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线学习论文—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
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
记得第一次听到改善民生这个词语是在初中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时候,当慕容博指责他只顾一己之仇,身为辽国臣子,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萧峰直斥其非,“为人臣者,一是保国安邦,二是改善民生”,当时只觉得英雄气概,却对此没有多少认识。
这次通过十八大报告的学习,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对改善民生有了新的认识。改善民生是民之所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计划经济为指导,物质生活匮乏,人民生活清苦,在民生建设方面忽略的太多。到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论断,将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又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时间,高楼耸立,物质繁杂,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是随之的矛盾和危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社会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加、官民对抗日益突出、社会各阶级焦虑症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与之适应的民生改善并没有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只是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一致的向GDP看齐,而忽略了改善民生这一最重要的事情。
何为民生?民生有何特点?如何改善民生?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执政党重点解决、花精力研究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
所谓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等等。党的十八大明确的提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幸福民生的基石”,民生的基石,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现在社会上到处爆料着各行业的“潜规则”,网上到处充斥着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事情,主要是人民群众对目前社会状况感到不公,开车撞了人一句“我爸是李刚”,既让人感到愤怒也让人感到悲凉;接二连三的官员陷入艳照事件,使干部形象一落千丈;红会在地震的时候倡议捐赠,却得网友一“滚”字,何以至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维护,人民的愤懑就不能消除。尤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不留神,小事件就会引发大的矛盾和冲突。
改善民主,不是建了多少高楼大厦、博物馆、音乐厅、大剧院,不是有多少里高铁、旅游景点。而是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就业保障上等的投入和建设。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改善民生就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会上,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当然,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还应当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个社会共享和自由发展是缺一不可的,一个社会如果只是注重共享而忽略了自由发展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逐渐进入两个状态了。相反一个社会如果只是强调自由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动荡不安,所以一个社会要想得到一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公平正义。
二是改善民生要将藏富于民作为重要国策。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旨就是要消除和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现象,防止公权与民争利的现象的出现,鼓励民众积累财富让财富向民众倾斜。要防止国富民穷,或者说国强民弱,只有藏富于民才能防止这种不利现象出现。富民和强国,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但是只有做到藏富于民,国家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一个国家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内耗,形成有效的社会团结,国家才是真正强大。
三是改善民生需要建立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个有”就是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要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义务教育和基本的职业培训问题;劳有所得,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问题;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老有所养,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事情,我国的民生问题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中国就能够顺利渡过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社会的安全就能得到极大的保障。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得到一种强劲的内需推动的力量。最后,我们促进民生保障体系建立起来,我们把公平和正义与民生捆绑在一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由此能够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巩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才能走的远、走的宽,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得偿所愿。
第二篇:社会民生论文
社会民生论文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故本人认为,民生乃国之根本!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现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解决问题的对策很多,我在这里主要列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向“民生政府”的方向转变
政府应当管经 济,可是,只能是从宏观上管,用方针、政策去管,而不是直接插手企业,更不能成为企业的主体。对经济,政府只能是间接政府,不应是直接政府。政府直接的职能应该是管社会。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无疑会使富者更富。近些年来,在40多个国家中开展以“瘦身政府”、“重塑政府”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响亮地提出:政府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方面,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可是,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依然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要通过调控,建立有效的分配和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这就是说,市场拉大贫富差距,政府要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一边拉大,一边缩小,这就是螺旋式上升。在社会政策上,把贫富差距缩小了,既非消灭了富人,也没有消灭穷人;在市场经济中,贫富差距拉大了,也是既非消灭了富人,也没有消灭穷人,而是使一部分人在不穷的新起点上,仍然会有所谓的相对贫困。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政府强化民生职能,二者互补、互动,社会就会一浪高过一浪地奔腾前进。
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民生政府要有民生财政。所谓民生财政,是要在财政收入分配时,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民众。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民生政府不仅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而且注重顺乎民意,调动民力,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发展。
二、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政府转变职能,说穿了是要把社会还给社会。政府关注民生,主要表现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我国过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太小,导致民生问题很多。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增大了,随之而来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民间,最了解民生的深浅、冷暖。政府应当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只要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就能把民生工作做得无微而不至。政府之于社会组织,应该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当中体现监管。
三、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生有很大改善是基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地里有锅里才会有。今天,粮食安全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不用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是,同时应当注意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当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到超过对工农业的投入时,社会建设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一项中心任务了。社会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美国克林顿执政时,推行新民主党人的“中间路线”,坚持政府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负有干预责任,认为“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并不能给予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儿的健康养育和健康而可靠的晚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我国一些社会事业发达的城市,已经接近以社会建设为中心了,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南京市建立了“养老保障、失业救济、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四、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亟待加强
一说“企业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家就说,我吸纳了多少多少劳动力就是尽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没错!是尽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是还有没有别的社会责任?肯定是有的,参与第三次分配就是社会责任。分配有三个层次:一次分配是对国家纳税,对职工发工资;二次分配是政府收了税以后,拿出一部分用于社会事业,包括救助;三次分配是民间捐赠等。我国在捐赠上比从前有很大发展,慈善事业在壮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各地、各界踊跃捐款,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检阅,也是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大课堂。但是,如果拿这种情况,横向比一比,可以看出,我们第三次分配的格局尚未形成。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等的第三次分配的总量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而在我国现在只占到0.1%,而其中绝大部分,有人说是80%来自海外。这清楚地表明我们的不少企业家是“为富„少捐‟”或“为富„不捐‟”了。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相当严重,不容忽观,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亟待加强。
五、提高民众在民生问题上的参与度
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都是与民众利益血肉相连的。因此,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在决定前、决定中、决定后,都要有民众参与。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权为民所谋,少不了请民众来参谋,动员民众来参与。有些决策层,生怕民众参与了,会影响速度,会事与愿违。有民众参与,七嘴八舌,说不定是会影响速度的。可是,应当看到,从制定过程看,也许慢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眼下慢了,从长远看,从历史长河看,可能快了。这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明白,我们有多少拍脑袋、拍胸脯搞出来的规矩,彼此冲突者有之,空白漏洞者有之,朝令夕改者也有之。与其事后出麻烦,何不在事前不要怕麻烦?何不在事前多与民众切磋琢磨?阳光政府的日照长,有利于万物生长。
六、应把民生问题当作第一号大课题来研究
恩格斯说:社会的需要胜过十所大学。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最大需要,自然应当是学术界的最大课题。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文、史、哲、经、法、社各个学科,同时也涉及到自然科学。一项小发明、小窍门,便能解决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学术界也不能一味地指责政府忽视民生,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学界对民生研究得怎样?作为政府的智囊,我们提供了多少高见?至今还有大块文章说什么“民生”一词源于古希腊,这就表明他们不了解民生“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的中国古代史。史学界应当参与民生研究,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就不用多说了。中国各地都在民生方面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有待于上升为理论。
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上下一心,在政府的领导下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孔子的“大同世界”理想将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实现!
第三篇: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社会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温家宝总理曾经曾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那么一个问题。”
中国去年经济GDP总量已经成果了德国、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中国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另外,财政收支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去年的财政收入总量为6.8万亿,今年预计突破8万亿。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GDP为平均增长率为9.6%,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有的认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为什么重视民生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民生问题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特别是从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当中,民生问题的改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目标。重视民生的原因:
1、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要求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都要求重视民生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改善民生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们党十六大以后,战略高度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这个应当受到各个阶层的广泛的认同,形成广泛的共识。在这个以人为本基础上讲科学发展、讲和谐社会构建,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要求改善全体公民的整个生活状况,这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应当说,所以重视民生问题,和整个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密切相关。
2、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的要求。
在这种普遍增长的要求之下,民生问题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提到日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贫富差距差距消除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等这儿方面,它的一些涉及平等问题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3、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要求
利益意识觉醒——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如何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寻求稳定的社会状况,这个方面民生问题很重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层面我们每个个人的利益意识,人的利益的意识在不断觉醒。在利益驱动下,有了利益的行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整个利益格局多元化。我们不仅讲国家利益,也不避讳个体利益。比较单一的利益格局向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利益不重视,大家都重视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后新阶层出现,社会利益主体结构的变化。
社会科学院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十各阶层,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没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成分多元化,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产生很多以前没有的阶层,这样的每个阶层有利益。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随着原有社会利益格局的打破,新时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情况已经开展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影响着基本的社会公正。当然现在有的利益不平衡已经非常严重。我们强调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我们弱势群体民生问题以维护社会公证,有原因所在。
4、缓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激烈化的要求
应当说,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群体性事件增加。
如:“2006年1月8日发生的群体行时间中,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18.88%,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的15%。”最新数据应当在不断上升。除了这些以外,因为企业改制、破产、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很多发生。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利益主体多元化情况下,我们由于利益的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我们社会的矛盾、社会的冲突在不断增长。
1993-2006年,全国群体性事件由七八千起,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六万多起。
2008年,群体性事件已经突破了八万起。总体上看,充分反映当前由于分配不公、社会不公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都在逐步地上升,甚至激化。
表现在
(1)社会治安案件增多。
改革开放30多年中,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社会秩序指数25年间年均递减2%,社会稳定指数年均递减1.1%,其中每万人刑事案件的立案率由1978年的5.5件上升至2003年的34.1件。这些数据比较清楚表明社会治安案件在不断增多。当然社会治安案件的根源不一定与民生有关,不一定与公正有关,但很大一部分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2)群众信访、上访大幅上升。
目前我国正处在信访和上访事件的高发期,全国的信访、上访总量逐年递增,其中群体性上访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上访过程中群体性上访近几年数量也不断增加,从群众信访上访增长说明社会利益的冲突乃至社会利益矛盾有计划的趋势。
(3)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如,由于城市房屋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自2008年后,我国群体性事件已经上升到每年8万起。特别是当前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出现比较大的事件。这些都作说明社会利益矛盾它的激化的程度。
(4)社会诚信缺失。
社会诚信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个人诚信、市场诚信以政府诚信(又称政府信用),等等。如市场诚信问题与政府诚信问题。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些建议,病人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1)改变依靠出口、依靠外包的局面。
(2)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转型升级。
二、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按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
1、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
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直观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狭义角度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满足认得的基本尊严会有一个底线的问题,这个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包括民众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保障。(2)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
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3)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态
这是属于高级成面的内容,可以把它作为中长期的一个发展目标,预留到我们发展规划当中,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逐层推进的关系,也就是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
(二)民生问题的特点
1、直接生活消费性
2、基础保障性
3、增益不可逆性
民生政策的制定不能做加法,尽可能不要作减法,或者多用加法慎用减法。
三、现阶段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1、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在处于我国城市低保线以下的城市居民为2300多万人,农村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为1196元,2008年年末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问题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2、就业压力比较突出。
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就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压力一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3、社会保障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保障这个问题都是一直比较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的大量的投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的明显的改观。社会保障面临的两大问题:
第一、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欠帐较大,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共欠帐2.5万亿。
第二、城市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有很大差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的相对较好,2009年6月在农村地区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在五个省份二十个县开始试点。今天有扩大。各地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进城没有养老保险,还有接续问题。现在的社会保险一般以省为单位,各个省份标准不一样,各省地方财政
不一样,跨省转移接续遇到许多问题。国家农村的社会保障长期被忽视,而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社会保障取得大成果,特别是农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些方面,以后怎样去作,仍然是一些我们面临的社会保障方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直接和我们的民生息息相关。比方,我们养老保险这个问题,养老保险给每个公民稳定的预期性收入,即使退休后。
4、教育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们在教育方面作的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实现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书本费,补特别困难学生的特别补贴。另外我们在保证农村的中小学的校舍的维修方面也在为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证体系,我们整个教育问题已经取得的很大的成绩。但是成绩以下,我们面临不少问题。(2)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从投入、资源分配等问题来看,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比如:上学难、上学贵、乱收费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投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是少的,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不一致的。另外从我们教育资源分布来看,农村和城市的资源分配是不一样的,农村和城市差距计较大,另外就是说,其他方面来说校舍和义务教育其他公共服务这种资源也是在城市和农村有差别。城市里面尽管我们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不错,但是仍然面临一些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都是民生方面要重点加以改善的问题。
5、公共卫生发展滞后
公共卫生发展还不能一概而论,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发展不一样。2008年中旬,我国开始推行新的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短短三年历,全国农村普遍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已经突破95%,共计8.3亿人,然而,这些数据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显滞后。通过新农合解决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新农合推进速度和取得的成效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公共卫生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仍然比较滞后。(1)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
我国的医药卫生整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的公平性被排列在第188位,即全世界倒数第4位。我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解决分配问题,直接和每个人有关。尽管参合率大幅度提高(2)报销标准问题
各地都有不同的政府设计,且门槛还不一样。比方说我们的政府对这个新农合的财政补助的问题,尽管我们有相对较大提高,但是和医生医药水平要求相比,政府投入仍然偏低,我们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还相对是比较高的负担。
6、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准令人担忧
(1)称职的、符合岗位需要的劳动者的比例下降。专业和从事的行业没有需要关系,有的再就业之后需要重新就业技能的培训,和高校的教育培训的体制有关系。但是,从这个方面看,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存在问题。教育培训的这种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有大的差距。
(2)国家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近年来生产事故数量及人员伤亡率比较高。
我们国家劳动保护的条件比较滞后,这个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这几年矿难频发,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这种伤亡率比较高的。我这里有的数据。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左右,而矿难死亡工人占世界80%。这里面有国际统一标准,每万吨煤炭死亡率的问题。我们的劳动保护条件是很差。在比方说,我们比较发达长三角地区断肢案每年有3万起。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从这个方面看,我国劳动保护的条件水平比较差。也是我们重要的民生问题。劳动者的基本保护的条件,和个人身心安全,和整个预期收入直接相关。
7、收入差距过大现象比较明显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已由原来改革开放的55%以上降低到目前40%左右,(国际标准是60%到65%),普遍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GDP与财政的增长速度;官方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垄断行业收入和普通行业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具体来说四个指标:
(1)基尼系数。
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改革开放初期0.3多,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现在大约是0.46,突破0.4是比较不公平状态。07、08是0.46,目前大家公认数字接近甚至超过0.5。从这个方面看,我们的收入差距,我们社会不公平比较严重的地步。而按照大批学者杜立德研究成果,认为中国现在的实际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已经进入到世界上比较明显的不平等的国家的行列。基尼系数在2002年首次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后继续向0.50的红线靠拢。
(2)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初,城乡居民收入2.3:1。
年份
差距
2004
1:3.21
2005
1:3.22
2006
1:3.28
2007
1:3.33
2008
1:3.31
2009
1:3.33 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不低于3.33。这仅仅是收入数据的差距。而从实际上来看,从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灯,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大家比较公认的城乡分配差距已经突破6:1。官方也是认可的。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从具体收入的差距,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的因素考虑在内,我们认为差距是不小的。
(3)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的发展模式等于欧洲加非洲》一书中提到:“看中国的发达地区像欧洲”。
如:人均GDP,1991年东部与西部的比例为1.86倍,2003年扩大为2.52倍,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更大,目前中国最富的省与最穷省的人均GDP差距达10多倍。如上海、广东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欧洲的葡萄牙,而其他偏远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总体水平相当以非洲的加纳。
(4)贫富差距。
调查显示,城市当中的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其余90%的一般家庭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的全部加起占所有财富55%。如果把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统筹起来,其中10%高收入者占全部包括城乡财富50%,而另外90%的城乡居民占社会全部财富的50%。这个评价保守。国外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富有阶层与城乡居民占有财富差距大。
王小鲁认为,10%的最高收入家庭拿走了其中63%的财富。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与家庭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相差26倍(官方9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9倍。如何城乡合计,2008年全国最高10%家庭人均收入是9.1万元,全国最低10%的家庭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
(二)民生问题的根源
1、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了“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优先”的发展政策,以至于造成现在“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局面。
2、真正的市场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
第一、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对微观紧急干预太多,直接影响市场在基础性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垄断的现象没有消除,导致社会利益失衡,直接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抵抗风险能力强化。
4、税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
5、就城乡差距扩大这个最突出的贫富差距来说,其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体制。
6、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通过横向比较:
国家财政:各项指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指出占国家财政指出的比例有所下下降。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在中央财政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凸现下降。
四、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三,要更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四篇:加强与改善民生(论文)
加强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姓名:杨小平学院:旅地学院(2011级)学号:Z11420210003 摘要: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关键字:民生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一、加强民生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其他领域的建设。民生,是人民之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在我国自古与“国计”相提并论。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文化上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建设新局面。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其增长的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一致,出现了“国富民不强”的尴尬局面。新中国成立已满70周年,于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便显得尤为迫切。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发展民生,全面地改善人民生活。
二、加强与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如何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 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着力改善民生,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第五篇:改善民生的论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要帮民所需。结合“三项活动”的开展以及“三项制度”的建设,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深知民愿,多想群众所想,多帮群众所需。充分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哪里工作最辛苦,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那里,要从一线工作论“英雄”,积极争当“雷锋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改善民生要与民建立感情。结合“结穷亲”活动,改善民生,帮助群众不是对群众的施舍,而是在深入基层,坚持扑下身子的工作态度,了解民情的基础上,通过与群众拉家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生产发展方面,实实在在的与群众共某出路共谋发展,与群众建立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党群干群感情,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改善民生要树立良好心态。群众利益无小事,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切实把老百姓的“油盐柴米酱醋茶”当作国家大事儿来抓、当成自家事儿来干。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生观、政绩观,摒弃“只干眼前有利的事儿”“只做见效快的事儿”等错误想法,切实把为“民办好事,为民办实事”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为一个大学生更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对于民生,我们自然有着深刻的体会。我们国家的民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加强对残疾人以及老人的福利,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以及敬老金。对于退休员工的关注也有待提高,多采取措施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质量。另外,政府减免税务的措施也还有一定局限性,政府减免了房地产业的一些税务,但真正那些比较穷的务工人员是买不起如此高价的房子的,所以受益的人有限,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投入花在这部分人身上。对于房地产业,很显然这是目前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如何控制房价让大多数人买的起房是对政府的一个大考验。随着买车的人逐渐多起来,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堵塞等问题直接影响民生,导致居民怨声载道,严重影响具名的生活工作,为此,应该积极推荐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完善公共措施,优化公共交通工具路线。总之,改善民生,道路还很长。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二者是相辅相承的。经济发展是物质建设的物质保证,没有经济发展根本就谈不上搞好社会建设,更谈不上改善名声。而改善民生则是促进社会建设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只有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正如中共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那样,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它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
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于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点,也出台了很多制度,但问题的关键是各项措施的落实,千万不可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全国人民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