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善民生需要社会建设整体推进
改善民生需要社会建设整体推进
时间:2010年08月18日 17时20分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张云飞
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但是,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的,因此,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兼顾、多管齐下。这样,才能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
起点的整体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一个由诸多对立统一的要素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构成的整体,即社会有机体。在社会有机体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保障。这里,社会生活是指基于社会交往而形成的非政治性的公共领域。在总体上,只有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发展。正是由此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科学论断,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此基础上,当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确立生态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构成的整体。这样,就科学地展现出了社会建设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有机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将社会中还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不断丰富其结构、拓展其领域、完善其功能。社会建设既是在社会有机体中拓展出来的新领域、新概念,也是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建构起来的新问题、新目标。因此,必须立足社会有机体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推进社会建设,而不能将之简单地归结为民生问题。
构成的整体性。改善民生只是社会建设全局中的重点环节,而社会建设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如果舍弃任一环节、割裂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那么,社会建设都难以顺利进行。如果将社会管理从社会建设中游离出去,那么,社会稳定就会丧失其体制保障。同时,这个整体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一个整体。例如,社会管理既要分别管理好各项社会事务,又要协调好各项事务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社会建设是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系统,既包括理论要素也包括实践要素,既包括实体要素也包括关系要素,既包括宏观要素也包括微观要素。没有社会建设的科学的理论支持就不会有社会建设实践的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指南。而社会建设实践也丰富着社会建设理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总之,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生活的系统过程。
路径的整体性。社会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境遇中成为可能。这样,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辩证互动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
1.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才能不断增强社会建设的经济物质基础。
2.只有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不断加强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3.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社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才能不断强化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4.只有建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不断优化社会建设的自然物质条件。
5.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社会管理的共治格局,才能不断巩固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总之,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社会主义建设各构成领域的相互制约,也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目标的整体性。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为此,必须全面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
1.生存权。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重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保护其物质利益。同时,清洁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的要求也是涉及到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发展权。文化是人类迈向自由的第一步。只有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精神性需要、保障其文化教育权益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增强他们改善生活、提升自身价值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为解决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本支撑。
3.享受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反对一切社会歧视,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4.参与权。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参与权。不能简单地将一切群体性事件都看作是**之源,而应该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中大力发展社会运动(扶贫运动等)、加强社会团体建设(扶贫团体等),这样,才能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合适的缓冲带。
5.创造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联合的方式自己建立新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第二篇: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工资和保障标准等政策受益面广,各级政府一定要落实到位。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 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开展省级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地质等工作。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发展和规范网络空间,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 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第三篇: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一)课程
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
(一)课程的考试 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
A.3.50% B.3.67% C.4.02% D.4.36%
2.()首次提出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概念。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3.201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
A.660万 B.680万 C.795万 D.810万
4.()的劳动者,由于知识技能不足,将是产业升级中的失业高风险群体。
A.低学历 B.低技能
C.低收入和低技能 D.低学历和低技能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民生”最早由孙中山先生提出,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便是。”
A.社会的生存 B.国民的生计 C.群众的生命 D.群众的财产
2.就业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是()。
A.普通高校毕业生 B.农民工 C.中老年群体 D.青年劳动力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正确 错误
2.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正确 错误
3.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政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正确 错误
4.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就业增长超出预期。
正确 错误
第四篇: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三)课程90分
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
(三)课程90分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落实地方政府(D),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A.监督责任 B.管理责任 C.主要责任
D.主体责任
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目前(C)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A.一线城市 B.二三线城市 C.三四线城市
D.四五线城市
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C)以上地市。A.75% B.80% C.85%
D.90%
4.到(B),我国劳动力人口将减少1.3亿。A.2020年 B.2030年 C.2040年 D.2050年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健康保障除了重视疾病治疗外,更加关注(ABCD)。A.预防 B.保健 C.护理
D.康复
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D)基本养老金等标准。A.低保 B.优抚 C.残疾人 D.退休人员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健康中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新理念。T 正确
错误
2.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T 正确
错误
3.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T 正确
错误
4.健康问题更常见于贫困老年人。T 正确 错误
第五篇: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测试成绩:9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改善()是未来一个长期的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重心。√ A B C D 消费 投资 出口 民生
正确答案: D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 B C D 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群众服务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正确答案: B
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
A B C D 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工业、农业的辅助发展
政府的政策性帮扶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4.被习近平称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的是()。√
A B C D 理想信念
群众观念
廉洁意识
法制理念 正确答案: A
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A B C D 作风建设 为民务实清廉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正确答案: B
6.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A B C D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正确答案: D
7.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A B C D 价值取向
精神追求
政治灵魂
共同理想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8.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A B C 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
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扩大内需、补齐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要 D 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正确答案: A B C D
9.碎片化社会带严重的后果是()。√ A B C D 人口结构的失衡
官民容易对立
社会无零距离,个人和个人之间、相互之间没有组织
收入结构失衡
正确答案: B C D
10.基本安全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A B C D 公共安全
消费安全
环境安全
国防安全
正确答案: A B D
1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包括()。√
A B C D 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密切党群众关系开启中国梦新征程的重大战略
正确答案: A B C 判断题
12.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保障改善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共享的有效方式。√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只有通过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共享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改善民生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先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均衡考虑公共需求与公共财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