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社会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温家宝总理曾经曾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那么一个问题。”
中国去年经济GDP总量已经成果了德国、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中国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另外,财政收支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去年的财政收入总量为6.8万亿,今年预计突破8万亿。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GDP为平均增长率为9.6%,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有的认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为什么重视民生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民生问题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特别是从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当中,民生问题的改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目标。重视民生的原因:
1、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要求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都要求重视民生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改善民生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们党十六大以后,战略高度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这个应当受到各个阶层的广泛的认同,形成广泛的共识。在这个以人为本基础上讲科学发展、讲和谐社会构建,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要求改善全体公民的整个生活状况,这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应当说,所以重视民生问题,和整个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密切相关。
2、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的要求。
在这种普遍增长的要求之下,民生问题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提到日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贫富差距差距消除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等这儿方面,它的一些涉及平等问题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3、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要求
利益意识觉醒——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如何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寻求稳定的社会状况,这个方面民生问题很重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层面我们每个个人的利益意识,人的利益的意识在不断觉醒。在利益驱动下,有了利益的行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整个利益格局多元化。我们不仅讲国家利益,也不避讳个体利益。比较单一的利益格局向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利益不重视,大家都重视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后新阶层出现,社会利益主体结构的变化。
社会科学院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十各阶层,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没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成分多元化,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产生很多以前没有的阶层,这样的每个阶层有利益。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随着原有社会利益格局的打破,新时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情况已经开展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影响着基本的社会公正。当然现在有的利益不平衡已经非常严重。我们强调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我们弱势群体民生问题以维护社会公证,有原因所在。
4、缓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激烈化的要求
应当说,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群体性事件增加。
如:“2006年1月8日发生的群体行时间中,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18.88%,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的15%。”最新数据应当在不断上升。除了这些以外,因为企业改制、破产、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很多发生。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利益主体多元化情况下,我们由于利益的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我们社会的矛盾、社会的冲突在不断增长。
1993-2006年,全国群体性事件由七八千起,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六万多起。
2008年,群体性事件已经突破了八万起。总体上看,充分反映当前由于分配不公、社会不公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都在逐步地上升,甚至激化。
表现在
(1)社会治安案件增多。
改革开放30多年中,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社会秩序指数25年间年均递减2%,社会稳定指数年均递减1.1%,其中每万人刑事案件的立案率由1978年的5.5件上升至2003年的34.1件。这些数据比较清楚表明社会治安案件在不断增多。当然社会治安案件的根源不一定与民生有关,不一定与公正有关,但很大一部分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2)群众信访、上访大幅上升。
目前我国正处在信访和上访事件的高发期,全国的信访、上访总量逐年递增,其中群体性上访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上访过程中群体性上访近几年数量也不断增加,从群众信访上访增长说明社会利益的冲突乃至社会利益矛盾有计划的趋势。
(3)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如,由于城市房屋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自2008年后,我国群体性事件已经上升到每年8万起。特别是当前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出现比较大的事件。这些都作说明社会利益矛盾它的激化的程度。
(4)社会诚信缺失。
社会诚信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个人诚信、市场诚信以政府诚信(又称政府信用),等等。如市场诚信问题与政府诚信问题。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些建议,病人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1)改变依靠出口、依靠外包的局面。
(2)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转型升级。
二、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按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
1、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
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直观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狭义角度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满足认得的基本尊严会有一个底线的问题,这个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包括民众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保障。(2)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
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3)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态
这是属于高级成面的内容,可以把它作为中长期的一个发展目标,预留到我们发展规划当中,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逐层推进的关系,也就是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
(二)民生问题的特点
1、直接生活消费性
2、基础保障性
3、增益不可逆性
民生政策的制定不能做加法,尽可能不要作减法,或者多用加法慎用减法。
三、现阶段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1、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在处于我国城市低保线以下的城市居民为2300多万人,农村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为1196元,2008年年末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问题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2、就业压力比较突出。
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就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压力一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3、社会保障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保障这个问题都是一直比较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的大量的投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的明显的改观。社会保障面临的两大问题:
第一、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欠帐较大,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共欠帐2.5万亿。
第二、城市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有很大差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的相对较好,2009年6月在农村地区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在五个省份二十个县开始试点。今天有扩大。各地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进城没有养老保险,还有接续问题。现在的社会保险一般以省为单位,各个省份标准不一样,各省地方财政
不一样,跨省转移接续遇到许多问题。国家农村的社会保障长期被忽视,而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社会保障取得大成果,特别是农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些方面,以后怎样去作,仍然是一些我们面临的社会保障方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直接和我们的民生息息相关。比方,我们养老保险这个问题,养老保险给每个公民稳定的预期性收入,即使退休后。
4、教育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们在教育方面作的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实现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书本费,补特别困难学生的特别补贴。另外我们在保证农村的中小学的校舍的维修方面也在为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证体系,我们整个教育问题已经取得的很大的成绩。但是成绩以下,我们面临不少问题。(2)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从投入、资源分配等问题来看,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比如:上学难、上学贵、乱收费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投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是少的,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不一致的。另外从我们教育资源分布来看,农村和城市的资源分配是不一样的,农村和城市差距计较大,另外就是说,其他方面来说校舍和义务教育其他公共服务这种资源也是在城市和农村有差别。城市里面尽管我们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不错,但是仍然面临一些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都是民生方面要重点加以改善的问题。
5、公共卫生发展滞后
公共卫生发展还不能一概而论,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发展不一样。2008年中旬,我国开始推行新的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短短三年历,全国农村普遍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已经突破95%,共计8.3亿人,然而,这些数据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显滞后。通过新农合解决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新农合推进速度和取得的成效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公共卫生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仍然比较滞后。(1)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
我国的医药卫生整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的公平性被排列在第188位,即全世界倒数第4位。我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解决分配问题,直接和每个人有关。尽管参合率大幅度提高(2)报销标准问题
各地都有不同的政府设计,且门槛还不一样。比方说我们的政府对这个新农合的财政补助的问题,尽管我们有相对较大提高,但是和医生医药水平要求相比,政府投入仍然偏低,我们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还相对是比较高的负担。
6、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准令人担忧
(1)称职的、符合岗位需要的劳动者的比例下降。专业和从事的行业没有需要关系,有的再就业之后需要重新就业技能的培训,和高校的教育培训的体制有关系。但是,从这个方面看,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存在问题。教育培训的这种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有大的差距。
(2)国家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近年来生产事故数量及人员伤亡率比较高。
我们国家劳动保护的条件比较滞后,这个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这几年矿难频发,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这种伤亡率比较高的。我这里有的数据。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左右,而矿难死亡工人占世界80%。这里面有国际统一标准,每万吨煤炭死亡率的问题。我们的劳动保护条件是很差。在比方说,我们比较发达长三角地区断肢案每年有3万起。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从这个方面看,我国劳动保护的条件水平比较差。也是我们重要的民生问题。劳动者的基本保护的条件,和个人身心安全,和整个预期收入直接相关。
7、收入差距过大现象比较明显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已由原来改革开放的55%以上降低到目前40%左右,(国际标准是60%到65%),普遍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GDP与财政的增长速度;官方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垄断行业收入和普通行业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具体来说四个指标:
(1)基尼系数。
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改革开放初期0.3多,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现在大约是0.46,突破0.4是比较不公平状态。07、08是0.46,目前大家公认数字接近甚至超过0.5。从这个方面看,我们的收入差距,我们社会不公平比较严重的地步。而按照大批学者杜立德研究成果,认为中国现在的实际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已经进入到世界上比较明显的不平等的国家的行列。基尼系数在2002年首次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后继续向0.50的红线靠拢。
(2)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初,城乡居民收入2.3:1。
年份
差距
2004
1:3.21
2005
1:3.22
2006
1:3.28
2007
1:3.33
2008
1:3.31
2009
1:3.33 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不低于3.33。这仅仅是收入数据的差距。而从实际上来看,从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灯,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大家比较公认的城乡分配差距已经突破6:1。官方也是认可的。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从具体收入的差距,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的因素考虑在内,我们认为差距是不小的。
(3)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的发展模式等于欧洲加非洲》一书中提到:“看中国的发达地区像欧洲”。
如:人均GDP,1991年东部与西部的比例为1.86倍,2003年扩大为2.52倍,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更大,目前中国最富的省与最穷省的人均GDP差距达10多倍。如上海、广东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欧洲的葡萄牙,而其他偏远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总体水平相当以非洲的加纳。
(4)贫富差距。
调查显示,城市当中的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其余90%的一般家庭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的全部加起占所有财富55%。如果把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统筹起来,其中10%高收入者占全部包括城乡财富50%,而另外90%的城乡居民占社会全部财富的50%。这个评价保守。国外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富有阶层与城乡居民占有财富差距大。
王小鲁认为,10%的最高收入家庭拿走了其中63%的财富。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与家庭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相差26倍(官方9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9倍。如何城乡合计,2008年全国最高10%家庭人均收入是9.1万元,全国最低10%的家庭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
(二)民生问题的根源
1、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了“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优先”的发展政策,以至于造成现在“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局面。
2、真正的市场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
第一、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对微观紧急干预太多,直接影响市场在基础性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垄断的现象没有消除,导致社会利益失衡,直接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抵抗风险能力强化。
4、税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
5、就城乡差距扩大这个最突出的贫富差距来说,其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体制。
6、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通过横向比较:
国家财政:各项指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指出占国家财政指出的比例有所下下降。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在中央财政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凸现下降。
四、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三,要更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篇: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一试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共产品的正确 √ 需要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社会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社会事业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结构、协调利益关系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公民社会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3.下面说法正确吗?我国经济发展转变长期没有完成,其中
正确 √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内需不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有:逐步提高最低
正确 √ 工资标准;企业要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
B.B.错误
A.A.正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下面说法正确吗?养老方式分为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正确吗?社会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社会事业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结构、协调利益关系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公民社会。
A.A.正确
正确 √
正确 √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社会的重大变化:
正确 √ 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对苏南地区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叫
正确 √ 做“学有幼教,老有奉筹,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坐有移居”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下面说法正确吗?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两部法律:刑法
正确 √ 和宪法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政府没有尽到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做到均等化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1.重庆现在叫民生经济。江苏叫
A.A.发展经济
B.B.创新经济
C.C.民生经济
正确 √
D.D.公民经济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09年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之间的比是
A.A.2.56:1
B.B.2.55:1
C.C.2.54:1
D.D.2.53:1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3.中国科学院,他们最近的一个调研成果叫做社会与发展系
正确 √ 数,认为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系数是
A.A.0.3
B.B.0.4
C.C.0.5
D.D.0.6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4.前五个五年计划当中,没有关于社会发展的内容,前五个
正确 √ 五年规划的标题
A.A.市场经济发展
B.B.公民经济发展
C.C.农业发展
D.D.科技发展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发达国家社会比较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A.贫富差距比较小
B.B.贫富差距比较大
C.C.贫富均衡
D.D.贫富差距悬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6.1985年到2008年,这23年间,我们国家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
A.A.16%
B.B.17%
C.C.18%
D.D.19%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中国从1985年到2008年,这23年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将近
A.A.16%
B.B.17%
C.C.18%
D.D.19%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8.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存在的正确 √ 主要问题是
A.A.经济结构失衡
B.B.收入结构失衡
C.C.社会机构失衡
D.D.人口结构的失衡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9.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标题改为
A.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B.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
C.C.加强社会建设
D.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10.我国平均工资只有GDP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
正确 √ 到
A.A.20%
B.B.24%
C.C.25%
D.D.26%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现在养老的主要方式有
A.A.居家养老
B.B.家庭养老
C.C.社会养老
D.D.救助型养老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2.下面选项属于我党提出的四大建设的是
D.D.社会建设
A.A.政治建设
B.B.经济建设
C.C.文化建设
您的答案:DABC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3.关于大中小社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大社会它是与自然相区别
B.B.大社会它与经济相区别
C.C.小社会,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区别
D.D.中社会,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区别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4.社会结构失衡有哪些方面
A.A.地区结构失衡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B.B.城乡结构失衡
C.C.人口结构的失衡
D.D.经济结构失衡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5.社会管理现在迫切需要创新的几个方面
A.A.后续制度的改革,管理制度的改革
B.B.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
C.C.社会保障制度的革命
D.D.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十七大把民生改观为五有,以下属于五有的是
A.A.学有所教
B.B.老有所得
C.C.病有所医
D.D.老有所养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7.江苏对苏南地区五有的要求
A.A.学有幼教
B.B.老有奉筹
C.C.老有颐养
D.D.坐有移居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8.慈善发展滞后决策捐赠性收入体现在 A.A.民办慈善机构太多
B.B.慈善组织绝大多数是官办的,民办的太少
C.C.人均捐款太少
D.D.捐赠款充足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9.中国现在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社会分配这三个收入,错误 × 存在的问题是
A.A.财产性收入太多
B.B.工资型收入太低
C.C.财产性收入太少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0.基本发展服务表现的方面有
A.A.教育
B.B.医疗卫生
C.C.文化体育民生
D.D.社会保障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11.经济增长体现在 A.A.投资
B.B.消费
C.C.储蓄
D.D.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2.财产收入中的动产包括
A.A.存款利息
B.B.入股
C.C.股票
D.D.出租房屋、门面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13.市场分配国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
A.A.额外收入
B.B.工资性收入
C.C.财产型收入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4.碎片化社会带严重的后果是
A.A.人口结构的失衡
B.B.官民容易对立
正确 √
正确 √
C.C.社会无零距离,个人和个人之间、相互之间没有组织,个人是你也不能代表我,我也不能代表你
D.D.收入结构失衡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5.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误区是
A.A.经济建设上去了,社会就健康发展了
B.B.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独立起来
C.C.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
D.D.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6.财产收入包括
A.A.动产
B.B.工资
C.C.不动产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BD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17.市场化的误区是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A.A.义务教育市场化
B.B.基本医疗市场化
C.C.利率市场化
D.D.住房市场化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18.下面选项属于社会建设的是
A.A.加强公共服务
B.B.培育社会组织
C.C.优化社会结构
D.D.协调利益关系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1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有
A.A.政府没有尽到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
B.B.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做到均等化
C.C.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不应求
D.D.需求由过去的追求生存到追求发展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20.中国基尼系数改革开放前很低,现在这么高,出现了很多问题
A.A.贫富差距极具拉大,大众心理难以承受
B.B.有些富人的财富来源有问题
C.C.有些富人的行为有问题
D.D.贫富差距微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第三篇:发展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科学与教育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议》围绕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科技、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三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健全国家资助制度,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四是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民生
(二)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建议》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必须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对我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让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总体上看还不完善,主要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基本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与全体人民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央已经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逐步的、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为此,中央提出在2011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要完成近期任务,也要向长远目标迈出坚实的重大步伐。《建议》对未来五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享受医改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增强他们对医改的信心和对政府的满意度,确保医改工作顺利推进。
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建议》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
一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要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二是推进文化创新。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但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同时,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四篇: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二(上)试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行政化的社会里面,个人基本上没有权利意识,只有叫尽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社会、国家、政府、正确 √ 单位这种整体性的概念在起作用。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七大报告里有两句话,现在基本上没怎么落实,或者落实的力度太小:金融、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正确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下面说法正确吗?人民公社分三个层次,最底下一个层次
正确 √ 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就直接代表国家来指挥农民干活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5.下面说法正确吗?如果把经济当做一个系统,有输入也有
正确 √ 输出。输入是投资,输出是消费。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正确吗?文革中主要是政治分层不是经济分层,于有红五类、黑五类。现在主要是经济分层,有富二代、穷二正确 √ 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共享式增长,翻译成英文,英文再翻译
正确 √ 回来,叫包容性增长。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提供私人物品的时候也会市场失灵。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9.下面说法正确吗?给本国人消费叫消费,给外国人消费叫
正确 √ 出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苏南提出了新的五个有所:学有不是所教,学有幼教,劳有俸酬,一兵有两役,老有宜养,住有宜居。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下面说法正确吗?公共物品的供给光靠市场是不行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在主要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12.下面说法正确吗?我党的执政理念将进一步明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着力点由过去主要强调经济建设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下面说法正确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结构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4.下面说法正确吗?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前主要矛盾都是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下面说法正确吗?南京人口就控制指标流进人口、流出人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6.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提出的大政策是允许乃至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7.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十二五规划五年的奋斗目标当中有一个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中央是明显加强,江苏是全面加强。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8.下面说法正确吗?过去讲分配收入公平分配的时候,往往讲两个个公平:起点上的机会公平;结果上的分配公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9.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是靠乡镇企业拉动的,第二步是靠外向型经济拉动的。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0.下面说法正确吗?底线生存方面的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阐发了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
A.A.2007
B.B.2008
C.C.2009
D.D.201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2.以前我们基本上是一个均等化过于平均主义的国家
A.A.70年
正确 √
正确 √
B.B.75年
C.C.78年
D.D.80年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3.江苏省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2.56倍。
A.A.6千
B.B.8千
C.C.1万
D.D.1万1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规划的指导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A.A.九五
B.B.十五
C.C.十一五
D.D.十二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5.无论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是江苏十一届九届全会,都提
正确 √ 出了 规划的建议。
A.A.九五
B.B.十五
C.C.十一五
D.D.十二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6.中国前面五个五年计划都是叫 的五年计划。
A.A.国民经济发展
B.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C.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
D.D.强调经济建设转移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
正确 √
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
正确 √ 级会议开幕式上再一次提出包容性增长。
A.A.2008
B.B.2009
C.C.2010
D.D.2011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8.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最主要的动力源在 以后主要是在英明、开明的中央领导那里。就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人为代表的。当时的主旋律打出来的牌就是改革开放,或者叫改革。
A.A.1975年
B.B.1976年
C.C.1977年
D.D.1978年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9.我国把社会学砍掉了,全中国人民都不学社会学。50年砍
正确 √ 掉的,年才重新恢复
A.A.60
B.B.70
C.C.80
D.D.9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0.江苏 年人均GDP超过7千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分配达
正确 √ 到2万2千多和接近9千。
A.A.2008
B.B.2009
C.C.2010
D.D.2011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A.A.底线生存方面的服务,B.B.基本发展方面的服务,C.C.基本的环境服务
D.D.基本安全服务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在1949年到1979年30年间,中国的法律有
A.A.宪法
B.B.刑法
C.C.婚姻法
D.D.劳动法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3.基本安全服务包括
A.A.医疗卫生
B.B.公共安全
C.C.消费安全
D.D.国防安全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4.搞政治经济活动的单位叫
A.A.机关
B.B.企业
C.C.事业单位
D.D.社会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答案分析:
5.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当建立完善 等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机制。
A.A.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B.B.纠纷冲突的预警机制
C.C.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
D.D.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推崇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原因是
A.A.上层永不松懈
B.B.中层永不满
C.C.中层很满足
D.D.下层永不绝望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7.内需不足一直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A.A.老百姓消费能力很足
B.B.一些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缺钱消费
C.C.社会保障不健全,老百姓不敢消费
D.D.社会矛盾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8.国民收入的分配
A.A.市场分配
B.B.政府分配
C.C.社会分配
D.D.股票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9.人口控制的三个指标: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A.出生率
B.B.死亡率
C.C.自然增长率
D.D.总人口数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10.基本的环境服务包括
A.A.公共交通
B.B.公共通信
C.C.公用设施
D.D.环境保护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正确 √
第五篇:改善民生
申论十大热点:改善民生
现象:
(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截至2007年9月末,长春市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人均8平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被拆迁的低保家庭住房困难户已全部解决。“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民生问题,我们一定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诺言。”新闻发言人、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毅夫说。
“着眼群众生存需要解决民生问题、着眼群众安全需要解决民生问题、着眼群众发展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是长春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与坚持的。”十七大代表、长春市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聆听报告后深有感触地说,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评价作为第一标准。为此,我们召开了全市民生大会,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民生工作的意见》和《长春市2007年民生工作行动计划》,着眼于百姓的生存、安全和发展需要,确定了10大类94项具体工作任务,有力地推进了民生工作的开展。
分析:
(一)原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导致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矛盾。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目前我国还有两千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仍处在温饱线下,城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了当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二)对策: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论说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
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希望。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再就业,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到2006年,年平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000万人。到今年底,全国80%以上零就业困难家庭就业问题将得到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有望突破1200万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完善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学方式。
医疗是民生之需。党和政府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城镇全面推开。这项制度将使城镇非就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看病就医问题得到改善,惠及两亿多城镇居民。
加强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下大力气狠抓煤矿、交通、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整治和管理,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多发领域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强减灾防灾救灾能力建设。积极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