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时间:2019-05-15 01:0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第一篇: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

编码 研究类型:A综合

[摘要]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政治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中学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中学的政治课教师。主要面临着职业理想缺失、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能力不高、专业自主研究意识淡薄和无法逾越成长中的“高原现象”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加强专业引领、倡导终身学习,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利用网络媒体等多方面来促进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专业化发展 政治课教师 农村中学

一、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趋势,也是在当今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之一,所以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

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指政治教师通过全面地持续地学习,能够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的相关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长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优秀政治教师的过程。由此可见,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成长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教师的专业信念

政治教师的专业信念,主要体现为他们对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意义要有着坚定的信念;坚信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和效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用坚定的信念作为行动的向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可以说,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相比,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是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

(二)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

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四个要素组成:第一,学科知识即专业知识,主要有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在内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伦理学、法学、文化学等知识。只

在农村中学政治课教师中大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有大部分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并未形成一种事业感。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晋升、评职称、提高工资等外在的目的寻求继续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更高的追求目标。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境遇,很多老师早已背弃了当初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理想。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他们只是靠一种“惯性”工作,几乎没有对新教学思想、新教学手段的钻研,没有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发现。在调查中我们甚至发现,有的教师每天在马马虎虎上完课之后,用剩下的时间来做小生意或是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他们把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只是当成了谋求生存的手段,之前所说的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早已成为一句空话。长此以往,这些教师几乎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严重影响着农村的教育质量。所以说农村中学教师的理想信念缺失,是阻碍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二)专业理论知识缺乏

政治教师主要是从事德育工作的,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当好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前提条件,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体现。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某地区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把握非常准确的只占4%,比较准确的占91%,不太准确的占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把握非常准确的只占4%,比较准确的占54%,不太准确的占42%;经常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占11%,少有阅读的占67%,从未阅读的占22%。1与城镇教师相比或者是从教育教学的需求方面来讲,农村中学政治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的现象。

1.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存在多方面原因

第一,由于农村中学地处乡镇,大都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与县城和城市有着重大的差别,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特别是比较优秀的专业教师都不愿到农村中学任教,再加上农村中学教师的流动性特别大,在教学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大都通过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试考核中调入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学而不能继续留在农村中学任教。这样一来,留在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大都是一些专业不对口或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1苟冬梅:《宜宾市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7

哲学,就需要政治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正确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依据和教育措施,才能做好不良品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专业实践能力薄弱

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等。这些专业实践能力是一个政治教师能否较有成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搞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保证。笔者于2012年底在海南省东方市一所农村中学实习期间对周边各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当地农村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是:创新能力较差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较低。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指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所创造,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新的教学模式,突破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而不是依旧地照本宣科和勉强灌输,使教学过程死板,干干巴巴,没有活力。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简单的把一些条条框框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让学生识记。而不是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方法等等,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即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答案。由于农村中学某些政治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提出的新问题或出现的偏差不懂得去保护和引导,反而提出批评和指责。例如在一节政治课上:当老师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课时,有位同学随口问道“不是说人多力量大吗?那为什么还要实施计划生育呢?”老师不但没有赞赏这位同学的积极思考,也没有认真解决该问题,反而批评他事多,扰乱课堂纪律。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实践表明:如果总拿已经过时了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去上课,而不去创新,最终将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所以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位教师都应该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

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和所需要的软件,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了解新的成果,并将经

会,教育信息化、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主发展的进取心和坚定的专业研究意识,都会严重阻碍农村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无法逾越成长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高原现象”也存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其主要表现是在一定时期内,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与城市教师相比较,这种现象在农村教师身上更为普遍,其原因有:

首先他们地处偏僻的农村,信息闭塞,面对不尽人意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所以在面对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时他们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从而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也放弃了突破高原瓶颈做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人生追求。其次,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后,工作繁重,信息闭塞,学习与进修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他们没有一个较好的突破高原现象的外部环境。最后,政治教师的专业特点也是“高原现象”产生的一项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理论性的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课堂的枯燥,被学生称之为“说教课”。所以,专业本身的特点也使得大部分政治教育教师开始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下,师生之间不断出现“压力—反抗压力”的对立倾向,导致师生关系僵化、缺少沟通,教师上课没有激情等问题。如若不能及时的处理这种状况,政治教师则会发展出职业高原期的各种问题。

三、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针对农村中学教政治课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对自己职业责任的认同

师德就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情操和品德,特别是政治教师,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农村政治教师职业理想缺失的原

因我们前面已有论述,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如何去加强他们的师德建设和职业认同呢?

1.唤醒教师心中的“爱”

有人说,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所以要加强农村政治教师的师德建设和职业认同,就必须唤醒他们心中的爱。爱教育事业,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很难成为称职的教师的;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名不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教师,无论才能多高也不会有杰出贡献和突出成就;爱学生,一名不热爱学生的老师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为没有爱就不可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也不可能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更不可能把教书育人最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政治教师只有有了这份“爱”,才能逐渐培养其职业理想,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所以唤醒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心中的这种“爱”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2.提高工资待遇,改善教学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8年12月起,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这项制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农村教师的收入,但是在一些农村基层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依旧偏低,再加上这些教师生活条件艰苦、交通成本较高、子女上学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而选择离开或是对教学工作不冷不热,缺乏热情。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加强农村政治教师的师德建设和职业认同,解决和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在2012年两会上,海南省代表团在3月6日审议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多位代表就曾对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工资和福利,以便能让他们留在这些地区长期任教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项提议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这说明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工资确实是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因为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是加强农村政治教师的师德建设和职业认同的前提条件,他们只有在舒适的工作环境里和愉悦的心境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学校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师德是一名教师工作的精髓,加强师德建设,仅仅强调教师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至始至终,学校都应该把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积极引导每一位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言传身教,使政治教师本人首先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学校每学年应安排有关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活动,用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关师德的名人事迹。例如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做师德报告、组织教师观看有关师德的宣传影片、开设专题研讨会,学习和研究先进学校关于师德建设的经验,学校还应该把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地促进教师行为规范化,迅速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学校在招聘和提拔教师的时候,不能只看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还应该把教师的师德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拔条件。最好聘用和提拔那些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崇高教育理想的教师。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

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社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信息爆炸”导致了科学知识的迅速增长。而农村一直处于信息化的边缘,这就给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来加强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呢?

首先,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专业知识陈旧。例如有位老师在公开课上,当时神舟九号早已发射,他却告诉学生我国正准备发射神舟九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只有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常识内容,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和国内外形势,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举一反

三、游刃有余。

其次,学校应合理安排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我们在前面讲到很多农村中学政治教师每周的课时达14节以上,再加上班级管理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所以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重点在于使终身学习制度化,例如建立相关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终身学习在组织、管理、资金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

很多人总觉得,科研只有大学教授、博士等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做得,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科研也早已走向了中小学教师。但是在目前的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为了提高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采取以下策略:如问题课题化,即要求政治教师把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并由政治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教研组所有成员群雄力策,寻找解决方法,让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另外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并把这些奖励与评优、评职称挂钩,以调动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五)利用网络媒体手段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克服“高原现象”

针对上文提出的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高原现象”,笔者认为除了政府和学校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利用网络媒体手段也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克服“高原现象”的一项重要措施。现阶段要加强利用网络媒体手段推进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如建立计算机培训教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为教师的办公室每人配置一台电脑,让网络进入办公室和教室。第二,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多方收集或购置教育教学的相关素材,如电视视频素材、相关的动画及声音和文字素材等;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课件的创作并设定有关的评比活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学校最好对校园资源库中的资料和课件实行完全开放,以方便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找和改编。第三,建立校园社区和班级社区,这种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以方便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学习和交流。当然校园BBS在农村现有的水平下可能存在着各种障碍和困难,但笔者认为在农村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这应该是促进农村中学教师发展的一个方向。

结语

314-

第二篇: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作者:方昌日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

一、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职业,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

《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的百科全书》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探究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也就是从理论上构建科学的地理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

(一)地理教师地理专业化

这其中又包括专业的地理知识、专业的地理能力、专业的地理思想。

(二)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化

指的是地理教师不光传递地理知识,更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要通过专业的教育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向学生渗透素质教育强调的智育、德育和美育。

(三)地理教师专业精神

包括崇高的职业道德、学习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我国基础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地理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地理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学反思。

二、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走向

中学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积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课程理念上,新课标强调学以致用,强调现代化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辅助作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课程目标,要求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地理教师首先是学习者,才能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是地理课堂的设计者,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地理教师是地理思想的建设者,才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情感。

地理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必须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合格的地理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做好地理教师角色的定位和转换。

三、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大学生进入到中学教学之前,已经过专业化的师范教育,知识结构相对合理,可以应对中学地理教学。经过三年左右的教学过程,已对应试地理内容完全掌握。当考试内容和课程体制的变化不大时,没有使教师产生新知识的学习和进一步专业化的需求。

另外,应试教育氛围中,地理学科地位可有可无。学生偏科片面发展,地理教师也自以为低人一等,把地理课程自谑为“小三科”“ 四五六”。地理教师总是忙于日常繁重的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思考一些理论问题,造成教育科研能力不强。由于学科歧视,地理教师教研课题立项少,对口学校交流中也很少应用地理教学案例,使地理教师在综合教育能力的锻炼匮乏。

在上述地理教师尴尬的境域之内,如何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专业性知识是地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基础

在新教学目标的要求下,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偏见。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重视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地理教师工作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教师专业性知识是地理教师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在提升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追求教学风格和专门的研究方向,塑造具有专业化的独特个性,来达到教学效果。

(二)丰富知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地理本身就是纵横交织的。这些,都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广泛地阅读,并大量地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思考,养成开放性的思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好其专业素养的基础。

(三)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地理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地理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师德和崇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师德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必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济鋆.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内涵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三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现并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已格外重要,本文在借鉴教育界有关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字: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是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航者。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是适应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从业过程中, 实施专业自主、遵守专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专业化与群体专业化。①

借鉴并综合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专业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坚定的教育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特定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且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做到身体力行。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性所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心理态度,是教师教育行为实施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理解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愿意从事中学教育事业。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教师教育信念的核心内容。

(二)高尚的专业道德

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师观,要求专业教师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遵守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高度的教育责任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内涵与人文素 ① 吴新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400 养,这里所指的专业道德不仅仅是传统的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还包括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的自我发展,对学生、社会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成长与国家发展。

(三)深厚的专业技能

专业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如组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进行教学评估等方面技能。

(四)教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成功地实施教育学生的行为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教育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和管理学生的能力。

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学生群体,这就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因此,形成或掌握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是教师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保障。

二、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知识背景缺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特点既要掌握“教什么”,又要掌握“怎么教”,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应是一个“ 双专业”,既要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 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专业水平。但是, 由于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他们在从事教学前没有系统学习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的学科专业知识, 没有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学》 等课程, 因此造成这部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方面知识先天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 为什么一些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 为什么一些教师不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理论课的区别,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专业理论课对待, 只是对知识的直接灌输, 忽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和培养, 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分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方面知识缺乏。

(二)部分政治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转向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并不彻底,一些旧的观念仍在起作用。来自四川的一份调查中就显示有86%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只有11%的人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3%的人认为是发光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外部环境不利于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现如今的中考制度,拿江苏的制度来看,众所周知政治科目的分数已从原来的100分降至50分,然后考试的方式也从闭卷到开卷,这不难看出是对政治科目地位的削弱,从而使得政治课教师得不到像教语数外教师那样的重视,政治教师自身也就失去了积极研究或努力创新的信念,他们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怎样考出高分,就是所说的只教书,不育人。对中学政治这门学科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没有去做太多的探究。

学校的不重视是老师不进行自身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因素,另外就是学生的忽视,学生态度不积极也影响教师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自己轻视自己的职业,觉得自己教的政治科目不是那么重要,给学生上满课就行了,有的时候还会受到同行其他科目老师的排挤,所以,在中学阶段这个大环境下,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搞科研,做学术的动力很小很小,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不到提高显而易见。

三、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教师专业化理念

目前社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有看法, 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政治工具, 是“ 卖嘴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评价也普遍较低, 自我要求也不高, 所有这些, 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价值性、创造性、不可代替性, 加深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性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要树立专业化的理想, 自觉进行专业训练,习得专业技能, 加强专业道德修养,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高校教师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 引导他们学习中央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件, 帮助他们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并请老教师现身说法, 使青年教师增强阵地意识、使命意识、奉献精神和成就感, 把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事业来追求, 而不是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

(二)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反思性教研的过程。中学政治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在反思上要做到:

形成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发自内心想启发自我的创造意识”。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把反思看成是自己精神需求的一部分,时时刻刻有反思的意识。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自己的课程资源(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反思的真谛在于要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敢于超越,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运用反思手段。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多策略分析自我的有效方法”。中学思想理论课教师要学会运用纵向行动研究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的症结,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学会运用横向对比法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运用“不耻下问”法和自己的学生进行交流,从他们那里发现真正的“需要”,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学会运用“同伴互助”法,邀请同伴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走出“此山中”,找出“真面目”。

持续反思过程。反思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到老,“思”到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反思看成是伴随自己成长的永恒的过程,时时“思”,事事“思”。课前思考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把握;课中思考课堂的生成,及时抓住生成的“火花”;课后思考教学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反思的旨归在于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三)建构学科教学知识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最早是由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这种知识属于学科知识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学科内容和它的可教性方面的知识”,“它是特定的内容与教育学的混合物,是教师独特的领域,是他们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是学科知识在教学应用中的独特体现。

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看,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他们的学科教学知识。因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首先,学科教学知识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教师的发展。可以说,教师具有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大小。其次,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定型作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一旦建构起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就会内化为教师解释、认识、评价教学事件的框架和模型,并以这种框架或模型去分析、说明、论证、评价教学中的问题,以至成为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建构学科教学知识的两种方式有教师个体的自主建构和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建构。教师个体的自主建构是指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是在自己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特定情境,将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建构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青年教师、资深教师和教研组成员之间构成了学习共同体,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对话与互动,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卢雄、杨志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素质调查及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2] 李宝峰.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3] 王立民.做反思型的教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2). [4] 陈占安、刘晓哲.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5] 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23-26.[6] 唐龙云.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师范教育改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20-123.[7] 张贵新、杨玉宝.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第四篇:《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

摘要:教师是振兴教育事业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的要求越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素质和专制约我国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特别在当前教育形势背景下,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苍山县兰陵镇韩塘初级中学是欠发达地区一所农村初中,拥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35人,人,学校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也缺乏相应的软件建设,不少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科研意识达不到预期层次。有一部分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差,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率无从谈起,效,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和谐,在长期的苦耐穷磨中职业倦怠严重。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没有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习差或不会学,而是根本不学习。因此,从“为学奠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角度考虑,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为着眼点,我校确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这对于从根本上丰厚学校的底蕴,切实整体办学水平,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促进自身成长及实现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人生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策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课题,自2011年9月开始设计方案、来,在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和局领导的具体指导、关心与支持下,于2011年11月被确立为山东省教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2年4月12日,苍山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省级课题开苍山县第一中学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科研科朱成广科长、教科研专家王立华李娜、苍山县教体局党委刘金广书记、县教科室刘德勤主任、苍山一中黄友忠校长、各中小学教科全体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任俊法作了开题报告,评议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论证,并提学的、合理化的建议。全体研究人员决心搞好该课题的研究,借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课题会议之后,经过课题组人员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近两年的努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务,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课题的提出

教师是振兴教育事业的根本,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质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化发国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特别在当前教育形势背景下,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促进教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情况却不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但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不加强自身且又受社会、家庭和农村风气的影响,变得工作懒散,责任心和事业心大大降低,上课应付,缺乏主要精力用于家庭种地或从事第二职业或只顾吃喝玩乐;有的平时不想干工作,评优树先时无理取点点小事稍不满足便会和领导或其他教师产生矛盾、说三道

四、说话不文明,甚至大打出手。

2、文化水平急需提升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不低,但多数教师因上学时成绩不太好而未进过正规师范院校,学历是通过函授等方式拿到的,这些教师本身文化素质不太好,毕业后又不能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他们文化素质低下,现学现卖,学生不认可,严重影响了个人素质的发展。

3、专业知识理应补充

除文化素质较差的老师专业素质也较差外,农村中小学一些正规院校的毕业生因适应学校缺老跨专业代课。今年代这一科,明年又改另一科,哪科都能代,哪一科都干不好,专业不对口,导致差,不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4、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未进过正规师范院校而导致教学能力差;有的教师在正规院校学习时未注重这方面的教学能力差;一些教师毕业后不加强学习,不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导致教学能力差。他们有的懒漫;有的上课敷衍了事,不令学生信服;有的基本功不好,三字一话较差;有的死板教条,缺乏教的组织和管理较差,班级一团槽;有的业余爱好少,什么也不会,师生关系不融洽,长期以来不受自然成绩也不理想。

5、创新能力需要培养

大部分教师思想比较落后,因循守旧,创新能力差。他们业务思路仅仅停留在老传统,老思路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不加强理论学习,不想从事教学研究,甚至连听课、评课、学习也不想于一知半解,停滞于现有水平,靠经验、靠习惯、靠传统生存,备课、上课疲于应付,无创新无发生能力较差,严重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

总之,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的师资情况不太理想,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尽人意。在新的时代背课程改革的需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的引导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者。也就是说,新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确立了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课题,希望在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有所突破和收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教师专业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关于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研究起点较晚,文献较少。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先后对不同地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拓展了本研究的理论视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国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本研究的实践价值所在。管理策略的研究也之处,拓宽了本研究的思路。但以往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多侧重于从外部条件来论述,在理想化的层面,至于是否切合于农村学校实际,有无可行性,如何落实到农村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入。学校管理对策的这个外因终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内因作用才能切实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如何引导身专业素质,促使教师主动发展,这些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这也是本课题准备解决的问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农村中小学加快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师培训计划,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推进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使之制度。

2、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指导。《中国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课施,向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要求教师全面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3、教育学依据。教师的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他需要把凝聚在教材中的乃至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智能、情感、世界观。并通过自己的知识、才能,运用自身的德性、人意志、世界观等去感染学生,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本研究意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符合教育学基本原理的。

四、课题的界定

1、课题核心概念与界定

关于“专业化”的概念: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一般来讲有两层涵义,其一是指一个普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侧重于过程;个职业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何种状态和水平,侧重于性质。关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专业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较高的教育学识、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上是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的界定: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是指地址在欠发达地区的镇、乡、本乡镇学生为主要来源,学制为义务教育阶段七到九年级的初级中学。

2、对本课题的界定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策略研究”,是指立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学伍现状实际,从学校管理和教师自主发展层面探索促进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并形成体系中教师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要求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目前,大多数的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都是城镇学校走在前头,而位于偏僻的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师资落后等问题影响却停滞不前。研究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寻找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专迫在眉睫,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1、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验的进一步基础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角色由教学情境的“支配者”、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话者”、知识的“生成者”,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特别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农村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虽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信息闭塞,学校很多软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业化成长水平,远远低于城镇教师水平。同时社会、群众以及学校自身都向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城镇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这种趋势的发展。

3、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需要。综观农村教师专业化现状,我们确教师的专业技能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教师普遍感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点困惑,使教师早日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

4、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农村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的将带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使农村初中学校整个教师队伍发生根本性变化。

苍山县兰陵镇韩塘初级中学是欠发达地区一所农村初中,拥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35人,人,学校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也缺乏相应的软件建设,不少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科研意识达不到预期层次。有一部分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差,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率无从谈起,效,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和谐,在长期的苦耐穷磨中职业倦怠严重。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没有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习差或不会学,而是根本不学习。

因此,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角度考虑,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为着眼点,我校确定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这对丰厚学校的底蕴,切实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促进自身成长及实现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人生的幸福感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向,教师通过参与教改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活动中体验研究性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在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参与能力、反省和计划性等方面,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实现教师的专通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研究,基本形成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体系。

3、通过研究,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明显提升,产生市、县级教学能手和科研能手若干4.通过研究,使我校教育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全县中上游行列。

5、通过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形式和研究模式,以利于我校乃至周边农村学校借鉴和共享。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容研究

(1)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加强“专业化成长”的宣传教育,并在“专业化成长”方面尽快形成共同的理念和总体的重点围绕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等内容,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教师自我完善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2)拓宽培训内容

教师培训,必须打破常规,与时俱进。在培训的内容上进行拓宽,坚持以师德培训为先导师培训为重点,以教育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同时特别注重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实施素要。培训力求做到小专题,大容量;薄教材、厚激发;老问题,新视角。

(3)突出培训重点

一是落实青年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使青年教师学艺有导师,练功有课堂,学习有楷模。同拔青年教师带专业课,当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当“说课”主讲人,上“教学成果展示课”,参加校学比赛,培养一大批教学精英。二是促进教研队伍的壮大和提高。以教育管理中心为龙头,发挥专员、学科骨干老师、青年优秀老师的作用,对各教研组、课题组实行业务垂直领导体制。加强实行人、优秀青年教师等骨干教师的管理。

(4)把“学习-实践-反思”作为教师发展的基本方式,努力探索“以校为本”、“以组为本”本”的“三本”教研新模式。

(5)创设网络教研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教研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的跨时空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是信息时代传统教然发展方向。

2、研究在新课程下如何促进教师谋求自主发展。

①研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激励机制。

②研究建立促进教师开展自修自研的长效机制。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机制研究。

①实行目标管理

教师培训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实行年初定目标,年终搞考核。

②实行分类指导

根据教师专业和个人素质差异实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努力克服培训工作中的“重集训,轻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不断优化培训方式。

③实行优先投入

拓宽经费渠道,保障优先投入。教师培训科研经费由校统一预算,学校校每年用于骨干教师培训低于2万元。④建立激励机制

县、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对在任期内不能履行职责,不能不能发挥作用的,经考核不称职的人员,取消其称号。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校本研究法:以本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本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以本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改状况的研究活动。行动研究法:针对我校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初步研究、划、制定具体计划、实施具体计划、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六个步骤,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的研究方个案研究法:是指选定我校教师中典型的个体、案例,通过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弄清研究对状态及其形成变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九、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步骤

研究对象:苍山县兰陵镇韩塘初级中学全体任课教师 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选题、调研、论证。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进行相关的调查、调研和前测工作;题论证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是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重点在构建网络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环境建设、构建支持教师自主发展机制、培育教师人文展开研究;重点在基于校本、系于行动、始于个案等策略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阶段是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6-11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梳具体工作为: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汇编《案例(个案)集》、《论文集集》等;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十、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为了确保研究的有序、有效,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的主要措

1、调查分析,有的放矢。

重点围绕我校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及广大教师对专业化成长培养的需求,以及其他学校教师专业的成功案例及剖析,进行座谈、专访、测试,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督察措施,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效性;写出分析调查报告,力求使报告所揭示的现状既全面又突出主流倾向,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实可行。

2、宏观规划,明确目标。

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成各阶段,每阶段的成长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例如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中,把教师的发展计划列入学划中,对青年教师提出三年出成绩,六年成骨干,十年出名师的三级发展目标。一级目标为前三年为主要形式,以课堂为主渠道,扎实练好教育教学基本功。二级目标为后三年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教实践中提高,逐步成为骨干教师。三级目标为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力争有所建树。这样通过目围建设、成才机制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师个人的才能及内在活力得以充分发动学校持续发展原动力。

另外,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年龄特征、身体状况、专业特点和发展愿景,具体制定适合自己规划。做好教师专业规划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关键环节。使每位教师学会自我规划,自我设计。

3、树立意识,更新理念。

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追求,会使一个教师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精雕细刻,因此首先要引导教师要尽快树立专业意识,排除杂念,正视现实,立志终身从事并献身于教师这个骚动的心并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日复一日的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去,就会从生活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

另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动过程。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将会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改起适应新课程的专业意识,不断得更新教育观念,与新的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4、立足课堂,提升质量。

对教师而言,每天都在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他们教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他们最熟悉、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是简便、捷径的途径。所以,我们要求教真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及时反思和总结。具体采取以下策略: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伴进行结对观察。同时,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收集资料转写教育论文或体会。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在课堂,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的最因此要立足课堂,在“三五X”教学策略的指引下,打造高效课堂,在实践与反思中关注自身的专使每位教师学会研究,积累成果,体验成功。

5、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当好一名好公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要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模范。

二是每一门学科确立了1至2名带头人,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学科内密切协作合作精神,把本学科教改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凝成课题,及时组织课题协作研究。

三是积极倡导行动研究,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要求人人有课题,个个参与研究。

6、层层联动,强化培训。

为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特实行“校级——教研组——教师”层层联动的三级培训网络。校级培训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培训(包括专家来校作讲座或县级学科带头人来校指导期组织两次次面向镇或片的公开课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组培训活动。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至少一次专题教研活动。专题教研活动活动记录上报教导处并装订成册。

教师个人自主培训活动。每日至少一小时读书活动。每周至少一篇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训)。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公开课,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改论文。

三个层面的培训做到定期、定址、定人、定内容,并有相应的计划表、过程记录和活动总结。用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式培训相结合,假期培训与学期中培训相结合,外出学习相结合。

7、健章立制,保障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教师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一所学校如果动力机制不完善觉得没有奔头,没有发展的机会,从而严重影响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便成为因此学校要健全机制,给教师提供发展保障。

首先,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要有相应的制度,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教师档案,作为评先树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其次,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中反映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老师目的地加以指导与帮教,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第三,学校用人唯贤,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不讲背景,不讲地域,只讲德才兼备,为每位平的发展平台,把优秀青年教师安排到毕业班去大显身手,或提拔为学科组长、中层行政干部。这人才,也能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8、健全档案 体验成功。

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主要渠道,可以使每位教师学理、自我负责、自我评价、展示自我,分享成功。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是以收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学习成就,以及显示教师进步(或退步)表现作品及评价结果及其他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通过对记录袋的制作过程的分析而进行的对教师发展状况的评价。它可以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展示教师的个人努力成果,价提供真实依据;有利于建立积极的反馈调节机制,不断发现并诊断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教师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体验成功,激励进步;还可以为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形成具有个性的教育思想,成为名师、教育家打下夯实的基础,并为形成个人著作、建立自己的网页、网站积累丰富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在教师发展和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显著的教育效较深的社会影响。

(一)、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上有了突破:

1、基于校本发展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前提是校长的教育价值观。作为教育领导,要不同的情景将自己的价值观变成群体认同的东西,利用各种情景,利用各种方式和形式去渗透这种自己的价值观渗透到群体中去,逐渐变成群体的价值观。

2、基于校本发展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是学校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促进教师专驱机制,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二是建立支持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机制,更多地着眼于教师的眼于发展主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第三,强调基于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由内到外、3、基于校本发展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是教师的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于教师的东西,而是教师过好职业生活内在的需要,是教师享受职业生活的需要。其主要的生成渠动的场。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什么圣人般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平平实实,日积月累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包括观察、反思、研究,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等过程构成的。

(二)、初步形成了基于校本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运行机制。

1、形成了完整、通畅、有效的培训机制。组建了各种教师培训班,通过任务、考核、奖励等专业引领、校本教研、课题研讨、专业学习、成长规划等策略,在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和计划性等方面,建立了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制度、班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教育科研培训制度,帮助并促进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2、建构了多元、合理、宽舒的平台机制。搭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的多重平台,帮助教师展的技能、体验教育教学的经历,使我校教师在公开课比赛、基本功竞赛、整合课评比、论文交流评获成功与喜悦。

(三)、较好地实现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主体的基本目标。

1、学校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确立教师与学校办学理念,稳步提升办学水平。两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苍山县文明单位、苍山县职业教育先进学图书报刊发行先进单位、苍山县教师基本功大赛先进单位、苍山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苍山县读书位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通过本课题研究,一大批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专业发展素养不断提高,首先表现为专业发展水平和现在专业发展状态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有规划,能把教育教学与科研把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上的难题和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能与同事相互合作交别人的先进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经验结构中,有专业扩展能力,积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充新的知识。其次表现为参与学校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很多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有针对性的问题,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既不被动盲从,也不会不顾实际的盲动。最后表现为教师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追求更高的理想目标。教师们普遍意识到: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长的地方,学生成长要依靠教师的发展,发展中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真正鲜活生命力的学生。教师在不仅是付出和奉献,而且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课题实施近两年来,全校教师在《读与写》、《读写算》、《沂蒙教育》等各级各类报刊章近10余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优异成绩:市县级讲课比赛获奖11次,论文、教学设计、教奖11次,省市县级教科研成果获奖19次,16人获市县级优秀教学成绩奖,10人获县级综合荣誉为教学能手,六人被评为苍山名师。课题负责人任俊法先后被评为临沂市教育科研能手、苍山县优者、苍山县劳动模范、苍山名师,其教科研成果分获省级一、二等奖、市级三等奖、县级一等奖,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三篇。

3、学生进步

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其中,在县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等级和获奖比例等不少指标成效显著。近一品行端正,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在校违法犯罪率为零。学生学科成绩逐年提高,特别是七年一直保持着全县农村中学领先水平。

十二、反思与体会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事实证明了在农村初中实现专业成长的可能性,用他们的亲身实践经历提鉴的专业成长途径。

1、在农村普通学校搞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活生生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寻找到点。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还不是很规范,还显得“稚嫩”。但我们始终认为,这种将教育教学常规工研”的视野里来“打磨”,带给老师不仅仅是“课题研究”本身,而是使老师们找到了“朝什么方“怎么发展”的路径,我们认为其实践意义和价值取向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

2、在农村普通学校搞课题研究必须拥有合作的研究团队,在互动中寻找到科研的增长点。“是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3、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必须处理好“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问题,寻找到“提升自身专“形成自身专业特色”的交互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还有许多未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在实现专业发展中必须在提素养的同时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在“专业”与“非专业”的交相辉映中走向成熟。

十三、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课题的不断改善和完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争取更大的成绩,还要走。

(一)、不足之处:

1、如何健全完备课题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探索,课题的统筹管理还有待于加强。课题的经费投加,由于经费原因,不能派更多的成员外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开阔视野。在课题的实施中指导,有时研究时显得有些茫然。

2、一线教师的培训有待加强。课堂上反映出骨干教师对自主课堂教学的策略把握的比较自如,师有运用的意识,但效果还不太理想。这说明自主课堂的理念与策略要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还要训,使课题研究成果让其他老师也尽快尽多地受惠。

3、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如何提高师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和使用的意识还有待培训件和软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教学媒体素材的收集,课件制作的培训,学习网站的建立等验提供切实的保障。

4、虽然在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激发学生兴趣,但还是有极少学生厌学,导致学习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求课题组优秀教师多上不同课型的示范课,多与各兄弟学校交流,充的积极性,使课题成果更好的推广。.(二)、今后的设想

1、全员参与。我们认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一条融合“专业引领—同伴互展”的有效载体,是检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通道。

2、长效管理。要扎扎实实、始终如一的理智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变革管理方式:依赖青年教师研更自觉的规范管理——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

3、示范引领。引导青年教师对课题有信任感,认识到课题研究不是搞形式主义,不是为名利,而己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通过引领、培训,及时的反馈,选取最优化的最具操作性的研究方式,努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突出发展性评价,让青年教师拥有成就感:从课题研究中确实收获成功

4、强化意识。青年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意义远不止课题本身,其中最为可喜的则是青年教师在研思维方式的转化,科研意识的确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困难、挫折,不再怨天尤人,而是深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解决的策略

今天,本课题的研究虽然说是结题了,但我们课题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这次结题活动只是一个我们课题全体成员在研究实践中,体验了丰收的喜悦。因此,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就是把这个课一段落,并且把它视作为一个更高的起点,把这个课题的研究延续下去,继续坚持我们当初研究本“课题研究贯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服务教育教学”。我们课题组成员深信,有专家的引领和相关给我们的研究工作注入了活力与动力。在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下和课题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后续的研究工作将会更富有成效。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立项(滚动)课题—— 《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研究结题报告》

2、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中学《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研 究 报 告》

3、龙河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及方法研究》课题 研 究 计 划。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础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钟潮标2010年10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我国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这个重心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如何在当前课程改革大形势下把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呢?

一、课程改革下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学校、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势必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 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即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教师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即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专业要从根本上去求发展,今后鉴定教师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从而使教师角色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为主动的研究者,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它不但要求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教师自身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学会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主动参与,有助于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形成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效地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教师专业不断改进和发展。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也不会有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就象课程研究上的一句名言“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实际上,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课程改革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正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工作不可

能顺利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首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加上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对课程改革的前景无法预料,势必使教师难以舍弃旧习惯和旧观念,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要想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造成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致使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改变与发展,教师由原先的“自主型”阶段向“自我更新型”阶段发展,教学生活与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使自己的专业得到锻炼与成长。同时教师的关注也得到升华,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持续性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形成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伦理观。

三、课程改革中应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师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加以省思、研究、改进,成为一名“研究者”。

第一,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原来的方法、思想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成为一名“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研究者,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世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课程改革作好准备。这说明教师即研究者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第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而这种知识是教师本人的一种能力与技巧,因此要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只能从教师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中得到与确认,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课程改革需要大批的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却不对经验深入研究,其真正价值只能是经验的重复。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或者教育专家,需要的是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探索精神,主动地、超前地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最后,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教育信念是人们确证、认定、坚信并执着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者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教师要形成自己成熟的教育信念,就必须对自己已有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进行审视、反思和辨析,经过自己潜心的理论钻研和探索,坚持自己深思熟虑的教育观念,并不懈地确信、恪守与实践。

四、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适当与否,不但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而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事实上,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断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为此,在课程改革中,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管理者的目标,并不断地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使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学校集体需要得到融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再次,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负责的工厂,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缺少综合评价,就无法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最后,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主张教师自我反思。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发展的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吸取前面一些错误的经验、教训,建立自我剖析的档案,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这将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当然,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地去了解,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因此,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课程改革

走向成功。

下载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实践 新会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简华觉 [摘要]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肩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信......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罗光荣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430016E-mail:lgr1528@163.com电话:***)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同时对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自己专业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不断更新了知识,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我镇1所中心校,下辖平所小学、坝芒小学、百岁小学、岑龙小学、凉桥小学5所教学点,全镇学生1275人,39个教学班,共有语文教师39名。其中男教师14人,女教师25人;50......

    教师专业化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 心得体会 坪地民族中学 王立富 时间:2014.8.22 2014年8月20日全体教师在坪地民族中学参加了有由舒洪沫老师主讲的《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为适应......

    教师专业化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心得体会 古镇小学 李云玲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

    教师专业化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心得体会 假期里品读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这本书,它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更好的教学上的指导,也使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管是......

    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2016--2017学年度上期后王营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过去这一学期中不管成绩多么辉煌,都已是逝去的。我们学校对这学期总体工作总结如下: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