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集土地整理专项预防管理制度(定稿)
党集等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制度
一、建立廉政教育制度。通过法制讲座、联席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通报等多种形式,对项目主管单位和施工参与方以及项目经理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正确引导参与单位遵纪守法,项目区群众依法依规参与项目建设与监督。
二、实施工程合同双签制。县国土资源部门在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书》,约定双方的廉政建设责任,并制作廉政公告牌,作出廉政承诺。廉政合同完成情况作为项目验收合格的条件和参与其他项目竞标时的重要审查内容。
三、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一是加强项目立项管理。实行计划管理、专家评审、群众参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二是严格招投标管理。招投标活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按照批准的招标方案执行。项目施工单位和物质采购、监理必须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三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工程质量实行专人负责,将质量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归入工程质量责任档案,实行终身追责。严禁工程转包、卖标,项目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应加强工程施工管理,邀请群众代表对工程建设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的要求和施工规范的标准进行施工,进场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经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进行整改,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严禁使用。实行质量担保制,项目管理方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明确质量担保责任,验收后仍应留5%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待质量保证期满后拨付。四是严格变更管理。项目参建各方不得擅自进行设计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经批准后才能依据批准的变更设计进行施工。五是严格财务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规范项目预算的编制和申报,确保项目预算的真实、科学和可行;强化预算执行的管理和监督检查,预算一经下达,不得随意自行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按批准渠道审批;项目资金必须做到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检查制度,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坐支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要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实施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效果。
四、建立全面公示制度。建立项目公告制度,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任务、规模、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单位等要实行现场公示。建立项目管理公示平台和举报投诉受理平台,邀请项目所在区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完善项目实施投诉举报受理制度。项目设计方案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土 2 地权属调整方案、招投标方案和中标结果以及中标单位资质、项目验收和审计结果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公示。
五、实行项目建设队伍廉洁准入制。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审查竞标人资质、实力、信誉等级,并将审查结果送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协助进行竞标人资质审查,送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及资质资格审查意见,以建议书形式,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将存在围标、串标、非法挂靠、倒手转包和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或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和个人清理出局。
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检察院与县国土资源局建立土地整治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总召集人由国土部门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担任,召集人由各协作单位分管负责人担任。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应一方要求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协调土地整治工作中预防腐败的有关事宜。成武县党集等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吴三军
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副组长:牛志民
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开英
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成 员:赵金成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复生
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刘
洪
县检察院预防办副主任
张龙锋
县检察院预防办预防科科长
王
岭
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
陈玉亮
县国土资源局规划站站长
姚爱玲
县国土资源局矿管办副主任、法规股股长
田小林
县国土资源局纪检干事、老干部股股长
杨忠振
县国土资源局纪检干事、考勤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复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金成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第二篇:常见病预防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健康检查
1、幼儿初次入园须经妇幼保健站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
3、在园幼儿离园1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并进行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1、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医疗保健证明方
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1、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2、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县疾病控制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3、食堂管理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如痢疾、伤寒、病毒性肝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伙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4、食堂管理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食堂管理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6、每天早上上岗前由负责人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不得上岗。
第三篇: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我校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加强管理
1、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具体的防治措施,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与管理。
2、对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对容易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场所在清扫的同时,还应采取灭蝇、灭蟑螂、灭老鼠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生管理上的空白。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要求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育学生尽可能在校内用餐,不要食用“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二、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以流行病学为基础,提高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矢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对广大师生、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
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2、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学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传染病防治人员不定期深入到学校教室、宿舍、食堂、检查食堂卫生、环境卫生、宿舍卫生。定期对校内饮食、饮水、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保护易感人群。
2、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室内空气、餐(饮)具和其他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指导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传染病患者及时的处理。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登记
3、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学生中发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腹疼、腹泻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随时掌握自己和学生的疫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及时处理疫源地,指导病人消毒,进行跟踪观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5、保护易感人群。在校园内开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提高学生们的免疫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
十 月 田 学 校
2011年2月
第四篇:地质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第一节 汛期值班制度
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汛期地质灾害值班时间定为每年的5月1日至9月1日。特殊情况下需要提前或推迟值班时间另行通知。
二、汛期值班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地质灾害日常预警、预防和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巡回检查;在出现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迅速、准确、及时上报有关情况;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联系,为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在汛期值班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工作人员不得离区外出。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须报经分管领导或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工作移交。
四、汛期值班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保证手机、值班电话24小时处于良好的通讯状态,确保联系畅通。
五、值班人员在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报告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值班领导或主要领导。隐瞒不报或拖延时间上报,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责任。
第二节 灾情速报制度
一、地质灾害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地质灾害涉及的范围,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二、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中,值班人员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时,必须迅速详细了解灾情,做好书面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详细情况向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报告。
三、汛期值班人员玩忽职守,对地质灾害灾情隐瞒不报或拖延时间上报,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责任。
第三节 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
为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发生、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汛前”是指每年5月1日前;本制度所称的“汛前调查”,是指汛前进行的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类型、规模、危险程度、危害性等勘测调查活动。
二、排查主要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已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三、对已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应向基层了解情况,存在重大隐患的,赴现场调查核实,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四、排查结束后,及时编制地质灾害排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内容上报相关部门。
第四节 汛中巡查制度
为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监督管理,强化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汛中”是指每年5月1日至9月1日;本制度所称“汛中巡查”是指对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进行巡回检查。
二、地质灾害汛中灾情险情巡查应做好书面记录。
三、地质灾害汛中巡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进行。
四、巡查中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应查明隐患规模和受威胁人数、潜在经济损失、成因及发展趋势,提出防灾措施,填写《地质灾害隐患报告表》。
五、巡查内容:领导是否重视;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是否到位;监测人员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是否采取有效的监测方法;监测记录是否完整;监测人员是否掌握险情发生时组织群众转移的路线、避灾地点;防灾预案制定和落实情况、监测人员及预警信号、值班制度执行情况、交通通讯系统建设情况、隐患点发展趋势等。
六、巡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五节 汛后核查制度
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变化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汛后”是指每年9月1日后;本制度所称“汛后核查”是指对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进行全面复查、核查。
二、汛后要对各隐患点、危险点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研究发展趋势,指导下一防灾预案的制定。每年汛期防灾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总结资料应归档。
三、针对本辖区内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提出监测、搬迁、治理的建议,并通知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四、实地调查时,观察要仔细、描述或素描要客观,记录要清晰。必要时要拍摄照片或视频存档备查。
五、核查结束后,及时编制地质灾害核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内容上报相关部门。
第五篇: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儿园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方案,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规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传染病不在园内发生。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1、规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保证传染病发病信息获取渠道通畅、及时。
2、卫生保健人员承担疫情情况报告并负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3、卫生保健人员对幼儿园发生的各类传染病应及时填写报告,在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内(24小时内)逐级上报。
4、建立传染病登记专册,做好传染病病例的登记工作。
5、禁止瞒报、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三、加强幼儿健康情况检查工作
1、认真开展幼儿晨午检工作,掌握幼儿传染病发病信息,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建立晨午检工作登记专册,做好每日晨午检记录并执行相关工作制度。
2、每周一次由卫生保健人员对全校师生健康、传染病发病及出勤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定期巡查记录。
四、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并严格掌握患病返园幼儿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同时对
密切接触者加强观察,严格控制传染病在园内传播。
2、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和执行幼儿园消毒管理制度,落实预防性消毒和传染病终末消毒工作。
五、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六、严格幼儿预防接种凭证入园制度,积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保证幼儿完成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幼儿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