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汇总专题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聚焦】
1.2013年5月14日,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2.2013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大连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就业是每个政府都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
3.201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图片中的食品安全、家庭农场、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可以说是构建了一个民生的“铁叁角”,构成民生保障与改善的重要支撑。
5.201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外记者云集报道,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设问角度提示】
1.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根据你的观察和调查,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2)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3)看病难、看病贵;(4)房价高、买房难;(5)社会治安不好;等。
2.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什么现状?
①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很不平衡。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请你分析我国这些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很不平衡。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②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为什么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请你就我市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的做法谈谈感想?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1)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2)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5)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解决民生问题,国家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取得成就的原因和缩短差距的措施)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坚持党的正确领导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⑤坚持改革开放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⑦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⑧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7.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8.如果你对当地的民生问题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②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反映。
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9.今天,中国魄力聚焦了世界目光说明了什么?
①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②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④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着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
第二篇: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特约撰稿人 泉州外国语中学 余慧华
【热点聚焦】
1.2014年10月17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
3.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部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4.“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5.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设问角度提示】
1.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2)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3)看病难、看病贵;(4)房价高、买房难;(5)社会治安不好;等。
2.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1)是实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2)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
4.什么是公平?
答: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5.夏雨想:“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一些制度的正义性也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 请对夏雨的想法进行辨析。
答:(1)①“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的想法是正确的。②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③我们要 1 积极追求公平。(2)①“制度的正义性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我们不可能从中受益”想法是错误的。②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的正常运行中受益。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6.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答:(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4)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有()
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②2015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 ③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④2015年1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右边漫画《精确滴灌》的做法()A.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B.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C.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3.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公平”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在这个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之所以频频强调公平,是因为()
①祈盼公平、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③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④维护公平能解决所有社会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右边漫画表明()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B.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 C.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D.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
6.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表明()
A.实现总体小康任重而道远 B.农村资源短缺、劳动力缺乏 C.我国将永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7.右边漫画《有急有慢》 中机关和企业养老金并轨()A.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时富裕 B.表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说明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非选择题
8.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1)“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
(2)党和政府注重公平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应怎么做?)
9.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二:如右图。
(1)右图反映了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右图谈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我国应坚持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3)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4)看了漫画后,小阳同学认为:“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分配制度,实行平均分配。”请你对小阳的观点进行辨析。
10.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指出,从2014年起,将每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党和政府设立“扶贫日“表明了什么?
(2)设立“扶贫日”有何重要意义?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扶贫开发做贡献?
11.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食品安全、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1)“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如果你对当地的民生问题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渠道表达出来?
(3)请你就如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向当地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D 5.B 6.D 7.D
二、8.(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①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到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②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义的制度为人们公平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4)①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9.(1)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2)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4)①小阳的观点是错误的。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③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会导致共同贫穷。
10.(1)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①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3)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②积极宣传我国的扶贫开发政策;③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参与捐献活动。
11.(1)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就业问题也不例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当地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与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表达意见。(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等。
第三篇:3-5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
福建 周锦辉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4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2014年7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材料三: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材料四:2014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力争超额完成2014年目标任务。
材料五: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知识链接】 八年级(下)教材
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2.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合理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义的制度为人们公平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九年级教材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考命题预测】 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近几年中考关注的热点之一。本专题涉及教材的知识点主要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2015年中考命题者可能会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生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有关民生的一些重要举措,以文字、漫画、图表等为背景材料,通过选择、简答、分析说明、实践探究等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设问角度提示】
1.启动全民参保、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棚户区的原因是有哪些? 答: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⑤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国梦;等等。
2.启动全民参保、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棚户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福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②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④有利于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等等。
3.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某些地方上学难;②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③看病难、看病贵;④房价高、买房难;⑤社会治安差;等等。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①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②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⑤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⑥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等。
5.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①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党和政府应该怎样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答: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⑤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⑥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等。
7.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答:①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有()①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②2014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 ③2014年8月26日,财政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 ④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这()
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③说明我国要把医改作为第一要务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4年8月16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到2017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将覆盖全体城镇就业人员和适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9亿以上,即每年新增2000万人以上。实行基本养老保险有利于()
①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实现同步富裕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截至2014年6月底,中央财政已下达2014年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共2198.20亿元。其中,用于棚户区改造支出419.61亿元,同比增长148.1%。这()
①表明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 ②说明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说明我国政府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住有所居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右边漫画《有急有慢》 中机关和企业养老金并轨()A.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B.表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说明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6.2014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这()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现 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能彻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实现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这()
①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②体现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③能完全消除入学难的现象 ④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8.2014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围绕推进简政放权,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他特别强调:“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
(1)“政府要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和策略?
(3)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我们应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材料一: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二:右边漫画《瞄准》。
(1)我国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总依据是什么?
(2)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我国为什么要这样做?(3)有人认为,目前户籍藩篱正被打破,我国很快就能实现现代化。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4)要破除城乡壁垒,国家应怎样做?
10.材料一:201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1)【知识链接】“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解。
(2)【见仁见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3)【出谋划策】请你就如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向当地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C 5.D 6.A 7.B
二、8.(1)公平正义、安定有序。(2)①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西部大开发等;②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3)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①公平是人们生活有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是维护公平的必然要求。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因制度而保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是维护正义的制度保证。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理由:①正被打破的户籍藩篱,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4)①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具体途径:统筹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保障每一个进城安家落户的农民享受到均等化公共服务,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市民享有相同的权利等。
10.(1)①共同富裕。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等等。(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
第四篇: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设问角度提示】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出台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许多实事、好事。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件事)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扶贫帮困和“阳光行动”;②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颁布《义务教育法》、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车工程等,给青少年带来温暖:③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老年居民补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给人民带来幸福;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⑤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3.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三个问题)答: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②房屋拆迁补助问题:③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问题;⑤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右边漫画中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做法理解有误的是()1
A.能彻底消除城乡差距
B.有利于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C.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D.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及正常运行能够()①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②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③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④解决大病患者特殊困难和后顾之忧,保障其生命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这一举措()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休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⑤说明政府努力改善民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4.九年级学生晓军在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专题学习中看到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该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结合材料,请你说说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哪些?
(3)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角度为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材料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材料二: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报道,成都网友abcd zs给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留言,反映在二环路北有条断头路,近万人出行非常不便。网友说.该路段上有约400米的土路,附近近万名居民只能通过小区间的土路去买菜、就医、购物、上学,下雨天道路非常泥泞,摔倒、绊倒时有发生,而且汽车不能通行。希望市委督促成华区尽快修通道路.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对此,黄新初书记迅速指示成华区解决此事。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迅速拟定整治方案,并已开工处置。该网友对处理情况表示满意。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时事回眸】(1)请列举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两项措 施。
【畅所欲言】(2)请你就成都市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的做法谈谈感想。
【见仁见智】(3)如果你对民生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请说出两种)
【出谋划策】(4)请你围绕“提升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向市民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二、4.(1)例答: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问题;等等。(2)例答:①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学发展,为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物质保证;②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文化: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④生态:加强空气监测,治理污染,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⑤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在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5.(1)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金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等。(2)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3)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监督等。(4)①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志愿者行动,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投身社会建设。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③懂礼貌,讲礼仪,讲诚信,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和睦,互相帮助。⑤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卫生,文明出行。
第五篇:合肥2中2011高三政治热点复习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
合肥2中2011高三政治热点复习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新闻背景】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它体现了民强和国富同步推进和统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举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和政府顺民意,解民优,增民利,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
物价、房价、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收入分配改革、腐败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其中物价、房价最为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必须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重点工作任务,坚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管理。
民生为重、富民优先。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具体化为民生为重、富民优先。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将不再是为经济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增长;不是为经济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国民合理分享财富蛋糕的基础上更加富裕,过上真正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1、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草案)与此前的规划有着很大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定调“民富”。有关专家认为,全会把“民富”作为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藏富于民”应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由。(11分)
参考答案: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③实现民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④实现民富有利于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8分)
(2)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12分)
参考答案: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税收等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12分)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意义重大。
(3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实现“两个同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实现“两个同步”会直接提高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步伐,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每点2分)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4)结合材料三,从分配的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10)参考答案: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②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加强政
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④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0分)
材料四:文化富民是实现“民富“的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文化富民工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到2008年底,全省有群艺馆.文化馆113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纪念馆90个,影剧院5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92个,提前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江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富民力度,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江西省实施文化富民工程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实施文化富民工程: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经济发展。(3分)③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分)
2.“用工荒”又一次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小李是高三文科班学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收集了许多资料,并设计了一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答。
材料一: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⑴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5和图10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图10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表5说明,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不高,但各地区农民工收入差距不大,中西部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速要快于东部地区。(2分)图10说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流向发生变化,流向东部地区农民工减少,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大幅增加。(2分)
原因: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各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东部生活成本提高,吸引力减弱,而且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4分)
材料二: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是属于传统产业的服装厂,现在浙江本地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人工资待遇要求高,又想轻松,企业管理难度很大。有时工人工作不认真,产品品
质控制不好,企业想通过罚款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可一罚款工人就走人不做了,加剧了企业用工难题。做企业真的好难!”
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企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12分)
参考答案:原因: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影响大。该企业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部分劳动者没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力的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6分)
对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竞争优势。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既用薪留人又用心留人。(6材料三:在众多知名企业面临“用工荒”的同时,却有大量的求职者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究其原因,要么是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么是工作责任心不强,频繁跳槽,企业不敢录用。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作为求职者,该怎样摆脱“就业难”的困境?(10分)
参考答案:求职者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4分)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工作责任心。(4分)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2分)
3.“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已与城市生活、中国经济的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急聘农民工》(图9)。
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
民工的激烈竞争。如赣州多家企业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处,通过拉横幅、现场咨询等方式作宣传,希望返乡过春节的农民工能留在赣州上班;更有机构
发出慰问信,承诺“这里不仅有充裕的工作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市地方官员在今年春节期间也有一项新工作,就是设
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
材料三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就业形式更加
趋紧。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
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
材料四: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
化:从“卖苦力”到“拼智力”,从忍耐坚持到追求平等,从单向涌入城
市到回乡创业„„(1)漫画《急聘农民工》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你能告诉漫画中的经理,农民工可能去哪里了?并说明理由。(14分)
参考答案:①漫画反映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出现农民工招工难的经济现象。(2分)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是人们最主要的谋生手段,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调节市场的主要指挥棒,农民工可能去工资待遇更高的行业就业;(4分)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国家不断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有的农民工愿意留在农村务农;(4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条件逐渐改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内陆转移,农民工也随之转移。(4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1)题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民工荒在短期内会影响用工企业的生产,但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农民工待遇的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民工荒的现象并不能代表我国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不应求,我们应清晰地看到“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都有待优化。(4分)
(3)请你为市委、市政府留住农民工建言献策。(10分)
参考答案:①市委应该做好政治领导,制定政策引领国家和社会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3分)②市政府应该认真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减少用工企业负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以促进农民工收入的提高;做好市场监管,对不法用工企业进行查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分)完善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与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上学等问题。(2分)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消除农民工的身份限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探寻材料四中新生代农民工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②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就业观念转变,积极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④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⑤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