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人民要论)
郑功成
《 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01日
07 版)
在我国,国计民生是一个固定词组,它把国家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古代先贤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突出强调了民生维系天下安危,并将其作为最高道义责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将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治理发展进步的方向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真谛。
我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已形成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下了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目前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约8000美元,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持续大幅改善,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居民生活正在总体小康基础上奔向全面小康。但毋庸讳言,过去一段时间,在社会财富分配与公共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增速曾长期低于GDP增速,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呈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在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中稳步向前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提高。在教育领域,通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与乡村教育以及健全对困难学生的援助制度,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性。在就业领域,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3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均达1300多万人,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收入分配领域,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持平,2014年、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社会财富分配向民生倾斜。在社会保障领域,低保、养老金、医疗保障水平等持续提高,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在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被摒弃,环境恶化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近4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民生改善的幅度不断加大。由此产生的一个良性结果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内需的贡献率达到110.4%,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最大引擎。这正是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澄清关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认识误区
当前,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做大财富蛋糕可以自动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放手让市场自发调节;政府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是对经济发展的不必要干扰,对经济发展有害无利。这种看法似是而非。事实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 2 陷阱”,主要原因并不是财富增长或财富积累不够快,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未能处理好财富分配问题,导致民生领域问题重重,最终丧失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这启示我们,唯经济增长的发展取向虽然能在一个时期带来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但会导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社会不稳定,最终又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又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维护公平。
误区二:有人把民生问题等同于温饱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对于改善民生的美好期待和迫切愿望。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现在则习以为常。又如,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上升到2015年的40%,教育事业发展之快在当今世界无出其右者,但人们对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全民教育等的呼声仍在日益高涨。再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创造了全球最多的就业岗位,数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和城镇居民,但人们的就业需求全面升级,不仅要求增加就业数量,而且追求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可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已进入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如果抱着民生工作就是解决吃饱穿暖问题的陈旧观念,就会对民生诉求麻木不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误区三:有人认为,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前应防止患上欧洲国家的福利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 改善民生的关系,就不会患上所谓“福利病”。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保障改革滞后,曾经出现过众多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的现象,结果导致社会不安全感上升、消费不振、企业库存增加。1998年中央作出了实行“两个确保”、建立“三条保障线”的重大决策,大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保障了人民生活、提振了社会信心,而且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持续增加民生投入,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稳定了社会预期,增强了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形成了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良好态势,与低迷的世界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只要坚持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坚持三条重要原则。一是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善民生成为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源。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良性循环,我国经济才能在科学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二是坚持福利水平与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防止因民生建设滞后或超前而损害经济发展。既不能只重经济增长不重民生改善,也不能透支社会财富而使发展陷入不可持续的境地。应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民生,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结合。没有共建就不会有共享之财富,没有共享也不会有共建之动力。只有形成人人参与建设、普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劳动能够致富、付出就有回报的制度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因此,应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奋斗的目标。
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正地惠及民生。“更多”,就是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好势头,实现并长期维护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更好”,就是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人人参与共建的积极性,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状况,确保勤劳者能够致富,确保创造性劳动与复杂劳动能够获得应有回报,确保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同时抑制投机性收入,坚决打击非法收入。“更公正”,就是让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当前,应特别注重兜底线、补短板,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应努力把改善民生融入经济发展,将民生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以及文体、旅游、休闲服务等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都有着巨大发展空间。这些产业既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又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效对接,值得大力发展。
抓住重点,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步入法治轨道。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是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必须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与时俱进地做好工作。当前,应着力维护教育公平、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分配正义、健 全社会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居民实际困难和满足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还应将提供稳定安全预期摆到重要位置,防止出现社会成员因生活困难和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入绝望的情况。为此,需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建设步伐。例如,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具有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并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重要功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定型并步入法治化发展轨道;平等、体面、有尊严的就业作为新时期的民生诉求,必须有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包括工资正常增长、社会保障强制参与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等调节社会分配格局的举措,都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等等。可见,让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是新的发展阶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关系的重大任务。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第二篇: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
来源:人民日报
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第三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摘 要】经济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进步。而甘肃省民勤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为代价,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民勤;生态经济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顾及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甘肃民勤生态经济发展的启示
民勤的历史就是治沙造林的历史。民勤的经济发展也是和防沙治沙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处理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民勤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民勤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的治理;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着力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经济转型示范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民勤县勾勒出了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样板。
1.治沙造林,建设生态屏障
近几年,民勤县制定实施了《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办法》,加大治沙造林力度,稳步推进荒漠化治理进程,构筑防沙治沙生态屏障。民勤县立足项目,综合防治,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按照“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精神,统筹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整体推进生态保护保护与建设。
民勤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体化的沙产业,全县完成农户承包治理经营21.68万亩,种植甘草、梭梭、枸杞等沙生药草15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2.51万亩,白茨接种锁阳500亩,建成了1.34万亩沙产业试验示范生态园。完成防风固沙林建设6.13万亩,农田防护林网5.02万亩,封沙育林草19万亩。
2.调整农业结构,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
在加快治沙的同时,民勤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实现农民户均2座棚、3亩特色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到“十二五”末,建成设施瓜菜生产基地6万亩、养殖暖棚7万亩、酿造葡萄10万亩、红枣10万亩、枸杞2万亩,把民勤建成河西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主产区。
3.大力推广高效节水产业的发展
调整农业结构。民勤县还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以配水面积和水权总量为依据,大力压缩亩产值在2000元以下、亩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上的小麦、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棉花、杂交食葵、小茴香、黄白蜜瓜、制干辣椒等高效节水作物,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建立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
4.工业强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治理。民勤在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全县煤炭、石墨、光能、风能优势和农畜产品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全力“引项目、建园区、找矿藏、上规模、增效益”。
同时,民勤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县城交通、通讯便捷和人流、物流量大、服务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打造城东工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以酿造、食品加工、中药材、循环经济、彩印包装、棉纺、建筑建材、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八大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全社会进步,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去那种高耗能、高污染、不计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我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民勤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启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是以环境破坏为前提的,也不应该、必须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可持续的,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行生态经济观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才是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根本出路。
二、生态经济的基本特征
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多层利用的原理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形成环境优良、资源再生产能力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协调性。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协调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只有协调,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才能实现“1+1>2”效应。
2.系统性。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2)生态经济系统与环境密切相关。在生态系统的诸多组成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
(3)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们在考虑生产和消费的同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3.循环性。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但是由于有了人们的各种干预,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4.价值性。生态经济系统除了具有协调性、系统性、循环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价值性的特征。
(1)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2)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3)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建立和发展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模式。我国在发展区域生态经济时,应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这里所指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
(1)要重视生物的共生特点,发展立体式种养殖农业。
(2)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实现循环效益,达到废物的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对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根据当地的优势资源,合理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
(4)重视对山区生态保护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
2.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依旧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将各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1)重视生态保护,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好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态旅游的发展。
(2)旅游环境的保护还必须要规范游客的行为,杜绝人为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3)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开发和建立合理的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3.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实现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就是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循环的企业,推动区域工业发展生态化。
(1)发展科技型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2)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杜绝资源的浪费现象。
(3)建立节约型工业生产模式,实现高效工业生产。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废品再利用。
四、发展区域生态经济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生态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表现:
(1)热爱自然的环保主义者;
(2)凌驾自然的征服者;
(3)自然与社会持久发展。
要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加强大家的生态意识教育,改变观念,变“征服”为共生,化“掠夺”为互助,实现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均衡。
2.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发展生态经济,不能只重视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的保护。因此,工业就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处理好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持续运转。
3.改革传统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型生态经济产业
改革传统产业,使之走向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轨道。这种新型的产业,不但能够缓解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总之,构建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出发,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和谐共生,将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注释:
[1]戴备军,www.xiexiebang.com,浙江在线,2006年05月15。
[2]康云,武威日报,2008年04月09日。
第四篇: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提高市民素质,让人民群众成为美丽天津建设的主体”„„昨天(1日),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的分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围绕建设美丽天津,以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成为大家的共识。
与会人员认为,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凝心聚力,接力奋斗,巩固和发展了天津的好形势。“春兰书记的讲话全面阐述了建设美丽天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内涵非常丰富,指导我们提高了对建设美丽天津重大意义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
“抓产业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升级,是建设美丽天津的必经之路。” “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由奔小康到要健康,水质保护、空气污染防治、环境绿化、市容整治,一个都不能少。”“要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材料,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使绿色建筑成为天津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认识、找不足,定目标、出招法,集思广益,思想火花不断迸发。
讨论中,与会人员一致表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推进美丽天津建设至关重要。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即知即改,善做善成,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富足但环境退化也不行。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创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天津更高水平的发展!”大家信心满满地说。(记者高羽)
第五篇:正确处理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戴南国土资源所
今年以来,我们戴南国土资源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
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高目标,调优标准,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者关系,严格落实“保增长、保红线”双保行动,全面提升履职服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戴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值此第19个“6〃25”土地日到来之际,我所就“双保”工作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强化服务、增强能力,保障发展上水平。
如何把国土资源管理融入到戴南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中去?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于“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这一主题,既热情服务、用足政策,又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积极服务于戴南“111”工程建设之中,努力做到管理、社会效益的双赢。一是在为地方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上有新位置。我们以优质服务为前提,着重在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上,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主动参与戴南小城市和新农村等建设,努力做到工作前移,为戴南新一轮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在跟踪服务项目建设上有新起色。对重大项目、政府为民工程的用地需求,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踪服务,认真记好用地日记,主动切换角色,切实调解用地矛盾,上门征求仍需改正的用地服务建
议。三是在高效服务园区发展上有新作为。紧紧围绕千亿级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发展,按照“规范、创新、效能、管理”的要求,全力做好江苏戴南科技园区用地服务工作,简化办事内容,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高效快捷地服务好重大项目的规划申报、供地等服务工作。四是在优质服务群众办事上有新突破。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一主题,把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二、高效利用、多着并举,节约集约有实招。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破难题、保发展、促节能”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化管理,严格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开源节流,土地供应尽力满足全镇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是大力推进大项目优化确保供地。近年来,我们先后为兴达钢帘线、新宏大、兴利来、明璐、新华达、希尔发、兴海、星火特钢等一批重大项目企业,认真做好用地手续服务,量化服务标准、量化考核要求,去年下半年我所专门成立了服务于戴南科技园区的用地服务组,由一名副所长任组长,专职其事服务于园区建设,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兴达钢帘线公司年产15万吨,投资10亿元子午线轮胎钢帘线扩产项目用地报批,在市局的关心支持下,争取了省点供计划,确保了企业顺利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园区园中园标准厂房发展。去年下半年我所在用地计划偏紧的宏观调控大形势下,我们积极化解经济发展与用地从紧矛盾,建议镇政府在戴南科技园区设立园中园,将一些环保、产业政策等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投资低于1000万元,用地10亩以下的利税高的小企
业,不予单独供地办手续,全部进入由镇政府投资的园中园标准厂房中去,分别于去年、今年初由镇政府统一办理了60亩、165亩用地出让手续。有力地解决了用地紧张与企业无序扩张、分散经营的混乱状况。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公寓楼建设。近年来,我镇为提升城镇品位和有效充分利用土地,对镇区村符合安排的农户,不再单独安排宅基地,全部由各村统一建农民公寓楼,目前张万、赵家、刁家等农民公寓进行建设之中。四是加大清理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力度。我们针对戴南经济发展空间及平台越来越窄小的现状,在市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闲置土地严格推进“两强”:强力征收,对无正当理由的,闲置土地满一年不满两年的,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理政策,对未充分利用土地,限制其向银行抵押贷款;强制收回,对无正当理由,闲置二年或二年以上,我们将坚持原则,重新进行配置使用,从去年下半年推进这项工作以来,共盘活清理各类闲置土地13宗,面积达600亩;同时限制各村再设立村工业区,并根据城镇建设需要,有条件地逐步将老企业拆迁至镇园区,老厂区土地用于盘活,依据城镇规划用途实行挂牌。有效地解决和缓解了我镇用地矛盾。
三、加强监管、严格履职,耕地保护上台阶。
作为基层国土部门,与用地业主零距离接触,如何保护好土地,特别是耕地,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耕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化批后监管跟踪力度。对已批项目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的供后管理,我们进一步强化跟踪管理,对容积率低,建筑系数、密度不高的企业,没有按供地要求,督促其正确合理使用
土地,加大监管和处理力度,尽量减少厂区职工宿舍用地比例,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向空间要土地、寻发展,并且建立了跟踪管理台帐,确保每宗在建项目用地均现场悬挂了用地批准通知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强化全社会齐抓共管耕地保护意识。今年以来,本着依法管地的原则,建立了以政府主抓的执法监察共同责任体系。镇政府分别于2月份、4月份召开了全镇国土资源管理专题会议、及在全镇范围内继续推进“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两次专题会议,会上签订了09年全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考核、基本农田及耕地保护考核双责任书,建立了全镇三级土地执法监察和耕地保护管理网络组织,在全镇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力度。我们强化责任人对各责任片区域执法巡查管理力度,落实了土地巡查周报、月结制度,明确了巡查的目的、职责、应采取的措施,对一些违法用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同时加强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其中对重点信访,我所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密切注视动态,确保控制在萌芽状态。
以上是我所在“双保”上的一些粗浅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兴化作贡献”和戴南“111”工程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更好地服务于戴南和兴化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我们不懈努力。
二00九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