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二(上)试卷与答案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72.5 分!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实际上十七大报告讲,我们要百姓共享,要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作为维权共享的号召是党中央发出的,所以怎么样来构建由党政主导群众来维权 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中央在十七大以后,大力发展扎根社区的草根型的民间组织。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下面说法正确吗?注重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重要性的认识的误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社会就会健康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一切矛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对立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提供私人物品的时候也会市场失灵。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下面说法正确吗?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前主要矛盾都是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正确吗?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应该有专门的管理机制。因为机构是要服从于任务的,服从于工人的。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十二五规划五年的奋斗目标当中有一个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中央是明显加强,江苏是全面加强。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人民公社分三个层次,最底下一个层次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就直接代表国家来指挥农民干活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下面说法正确吗?重庆搞民生经济八个字很符合道理,民生经济,唱红打黑。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政府然后各种各样的单位,有政府内部的单位机关,有政府外面的归政府管的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然后是个人。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只讲重点大学,下面大家就贯彻落实发扬邓小平这个思想,搞起了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现在连重点幼儿园都有了。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2.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从2001年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把以前强省富民改成了富民强省。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七大要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4.下面说法正确吗?胡锦涛提出包容性增长,指出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的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这三个最。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五届五中全会讨论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草案的时候,就提到富民是经济发展的,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错误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6.下面说法正确吗?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社会就会健康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上去了,一切矛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7.下面说法正确吗?过去讲分配收入公平分配的时候,往往讲两个个公平:起点上的机会公平;结果上的分配公平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8.下面说法正确吗?共享式增长,翻译成英文,英文再翻译回来,叫包容性增长。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9.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二五规划提到的主线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0.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提出的大政策是允许乃至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1.中国前面五个五年计划都是叫 的五年计划。正确 √
A.A.国民经济发展
B.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C.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
D.D.强调经济建设转移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高考停了,各行各业人才断代,青黄不接,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提出来,要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重点办好少数几所重点大学。正确 √
A.A.9年
B.B.10年
C.C.11年
D.D.12年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3.我国把社会学砍掉了,全中国人民都不学社会学。50年砍掉的,年才重新恢复 正确 √
A.A.60
B.B.70
C.C.80
D.D.9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4.2009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人达到1260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 正确 √
A.A.15%
B.B.17%
C.C.19%
D.D.21%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以前我们基本上是一个均等化过于平均主义的国家 正确 √
A.A.70年
B.B.75年
C.C.78年
D.D.80年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6.无论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是江苏十一届九届全会,都提出了 规划的建议。正确 √
A.A.九五
B.B.十五
C.C.十一五
D.D.十二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江苏省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2.56倍。正确 √
A.A.6千
B.B.8千
C.C.1万
D.D.1万1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8.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阐发了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正确 √
A.A.2007
B.B.2008
C.C.2009
D.D.201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9.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再一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正确 √
A.A.2008
B.B.2009
C.C.2010
D.D.2011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10.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最主要的动力源在 以后主要是在英明、开明的中央领导那里。就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人为代表的。当时的主旋律打出来的牌就是改革开放,或者叫改革。正确 √
A.A.1975年
B.B.1976年
C.C.1977年
D.D.1978年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人口控制的三个指标: 正确 √
A.A.出生率
B.B.死亡率
C.C.自然增长率
D.D.总人口数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2.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摆到议事日程上,改革包括 正确 √
A.A.户籍制度的改革
B.B.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
C.C.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D.D.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3.民生工作主要方面有 错误 ×
A.A.就业
B.B.收入
C.C.保障
D.D.消费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4.推崇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原因是 错误 ×
A.A.上层永不松懈
B.B.中层永不满
C.C.中层很满足
D.D.下层永不绝望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5.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正确 √
A.A.底线生存方面的服务,B.B.基本发展方面的服务,C.C.基本的环境服务
D.D.基本安全服务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国民收入的分配 正确 √
A.A.市场分配
B.B.政府分配
C.C.社会分配
D.D.股票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7.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 正确 √
A.A.收入结构失衡
B.B.地区结构失衡
C.C.城乡结构失衡
D.D.人口结构失衡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8.包容性增长包括的转变有 错误 ×
A.A.由强调经济建设转移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重
B.B.由强调经济建设转移向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社
C.C.由过去强调做大蛋糕转向更加强调分好蛋糕
D.D.由过去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转到要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社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9.基本安全服务包括 错误 ×
A.A.医疗卫生
B.B.公共安全
C.C.消费安全
D.D.国防安全
您的答案:B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0.搞政治经济活动的单位叫 错误 ×
A.A.机关
B.B.企业
C.C.事业单位
D.D.社会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第二篇: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民生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社会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温家宝总理曾经曾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那么一个问题。”
中国去年经济GDP总量已经成果了德国、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中国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另外,财政收支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去年的财政收入总量为6.8万亿,今年预计突破8万亿。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GDP为平均增长率为9.6%,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有的认为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为什么重视民生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民生问题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特别是从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当中,民生问题的改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目标。重视民生的原因:
1、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要求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都要求重视民生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改善民生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们党十六大以后,战略高度提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这个应当受到各个阶层的广泛的认同,形成广泛的共识。在这个以人为本基础上讲科学发展、讲和谐社会构建,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要求改善全体公民的整个生活状况,这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应当说,所以重视民生问题,和整个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密切相关。
2、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的要求。
在这种普遍增长的要求之下,民生问题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提到日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贫富差距差距消除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等这儿方面,它的一些涉及平等问题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3、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要求
利益意识觉醒——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如何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寻求稳定的社会状况,这个方面民生问题很重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层面我们每个个人的利益意识,人的利益的意识在不断觉醒。在利益驱动下,有了利益的行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整个利益格局多元化。我们不仅讲国家利益,也不避讳个体利益。比较单一的利益格局向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个人利益不重视,大家都重视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后新阶层出现,社会利益主体结构的变化。
社会科学院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十各阶层,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没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成分多元化,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产生很多以前没有的阶层,这样的每个阶层有利益。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随着原有社会利益格局的打破,新时期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情况已经开展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影响着基本的社会公正。当然现在有的利益不平衡已经非常严重。我们强调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我们弱势群体民生问题以维护社会公证,有原因所在。
4、缓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激烈化的要求
应当说,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现,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等。群体性事件增加。
如:“2006年1月8日发生的群体行时间中,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18.88%,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事件占总数的15%。”最新数据应当在不断上升。除了这些以外,因为企业改制、破产、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很多发生。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利益主体多元化情况下,我们由于利益的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我们社会的矛盾、社会的冲突在不断增长。
1993-2006年,全国群体性事件由七八千起,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六万多起。
2008年,群体性事件已经突破了八万起。总体上看,充分反映当前由于分配不公、社会不公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都在逐步地上升,甚至激化。
表现在
(1)社会治安案件增多。
改革开放30多年中,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社会秩序指数25年间年均递减2%,社会稳定指数年均递减1.1%,其中每万人刑事案件的立案率由1978年的5.5件上升至2003年的34.1件。这些数据比较清楚表明社会治安案件在不断增多。当然社会治安案件的根源不一定与民生有关,不一定与公正有关,但很大一部分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2)群众信访、上访大幅上升。
目前我国正处在信访和上访事件的高发期,全国的信访、上访总量逐年递增,其中群体性上访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上访过程中群体性上访近几年数量也不断增加,从群众信访上访增长说明社会利益的冲突乃至社会利益矛盾有计划的趋势。
(3)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如,由于城市房屋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自2008年后,我国群体性事件已经上升到每年8万起。特别是当前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出现比较大的事件。这些都作说明社会利益矛盾它的激化的程度。
(4)社会诚信缺失。
社会诚信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个人诚信、市场诚信以政府诚信(又称政府信用),等等。如市场诚信问题与政府诚信问题。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些建议,病人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任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高。
(1)改变依靠出口、依靠外包的局面。
(2)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转型升级。
二、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按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
1、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
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直观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包括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等。狭义角度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满足认得的基本尊严会有一个底线的问题,这个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包括民众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活保障。(2)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
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3)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态
这是属于高级成面的内容,可以把它作为中长期的一个发展目标,预留到我们发展规划当中,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逐层推进的关系,也就是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
(二)民生问题的特点
1、直接生活消费性
2、基础保障性
3、增益不可逆性
民生政策的制定不能做加法,尽可能不要作减法,或者多用加法慎用减法。
三、现阶段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1、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在处于我国城市低保线以下的城市居民为2300多万人,农村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为1196元,2008年年末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问题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2、就业压力比较突出。
2008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就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压力一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3、社会保障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保障这个问题都是一直比较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的大量的投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的明显的改观。社会保障面临的两大问题:
第一、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欠帐较大,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共欠帐2.5万亿。
第二、城市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有很大差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的相对较好,2009年6月在农村地区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在五个省份二十个县开始试点。今天有扩大。各地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进城没有养老保险,还有接续问题。现在的社会保险一般以省为单位,各个省份标准不一样,各省地方财政
不一样,跨省转移接续遇到许多问题。国家农村的社会保障长期被忽视,而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社会保障取得大成果,特别是农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这些方面,以后怎样去作,仍然是一些我们面临的社会保障方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直接和我们的民生息息相关。比方,我们养老保险这个问题,养老保险给每个公民稳定的预期性收入,即使退休后。
4、教育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我们在教育方面作的得到大家广泛认可。实现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书本费,补特别困难学生的特别补贴。另外我们在保证农村的中小学的校舍的维修方面也在为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证体系,我们整个教育问题已经取得的很大的成绩。但是成绩以下,我们面临不少问题。(2)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从投入、资源分配等问题来看,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比如:上学难、上学贵、乱收费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投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相对是少的,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不一致的。另外从我们教育资源分布来看,农村和城市的资源分配是不一样的,农村和城市差距计较大,另外就是说,其他方面来说校舍和义务教育其他公共服务这种资源也是在城市和农村有差别。城市里面尽管我们现在义务教育发展不错,但是仍然面临一些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在教育问题上,都是民生方面要重点加以改善的问题。
5、公共卫生发展滞后
公共卫生发展还不能一概而论,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发展不一样。2008年中旬,我国开始推行新的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短短三年历,全国农村普遍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已经突破95%,共计8.3亿人,然而,这些数据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显滞后。通过新农合解决农村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新农合推进速度和取得的成效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公共卫生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仍然比较滞后。(1)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
我国的医药卫生整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的公平性被排列在第188位,即全世界倒数第4位。我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解决分配问题,直接和每个人有关。尽管参合率大幅度提高(2)报销标准问题
各地都有不同的政府设计,且门槛还不一样。比方说我们的政府对这个新农合的财政补助的问题,尽管我们有相对较大提高,但是和医生医药水平要求相比,政府投入仍然偏低,我们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还相对是比较高的负担。
6、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准令人担忧
(1)称职的、符合岗位需要的劳动者的比例下降。专业和从事的行业没有需要关系,有的再就业之后需要重新就业技能的培训,和高校的教育培训的体制有关系。但是,从这个方面看,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是存在问题。教育培训的这种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有大的差距。
(2)国家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近年来生产事故数量及人员伤亡率比较高。
我们国家劳动保护的条件比较滞后,这个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这几年矿难频发,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这种伤亡率比较高的。我这里有的数据。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左右,而矿难死亡工人占世界80%。这里面有国际统一标准,每万吨煤炭死亡率的问题。我们的劳动保护条件是很差。在比方说,我们比较发达长三角地区断肢案每年有3万起。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从这个方面看,我国劳动保护的条件水平比较差。也是我们重要的民生问题。劳动者的基本保护的条件,和个人身心安全,和整个预期收入直接相关。
7、收入差距过大现象比较明显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已由原来改革开放的55%以上降低到目前40%左右,(国际标准是60%到65%),普遍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GDP与财政的增长速度;官方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3倍,垄断行业收入和普通行业差距超过10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2倍以上。具体来说四个指标:
(1)基尼系数。
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改革开放初期0.3多,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现在大约是0.46,突破0.4是比较不公平状态。07、08是0.46,目前大家公认数字接近甚至超过0.5。从这个方面看,我们的收入差距,我们社会不公平比较严重的地步。而按照大批学者杜立德研究成果,认为中国现在的实际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已经进入到世界上比较明显的不平等的国家的行列。基尼系数在2002年首次突破0.4的国际警戒线后继续向0.50的红线靠拢。
(2)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初,城乡居民收入2.3:1。
年份
差距
2004
1:3.21
2005
1:3.22
2006
1:3.28
2007
1:3.33
2008
1:3.31
2009
1:3.33 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不低于3.33。这仅仅是收入数据的差距。而从实际上来看,从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灯,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大家比较公认的城乡分配差距已经突破6:1。官方也是认可的。我们整个城乡差距从具体收入的差距,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的因素考虑在内,我们认为差距是不小的。
(3)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的发展模式等于欧洲加非洲》一书中提到:“看中国的发达地区像欧洲”。
如:人均GDP,1991年东部与西部的比例为1.86倍,2003年扩大为2.52倍,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更大,目前中国最富的省与最穷省的人均GDP差距达10多倍。如上海、广东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欧洲的葡萄牙,而其他偏远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总体水平相当以非洲的加纳。
(4)贫富差距。
调查显示,城市当中的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其余90%的一般家庭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的全部加起占所有财富55%。如果把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统筹起来,其中10%高收入者占全部包括城乡财富50%,而另外90%的城乡居民占社会全部财富的50%。这个评价保守。国外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富有阶层与城乡居民占有财富差距大。
王小鲁认为,10%的最高收入家庭拿走了其中63%的财富。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与家庭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相差26倍(官方9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9倍。如何城乡合计,2008年全国最高10%家庭人均收入是9.1万元,全国最低10%的家庭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
(二)民生问题的根源
1、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了“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优先”的发展政策,以至于造成现在“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局面。
2、真正的市场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
第一、政府职能的转变还不够到位,对微观紧急干预太多,直接影响市场在基础性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垄断的现象没有消除,导致社会利益失衡,直接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抵抗风险能力强化。
4、税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
5、就城乡差距扩大这个最突出的贫富差距来说,其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体制。
6、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通过横向比较:
国家财政:各项指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指出占国家财政指出的比例有所下下降。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在中央财政总收入所占的比重凸现下降。
四、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三,要更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篇: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一试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公共产品的正确 √ 需要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社会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社会事业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结构、协调利益关系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公民社会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3.下面说法正确吗?我国经济发展转变长期没有完成,其中
正确 √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内需不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提高工资水平的方法有:逐步提高最低
正确 √ 工资标准;企业要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
B.B.错误
A.A.正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下面说法正确吗?养老方式分为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正确吗?社会建设主要是指通过社会事业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结构、协调利益关系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公民社会。
A.A.正确
正确 √
正确 √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社会的重大变化:
正确 √ 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对苏南地区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叫
正确 √ 做“学有幼教,老有奉筹,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坐有移居”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下面说法正确吗?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两部法律:刑法
正确 √ 和宪法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政府没有尽到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做到均等化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1.重庆现在叫民生经济。江苏叫
A.A.发展经济
B.B.创新经济
C.C.民生经济
正确 √
D.D.公民经济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09年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之间的比是
A.A.2.56:1
B.B.2.55:1
C.C.2.54:1
D.D.2.53:1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3.中国科学院,他们最近的一个调研成果叫做社会与发展系
正确 √ 数,认为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系数是
A.A.0.3
B.B.0.4
C.C.0.5
D.D.0.6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4.前五个五年计划当中,没有关于社会发展的内容,前五个
正确 √ 五年规划的标题
A.A.市场经济发展
B.B.公民经济发展
C.C.农业发展
D.D.科技发展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发达国家社会比较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A.贫富差距比较小
B.B.贫富差距比较大
C.C.贫富均衡
D.D.贫富差距悬殊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6.1985年到2008年,这23年间,我们国家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
A.A.16%
B.B.17%
C.C.18%
D.D.19%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中国从1985年到2008年,这23年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将近
A.A.16%
B.B.17%
C.C.18%
D.D.19%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8.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存在的正确 √ 主要问题是
A.A.经济结构失衡
B.B.收入结构失衡
C.C.社会机构失衡
D.D.人口结构的失衡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9.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标题改为
A.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B.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
C.C.加强社会建设
D.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10.我国平均工资只有GDP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
正确 √ 到
A.A.20%
B.B.24%
C.C.25%
D.D.26%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现在养老的主要方式有
A.A.居家养老
B.B.家庭养老
C.C.社会养老
D.D.救助型养老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2.下面选项属于我党提出的四大建设的是
D.D.社会建设
A.A.政治建设
B.B.经济建设
C.C.文化建设
您的答案:DABC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3.关于大中小社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大社会它是与自然相区别
B.B.大社会它与经济相区别
C.C.小社会,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区别
D.D.中社会,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区别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4.社会结构失衡有哪些方面
A.A.地区结构失衡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B.B.城乡结构失衡
C.C.人口结构的失衡
D.D.经济结构失衡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5.社会管理现在迫切需要创新的几个方面
A.A.后续制度的改革,管理制度的改革
B.B.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
C.C.社会保障制度的革命
D.D.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十七大把民生改观为五有,以下属于五有的是
A.A.学有所教
B.B.老有所得
C.C.病有所医
D.D.老有所养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7.江苏对苏南地区五有的要求
A.A.学有幼教
B.B.老有奉筹
C.C.老有颐养
D.D.坐有移居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8.慈善发展滞后决策捐赠性收入体现在 A.A.民办慈善机构太多
B.B.慈善组织绝大多数是官办的,民办的太少
C.C.人均捐款太少
D.D.捐赠款充足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9.中国现在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社会分配这三个收入,错误 × 存在的问题是
A.A.财产性收入太多
B.B.工资型收入太低
C.C.财产性收入太少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0.基本发展服务表现的方面有
A.A.教育
B.B.医疗卫生
C.C.文化体育民生
D.D.社会保障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11.经济增长体现在 A.A.投资
B.B.消费
C.C.储蓄
D.D.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2.财产收入中的动产包括
A.A.存款利息
B.B.入股
C.C.股票
D.D.出租房屋、门面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13.市场分配国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
A.A.额外收入
B.B.工资性收入
C.C.财产型收入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4.碎片化社会带严重的后果是
A.A.人口结构的失衡
B.B.官民容易对立
正确 √
正确 √
C.C.社会无零距离,个人和个人之间、相互之间没有组织,个人是你也不能代表我,我也不能代表你
D.D.收入结构失衡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15.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误区是
A.A.经济建设上去了,社会就健康发展了
B.B.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独立起来
C.C.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
D.D.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6.财产收入包括
A.A.动产
B.B.工资
C.C.不动产
D.D.经营收入
您的答案:BD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17.市场化的误区是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A.A.义务教育市场化
B.B.基本医疗市场化
C.C.利率市场化
D.D.住房市场化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18.下面选项属于社会建设的是
A.A.加强公共服务
B.B.培育社会组织
C.C.优化社会结构
D.D.协调利益关系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1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有
A.A.政府没有尽到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
B.B.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做到均等化
C.C.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不应求
D.D.需求由过去的追求生存到追求发展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20.中国基尼系数改革开放前很低,现在这么高,出现了很多问题
A.A.贫富差距极具拉大,大众心理难以承受
B.B.有些富人的财富来源有问题
C.C.有些富人的行为有问题
D.D.贫富差距微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第四篇: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二(上)试题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行政化的社会里面,个人基本上没有权利意识,只有叫尽一定的社会责任,只有社会、国家、政府、正确 √ 单位这种整体性的概念在起作用。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七大报告里有两句话,现在基本上没怎么落实,或者落实的力度太小:金融、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正确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下面说法正确吗?人民公社分三个层次,最底下一个层次
正确 √ 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就直接代表国家来指挥农民干活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5.下面说法正确吗?如果把经济当做一个系统,有输入也有
正确 √ 输出。输入是投资,输出是消费。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正确吗?文革中主要是政治分层不是经济分层,于有红五类、黑五类。现在主要是经济分层,有富二代、穷二正确 √ 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共享式增长,翻译成英文,英文再翻译
正确 √ 回来,叫包容性增长。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提供私人物品的时候也会市场失灵。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9.下面说法正确吗?给本国人消费叫消费,给外国人消费叫
正确 √ 出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苏南提出了新的五个有所:学有不是所教,学有幼教,劳有俸酬,一兵有两役,老有宜养,住有宜居。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下面说法正确吗?公共物品的供给光靠市场是不行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在主要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12.下面说法正确吗?我党的执政理念将进一步明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着力点由过去主要强调经济建设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下面说法正确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结构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4.下面说法正确吗?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前主要矛盾都是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下面说法正确吗?南京人口就控制指标流进人口、流出人口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6.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提出的大政策是允许乃至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7.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十二五规划五年的奋斗目标当中有一个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中央是明显加强,江苏是全面加强。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8.下面说法正确吗?过去讲分配收入公平分配的时候,往往讲两个个公平:起点上的机会公平;结果上的分配公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9.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是靠乡镇企业拉动的,第二步是靠外向型经济拉动的。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0.下面说法正确吗?底线生存方面的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阐发了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
A.A.2007
B.B.2008
C.C.2009
D.D.201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2.以前我们基本上是一个均等化过于平均主义的国家
A.A.70年
正确 √
正确 √
B.B.75年
C.C.78年
D.D.80年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3.江苏省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2.56倍。
A.A.6千
B.B.8千
C.C.1万
D.D.1万1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4.规划的指导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A.A.九五
B.B.十五
C.C.十一五
D.D.十二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5.无论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是江苏十一届九届全会,都提
正确 √ 出了 规划的建议。
A.A.九五
B.B.十五
C.C.十一五
D.D.十二五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6.中国前面五个五年计划都是叫 的五年计划。
A.A.国民经济发展
B.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C.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
D.D.强调经济建设转移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
正确 √
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年9月,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
正确 √ 级会议开幕式上再一次提出包容性增长。
A.A.2008
B.B.2009
C.C.2010
D.D.2011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8.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最主要的动力源在 以后主要是在英明、开明的中央领导那里。就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人为代表的。当时的主旋律打出来的牌就是改革开放,或者叫改革。
A.A.1975年
B.B.1976年
C.C.1977年
D.D.1978年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9.我国把社会学砍掉了,全中国人民都不学社会学。50年砍
正确 √ 掉的,年才重新恢复
A.A.60
B.B.70
C.C.80
D.D.9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10.江苏 年人均GDP超过7千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将分配达
正确 √ 到2万2千多和接近9千。
A.A.2008
B.B.2009
C.C.2010
D.D.2011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1.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的内容有
A.A.底线生存方面的服务,B.B.基本发展方面的服务,C.C.基本的环境服务
D.D.基本安全服务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在1949年到1979年30年间,中国的法律有
A.A.宪法
B.B.刑法
C.C.婚姻法
D.D.劳动法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C
答案分析:
3.基本安全服务包括
A.A.医疗卫生
B.B.公共安全
C.C.消费安全
D.D.国防安全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4.搞政治经济活动的单位叫
A.A.机关
B.B.企业
C.C.事业单位
D.D.社会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答案分析:
5.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当建立完善 等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机制。
A.A.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B.B.纠纷冲突的预警机制
C.C.社会矛盾的调解机制
D.D.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6.推崇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原因是
A.A.上层永不松懈
B.B.中层永不满
C.C.中层很满足
D.D.下层永不绝望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D
答案分析:
7.内需不足一直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A.A.老百姓消费能力很足
B.B.一些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缺钱消费
C.C.社会保障不健全,老百姓不敢消费
D.D.社会矛盾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8.国民收入的分配
A.A.市场分配
B.B.政府分配
C.C.社会分配
D.D.股票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9.人口控制的三个指标: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A.A.出生率
B.B.死亡率
C.C.自然增长率
D.D.总人口数量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10.基本的环境服务包括
A.A.公共交通
B.B.公共通信
C.C.公用设施
D.D.环境保护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正确 √
第五篇:关于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研究与分析
基于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研究与分析
消防指挥系十八队孙 强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是一直在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好像只要是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协调发展也开始被许多人所关注。
一、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即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由于只是重视经济建设而轻视了社会建设,从而使社会建设严重缺位等原因,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搞经济建设,没有社会建设。在此期间,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了追求效率或整体经济增长速度的最大化,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所致,是对市场经济的严重破坏。
进入90年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急剧扩大。尤其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之间的地区差距大幅攀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快速拉开。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总体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45的高度。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已达到严重不平等的地步。
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就更为严重。正规部门(指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2004年全国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数比1995年减少了3908万人,下降了37.8%;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2698万人,下降了76%。两者合计减少6606万人,下降了47.5%。随着大量人员下岗失业,贫困问题也凸现出来。现在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中国贫困问题尤其是
城镇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尚未达到最高值,中国的贫困问题尚未达到“充分化”的状态。
上述严重的社会问题必定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大面积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使发展丧失应有之义,使发展成果不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享,从而形成一种“无发展”的增长的情形。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另一方面,会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并进而有可能形成社会的动荡,从而使发展失去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显然,要想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这是历史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对于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来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经济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强调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社会建设,以经济建设取代了社会建设,那么,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一个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活水准无法得到保证的病态社会,是一个社会焦虑不断加重、社会问题迅速增多、社会整合程度不断降低的低质量社会。经济建设关注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温饱性生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小康意识”已真正觉醒。不符合时代需要和民众诉求的短期“纯数量增长”开始面临挑战,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三、关注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
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可以有市场经济但不能有市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本质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到平等关注社会建设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从十几年前的“经济、政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到今天十七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其变化体现出我们党和领导人能不断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这种变化势必将逐步改变我国长久以来注重经济发展,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不平衡,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矛盾的现状,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让亿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社会建设被第一次正式提高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上来,使之不仅成为十七大的新亮点,更折射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关注科学发展的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和谐,越
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