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

时间:2019-05-15 00:2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

第一篇: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

中共阿市苗族彝族乡委员会 罗馨

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多少,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事关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能否实现。我们对阿市乡13个村的村级经济积累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全乡和各村实际提出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出路。

一、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

我乡共有13个村。由于各种原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普遍较差。具体情况是:

1、空壳村

我乡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为零的“空壳村”较多,占全乡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这些村由于村境内没有企业,就没有村级经济积累。现在我乡的空壳村有垭口田、团胜、雄垮、草坪、柳湾等5个村。

2、负债村

这些村由于修建村办公楼等,负债较多。如我乡木拉 村因修办公室,现还负债1万余元;尖山村也因为修建办公室,负债5600多元;湾子村因修建办公室,现还负债7000余元;头庄村因修建自来水,现还负债12000余元。

3、有积累村

这些村都是村境内或有企业,或有林场,多少有一点积累。如:中寨村村境内有林场,林场承包给个人后,村里每年能有一定数量的承包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阿市村靠出租办公室多余的房子,每年也有一定的收入。麻窝村内有页岩砖厂,砖厂每年交给村里一定的管理费。安然村也是靠出租办公室获取一定数量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二、壮大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出路

根据对全乡13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村级干部队伍

应该说,要发展和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培养的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相当关键。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无法适应新形势对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要求的。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促进农村村级经济积累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方面,可以采取由乡向村下派村干部、选派具有一定学历的年轻村干部进行培训等方式,特别要利用上级组织部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契机,加大对提高村干部素质方面工作的力度。

2、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如果沿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不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那么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长无疑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决定了农业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都是个体农户独立完成,不可能对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长产生作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就不是一家两家能完成的。需要一定数量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协会等形式的组织。要形成这样的组织,村里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增加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各村有各村的特点,各村有各村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无疑对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具 有重要的作用。有矿产资源的村,引资办各类企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荒山荒坡较多的村,可以采用集体发包、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村里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用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阿市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现状调查 阿市苗族彝族乡组织办 罗云忠 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我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长效机制的建设,对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4月25日,我乡党委抽调人员深入各村支部开展了一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乡共有16个党支部,基中3个机关支部,13个村党支部,共有554名党员。其中有74名干部职工党员;有480名农民党员。35岁以下党员61名,60岁以上党员234名,少数民族党员151名,妇女党员60名,大专以上学历40名,中专学历23名,高中及以下学历491人预备党员5名, 入党极积分子75名,贫困党员54名。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乡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对各类党员分别采取举措,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一是以亲民爱民为主要内容,建立党员领导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主要领导每人挂一个联系一个村,经常深入村了解情况,副职党员领导每人联系2-3户生活困难群众,一般干部党员每人联系1-2户。二是以心系群众为主要内容,建立机关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乡机关党员挂一个村,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联系1户困难群众。三是以“三培三带”为主要内容,建立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对全乡13个村级党组织建立了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好作用。开展“三培三带”活动,有效地激发农 村党员的热情,建立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形成农村党员,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及村民共同管理村务,共谋发展局面。

通过推行上述做法,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二是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广大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从关注贫困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入手,可以清楚地查找工作作风和与群众感情上的差距,可以更加自觉地端正思想态度,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形成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服务群众队伍。三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了党组织凝聚力,使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分子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四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三、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二是机关中有的党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较差,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

三是有的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为群众解难题坚持不够到位,少数负责包村的党员干部到包村点次数少,办实事少。

四是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非党员群众,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致富,没有感召力。

四、对策及措施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二是要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党员示范岗”等有效载体,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要突出“制度化”改进服务方式。

三是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党员,制定并细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目标任务,建立组织考核、民主评议、群众测评等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确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二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现状 集体经济网

赵子祥

2010-11-24

一、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由于没有全国性的综合统计资料,只能依据各地零星报道来推算。

2009年至今是国家多灾多难的年代,2009年春季有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干旱,秋冬并持续到2010年春天有西南地区广大区域的大旱,今年又是全国性大洪灾,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展,这些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总趋势并没有改变,仍是继续发展的态势。沿海地区:

特别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快的几个省份。

苏州太仓市2007年时全市111个村(涉农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8.64万元。现市政府规划,到201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总额达到5亿元,村均达500万元;消灭年可支配收入不足100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太仓市:《关于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2010-04-08;这份文件颇令人兴奋:其他地区争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5万元,太仓市却把年收入不足100万元的村列为“经济薄弱村”!)。江阴市主管新农村建设的一位官员也说:现时我们这里村级经济收入平均为1000万元,低于150万元的属于薄弱村。统计显示,2009年江阴市年收入在15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只占村总数的五分之一(中新网江阴2010-09-26)。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今年1-9月份,全镇7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超百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7%(南京市农业委员会网站2010-10-26)。

杭州市拱墅区2007年时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825万元。2008年,全区40个村(社区)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收入1055万元。全区村(社区)级集体可分配收入最少为50-100万元的只有1个,占村(社区)总数的2.5%;100-500万元的10个,占25%;500-1000万元的16个,占40%;1000万元以上的13个,占32.5%(安徽马鞍山市驻拱墅区挂职干部供稿2010-05-13)。宁波市2006年全市村级单位2692个,平均每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5.6万元。如今仅江北区109个村,2009年平均年收入近200万元,最高的村超千万元。(浙江在线2010年3月23日)。下属慈溪市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40万元以下的村数从2006年的41个减少到2009年的10个(慈溪党建网2010-06-23)。舟山市普陀区145个农业村2009年村均收入51.15万元,同比增长7.2%(普陀农林网2010-04-13)。桐乡市2009年平均每个村集体可支配收入89.8万元,比2007年增长27.4%(桐乡网2010-04-15)

广州市洛浦街道沙溪村截至2010年 5月25日,集体经济仅上半年总收入1880万元,支出406万元(大洋新闻番禹日报2010-07-02)。东莞市村组集体经济聚集着全市七成以上经济总量、七成以上工业企业,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占全省近四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一。(东莞市农资办主任苏韩暖文章,东莞日报数字报2009-09-22)。深圳市龙岗区各街道共251家村(组)级股份合作公司,资产总额2009年底为244.44亿元,比年初增加11.61亿元,增长4.99%;股民人数82283人,人均集体分配9145元,同比增长6.05%。(龙岗区干部罗志渊,光明网2010-04-13)。惠州市全市6县1057个村(居)中,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138个,占13%,5万以上百万以下的626个,占59.2%,低于5万元的293个,仅占27.7%(惠州政府网2010-03-17)。中山市东风镇全镇14个村,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村均953万元(南方日报记者郑平通讯员黄春光)。湛江市村(社区)共建立经济联合社1668个,占应建数的100%;建立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经济社)12290个,占应建数的100 %(湛江新闻网2010-09-28)。

河北省邢台市下属沙河市290个行政村中2008年集体有收益的村242个,占村总数的83.4%。其中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108个,占37.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该市市委组织部部长沙连根文)。隆化县共362个村,集体经济人均收入20―50元的村达到149个,人均收入50―100元的村有89个,人均收入100元以上的村达到了38个,彻底消灭了“空壳村”的存在。(承德农业网2010-04-26)

沿海各省区也有比较薄弱的村,但比例正在迅速缩小。苏北淮安市淮阴区2007年时,全区251个村中有106个村全无集体经济收入,2008年区委区政府号召开展“脱贫、破零、超千万”(低收入户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破零、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工程,到2009年底,106个村中已有一半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淮安新闻网2010-07-15)。中部地区 :

近几年集体经济也在全面推进。比较突出的是湖北省。湖北当前是全国各省中集体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互联网上报道出现的频率也最多。湖北日报2009年9月21日发布了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名单(100个)。2010年3月8日,成立了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4月15日又在荆门市召开了首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现场动员大会,要求到2012年底,全省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要达到5万元以上,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会议以后,全省都行动起来。

湖北省2009年部分地、县(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情况:地

县(市)

所轄行政村数

年收入过 5万元的村

占行政村总数的%荆门市

1399

701

50.2

东宝区

84.1襄樊市

627

26.6

保康县

257

55.6 襄阳区

456

121

26.54荆州市

荆州区(6万元以上)

132

60.6孝感市

大悟县

356

126

35.39

汉川市

54.6宜昌市

宜都市

兴山县

43.47

五峰县

17.8黄岗市

蘄春县

71恩施州

宣恩县

279

很少或没有

第三篇: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

陈垣霖 2013级农村与区域发展 21131233001 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变化很大。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区域性农村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实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经营,在分配上实行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的集体所有制经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较大突破。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演变过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变了原来集体经济集中经营、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管理体制,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在承包制下,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首先,它扩大了农户的经营自主权,使土地、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源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利用;其次,它突破了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坚持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重要自然资源和农田水利设施仍归集体所有,同时保留了某些必要的集体经营,如制订生产计划,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兴建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安排国家和集体用工,统筹协调和实施不同程度的统一经营项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但由于生产条件的制约,农村集体经营的比重不大,集体的实力较弱,这就需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充实集体经营的内容,增强集体经济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同时,全国各地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出现了乡村办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逐步由农业向工、商、建、运、服务多产业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经营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向更高层次跨越。随着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入了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经营形式,打破了社区和所有制的界限,不断发展与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及外国企业合 作,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对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组合,出现了一大批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新型集体经济形态。

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的划分,农业专家王景新在对我国新形势下农村村域经济发展进行的大量调研之后提出,我国农村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经济实体,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其一,农户家庭经济继续维持村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其二,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传统集体经济组织继续发展,在东部及一些发达村域,集体经济能力逐年增强,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其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合作与合伙企业)及私营企业等在村域内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它的资本积累和收入能力正在赶上或超过农户,逐渐成为村域经济中最具备活力最强大的支柱和主体。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指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现形式和路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的模式对经济效率具有重大的决定性影响,同样的资源享赋和经济条件,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引入了承包制、股份制、合作制、租赁制等多种发展模式,打破了社区和所有制的界限,不断发展与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及外资企业的合作,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对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组合,出现了一大批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新型集体经济形态。从全国来看,主要形成了苏南模式、华西模式、珠江模式、南街模式四种比较成功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广东省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模式:(1)征地补偿收入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各种开发园区和城镇周边地区的农村,这些地方的村社将征地补偿收入作为启动资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毗邻港澳台等有利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兴建厂房商铺出租、创办乡村集体企业等多种途径,运用股份制、租赁制、承包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行政手段扶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东南西翼和粤北山区的贫困村,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扶贫、领导挂点扶贫、工作队驻点扶贫、部门挂钩扶贫及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输血造血。(3)自我谋求发展型。这类村庄具备基本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有一定的山林、水电等可供开发利用的集体资源,村庄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主要通过开发集体资源依托龙头企业,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制度和结构上的缺陷,并由此导致了其功能上的障碍。

一、制度缺陷问题。(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现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仍 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模式,即乡村两级都带有浓厚的行政和计划色彩。土地所有权 归属不清。农村土地制度是当前理论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土地所有权制度不清是核心。因为农村土地从理论上属于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具有最终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没有利益保障,也没有土地证等土地界定证明。民主管理难以落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民主管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落实。虽然一些地区采取许多措施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进程,如财务公开制度、村民选举制度等,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结构缺陷问题。管理结构混乱,职责不清。乡镇和村两级都是独立的主体,其职责应是明确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和村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村一级根本没有独立性,村级行为就是执行乡镇任务。由于没有制度约束,乡村两级权责分不清,管理交叉混乱。组织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乡(镇)、村和农户是三个独立的主体,有着各自的行为目标,而乡村级目标因各个领导不同而具有多变性,导致农户与乡村级目标经常出现矛盾,致使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率低下。功能障碍问题。任璨体经济组织职能弱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集体经济组织处于一种松散或半松散状态,其组织和联合功能几乎丧失。集体经济组织不能代表广大农户的利益,也不能保护农民的利益,更不能为广大农户谋利益,农民对集体组织十分不满。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沉重,失去了。统。的功能。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但由于认识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分。轻。统。的思想,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在推行联产承包责

任制初期,许多地方将集体资产分光、吃净,有的地方集体资产无人管理,浪费严

重。许多集体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加上各部门收费繁多、政府平调以及农户 对集体欠款等。空壳村。现象比比皆是。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举措

1、观念认识转变:重新定位集体经济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不是要走人民公社的老路,更不是否定家庭经营,而是倡导新型的、股份制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十五大报告曾提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发展。从而明确了集体经济的实质,即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强调的是共同劳动,共同积累,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劳动者的资本联合强调的则是劳动者拥有产权,按资分红。然而,过去我们只承认了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弱化以至否认了集体经济还具有劳动者资本联合的特征。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赋予集体经济新的内涵、新的定义,就是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行股份合作制,坚持土地股份化,农民股东化,产权明晰化,经营股权的原则,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股份合作制是在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生产要素联合,重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乡镇集体企业由承包经营走向资产经营和产权改革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按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实践。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坚持搞市场经济,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提出的历史性任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和重新构建了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家庭经济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和克服家庭组织难以适应扩大生产规模之弱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安排来发展生产要素的联合和重组,协调由资产联合、重组形成的新的经济关系。因此,从承包制走向股份合作制,是改革进入产权领域的需要,也是集体经济进行产权改革的新形式。

2、人才管理创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村级管理人才缺乏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有大批大公无私、责任心强、有经济头脑和组织协调与指挥能力、有开拓精神的干部。随着基础教育在农村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应该提高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质量,为保证候选人的质与量,村级干部候选人不应被动地服从本村有什么人选什么人地状况,应该积极扩大高素质村干部候选人的有效供给,要通过引入市场观念,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为社会各个阶层中有志到农村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有一定人才储备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有计划地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后备力量。受农村的复杂地缘、血缘关系、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行相关法律的限制,每年政府应该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土生土长地本乡高中毕业生,送他们到相关院校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毕业后回村参加管理建设,在治理村庄的过程中接受基层民主的锻炼,以便日后可以通过村民选举的方式当选,以新的理念治理村庄。

3、组织载体创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要求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双层经营体制的载体,坚持农村公有制,必须坚持不懈地健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不少地方采取乡党委乡政府乡经联社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的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一般是村支两成员兼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农村经济组织与村级党政组织高度重合,形成了所谓的一套人马(村庄干部)三块牌子(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中间站着一个人(支部书记主持全局)的党政社三者同构的格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挥的是经济管制功能,从而不能市场经济的逻辑发展农村经济。因此,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该改变过去以管制为主的职能,转变为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服务型组织。

4、产权制度创新: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转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本质是,改变农村集体经济过去那种村社自然人天赋产权式的公有制为劳动者的份额共有制,实现集体资产在成员间的份额共有。词较理想的形式是社区股份合作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股份制)。农民在这种新型集体经济中的财产份额是量化的、清楚的,即所谓产权明晰,不像旧模式的模糊;甚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也可以股权化,为土地承包权的股权化流转建立制度基础;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边界也是确定的,不像传统模式的生在哪个村,上了户口就自然是集体成员,天赋产权,生不带来,离不带走的村社社会所有制。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这样的改造之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延伸到乡镇一级联社,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乡镇一级联社实际上更像一个由各个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实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经过这样的改革,就形成了新的三级体制:村级是基本环节,往下把农业生产承包到户,往上实行股份制联合,发展二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使乡镇层次成为二、三产业的集聚地,解决乡镇企业分散布局而与农村城镇化衔接不好的问题;中间的村级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承上启下。在一般农业地区,村级经济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新体制的本质是农户(承包户)加村级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加乡镇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公司或联社)。通过这种社区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旧模式的地域封闭性问题,其成员可以有条件地进出。城乡之间的相互流动,由于财产己经股权化了,也便于通过分配机制和股权的有条件流转进行调节。所以,这种制度安排可以适应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对经济体制和经济组织形式的要求,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要求,可以通过社办公司的形式与现代企业制度对接,与城市经济对接,不论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还是城市二、三产业企业,都可以参股、持股进行合作,也可以在企业层面进行兼并、合并。这样的制度安排,也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当前农村地区,集体资产主要是土地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分散的经营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在已经调动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如人地矛盾、人均分田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等。在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承包期的同时,必须适应农村社会分工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当前必须正确处理延长土地承包制与促进土地流转的辩证统一关系。延长的目的是保护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权利,是流转的基本前提,流转则是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权利,是延长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适应社会分工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重新组合方式,支持和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或租赁等组建新的土地经营实体,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农业的第二个飞跃。

第四篇:六盘水村集体经济积累

六盘水探索“五型”模式壮大村级积累

本网记者 李涛涛

贵州要小康,重点在农村。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也好,跨越发展也好,转型发展也好,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贵州的小康”思想解放,敢闯敢试,贵州干部群众已经动起来、干起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为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累,以及更好地推动富民性党组织的创建,各地基层党组织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形式给予了广大村民真正的福利和保障措施。六盘水市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各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出了五种成功发展模式,即: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组织领办型、股份合作型以及服务创收型。

组织领办促发展

白鹤村地处德乌街道最中心区,距市中心区仅3.5公里。白鹤村村“两委”通过合作社帮助居民贷款创业,也为居民提供管财、理财等服务。协会的成立组织村民们更合理、更长远地去创收、去发展。

“一开始创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对行业的不了解、创业资金短缺

等,除去成本后几乎不盈利。2010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向信用协会贷款,获得了5万元的创业资金,资金到位了,自己经营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每年收入可达15万元。虽然我现在生活好了,有车有房,但是我不能光自己受益,我想接下来再带动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改善。”项目受益人胡品丽自信的说道。

服务创收现实效

在六盘水市钟山区的大河镇渡口社区,社区“引得来、留得住、有发展、得实惠”双方共赢的招商引资思路,当招商引资项目成功落地本村后,社区党支部为项目业主方全程免费代办各项所需手续,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社区还建立了远程教育和多功能信息服务站,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感知外面的世界,当地养殖、种植大户陈永忠和王太良等人,通过远教学习和信息化培训后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甚至对多功能信息服务站上了“瘾”。同时,社区利用信息服务站搭建亲情连心桥,定期与外出打工的村民联系,让远方的亲人放心,家里的人安心。

水城县滥坝镇尖山村,利用征地拆迁土地提留款以及村集体土地招商,与市交通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合作在滥坝镇建立客运站,建成后将覆盖周边乡镇和临近县城,客运站的建立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为尖山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还建立了旅游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开始正式运营后,白龙潭将成为周边的一块

旅游胜地,同时也将有可观的村集体经济积累。

曾经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的水城县猴场乡补那村,大胆提出“调整结构兴产业,因地制宜抓招商”的思路,引进水城长丰实业公司,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如今的长丰实业公司在水城县候场乡拥有1万余亩猕猴桃基地,同时还发展了绿色蔬菜、中草药种植和绿壳蛋鸡养殖。目前,补那村充分利用猕猴桃种植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浓郁的布依族民族风情、自然景观等资源,布依风情园的打造已全面启动,并初步成型。水城县围绕“产业扶贫”的总思路,以“富民型党组织”创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具有水城特色的富民模式。

多重模式拓产业

六盘水是一座美丽而富饶的新兴工业城市,它以煤炭工业为主,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该地各村支“两委”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发资源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得不偿失。所以,在一些村落,旅游资源与煤矿资源并存时,村里一定以开发旅游资源为主。“煤老板”变成绿色产业带头人,正是六盘水人提高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水城县法那村、钟山区德坞街道乌砂寨村、水城县玉舍镇海坪村都打起了“旅游牌”,依托乡村旅游资源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左右。

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创业富一方。盘县淤泥乡淤泥村、平关

镇石脑村、水城米箩乡米箩村等均在村党支部主导下,党员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以合作社(协会)作为股东,或以村集地土地、森林资源、水资源及村集体资产等作为股份,通过与投资人合伙经营、合伙开发的方式按股分红,有的村每年分红所得可达15万元以上。

六盘水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造出属于当地村集体经济积累的新方向、新亮点、新成效。“五型”发展模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的积累,也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激发了广大农民集体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第五篇:镇农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出路

**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出路

一、基本现状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一定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是人数不少,规模不大,范围广泛,集中化程度不够,总的一个特点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弱,对拉动农民增收的作用起的不够充分。

一是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镇村两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是上级有关部门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出台相关政策,基层组织认识不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优势产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些鼓励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现有的组织规模小,不规范,带动力不强,覆盖面不广,不能满足农民组织起来走向市场的需求。

四是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没有进行登记注册,没有章程,不愿风险共担,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缺乏有效约束,同农户之间主要还是买卖关系,没有与农民形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五是资金运作困难,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贷款困难,自有资金不足,使得这些组织虽然在运作,但运行不畅,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与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做到年初有规划,半年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在镇村两极领导班子中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2、建章立制,规范运作。根据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明确“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对合作社的职能,组织机构,社员的权利和义务等作严格的规定。

3、优质服务,重视培训。一是搞好服务合作社有效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技术指导服务,物质供应服务及农产品营销服务等;二是重视技术培训。针对许多农民凭经验、按常规进行生产,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的状况,合作社要十分重视运用多种方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4、提升质量,提高商品率。实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要把课堂建在田间,手把手传授操作技术,采用统一供种、供药、供肥,分片管理,建立田间档案,实施质量管理追究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

5、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合作社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6、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立足本地优势,积极兴办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如中药材、果桑、养殖等专业合作社。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后在农村所起的作用与成效。

1、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在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中的组织作用,引导和改变农民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以开拓市场营销服务拉动产业发展,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竞争力。

2、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与广大农民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机制。如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销售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效益。

3、可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在促进新科技新成果转化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和培育了一大批“学科学,用科技”的新型农民,极大地推动和促进和谐农村建设进程。镇农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出路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下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现状和出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集体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定制服务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 发表论文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报告范文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宗旨,管好用......

    农村集体经济(模版)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主要特点、主要模式、成功经验和对策建议: 农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各项......

    农村集体经济调研

    甘孜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基层党组织执政地位,意义十分特殊。为此,我们对全县农......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思考 农业综合局 毕重伟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思考 农业综合局毕重伟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改革的现状与思考­­陈* 随着我市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乡镇也积极推行农村集......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摘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逐步普及后,农业人口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过于富足。转移劳动力是解决剩余、优化就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