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
浅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进展
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外科是一项较普遍的常规技术,应用也很广泛。可以有效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等。它的目的在于将气体、液体、血液、脓液等病理成分自胸膜腔内排出,使胸膜腔的密闭性得到恢复,并重新建立胸膜腔的正常负压,促进肺复张,稳定纵隔,防止因纵隔过度摆动造成循环系统障碍,甚至胸膜肺、休克发生[1]。它的原理是利用重力引流,对于各类开胸手术后能否重建、维持胸腔负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的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国内近年在对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改良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总结了不同的经验。现将近年来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常规护理
1.1术前心理护理应对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操作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知识,取得患者配合[2],并尽可能的通俗易懂,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此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从而能够接受此治疗方式并能积极配合。如果患者仍然感到紧张不安,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采用诱导、暗示等方法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因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治疗工作。
1.2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决定引流的成败[3]。要求:保持引流管通畅,使引流瓶始终处于密闭状态。要做到三勤,即“勤挤捏、勤观察、勤检查” [4],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造成引流不畅。术后应每30~6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防止引流管被血块堵塞。
1.3预防胸腔感染:每日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瓶液体,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水量以玻璃管入水2~4cm为宜,引流瓶连接要正确、紧密。水封瓶置于患侧床以下,低于患者胸部,防止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手术伤口处每日更换敷料,如发生感染应全身抗菌。
1.4胸腔引流液的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观察重点在于引流管水柱的波动是否明显。引流管水柱在患者平静呼吸时波动为3~5cm,深呼吸时波动可达10cm。如果术后早期水柱波动幅度很小或无波动,提示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1.5胸腔闭式引流体位护理及皮肤护理 引流术后,如果血压平稳,无其他禁忌证,可床头抬高30°~45°,此体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及液体的引流[5]。患者因长时间体位固定,容易疲劳,而且皮肤受压的风险也会增大。可以适当变换体位,床头抬高的角度也可以在30°~45°之间调节。对于担心引流管滑脱而怕翻身的患者,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6]。对背部、骶尾部等身体受压部位间断给予减压措施,如给予减压贴保护,或用软枕垫起等方法以防压疮的发生。
1.6拔管护理 拔管时,先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气将管道拔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并缝合插管伤口,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皮下气肿[7]等情况,嘱患者发生以上情况后立即报告医生,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固定,有无渗血、渗液、脱落等情况。
2胸腔闭式引流管材的改良
相对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现有的改良趋向是将引流管变细,以减轻因插管刺激胸膜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1双腔气囊导尿管 双腔气囊导尿管[8]多用于单纯性气胸的引流,因其质地较柔软,进入胸膜腔内长度相对固定,加上导尿管顶端较为圆润光滑,使得导管插入后肺复张时导管顶端不会刺伤脏层胸膜。另外,气囊导尿管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支撑力,不易打折,能较好的保持引流通畅。
2.2膀胱穿刺造瘘管 膀胱穿刺造瘘管[9]可用于气胸及液气胸引流,置管方式与传统方法相近。其优点为可控性强,易于操作,对患者损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最重要的是它的排气及排液效果好,排清率可达到100%。
2.3 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10]管的优点在于:管径细,置管时无须手术切开,创伤轻微。引流管前端无侧孔,不易引起皮下气肿。可长期使用,引起感染几率较小,同时易于固定、不易脱出、用普通输液敷贴即可固定。
2.4ARROW导管 ARROW导管[11]可用于胸腔积液引流,也可作为胸膜腔内注药用。其优点在于ARROW单腔导管管径细、易于操作、可塑性较好。同时也比较容易固定,导管脱出的风险较小。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对策问题
3.1 提高对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认识 国内目前胸腔闭式引流的改良趋向是管径细、柔韧性好、利于操作及固定,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伴随着引流管径的变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引流不畅的问题等。因而,对于这类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求较之以前就更加仔细、严格[12]。不可因管径细、创伤小而轻视了护理力度。同时,因舒适度增加,患者的活动量亦随之增加。因患者活动度增加而带来的有利于机体康复的有效因素相应地增加了,但脱管、折管等情况也相继增多了。因此、在改良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了解并掌握其规律,不能顾此失彼,掉以轻心。
3.2 穿刺置管的护理 一般穿刺置管多采用皮肤穿刺法,无皮肤切口。此类引流管,管径纤细常在2~3mm,材质多为硅胶,对组织刺激性小,加之管壁光滑细软,因此,妥善固定,防滑脱[13]是首要问题。对此,采用皮肤缝线固定为佳,并用记号笔做好固定引流管标记[14]。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引流管是否自向外滑脱。另外,由于导管细软,容易受压,如放置管道后加用胸带包扎固定时,更应注意保护。再次,胸管、引流瓶的连接处衔接要匹配,如果管径不一致,可能会造成管道滑脱、渗漏、连接不紧密等情况,因此如果连接处管径发生变化,应有合适的衔接管道。
3.3 切开置管的护理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所用到的改良管道中,例如气囊导尿管,因其引流管前端有一膨大处,此类导管在防止滑脱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若气囊意外破裂,管道入胸腔就会变短,可能会导致引流不畅。因此对于这类导管,皮肤缝合固定很重要。同时因为管径较细,应适当增加挤管的次数,以利于引流液体、气体的排出。
3.4 引流瓶(袋)的护理 随着引流管的逐渐细化,相应的引流装置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生理盐水瓶[15]等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移动,更因其取材方便而变得实用。引流袋也逐渐被临床使用,但从引流液的观察来讲,引流瓶显然更加准确。生理盐水瓶的使用中,更强调引流管与引流瓶的固定是否牢靠,水封瓶的标记是否准确。因此,无论选用什么类型的材料,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引流要通畅、固定要牢固、密闭性要完好。在此基础之上再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及可操作性。
6结论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胸膜腔负压是维护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所以做好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拔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尽快恢复。随着胸腔闭式引流的医疗器材和操作手段上的不断改进,随着人们对生活观念的转变,对自我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多,要求也更加细致广泛,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紧跟改革的步伐,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在发展中前进。把护理工作不断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郭桂芳.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284.[2]陈梅娟.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杂志,2003,3(19):137.[3]冯晓红.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1,25(6):461.[4]李冬梅.气血胸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J].中医正骨杂志,2004,3(16):61.[5]吴秀领.成人剖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5(18):5.[6]薛国英.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2,30(3):269.[7]丁珏.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中并发皮下气肿22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2(23):175.[8]时建华.双腔气囊式胸腔引流装置治疗开放性气胸临床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373.[9]洪加律.膀胱穿刺造瘘管代胸腔闭式引流管22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3,2(31):1.[10]周玉珠.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2(19):2.[11]柏玉举.ARROW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水[J].贵州医药,2002,6(26):505.[12]张桂香.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医学,2003,12(27):943.[13]王素华,王平,肖冬英,等.arrow导管在恶性胸水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与护理[J].贵州医药,2004,5(28):477.[14]邵秀芝.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改进[J].现代医药卫生,2003,5(19):580.[15]薛红丽.生理盐水瓶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247.编辑/许言
第二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1)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2)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4、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6、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7、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8、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第三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均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目的是
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或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安放位置:
A:积液处于低位,一般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间的第6-8肋间插管引流
B:积气多向上聚集,以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为宜,常选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C:脓胸常选在积脓液的最低位
护理措施:
保持引流管道密闭 :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
是否密封。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整个装置是否密封。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胸壁引流口处敷料应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瓶子放于病人双下肢之间,防止滑脱。下床活动时,瓶的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胸腔闭式引流的有效体位:
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
保持引流通畅 :因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需要定时捏挤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水封瓶长管内的水柱随呼吸动作上下波动,且嘱患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水柱波动幅度的大小反映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如水柱无波动或无气泡逸出,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部受压的症状,表示引流不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观察和记录 : 观察引流管及水柱波动并做出正确判断。引流管不畅时需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促使其通畅。同时观察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改善或加快,认真观察引流的量、性质、颜色,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拔管护理 :
患者置管48-72h后,24h引流液小于50-10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泡逸出且颜色变浅,经X线摄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予以拔管。拔管时先嘱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胸带包扎固定一天。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拔管后第二天更换敷料。
第四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有无胸廓活动、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程度。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后24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警惕休克发生。
4、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5、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接头松动及脱管。一旦发生引流管从胸腔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在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6、保持引流管位置适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管出胸腔处60cm以上,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长管应置引流瓶液平面下3-4cm。
7、保持引流通畅,每1-2小时解压引流管一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一般4-10cmH2O),防止堵塞。如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咳嗽时勿波动为引流管堵塞;水柱负压不能维持或有气体排出,考虑有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水柱不断上升,可能在胸腔引流管近胸端有“活瓣”形成。若一般状态下呼吸时有大量气体排出,提示有漏气;呼吸时无气泡溢出而咳嗽时出现,提示余气未排尽。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处理。
8、评估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量应小于50ml。如引流了;量大于100ml每小时呈浓鲜血,持续4小时不减,应立即报告医师。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引流量多时应随时更换。
10、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指征:48小时到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11拔管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健康指导】
1、交代患者活动、翻身时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
2、鼓励患者拔管后早起活动,以利于肺复张,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加速康复。
气胸护理
【概念】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分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气胸三类。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等,张力性气胸常有休克、重度呼吸困难、发绀、颈部皮下及纵隔气肿明显。【评估】
1、气胸的病因。
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疼痛的位置、性质及程度。(3)呼吸困难程度。(4)胸廓移动度。(5)气管的位置。(6)营养状况。
3、对气胸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定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2)有明显呼吸困难者,协助其半卧位,给予低流量氧气吸人,必要时进行排气治疗。
(3)胸腔内气体量较少,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嘱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4)剧烈干咳者,及时给予镇咳药物。(5)胸部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6)体温升高、寒战、胸痛加剧、血白细胞升高,有并发胸膜炎或脓胸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留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给予抗感染治疗及降温处理。(7)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的事物,以免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而造成胸膜腔内压升高。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清醒后半卧位。(2)给予持续或间断低流量氧气吸人。
(3)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带有气管插管时随时吸痰,了解双肺呼吸音状况,协助病人咳嗽、咳痰、痰液黏稠时定时给予雾化吸人。
(5)保持胸腔引流通畅(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6)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7)早期活动,有利于肺膨胀。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气胸的知识,使其了解发病的诱因,判断气胸的类型、症状及预防措施。
2、根据病人及家属的理解能力,教会其自救的方法。
3、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4、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了解患者健康情况:每日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心肺功能,包括心电图检查、肺功能试验等。
2、做好术前宣教:指导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切口;讲述各种管道的作用,如胸管、胃管、氧气管、补液的目的;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及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3、纠正营养不良,嘱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
4、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
5、术前1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酚酞2片口服)、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6、术前晚根据患者需要,服用镇静药。
7、术日晨准备:遵医嘱导尿;注射术前常规用药;将患者病历、X线胸片、手术用药交手术室工作人员。
二、术后护理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0~30分钟测生命体征1次,病情平稳后1~2小时测量1次。
2、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局部队发绀及皮温低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良。
3、维持血压在110~120/70~80mmHg:血压增高可能是疼痛、缺氧、输血糕点液过快导致;如血压下降可能为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CVP8~12cmH2O):CVP高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容量;CVP低提示血容量不足。注意监测心率(HR):80~100次/分钟(心率快可能后会逐步降低,若持续增高,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4、体位:患者未清醒时平卧,清醒后半卧位,注意抬高床头30~50°,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同时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引流;全肺切除术后禁止完全侧卧位,患者术后7~10日内晋严格卧床休息,多取半卧位,以减轻膈肌对胸腔的压力,有利于呼吸。并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以防肺栓塞。禁止患者采取卧位,以免引起纵隔过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导致循环呼吸异常。
5、严密观察全肺切除患者健侧呼吸音及气管位置,保持健侧呼吸音清晰,颈部气管居中,严防健侧痰滞留或不张。若发现气管向健侧偏移,应及时报告医师,开放闭式引流,适当排放术侧胸腔积液,防止因术侧胸腔积血、积液过多,致使纵隔移位、回心血量受阻、健侧受压导致的循环呼吸障碍。排放胸腔积液一次排量不得超过800ml,且速度要慢。
6、呼吸治疗:术后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3~5L/min至生命体征平稳。第1日晨始护士协助拍背咳痰,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痰时保护伤口、减轻疼痛:护士站在患者非术侧,伸开双手,五指合拢,越过中线,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胸部前后,压紧伤口,待患者咳嗽时稍加用力。可按压胸骨上窝处气管,以刺激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鼻导管气管内吸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20分钟/次。训练患者吹气球、使用呼吸训练仪。
7、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原理:利用重力引流。目的: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2)置管部位:①排出气体:胸管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②引流液体:胸管置于患侧7~8肋间,腋中线或腋后线;③引流脓液:胸管置于脓腔最低点。上肺中切除术患者放置2根胸管,上面排气,下面排液。全肺切除术患者胸管夹闭。
3)影响引流的因素: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禁止高于胸部。胸管过短在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时胸水可能回流导致感染。胸管过长可能扭曲、增大呼吸道无效腔,不易引流从而影响肺复张。注意患者翻身活动时应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保持胸管通畅,每15~30分钟挤压1次。
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长管在液面下2~3cm,接头固定。更换或倾倒时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5)观察记录引流液量:正常者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少于100ml,24小时少于500ml,颜色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淡红色。
6)拔管指标:48小时后,肺完全复张,12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水柱无波动,听诊呼吸音清晰即可拔管。拔管后用无菌油纱堵塞引流口,以防气胸。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
7)镇痛: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或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吗啡微量泵入、口服镇痛药等。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应24小时匀速滴入,保持出入平衡。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婴幼儿、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者控制速度,限制钠盐,防止肺水肿。
9)饮食:肺叶手术者清醒后进流食,翌日普食;食管手术者禁食,排气后遵医嘱进食、水。
10)活动: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四肢,抬臀,锻炼患侧肢体。
11)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以防止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肺负担,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心律紊乱。
【健康指导】
1、保持休养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减少与流感人群接触,预防感冒。
2、合理膳食:食管手术患者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为主,严禁暴饮、暴食,术后1个月内不吃硬质颗粒食物,药片、药丸应研粉化水后服用,禁食辛辣刺激食物;进食后如有返酸应在进食后2小时内不要卧床,睡眠时将枕头垫高。
3、适当活动,进行患侧上肢的运动(爬墙或摸对侧耳朵),促进康复,多做深呼吸运动,锻炼心肺功能。
4、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劝其戒烟。
5、出院后2周至3个月复诊,肺叶手术患者如出现呼吸不畅随时就诊,食管手术患者如术后2~3个月有吞咽困难应到医院检查。
第五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⒏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⒉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⒊告知患者如发生畏寒高热、切口剧痛、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诊。⒋保证休息,合理活动及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