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
罗光荣
(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430016E-mail:lgr1528@163.com电话:***)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同时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中学体育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创新意识和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知识面不宽,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已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为了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教师必须实现专业化发展。
一、制定目标与计划,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为能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素质,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目标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目标和计划才能把握好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才能避免走弯路,也才会有积极学习、探索的动力。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在专业理论、运动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和体育科研等方面发展的总目标,依据总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成长计划,围绕目标和计划努力学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把专业成长的目标再进行细化,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成长。教师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把专业理论、运动技术技能分成球类、武术、体操、田径等项目,依次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按计划再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新观点、新方法,平时还应注意多观摩、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发现问题要谦虚地向老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二、狠抓专业素质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全新的知识结构。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自主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体育教师制造专业化发展的机会。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举办各种层次的学历培训班,狠抓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以教师培训机构为基地,分层开展体育教学创新基本功竞赛和专项测试,狠抓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基本技能培训;倡导体育教师立足岗位,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自主钻研教材教法,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狠抓体育教师的岗位提高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统一考试,核定继续教育的学时学分,并把考试成绩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作为教师专业
素质考核、职称评定和选聘使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体育教师自觉实现自我“充电”,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中小学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教研活动,真正将教科研根植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力与价值,才能有效地加快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即从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 [1]。因此,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每周安排半天固定时间, 进行研讨、交流,促使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做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学习型团队活动的推进, 形成伙伴合作式教研氛围;通过专题培训、名师指导等形式, 帮助体育教师树立教科研意识,让体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使体育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研究,达到使体育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从而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
四、培养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明显标志。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课改理论学习与新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利用专家名师讲座、现场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参与体验等多种学习培训方式,引导教师解读新课标、解析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体育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开展“我与新课程同行”系列体育教学竞赛活动,给体育教师提供展示教学创新能力的平台,让教师尝试成功的体验,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实现“小成功→大成功→再成功”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秉承“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原则,分层组织以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创新教学技能为目的,以“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新手段”为核心内容的声势浩大的“五新教学之星”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竞赛比武、科科示范观摩、人人体验实践,激发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的热情,增强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的自觉性,并采取现场观摩与说课评课、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这必将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能高效地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时代为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无数的体育一线教师在其中获得了专业的觉醒与发展。通过积极参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博客圈、体育教学
杂志论坛、体育与健康课程网论坛等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 为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3] 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无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可以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有很多发展空间。
为了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许多体育教师以博客(blog)为信息载体,利用博客具有双向互动、传播周期短、动态更新、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在线共享等技术特点,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体会、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发布、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循环生成过程,突破了传统教育研究封闭、静态的弊端。在一个开放的虚拟环境中,大家共享研究者提供的信息,相互交流并反馈意见或提供相关资料在博客上,彼此对日常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思维方式不再局限于一个僵化的模式中。为了有效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体育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专业博客,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评课报告、体育教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对话、成长记录、典型范例、教研论文、多媒体课件及时记录并上传到网络日志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论坛。通过在线交流,积累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4]
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为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创新教学、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从而使体育教师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得以大力提升。
六、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在绘制自我专业发展剖析图,列出自己专业结构发展的时间序列表以及内容,提出实事求是的可评、可测、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后,学校应积极创设专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机构,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学校教科处,负责学校教师发展规划、专业引领与措施落实,通过教研活动、定期交流个人发展规划、组织申报科研课题与阶段性的验收等路径,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识,使教师自觉地进入专业发展的状态。但是,许多体育教师往往更愿意按照一种早已熟悉的、习惯的、不变的方式行事,当教师学习、工作的自觉性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应该使用加强学校管理与引导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教科处应适时为体育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袋,要求体育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引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责任感,把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生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让体育教师在学校日常生活中
获得完整、全面及持续的专业发展,使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
七、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践证明,教师全部自觉自愿地接受继续教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关教育的立法工作进展很快,《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
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关于教师终身学习的法规还很不明确,特别缺乏教育行政部门保证教师终身学习的职责和义务。教师的继续教育仅仅成为教师的个人行为,由此也造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由于历史上“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对体育及体育教师的偏见,使得一些体育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健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法规,加强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的规范管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建立科学、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制,是提高体育学科地位和体育教师质量的客观需要,从而为体育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解决的课题。[6]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实施体育新课程革改,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建设者,不要做课程改革的旁观者。中学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丰富知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地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渺一,殷波.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策略[J].体育教学,2009,(6):64
[2] 吴登听.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9(6):101-103
[3] 黄小平.网络教科研一一学校体育教科研的新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06,(8):22-23
[4] 林东.探索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J].世纪桥,2008,(20):87-88
[5] 孙荣辉.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9):112
[6] 王苏杭.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38-40
第二篇: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 - 副本
一、制定目标与计划,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为能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素质,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目标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目标和计划才能把握好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才能避免走弯路,也才会有积极学习、探索的动力。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在专业理论、运动技术技能、教学能力和体育科研等方面发展的总目标,依据总目标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成长计划,围绕目标和计划努力学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把专业成长的目标再进行细化,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成长。
二、狠抓专业素质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全新的知识结构。学校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自主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体育教师制造专业化发展的机会。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举办各种层次的学历培训班,狠抓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以教师培训机构为基地,分层开展体育教学创新基本功竞赛和专项测试,狠抓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基本技能培训;倡导体育教师立足岗位,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自主钻研教材教法,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狠抓体育教师的岗位提高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统一考试,核定继续教育的学时学分,作为教师专业素质考核、职称评定和选聘使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体育教师自觉实现自我“充电”,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中小学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教研活动,真正将教科研根植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力与价值,才能有效地加快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一线体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即从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每周安排半天固定时间, 进行研讨、交流,促使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做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培养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明显标志。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课改理论学习与新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利用专家名师讲座、现场教学观摩、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参与体验等多种学习培训方式,引导教师解读新课标、解析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体育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开展“我与新课程同行”
系列体育教学竞赛活动,给体育教师提供展示教学创新能力的平台,让教师尝试成功的体验,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实现“小成功→大成功→再成功”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时代为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无数的体育一线教师在其中获得了专业的觉醒与发展。通过积极参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博客圈、体育教学杂志论坛、体育与健康课程网论坛等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 为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无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可以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有很多发展空间。
六、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在绘制自我专业发展剖析图,列出自己专业结构发展的时间序列表以及内容,提出实事求是的可评、可测、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后,学校应积极创设专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机构,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学校教科处,负责学校教师发展规划、专业引领与措施落实,通过教研活动、定期交流个人发展规划、组织申报科研课题与阶段性的验收等路径,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识,使教师自觉地进入专业发展的状态。
七、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践证明,教师全部自觉自愿地接受继续教育,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不现实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关教育的立法工作进展很快,《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与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是关于教师终身学习的法规还很不明确,特别缺乏教育行政部门保证教师终身学习的职责和义务。教师的继续教育仅仅成为教师的个人行为,由此也造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由于历史上“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对体育及体育教师的偏见,使得一些体育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健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法规,加强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的规范管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建立科学、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制,是提高体育学科地位和体育教师质量的客观需要,从而为体育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解决的课题。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实施体育新课程革改,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建设者,不要做课程改革的旁观者。中学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丰富知识、勤于思考、勇于探
索、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地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三篇:浅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浅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李 辉
摘要: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中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论述新青年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异,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并提出有效的发展途径。对高校教师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反思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1]。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特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这一过程,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要有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这就给广大高校教师提出了提高新时期我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更高的要求。毋庸臵疑,要想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要培养一流的教师[2]。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水平,道德修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数量上看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必要性条件[3]。
成功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反思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自己的教育目的、课题环境以及职业能力等,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新青年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在发现教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在教学前。由于专家型教师已经有了长期的教学,能够很好的花较少的时间备课,并且对课前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新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会重视课前的备课等,花较多的时间备课。而但是真正到了课中教学的时候,新青年教师往往照办自己课前的计划,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向,而专家型往往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这就导致了专家型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比新手更有效地提高了效率。所以在这方面想要有自身突破,有较好的提高的话。就得多加观摩,练习。从而总结得出经验,改变自己的教学首发,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对自身的提高。
2、在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可以一眼看出学生的心理有没有问题,学生的行为符不符合课堂。但是新青年教师由于缺乏了教学实践,无法一下子发现问题。然后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处理。
3、专家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能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表征,新青年教师往往形成表面,肤浅的表征。
4、专家教师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基本的教学原理为基础新青年教师则不太会运用原理解决问题。
当发现这些问题后,新青年新教师就该有所行动,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不断反思,反思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借助媒介,借助同伴,有意识的提点自己,吸取经验,从而改善自己。
(二)反思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反思有很多的方面可写,其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教学关系与教学理念,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1、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掌控与反思
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包括实践内容、实践技术与实践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实践内容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需要对活动所关涉的内容本身进行反省,因为任何内容都是在抽象了具体现象和对象的基础上编制的,在不同时间、对象、场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进行重组、改造、增添或删减,这是教师课程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的责任和权利。
实践技术的反思是指教师对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时机等的适切程度的总结检讨,其目的在于对自己的行动轨迹进行回溯,发现问题和不足,探寻更佳的方案。
实践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角度的需要满足程度与教师自己角度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
实践技术的反思主要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受益状况,实践效果的反思要考察教师在确定价值取向、实施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状况、对个人经验的提升状况、对教学理念和理论的促进状况。
2、对教师日常工作经验的反思
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从而获得提升。如果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教师的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教师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如果不对其进行反思,那么这些经历将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断地经历着,又不断地忘却这些经历,致使教师的经验系统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独特经验,从而使得教师那些
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经历失去了应有意义。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他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气息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
3、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与教材教法等关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学反思实践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对具体事务的反思上,而不可见的关系在反思活动中经常被忽视。从关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关涉的教学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关系;从关涉的教学支持系统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师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课程与教学改革、时代精神与理念等的关系;等等。
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在教学反思活动中是相当重要的。它向上可以为教学理论反思提供基础,向下可以使实践与经验反思得到升华。对于每种关系,都应该从认识、实践和价值三个角度进行反省。认识角度是对关系的客观描述,即现在关系的状态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实践角度是对关系改善与发挥作用的思考,即如何改善现在的关系状态和怎样使关系发生作用;价值角度是对关系改变或发生作用的结果的思考,即这样的关系状态该朝什么方向改变,改变的效果如何。
4、敢于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
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持续高效的,在不同的时代、价值取向、技术条件、人员素质面前,理论都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同时,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的源泉,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理论的前兆,蕴涵着丰富的可能性理论。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可以对实践的理论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实践反思或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
通过反思对教学理论进行修正与再创造,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理论发现某一理论的缺憾,从先有理论推演新理论,从其他学科不断更新的概念范畴中建构新理论,这种针对原有理论的修正、推演概括与建构就是对教学理论的理论反思。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点,不难看出,新青年教师要想在自己身上有所突破,必须做以下三点努力。
(一)对知识的积累
教师就是要在感受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中,沉淀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加深自己的知识修养。
(二)坚守住自己的课堂
坚守课堂的前提就是读懂自己,从而认清自己。再者,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有了自己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实践发展。
(三)反思
反思是作好教育教学的基础,没有反思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学反思是加速成长的有效形式,是吸取经验教学的最有效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升华为智慧,才能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价值,才能使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琴.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李志峰,龚春芬.大学教师发展:实践困境和矛盾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8(1):25-26.[3] 余宏亮,魏捷.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9(6):71.[4] Cameron Kim,Smart John.Maintaining Effectiveness Amid Downsizing and Decline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8,(1):65-86.
第四篇:浅析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析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从体育学科的地位、社会体育文化和学校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两个相通但又不同的概念。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两个目标取向:一是“专业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改善专业发展制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二是“组织发展”目标取向,即不断整合专业组织,争取更大的专业权力。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体育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是体育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体育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在状态上,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加以解释。从静态角度讲,体育教师是一门专业,它具备下述特征与标准:拥有专门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运动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体育教师经过专门训练,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从动态角度讲,体育教师专业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究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一)体育学科的社会地位。
有的教师老拿体育学科地位低,不受重视作为借口,不去追求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的确,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否体育进入高考就能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从体育中考,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体育教师在为考而教,将体育教学简单化,体育课上成了身体素质训练课;而有的教师却能利用体育进入中考,学校对体育重视的契机,开展了系列的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恩泽了学生、收获了自己。山东省将体育的部分内容列入了高考,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进行考核,山东省有的体育教师就加设了室内理论课时,组织学生学习、记忆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室外锻炼时间,而有的教师却能利用这样的机会合理处理好体育技能学习和体育知识学习的关系。由此看来,体育进入中高考是柄双刃剑,用得好,有可能提高体育学科的社会地位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用得不好,反而会祸害基础体育教育。所以,我们只能说,体育学科的地位提升有可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却不是根本原因。
(二)社会体育文化
社会体育文化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人崇尚体育,从事体育的人不但有较高的工资,而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体育成为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体育的热衷程度要低很多,现代人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偏低,现代人轻视体育、忽略体育,认为搞体育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们轻视体育教学,看不起体育教师的工作。体育教师在这样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产生的压抑感,无归属感,职业无成就感等使他们不能愉快轻松地面对工作,自然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社会体育文化改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全民群众体育的普及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的发展,人们会逐渐转变对体育教师的看法。
(三)学校环境因素。
1、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就像一张无形的、看不见的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有些学校领导“大张旗鼓搞素质教育,紧锣密鼓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挤占体育课时。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的住房、职称、服装、同工不同酬等问题长期没能彻底解决。这样部分体育教师必然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严惩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
2、学校客观条件
体育教学比其它学科教学要占据更为复杂的空间环境,要使用各种器材、设备、环境、场地等,这些物质性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展开的深度和广度。好多地区和学校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非高考科目的体育上来,长期以来,造成了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不足,设备器材陈旧、落后。这些都使得体育教师的专业和智慧难以发挥,工作更加单调、枯燥,这也是他们产生厌教的现实土壤。
3、校本教研制度
体育新课程与过去的体育大纲相比,很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地方出台实施建议,学校具体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三级课程管理需要学校有具体的校本教研制度,促使教师真正参与到了课程的设计中来,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而在校本教研这一环节却明显出现了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体育是非高考科目,体育学科的教研未能引起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对体育学科的校本教研督促检查不够;第二个问题是体育学科校本教研的领头人即教研组长,未能制定或行使校本教研制度,这就使得部分体育教师满足于凭良心干活的状态,不能有意识的进行专业化的发展。由此看来,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的最为直接的外在的动力,理应给与完善与落实。
三、如何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注重体育课堂教学,通过教学促进专业化发展
体育教师要搞好课堂教学,首先应具备的以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1、体育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完整准确的动作技能示范能力;对学生进行保护帮助的能力;善于自我控制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对技术动作技能微小差别的辨别能力);快速敏捷的思维能力。
2、教育工作能力:善于挖掘教材思想性,做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对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掌握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抓住典型事例说服教育学生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不同环境下的教学组织能力。
3、体育活动指导能力:能指导各类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的能力;对普及的体育项目的组织竞赛、裁判的能力;对某一专项的科学指导训练能力;对某种慢性疾病的科学指导进行体育康复锻炼的能力;对各种外伤的应急简单处理能力。
4、体育组织管理能力:对课堂上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对某项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业余代表队训练的管理能力;对体育教学文件的制定和管理能力;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各项体育竞赛成绩的管理能力。
5、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科技文章写作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自学能力;对教材内容、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教材科学性的实验、分析、评价的能力;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的能力;对电子计算机在体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能力;学术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是教师本身要具备教学素养,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职业形象: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人的职业形象也是影响他人的接受程度的一个外在条件,特别是在与他人交往比较短时,当他人无法真正而全面了解你的内在精神气质时,在他人头脑中生成的第一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外在长相的影响。而这可能会成为他人对自己总体评价与最终评价的一个影响因素。因此,一个具体良好职业形象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给他的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优势。二是教学激情: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还是在我们的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激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果。我们看到过一些老师在上课时,自身缺乏激情,甚至是没有表情。面对这样的老师,我们的孩子们只有以更加没有感情与表情地去学习。事实上,那些课堂上的孩子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于痛苦地忍受。相反,我们看到在一些激情四射的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的孩子们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大家的热情不断传染和激增,尽管学习过程中会有困难与挫折,但同样会变得愉悦而轻松。在我看来,这也是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中重要标准。三是教学智慧。如果说在公开课、评优课中教学激情是重要标准,那么,教学智慧应该说是评价一节课和一个老师最核心的标准。教学智慧不受形象与激情的影响,而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教学智慧的生成不是一促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点滴教学智慧的融合与集成。在具备教学智慧的教师那里,没有教学意外,不存在教学事故,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意外与事故都会成为教学中的有机成分,都会成为促进而不影响教学的动力与激情学生学习的源泉。四是教学技能:我相信,教学是一种艺术。我也相信,任何艺术的生成条件与表现过程都离不开技术有参与。教学工作同样如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化,达到艺术水准,那么足够的技术与能力的掌握与运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重要的。教学技能包括多方面的,主要有语言沟通的技能、表达与表演技能、知识转化与创新的技能等。五是知识素养:一位优秀的老师必然拥有两个方面的丰厚与广博知识:一是学科知识,二是教学知识。前者是“教什么”的知识,后者是“怎样教”知识。教师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都会受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水平的制约。因此,一节优质课应该是教师两方面知识的充分展示。六是个性特点与个人魅力:一个没有个性特点与个人魅力的老师,不会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评优课、公开课上,有个性特点与个性魅力的老师往往会成为成功者。
(二)加强自身科研能力,通过科研促进专业化发展
教科研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知识、信息、理论的学习、积累、沉淀是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而及时的总结、深化、内化、升华是其必然的归宿。只有这样,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才能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提到搞教科研,当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有人不免生疑:既无家学渊源,又无名师指点,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谈何容易!其实,无论学者型、科研型还是专家型教师,其本质依然是教师,并非固守书斋,孜孜于自成体系的所谓学问家。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来自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研究不完的规律,这些规律都会由一些教学现象表露出来,教师如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现象规律,对它思考一番,从中能受到启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就是研究。思考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就是学问。边教学,边研究,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科研的有效做法。教科研工作能使教师以理性的态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去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个人发展,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发展,胸襟的开阔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教科研。先一步,高一层,使自己在教科研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不再做“经验型”、“勤奋型”的教书匠,争做“科研型”、“研究型”的教育家。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在教学工作上,它首先使我们想到抢占教育工作制高点,它在使人们获得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具有科学研究精神。它使我们学会以理性的思考,不断以实践探索为出发点,去进行实践活动。工作中不再以印象代替现象,经验代替规律,习惯代替改革,而是崇尚质疑精神,敢于否定,勇于探索;不盲从,不固步自封;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出教师学会用逻辑分析的手段,追求事物的精确性和规律性。
(三)加强体育教师的团队建设,促进专业化发展
教学团队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研组在“外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研组长应该制定相关教研组管理、激励条例,以身作则,带领大家认真干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状况与体育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一线教师觉得新课改实施起来有困难,所以教师专业化也困难,很大的程度上是本校的体育教研组没有发挥出它应该有的功能来!将教研组应该完成的工作,转嫁给了体育教师,所以导致体育教师存在一些困难。
就一个体育教研组而言,抓教师专业发展,要做好以下方面:在优良群体未形成前,抓管理,抓体育教师群体规范化发展,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课题研究夯实基础;在优良群体形成初期,搞扶持,调动每一个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优良群体形成中期,出政策,激发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促使教师队伍优良化 ;在优良群体形成时期,提要求,要求他们定目标找差距深化改革;建立高师标准;在资历上,实现教师资历的最大化,及时的把有经验的同志推向更高一层,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在能力上,引导体育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化,把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做出成绩的同志捧起来,冠以头衔起示范作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引导教师去追求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进步。同时,通过对青年教师三达标“教育教学能力,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的考核,运用传帮带,结对子,成立课题小组的方法,带动老中青教师群体发展。促使体育组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四)校本培训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长远、艰巨、持续创新的事业,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个人的因素、学校的因素,也有政府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对教师角色认知的定势等方面的影响。它既依赖于教师的职前培养,更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的锻炼,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包含了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提升,它本身就是体育教师在职进修的有效途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体育课程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课程文本的开发。换言之,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体育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然而我国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及时地启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工作刻不容缓。采取脱产进修、听学术报告、集中培训等学习方式都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方式受到人员安排、时间和财力的限制,有很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之机相应地对教师进行岗位锻炼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地牵涉教师的专业活动,它本身就是在职进修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加快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中小学教育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柳海民.教育学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010年12月在“第七界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荣获二等奖
第五篇: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范文模版)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再思考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可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与态度层面。其中,知识层面包含: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技能层面则有: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层面有:健康身心、自我训练和敬业态度与服务精神。体育教师教学专业化,一是强调专业知识。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体育教师熟悉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当今社会知识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的课程更为重要;二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必要掌握。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技能,培养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技能;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四是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现在的体育教学,特别是与已经逐步展开的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相关的体育教学,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能力不够。一句话,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够。当然,新的课程改革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现专业化的机遇,但对于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其教学理念的实践运用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教师必须将其突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二、当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或者说旧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在基层学校听的随堂课较为普遍地体现着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①学生听老师讲解、老师的示范操作;然后教师让学生毫无思考地模仿进行练习,……。尽管学生有着充裕的时间进行模仿练习和动作操作,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习惯,没有大胆质疑的需求,更缺乏大胆提出自己独特想法和见解的勇气。
②老师设计的学习问题确实渗透着一种新的理念,但当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回答出来,教师往往包庇代替,甚至一言到底。尽管教师已有了较新的教学观念,想改变课堂教学,但当自己的想法、观念由于自己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老办法就很快派上用场。
2、教师对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学习的轻视,不少体育老师认为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应付日常的体育教学应该够了,觉得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学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上还未必用得上。尤其是职称已经到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了动力,少数教师抱着舒舒服服“混”到退休的念头。
3.体育教师自己的心理定位太低
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工作中都尽心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另一种心理也时时伴随着他们,那就是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教师,始终认为自己教的是“小三门”学科……这种自卑心理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总觉得自己只要上“好”自己的体育课、觉得对得起这份工资就是极大的满足了。
三、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首先,就教育管理部门层面而言,尤其是负责教师培训的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改革培训模式,开放教师培训的内容、时间和空间。教师培训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并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其中,应包括对有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先进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指导。相关部门应鼓励各高等院校参与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办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在职教师增强学科和学科外专业知识提供各种机会。如,开办培训班、研究班;开设教育论坛;举办大型教育教学展示活动;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等等。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开发校本研训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每周安排半天固定时间,进行听课、研讨、交流,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通过学习型学校、学校型团队活动的推进,在体育教师中形成伙伴合作式教研氛围,促使体育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开拓创新,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思想水平、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3.组织观课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内外的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看课、评课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师“重看轻评”的习惯。4.通过专题培训、名师指导等形式,帮助体育教师树立教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让体育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即用教育科研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再次,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关键还是靠自己,关键是要实现“个人专业的自主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机遇,新课改中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意识,专业发展的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做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不要做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因此,作为自己应该:
1、要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说,教师不要作课程产品的被动用户,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开发、创造、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参与了这个过程,不仅使得新课程从理想变为了现实,而且也会使教师自身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因此,新课改中教师应该记住这句话:教师即课程。
2、教师要拥有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师应该将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当成自己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真正参与者。教师不要将教育教学研究“神秘化”“贵族化”,不要将教学研究活动当作外在于自己的“附加”行为。当然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研究主要应定位于“行动研究”,即“为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要把握好以下特点: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
3、教师要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学科专业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这种学科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生物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总之,教师要改变坐、等、靠的旧工作习惯,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要具有科学研究意识;要主动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要树立新的知识观,立足于自我实践的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逐步培养反思能力;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成为一个有理性思考的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业和发展;要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善于运用科学研究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要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要学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四、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世界所怀抱的理想、付诸的行动、伴随的焦虑、在实践中不断对目标的追求。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这些问题概念化,因而产生了与实践的隔离。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同时,创新是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发展所含创新之义是在实践超越中拥有的。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就是指,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如果没有教学的实践那么再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是一句空话。
2.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有些教学问题的研究回归到教学活动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的思想切实运用于实践中。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意义的主动探求,会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这种情况下接受的有关教育教学思想,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或者说它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如果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建设,就应当创造条件,使教师主动地去理解教育、理解教学,使自己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体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自己教学的特色、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3.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关系
体育教师教学研究态度与能力是一个教师创造力的集中显现,是一个教师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能的深刻变化,没有反思的教学,缺少研究的教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了。同样,离开实践的研究也无法回应时代的挑战。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社会过程,应当把社会性的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研究活动的中心。中小学教师应是终身学习的先驱者,而学校和社会应提供给教师必要的条件,使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评价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评价的发展是在制度文化中进行的,这是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取向。像任何事物一样,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显现出阶段性,教师自身的发展中心是专业成长。这种发展的阶段,成长的水平,都需要由制度来保障。
评价教师的目的应是一种激励,这方面的指向应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和健身效果体现为宗旨。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满足教师的需要,要尽可能获取全面的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评价的可行性以具体的量化指标说服被评价者。这种评价决不能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者是不合格教师的,评价更不能偏重于部分文化学科的教师。用评价的公平性、民主性和合理性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激情;同时,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的评价应与惩奖性目的脱离。一个好的评价方案不能具有双重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两种目的相反的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总结,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对其作出解聘、晋降级、增加薪水或发放奖金等方面的决定;教师的评价应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及教师的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机会。如果教师评价制度与惩奖性目的联系起来,那么这种评价制度就会与其应有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从更好地着眼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宜与惩奖性目的挂钩。
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