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时间:2019-05-13 22:5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第一篇: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福建 周锦辉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4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2014年7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材料三: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材料四:2014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力争超额完成2014年目标任务。

材料五: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知识链接】 八年级(下)教材

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2.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合理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义的制度为人们公平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九年级教材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考命题预测】 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近几年中考关注的热点之一。本专题涉及教材的知识点主要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2015年中考命题者可能会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生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有关民生的一些重要举措,以文字、漫画、图表等为背景材料,通过选择、简答、分析说明、实践探究等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设问角度提示】

1.启动全民参保、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棚户区的原因是有哪些? 答: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⑤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国梦;等等。

2.启动全民参保、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棚户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福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②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④有利于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等等。

3.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某些地方上学难;②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③看病难、看病贵;④房价高、买房难;⑤社会治安差;等等。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①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②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⑤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⑥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等。

5.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党和政府应该怎样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答: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⑤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等。

7.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答:①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有()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②2014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 ③2014年8月26日,财政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 ④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这()

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③说明我国要把医改作为第一要务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4年8月16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到2017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将覆盖全体城镇就业人员和适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9亿以上,即每年新增2000万人以上。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有利于()

①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实现同步富裕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截至2014年6月底,中央财政已下达2014年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共2198.20亿元。其中,用于棚户区改造支出419.61亿元,同比增长148.1%。这()

①表明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 ②说明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说明我国政府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住有所居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右边漫画《有急有慢》 中机关和企业养老金并轨()A.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B.表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说明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6.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这()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 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能彻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实现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这()

①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②体现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③能完全消除入学难的现象 ④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8.2014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围绕推进简政放权,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他特别强调:“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1)“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和策略?

(3)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我们应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材料一: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二:右边漫画《瞄准》。

(1)我国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总依据是什么?

(2)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我国为什么要这样做?(3)有人认为,目前户籍藩篱正被打破,我国很快就能实现现代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4)要破除城乡壁垒,国家应怎样做?

10.材料一:201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1)【知识链接】“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解。

(2)【见仁见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3)【出谋划策】请你就如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向当地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C 5.D 6.A 7.B

二、8.(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①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等;②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3)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①公平是人们生活有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是维护公平的必然要求。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因制度而保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是维护正义的制度保证。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理由:①正被打破的户籍藩篱,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4)①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具体途径:统筹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保障每一个进城安家落户的农民享受到均等化公共服务,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市民享有相同的权利等。

10.(1)①共同富裕。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等等。(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

第二篇: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特约撰稿人 泉州外国语中学 余慧华

【热点聚焦】

1.2014年10月17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

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部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4.“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5.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设问角度提示】

1.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2)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3)看病难、看病贵;(4)房价高、买房难;(5)社会治安不好;等。

2.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1)是实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2)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

4.什么是公平?

答: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5.夏雨想:“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一些制度的正义性也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 请对夏雨的想法进行辨析。

答:(1)①“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的想法是正确的。②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③我们要 1 积极追求公平。(2)①“制度的正义性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想法是错误的。②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受益。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6.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答:(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4)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有()

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②2015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 ③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④2015年1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右边漫画《精确滴灌》的做法()A.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B.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C.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3.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公平”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个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之所以频频强调公平,是因为()

①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维护公平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右边漫画表明()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B.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 C.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D.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

6.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A.实现总体小康任重而道远 B.农村资源短缺、劳动力缺乏 C.我国将永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7.右边漫画《有急有慢》 中机关和企业养老金并轨()A.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时富裕 B.表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说明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非选择题

8.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1)“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

(2)党和政府注重公平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应怎么做?)

9.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二:如右图。

(1)右图反映了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右图谈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我国应坚持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3)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4)看了漫画后,小阳同学认为:“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分配制度,实行平均分配。”请你对小阳的观点进行辨析。

10.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指出,从2014年起,将每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党和政府设立“扶贫日“表明了什么?

(2)设立“扶贫日”有何重要意义?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扶贫开发做贡献?

11.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食品安全、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1)“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如果你对当地的民生问题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3)请你就如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向当地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D 5.B 6.D 7.D

二、8.(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①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到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②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义的制度为人们公平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4)①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1)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4)①小阳的观点是错误的。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③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会导致共同贫穷。

10.(1)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①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3)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积极宣传我国的扶贫开发政策;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参与捐献活动。

11.(1)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就业问题也不例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当地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与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表达意见。(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等。

第三篇:修改版-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共)

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回放】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的重点:(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的收人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只有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基础,关系干家万户的幸福。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健康权是最重要的权利。(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知识连线】

1.改善民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改善民生,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2.改善民生,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尤为突出。改善民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的需要。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够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才能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理想。

4.改善民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重视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改善民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维护了社会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有了正义和正义的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见到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要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7.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放在了“民生六大任务”之首,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角度探析】

解决民生问题,既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的体现,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

容。近些年来,中央高度关注民生,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从农业税取消蓟农民种

粮补贴,从最低工资制度到最低生活保障,从物权法制定到廉租住房制度„„“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论述,标志着改善民生新阶段的开始。民生问题是近两年中考命题的关注点,如2007年中考试题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民生问题的解决。2008年试题会继续关注反映民生问题的解决。把握民生问题无非是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看,一是从党的性质、宗旨来认识中央为什么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二是结合国情、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等方面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微观层面看,就是选取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事例和材料,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问题,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和评价。根据中考试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主流趋势,从微观层面考查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2006年至2010年,不合教职工工资,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回 答l—-2题。

1.国家的这项政策()

①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的②是不符合我国城乡发展实际的③表明国家重视解

决民生问题④表明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将会()

①促进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②促进教育的公平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④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008年秋季开学之际,我省将有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免费,并对农村家 庭困难的学生补助寄宿生活费。这一措施()

①有利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②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③有利

于保障公民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④有利于彻底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求越来越高。回答4_5题。

4.民主法制意识增强的表现是()

①广大选民积极参加县乡两届人大选举②中学生小强一方面说服父亲用法律手段讨

要工钱,另一方面给报纸写信反映某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③中学生小周追求时尚,上网研究占卜

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对国家节假日调整方案发表意见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民主法制意识增强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的公平②推进依法治国③社会的稳定④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国家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措施是()

①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②中央提出博物馆、纪念馆等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④2007年我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的目标

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大步骤,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责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回答7----8题。

7.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民生、悉心改善民生的的决心②是一项正义的制度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措施④能够消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从根本上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为了()

A.促进共同富裕

B.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C.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D.根除人民群众的各种风险

9.国家采取的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措施是()

①建立廉租房制度②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部学杂费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句话集中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人民当家作主

D.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1.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傈障等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

B.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13.简要回答。

近年来,从农业税取消到农民种粮补贴,从最低工资制度到最低生活保障,从《物权法》 制定到廉租住房制度……中央一直高度关注民生,做了大量工作。“十七大”报告又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

14.分析说明。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材料二:从2008年起,财政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到2010年达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需要。

(1)结合材料一,从两个角度谈谈“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

(2)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15.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道理。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时小学入学率是20%.初中入学率是6%,全国人口当中80%都是文盲。经过58年的奋斗,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16.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2)为什么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3)当前社会还存在哪些有违教育公平的现象?请列举两例。(4)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5)党和政府如此高度重视教育,我们应当怎么做?

17.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1)请列举两项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2)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当正义与制度、规则和程序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请谈谈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8.看下边漫画,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些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2)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出2点即可)

19.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国策、战略、任务。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四: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看图示回答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你认为发展理念的变化依据是什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请分别列举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思想”。(3)请你举出一项当前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参考答案:

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一、1.A 2.C 3.B 4.C 5.D 6.D 7.C 8.B.9.D 10.B 11.D 12.C

二、13.解决民生问题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14.(1)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有利于使更多的人享有高中阶段的教育,享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等。

(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能够保障农村适龄儿童更好的接受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

15.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国 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等等。

16.(1)①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或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始终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②只有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教育既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还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2)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地位。(3)重点班、重点校的存在,学校内按分数排队;城乡教育投入的差距;大学高昂的学费;等等。(4)建议要合理合情,符合当地实际。如:优先发展义务教育;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等等。(5)①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17.(1)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

(2)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程序,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按照正义的要求对人对事、做人做事,不做违反正要求的事;③遇到不正义的事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学会正确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集体的正义、国家和民族的正义。

18.(1)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2)如医疗:①降低药价;②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教育:①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②加大教育投入;③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行为。

19.(1)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①邓小平:让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或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或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胡锦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答出其他要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①看病贵,看病难;②孩子上学贵,教育公平问题;③城乡差别、东西差别、贫富差别大的问题;④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建议略。

专题七 重视改善民生 维护社会公平

与教材的结合点

1.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正义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课题。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3.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6.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7.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8.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10.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常见命题角度

1.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必须更加重视改善民生问题?(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关注民生,有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2)人民群众是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关注民生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3)有利于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4)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5)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6)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7)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8)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9)能够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

2.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1)要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4)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5)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保障民生。(6)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7)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8)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3.列举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具体举措。a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b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c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文化方面的问题;d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遏制腐败等。4.请你谈谈对“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解。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当前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示例: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教育投入公平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个别官员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假冒伪劣产品投放市场、弱势群体受侵害、拖欠农民工工资、某些地区的教育乱收费、过高的医疗费、贫富差距过大等)6.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的重要意义)

:①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坚持社会公正,真正做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社会公正,人们之间才能形成和谐相处的关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和长治久安。②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③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

7.为维护公平正义,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和措施?(1)努力缩小城乡之问、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及地区的和谐发展。(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减免和取消农业税。(3)全部免除农村贫困中小学生的学杂费。(4)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农村低保从无到有;提高矿难人员的抚恤金。(6)完善失业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8.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教育公平?(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对个人来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3)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提高公民素质;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9.国家关注教育公平的举措有哪些? a 修订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的责任,着力缩小地区间、学校间办学差距,b学校免收学杂费,c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分重点和非重点,d东西部学校建设标准要一致;e落实“两免一补”的政策。

10.请你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化,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法律保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人为分班现象,严惩迎法者;取消一些限制,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加大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采取措施,让每个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加强社会监督,对违法者及时举报。

⑷社会各界应当形成以城带农,以城促农的良好氛围,努力维护教育公平。

例题1: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展示了两段材料,小刚看完材料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帮助(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 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给予解答。

(3)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请列举两例。(4)请你说一说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1)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2)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原则。(3)只要符合题意要求,答出两点即可。如环境问题,安全问题。(4)①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③努力促进社会公平。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政热点专题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时政背景资料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快财政对教育投入。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着力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方面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

2、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控制药品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3、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要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

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三是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四是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五是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5、完善社保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一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二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四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

6、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今年要采取四项措施: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二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三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二、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知识内容

(一)政治常识

(1)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的本质要求。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能。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国家职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2)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经济常识

(1)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解决民生问题,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缓解和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国家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对深化改革,维护稳定,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要积极发挥财政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财政支出要向民生倾斜,增加民生问题的投入,促进农村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5)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扩大就业渠道,提倡自主创业。(注:二期课改教材)

(6)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注:二期课改教材)

(三)哲学常识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着力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改善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三、命题角度和答题思路举例

(一)简答题

1、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2、国家重视农村低保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3、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全面考虑哪些方面? 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题思路:略。

4、强调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5、实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6、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有什么意义?(经济常识)

答题思路:略。

7、请运用国家政权有关知识,对国家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加以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略。

(二)分析说明题

1、材料:城镇居民人均财政性收入占当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财政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答题思路:略。

2、材料:政府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元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题思路:略。

3、材料: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就业促进法》,该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上海市政府在就业方面推出新举措,在“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上开设市民评议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请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题思路:略。

4、材料: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请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述上述材料。

答题思路:略。

5、材料:中国政府2008年将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投入力度。扩大就业,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面向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住房建设,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题思路:略。

(三)论述题

1、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答题思路:略。

2、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提出要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意义。

答题思路:略。

3、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如何才能做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的工作。

答题思路:略。

4、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重要性。

答题思路:略。

5、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党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大意义。

答题思路:略。

6、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的必要性。

答题思路:略。

7、请运用经济常识,论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必要性。答题思路:略。

8、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与1、2题相似)

答题思路:略。

第四篇: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举措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别人,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减少社会矛盾。当前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是发展成果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认真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减少社会矛盾。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应该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使发展成效真正体现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五篇: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设问角度提示】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出台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许多实事、好事。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件事)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扶贫帮困和“阳光行动”;②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颁布《义务教育法》、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车工程等,给青少年带来温暖:③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老年居民补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给人民带来幸福;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⑤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3.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三个问题)答: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②房屋拆迁补助问题:③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问题;⑤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右边漫画中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做法理解有误的是()1

A.能彻底消除城乡差距

B.有利于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C.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D.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及正常运行能够()①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②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③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④解决大病患者特殊困难和后顾之忧,保障其生命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这一举措()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休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⑤说明政府努力改善民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4.九年级学生晓军在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专题学习中看到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该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结合材料,请你说说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哪些?

(3)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角度为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材料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材料二: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报道,成都网友abcd zs给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留言,反映在二环路北有条断头路,近万人出行非常不便。网友说.该路段上有约400米的土路,附近近万名居民只能通过小区间的土路去买菜、就医、购物、上学,下雨天道路非常泥泞,摔倒、绊倒时有发生,而且汽车不能通行。希望市委督促成华区尽快修通道路.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对此,黄新初书记迅速指示成华区解决此事。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迅速拟定整治方案,并已开工处置。该网友对处理情况表示满意。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时事回眸】(1)请列举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两项措 施。

【畅所欲言】(2)请你就成都市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的做法谈谈感想。

【见仁见智】(3)如果你对民生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请说出两种)

【出谋划策】(4)请你围绕“提升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向市民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二、4.(1)例答: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问题;等等。(2)例答:①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学发展,为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物质保证;②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文化: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④生态:加强空气监测,治理污染,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⑤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在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5.(1)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金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等。(2)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3)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监督等。(4)①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志愿者行动,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投身社会建设。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③懂礼貌,讲礼仪,讲诚信,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和睦,互相帮助。⑤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卫生,文明出行。

下载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汇总专题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聚焦】 1.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1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日期:2012-3-12 21:42:00 点击数:13025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考预测】 1.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近几年中考关注的焦点问题。回顾2......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静安)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背景资料: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 主 要 内 容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四、历史方位五、应对思路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民生问题......

    保障改善民生

    名言佳句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2011政府工作报告》 理论表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制度化轨道 2013-06-07 民生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可以看出,个案式的努力和一事一议的方式虽然可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