、营销体制定等问题,请看本期“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控制与促销:
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对“最后一公里”的营销概念的理解各异,有的说是服务,有的说是质量,有的说是品牌,而娃哈哈却认为是:“利益的有序分配”。有序必然就要有控制,控制在营销渠道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差、区域、品种和节奏。
第三篇:娃哈哈集团的市场营销
娃哈哈集团的市场营销
杭娃哈哈集团公司建立于1988,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娃哈哈在全国8省市拥有股子公司。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介绍,1988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930.15吨,约为当年全国饮料的十二分之一,年销售收入达31亿元,在全国饮料十强中名列首位,品牌无形资产达22.48亿元。
短短的十一年里,娃哈哈集团不断开发和生产具有使用价值的质高价廉的大众产品,收到社会的关注,产品畅销不衰是企业赢得了生产发展的空间,同时促进看品牌价值的积累,陆续开发生产了20多个系列的产品,其主导产品为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产量已经连续几年位居中国第一。其中,乳酸奶、瓶装饮用水、灌装营养粥三类产品数量一直为国内第一品牌。1998年6月,在非常可乐,非常选择的广告攻势下,哇哈公司又推出系列碳酸饮料---非常可乐。
1995年5月娃哈哈集团总经理宗亲后:“在未来五年内,娃哈哈集团期望通过进一步努力,是自己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实现是中国的娃哈哈向世界娃哈哈的飞跃,为中国名族饮料走向世界市场起到排头兵作用。
市场竞争分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集团军登陆中国市场,国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推出自己的名族碳酸饮料品牌,希望占有中国饮料大市场的一定份额。但由于两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加上当时国有企业是受体制约束,国有品牌在国人心中未被认识。在两乐的冲击下,国有品牌碳酸饮料一下子跌入谷底,出现在水淹七军的惨痛历史。
第四篇: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1
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来源:猎商企业参谋
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大江南北。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资成立了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使娃哈哈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0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省市建有4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44亿元的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业。
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娃哈哈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其驰骋市场成功的关键,本案例分析了娃哈哈市场营销链的控制方法、解决冲货问题的策略、营销体制定等问题。1控制与促销:
对“最后一公里”的营销概念的理解各异,有的说是服务,有的说是质量,有的说是品牌,而娃哈哈却认为是:“利益的有序分配”。有序必然就要有控制,控制在营销渠道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差、区域、品种和节奏。
价差指的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经过的所有批零通路。就饮料、家电等产品而言,一般有三到四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高价的产品如果没有诱人的价差分配,无法引起经销商的积极性,而低价产品如果价差控制得当,仍然可以以量大而为经销商带来利润。有序地分配各级经销层次的利益空间,不但是生产商的责任,更是其控制市场的关键所在。
娃哈哈认为,生产商推出任何一项促销活动或政策,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设计一套层次分明、分配合理的价差体系。当今很多企业在营销中,喜欢动辄“超低空”,以低价轰炸市场,以为只要我的价格比别家的低,肯定卖得就比别人的火,其实未必。因为没有考虑价差的低价,无疑让经销商无利可图,他不给你用力吆喝,不把你的产品摆在柜台上,买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无法到达。一般而言,低价策略在新产品进入一个成熟市场时会因其对原有市场价格体系的摧毁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可是在长效经营中却可能是一个毒素颇大的兴奋剂。
与别的企业往往把促销措施直接针对终端消费者不同,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常年循环,月月如是。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相反,依赖于直接让利于消费者的促销,则造成经销商无利可图而缺乏动力,最终竞相降价而可能把零售价格打乱。
宗庆后认为,品牌商面对经销商和消费者往往有一个本末上的判断。在他的理解中,品牌商在推导一个新产品时,首先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以强力把市场冲开,造成销售的预期,这期间要把所有的人、财、物力倾注到网络渠道上,培育起忠诚的客户群体。在完成这一工作之后,则应该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只要经销体系内的价差体系一旦形成,就应该把更多的优惠政策放到零售终端上。而更多企业进行的却往往是相反的操作。
2冲货与竞争:
区域冲货问题,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娃哈哈也不能避免。中国市场幅员广阔,各省区之间由于经济状况、消费能力及开发程度的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差异极大,如浙江与江西、安徽毗邻而居,经济总量却相差数倍。娃哈哈在三省的销量各有不同,为了运作市场,总部对各省的到岸价格、促销配套力度和给予经销商的政策也肯定有所差异,因而,各经销商根据政策的不同,偷偷地将一地的产品冲到另一地销售的情况便难免发生,这种状况频繁出现,必将造成市场之间的秩序紊乱。如蚁噬大堤,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一个有序的市场体系崩于一旦,在过去十多年中,已有无数企业因此莫名坠马,一蹶不振。
娃哈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巡回全国,专门查处冲货的经销商,其处罚之严为业界少有。宗庆后及其各地的营销经理到市场行走时,第一要看的便是商品上的编号。一旦发现编号与地区不符,便严令要彻查到底。
可是,要彻底解决冲货问题,治根之策,还是要严格分配和控制好各级经销商的势力半径。一方面充分保护其在本区域内的销售利益,另一方面则严禁其对外倾销。近年来,娃哈哈放弃了以往广招经销商、来者不拒的策略,开始精选合作对象,从众多的经销商中发展、扶植大客户,同时,有意识地划小经销商的辐射半径,促使其精耕细作,挖掘本区域市场的潜力。
对于竞争,娃哈哈则体现出作为一家成熟的市场强势企业的自信和能力。一家企业在一定阶段的营销策略的设定,无非主要根据以下几种要素:消费者的需求、本公司的开发、竞争对手的举措。娃哈哈的纯净水、果奶、八宝粥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因此它常常成为其他企业设定营销策略的“假想敌”。一年四季,宗庆后的案头每天都会摆上一大叠有关竞争对手针对娃哈哈进行渠道抢夺和市场促销的战报。宗庆后对此的策略基本上是:以我为主,进行适度调整,避其锋芒,以持久力取胜。
宗庆后把这一策略比喻为“弹钢琴”:当对手以低价策略进行市场抢夺的时候,娃哈哈往往不会进行针对性的对抗。在宗庆后看来,这无疑于玉石俱焚,得不偿失,而且还很容易陷入对手的陷阱——它很可能是以一个非主力产品的牺牲来扰乱和摧毁你的整个市场体系。娃哈哈会避开直接的对抗,而利用自己的广告和品牌优势,在别的产品上进行推导。当对手在抢得一定市场,实力耗尽并开始把价格提上去之后,它则迅速作出反应,突然开展强有力的促销。如此一来一往,一纵一收,如果对手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基础原本就不稳,主动权和控制权很快便又回到娃哈哈手中。在这层意义上,与娃哈哈在市场上交手的无数品牌,其溃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娃哈哈有多么的强大,而在于它的对手在用大把的金钱轰开市场之后,便往往会不知所措或急于获利,以致于自乱阵脚。
3联销体:
娃哈哈的营销队伍走的是一条“联销体”路线。跟其他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营销员少得让人难以想像,只有2000人,而且宗庆后还表示,他不会让这个人数有太大的突破。
纵观娃哈哈15年发展历程,其营销模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国营的糖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其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省份各种专业及农贸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的批发商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把国营糖酒公司原有的渠道网络冲得七零八落,中国农村城镇市场出现了一个大重组,娃哈哈及时顺应这一变化,与各地市场中的大户联手,很快编织起一个新的、无比灵活的市场网络。正是通过成千上万个大小经销商,娃哈哈的产品渗透到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到了1996年前后,随着中国保健品、饮料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战团。它们纷纷仿效娃哈哈,向农贸和专业市场大力进军,连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品牌也开始把营销重心下移,在县级市场与娃哈哈一争高下。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其存在的弊端便一一浮出水面:首先是多头经销,公司无法控制市场;二是冲货现象严重;三是一旦市场出现暂时的滞销现象,都会造成恐慌性的降价。
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即近两年发生的变化:娃哈哈开始淡出农贸市场,摒弃原有的粗放式的营销路线,进而开始编织自己的“联销体”网络。娃哈哈的营销组织结构是这样的:总部——各省区分公司——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终端。
其运作模式是:每年开始,特约一级批发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娃哈哈支付与银行相当的利息,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一批商在自己的势力区域内发展特约二批商与二批商,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将打一笔预付款给一批商以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
娃哈哈保证在一定区域内只发展一家一级批发商。同时,公司还常年派出一到若干位销售经理和理货员帮助经销商开展各种铺货、理货和促销工作。在某些县区,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的一批商仅仅提供了资金、仓库和一些搬运工,其余的所有营销工作都由娃哈哈派出的人员具体完成。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协作框架。从表面上看,批发商帮娃哈哈卖产品却还要先付一笔不菲的预付款给娃哈哈——在某些大户,这笔资金达数百万元。而在娃哈哈方面,则“无偿”地出人、出力、出广告费,帮助批发商赚钱。
对经销商而言,他们无疑是十分喜欢娃哈哈这样的厂家的:一则,企业大,品牌响,有强有力的广告造势配合;二则,系列产品多,综合经营的空间大,可以把经营成本摊薄;三则,有销售公司委派理货人员“无偿”地全力配合,总部的各项优惠政策可以不打折扣地到位。
当然他们也有压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资本金垫底,其次必须全力投入,把本区域市场做大,否则第二年联销权就可能旁落他家。
任何营销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危险游戏。相对于生产商自己招聘人马、全资编织市场网络,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似乎更为经济和高效。各级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一方面可以使娃哈哈迅速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大大降低市场的导入成本,更重要的似乎还在于,这些与娃哈哈既为一体又非同根的经销商团队,是保证市场创新、增长和降低风险的重要力量。娃哈哈其实通过这种“制度建设”,实现了市场的制衡。而尤为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娃哈哈营销队伍的恐龙化。
4营销安全:
如何让自己的营销规避风险?很多人认为,就是给营销链中的每一个经销商更大的利益诱惑,其实这个理念是有缺陷的。对一个成熟的经销商而言,与超额利润相比,他更渴望的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同盟和收益来源。
90年代以来,在中国市场上,较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大概可分为五大流派:一是以乐百氏、步步高等广东企业为代表的“技巧流”,它们机巧灵活,富有活力,敢于尝试,十分注重营销技巧的组合,善于制造市场热点,顺势而为,在运动中赢取先机;二是以海尔、长虹等企业为代表的宇宙流,它们往往目标宏大,注重市场的宏观效应,不斤斤计较一时一地之得失,投入豪放,善于算大账,在营销中不拘小节,因而也容易造成市场上的大起大落;三是以宝洁、摩托罗拉等跨国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所谓“学术流”,它们注重各种营销要素及手段的整合,具有中长远的市场谋划,在市场战略的设定上与国内企业相比更为高远,而其市场竞争的后劲更为充足,企图野心也更大;四是以一些“高科技产品”企业、网络公司、医药企业等为代表的“功利流”,它们是市场营销的投机主义分子,没有确定的企业生存理念和整体而长久的市场战略,营销模式飘忽不定,市场策略随机应变,以阴谋取势,从暗处着手,一击即中,全身而退;五是以娃哈哈、联想等为代表的“自然流”,它们注重市场基础的构筑,以品牌带动市场人气,以网络推进产品销售,养气蓄势,后发制人,蕴霸气于无形之中。
这五种流派,无所谓高低好坏,逐鹿江湖一向是“成者王侯败者寇”,成败也往往在一瞬间。而任何一个企业,一旦其成为该行业的领跑企业的时候,市场营销的安全问题便摆在了很醒目的位置上了。
近年来,凡是经常在市场行走的营销人士均已经发现,目前在广袤的农村城镇市场,对经销商和终端点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跨国品牌、国内品牌均在这一点上不敢稍有松懈。在沿海的很多乡镇,食品营销商的理货员平均七天便会巡回到一个零售点,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指标性的天数,若达不到这个巡回能力,便几乎意味着弃权了。
因此,娃哈哈对市场始终保持着一种兔子般的警觉。宗庆后常言:娃哈哈必须巩固已有的城镇市场和客户群,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今天所有的导入和努力,都是为明天跨国品牌的进入打前站和付学费。
作为市场领跑型企业,决策者至为重视的一个课题是,如何避免剧烈的市场动荡和过度竞争,维护市场的稳定。“市场安全”成为了一个决定企业长远效益的“杠杆”。在这一战略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模式,第一种是跨国品牌经常采用的“技术升级法”,它们利用强大的技术开发支撑能力,在竞争对手即将或刚刚开始跟进的时候,就迅速地进行技术换代,创造出新的技术概念和市场需求,再用知识产权造成跟进上的壁垒。这种“以进求变”的策略,保证其始终站在产业进步的最前沿,以其技术优势保证市场的安全并获取高于产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效益。在技术开发上的大投入,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竞争上的优势。以诺基亚为例,它每年用于通讯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为20亿美元,一般企业根本无法望其项背,若是开发同样的高尖技术,其他企业的制造成本将高于诺基亚数倍。
第二种是国内品牌经常使用的“梯度降价法”。当今而言,比较成功的企业应该算是格兰仕微波炉。它靠超级规模形成超级低价,进而形成经营的安全性。格兰仕行销总裁俞尧昌先生曾描述说:当产销规模达到150万台,则保本点规模在80万台;当规模到400万台,则保本点在250万台,当规模到1200万台,则以800万台为保本定价点。尽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边际效益持续递减,然而,由于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双重下降,在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成本壁垒,其在市场上营销安全系数也无疑增大。由此可以观察到,国内很多企业仅仅将价格战视为竞争战术上的一种手段,而格兰仕却将其当成了战略策略的重要部分,其营销理念无疑更胜一筹。
第三种则是娃哈哈目前正在尝试中的“通路重组法”。对饮料食品企业而言,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均无所谓的高技术,因此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而通过战略性的降价策略形成优势,也非宗庆后所愿,因此他把战略的重点放在了市场网络的重构上。
“最安全的营销”,当然是真空状态下的没有竞争的营销。而在竞争异常惨烈的氛围中,如何让自己的营销规避风险?很多人认为,就是给营销链中的每一个经销商更大的利益诱惑,其实这个理念是有缺陷的。对一个成熟的经销商而言,与超额利润相比,他更渴望的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同盟和收益来源。营销安全的根本是市场的秩序,是整个营销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有序互动和相互职责的确定化,而这一秩序的发起和治理者,便应当是品牌生产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那种粗放式的营销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每一个市场决策者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更为经济、更为简捷又更为高效安全的新模式。
今年以来,娃哈哈悄然开始了一场雄心勃勃的营销网络建设工程:宗庆后要在未来三年内构筑起一个全封闭式的全国营销网络,在企业内部,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蜘蛛战役”。
宗庆后判断,中国市场的终端之争,首先将在批零渠道展开。娃哈哈的野心,是在三年之内把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县域级饮料销售商都聚集到自己的旗下。宗庆后理想中的娃哈哈网络是这样的:娃哈哈在一个区域内只选择一个批发商,该一批商只卖货给自己的二批,二批只向划定区域内的三批商和零售店铺销售。整个销售网络是在一个近乎全封闭的、规范化的系统内进行的。这可能是当今中国市场上最具雄心和创造力的一个营销试验:娃哈哈试图把数十年如一的自然性流向一变而为控制性流向。
一旦这一营销网络大功告成,价格的规范和产品的推广自然可以收发自如,用宗庆后自己的话说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网络体系要得以支撑下去,将取决于以下三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娃哈哈必须保证向经销商推出的产品是一种畅销的大众商品;
二、娃哈哈必须提供给经销商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让他们只需要做好娃哈哈一家的产品,便可以获得相当的利润,至少比同时经营其他产品能够产生更高的可比效益;
三、娃哈哈必须有强有力的市场维护能力,不把市场管理和广告推广的压力转嫁到经销商头上。这三点,也无疑是宗庆后和哈哈未来所必须直面和解决的“永远的任务”。
点评 “恐龙”也需要合作 张辉
靠卖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产品起家的娃哈哈,如今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占到饮料总量的15%,“跟随性”产品非常可乐的销售额也已达到8.6亿元。取得如此业绩,在饮料行业,绝对算是“恐龙级”企业了。研究娃哈哈,可以研究宗庆后的战略(比如宗庆后力排众议,坚持生产“跟随性”产品非常可乐),也可以研究产品的创新,但最值得研究的还应该是娃哈哈在市场营销中对“合作”的理解。与三株全国十五万人的营销队伍相比,娃哈哈的营销队伍只有两千多人,并且不打算进一步扩大。如此之少的人,却要将毛利并不高的产品撒遍全中国,可见与其合作的“雇佣军”(各级经销商及零售终端)是营销链上的关键。玩动“雇佣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雇佣军”今天可以帮你打击对手,明天也可以帮着对手打你,对此,娃哈哈采取了“让利首先要让利经销商”、“设立区域独家经销商制度”、“经销商保证金制度”等策略,有效地对“雇佣军”进行了控制,为了更加完善这个“闭环”的营销体制,目前,娃哈哈正在实施“蜘蛛战役”,准备用三年时间将全国最具实力的县域级饮料经销商都聚集到自己旗下,完成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营销梦。恐龙级企业是依靠许多外力的支持才能生存的,“恐龙”也需要合作。这个道理,如今再次被娃哈哈验证。
第五篇:最新常渠道非常控制_——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常渠道非常控制 ——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2005-12-16 13:51:08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 宗庆后认为,品牌商面对经销商和消费者往往有一个本末上的判断。在他的理解中,品牌商在推导一个新产品时,首先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以强力把市场冲开,造成销售的预期,这期间要把所有的人、财、物力倾注到网络渠道上,培育起忠诚的客户群体。
2001年11月8日晚,央视广告招标经过漫长的10多个小时的竞争终于尘埃落定,娃哈哈集团以2015万元的价格,“独霸”了明年一二月份新闻联播与天气预报之间的黄金广告时间。
看来,明年又将是娃哈哈集团大有作为的一年。
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大江南北。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资成立了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使娃哈哈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0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省市建有4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44亿元的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业。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娃哈哈独特的营销策略是其驰骋市场成功的关键,本案例分析了娃哈哈市场营销链的控制方法、解决冲货问题的策略、营销体制定等问题,请看本期“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
1控制与促销:
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对“最后一公里”的营销概念的理解各异,有的说是服务,有的说是质量,有的说是品牌,而娃哈哈却认为是:“利益的有序分配”。有序必然就要有控制,控制在营销渠道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差、区域、品种和节奏。
★价差指的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经过的所有批零通路。就饮料、家电等产品而言,一般有三到四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高价的产品如果没有诱人的价差分配,无法引起经销商的积极性,而低价产品如果价差控制得当,仍然可以以量大而为经销商带来利润。有序地分配各级经销层次的利益空间,不但是生产商的责任,更是其控制市场的关键所在。
★娃哈哈认为,生产商推出任何一项促销活动或政策,首先应该考虑的便是设计一套层次分明、分配合理的价差体系。当今很多企业在营销中,喜欢动辄“超低空”,以低价轰炸市场,以为只要我的价格比别家的低,肯定卖得就比别人的火,其实未必。因为没有考虑价差的低价,无疑让经销商无利可图,他不给你用力吆喝,不把你的产品摆在柜台上,买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无法到达。一般而言,低价策略在新产品进入一个成熟市场时会因其对原有市场价格体系的摧毁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可是在长效经营中却可能是一个毒素颇大的兴奋剂。
★与别的企业往往把促销措施直接针对终端消费者不同,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常年循环,月月如是。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相反,依赖于直接让利于消费者的促销,则造成经销商无利可图而缺乏动力,最终竞相降价而可能把零售价格打乱。
★宗庆后认为,品牌商面对经销商和消费者往往有一个本末上的判断。在他的理解中,品牌商在推导一个新产品时,首先
应该做的一件事,是以强力把市场冲开,造成销售的预期,这期间要把所有的人、财、物力倾注到网络渠道上,培育起忠诚的客户群体。在完成这一工作之后,则应该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只要经销体系内的价差体系一旦形成,就应该把更多的优惠政策放到零售终端上。而更多企业进行的却往往是相反的操作。
2冲货与竞争:
娃哈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巡回全国,专门查处冲货的经销商,其处罚之严为业界少有;竞争策略是“敌疲我打”。★区域冲货问题,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娃哈哈也不能避免。中国市场幅员广阔,各省区之间由于经济状况、消费能力及开发程度的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差异极大,如浙江与江西、安徽毗邻而居,经济总量却相差数倍。娃哈哈在三省的销量各有不同,为了运作市场,总部对各省的到岸价格、促销配套力度和给予经销商的政策也肯定有所差异,因而,各经销商根据政策的不同,偷偷地将一地的产品冲到另一地销售的情况便难免发生,这种状况频繁出现,必将造成市场之间的秩序紊乱。如蚁噬大堤,往往在不经意间让一个有序的市场体系崩于一旦,在过去十多年中,已有无数企业因此莫名坠马,一蹶不振。★娃哈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巡回全国,专门查处冲货的经销商,其处罚之严为业界少有。宗庆后及其各地的营销经理到市场行走时,第一要看的便是商品上的编号。一旦发现编号与地区不符,便严令要彻查到底。
★可是,要彻底解决冲货问题,治根之策,还是要严格分配和控制好各级经销商的势力半径。一方面充分保护其在本区域内的销售利益,另一方面则严禁其对外倾销。近年来,娃哈哈放弃了以往广招经销商、来者不拒的策略,开始精选合作对象,从众多的经销商中发展、扶植大客户,同时,有意识地划小经销商的辐射半径,促使其精耕细作,挖掘本区域市场的潜力。★对于竞争,娃哈哈则体现出作为一家成熟的市场强势企业的自信和能力。一家企业在一定阶段的营销策略的设定,无非主要根据以下几种要素:消费者的需求、本公司的开发、竞争对手的举措。娃哈哈的纯净水、果奶、八宝粥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因此它常常成为其他企业设定营销策略的“假想敌”。一年四季,宗庆后的案头每天都会摆上一大叠有关竞争对手针对娃哈哈进行渠道抢夺和市场促销的战报。宗庆后对此的策略基本上是:以我为主,进行适度调整,避其锋芒,以持久力取胜。
★宗庆后把这一策略比喻为“弹钢琴”:当对手以低价策略进行市场抢夺的时候,娃哈哈往往不会进行针对性的对抗。在宗庆后看来,这无疑于玉石俱焚,得不偿失,而且还很容易陷入对手的陷阱——它很可能是以一个非主力产品的牺牲来扰乱和摧毁你的整个市场体系。娃哈哈会避开直接的对抗,而利用自己的广告和品牌优势,在别的产品上进行推导。当对手在抢得一定市场,实力耗尽并开始把价格提上去之后,它则迅速作出反应,突然开展强有力的促销。如此一来一往,一纵一收,如果对手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基础原本就不稳,主动权和控制权很快便又回到娃哈哈手中。在这层意义上,与娃哈哈在市场上交手的无数品牌,其溃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娃哈哈有多么的强大,而在于它的对手在用大把的金钱轰开市场之后,便往往会不知所措或急于获利,以致于自乱阵脚。
3联销体:
娃哈哈的营销队伍走的是一条“联销体”路线。跟其他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娃哈哈在全国各地的营销员少得让人难以想像,只有2000人,而且宗庆后还表示,他不会让这个人数有太大的突破。
★纵观娃哈哈15年发展历程,其营销模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国营的糖酒批发公司及其下属的二、三级批发站紧密合作,借用其现有的渠道进行推广。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省份各种专业及农贸市场的兴起,个体私营的批发商以其灵活多变的机制优势把国营糖酒公司原有的渠道网络冲得七零八落,中国农村城镇市场出现了一个大重组,娃哈哈及时顺应这一变化,与各地市场中的大户联手,很快编织起一个新的、无比灵活的市场网络。正是通过成千上万个大小经销商,娃哈哈的产品渗透到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
到了1996年前后,随着中国保健品、饮料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战团。它们纷纷仿效娃哈哈,向农贸和专业市场大力进军,连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品牌也开始把营销重心下移,在县级市场与娃哈哈一争高下。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其存在的弊端便一一浮出水面:首先是多头经销,公司无法控制市场;二是冲货现象严重;三是一旦市场出现暂时的滞销现象,都会造成恐慌性的降价。
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即近两年发生的变化:娃哈哈开始淡出农贸市场,摒弃原有的粗放式的营销路线,进而开始编织自己的“联销体”网络。娃哈哈的营销组织结构是这样的:总部——各省区分公司——特约一级批发商——特约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终端。
附录&网络营销是一种市场营销的全新方式,特别是网络发帖推广,他们整合网站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总结性的,带有广告性质的发帖,比较好的现在发帖的像地藏发帖,他们都是专业的发帖队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来,做得较专业的有地藏发贴机构,具体可以去搜索引擎搜索下该机构。
★其运作模式是:每年开始,特约一级批发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娃哈哈支付与银行相当的利息,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一批商在自己的势力区域内发展特约二批商与二批商,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将打一笔预付款给一批商以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
娃哈哈保证在一定区域内只发展一家一级批发商。同时,公司还常年派出一到若干位销售经理和理货员帮助经销商开展各种铺货、理货和促销工作。在某些县区,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的一批商仅仅提供了资金、仓库和一些搬运工,其余的所有营销工作都由娃哈哈派出的人员具体完成。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协作框架。从表面上看,批发商帮娃哈哈卖产品却还要先付一笔不菲的预付款给娃哈哈——在某些大户,这笔资金达数百万元。而在娃哈哈方面,则“无偿”地出人、出力、出广告费,帮助批发商赚钱。
对经销商而言,他们无疑是十分喜欢娃哈哈这样的厂家的:一则,企业大,品牌响,有强有力的广告造势配合;二则,系列产品多,综合经营的空间大,可以把经营成本摊薄;三则,有销售公司委派理货人员“无偿”地全力配合,总部的各项优惠政策可以不打折扣地到位。
当然他们也有压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资本金垫底,其次必须全力投入,把本区域市场做大,否则第二年联销权就可能旁落他家。
★任何营销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危险游戏。相对于生产商自己招聘人马、全资编织市场网络,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似乎更为经济和高效。各级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一方面可以使娃哈哈迅速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大大降低市场的导入成本,更重要的似乎还在于,这些与娃哈哈既为一体又非同根的经销商团队,是保证市场创新、增长和降低风险的重要力量。娃哈哈其实通过这种“制度建设”,实现了市场的制衡。而尤为重要的是,它避免了娃哈哈营销队伍的恐龙化。
4营销安全:
如何让自己的营销规避风险?很多人认为,就是给营销链中的每一个经销商更大的利益诱惑,其实这个理念是有缺陷的。对一个成熟的经销商而言,与超额利润相比,他更渴望的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同盟和收益来源。
★90年代以来,在中国市场上,较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大概可分为五大流派:一是以乐百氏、步步高等广东企业为代表的“技巧流”,它们机巧灵活,富有活力,敢于尝试,十分注重营销技巧的组合,善于制造市场热点,顺势而为,在运动中赢取先机;二是以海尔、长虹等企业为代表的宇宙流,它们往往目标宏大,注重市场的宏观效应,不斤斤计较一时一地之得失,投入豪放,善于算大账,在营销中不拘小节,因而也容易造成市场上的大起大落;三是以宝洁、摩托罗拉等跨国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所谓“学术流”,它们注重各种营销要素及手段的整合,具有中长远的市场谋划,在市场战略的设定上与国内企业相比更为高远,而其市场竞争的后劲更为充足,企图野心也更大;四是以一些“高科技产品”企业、网络公司、医药企业等为代表的“功利流”,它们是市场营销的投机主义分子,没有确定的企业生存理念和整体而长久的市场战略,营销模式飘忽不定,市场策略随机应变,以阴谋取势,从暗处着手,一击即中,全身而退;五是以娃哈哈、联想等为代表的“自然流”,它们注重市场基础的构筑,以品牌带动市场人气,以网络推进产品销售,养气蓄势,后发制人,蕴霸气于无形之中。
体利益这五种流派,无所谓高低好坏,逐鹿江湖一向是“成者王侯败者寇”,成败也往往在一瞬间。而任何一个企业,一旦其成为该行业的领跑企业的时候,市场营销的安全问题便摆在了很醒目的位置上了。
★近年来,凡是经常在市场行走的营销人士均已经发现,目前在广袤的农村城镇市场,对经销商和终端点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跨国品牌、国内品牌均在这一点上不敢稍有松懈。在沿海的很多乡镇,食品营销商的理货员平均七天便会巡回到一个零售点,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指标性的天数,若达不到这个巡回能力,便几乎意味着弃权了。
因此,娃哈哈对市场始终保持着一种兔子般的警觉。宗庆后常言:娃哈哈必须巩固已有的城镇市场和客户群,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今天所有的导入和努力,都是为明天跨国品牌的进入打前站和付学费。
★作为市场领跑型企业,决策者至为重视的一个课题是,如何避免剧烈的市场动荡和过度竞争,维护市场的稳定。“市场安全”成为了一个决定企业长远效益的“杠杆”。在这一战略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模式,第一种是跨国品牌经常采用的“技术升级法”,它们利用强大的技术开发支撑能力,在竞争对手即将或刚刚开始跟进的时候,就迅速地进行技术换代,创造出新的技术概念和市场需求,再用知识产权造成跟进上的壁垒。这种“以进求变”的策略,保证其始终站在产业进步的最前沿,以其技术优势保证市场的安全并获取高于产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效益。在技术开发上的大投入,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竞争上的优势。以诺基亚为例,它每年用于通讯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为20亿美元,一般企业根本无法望其项背,若是开发同样的高尖技术,其他企业的制造成本将高于诺基亚数倍。
第二种是国内品牌经常使用的“梯度降价法”。当今而言,比较成功的企业应该算是格兰仕微波炉。它靠超级规模形成超级低价,进而形成经营的安全性。格兰仕行销总裁俞尧昌先生曾描述说:当产销规模达到150万台,则保本点规模在80万台;当规模到400万台,则保本点在250万台,当规模到1200万台,则以800万台为保本定价点。尽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边际效益持续递减,然而,由于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双重下降,在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成本壁垒,其在市场上营销安全系数也无疑增大。由此可以观察到,国内很多企业仅仅将价格战视为竞争战术上的一种手段,而格兰仕却将其当成了战略策略的重要部分,其营销理念无疑更胜一筹。
第三种则是娃哈哈目前正在尝试中的“通路重组法”。对饮料食品企业而言,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均无所谓的高技术,因此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而通过战略性的降价策略形成优势,也非宗庆后所愿,因此他把战略的重点放在了市场网络的重构上。★“最安全的营销”,当然是真空状态下的没有竞争的营销。而在竞争异常惨烈的氛围中,如何让自己的营销规避风险?很多人认为,就是给营销链中的每一个经销商更大的利益诱惑,其实这个理念是有缺陷的。对一个成熟的经销商而言,与超额利润相比,他更渴望的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同盟和收益来源。营销安全的根本是市场的秩序,是整个营销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有序互动和相互职责的确定化,而这一秩序的发起和治理者,便应当是品牌生产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那种粗放式的营销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每一个市场决策者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更为经济、更为简捷又更为高效安全的新模式。★今年以来,娃哈哈悄然开始了一场雄心勃勃的营销网络建设工程:宗庆后要在未来三年内构筑起一个全封闭式的全国营销网络,在企业内部,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蜘蛛战役”。
宗庆后判断,中国市场的终端之争,首先将在批零渠道展开。娃哈哈的野心,是在三年之内把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县域级饮料销售商都聚集到自己的旗下。宗庆后理想中的娃哈哈网络是这样的:娃哈哈在一个区域内只选择一个批发商,该一批商只卖货给自己的二批,二批只向划定区域内的三批商和零售店铺销售。整个销售网络是在一个近乎全封闭的、规范化的系统内进行的。这可能是当今中国市场上最具雄心和创造力的一个营销试验:娃哈哈试图把数十年如一的自然性流向一变而为控制性流向。
一旦这一营销网络大功告成,价格的规范和产品的推广自然可以收发自如,用宗庆后自己的话说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应该指出的是,这一网络体系要得以支撑下去,将取决于以下三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娃哈哈必须保证向经销商推出的产品是一种畅销的大众商品;
二、娃哈哈必须提供给经销商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让他们只需要做好娃哈哈一家的产品,便可以获得相当的利润,至少比同时经营其他产品能够产生更高的可比效益;
三、娃哈哈必须有强有力的市场维护能力,不把市场管理和广告推广的压力转嫁到经销商头上。这三点,也无疑是宗庆后和哈哈未来所必须直面和解决的“永远的任务”。
点评 “恐龙”也需要合作
张辉
靠卖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产品起家的娃哈哈,如今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占到饮料总量的15%,“跟随性”产品非常可乐的销售额也已达到8.6亿元。取得如此业绩,在饮料行业,绝对算是“恐龙级”企业了。研究娃哈哈,可以研究宗庆后的战略(比如宗庆后力排众议,坚持生产“跟随性”产品非常可乐),也可以研究产品的创新,但最值得研究的还应该是娃哈哈在市场营销中对“合作”的理解。与三株全国十五万人的营销队伍相比,娃哈哈的营销队伍只有两千多人,并且不打算进一步扩大。如此之少的人,却要将毛利并不高的产品撒遍全中国,可见与其合作的“雇佣军”(各级经销商及零售终端)是营销链上的关键。玩动“雇佣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雇佣军”今天可以帮你打击对手,明天也可以帮着对手打你,对此,娃哈哈采取了“让利首先要让利经销商”、“设立区域独家经销商制度”、“经销商保证金制度”等策略,有效地对“雇佣军”进行了控制,为了更加完善这个“闭环”的营销体制,目前,娃哈哈正在实施“蜘蛛战役”,准备用三年时间将全国最具实力的县域级饮料经销商都聚集到自己旗下,完成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营销梦。恐龙级企业是依靠许多外力的支持才能生存的,“恐龙”也需要合作。这个道理,如今再次被娃哈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