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时间:2019-05-15 01:1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第一篇: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弥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多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经过科学规划,择优布局,规模开发,整体推进,全县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3049万元,与上年比增幅25.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418元增加到2008年的3160元,增幅122.85%。

在经历和克服金融危机种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09年是弥勒县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突出粮食安全生产、特色蔬菜、设施农业三大特色和重点,采取五项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夯实了基础。

三大重点即:

(一)突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首先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提高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2009年全县发放各种涉农补贴资金3707.865万元。其中粮食良种补贴746.695万元,农资直补2711.1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50万元;二是在耕地面积调减的情况下,全力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大力推广以云恢290为主的优质粮食品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左右,玉米面积稳定在19万亩左右,品种和布局不断优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中以云恢290 为主的优质稻发展到2008年的7.4766万亩,占水稻总播面积的68.14%。2009年推广以云恢290 为主的优质稻8.869万亩,推广优质玉米20万亩。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连年得到稳定,并做到稳中有升;三是抓好粮食生产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科技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09年实施的主要粮食生产项目有两个,其一是弥勒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项目。项目采取水稻多样性混栽、蔗田套种、烟后玉米等立体种植模式,计划在全县开展农作物多样性时空化栽培示范推广45.2万亩,促进粮食增产2.248万吨,其中大春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30.1万亩,促进粮食增产1.531万吨。其二是弥勒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项目。项目以百亩主攻单产、千亩创建高产、万亩带动增产的高产创建示范区为平台,以增产增效增收为目标,在弥阳镇、新哨镇、虹溪镇、巡检司镇四个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21080亩,占计划20000亩的105.4%,涉及183个自然村16590户农户。其中:千亩展示片完成2157亩,占计划2000亩的107.85%;百亩核心区完成240亩,占计划200亩的120%。目前,示范区玉米长势良好,可望实现高产创建活动的预期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产量及目标。

二是突出抓好莲藕、芦笋特色蔬菜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按照“市场导向、企业带动、政府引导、集中扶持”的发展原则,弥勒县以冬早蔬菜为重点,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引导蔬菜产业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发展。其中以竹园镇的莲藕、弥阳镇的芦笋为重点,种植规模和效益大幅提高,有力地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7万亩发展至2008年的14.318万亩,增幅104.54%。其中茄果类蔬菜1.9975万亩,瓜菜类1.0413万亩。全县蔬菜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8.2万亩,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的企业有8家,绿色食品产地产品认证企业有1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竹园镇的万亩辣椒和黄瓜获得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证书。与此同时,石头番茄、辣椒、荷兰豆、菜豌豆、四季豆等特色明显、市场销售好的蔬菜品种种植规模连年扩大,市场供不应求。

1、莲藕:全县莲藕面积1.6736万亩,主要分布在竹园镇,面积为1.36万亩。从1999年开始,竹园镇先后引进了一年两熟的浅水藕鄂莲3号、鄂莲4号、鄂莲5号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鄂莲系列品种至今已发展到1.3万亩,2002年被云南省定为万亩莲藕基地。珍珠莲米藕自1999年引进推广后,至今已发展到0.03万亩,深受农户和消费者欢迎。鄂莲系列品种、珍珠莲米藕的推广种植取代了当地老品种,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特色芦笋: 2008年3月,弥勒县引进了浙江省杭州富阳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弥勒成立了弥勒县铭卉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以租赁土地方式在该镇禄丰村委会太和营、三家村连片发展国际上畅销的特色芦笋生产基地0.0302万亩,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公司就地用工和租地种植不但为当地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渠道。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芦笋产业,2009年3月,弥勒县又引进外地公司注册成立弥勒县云浙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弥勒县精品蔬菜产业。2009年,在弥勒县铭卉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和弥勒县云浙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带动下,计划在弥阳镇、竹园镇、朋普镇等乡镇将芦笋种植面积扩大到0.3万亩,到2011年三年发展芦笋1万亩。

三是突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科学生产水平。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弥勒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蔬菜、花卉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大中小棚建设和简易冷库设施建设为突破,全县大中小棚设施发展到0.3万亩,主要用于种植蔬菜。2009年,为进一步扩大我县设施农业规模,弥勒县制定了《弥勒县设施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计划利用3年时间(2009年-2011年),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启动资金,以贴息贷款的方式带动各类社会资金共同投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入发展设施农业, 带动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涉及的乡镇有弥阳镇、竹园镇、新哨镇、朋普镇、虹溪镇。计划全县大中小棚设施农业由目前的0.3万亩发展到2011年的1万亩,新建大中小棚设施农业0.8万亩,冷库设施由目前的2座发展到2011年的14座,其中新建12座。

五项措施即: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增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新观念,积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十农户”、“公司十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等模式,在优势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带动优势农产品开发。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带动能力、产品市场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制定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一个新产业的培植、发展,离不开扶持,尤其在起始阶段,政府扶持更显得十分重要。为加快特色蔬菜、花卉产业和设施农业及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弥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弥办发〔2008〕161号印发了《弥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弥勒县加快特色蔬菜、花卉产业发展实施一件的通知》,从田间水利建设、大中小棚及冷库建设、新品种引进和产品产地认证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优惠扶持政策。2009年兑现2008年蔬菜、花卉产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业发展扶持资金160.339万元,涉及弥阳镇、新哨镇、竹园镇、朋普镇四镇及县农业局竹园、新哨、弥阳农技站等单位,共扶持建设钢架大棚380.6亩,竹木中棚874.72亩,竹木小棚174.6亩,保鲜冷库175立方米,扶持新品种引进5个,产地产品认证10个。二是编制了《弥勒县设施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大中小棚设施发展到1万亩,冷库发展到14座。三是以弥发〔2009〕14号以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粮食作物、蔬菜等重点产业发展作了详细规划,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对策。四是根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加强内引外联,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入住弥勒参加农业产业开发,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三)坚持市场的导向原则。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单纯抓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从注重生产向立足市场组织生产转变,按照市场规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利用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和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积极培育和完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引导和监管好县内的各类农业合作社和协会,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

(四)依靠科技加快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科技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弥勒县始终把科技进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位置来抓,认真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范,抓好良种调供,提高作物良种覆盖率。同时,按照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原则,做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定位,按照一乡一业或几乡一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要求,搞好区域布局,建立优势产业带,使现有产业更趋合理,力争实现每一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

(五)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提倡和发展以蔬菜、粮食产业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加快弥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积极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使消费者吃上放心菜、放心粮、放肉。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第二篇:针对行业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行业性...

针对行业特点

采取有力措施 全面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和硕县总工会

近年来,和硕县总工会针对县域内行业劳动关系矛盾比较突出的实际,积极争取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大力营造氛围,多措并举,强化监督检查,强力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县已建工会组织的4个行业中普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企业14家,职工1214人,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经济权益,有效化解了劳资矛盾,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和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营造环境,打牢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基础 为营造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我们从争取党政支持、完善协商主体入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合力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对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程序、协商主体、监督检查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指导工作的职责、工作程序等内容,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二是成立了工资协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协党组书记牛曼玲为组长,县总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劳动、工商、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了领导力量,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在7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组和劳动定额(工资标准)指导委员会,由工会牵头负责,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提供相关政策法律依据,帮助协调协商过程中遇到的争议。三是形成了劳动关系三方工作联动机制。县总工会负责制定工资协商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共同研究推进工作措施,培育典型,破解难题,指导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开展;劳动部门对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进行审核,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工商联合会组织企业经营者学习劳动法规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参加行业工资协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县总工会牵头,劳动关系三方共同深入行业中进行调查研究、共同培训协商代表、共同指导行业协商工作、共同监督检查集体协议落实情况,形成了三方联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四是完善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主体。为了保证协商主体不缺位,便于在行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县总工会在企业比较集中、行业特点比较突出的4个行业中,指导建立了工会联合会,并帮助番茄制品、石材、汽车运输等行业建立了行业协会,完善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主体,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多措并举,确保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扎实推进

针对行业性工资协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的问题,我们克服思想阻力,多措并举,确保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整体推进、健康发展。

1、运用各种方式,解决认识问题。针对部分行业企业经营者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认识不足,不愿协商,一些职工不敢、不会协商的问题,我们组织基层工会干部深入到企业中,向企业经营者讲解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开展工资协商是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给职工带来实惠的双赢举措,从而使他们解除了思想顾虑,自觉地参与到工资协商中来。我们结合每年的维权月、“送清凉”等活动,下发《职工维权手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意见书》,充分利用《今日和硕》、电视台专栏等媒体,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等劳动法律法规和开展工资协商工作的内容、程序,大造声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开展工资协商工作的认知度。同时,还通过开展“安康杯”职工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法律咨询活动,增强广大职工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有效调动了职工参与工资协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目标责任制,落实工资协商工作任务。按照县总工会关于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要求和部署,针对我县的实际,我们制定了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三年工作规划,即:2010年,试点运行,在化工行业试点,取得经验;2011年,拓宽领域,将典型经验拓展到石材、番茄制品、汽车修理、幼教4个行业;2012年,要在所有具备条件的行业中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力争做到全覆盖。为了落实目标,县总工会每年以签订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标责任状的方式,将三年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工会,提出工会主席为第一责任人,并纳入全年工作考核细则当中,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推进工作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3、总结典型经验,引导基层单位学习借鉴。为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针对行业情况各异的特点,我们首先组织全县七个乡镇的工会干部,到特吾里克镇南华化工、供排水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使基层工会干部掌握了如何确定协商议题、规范协商程序、掌握协商技巧,有效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其次,我们还组织行业工会干部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互检互查,对不同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了相互借鉴、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

三、抓住关键问题,提高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实际效果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核心是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和工资标准。围绕这方面问题,我们抓住协商前的要约、工资标准的确定和协商后的履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取得实效。

1、推行“代行要约”,排除协商阻力。针对部分行业工会不及时发出要约、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愿意主动开展工资协商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上级工会“代行要约”活动。在维权月、“送清凉”活动期间,县总工会向乡镇工会下达工资集体协商任务,指导他们建立规范的要约并限定发出要约截止日期。为提高工作效率,乡镇工会直接向行业企业代表组织下发《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在发出要约的同时,县总工会、乡镇工会及时跟进,指导行业工会与行业企业代表组织商定协商日期,督促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协商会议,推进协商工作按期及时开展,加快了行业性工资协商工作的推进步伐。

2、选择有效办法,协商制定行业工资标准。围绕众多行业的工资标准问题,我们指导基层工会,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各企业劳动定额和工资标准实际情况,由劳动定额(工资标准)指导委员会采取实际测算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测定出各行业不同工种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和工资标准。各行业工会依据测定的结果,反复征求劳资双方意见达成共识后,形成每个行业统一的劳动定额和工资标准。一是针对石材行业生产设备相同、生产工序相同、产品相同的特点,我们从制定行业劳动定额入手,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二是针对番茄制品行业生产设备、生产工序、产品不同的特点,我们从统一行业工时工价入手,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三是针对幼教、汽车保养等行业,我们从统一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入手,开展协商。通过协商将幼儿教育与汽车保养、汽车修配行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900元。我们还针对职工普遍关心的福利待遇问题,指导基层协商确定津贴福利项目与标准,石材行业在协商工资的同时,落实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职工福利待遇问题,对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的职工每年增发工龄津贴300元,并逐年递增。

3、强化监督,推动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实际效果。为确保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不走过场,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协调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县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报各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情况,对未履约的企业由劳动部门下发整改意见。二是完善职代会监督制度。我们指导各行业工会建立了行业职代会审议制度和报告制度,审议和监督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和落实。三是建立检查制度。我们与县劳动、工商联合会等部门定期对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随时受理职工的投诉和举报。

通过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行业工资收入分配共决机制,及时化解了行业内劳动关系矛盾,实现了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行业企业和谐发展,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在开展协商的4个行业中,职工平均工资涨幅为5.7%。其中,石材、番茄制品等行业职工月平均工资已达到1270元,年工资涨幅为5%以上,职工流动率仅为6%左右,低于去年十几个百分点。

第三篇: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畜牧强县步伐

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畜牧强县步伐

——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杨毛 鲁小平王会宁

富平县总面积1424平方公里,共有人口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占到总人口的87%以上,是陕西省的农业大县,农业占据着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而奶山羊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是全国著名的“奶山羊之乡”、秸杆养羊示范县。2010年,全县奶山羊存栏达31.8万只,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县。

细算一笔账: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

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奶山羊作为富平的一项传统产业,广大群众都有养殖奶山羊的习惯。如何让群众真正认识到养殖奶山羊的经济效益,从传统的养殖习惯转向发展一项富民产业,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们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逐步摸清了奶山羊养殖的基本情况,就养殖效益列举了一本经济账,并经常性地向群众算这笔账:

一只奶山羊1年产奶500公斤左右,按照平均价1公斤1.8 元计算,能赚900元;再下个羊羔子,收入1000元不成问题;每户养10只奶山羊,年收入最少在9000元左右,养30只羊,年收入最少在27000元左右。如果全县5万养羊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每户10只,全县就是50万只,年收入就是4.5亿元;每户30只,全县就是150万只,年创收入就是13.5亿元。

小小一只羊,经过他们这么一算,算成了一项富民的大产业,真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一条门路。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支持下,群众发展奶山羊的热情得到了空前高涨。目前,全县奶山羊养殖户已达到8万户,奶山羊存栏已达到31.8万只,羊奶总产6.8万吨,人均占有羊奶87.2公斤;奶山羊产业总产值达到1.84亿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40%;养羊户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每年人均增收330元,奶山羊养殖真正成了一项富民产业,带动、活跃了整个县域经济。

两条腿走路:构筑产业发展强势

规模产生效益,质量决定生命。在推进奶山羊发展进程中,富平县各级清晰地认识到,单个农户养一两只羊,不仅在效益上得不到体现,而且由于管理粗放,奶、肉等的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要做大做强奶山羊品牌,必须同时走规模化和标准化之路,这才是奶山羊这一富民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共识达成之后,立即付诸实施,这是畜牧局一班人最大的特点,也正是如此,让富平奶山羊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富平农业发展中亮丽的奇葩。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更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仅奶山羊养殖这一项,就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15万人,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模化发展促使产业迅速裂变。针对零散养殖投资成本高、收益小、环境污染大的特点,该县畜牧部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家中,调查奶山羊养殖情况。结合奶山羊养殖实际,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他们把推进奶山羊适度规模养殖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广泛宣传产业发展的前景、政策等内容,积极引导群众由分散型家庭养殖向专业村、专业户转变,成功得出了“户户养、专业村、适度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目前,该县已建成10只以上奶山羊养殖户2450户,其中30只以上养殖户446户,建成刘集、王寮2个5万只奶山羊大镇,建成杜村、华朱、留古、流典、淡村等9个万只以上养羊大乡。

标准化推进促使产业不断升级。在扩张产业群体的同时,该县把推进标准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又一利剑,对产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大力推进养殖小区建设,在养殖小区内,对养殖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并采取全封闭式的模式,每天专人清理畜粪,集中配备和供应饲草,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完善了防疫等各项工作制度,基本实现了“四定”,即定时、定量、定人,定标准,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目前,全县已建成养殖小区45个,设计规模160户,改造、建成房前屋后型圈舍161户,在改善养殖条件的基础上,同时改善了农村环境。大力推广机械化挤奶技术,在全县共建设机械化挤奶站78个,固定专人进行管理,并与县内红星、金牛等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合同,由各乳品企业直接从挤奶站取奶,确保了奶源质量,并保证了羊奶价格的稳定,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公司+小区+奶站+农户”发展体系,成为各乳品企业的优质奶源基地。在今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当中,当地乳品龙头企业红星乳业的产品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远销内蒙、欧洲等地区和国家,企业负责人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产业链的规范化运作。

三措并举:打造特色经济板块

产业要发展,技术必须跟得上。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富平县畜牧局一班人着眼特色这个关键,努力打造富平奶山羊品牌优势,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板块。积极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科技强畜工程。加强品种改良,针对奶山羊品种单

一、老化问题,组织人员深入西安、杨凌、宝鸡、千阳、新疆等地区,通过考察,严格筛选,引进了一批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产奶量高、品种优良的莎能奶山羊,并及时对当地繁育的良种奶山羊导入外血,优化提升了奶山羊品种质量。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电子农务网,支持奶山羊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已建成富平农业信息网、联通富平电子农务网、移动富平农信通和电信信息田园网,建立县级信息服务中心站1个,农业信息超市5个,乡镇信息服务站56个,村级信息服务站58个,村级信息服务发布平台463个,及时通报相关疫情、原料奶收购、加工、市场供求等信息,解决了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群众信息闭塞的问题。

二是实施技能培训工程。为提高群众的养殖技术和水平,该县同陕西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和合作机制,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加强对广大养殖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秸秆青贮、奶畜高产等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使90%以上的养羊户对都能够熟练掌握。积极推进技术下乡,借助文化下乡、设立咨询台等不同形式,组织畜牧系统广大干部,向群众发放奶山羊养殖的相关书籍、宣传资料等。利用各职业学校,加强群众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先后邀请全国著名奶山羊专家教授来富讲课6次,组织县畜牧专家、业务骨干举办培训班50场次,受训群众超过5000人次。

三是实施优质服务工程。推进畜牧体制改革,健全了县乡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技人员的管理,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县各乡镇、各村组的奶山羊养殖技术队伍。加强奶山羊服务站建设,在全县各镇建成了24个奶山羊服务站,针对不同时期奶山羊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了关中奶山羊原种场和配种站,及时清理了所使用的劣质种羊,并对优秀种羊进行鉴定、公示,实行持证挂牌经营,确保了奶山羊优良品种的繁育。为方便服务群众,组建了14名农业信息专家服务团,开通了服务热线,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复。着眼产业循环发展,指导群众积极推进“羊—沼—草”等循环模式,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安装调试。根据季节情况,每年组织所有畜牧干部,分赴各乡镇、村组,逐村逐户进行疫病防控,确保了防疫密度和质量,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四轮驱动: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政府推动。政府的支持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县委、县政府在认识到这一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就决心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该县就把奶山羊作为全县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草产业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推进了奶山羊产业发展。对于奶山羊饲养小区建设用地,要求国土部门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必须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实施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和重点村制度,及时掌握各乡镇、村组的养殖情况,反馈相关问题,并形成详细的资料,为产业发展做好服务。2007年,陕西省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决定把奶山羊作为继苹果之后的又一特色优势产业来扶持,并把富平作为全省实施“一村一品”的重点,更是为奶山羊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群众的养殖热情得到空前高涨。

二是政策促动。为了激发群众奶山羊养殖的积极性,富平县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奶山羊养殖的政策保证。针对奶山羊养殖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县上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联社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政府担保等形式,对广大养羊户发放无息贷款,并启动了奶山羊世行贷款项目。对因养殖奶山羊而种植的牧草,给予牧草种子补贴。兑现各种养殖补贴,对发展10只以上养羊户给予不同程度的现金补助;对养殖大户建设沼气池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沼气池建设补贴;向各养殖示范村发放补贴青贮机械;对鲜奶的运输实行“绿色通道”,保证鲜奶在2小时内必须运送到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级“关中奶山羊基地县建设”、“陕西省关中奶山羊原种场”等大型项目资金,每年发放小额支农贷款,扶持建设奶山羊养殖小区,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发展奶山羊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宣传发动。在推进产业发展进程中,十分注重产业宣传,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造势,营造了奶山羊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富平奶山羊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2007年,该县专门召开了奶山羊产业发展动员大会,各部门、乡镇、村组的领导和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全县吹响了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响亮号角。利用集会、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时机,采取发放宣传单、刷写标语、辅导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羊奶的营养成分和羊奶产品发展的市场需求,提升了广大群众对奶山羊产业的认同度;发挥电视专栏、网页、各类推介会等的宣传优势,加强奶山羊产业系列项目宣传推介,奶山羊逐步成了富平一张鲜活的名片,在渭南,只要提起奶山羊,群众自然就想到了富平,提起富平,第一印象就是奶山羊很有特色。

四是示范带动。加大典型示范力度,带动产业发展,是富平抓奶山羊发展的又一举措。他们以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大力发展奶山羊“一村一品”示范村,并实行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包联扶持制度,在全县建成了以王寮双杨、刘集曹管等为主的20个奶山羊省级示范村,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和奶山羊集散地。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各乡镇借助产业发展优势,先后建立了5个奶山羊专业合作社,实行繁育、饲料、技术、产销等奶山羊养殖一体化、全方位组织服务,方便了群众发展产业,壮大了产业规模。扶持以红星乳业为代表的乳品企业发展壮大,鼓大企业大力研发以羊乳加工为主的系列羊乳制品,目前,该公司年加工奶粉能力 1.2万吨,有力的带动了当地奶山羊产业的发展。

五大设想:绘就未来美好蓝图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站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新起点上,富平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发展奶山羊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富裕老百姓的工作理念,本着“高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三高”思路,大手笔谋划出了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概括起来就是“构筑五大体系,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构筑奶山羊产业发展的集群体系,实现规模上的突破。大力推进奶山羊适度规模养殖,加强项目包装策划,进一步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奶山羊,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县奶山羊发展到100万只,把富平建成陕西省的奶山羊发展核心区。二是构筑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实现质量上的突破。加大饲养小区、专业养殖场、机械挤奶站等建设步伐,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供给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挤奶销售,用3—5年内,建成奶山羊饲养小区50个,养殖场150个,机械化挤奶站100个,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三是构筑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循环体系,实现产业链的突破。大力实施循环农业,积极推广“草—羊—沼”、“羊—果(园)”等循环养殖发展模式,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实现绿色、无污染养殖。四是构筑奶山羊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实现运作上的突破。进一步健全完善畜牧兽医体制,建立以畜牧兽医站和农技推广站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对奶山羊养殖技术、疫病防治、饲料配制、秸秆青贮、沼气池建设、问题咨询等提供全方位、上门式服务。五是构筑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加工体系,实现增值上的突破。抓好县域内乳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整合现有乳品企业,组建富平奶业集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增强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把富平建成以奶、肉、毛等加工为主的“羊”字牌系列产品基地和全国奶山羊系列产品加工中心。

(作者单位:中共富平县委办公室)

第四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出台1号文件,筹措整合资金,大力扶持现代设施农业、奶肉牛产业、劳务产业和新型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力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现代农业体系迈出实质性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温室葡萄从无到有,温室大棚由少变多,小区养殖蔚然成风,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起,土地流转热潮涌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开拓创新,牢固树立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强烈意识,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土地整村流转,在经营机制上实现创新。机制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动力。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机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可以使更多的农民“洗脚上岸”,离土离乡,进城定居,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化分工,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空间,率先赢得发展的先机。今年,我镇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进行流转土地发展玉米制种、设施

234-

第五篇:齐齐哈尔:强力推进五化进程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齐齐哈尔:

强力推进五化进程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绿色食品生产大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2002年8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评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全市幅员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11万亩,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处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215.2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四连增”。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725元,同比增长26.1%。

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推进“四个换位”为重点,大力实施基地建设集约化、农业设施标准化、生产全程科技化、市场营销品牌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15年粮食产能达到3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一、强力推进基地建设集约化

(一)扩大规模经营。我市人均占有土地多,适合规模经营。种植业积极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面积达到1320万亩,同比增长5%。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250万亩。牧业向养殖能人集中,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牢固基础。

(二)建立有效载体。建立并推广联合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场县共建七种经营模式,重点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

(三)发展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带,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规模经营效益。在全市集中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色”、“一县一业”优势产业带,着力建设好58万亩甜菜、950万亩专用玉米、230万亩水稻、523万亩专用大豆、125万亩马铃薯、70万亩杂粮等七个产业集中区。

二、强力推进农业设施标准化

(一)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本着兴利除害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围绕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围绕加强重要水源工程、配套灌区及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农村水利体制改革,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快推广大型喷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大型喷灌灌溉面积100万亩。

(二)加快大型机械应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增加大型现代机械数量,扩大标准化作业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200个,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同时,搞好土地、林网、道路调整规划,规范修建耕作道,为大型机械作业创造条件。

(三)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农田灌溉大部分用柴油,生产成本过高,影响农民收入。我省是电力输出大省,电力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向上争取,加快电力设施建设。

三、强力推进生产全程科技化

(一)新品种研发与应用。一是重视农业科研工作。扶持技术研发,建立科技力量集中、科技资源配置合理的农业科研机构。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研中的作用。二是加快产品品种创新。加速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灾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培育优良新品种。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工程化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品种优化和效益增加;促进科技型龙头企业与加工型、市场型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和检验检测机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新技术推广与普及。一是丰富手段。按照“品种技术集成、农科教集成、专业技术集成”思路,分区域重点建设优质水稻、玉米等生产基地以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带,在主干道沿线和观光旅游示范带,建设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园,集中展现农业生产水平和形象。二是改进方式。把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产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把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领域,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和种植大户“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建设,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三)新科技指导与实施。一方面,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全面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现场示范指导、电视台专题节目、发放技术资料、开通农技服务热线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另一方面,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组成科技入户小分队分片包镇,进村入户,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实施。

四、强力推进市场营销品牌化

(一)以加强市场建设为重点,打牢现代农业市场营销基础。一是加快编制市场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产业、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市场建设规划,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二是加强和规范市场建设。加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升级传统批发市场,运用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市场档次和交易能力。三是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外商等资金投资市场建设。

(二)以搞活产品流通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网络。一是建设适应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营销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生产、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二是提高农业市场营销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区位条件、农产品资源和市场需求,选准、新引、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企业,推动龙头企业规模化,形成“农户+龙头企业+营销组织”的联合体;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培养农民经纪人,引导农业行业协会和农产品产销协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拍卖市场和超级市场等现代市场。以发展订单农业为起点,大力发展农产品专供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市场,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三)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核心,更新现代农业市场营销策略。一是策划品牌。创建知名品牌或驰名商标,增加品牌附加值。做大做强飞鹤牌奶粉、红光牌绵白糖、北大仓牌白酒等7枚驰名商标、39枚著名商标、85枚知名商标等知名品牌。二是培育品牌。培育一批特色明、规模大、质量好、信誉佳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认证有机、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达到230个。三是创新品牌。立足品牌兴农、品牌兴市,发挥农产品特色优势,创新一批质优价实、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占领和拓宽市场。

五、强力推进服务体系社会化

(一)完善组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在村级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站,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断完善合作社发展机制,突出抓好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机合作社和功能配套齐全的大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三是加快农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财政、金融功能,建立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以及农产品运销、加工的专项基金。

(二)强化协调整合。一是公共服务的协调系统。加强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的干预和协调,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二是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涉农企业服务的协调系统。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调节杠杆,规范和调控其市场行为。三是农业产业安全保障的协调系统。建立有效的应急防范工作体系,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检疫网络,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三)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大公益服务的投入。增加农业公益性服务投入,扩大服务覆盖面。二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增加网络设施,提供生产、技术、经管和供求等方面信息。三是逐步增加农业保险服务。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逐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

下载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出三大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弥勒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