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
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
本办法根据《第二批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由工作考核、质量安全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三部分组成,其中工作考核占总分的60%,质量安全水平占20%,群众满意度占20%。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求考核总分值在90分(含)以上,且所有关键项均符合要求。
第一部分:工作考核
工作考核部分包括35个考核项目,其中13个关键项(带*),共计100分,占考核总分值的60%。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履行(18分)
1.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和省级安全县创建工作领导机构(2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内的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发展改革、财政、食药、质监、粮食、工商、卫生、公安、商务等部门的职责清晰,落实到位(2分)。
2*.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县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3分)。
3.县级人民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对乡镇的年度考核,所占权重不低于4%(2分),纳入对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所占权重不低于6%(2分)。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2分),县级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度工作计划(2分)。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追溯等各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专项工作经费投入额度占县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3分)。
二、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3分)
6.开展工矿区、污灌区、城市郊区和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工作(1分),开展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1分)。
7.对被污染的农产品产地开展综合治理(1分)。
三、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力(16分)
8*.实行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2分)。其中,农药市场准入管理和建立主体监管名录(1分),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准入管理和建立主体监管名录(1分)。
9*.落实省政府关于禁止、限制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实施意见(2分),100%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1分),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1分),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1分)。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1分),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1分)。
10.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配送网络(1分)。建成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1分),实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1分)。11.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1分),定期对县域内主要生产企业、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1分)。
四、标准化生产全面实行(9分)
12.对辖区主要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1分),标准入企入社率达到100%(1分)。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使用等技术(1分)。
13.开展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创建活动(1分)。14*.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监管和补贴奖励机制,“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占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比重达到35%(1分),强化证后监管,督促规范使用认证产品标识,依法规范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1分),实行不合格产品淘汰和曝光机制(1分)。
15.以二维码技术为重点,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现菜、茶、果、猪、鱼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2分)。
五、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措施落实到位(21分)
16.100%落实农产品生产单位(含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下同)、畜禽屠宰企业、收储运企业、经纪人等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2分)。
17.建立农产品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诚信档案制度,将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1分),约谈其法定代表人,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在新闻媒体曝光(1分)。
18.*农产品生产单位实施质量安全承诺和开展从业人员培训(1分),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禁止行为的法律规定,农产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基本杜绝(3分)。
19*.农产品生产单位100%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严格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出具农产品产地证明,实行产品包装或标识制度(3分)。
20.大力推行农产品产地证明制度,统一格式规范,产地证明随货同行,实现农产品产地、收购、贮存、运输环节监管无缝衔接(2分)。
21.建立产地农产品收购人员或送货人员、贮存仓库和运输车辆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农产品购、贮、运台账制度,全面开展产、购、贮、运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2分)。
22.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工作,涉及的职能、编制、人员、经费全部划转到位(1分)。
23*.督促屠宰厂(场)落实“瘦肉精”自检等制度,严格实行“瘦肉精”检测和屠宰检疫同步,凡经检测和检疫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出厂(场)销售(2分)。强化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生鲜乳非法添加行为(1分)。建立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机制,病死畜禽和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分)。
六、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8分)
24.制定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1分),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收储运企业(2分),县级每年定性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4000个(2分),每年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500个(1分)。每个乡镇监管机构每年定性速测农产品样品不少于2000个(2分)。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到位(6分)
25*.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统筹开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每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立案查处案件数不少于8件(2分),实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1分)。
26.建立健全违法违规线索有奖举报和案件协查、联合办案、大要案奖励等机制(1分)。建立涉嫌农产品质量安全犯罪案件查处移送制度,对符合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涉嫌农产品质量安全犯罪的案件,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2分)。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加强(10分)
27*.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检机构,加强工作力量,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明确岗位责任,健全管理制度(3分)。
28*.整合乡镇农业站所,统一核定事业编制,统一核定经费预算,编制部门行文组建含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和机构牌子的乡镇农业公共(或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并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及交通工具(3分)。
29.建立职责任务明确、考核体系完备的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1分)。
30.制订县、乡、村三级监管人员专门培训计划,做到全员培训(1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落实责任,做好生产单位和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应用宣传、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2分)。
九、应急处置(4分)
31*.三年内未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发生因本县生产的农产品造成销区发生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因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2分)。
32.制(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强化应急保障和应急演练,随时抓好应急处置工作(2分)。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基本完善(5分)
33.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过程管控、产地准出管理、收储运过程监管和农产品生产单位诚信管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2分)。
34.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互为条件、互认对接的衔接机制,县食药部门监督市场、加工、餐饮经营主体在购进农产品时查验检验(检疫)合格证和农产品产地证明,没有的,必须检测合格后方能购进(2分)。
35.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分散农户和农产品收储运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和管理模式(1分)。
第二部分: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部分占考核总分值的20%,包括2个关键项(带*)。
一、质量安全水平以省农业厅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为测算依据。
二、监测范围包括县域内的主要农产品,监测项目包括涉及质量安全的关键指标要素。三*、监测合格率应达到98%以上。
四*、本县生产销售的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产品中禁用农药,猪、牛、羊等畜产品中“瘦肉精”、禽蛋中禁用兽药、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五、由监测合格率的分子数值乘以20%,测算出质量安全水平部分在考核总分中的分值。
第三部分:群众满意度
群众满意度部分占考核总分值的20%,包括1个关键项(带*)。
一、群众满意度考核由省农业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二、群众满意度考核包括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监管部门工作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情况、投诉举报情况、遇到问题的处置情况和质量安全状况等多个方面内容的满意度。
三*、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四、由群众满意度的分子数值乘以20%,测算出群众满意度部分在考核总分中的分值。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考核,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条件与能力评审和确认的活动。
第三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四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检测资源共享,推进县级农产品综合性质检测机构建设。
第二章 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 第六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经所在机构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八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的人员比例不低于40%。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工作8年及以上,可视为同等能力。
第九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98%,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第十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检测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并具备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环境条件。
从事相关田间试验和饲养实验动物试验检测的,还应当符合检疫、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的,还应当具备防范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的条件。
第十一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二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经费。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三条 申请考核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考核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设立或者授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申请人应当向考核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机构法人资格证书或者其授权的证明文件;
(三)上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机构设置的证明文件;
(四)质量体系文件;
(五)计量认证情况;
(六)近两年内的典型性检验报告2份;
(七)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考核机关设立或者委托的技术审查机构,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第十六条 考核机关受理申请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将申请材料送技术审查机构;不予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技术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并向考核机关提交初审报告。
通过初审的,考核机关安排现场评审;未通过初审的,考核机关应当出具初审不合格通知书。
第十八条 现场评审实行评审专家组负责制。专家组由3-5名评审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其他技术专家参加。
评审员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或相关工作5年以上,并经农业部考核合格。
评审专家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工作,并向考核机关提交现场评审报告。
第十九条 现场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三)检测能力。
第四章 审批与颁证
第二十条 考核机关应当自收到现场评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申请人是否通过考核的决定。
通过考核的,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书》),准许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考核标志,并予以公告。
未通过考核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考核合格证书》应当载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名称、检测范围和有效期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考核合格证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农业部备案。
第五章 延续与变更
第二十三条 《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为6年。证书期满继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提出申请,重新办理《考核合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名称或者地址变更的,应当向原考核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五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考核机关重新申请考核:
(一)检测机构分设或者合并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检测场所变更的;
(四)检测项目增加的。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考核机关通过报告、能力验证、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按照考核机关的要求,参加其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以保证持续符合机构考核条件和要求。
第二十七条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考核机关举报。考核机关应当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八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考核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弄虚作假的,考核机关应当予以警告,取消考核资格,一年内不再受理其考核申请;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考核证书的,撤销考核证书,三年内不再受理其考核申请。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或擅自发布检测数据和结果,并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处罚,三年内不受理其机构考核申请。
第二十九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考核机关责令其1个月内改正;逾期未改正或改正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由考核机关暂停其检测工作。
(一)未按规定对人员、仪器设备、设施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检测工作等实施有效管理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三)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及其他档案管理不规范的。第三十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考核机关责令其3个月内整改,整改期间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逾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由考核机关注销其《考核合格证书》。
(一)超出批准的检测能力范围,擅自向社会出具检验数据、结果的;
(二)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报告的;
(三)检测工作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
第三十一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机关应当视情况注销其《考核合格证书》:
(一)所在单位撤销或者法人资格终结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未按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考核的;
(三)《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依法不予延续批准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考核机关要求参加能力验证的;
(五)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不配合监督检查的;
(六)依法可注销检测机构资格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从事考核工作的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部规章对农业投入品检测机构考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7年11月30日起施行。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7号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业经2007年10月30日农业部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2日起施行。
部长:孙政才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考核,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条件与能力评审和确认的活动。
第三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考核和计量认证合格后,方可对外从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工作。
第四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鼓励检测资源共享,推进县级农产品综合性质检测机构建设。
第二章 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
第六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第八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5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不低于40%。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5年以上。
第九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其从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98%,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第十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与检测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并具备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环境条件。
从事相关田间试验和饲养实验动物试验检测的,还应当符合检疫、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的,还应当具备防范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的条件。
第十一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二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经费。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三条 申请考核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考核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设立或者授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申请人应当向考核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机构法人资格证书或者其授权的证明文件;
(三)上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机构设置的证明文件;
(四)质量体系文件;
(五)计量认证情况;
(六)近两年内的典型性检验报告2份;
(七)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考核机关设立或者委托的技术审查机构,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第十六条 考核机关受理申请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将申请材料送技术审查机构;不予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技术审查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审,并向考核机关提交初审报告。
通过初审的,考核机关安排现场评审;未通过初审的,考核机关应当出具初审不合格通知书。
第十八条 现场评审实行评审专家组负责制。专家组由3-5名评审员组成。
评审员应当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或相关工作5年以上,并经农业部考核合格。
评审专家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工作,并向考核机关提交现场评审报告。
第十九条 现场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三)检测能力。
第四章 审批与颁证
第二十条 考核机关应当自收到现场评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申请人是否通过考核的决定。
通过考核的,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书》),准许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考核标志,并予以公告。
未通过考核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考核合格证书》应当载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名称、检测范围和有效期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颁发《考核合格证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农业部备案。
第五章 延续与变更
第二十三条 《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
证书期满继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内提出申请,重新办理《考核合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名称或者地址变更的,应当向原考核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五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考核机关重新申请考核:
(一)检测机构分设或者合并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检测项目增加的。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农业部负责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能力验证和检查。不符合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考核机关撤销其《考核合格证书》。
第二十七条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考核机关举报。考核机关应当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八条 考核机关在考核中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考核资格,一年内不再受理其考核申请:
(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弄虚作假的;
(二)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的。
第二十九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考核机关应当视情况注销其《考核合格证书》:
(一)所在单位撤销或者法人资格终结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未按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考核的;
(三)擅自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范围的;
(四)依法可注销检测机构资格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 从事考核工作的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部规章对农业投入品检测机构考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2日起施行。
第四篇: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自2006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以来,湖北省相继有70个县级和7个市级农产品质检站(中心)获批建设,建设总投资3亿元。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启动的全国首批56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名单中,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名列其中,国家要求对我市项目建设投资共计100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将我市列为首批,进行项目建设投资,说明国家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视。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下称我中心)做为国家项目的主体承建单位,更是有责任将项目建设好、把资金利用好,决不能辜负党和国家以及我市七百多万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
自项目批复至今已半年有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工作正扎实推进,为了明确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湖北省整个地市州中所处的位置,我中心对湖北省其他12个省直管地市级城市和县市级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做了问卷调查,现将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做以下分析,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区域范围内,有84.6%的地市州正在建设或是已经建成,其中包含我市的建设情况。除了获得批准建设的以外,一部分尚未获得国家项目批准的地方,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也争取到当地政府财政投入,先试行建立起检测机构并开展了基本的检测监管工作。
二、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此次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日常工作当中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尚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是监管队伍综合实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通过调查发现,有53.8%的地市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取得了资质计量双认证;有53.8%的地市州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够对农产品实施定量检测;有69.2%的地市州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大队,而我市的检测队伍都不具备这些必备的条件,这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造成我市“只检不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监管运行经费欠缺,日常监管工作难以持续开展。通过调查发现,在地市级的检测单位中,除了此次国家项目支撑外,年检测经费超过30万的占76.9%。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自2006年10月成立以来,市政府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投入的专项监管经费总计不超过5万元,况且国家项目资金至今并未到账,这些可能是造成我市农产品监管工作不能正常持续开展的根本原因。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执法监管活动不能及时有效开展。在农产品综合类、食品类、种植类、畜牧兽医类、水产类、农业投入品类、农业环境类、农业转基因类、农业机械及设备类等九大检测范围类,我中心检测能力仅种植类1项,并且没有配合其他执法部门开展过正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由于这些软件、硬件配置不足,致使我市农监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对流通领域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予监管惩处。
四是多部门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较低,监管信息不共享,监管成本较高。国家项目建设要求将水产、畜牧、植保、环境等检测部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部门合署办公,而我市目前现状是分署办公、独立核算、各行其是。这造成类似项目在不同的部门均有建设,使有限资金分散使用,发挥不出应有效益,造成有些部门经费和不检测设备不够用,有些部门检测设备长期闲置,进而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同时,不同检测部门相互独立行使监管责任,使农产品大类被人为分开,出现不同检测机构同时对农产品大类不同品种进行监管,加上检测手段和标准不统一,监管机制不通畅,监管信息不共享,会出现监管体系混乱的状态,容易出现农产品市场监管的“真空”,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本大大提高。
三、建议及对策
针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地市州反馈的建议,我们提出以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聘用机制,扩大监管队伍,增强监管力度。建议黄冈市政府放活我市检测机构对大学毕业生或是专业人才的引进机制,增强其选聘所需人才的自主性,满足其岗位需求的特殊性。同时,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引进人才的补偿力度,实行更优惠的“招贤纳士”政策,使人才来的了、留得住。并且建议政府部门或是检测机构的上级主管机构要成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进一步增强检测机构的监管执法能力,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增强对监管机构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开展。首先,市政府一定要根据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严格落实,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其截留;其次,完善检测机构正式人员的福利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最后,监管机构对项目资金要实行专账专户、专项专用、专人管理制度,并且接受其他相关部门监督审计,保障项目资金的高效使用。
三是加快检测机构双认证节奏,增强监管科学性合法性。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白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其次,构件良好的检测平台,提升检测队伍综合素质,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做好双认证考核工作。
四是整合农业部门内部资源,实现部门间的资源信息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将畜牧、水产、种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检测部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合并,实现人员编制、资金项目、仪器设备、监管检测统一管理,增强综合办公的效率,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资金使用率,避免项目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其次,利用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互联互动,及时有效的实现全省全国资源信息共享,提高监督监管欧效率、减低监管成本。
第五篇: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摘要】为扎实开展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农业部统一安排部署,湖北省农业厅于2012年4月11日结合实际发布鄂农函〔2012〕94号文件制定《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方案确定工作目标为:进一步巩固近年来专项整治成果,有效遏制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突出问题,我省食用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杜绝在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案件查处率达到100%。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端掉一批制假售假黑窝点,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
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等项目被列入重点整治项目。
详见: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鄂农函〔2012〕94号】
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区)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局(委),厅直有关单位:
为扎实开展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农业部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农质发〔2012〕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为目标,以我省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生产行为,切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巩固近年来专项整治成果,有效遏制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突出问题,我省食用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杜绝在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行为,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案件查处率达到100%。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端掉一批制假售假黑窝点,农资打假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到100%。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确保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进一步提升。
三、整治重点
(一)蔬菜水果茶叶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治理。
1、重点产品。白菜类、绿叶类、豆类蔬菜,突出豇豆、菜豆、芹菜、韭菜、菜心、普通白菜等蔬菜。草莓、柑橘、梨、葡萄、桃等水果。绿茶。
2、重点农药。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
3、整治任务。一是强化高毒农药源头管理。继续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高毒农药生产企业公开向社会承诺合法生产经营,认真落实农业部199号、1586号公告规定。二是加大执法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药生产经营单位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销售农药的“黑窝点”,严厉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市场检查和农药质量监督抽查活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禁用高毒农药成分的行为。三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引导生产者科学用药,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建立健全产地准出制度。加大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低毒和生物农药,严禁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提高蔬菜水果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此项整治由省植物保护总站负责。
(二)“瘦肉精”专项整治。
1、重点产品。生猪、肉牛、肉羊。
2、重点环节。养殖、收购贩运和屠宰环节。
3、整治任务。一是加强养殖环节整治。健全养殖场(户)日常监管制度,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养殖场(户)完善养殖档案;建立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实行《无“瘦肉精”承诺书》制度;组织开展养殖场(户)“瘦肉精”清缴行动;会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和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二是强化收购贩运环节整治。会同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收购贩运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和活畜交易市场监督管理,督促建立《无“瘦肉精”承诺书》等证明材料查验制度和收购贩运信息记录制度,建立购销台账;加强对销售和运输过程中活畜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出栏活畜“瘦肉精”筛查,对发现含“瘦肉精”的活畜,要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三是深化屠宰环节整治。实行驻场监督制度,严把生猪入场关。督促屠宰企业建立“瘦肉精”自检制度,做好进场和自检记录。对确证检测呈阳性的生猪,要严格控制自检或监督抽检发现阳性样品的同批次生猪移动,会同商务部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涉案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此项整治由省畜牧兽医局负责。
(三)生鲜乳违禁物质专项整治。
1、重点地区。以饲养有奶牛的市(州)、县为重主,其中以武汉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黄冈市、荆门、孝感市、咸宁市、恩施州等辖区为重点。
2、重点对象。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和奶牛规模养殖场。
3、整治任务。一是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按照《2012年湖北省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方案》要求,对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进行现场监督抽查。重点抽查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碱类物质、硫氰酸纳、B—内酰胺酶等5种违禁添加物,加强生鲜乳中黄曲霉素M1监测。二是加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把许可准入关,严格审核资质条件,坚决取缔未经许可的非法收购站(点),严厉查处违规收购运输生鲜乳的行为;按照《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现场检查和达标评判,加强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建设。三是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政策检查与培训。对奶畜养殖与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5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检查。结合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补贴、良种补贴等建设项目,做好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奶业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此项整治由省畜牧兽医局负责。
(四)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
1、重点品种。假劣违禁抗菌药物与假劣饲料产品、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
2、重点环节。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养殖场(户)。
3、整治任务。一是整顿和规范抗菌药生产经营行为。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落实兽药生产质量监管责任,监督检查兽用抗菌药生产企业执行兽药GMP情况,严厉查处非法添加未经批准使用抗菌药成分、生产禁用兽药的违法行为,坚决捣毁无证生产的“黑窝点”;结合兽药 GSP清理和规范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清缴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二是整顿和规范畜禽养殖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场安全用药监管,督促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用药记录,落实休药期制度,指导养殖场(户)科学使用兽药,依法查处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原料药和抗菌药的行为。
此项整治由省畜牧兽医局负责。
(五)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专项整治。
1、重点品种。斑点叉尾鮰苗种、鳜鱼、乌鳢等问题突出的重点品种。
2、重点对象。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磺胺类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3、重点区域。以武汉市和荆州等地区为主的鳜鱼、河蟹主产区,以孝感为主的乌鳢主产区,以咸宁为主的斑点叉尾鮰苗种主产区以及近年来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较高的部分地区。
4、整治任务。一是举办全省深入推进水产品市场准入启动仪式。全面推进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二是重点加强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数据库。在繁育季节针对重点苗种生产单位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销售水产苗种和违法用药行为,督促苗种生产单位建立生产、用药、销售档案,建立苗种附证(生产许可证)销售制度。三是全面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举办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月活动,加强渔政执法队伍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技术培训,改善现场执法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督导检查,强化检打联动。四是整顿和规范水产养殖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加强对水产养殖场(户)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查水产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严格执行休药期,严厉打击超量、超范围、不执行休药期等滥用抗菌药行为,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水产养殖场(户)科学用药水平。
此项整治由省水产局负责。
(六)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按照《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办发〔2012〕30号)文件执行。
此项整治由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负责。
四、重点活动安排
(一)2月,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州、县农业部门参加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省2012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二)3月,组织开展 “农资打假保春耕”、“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等活动,组织对全省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督查。
(三)4月,召开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安排部署2012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省政府与市、州政府签订《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
(四)3-12月,组织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督抽查活动。
(五)3-12月,组织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活动。
(六)3-12月,组织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活动。3月份和9月份开展定期监测和现场检查。
(七)3-12月,组织开展兽药经营清理和规范行动。
(八)3-12月,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活动。
(九)4-12月,组织开展高毒农药和植物生长调剂专项整治,开展两次农药质量监督抽查活动,对禁用高毒农药和涉嫌非法添加的高毒农药集中销毁。
(十)8月,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加大整治工作措施落实力度。
(十一)9-10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十二)2013年1月,以2012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对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各级农业(畜牧兽医、水产)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对原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进行确认,机构、职能、人员有变化的,尽快调整明确。要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进度和要求,做到有进度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整体提升。
各地要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整治,从根本上、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要认真排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四)强化技术服务,营造社会氛围。
各地要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服务和监管活动的通知》(鄂农函〔2012〕80号)要求,结合“湖北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活动,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人员培训教育。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和农产品安全消费等相关知识,适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及时报送信息,做好工作总结。
按照农业部要求,我省农产品专项整治实行月报制度。从4月开始,各市、州农业(畜牧兽医、水产)部门每月5日前向我厅对口的牵头单位报送上月工作进展情况,各牵头单位每月10日前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报送上月整治情况。发生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的,务必在第一时间上报当地政府和省农业厅,同时妥善处置。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发现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典型经验要做好宣传推广。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
联系人:王永德 027-87665821
电子邮箱:hbsnab@126.com
省植物保护总站
联系人:许国建 027-87381723
电子邮箱:xgj812@sina.com
省畜牧兽医局畜产品安全监督处
联系人:艾 青 027-87272218
电子邮箱:hbxac@yahoo.cn
省畜牧兽医局草业管理处
联系人:王 健 027-87317526
电子邮箱:1378960517@qq.com
省畜牧兽医局兽医政药政处
联系人:周昭明 027-87898563 电子邮箱:zhzhm@hbav.gov.cn
省水产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王大军 027-88861022
电子邮箱:571647926@qq.com
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
联系人:张彦杰 027-87664862
电子邮箱:hbnyzfz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