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

时间:2019-05-15 00:5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

第一篇: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

·医院管理·

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袁应化,刘红军

(广东省潮州市解放军第188医院信息科,广东

潮州)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目前的医院建设与管理中,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

人员的重视,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渐渐发展成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近年来,新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以病人为核心的基础上渐渐开展起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医院;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26.107 1 前言

新医疗改革充分表明了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医疗行业的进步,最关键的是改革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新医疗改革对医院提

出了一个总的发展目标:医院应该构建一个能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制度,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及药品保障机制等,都是此次新医疗改革的重要之处。新医疗改革中也提出使用信息化方式来建设医院的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共享服务的机制,即在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协同与整合。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当前大部分医院的服务对象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下,信息化建设已渐渐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国内医院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随着当前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渐渐普及,其有效的开发与应用为医院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新医疗改革的形式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开展:

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与服务技能。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地对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集成,使医生充分了解病人的诊断信息,为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辅助的诊疗系统进行开发,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也可将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降到最低,进而实现较好的医疗质量。并且在医

院的控制成本方面,医疗改革中提出要以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主体,医疗的保险与商业的健康保险作为补充,形成一个健全的的城乡医疗保障机制。

此外,新医改也提出医院应构建相关的药物制度,进而确认医疗检验的结果。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的投入占卫生的总费用比重,进而减轻居民的医疗卫生费用的负担。并借助相关的信息技术方法,能整合医院的信息系统,构建具有连续性的医疗记录,从而使人们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因此,从服务的成本方面来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充分考虑到保密医院医疗信息的同时,也应兼顾病人的信息实现对外共享及规范信息接口。2.3 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确保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医疗改革环境之下,医院进行信息化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在观念上实行信息化,充分表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摆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位置。其最终目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等比较实质性的问题。因此,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从战略性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单一的进行硬件架设和软件采购等行为。

2.1 医院信息化建设应以病人为中心

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医疗改革,其发展应该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即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使得医疗服务能够被病人接受,即让病人可以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从而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的问题。医院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病人提供较好的服务。并及时将病人的信息传递给医生,为医生诊断与医院的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建立相关的医院信息数据系统,尽量将信息共享在数据库中,从而方便医院进行管理。2.1.1 优化就医流程

医院管理人员应不断优化病人的就医流程,并将病人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例如,磁卡、条形码及因特网等,为病人解决看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2.2 提升工作效率及实现病历电子化

在信息技术时代下,医院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平台,把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自动化设备(自动摆药机)及实验室的自动化系统等引入医院建设过程中,进而减轻医生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提升其工作的效率。同时医生也要熟悉电子病历的内容,将内容中包括的CT、MRI、x线、心电图及手术麻醉等相关的影像图

片、神经电生理信号等信息记录下来,使得病人的病历比较直观与全面,进而保障病人信息的完整性。2.4 管理理念与模式创新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动力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管理模式都是把理念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产物。医院信息化建设属于医院先进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院的管理人员应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除了改进医疗流程、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医疗物质的浪费之外,重点是能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与管理的效能。当前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流程主要是把分割的就医流程进行整理并合并为一个整体,形成一种较为简便的管理方式来安排全新的医疗流程。医院以流程管理作为标准,任何一个管理组织都要先找出重要的流程,并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任何形式的技术都是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实现新流程管理。这也成为以后医院之间存在竞争的一种关键部分。此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单单属于信息科的管理区域内的事,其属于整个医院全部人员都应参与管理的事。如果医院对信息科的定位不准确,缺乏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只是将信息科当做一个简单的辅助部门,那就很难使信息科履行相应的职责。因此,医院应该将信息科直接纳入相关的决策管理部门,为医院的发展制

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方向,并参与医院的整合与规范业务的流程,同时信息科的主管人员应从全局与长远的角度方面进一步规划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2.2 从医院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来规划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从当前医院的服务质量来看,医疗改革中重点强调医院的医疗机构要实行属地化和全行业之间的全面管理,从医院的临床服务、员工培训以及医疗设备的援助等方式来管理,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医疗改革实行后,不管在城市医院和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城市医院和乡村区域的协同医疗机构,还是医院的药品检测与不良反应的监测等进行信息化建设,都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投资,实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质量,从而为群众提高更加高效、方便、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二篇:医院管理伦理与医疗改革

医院管理伦理与医疗改革

【重点提示】

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原则。

【学习目标】

掌握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原则;熟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责任伦理;了解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

医院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医院的党、政、医疗、后勤等各个管理部门和各个管理体系。医院管理道德,是医院各项管理的基础,它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在履行各自岗位职责时所表现出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医院管理道德,既是推动医院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又是实施医院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的必备内容。医院管理者只有重视医院管理道德,才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和发展人民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繁荣。

第一节医院管理的伦理意义及伦理原则

一、医院管理的基本道德责任及意义

(一)医院管理及医院管理道德的含义

医院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管理是按现代化医院工作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对医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的各项工作效率。其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的组织管理、医疗技术工作的管理、各种物质设备的管理、财务经济活动管理等。涉及医院的行政、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各个管理部门和各个管理体系。

医院管理道德是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院管理道德是调节医院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医院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院管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具有积极作用。

(二)医院管理的基本道徳责任及意义

医院管理道德必须贯彻“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基本原则。把这项基本原则应用于管理者及全体医务人员的行为之中,是管理者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医院管理道德是医院管理者在长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医院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医院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形成目标一致、上下协调的干群关系;要正确处理医院内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与住院病房之间,医疗和后勤、医疗和护理等科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既分工又协作的整体关系,才能有效执行医院的职能。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协调人际关系,调整人们的行为。

医院是对特定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医院的神圣职责。医院管理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服务对象为“上帝”,使病人到医院有安全感、亲切感,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医院管理道德建设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证。

医院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范围广,人员复杂,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只有加强道德管理建设,才能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医院必须完成国家下达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任务,接受上级领导机关的检查和考核。医院要正确处理国家、医院、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形成了医院的管理道德,并在管理实践中日趋完善。

二、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院管理是以医德为导向,以医术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造就一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以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卫生事业的进步。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

{-I良好的医德是搞好医院管理的基础

医院管理在于实现医院人、财、物、时间、空间、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的最佳组合和合理流通。在这些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医疗质量的提高、技术和设备作用的发挥、经济效益的获得都依赖于人的医德。医德是医院规章制度和医德规范得以贯彻实行的前提和基础,医务人员的高尚道德是实施医院管理手段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医德可以使医务工作者热爱本职工作,表现出对事业的忠诚和主动服务精神,具备良好的医德才能真正履行治病救人的天职。

(二)良好的医德是自觉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的重要保阵

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与制定、履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医院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在医院管理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各自的作用。医院的有效管理依赖于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良好运行,而规章制度的建立、运行又以医务人员良好、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为前提和基础。

首先,良好的医德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内在动力。规章制度是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依据,是保证医疗质量,防止医疗差错,使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医院的规章制度都是从病人利益角度出发,其目的是使医务人员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发生医疗差错,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如手术室的更衣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是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严格的核对制度是为了防止医疗差错出现等。而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要靠医务人员良好的道德来保证,如果离开了医务人员的自觉性,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良好的医德是创造性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的力童源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医务人员的义务,但是规章制度是对医院一般规律的反映,常常是复杂多变的,医务人员在执行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三)良好的医徳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因素

不谋私利,廉洁行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医院行业作风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为金钱所动?不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对病人不论职务高低、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受到社会的好评。良好的医德是医务人员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良好的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质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医院所具备的仪器设备等条件和医务人员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的程度;二是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二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前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后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精神动力。高尚的医德能激励医务人员从病人利益出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良好的医德是把握医院改革方向的思想基础

医院的改革管理应立足于提高医疗、服务质最,有效地防病治病,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医院,是医院改革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以良好的医德为基础的。在医院改革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医德作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不顾病人的利益和医院的形象,医院的改革便会偏离正确方向,医院的前景便会十分渺茫。

三、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原则

医院管理道德原则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约束和促进作用,是医院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德素质,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患利益兼顾、患者利益第一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医院管理道德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医者的利益,当二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d 原则。

通常情况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兼顾医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医务人员如果时刻考虑患者的利益,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获得必须以维护患者的权益为前提。医院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医患双方利益的平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利益矛盾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当今卫生投人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医疗保障薄弱的情况下,医患利益冲突时有发生。面对矛盾,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首先考虑医务人员自身的利益,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医院管理强调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把“病人的'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医院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这就要求医者以暂时的、局部的牺牲,来维护科室、医院、卫生事业的尊严。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公益性事业,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一方面,医院经济效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效益。医院提髙经济效益不是以损害病人的利益为基础,而是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提髙医疗质童提高经济效益,提髙经济效益后,购买先进的设备,促进医务人员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中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医院通过优质服务获得了病人的信任后,必将带来良

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体。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既不能忽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三)公平和效率并重、效率优先的原则

在医院管理中要不分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产多少、能力大小。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需求为导向,获得合理的分配差距。公平原则就是寻求病人、医者、国家效益的均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管理的本质在于形成更高的效率。卫生部门要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内部机制,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髙工作效率,只有工作效率提高了,才能实现更好的公平。

(四)医疗和预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医院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可以“只治不防”或“重治轻防”。预防为主,控制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提髙健康水平,防病于未然要比治已病更经济。预防为主是卫生事业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和医学的最终目的的。

卫生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概念,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其次,要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优先保证预防经费的投人,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规划,建立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工作;最后,加强医疗机构的预防管理,预防医疗安全事故,预防院内感染,争取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fi避免后遗症、并发症,把防和治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节医院伦理委员会

适应形势要求应运而生的医院伦理委员会是调整医学伦理冲突的新型组织形式,它作为医学伦理组织的一部分,是医疗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卫生管理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的原因与背景

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学难题,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论,促进了公众自觉性的增强,因而在医疗活动中更多的病人和家属要求参与有关他们和家属的医疗决定。但是自主权的要求和自主权的缺乏引起了医患纠纷。为使医务人员对伦理问题敏感起来,并指导医院伦理问题的解决与防范,于是产生了医院伦理委员会。

二、医院伦理委员会(HospitalEthicsCommittee)的含义

国内外医学界关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含义有多种表述:

卡弗德(RonaldCarford)和德奥德尔(EdwardDoudera):“由某个保健机构建立的、多学科职业人员组成的、为发生在该机构内的种种难题而设立的小组。”

莱文(C.Levine)医院伦理委员会是由医院或保健机构设立的正式负责调解、咨询、讨论在临床保健中所引起的伦理决策和政策问题的小组。”

柯斌铮、陈克铭:“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在医院内设立的医学伦理的决策机构,它是为解决和论证发生在本院医学实践中的医学道德课题和难题而设立的非常设机构。”迟连庄:“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建立在医疗单位中的关于医学伦理、医务道德方面的决策咨询机构。”

《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规则》: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医院党委和院长领导下的关于医学伦理道德的咨询机构和群众性自我教育组织。

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建立在医院等基层卫生单位中,由多学科职业人员组成、为发生在医疗实践和医学科研中的医德问题和伦理难题提供教育、咨询等的机构。

三、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医院内的一种咨询、教育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独特功能。

(-)政策研究功能

医院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如医院发展的方向、髙新技术配置的比例、利益分配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医院人事及分配制度调整和科研方向的确定等,都涉及伦理导向。而医院伦理委员会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决策提供伦理咨询,确保重大决策符合道德要求,保证医院发展按正确方向进行。

(二)教育培训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应承担对医院工作人员、病人及社区群众的医学伦理教育和培训任务。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性质与内涵认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医疗活动中非技术性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医院伦理委员会应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以及道德评议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的医学伦理学素养,以及对医学伦理问题鉴别、分析、处理的能力。

(三)咨询服务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这方面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咨询,化解或消除医患因沟通不足、服务态度欠佳、对治疗方案意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二是对临床治疗措施和特殊技术应用的道德性质提供咨询服务。比如,对临终病人维持或终止生命方案的选择,对器官移植供需双方利益风险的取舍,对人工生殖技术适用范围的把握等。由于医院伦理委员会将越来越多地面对生命伦理学问题,故应以坚实的生命伦理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医学伦理思维与判断能力,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有意义、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四)审查批准功能

目前,卫生部已经明确要求临床药理试验基地、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机构成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开展相应的伦理审查和监督。今后,为确保医学髙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保障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功能将愈来愈重要,该功能的良好实现,会促进医学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此外医院伦理委员会还具有学术研究功能和内外交流功能。

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生物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伦理委员会对人体生物医学研究项目进行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不可分割,涉及人类受试者的不科学的研究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世界医学会的《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制定和确立了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和科学标准。伦理委员会依据这些指南对研究项目进行独立的、称职的和及时的审查。伦理委员会负责在研究开始前对研究项目进行审查,同时还应对已通过审查、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伦理评价与审查。

五、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成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是多学科和多部门的,成员资格包括:(1)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药专业人员;(2)代表社区利益的从事非医药相关专业的人员;(3)法律工作者;(4)其他单位的人员。

伦理委员会组成需保证其有能力对申请研究项目的所有伦理问题进行审査和评价,并保证能在没有偏倚和影响其独立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伦理委员会应在自己的工作中证明其工作能力和效率。,伦理委员会法定到会人数不少于5人,包括各资格类别的成员,并有不同性别的成员。为保证法定到会人数中专业资格分布符合要求,伦理委员会各专业资格成员的人数可各在2名以上。

伦理委员会可以根据审查项目的专业,聘请或委任独立顾问,就所提议的研究方案向伦理委员会提供专门的意见。这些顾问可以是伦理或法律方面的、特定疾病或方法学的专家,也可以是社区、病人或特定利益团体的代表。应规定独立顾问的授权范围。

伦理委员会成员都必须接受有关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和科学方面的初始培训和继续教育,并通过考核合格表明其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和预期目标。

六、卫生事业管理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关系

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功能和职责可以看出,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有助于医院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医务人员对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决策,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医疗改革的伦理问题

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道德要求

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政府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卫生服务改革的趋势和卫生服务水平。

卫生事业改革的深人展开,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卫生服务在方便群众就医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过去存在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有很大缓解。(2)医院的设备、仪器、医疗技术、住院环境等迅速发展,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支持。(3)改善了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引入科学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激发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新技术、新疗法、新手段层出不穷,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4)引人先进的管理机制,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提高了效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卫生事业改革也促进了医德的进步,医风的改善。首先是医德观念的更新,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制度意识、管理意识、效率意识等逐渐为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接受和采用。其次是改革为医疗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改革医德医风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最后,通过改革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医德的养成,有利于病人和社会的监督。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方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的是人人享有健康。医疗卫生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口众多、医疗资源不足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能淡化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所谓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就是医疗服务工作不应以赢利为目的,做到公平和普及,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原则就是使所有病人都能得到及时、公平的医疗服务。归根结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一种道德行为,改革不能失去或违背医学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能丧失公益性原则。

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责任伦理

卫生事业改革的根基是公平,而执行和恪守公平,必须由政府、集体、个人三者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一)政府责任

由于卫生事业不同于企业,完全市场化地提供和分配卫生资源是不公平和无效的。因此,政府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管得太少。从伦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政府对卫生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过度干预卫生机构是有害的,在公费医疗中许多不公平、无效率的教训应该汲取。必须凭借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并且紧密联系国情,努力找到医疗卫生资源与政府强有力的导向之间的平衡点,最大效率地发挥现有卫生资源的效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卫生改革应由政府确立方向,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政府部门,因为只有政府才具有控制卫生总费用、指示方向、立法的权威性。在执行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可能会被化解,但政府最终保留控制权、决策权、干预权和民主权。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处理。第一层次,公共卫生、预防与初级医疗保健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应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资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负责费用,不以赢利为目的,不应引进市场经济。第二层次,是指费用较大、价格昂贵的检查、治疗、救护,应逐步过渡到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如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等)予以解决。第三层次,是指以延年益寿为目的的保健、养生、滋补、强身健体为主体的医学技术调整,基本属于个人医学行为,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允许赢利,费用由个人承担,政府具有监控、规范和指导的责任,不可采用完全的放任自流。第四层次,是指在转型期前后未参加医疗保险或已失去可选择机会的离退休人员,可以区分为全包或增发补助费的办法;对于老干部、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应由政府全部负担;对于在校大、中专特困生和低收人职工的个人负担可视情况而定,可由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予以补助或减少负担比例;农村医疗保险和贫困农民应有专项规定。第五层次,特殊病种,国家规定的甲类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工伤、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原则上全部由政府负担。

国家干预的评估在卫生经济伦理学方面,可以确立政府干预评估四项标准:

第一,公平。主要涉及初级卫生保健。社会是否对所有人一律享有平等的基本保健与医疗权利。

第二,效率。政府的卫生经济政策和法律,要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各方面力量的发挥。

第三,政府卫生官员具有责任感和适应改革的知识和管理水平。

第四,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后,尽可能激发医疗单位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以形成稳态经济。

总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适当引人市场机制,从不同层面促进卫生资源的公平、高效、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卫生事业改革的政府道德责任。

(二)集体责任

医院是医疗改革的前沿,担负着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五项任务。我国的医院正在趋向于多元化,开始呈现竞争态势。未来的医院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特级医院。一般为国家全力支持的医院,具有先进的设备、着名的专家和良好的医疗、科研条件,是国家医疗、科研、教学的中心。第二类,大型医院或高级医院。相当于目前的“三级甲等”和大型专科医院。第三类,中等医院。在原有的“三级乙等”和“二级乙等”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以医疗工作为主,是医疗保险合同的主要医院。第四类,社区医院。主要完成基础病常见病的诊治,只要社区医院中能解决的问题,上级医院不予接诊,以防止资源浪费。医疗机构应强调成本和质董,并逐步承担财务风险,各级医院应更好地履行基本医疗和基础保健的责任。

(三)个人责任

个人和家庭控制金钱,每个人在各方面都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但是个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状态负责,这是一种道德责任。个人有从众多的健康计划及特定的医疗项目中进行选择的权利。个人是医疗保健责任的最重要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健康的权利也就是经济伦理语境中的健康责任。

在医学领域,个人的生命方式、生活质量、生活目的都由本人主要负责,如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停止积极的抢救、安乐死等。随着医疗费用的日趋上涨,部分病人已经认识到医疗费用和医疗保健道德间的对立关系。如果个人的健康责任感很强,这个关系可能转化为统一,这是关于医疗保健和健康的经济伦理哲学。高的花费不一定取得好的健康效果,只要慎重处理医疗费用和医疗保健道德之间的关系,便既可以获得健康又能降低医疗费用。

第三篇:医院管理伦理与医疗改革

医院管理伦理与医疗改革

【重点提示】

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原则。【学习目标】

掌握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医院管理中的道 德原则;熟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责任伦理;了解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

医院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医院的党、政、医疗、后勤等各个管理部门和各个管理体 系。医院管理道德,是医院各项管理的基础,它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在履行各自岗位职责时所表现 出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医院管理道德,既是推动医院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大精 神动力,又是实施医院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的必备内容。医院管理者只有重视医院管理道德,才 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和发展人民 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繁荣。

医院管理的伦理意义及伦理原则

一、医院管理的基本道德责任及意义

(一)医院管理及医院管理道德的含义

医院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管理是按现代化医院工作的客观条件 和客观规律,对医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的各项工作效率。其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的组 织管理、医疗技术工作的管理、各种物质设备的管理、财务经济活动管理等。涉及医院的行政、医 疗、科研、教学、后勤等各个管理部门和各个管理体系。

医院管理道德是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医院管理工作的特点而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医院管理道德是调节医院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医院与社会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院管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具有积 极作用。

(二)医院管理的基本道德责任及意义

医院管理道德必须贯彻“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医德基本原则。把这项基本原则应用于管理者及全体医务人员的行为之中,是管理者的最 基本的道德原则。

医院管理道德是医院管理者在长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医院各项管理

工作的基础。医院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医院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形成目标一致、上下协调的 干群关系;要正确处理医院内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与住院病房之间,医疗和后勤、医 疗和护理等科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既分工又协作的整体关系,才能有效执行医院的职能。这 就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协调人际关系,调整人们的行为。

医院是对特定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医院的神圣职责。医院管理者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服务对象为“上帝”,使病人到医院有安全 感、亲切感,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医院管理道德建设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保证。

医院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范围广,人员复杂,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只有加 强道德管理建设,才能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促进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医院必须完成国家下达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任务,接受上 级领导机关的检查和考核。医院要正确处理国家、医院、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形成了医院 的管理道德,并在管理实践中日趋完善。

二、医德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院管理是以医德为导向,以医术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造就 一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医疗卫生队伍,以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促进卫生事业的进步。加 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

良好的医德是搞好医院管理的基础

医院管理在于实现医院人、财、物、时间、空间、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的最佳组合和合理流 通。在这些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医疗质量的提高、技术和设备作用的发挥、经济效益的 获得都依赖于人的医德。医德是医院规章制度和医德规范得以贯彻实行的前提和基础,医务人 员的高尚道德是实施医院管理手段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医德可以使医务工作者热爱本职工作,表现出对事业的忠诚和主动服务精神,具备良 好的医德才能真正履行治病救人的天职。

(二)良好的医德是自觉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的重要保阵

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与制定、履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医院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在医院管理 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各自的作用。医院的有效管理依赖于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良好运行,而规章 制度的建立、运行又以医务人员良好、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为前提和基础。

首先,良好的医德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内在动力。规章制度是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依据,是保证医疗质量,防止医疗差错,使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医院的规章制度都是从病人 利益角度出发,其目的是使医务人员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发生医疗差错,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如手术室的更衣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是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防止交叉感 染;严格的核对制度是为了防止医疗差错出现等。而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要靠医务人员良 好的道德来保证,如果离开了医务人员的自觉性,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良好的医德是创造性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的力量源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医务人 员的义务,但是规章制度是对医院一般规律的反映,常常是复杂多变的,医务人员在执行时要从 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三)良好的医徳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因素

不谋私利,廉洁行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医院行业作风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广大医 务工作者,不为金钱所动?不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对病人不论职务高低、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受到社会的好评。良好的医德是医务人员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良好的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质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医院所具备的 仪器设备等条件和医务人员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的程度;二是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二者互相 联系,缺一不可。前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后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精神动力。高尚的医 德能激励医务人员从病人利益出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良好的医德是把握医院改革方向的思想基础

医院的改革管理应立足于提高医疗、服务质最,有效地防病治病,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促进 人们的健康和幸福。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医院,是医院 改革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以良好的医德为基础的。在医院改革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医德作用,片 面强调经济效益而不顾病人的利益和医院的形象,医院的改革便会偏离正确方向,医院的前景便 会十分渺茫。

三、医院管理中的道德原则

医院管理道德原则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约束和 促进作用,是医院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德素质, 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患利益兼顾、患者利益第一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医院管理道 德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医

者的利益,当二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维护患者的利益和兼顾医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医务人员如果时刻考虑患者的 利益,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获得必 须以维护患者的权益为前提。医院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医患双方利益的平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利益矛盾客观存在,兰州军康医院特别是在当今卫生投人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医疗保障薄弱的情况下,医患利益冲突时有发生。面对矛盾,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 首先考虑医务人员自身的利益,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医院管理强调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急病人 所急,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把“病人的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医院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这 就要求医者以暂时的、局部的牺牲,来维护科室、医院、卫生事业的尊严。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

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公益性事业,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 则。这是因为,一方面,医院经济效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效益。医院提高经济效益不是以 损害病人的利益为基础,而是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提髙医疗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髙 经济效益后,购买先进的设备,促进医务人员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中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医院通过优质服务获得了病人的信任后,必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体。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既不 能忽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三)公平和效率并重、效率优先的原则

在医院管理中要不分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产多少、能力大小。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需求 为导向,获得合理的分配差距。公平原则就是寻求病人、医者、国家效益的均衡,实现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的目标。

管理的本质在于形成更高的效率。卫生部门要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内部机制,采用先进的管 理手段,提髙工作效率,只有工作效率提高了,才能实现更好的公平。

(四)医疗和预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医院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可以“只治不防” 或“重治轻防”。预防为主,控制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提髙健康水平,防病于未然要比治已病 更经济。预防为主是卫生事业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和医学的最终目的的。

卫生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概念,克 服“重治轻防”的思想;其次,要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优先保证预防经费的投人,制定预 防和控制疾病的规划,建立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工作;最后,加强 医疗机构的预防管理,预防医疗安全事故,预防院内感染,争取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fi 避免后遗症、并发症,把防和治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节医院伦理委员会

适应形势要求应运而生的医院伦理委员会是调整医学伦理冲突的新型组织形式,它作为医 学伦理组织的一部分,是医疗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卫生管理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的原因与背景

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学难题,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和争论,促进了公众自觉性的增强,因而在医疗活动中更多的病人和家属要求参与有关他们和家 属的医疗决定。但是自主权的要求和自主权的缺乏引起了医患纠纷。为使医务人员对伦理问题 敏感起来,并指导医院伦理问题的解决与防范,于是产生了医院伦理委员会。

二、医院伦理委员会(Hospital Ethics Committee)的含义

国内外医学界关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含义有多种表述:

卡弗德(Ronald Car ford)和德奥德尔(Edward Doudera): “由某个保健机构建立的、多学科 职业人员组成的、为发生在该机构内的种种难题而设立的小组。”

莱文(C.Levine):“医院伦理委员会是由医院或保健机构设立的正式负责调解、咨询、讨论在 临床保健中所引起的伦理决策和政策问题的小组。”

柯斌铮、陈克铭:“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在医院内设立的医学伦理的决策机构,它是为解决和论 证发生在本院医学实践中的医学道德课题和难题而设立的非常设机构。”

迟连庄:“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建立在医疗单位中的关于医学伦理、医务道德方面的决策咨询 机构。”

《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规则》: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医院党委和院长领导下的关于医学伦理道 德的咨询机构和群众性自我教育组织。

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建立在医院等基层卫生单位中,由多学科职业人员组成、为发生在医疗实 践和医学科研中的医德问题和伦理难题提供教育、咨询等的机构。

三、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和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是医院内的一种咨询、教育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独 特功能。

(一)政策研究功能

医院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如医院发展的方向、髙新技术配置的比例、利益分配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医院人事及分配制度调整和科研方向的确定等,都 涉及伦理导向。而医院伦理委员会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决策提供伦理咨询,确保重大决策符合 道德要求,保证医院发展按正确方向进行。

(二)教育培训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应承担对医院工作人员、病人及社区群众的医学伦理教育和培训任务。由 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性质与内涵认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医 疗活动中非技术性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医院伦理委员会应通过知识讲座、案例分析以及道德 评议等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的医学伦理学素养,以及对医学伦理问题 鉴别、分析、处理的能力。

(三)咨询服务功能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这方面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咨询,化解或消除医患 因沟通不足、服务态度欠佳、对治疗方案意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二是对临床治疗措施和特殊 技术应用的道德性质提供咨询服务。比如,对临终病人维持或终止生命方案的选择,对器官移植 供需双方利益风险的取舍,对人工生殖技术适用范围的把握等。由于医院伦理委员会将越来越 多地面对生命伦理学问题,故应以坚实的生命伦理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医学伦理思维与判断能 力,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有意义、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四)审查批准功能

目前,卫生部已经明确要求临床药理试验基地、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机构成立伦理审查委员 会,开展相应的伦理审查和监督。今后,为确保医学髙新技术的合理应用,保障医学发展的正确 方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功能将愈来愈重要,该功能的良好实现,会促进医学技术不断走 向成熟。

此外医院伦理委员会还具有学术研究功能和内外交流功能。

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责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生物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伦理委员会对人 体生物医学研究项目进行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科学审查和伦理审查不可分割,涉及人类受试者的不科学的研究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世界医学会的《赫 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制定和 确立了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和科学标准。伦理委员会依据这些指南对研究项目进行独立 的、称职的和及时的审查。伦理委员会负责在研究开始前对研究项目进行审查,同时还应对已通 过审查、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伦理评价与审查。

五、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成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是多学科和多部门的,成员资格包括:(1)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药 专业人员;(2)代表社区利益的从事非医药相关专业的人员;(3)法律工作者;(4)其他单位的

人员。

伦理委员会组成需保证其有能力对申请研究项目的所有伦理问题进行审査和评价,并保证 能在没有偏倚和影响其独立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伦理委员会应在自己的工作中证明其工作能 力和效率。

伦理委员会法定到会人数不少于5人,包括各资格类别的成员,并有不同性别的成员。为保 证法定到会人数中专业资格分布符合要求,伦理委员会各专业资格成员的人数可各在2名以上。

伦理委员会可以根据审查项目的专业,聘请或委任独立顾问,就所提议的研究方案向伦理委 员会提供专门的意见。这些顾问可以是伦理或法律方面的、特定疾病或方法学的专家,也可以是 社区、病人或特定利益团体的代表。应规定独立顾问的授权范围。

伦理委员会成员都必须接受有关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和科学方面的初始培训和继续教 育,并通过考核合格表明其达到了培训的要求和预期目标。

六、卫生事业管理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关系

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功能和职责可以看出,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有助于医院的职业道德 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医务人员对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决策,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学的健 康发展。

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道德要求

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政府的伦理观 和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卫生服务改革的趋势和卫生服务水平。

卫生事业改革的深人展开,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卫生服务在方便群众 就医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过去存在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有很大缓解。(2)医院的 设备、仪器、医疗技术、住院环境等迅速发展,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支持。(3)改善了卫生工作人 员的待遇,引入科学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激发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新技术、新疗法、新手段层出不穷,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4)引人先进的管理机制,提髙了医 院管理水平,提高了效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卫生事业改革也促进了医德的进步,医风的改善。首先是医德观念的更新,竞争意识、服务 意识、制度意识、管理意识、效率意识等逐渐为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接受和采用。其次是改革为医 疗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改革医德医风建设有了很大改观。最后,通过改革 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医德的养成,有利于病人和社会的监督。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方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的是人人享有健康。医疗卫生改革要 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口众多、医疗资源不足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随着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卫生事业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能淡化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所谓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就是医疗服务工作 不应以赢利为目的,做到公平和普及,使最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原则就是使所有病人都能得到及时、公平的医疗服务。归根结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一种道德 行为,改革不能失去或违背医学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能丧失公益性原则。

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责任伦理

卫生事业改革的根基是公平,而执行和恪守公平,必须由政府、集体、个人三者承担起各自的 责任,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一)政府责任

由于卫生事业不同于企业,完全市场化地提供和分配卫生资源是不公平和无效的。因此,政 府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管得太少。从伦理学和经济学角度考虑,政府对卫生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过度干预卫生机构是有害的,在公费医疗中许多不公平、无 效率的教训应该汲取。必须凭借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并且紧密联系国情,努力找到医疗卫生资源

与政府强有力的导向之间的平衡点,最大效率地发挥现有卫生资源的效用,为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

卫生改革应由政府确立方向,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政府部门,因为只有政府才具有控制卫生 总费用、指示方向、立法的权威性。在执行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可能会被化解,但政府最终保留控 制权、决策权、干预权和民主权。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处理。兰州人流第一层次,公共卫生、预防与初级医疗保健是 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应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资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负责费用,不以赢利为目 的,不应引进市场经济。第二层次,是指费用较大、价格昂贵的检查、治疗、救护,应逐步过渡到各 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如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等)予以解决。第三层次,是指以延年益寿为目的 的保健、养生、滋补、强身健体为主体的医学技术调整,基本属于个人医学行为,可以引进市场机 制,允许赢利,费用由个人承担,政府具有监控、规范和指导的责任,不可采用完全的放任自流。第四层次,是指在转型期前后未参加医疗保险或已失去可选择机会的离退休人员,可以区分为全 包或增发补助费的办法;对于老干部、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应由政府全部负担;对于 在校大、中专特困生和低收人职工的个人负担可视情况而定,可由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予以补助或 减少负担比例;农村医疗保险和贫困农民应有专项规定。第五层次,特殊病种,国家规定的甲类 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工伤、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原则上全部由政府负担。

国家干预的评估在卫生经济伦理学方面,可以确立政府干预评估四项标准:

第一,公平。主要涉及初级卫生保健。社会是否对所有人一律享有平等的基本保健与医疗权利。

第二,效率。政府的卫生经济政策和法律,要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 展,有利于各方面力量的发挥。

第三,政府卫生官员具有责任感和适应改革的知识和管理水平。

第四,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后,尽可能激发医疗单位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以形成稳总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适当引人市场机制,从不同层面促进卫生资源的公平、高效、合理 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卫生事业改革的政府道德 责任。(二)集体责任

医院是医疗改革的前沿,担负着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五项任务。我国的医院正在趋 向于多元化,开始呈现竞争态势。未来的医院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特级医院。一般为国家 全力支持的医院,具有先进的设备、着名的专家和良好的医疗、科研条件,是国家医疗、科研、教学 的中心。第二类,大型医院或高级医院。相当于目前的“三级甲等”和大型专科医院。第三类,中 等医院。在原有的“三级乙等”和“二级乙等”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以医疗工作为主,是医疗保险 合同的主要医院。第四类,社区医院。主要完成基础病常见病的诊治,只要社区医院中能解决的 问题,上级医院不予接诊,以防止资源浪费。

医疗机构应强调成本和质董,并逐步承担财务风险,各级医院应更好地履行基本医疗和基础 保健的责任。

(三)个人责任

个人和家庭控制金钱,每个人在各方面都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但是个人必须对自己的生命和 健康状态负责,这是一种道德责任。个人有从众多的健康计划及特定的医疗项目中进行选择的 权利。个人是医疗保健责任的最重要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健康的权利也就是经济伦 理语境中的健康责任。

在医学领域,个人的生命方式、生活质量、生活目的都由本人主要负责,如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停止积极的抢救、安乐死等。随着医疗费用的日趋上涨,部分病人已经认识到医疗费用和 医疗保健道德间的对立关系。如果个人的健康责任感很强,这个关系可能转化为统一,这是关于 医疗保健和健康的经济伦理哲学。高的花费不一定取得好的健康效果,只要慎重处理医疗费用 和医疗保健道德之间的关系,便既可以获得健康又能降低医疗费用。

第四篇:医院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全力做好我院管理模式转变和流程再造工作

年初,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三甲复审工作顺利完成。回首这一年的历程,尝尽酸甜苦辣、历经艰难险阻,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经过本次复审,我院在很多方面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工作都在运用PDCA这样的模式在持续改进,但是扪心自问:大家“质量与安全”的这根弦有没有放松?职能处室的督查与监管有没有继续跟进到位?院领导班子就“医院管理”的这项课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我想大家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所以说,这只是我们更高要求、更快发展、更强实力征程的新起点,我们的医院管理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新时期、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不断完善医院的各项流程再造工作,逐步实现医院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真正完成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尚需努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推行“一把手工程”。

(一)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思想的革命,要克服畏难情绪:信息化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手工模式,它给全院干部职工带来 的是思想意识的改变,进而推进业务流程的完善、管理模式的改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危急值”的管理,原来的状态可能是“危急值”可报可不报、不报不处理、报了也未必处理,可是随着信息化的介入,你不报也得报、不想处理也得处理,不再以个人的思想意志为转移。所以说,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转变思想观念,进行一场思想的革命,摈弃传统守旧的观念和做法,不断的进行流程的再造与完善,不断充实医院管理的内涵与手段。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做,一是让别人把钱放到自己的口袋,另一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脑袋,前者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做,后者我们正在不断尝试着做,事实证明我们做的并不差,大家不必有所畏惧。

(二)信息化建设是一次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要化解抵触情绪:信息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冲击,某些处室或个人的工作职能会随之而改变,会产生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并且随着信息化应用程度的深入,像私自检查、私下换药、私自手术等偷费漏费行为逐渐被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所禁止,会有许多人不适应这样的改变。表现最为突出的可能是管钱、管帐或管物等个别关键岗位的一些工作人员,有可能就会有人以工作为借口对信息化建设加以阻挠。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面临的困难,认真的分析

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要随时了解并把握这些人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

(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民建设工程,要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 医院信息化建设涉及医院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同的使用要求,这就要求大家积极的参与进来,把自己的想法与要求诉之于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真正做到我院信息化的可用、能用和实用,最终实现信息化的真正应用。如果每一个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势必会大大影响此项工作的进程,继而影响到各部门甚至个人的使用。

(四)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综合项目,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如果把信息化建设理解为信管处的职务行为是大错而特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综合项目,涉及医院的全方位工作。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部门,从科室负责人到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积极参加岗前培训,加班加点学习软件使用,认真准备初始化数据,所以信息系统的上线比较顺利,使用过程中也很少存在问题;而有的科室正好相反,就会导致应用软件在自己科室出现很多问题,同时还会影响相关联科室的使用。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等,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特有的工作程序,都需要自己特有的软件设计,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层面的、多样化需求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与综合性,所

以说,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全院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与配合,尤其是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和信管处沟通好、交流好、把自己的应用的难点、使用的诉求、专业的要求交代好,要把结点性的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消化了,这是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也是信息化将来良性和高效运行的基础。

周期长、投入高、矛盾多、难度大,正因为如此,院党委才决定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谁挡了信息化建设的路,就让他无路可走;有谁拆了信息化建设的台,就让他下不来台。

二、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抓住“主要矛盾”。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我们耐心仔细的进行研究论证,找准突破点、把握关键点。就我们医院而言,主要问题是:

(一)职能处室等管理部门参与度不够: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因为我院HIS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上管理模块。但就我院HIS系统的现状而言,有很多方面也是需要部分职能处室积极参与的。究其原因所在,主要是职能处室缺少信息化管理意识,参与度不够。往往认为HIS系统解决的只是临床一线的问题,跟管理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导致了职能处室想要提取管理数据时没有办法从HIS系统中得到,想要利用HIS系统施行管理时又无法实现。正是由于这种参与度不够,才导致了其无法判断HIS系统能否提供

或承载管理上的需求,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院管理产生了隔离,使得大量的信息化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信息化在有意或无意中变成了“技术和信息”的孤岛。

(二)临床科室等使用部门配合度不够: 前面讲过,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参与的一个多学科综合项目,其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一线的使用人员,而不在于硬件有多么先进、工程技术人员水平有多高。在医院原有HIS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讲,临床一线使用科室的配合度很不够,绝大部分科室都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更有甚者还存在着抵触情绪。你教给他十分,他记住了八分、会用六分、日常只使用三分,致使我们的HIS系统沦落为一个简单的操作工具,大部分的功能完全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私下还在抱怨系统的应用性不强,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其本质就是一个配合度不够的问题,思想上没有重视,视其为一个包袱,一味地被动接受,行为上没有执行,视其为一个累赘,一味地敷衍了事。从来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这就是自己的事,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往往认为医院是在多事,是没事找事。正是因为一线使用科室的这种不配合,才使得我们的信息化建设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越不配合建设进程就越慢、应用及操作性就越差,长此以往就会停滞不前。所以说,有问题你就提出来、有困难你就摆出来、有缺陷你就找出来、有要求你就喊出来,积极主动的配合相

关部门做好整改和建设工作,毕竟临床一线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三)医学领域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度不够:医学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种种的客观因素使得其有效融合于信息化建设非常困难,信息管理人员很难把专业的医学知识、信息化技术、管理知识集于一身,所以就需要我们去寻求医学、管理工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只有三方面在这个点的高度融合,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才会发生质的飞跃。这里的实质其实就是软件公司的选择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专业性强、配合度高、善于研发的团队,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医疗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在各方面知识高度融合的前提下来完成我们的信息化建设。

(四)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监管度不够:信息化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流程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原有HIS系统逐渐沦落为一个简单的操作工具并不是其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让他承载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人来监管HIS的行政管理功能。听起来有点绕,简单来讲,药房的HIS系统可以管理到药房的每一片药,那么谁来监管他们是否行使了此项管理功能?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赋予信管处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业务管理职能,从而使得医院信息化的运行缺少了有效的行政监管。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可

以有效的堵住原来手工管理模式下的许多漏洞,但是电脑终归还是人来控制的,在其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人还是会战胜电脑的。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部门来执行其运行的监管工作,赋予各级人员不同的权限,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手段有效利用,真正达到以管理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医疗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效果。

关于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其他问题,信管处做了详细的调研,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已经相当明了,在此不再赘述。现阶段,在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研究的前提下,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因素,解决意识形态和管理方面的认识问题,让大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迎接这次信息化的革命。

三、完善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贯彻“顶层设计”理念。简单回顾一下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历程:

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一是起步早,起点低。13年过去了,虽然我们不间断的进行网络升级,但是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起点低的问题,本来是打了盖平房的地基,要盖十层楼谈何容易。二是功率小,载重大。因为基础差,虽然我们的机房不断扩容,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新增业务的需求,尤其是PACS系统的上线,更是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三是衣服旧、补丁多。对于信息化建设启动比较

早的医院,可能都存在系统旧的问题,但我们的问题是后加的系统没有真正融入到旧的系统中、是游离在外的,比如说 体检的系统,犹如一件破旧衣服贴上了一个个鲜亮的补丁。

总而言之,在我院既往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低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缺少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规划设计,继而造成了后继被动的去缝缝补补,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现在这个系统虽然是在运行着,但他的功能与效用已经大打折扣,已经与真正的医院信息化相去甚远。

今天,既然下定决心要进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就要贯彻“顶层设计”的理念,设计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蓝图,从头上宏观把控,从脚下稳步实施,真正把医院信息化变成为我所用的管理工具,建设成我院的一个亮点工程。

四、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实实在在的讲,信息化建设是一件“叫好不叫座”的事情,硬件投入、软件投入、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这都是我们的真金白银,而且还很难从中看到直观的经济效益,大家难免就有所顾虑。其实在发达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10%;而在我国,即便是信息化建设搞的非常好的医院,也不过是年收入1%的投入,这距卫生部要求的5%的比例尚有很大的差距。资金投入不足,谈何建设与发展,看来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本身虽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能够能够简化病人的就医流程、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职能处室的管理水平、能够为院领导班子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促进我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我们不能用直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医院信息化建设,而是要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去评价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医院管理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间接效益,这是我们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的。

在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财力支持的前提下,同时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现有的人员配备大家应该很清楚,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不断充实专业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方面要在我院现有员工里面不断挖掘,培养我们自己具备医学背景、管理工程等综合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为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志们,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管理工具的完善,实质上却是一种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场信息化的革命!既然是改革,就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就不会风平浪静。所以,在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实施顶层设计,突破部门,解决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和因利益而阻碍改革 的问题。

第五篇:医院信息化建设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应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公共管理类)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2008-2012)

2008-08-18 16:57:28|分类: 医院HIS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背景

近几年来医院医疗业务逐年迅速增长,大部分基础设施、设备(包括网络与信息设施、设备)、人才资源的使用相继接近满负荷甚至超负荷。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生存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新五年整体发展规划,描绘了医院未来五年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把数字化医院建设作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医院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积

极地、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二、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1、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003年卫生部发布《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纲要》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跟踪世界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2006年卫生部组织数十家单位制订出《中国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目前国内各三级医院包括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及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纷纷正在投入巨资,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管理物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系统、LIS系统为核心应用的临床信息系统快速推进;二级医院虽然普遍面临资金、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术的普及程度、信息化认识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困难而徘徊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但大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一个以功能扩充或升级替换为主要特征的医院

信息系统建设的新热潮正在兴起。

2、医院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总院、老院先后分别于2003、2005年建成计算机局域网。总院局域网采用了物理隔离,内网运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外网通过ADSL与因特网相连。总院老院网络均采用高速以太技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总院网络共有信息点50多个,老院20多个,网络初具规模。应用软件总院老院都是采用湖南网竞科技公司的《网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老院为终级版,总院为3.0版。应用模块完全一致,面向收费管理的各个模块基本上齐。几年来,系统的建设和稳定运行,为医院医疗业务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对美化医院外部形象、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发挥了积极作

用,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扩充改造

目前总院中心机房位于门诊楼四楼,面积不足25m2,服务器没有隔离放置,维护工作站、电话交换机同处其中,因工作及维护需要,机房进出人员频繁、芜杂,机房设备及数据极不安全。网络中心采用PC服务器,无双机热备。网络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主交换机只有一个千兆端口连服务器,四个百兆光纤端口已全部接满,分别连接住院楼、医技楼、办公楼及传染病楼二级交换机。除医务科、医保办、财务科各有一信息点通过ADSL单独接入互联网外,总院其余科室都只能通过中心机房一根电话线上网,共享1兆带宽。

现有机房条件设施、网络带宽及容量、互联网连接环境不能满足未来五年医院业务发展的要求,达不到三甲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信息系统向临床方向发展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

2、应用软件亟待更换

单纯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看待,医院信息系统目前使用的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尚不完善,更不具备向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没有医保、农合接口,不具备药房药品严格数量管理功能,没有设备物资管理模块,不支持医院全成本核算,综合查询统计功能弱小。版本成旧,得不到当今软硬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致使系统维护使用越来越困难。软件开发销售商早已完全退出医疗软件市场,软件可维护性差,功能扩

充几乎没有可能。

3、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医院近几年因为搬迁和各项基本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仍将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临床信息系统建立之前,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不能真切看到信息化将给他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加上职工们对信息化技术普通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职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意识和热心。尤其是医院处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部门、科室负责人,大部分也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不知道信息化技术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缺乏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管理难题的意识,特别是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而轻管理的倾向,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在医院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

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配合医院发展战略,以医院新五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

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适应性和是否便于长远发展,以免对系统整体建设和

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和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建设要超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要切合实际。计算机网络的机房、网络布线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要一次性定位,网络布线也属于一次性到位工程,机房的定位、网络布线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不然,达到一定时期,两者将成为阻碍信息系统继续发展的因素,并给医院的建设和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先进的技术、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也不例外,但医院在采用信息化的新技术、新应用时一定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社会基础,不能盲目地追赶新技术、新应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很多内容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必须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必须跟随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顺序,抓住突出各

段时间内系统建设的重点,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4、坚持标准化先行。在医院信息化每个环节的系统实施前,必须先完成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

5、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于软件当中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软件的好坏,在于软件蕴含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否先进合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软件的资金投入、软件的考察挑选,要从工作流程、管理思想的角度去分析考察软件。因为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即使是市场反映最好的HIS也不会对各个医院都完全适合,就算一时适合,也不能保证能长期满足医院的管理要求,因为医院会变化、会发展,管理

模式、管理方法会跟着发生变化。所以,购买引进的软件在试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尤其是各个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迅速全面彻底的去研究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及工作流程,接受软件中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软件提出改进意见,把自己的适合于医院的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融入到软件当中,尽快尽好的完成软件客户化的过程,并能在以后的应用当中根据医院的发展变化对软件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化的这一途径使医院管

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6、切实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因为医院工作的性质,要求医院信息系统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地运行,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医院业务工作的中断甚至瘫痪,给医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系统的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

定。

(三)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医院信息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选好一个软件商,选好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为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数字化医院工程的实施打好数据库建设及His应用基础;扩充完善管理信息系统(His)功能,通过拓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较大幅度地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为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为二甲达标验收、三甲创建打造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

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

1、更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His)。2008年完成。新His在以前His功能基础上,要增强院长查询系统的综合统计与查询功能,药房管理模块中要加入数量管理和盘点功能,新增设备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医保农合接口、财务系统接口、病案管理与医疗统计系统、财务监管与票据管理系统、医疗成本核算系统,包括医疗、护理、院感在内的医疗及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统计模块。His软件的选择要注意其开发销售商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较长的经营时间,服务质量好,在His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拥有一个成功实施的客户群,有电子病历、PACS系统、LIS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产品,以避免随后医院建设临床信息系统时重新考察选择软件商和His产品,给医院带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再次更换系统的麻

烦。

2、完成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建业务大楼网络布线及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网络布线及机房建设两项内容要综合考虑,方案在新楼建设动工前完成,新楼网络布线、新楼与门诊四楼现中心机房之间的楼间网络干线敷设和新楼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做好管道预埋或管线一次预设,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新楼计算机机房建设在大楼启用前完成。中心机房的安排有两种方案供选择。一是把中心机房安排到新楼,新楼不另设分机房,现在的中心机房变为分机房。二是中心机房维持原位置不变或选择旁边的房间,新楼设分机房。考虑新楼将是今后医院的重要建筑形象之

一、是医疗工作非常繁忙集中的区域,同时医院在本规划时期内将要启动三甲创建工程,新楼设计、建设必然具备超前性、科学性、现代性,新楼的网络布线布点、机房建设一定要满足以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大楼信息点将非常密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还是医院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如同把医院的领导集体看作医院的大脑,网络中心可以看作是医院的心脏。所以,中心机房的安排可能以第一种安排更为合理,而且这样安排就不再有中心机房易址改造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机房改造时对机房辖区内医疗业务工作可能造成的中断或其它影响。另外,如有条件,分设网络维护间(包括采用与服务器、交换机放置区隔断的方式),硬件维修

间,杂物间,建立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将它们与中心机房、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连成一片。

3、改善互联网接入条件。总院现采用ADSL方式接入互联网,4用户,财务科、医务科、医保办各占1用户,全院共享中心机房1用户,出口带宽共计只有4M,连接经常不稳定,数据上传下载速度慢,如再不加以规范和综合考虑,今后还将继续增加ADSL用户。为彻底改善这一情况,并满足今后政府电子政务实施工程、医疗保险、区域医疗信息网络建设、医院网站电子阅览室及远程会诊中心建设等对医院互联网连接条件的要求,医院新增光纤接入方式,原则上不再增加ADSL连接。光纤接入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前完成规划,实施与中心机房改造同步进行。

4、建立电子阅览室。改善职工学习环境,改善医院科研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引进CNKI数字图书

馆。2010年完成。

5、建立医院网站。作为医院对外宣传重要途径和窗口之一,同时配合医院今后的专科建设,建立医院

网站,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网站同时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及职工内部交流的辅助平台。2010

年完成。

6、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建设。为了增强医院间学术交流,寻找社会力量对疑难病例诊断治疗的帮助,或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新型的医院手段。能够采用这一手段的前提是医院要建好远程会诊中心。因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涉及面广、投入较多,所以近五年内只完成规划工作,留好房屋,准备

好互联网接口,具体建设等以后时机及条件成熟再进行。

7、完成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工作。临床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包括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系统、LIS系统等应用,涉及面非常广,投资巨大,部分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发展速度尚难预测。

医院根据发展情况结合医院实际适时完成规划和启动建设。

8、完成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网络改造。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完成后进行。

9、普及和提高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之称,只有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保障,处理好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协调,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医院的办院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医院

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2、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因此,医院将逐步和尽快完善落实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如信息网络系统各工作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信息网络系统出入管理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升级、维护制度,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检查制度,信息

网络系统应急制度等等。

3、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

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力争不走弯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建设效

率和效益。

4、厉行节约、努力保证信息资金的投入

医院克服一切困难,尽量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节约的原则,重要项目、投资稍大的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尽量压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减少浪费。

5、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为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医院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时增加对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安全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操作人

员的访问权限,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6、加强职工信息化知识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全员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医院将对各级各类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改善培训条件,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各类人员信息化知识技术的培训。努力使全体职工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医院信息化

建设发展的要求

下载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管理--新医疗改革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_袁应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信息化建设

    2013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步设想(草案) 1. 机房建设 把现在的监控室设为主机房,将原住院楼机房的服务器和机柜搬至主机房,和PACS系统的服务器集中在一起,便于今后的管理和维护。 2.......

    新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规划

    新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几点想法 随着信息系统在医院的深入应用,建立全面覆盖、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是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新建、迁建医院从零起步、重新规划、整体......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石家庄肾病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1)职能: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管理工作。 (2)请示与上报:院长、分管副院长 (3)任务与职责: 1、信息科在院长、......

    医院信息化建设总结

    海伦市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工作情况 为适应医改要求,方便群众就医,近年来,我院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

    医院信息化建设总结

    霸州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为适应医改要求,方便群众就医,近年来,我院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医院信......

    医院信息化建设汇报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要求,适应时代和技术的步伐,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流程,提升医院管理,全院上下高度重视信息化......

    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建设助力相城二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我院信息化建设于2012年起全面展开,作为相城区试点信息化建设单位,得到了区卫生局和黄埭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两年的建设,我院在......

    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题目: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发布日期:2013/01/01 发布部门:信息科 审核人:闫莉 批准人:赵焕东 页数:1/3 文件号:XX-A-002 版本号:1.0 1.目的 1.1 为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科学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