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定稿)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 更新时间:2011-03-20 | 来源:市发改委
目 录
第一篇
总纲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面临环境
第三节 发展阶段特征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三章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第一节 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
第二节 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
第三节 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第四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五节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第六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七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第四章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八章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速形成黔中经济区 拓展区域合作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扩大对外开放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建设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事业 构筑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大力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第一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三篇 保障机制
第九章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
第四节 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第五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十章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二节 积极扩大投资规模
第三节 统筹安排建设用地
第四节 完善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附件:名词解释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总纲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面对百年不遇的凝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21.8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304.6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136.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19.31亿元,年均增长24.3%,五年累计完成3317.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4.7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58.15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425.96亿元。加大了对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实施的一批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相继进入产出高峰期。优势产业不断扩大规模,装备制造、现代药业、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烟草及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1.1%以上。
(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湖一库”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6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左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经测算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18.62万吨,控制在18.67万吨的目标范围内;COD排放量约为5.13万吨,控制在5.17万吨的目标范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2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1.6吨标准煤/万元,五年累计比“十五”期末下降20.05%。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
(三)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以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为龙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北京西路、黔灵山路、水东路、甲秀路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有序推进“一横一纵一环”、“三环十六射线”城市道路交通主骨架路网建设,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1平方米。启动“一环一射两联线”环城快速铁路、城市轻轨、开阳港、息烽港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贵广快速铁路、贵广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立体快捷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完善。金阳新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龙洞堡片区规划调整。建成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麦架-沙文高新技术园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园区、贵阳金融中心、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北拓南延西连东扩”城市拓展计划稳步实施。
城市精细化、数字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提高。相继开展“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整脏治乱”、“三创一办”活动,开展街道办事处改社区试点,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过渡,启动城市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
(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大力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教育、就业、劳动保障、卫生、养老、住房、治安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分别由“十五”期末的9928元、3135元增加到16597元、5976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9%、9.7%,文化、健康等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大幅提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01万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39.44万人,52%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立和推行惠民、廉价医疗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惠民政策全覆盖。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效明显,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十一五”是贵阳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驶向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专栏1:贵阳市“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规划主要指标
规划目标
预计完成情况
1.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3 年均增长14.2
2.人均GDP增长速度(%)
年均增长12左右
年均增长13以上
3.城镇化率(%)
68
4.总人口(万人)
380 400以上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年均增长16左右
年均增长24.3
6.地方财政收入(%)
年均增长13左右
年均增长22.3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年均增长14左右
年均增长18.9 8.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全国平均水平
低于全国平均
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年均增长10以上
年均增长14.9
10.空气质量优良率(%)
95
11.万元GDP能耗(%)
比“十五”期末累计下降20% 比“十五”期末累计下降20%
1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60
1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23.8 26.6
14.森林覆盖率(%)
41以上
42.3
1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以上
1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0以上
70以上
17.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95
18.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率(%)
100 1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
愿保尽保
愿保尽保
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
2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81
2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
累计10万人以上
累计13.42万人
23.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4以内
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年均增长8左右
年均增长7.9
25.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
年均增长8左右
年均增长9.7
26.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人)
1以下
0.29
第二节 面临环境
(一)发展机遇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着新突破,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我国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有利于我市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和承接产业转移。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将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西部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西部地区还将建设成为国家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黔中经济区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我市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省委、省政府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并明确提出了“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时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为贵阳市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贵阳通往全国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作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凸显。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正在增强。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多年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经验、成就,以及在“做表率、走前列”实践中凝聚而成的“知行合一,协力争先”贵阳精神,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贵阳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与全国先进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发展不快、发展不协调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城市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各种主要生产要素、资源环境约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和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动使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
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
第三节 发展阶段特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纵深推进期,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经济发展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城市发展进入战略拓展关键期。黔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总体方向和功能分区已经确立,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
人民生活处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阶段。城乡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更加注重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发展机会均等,更加注重发展成果共享。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转型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加快,更加注重高新技术推进整体产业优化和全面升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环境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举措,以三次产业提速增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支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拓展计划,促进主城区和各功能片区有机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决定性基础。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超过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翻一番(超过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0000亿元;基础设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基本适应“十三五”、“十四五”更大发展的需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社会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全社会R&D占GDP比重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卫生资源覆盖面,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全国西部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力争2015年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达74岁;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基本完成全市所有生态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
资源环境。确保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清洁能源使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的要求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切实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5%。专栏2:贵阳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十一五规划
目标
十二五规划
目标
属 性
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以上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左右
13.5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6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4左右 预期性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3左右 预期性
城镇化率(%)
68左右
预期性
社会发展 总人口(万人)
380左右
500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6以内
5.6以内
约束性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0年 预期性
高中阶段入毛学率(%)
70以上
预期性
全社会R&D占GDP比重(%)
1.5以上
2以上
预期性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85 约束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
愿保尽保
约束性
甲、乙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1/10万)
250 预期性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29 约束性
婴幼儿死亡率(‰)7.5 约束性
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30 预期性
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
10以上
预期性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
1以下
0.24 约束性
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均增长8%左右
2015年达3.2万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年均增长8%左右
2015年达1.2万
预期性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73左右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
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4.5以内
约束性
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
80以上
预期性
资源环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
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
单位GDP综合能耗(%)
五年累计下降20 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
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41以上
约束性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10.5 12.3 预期性
空气质量优良率(%)
95 约束性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0以上
95以上
约束性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三章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到2015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
第一节 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
实施“装备制造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使其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一、装备制造业
坚持以装备主机为龙头、专业化协作配套为支撑、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为保障、集群式发展为方向,积极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飞机发动机及飞机零部件等。继续完善轮胎、工程机械等产品系列开发和加强市场开拓,拓宽数控机床系列化研制开发、差异化技术延伸和产品生产,引导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成套设备开发服务能力向其他产业延伸,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配套。到2015年,力争发展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电子制造业
以发展新天高新园区为核心,国家(贵阳)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信息化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半导体、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视讯产品、特色数据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军转民工业园区、新型电子元件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
以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配套,重点推进磷煤化工十大板块及铝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消耗最小化,将贵阳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磷煤化工基地和铝及铝加工基地。
一、磷煤化工产业
强化上游产业的集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努力实现磷电一体化。加快建设开阳双流、城关、金中、永温产业群落和息烽小寨坝磷煤化工城,建立精细磷化工、高效专用磷复肥、氯碱化工、建材等多产业配套发展体系,突破湿法磷酸深度净化和黄磷的精制技术,开发高纯磷化物和含磷新材料等精细磷化工产品。
充分发挥煤电联营优势,发展煤化工高端产品。引进和开发煤基合成草酸二甲酯、乙二醇等先进技术,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焦化工业,尽快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清镇等煤化工工业园区配套条件,提高产业聚集度,按循环经济要求发展煤化工产品。在清镇、开阳、息烽集中布局新增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水晶集团、华能焦化、开阳化工等企业煤化工项目建设。
专栏3:磷煤化工十大板块
1.以现有热法黄磷为基础,形成以高纯磷为平台,材料级、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磷化物和磷酸盐产品系列和锂电子等中高端磷化物和磷酸盐产品系列。
2.以发展氯碱化工为基础,发展有机磷化工产品。
3.以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回收的氟硅酸为原料,以不断扩大规模的无水氟化氢为基础,初步形成氟塑料、氟橡胶系列产品和其他有机氟化工产业集群。有机硅化工得到发展。
4.巩固和稳定现有化肥生产,大力发展高效、专用复合肥料。
5.加快利用黄磷尾气新产品开发,完成产业化并形成适度规模,发展成为重要的一碳化工技术开发和生产基地。
6.整合利用黄磷尾气开发的技术及现有合成氨生产企业的条件和能力,生产配套甲醇,形成适度配套生产能力;促进煤基合成草酸酯等产品的产业化。
7.开展焦化尾气和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8.整合省内煤焦油资源,引进环保型焦化粗苯精制新工艺,大力发展煤焦油化工。
9.在现有和在建产能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磷系列饲料添加剂,建成国内重要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
10.大力发展磷煤化工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将贵阳磷煤化工基地建成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二、铝及铝加工产业
以适度发展氧化铝、挖潜改扩电解铝、加快研发材料铝为方向,大力引进国内外关联企业参与铝深度开发及产业配套。以中铝、广铝等企业集团为依托,加快白云、清镇铝及铝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铝合金、新型铝材为重点的深加工,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新型铝材,使产品由向航空航天、汽车和集装箱制造等领域扩展。重点抓好铝轮毂、铝板带、铝箔等深加工项目建设。
第三节 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以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实施“医药产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
一、现代药业
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品”为方向,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传统优势和中草药的资源优势,依托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巩固发展益佰、神奇等现有知名品牌,培育和创建一批黔药新兴品牌,重点发展以民族药(苗药)为主、本地药材为特色的多种药物剂型的现代中药。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制药企业整合。通过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巩固苗药在全国民族药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加快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逐步发展化学合成药、医疗器械,整体提升贵阳药业的竞争力,将贵阳打造为中国西部现代中药制造基地。
二、卷烟与食品加工业
以提升“贵烟”的品牌竞争力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对卷烟行业扶优限劣的调整机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档名牌香烟及与卷烟工业配套的辅料、包装印刷等配套产品。
推动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重点发展调味品、乳制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等地方特色食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老干妈”、“贵酒”等本地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地方特色传统风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生产。
第四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锁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发展方向,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
一、新材料产业
以建设专业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以贵阳(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作用,着力推进新型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精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产品结构向精深方向转型。培育新材料产业领军型企业。重点抓好首钢特钢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高性能铝镁合金、磷精细化工材料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力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以“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为载体,以“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为平台,着力发展信息传输和网络增值服务、软件、数字内容、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的数量和等级。以云岩、南明两城区软件及系统集成企业发展为基础,在白云和高新区内建设服务基地或产业园区,培养大中型信息服务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信息服务商。重点抓好动漫产业园、亚太动漫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节能环保产业
促进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无害化和资源化,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广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逐步实现中水回用。扩大液化甲烷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重点抓好粉煤灰、磷石膏、黄磷渣、污水沉淀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利用,开发楼宇空调等建筑节能技术。
专栏4:节能环保三大产业链
1.以共伴生矿产资源、工业固体和气体废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2.以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装备与技术及服务为主攻方向的高效节能产业链。3.以建筑垃圾及工业废渣处理、生活有机废弃物处理、水处理领域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为主攻方向的先进环保产业链。
第五节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探索完善体制机制,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工业用地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支持发展条件好的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
加大优化整合力度,形成两个开发区、三个产业基地和若干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沙文、麦架方向聚集和发展,推进形成产业转移承接区,并预留发展空间。小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南部孟关方向转移和延伸,打造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走廊。铝及铝加工产业向清镇和白云集中,磷及磷化工产业主要向开阳、息烽集中,煤及煤化工产业主要向清镇、息烽、开阳集中,现代制药产业主要向乌当、修文集中,食品加工产业主要向乌当、南明集中。加快推进十大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
力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努力实现在同类开发区中排位前移。
专栏5:十大工业园区
1.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
3.白云铝及铝加工业基地
4.清镇铝工业和煤化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5.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
6.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
7.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区
8.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区
9.修文扎佐医药工业园区
10.贵阳金石石材工业园区
第六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 围绕建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中心目标,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抓住贵阳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服务业千亿元”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旅游业
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品牌,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坚持精品旅游发展路线,积极与省内外旅游地开展跨区域合作。实施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和旅游产品品质提升计划,集中力量打造避暑与温泉品牌,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打造高品质度假休闲目的地。重点开发过境客源市场及省内城镇居民市场,积极开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重点抓好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峡谷地貌开发、地热资源利用、历史和民族文化挖掘、红色旅游延伸等工程。加快乐湾国际温泉城、贵阳生态旅游体育基地、乐康国际医疗健康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专栏6:旅游业六大工程
清镇运动休闲旅游工程:以国家级亚高原水上训练基地和贵州省亚高原陆地训练基地为依托,将清镇东区打造成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度假中心。
花溪旅游风情线工程:依托花溪山水溶岩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古镇文化资源,打造省级旅游风情线,含花溪生态湿地公园、天河潭和青岩古镇创5A级旅游区工程、青岩堡等。
乌当生态旅游带工程:依托乌当地热、生态优势资源,以保利生态体育公园、洛湾国际温泉城、中天生态体育公园、专题户外运动体育步道、“泉城五韵”等建设为重点,打造高端旅游与农家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带。
开阳体验旅游区工程:依托开阳喀斯特峡谷景观、温泉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完善南江峡谷、紫江地缝及禾丰少数民族村寨等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体验型旅游区。
修文观光旅游地工程:依托文化资源及地理优势,以拓展阳明文化系列工程、野生动物园及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系列为重点,打造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
息烽红色旅游工程:依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息烽集中营、玄天洞等为重点,逐步挖掘分布零散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重点突出、多点开花的红色旅游网络体系。
白云特色旅游工程:依托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漫主题公园等资源,打造游乐、观光、休闲特色旅游目的地。
二、现代物流业 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物流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大力提高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商贸服务业的联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金阳、清镇、扎佐物流园区和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成区域性物流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
专栏7:物流业五大工程
物流园区工程:金阳、清镇、扎佐物流园区和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工程:二戈寨物流配送基地、邮政仓储物流中心、康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与产业联动工程: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白云物流中心、开阳物流中心、息烽物流中心
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贵州瀑布冷链物流中心、黔五福鲜肉冷链系统
信息平台工程:贵阳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西南物流中心信息平台
三、金融业
促进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金融,推进金融开放。支持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以产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贵阳银行上市步伐,将其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银行;加快组建并壮大贵阳市农村商业银行。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多种所有制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在贵阳设立分支机构。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设。加快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逐步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四、会展业
以打造“夏季会展名城”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会展品牌。通过招标、拍卖、合作、委托等多种形式,推进品牌市场化运作经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合作,培育和引进大型会展企业,积极申办国际化品牌会展,策划和培育一批自办品牌展会。以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为重点,加快建设龙洞堡会议中心、多彩贵州城会议中心等一批高品位会展场馆。重点抓好会展场馆、会展环境、会展认证等工程建设。到2015年,努力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中国(贵阳)医药博览会”、“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和“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力争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文化产业
以打造优势品牌为核心,培育新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实体,促进文化及创意产业与会展、旅游、房地产等良性互动。以精品印刷和数字印刷为方向,发展数字出版、广告、发行物流等相关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全新的传媒平台和报业发展模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演艺民营文化企业,建设多层次的文化演艺院团体系。以民族民间特色为方向,扶持、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努力把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经营有限公司、贵阳广电传媒有限公司、贵阳演艺集团、贵阳交响乐团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抓好阳明文化产业园、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多彩贵州城、贵州旅游商品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六、商贸服务业
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大中型专业市场集中区,规范改造专业市场,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科技及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业管理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第七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畜、禽、蛋、奶、蔬、果、茶、药、花、烟”十大产业,逐步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的延伸。开拓农业的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满足城市消费需求。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市场,重点发展蔬菜、畜牧和精品果树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花卉、中药材和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选育选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依托特有的立体气候,发展夏秋反季节、次早熟、特色观光等三大蔬菜产业带;依托优势企业集团或合作社建设发展生猪主产区、肉鸡生产集群、工厂化蛋鸡生产园区、奶牛及肉牛养殖基地和茶叶、果树、花卉、中药材种植抚育等基地,创建标准园、精品园。推进实施“生态品牌”战略,积极支持生态农产品创建品牌、争创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抓好乌当和花溪国家科技示范园区、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白云食用菌示范园区、开阳和息烽农产品发展优势区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建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专栏8:农业重大工程
三大主导产业:生态蔬菜、生态畜牧(肉、禽、蛋、奶)和精品果树
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花卉、中药材和茶叶
四大蔬菜产业带:夏秋反季节、次早熟、特色观光蔬菜产业带、加工蔬菜产业带
十大名优农产品:“黔山牌” 农产品、“富硒农产品原产地标产品”、“清镇黄粑”、“永牌”艳红桃、“山花”、“好一多”牌奶制品、“六广河” 牌弥猴桃、“阿栗杨梅”、“红岩葡萄”、“戈寨布朗李”
七大体系工程: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工程
第四章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发展实现大建设、大提速、大发展。到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75%,建成区面积明显扩大,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辐射带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明显增强。
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一、拓展城市空间
围绕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加快推进城市扩张和功能提升。扩大建成区规模,引导人口向新区和小城镇转移。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生态城市特色。
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以老城区、金阳新区为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甘荫塘、花溪、白云、新天城区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北拓:加快麦架、沙文、扎佐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南延: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西连: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与清镇连片发展;东扩: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龙洞堡贵阳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进,建设贵龙城市经济带。重点打造北部高新组团、南部花溪组团、东部龙洞堡组团、东北部新天组团、西部清镇组团。
二、完善金阳新区综合服务功能
努力把金阳新区打造成为全省最重要的金融、商务和文体中心,大力推进与周边区域连片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贵阳火车新客站和城市轻轨,形成重要的客运枢纽。完成国际金融中心、金阳商贸中心、金华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对老城区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力争到2015年常住金阳新区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
三、完善城镇体系
强化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及交通干线的紧密结合,完善城镇体系。以云岩、南明、小河、金阳为核心,以花溪、乌当、白云为次中心,以开阳、清镇、修文、息烽、扎佐等城镇为纽带,以若干重点城镇和特色城镇为基础,以高速公路和市域快速铁路沿线的城镇发展带为主轴,形成梯次相连、功能互补、设施完善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重点建设以贵遵路为依托,以扎佐镇、息烽县城为重要节点的贵遵城镇带。调整优化行政区划,积极推进撤县(市)改区、撤乡(镇)改办事处的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建立以环城高速公路和环城快速铁路为依托,铁路、机场、公路客货运枢纽为支点,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轨道交通、快速道路、快速公交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市域快速交通走廊、连接黔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市的快速交通网络,把贵阳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铁路航空:配合省抓好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重庆、成都快速铁路和贵阳至昆明、长沙客运专线建设,完成龙洞堡机场改扩建。
公路:以“六横、七纵、八联”的省公路网发展规划为指导,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的“一环、两横、九射线”市域快速公路网体系,并与城市道路网有机衔接。
内河航运:建设乌江航道及开阳港、息烽港,提高进入长江的通航能力,完善码头、道路等航运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一环一射两联线”市域快速铁路网,建成轻轨1号线和轻轨2号线,启动轻轨3号线和4号线建设。
城市道路:完善“一横、一纵、一环”的路网主骨架和“三环十六射”的骨干路网系统,加强中心城区与各区域的联系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市主次干道、支路的步行设施。
交通场站:加快贵阳铁路枢纽建设,建成由“一个编组站、两个客运站、若干货运站”组成的铁路场站体系。完善公路枢纽场站体系,建设客运北站、东站、南站,新建或改扩建将军山、龙洞堡、三桥、改貌、沙文、都拉营、双流等货运站。加强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
公交系统: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建立起方便、快捷公交体系,推进城乡、区域公交一体化。优化公交运营线路,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建设一批公交换乘枢纽,提高公交运营速度和市民出行分担率。规范公交出租车运营管理,扩大出租车覆盖面。
二、强化能源保障能力
围绕城市扩容和产业加快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构建安全高效的电力网络体系,新建一批输变电项目,实现中心城区220千伏电网全覆盖。加强城镇电网改造,使城网配电趋于合理,形成城乡统一调度管理的供电体系。完成清镇电厂异地改造项目,抓好配煤基地项目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确保煤炭供给。积极做好中缅天然气管道进入贵阳市的对接和产业配套工作。
三、加快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按照系统化、网络化原则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完善城镇供水体系,提高自来水供给水能力。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和供应保障率。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效率。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的融合,推动城市数字化进程。完善信息网络,新建一批通信及网络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物联网。整合信息资源,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第二代互联网。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三节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一、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
强化规划的引导,建立从区域到城市、从城镇到农村、从总体到专项的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2015年前,县城、县城以外建制镇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的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编制村庄规划,引导农民住房建设适当集中布局。抓紧明确城镇总规和详规的强制性内容,积极推行控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二、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模式,理顺各级工作职能。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污水处理、环卫工作、园林绿化等逐步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巩固“三创一办”成果。
三、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逐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化社区公共事务服务职能,将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区安全等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完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网络系统。重点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益性文化建设,完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
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环境美化、公共交通、信息畅通等问题,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骨干中小型水库工程,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解决缺水区域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加快建设鱼洞峡、红岩和席关水库等一批骨干中小型水源工程。重点实施好贵阳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和水土保持项目,积极配合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增强供给保障能力。
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在缺水区域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进重点水源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农田灌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高效节水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并网建设串寨(户)路、机耕道、生产便道和农村路网,强化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实施农村道路安保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客运市场,加强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基本解决农村行路难和乘车难。加快县乡两级农产品主产区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城乡协调配套的商业网络体系。完善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入村率。加强户用沼气池后续服务管理,推进大中型沼气池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村寨
围绕“生态意识浓厚、生态产业致富、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人居和谐”的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寨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逐步实现人畜分离,形成“养殖→有机(生物)肥→种植→养殖”的生产方式。完善村寨垃圾池、排污沟和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垃圾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逐步解决村寨公共道路和活动场所的照明问题。抓好村庄规划,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完善农民建房的相关政策,加强道路沿线农房和重点村寨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强化传统特色精品民居的保护。
第五章 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立足于发展基础和区位特点,坚持互利共赢开放的原则,拓展区域合作,加强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增强辐射带动力,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第一节 加速形成黔中经济区
一、推进形成黔中经济区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黔中经济区各地政府高层对重大问题的沟通与联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配合完成黔中经济区规划编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通过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牵头、民间参与的方式,搭建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以市场为主体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壮大。
二、推进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
在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基础上,以在贵阳市周边形成产业聚集区为突破点,依托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等交通干线及现有产业园区、基地,联合建设贵阳至遵义、贵阳至安顺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工业走廊和产业带,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基地,联合开发特色资源及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
专栏9:贵阳市推进黔中经济区产业聚集重点领域
延伸产业链:按循环经济的要求延伸产业链,共同打造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磷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清镇-黔西-织金煤化工产业带。
整合生物产业:通过中心城市、药业园区和中药材基地的结合,整合现代药业;提升食品加工的研发能力与规模,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
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发挥贵阳市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以贵阳市为经济区物流中心,加强与区内专业市场、物流园区的合作;加快金阳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三、推进生态建设合作
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加强工业及生活污染治理。推动建立环境保护工作联系制度、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制度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加强边界地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对经济区内跨行政区域的保护水域,严禁新上污染项目,对原有污染的企业实行关、停、搬迁,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强资源开采、产品制造、产品消费、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管理,推进区域排污权交易。
第二节 拓展区域合作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紧紧抓住资本由国外向国内转移,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在国内将目标锁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境外紧盯港、澳、台及日、韩、欧、美地区。将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连接并融入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的先导区和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合作,重点选择一批重大项目与央企对接。在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负责制、项目联系办公制、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确保签约项目顺利实施。
二、开展社会经济多层次合作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广泛开展与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开展与泛珠三角洲地区无障碍旅游合作,共同打造黔桂粤滇旅游一体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开展科技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知识产权协作,开展科技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开展广电网络互联协作,加强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和合作办学活动;推进卫生交流与合作,加强临床医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信息衔接。
注重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区域合作交流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社会各类组织和行业的积极性,多形式、多领域参与区域合作交流。
第三节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一、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
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园区、基地建设相结合,以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为重点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面向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的生物产业、资源深加工、物流、休闲旅游等基地。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优势互补,加速产业链整合。
二、创新产业承接集中区合作机制
鼓励产业承接集中区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发展成果由合作双方分享,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采取多种方式共建产业承接集中区:在现有开发园区内划出部分土地建设园中园,按照统一规划,由开发方组织运作实施;将开发园区整体委托,建设托管园区,由受托方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合作各方联合建设共管园,共同规划,联合开发。
三、明确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承接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结合。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区项目档次和质量。着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生物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医药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有选择地承接资源深加工、电子、互补性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定产业投资指南,明确重点产业、产品和项目目录。指导各区(市)县建立相应的项目储备库,把产业对接落实到项目。
第四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营销力度,通过文化、旅游、科技、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构建高层次的论坛、展会等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展示贵阳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利用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交流平台,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推动低碳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成果进行宣传展示,创造更多的国际技术转让、资金支持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合作,争取成为UNDP低碳发展战略试点城市。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强与外国政府和国外金融组织合作,鼓励各区(市、县)在环境、生态、教育、卫生等领域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商业贷款,提升外资项目管理水平。
二、扩大对外贸易
按国家控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和支持资源性加工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要求,对磷及磷化工等资源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档次;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新的增长点;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出口规模和等级。争取建立贵阳国家综合保税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费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新设、并购、重组、联合等形式,积极参股、控股外资企业,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拓展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力争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节点。
第六章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为着力点,增强生态保护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积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第一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一、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
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对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结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禁止开发区域进行全面清查、监测,进一步界定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进行分类管理,明确管理主体,对保护目标、管理效能、生态功能等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针对各类保护主体目标,建立范围界定清晰、责任措施到位、保护有效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
加强 “两湖一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源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继续开展治水工程,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系统工程。制定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将地下水资源纳入统筹范围,优化水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制定合理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加强保护和综合治理,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
三、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围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工业污染实行全防全控,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城镇人口稠密区域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迁力度。加快城乡能源结构调整,对重点行业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对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加大对水泥、钢铁等行业的颗粒物污染治理力度,对现有水泥厂、钢铁厂、电厂和工业锅炉进行深化治理。
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兽药、农药新品种的使用,避免氮、磷肥的过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鼓励使用有机肥,推荐合理化肥使用量。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工程,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五、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加大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二桥、金阳、高新、花溪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同步建设管网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实现城市雨污分流。加快县级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完成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等河道综合治理,确保城市地表水水质全面改善。升级改造未达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新建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宾馆、写字楼、办公楼等场所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鼓励、支持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对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实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统改造。确保201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稳定在95%以上,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完成国家“十二五”期间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
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
一、强化生态植被恢复治理
紧紧抓住国家在贵州实施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机遇,强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植被恢复措施,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加强环城林带、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两湖一库等重点生态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的保护。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重点生态区域及生态脆弱区域的植被恢复。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区,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加快采石场、矿山等迹地的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开展限期治理试点和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二、继续推进城市绿化工程
重视城郊、背街小巷绿化,改善城区绿化质量。完成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建设,每年建设完善1—3个山体公园、新增绿地40万平方米,建设完善长坡岭、鹿冲关等一批森林公园,依法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完善城市公共绿地功能结构。加强通道绿化建设,以贵黄、贵遵、贵毕、贵广、贵开、西南环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为重点,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纽带。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和绿地系统规划,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成果。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平方米。
三、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继续推进植树造林,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增强森林碳汇功能;采取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农田和草地碳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信心和能力。
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以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废物排放和加速产业发展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下降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降低电解铝、氧化铝、黄磷、水泥等产品能耗。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巩固试点成果,扩大实施范围,将循环经济工作逐渐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延伸,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开阳、息峰、清镇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开展生态村镇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
强化资源节约。制定重点产品电力消耗限额,加快发展节能和替代石油型燃料汽车,推进煤层气综合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发电工程。制定工业产品用水定额,抓好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废水资源化工作。实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制度,提高土地供应管理水平。加大节约资源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发挥政府机构的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等逐步变成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二、规范资源开发秩序
进一步规范资源开发秩序,使区域资源禀赋与生产力布局、环境容量和功能区划相一致。统筹利用好磷、铝、煤等重要矿产资源。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共生、伴生矿的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完善采、选、冶工艺,提高综合利用率。整合矿产开发企业,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理顺矿产资源利益分配关系和价格机制,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管。全面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形成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
第七章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确保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第一节 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大力实施就业和增收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及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体制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完善对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失业预警。
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达90%以上。
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规范工资分配秩序。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和监管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线等制度。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大力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加大农村扶贫力度,积极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拓展扶贫开发内容,以整乡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和发展能力,“十二五”期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保障基本生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与城市低保制度的联动机制和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加强低保与就业扶贫政策的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一体化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机构。完成市救助站改造工程、儿童村二期建设等一批社会福利设施。发展壮大慈善组织机构,逐步形成城乡慈善工作网络。加强慈善组织行为规范,提高救助水平。
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实施普教优教工程。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改革办园体制、创新投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新增经费继续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调整中小学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机制,扶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改造工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中小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大力推行学区管理、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发展优质特色高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
有重点、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提速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比例要大体相同,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力争6所学校达到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标准。在清镇市初步建成“贵阳职业教育园区”。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将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专科。力争以贵阳学院为基础,组建贵阳大学;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组建贵阳理工学院。积极支持在筑省属高校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花溪高教聚集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大力实施健康工程。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机制,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15年,形成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各项卫生指标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4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7.5‰和29/10万以内。
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主体,在3-10万人口规模的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人口规模的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三甲医院达7所以上。建成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和康复疗养基地。
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生殖健康服务、人口家庭公共服务,完善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医帮优保”利益导向政策,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在全省率先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体系。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事业 继续培育“森林音乐会”、“花溪之夏艺术节”、“兰花博览会”、“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等优势文化品牌,争取举办更多高层次国际性文化活动。实施精品战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民族民间文化,抓好文学、动漫、舞蹈等的创作和市场化开发。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功申报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级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到95%以上。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群众文艺团队。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新模式,加快县级数字电影院建设,建立中小学(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市科技馆、市档案馆、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15年,区(市、县)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加密升级改造全覆盖,确保农村近20万户、80万农民能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加快建立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维护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农村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
改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直接办文化事业向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变。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提高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竞争力,增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等的文化原创和传播能力。推进文化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力争每年举办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加快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贵阳奥体中心力争进入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体系。统筹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增加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第五节 构筑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养老敬老工程。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将依法被征地的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到2015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和养老服务实体,基本建成以多种社会福利机构为主体、社区和乡镇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老年公寓、学校及文体娱乐、保健设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以上。
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以保障大病为重点,兼顾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统筹能力。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把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由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扩大到城乡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结合失业人员求职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情况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实现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到2015年,失业保险参保率达85%。
完善工伤、生育保险政策,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和费用结算办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工作,扩大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到2015年,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0%。
第六节 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加强政策调节,构建住房信息系统,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梯次消费的住房模式。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稳步推进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到2015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推进公共租赁房与廉租房并轨,创新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累计建成公共租赁房500万平方米;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房源,推行收储配租方式,通过租赁或收购等渠道广泛收储社会闲散房源,作为保障性住房租赁给困难群众。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善改造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现有全市95个城市和工矿棚户区15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44个城中村3000万平方米的改造。每年保障性住房占城市住房总建设规模10-15%,力争到2015年,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基本解决15万户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申请对象的资格审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准入机制;加强后续管理,对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资产等实行动态监控,严格退出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配套服务,为入住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七节 大力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着力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着力改善城市微循环道路系统,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近距离换乘甚至“零换乘”。强化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合理组织交通,提升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指挥能力,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减少拥堵节点。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坚持公交优先,深化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布局,引导公交服务向居民小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延伸,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分担率。倡导文明交通理念,鼓励绿色出行。
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整脏治乱工程。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绿地、更洁净的水、更清新的空气、更优美的环境。巩固“三创一办”成果,深入推进“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城乡公共环境卫生,努力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进一步加大老旧居住区、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着力改善广场、机场、车站等城市重点区域的面貌。全面加强各类施工工地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切实减少渣土运输污染。统筹规划各类破路施工项目,加快中心城区各类管网入地工程进度。强化门前(摊前)“三包”责任制,加强沿街和市场摊点、铺面、单位的规范化管理。美化城市建筑立面,规范城市广告,优化城市灯饰景观。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大力实施平安工程。巩固和深化“平安贵阳”建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排查调处机制,建立区(县、市)级矛盾调处中心和村级群众工作站,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鼓励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实施《贵阳市妇女发展规划》和《贵阳市儿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禁毒斗争。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安警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健全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加大公安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公安警务效能。加强消防安全,建立长效机制。
对流动人口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申报登记制度,建立信息平台,设立管理服务中心,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交通专项整治的政策措施。统筹安排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和车辆安全性能检测,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强化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高层建筑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实施分类和常态化监管,完善以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救援网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体系。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4人以内。
健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加大食品药品的全程监管力度。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快制定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加快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资源化利用办法,禁止地沟油回流餐桌。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药品诚信经营店。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乡镇所在地、农村居住集中区饮用水安全检测工作。
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体系。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价和考核,落实分级分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
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快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方后勤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应急通信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加快地方储备中心建设,提高粮食、成品油、药品等重要物资的战略储备能力。
第八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实施传统美德弘扬工程。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市民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级及各区(市、县)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资助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深化社会志愿服务,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第八章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人才需求,开发重点产业、领域、学科、项目急需人才,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以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创新人才吸引、培养、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用能力评价人才,用岗位选择人才,以贡献确定分配,用待遇留住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6.2%,2015年达到82.69万人。
配合国家和省实施有关人才发展重大工程,抓好以下人才发展计划和重点工程的实施:
现有人才潜能开发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教育、引导等办法,用先进的观念武装头脑;采取培养、训练等手段,不断提高人才的本领;通过一定的压力,振奋精神,激发人才的创造能力。
生态产业人才发展计划。按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需要,实施生态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工程、特色优势产业人才开发工程、现代服务业百千万人才工程、技能人才振兴行动工程。
基础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将各类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终身学习模式,实施教育、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工程、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按照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和国家级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的要求,实施海外人才引进工程、海外人才创业扶持工程。
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继续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特聘教师等计划。
第二节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重点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加大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国家级创新企业5个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15个以上,市级创新型企业30个以上。
加强产学研结合,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铝深加工、磷煤化工、中药民族药、特色食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到2015年培育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个以上,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5个。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结合国家产业导向,支持企业专利技术的产业化,重点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形成旅游商品专利权,培育旅游商品品牌、旅游服务商标;结合中药现代化,推进“黔药”、“苗药”等品牌建设,力争开展地方独有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地理标志农特产品商品化和产业化。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各类科技研发机构,支持在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和创新平台。力争到2015年新建2—3个国家级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完善各类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创新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特色产业化基地的作用,继续推进贵阳(花溪)大学科技园、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贵阳科技大厦科技孵化器等建设。力争到2015年培育1—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建1—2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市级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逐步提高。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科技事业,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实施科技金融工程,搭建科技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大力支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发展。
加强以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贵阳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为龙头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区域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各类科技评估、咨询、管理及服务中心,建立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构建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搭建高端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
第三篇 保障机制
第九章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调节,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按照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规范有序的执行机制、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的要求,增强公共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建立完善“方便、快捷、高效、便民”的工作机制。加强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通过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行政规范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
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划分市、区(市、县)两级政府投资事权。改进和完善政府投资活动的决策方式和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带动效应。
完善政府性投资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对各类投资公司的通用和专项管理制度。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机制,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多种实现形式盘活存量;拓宽经营领域,提高盈利能力。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平台的土地一级开发职能,提高平台融资和赢利能力,支持条件成熟的融资平台上市。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投资、政策性贷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更多地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加强银政企合作,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投资门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积极运用股权、债券、信托、租赁、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继续开展项目融资,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
第三节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 加快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破除要素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品种的要素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依托专业中介机构,筹建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流转服务的专业市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发展股权、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为更多的非上市企业提供资本流转平台。促进风险投资发展,建立机构投资者合法有序的投资及退出机制。
推进企业用电差别电价改革和大用户直接购电和双边交易试点。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探索水权交易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加强土地储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周边土地成片储备,充分发挥政府掌控一级市场的作用,促进土地一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节 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集中度较高的部分区(市、县)开展省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型工业化改革、扩权强镇改革等试点,鼓励和支持试点地区结合实际,打破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制度壁垒,统筹平衡公共资源,探索城乡共荣、共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激励各方参与改革试点的机制,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探索建立统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平台。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规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服务农村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营业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微型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培育农村担保组织。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第五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公开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鼓励非公经济投资发展社会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支持民间资本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并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投诉机制,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规范市场、促进行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挥优势提升素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支持非公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第十章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各级政府要坚决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协商,广泛征集民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权利约束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区(市、县)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普法教育、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发展基层民主,提高社区居民和村民自治程度。进一步规范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地区依法行使自治权。实施《贵阳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十二五”规划》,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建成一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市级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示范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第二节 积极扩大投资规模
扎实做好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和成功率。坚持“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事关民生民心工程、事关未来发展后劲的重大产业项目、事关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事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环境项目。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构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投资支撑,确保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超过10000亿元。
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确保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在继续加强城市建设投资的同时,着力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高工业投资占比和增速,促进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
第三节 统筹安排建设用地
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引导作用,按照“控制总量、管住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利用土地,为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
严格执行各类用地供应制度和工业用地、经营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严格依法查处闲置土地,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促进闲置土地盘活利用。
第四节 完善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十二五”规划纲要,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完善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和渠道。
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际成效。
加强和完善规划的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切实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纲要,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具体措施。自觉接受人大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媒体、公众等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社会监督。
附件:名词解释
1、“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旅游基地;中国物流节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避暑城市和夏季会展名城。
2、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
3、一环、两横、九射线:其中,“一环”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东北环线—西南环线—南环线);“两横”为贵阳市经济圈环北段黔西—瓮安,修文—福泉;“九射线”为贵新(贵阳—新寨)、贵广(贵阳—广州)、贵惠(贵阳—惠水)、贵黄(贵阳—昆明)、厦蓉(贵阳—成都)、贵黔(贵阳—黔西)、贵毕(贵阳—毕节)、贵遵(贵阳—重庆)、贵开(贵阳—开阳—遵义)等高速公路。
4、一横、一纵、一环:其中,“一横”为北京西路—北京路—北京东路;“一纵”为贵遵路—金工路—中坝路—甲秀南路—花磊路;“一环”为环城高速公路,即东环线—西南环线—南环线。
5、一环一射两联线:其中,“一环”为环城快速铁路。“一射”为贵阳东—开阳快速铁路。“两联线”为久长—永温(开阳)、林歹(清镇)—织金。
6、四个一批: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的一项人才工程,为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在宣传文化系统内选拔的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大的专业成就、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
7、千人计划: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为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8、特色产业化基地: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在实施火炬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当地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贵阳市有四个国家级的特色产业化基地:贵阳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贵阳小河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贵阳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贵阳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
9、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已联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淮办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各驻淮单位:
《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
淮北市人民政府室
2011年6月22日
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企业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关于印发<淮北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淮发[2011]9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同意,从今年6月份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市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解决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企业满意为标准,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通过评议,切实解决我市行政机关作风不实、“中梗阻”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努力提高各级行政部门的服务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理念,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和纪律保证。
二、评议原则
求真务实,纠建并举;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规范程序,客观公正;评优评差,促进工作。
三、评议对象
主要从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驻淮单位中选择为企业服务且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管理职能的科(处)长,与企业业务联系较多的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服务窗口首席代表以及公共服务单位中与企业联系较多的部门负责同志面向企业公开评议。
四、评议内容
(一)机关科(处)长
1、执行能力:是否积极主动履行职责,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对属于本科(处)室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是否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是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职责有交叉的,是否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和配合,确保任务落实。
2、政务公开:所在科处室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多形式、多途径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等内容;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开应公开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提供信息的,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期限予以答复。
3、工作作风:服务是否主动、热情、文明、规范;是否实行“一站式”等廉洁高效服务,是否按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是否存在作风漂浮和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是否认真接待和妥善处理企业、群众投诉,是否诚恳听取服务对象的正确批评和合理建议,自觉改进工作;是否纪律散漫、上下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串岗、溜岗、办私事。
4、廉洁勤政:是否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是否存在故意刁难和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等现象,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行为。
5、涉企服务:是否积极落实涉企优惠政策;是否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各项承诺和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二)“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制度执行:首席代表制度是否按要求落实;首问负责制、领导定期到窗口值班会签制落实的情况如何;是否按照活动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等;是否按照“八公开”(即公开许可名称、公开申报资料、公开许可程序、公开许可依据、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依据和标准、公开窗口电话、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五件”(即办件、上报件、承诺件、联办件、答复件)管理制度执行;对群众询问的事项耐心解答,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跟踪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去向告知制等。
2、服务质量:接待群众是否热情文明,是否存在“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推诿扯皮现象;企业投诉窗口的问题,能处理和改进的是否及时处理和改进。
3、办事效率:办事效率是否低下,审批事项是否程序繁琐、耗时长;进驻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做到应进必进,是否按照审批流程方案要求开展行政许可,是否统一在窗口受理,是否真正授权窗口,审查资料、受理申请、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审批、收费、制证、发证过程是否在窗口完成,是否存在体外循环、“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做到即办件当日办结,其它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
4、廉洁勤政:是否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和纪律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
1、履行职责:是否认真、全面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责,对属于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是否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2、诚信服务:是否存在欺诈、不公平交易等违规违法问题,是否存在不履行服务承诺、降低服务标准等问题。
3、事务公开: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问题。
4、办事效率: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工作拖拉等问题。
5、服务态度:是否存在作风粗暴、生冷硬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问题。
6、廉洁自律:是否存在刁难群众,以职权之便吃拿卡要报等问题。
五、评议的方法和步骤
评议采取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分类评议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至7月底完成,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6月下旬)。
1、制订下发《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工作任务。
2、在《淮北日报》、市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通“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专栏,发布评议公告,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对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及所在科(处)室职能及有关情况进行公示,编发个人工作基本信息。
3、被评议的“百名科(处)长”所属单位要及时组织动员,积极配合全市评议活动,并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布。
(二)集中测评(7月上旬)。组织市直和一县三区所属的企业对被评议的百名科(处)长、“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测评。
(三)评议汇总(7月中旬)。委托有关机构对评议结果进行统计和排名。评议结果采取百分制计分办法,其中,综合得分为85分(含)以上为满意等次,70分(含)以上—85分为较满意等次,60分(含)—70分为基本满意等次,60分以下为不满意等次。
(四)公布结果(7月下旬)。
评议结果依照淮发„2011‟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纠风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评议工作由市“服务企业巩固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评议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积极配合。
(二)明确责任。各被评议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做好民主评议的相关工作。同时,做好被评议科(处)长和“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的思想教育和动员工作。市评议办、市效能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评议活动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注重宣传正面典型,以点带面。
(三)注重实效。各被评议单位要把评议工作与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通过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实现“评科(处)长、抓局长、带全市、促发展”的目的。各被评议科(处)长、“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要以评议为动力,认真抓好本职工作,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抓落实,在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建立长效机制。
(四)严肃纪律。市评议办要规范评议行为,严密评议程序,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得接受被评议单位的宴请和礼物;参评企业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认真负责地参加评议;被评议单位及相关人员要变压力为动力,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参加评议工作,严禁向企业打招呼、施加压力;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凡违反上述评议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附件: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名单
附件:
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名单
(一)机关科(处)长(51个)
1、市公安局(2个)
王贵同 交通警察支队(公安交通管理分局)支队长 陆安军 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长
2、市教育局(1个)王本新 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
3、市财政局(2个)张光远 经济建设科科长
刘淑芬(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
4、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个)
魏 坚 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局长 李爱民 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 王自美 职工医疗社会保险中心主任
5、市国土资源局(2个)南长洲 矿产资源开发科科长 潘心刚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科长
6、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个)王天书 城乡建设管理处处长 丁 超 建筑工程管理处处长
7、市交通运输局(2个)陈 辉 运管处处长
丁言柱 交通行政执法局局长
8、市水务局(2个)
陆士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科科长
娄国璋 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水政监察支队)支队
长
9、市卫生局(1个)
丁言荣 公共卫生监督所所长
10、市环保局(2个)
王志强 污染控制科负责人(主持工作)陈运生 环保监测站站长
11、市物价局(1个)宋 勇 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
12、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煤炭管理局)(1个)祝平安全生产监管二科科长
1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个)马晓华 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董宏超 药品监督管理科科长
14、市城乡规划局(2个)冀化云 建筑规划科科长 温育才 用地规划科科长
15、市市容管理局(1个)牛 犇 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支队长
16、市房地产管理局(2个)魏 兴 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王参军 房地产交易管理处(房地产价格评估办公室)
处长
17、市招标采购管理局(1个)王 敬 招标采购管理科科长
18、市国家税务局(3个)
封振涛 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科长 张胜利 稽查局局长
段鲁标 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19、市地方税务局(3个)蒋亚南 稽查局局长 黄 凯 征收管理分局局长 杨 光 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 20、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个)刑民忠 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 马新光 经济检查执法局局长
21、市质量技术监督局(3个)张广峰 标准化科科长 王 勇 质量管理科科长 陈世芳 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
2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个)张 侠(女)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马纯英(女)工业交通发展科科长
23、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资委)(2个)刘敏杰 经济运行处主任 林兆春 技术改造科科长
24、市科学技术局(2个)郜 永 综合计划科副科长
张厚良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术创新工程办公室)副科长
25、市商务局(2个)
戴文丽(女)外贸发展与管理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办
公室)科长
朱 静(女)外资外经与服务贸易科(开发区管理科)
科长
26、市房屋征收拆迁安置办公室(2个)王飞驰 拆迁科副科长
毛玉龙 安置科科长(副调研员)
27、市招商局(1个)张运岭 经济协作科科长
(二)“服务窗口” 首席代表(26个)
1、毛淮南 市公安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赵宗林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3、孙振伟 市武警消防支队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4、贾锦娇(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5、王玉莲(女)市气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6、王 颖(女)市地震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7、薛 林 市民政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8、纪 伟 市交通运输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9、薛庆伍 市房地产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0、赵 光 市市容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1、崔 峰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2、牟全智 市国家税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3、刘祥云(女)市卫生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4、马胜强 市环保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5、张幼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6、况 飞 市城乡规划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7、张 鹏 市国土资源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8、郭清洁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9、马 杰 市水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0、孙 杰 市农业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1、黄 莉(女)市商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2、念于惠(女)市人防办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3、马志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4、张 勤(女)市地方税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5、钱 庆 市财政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6、刘 超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三)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15个)
1、淮北供电公司(2个)彭宗旭 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主任 杨恒云 调度所主任
2、市供水总公司(3个)杨海光 供水调度中心主任 洪卫东 营业所所长 段传军 工程科科长
3、华润燃气有限公司(2个)徐文根 市场部经理 胡 健 客户服务部经理
4、中国工商银行淮北分行(2个)张新平(女)公司业务部经理 王 勇 银行卡中心主任
5、中国农业银行淮北分行(2个)刘园苑(女)公司业务部科长 毛师达 信贷管理部副科长
6、中国银行淮北分行(2个)欧阳浩 公司业务部主任 朱 涛 中小企业业务部主任
7、中国建设银行淮北分行(1个)梁敏志 公司业务事业部经理
8、徽商银行淮北分行(1个)高 军 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
主题词:政风行风评议
百名科(处)长 方案
通知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
2011年6月22日印发
(共印200份)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乡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速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落实“314”总体部署、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巴山之门、生态之都”的关键时期,因此,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乡认清自身,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未来,意义重大。
《纲要》提出了乡未来五年发展的总
体思路:做好三个“加法”。即“3+2”、“上+下”、“红+绿”。“3+2”:即前三年服务好城万快速通道,后两年利用好城万快速通道。“上+下”:即既做好山上的“文章”,又做好山下的“文章”。在山上,建好产业基地;在山下,围绕产业基地,做好产品深加工,搞活贸易和流通,拉长产业链条。“红+绿”:即红色产业与绿色产业相结合。围绕总体思路,《纲要》提出了乡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纲要》提出农业稳乡、工业强乡、商贸活乡、生态立乡,使双河成为县 西部形象展示区。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
县乡是城口的“西大门”,距县城5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建制村,70个村民小组,2942户、10869人。该乡东邻九重山国家级公园,西接八台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南与万源市旧院乡毗邻,北与万源市曹家乡相连。乡内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城万红军指挥部遗址)和绿色资源(山青水秀、森林茂密、风光宜人),还有宝贵的黑色资源(煤炭)。
(二)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乡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五年奋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到底,全乡生产总值达到 万元(预计,下同),财政收入实现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粮食产量 吨,油料产量 吨,生猪出栏 头,猪牛羊肉总产量 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二、发展机遇与面临挑战
(一)形势与机遇
从全国看,一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二是在中央的“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提出了“富民”的思路和任务,这应该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第一个五年发展的好的起步阶段,三是目前我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这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标志,所以,这也是我国第三次社会的转型时期,我国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要走特色城镇化的道路。
从重庆看,一是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等系列国家战略举措,提升重庆发展在国家的战略地位。二是重庆作为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总体战略格局中长江横轴和包昆纵轴的交汇点。三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增添强大动力。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行政单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在解决二元结构矛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可以先行先试,为加快重庆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从城口看,一是全县在“十二五”时期,提出了“加快建设“巴山之门、生态之都”的思路和定位”。二是全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产业、城镇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新农村、生态保护、扶贫、改革等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具体的任务中大做文章,大有作为。三是全县在具体的项目支撑、投资环境、招商力度、规划实施、城市形象、技术支撑等有了政策保障。
随着双河在“十二五”期间城万快速通道的打通,双河将逐步改变其封闭的对外形象,双河与外界的联系将得到加强,其资源优势也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乡 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二)挑战与问题
乡由于历史欠帐过大,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地理劣势、现有经济水平、主要生产要素的制约和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等几个方面。
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村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较深;经济结构不合理,业态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旅游产业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教育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偏低;卫生资源短缺,供给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保障薄弱,农民养老保险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文化教育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匹
配。
全乡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各种利益纠纷和摩擦不断增加,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将影响“十二五”期间乡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五个重庆”、“四个城口”的总体部署,以“巴山之门、生态之都”为总纲,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紧紧围绕把城口建成向北重要门户为目标,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集中精力抓重点,改革创新求突破,善作善成重落实,坚持农业稳乡、工业强乡、商贸活乡、生态立乡,使双河成为县西部形象展示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基础优先、绿色增长的原则。基础建设是整个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乡 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基础设施、基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全乡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要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绿色增长。
2、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全乡经济与社会建设,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兼顾不同行业和不同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确保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3、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根据全乡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药则药,不搞“一刀切”,不搞“瞎指挥”。
四、发展思路
综合分析乡的实际情况,在未来五年,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做好三个“加法”。即“3+2”、“上+下”、“红+绿”。
“3+2”:即前三年服务好城万快速通道,后两年利用好城万快速通道。
“上+下”:即既做好山上的“文章”,又做好山下的“文章”。在山上,建好产业基地;在山下,围绕产业基地,做好产品深加工,搞活贸易和流通,拉长产业链条。
“红+绿”:即红色产业与绿色产业相结合。
五、发展目标
1、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
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
3、工业总产值达 万元,年均增长 %;
4、农业总产值达 万元,年均增长 %;
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 %;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7、人口自然增长率7‰以内;
8、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达到100%。
六、重点任务
(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未来五年,乡将走“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道路,综合自然资源和发展基础等综合因素,着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产业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着手打造“特色双河”。
1、发展特色畜牧产业。
在畜牧业上,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布局区域化,促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结合双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生猪、山地鸡、板角山羊等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合理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为提高畜牧总体效益打好基础;二是养殖规模化,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规模化养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山地鸡只(蛋鸡常年存栏500只)、肉牛10头、板角山羊6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技术帮扶等综合措施,帮助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水平,走分工分业、规模化、专业化饲养的路子;三是生产标准化,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畜产品品牌化。按照现代畜牧业“圈舍标准、设施配套、品种改良、管理规范、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统一圈舍设计图纸,以圈舍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同步推进优良品种、饲养规模、饲料兽药投入、生产防疫技术等畜牧生产标准的应用;四是经营产业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一体化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发展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坚持外引内联相结合,通过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生产、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广“订单养殖”、“寄养”等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生产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经营方式,使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企业“低成本”发展,农民“零风险”增收。五是服务社会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促进配套服务业发展。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畜牧生产设施、良种、饲料、防疫等物资供应,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市场开拓营销等工作。重点抓好科技、防疫、融资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平台,为农户提供品种改良、饲料兽药供销、市场信息、产品销售为主的服务,实现互动共赢。
2、发展特色林业产业。
在林业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森林培育,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努力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健全的林业行业管理体系。发展三大产业,即以板栗、核桃为主的森林食品业、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加工业和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建设四大基地,即干果基地、中药材基地、商品林基地、林业传统产业基地(主要包括笋竹、山野菜等);培育一个市场(林产品边贸交易市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县农民脱贫致富。
在林业上,一方面抓好基地培育,不断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建设森林双河;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进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对现有商品林进行合理采伐,开展林产品深加工,改变目前卖原木的现状,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3、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
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上,一是丰富品种创特色。双河反季节蔬菜80%以上种植包包菜。要引导菜农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观念,试种其它名优特新品种,达到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轮作降低病虫害;通过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品质,增加收入。二是提高质量打品牌。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重点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蔬菜病虫害做到对症下药、科学用药、轮换用药,加强农药使用源头管理,减少农药污染,杜绝超标菜上市。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外观包装工作。今后的发展中应在产品的包装上给予研究与完善,重点发展旅游方便菜、美容保健菜、营养多味菜、无公害蔬菜等,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销量。三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民”、“公司+农民”等有效机制,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重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蔬菜基地连订单、蔬菜市场引订单、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销售量,降低菜农的生产风险,使“公司+基地+农民”形式成为农民联结龙头、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搞活流通占市场。建立一个既能贯彻政府意图,又反映企业意见的全乡蔬菜产业协会,协会由从事蔬菜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监督管理的法人和自然人资源组成,以服务为宗旨,协调会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各会员之间、会员和乡内外同行之间的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科研、信息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会员的正当权利。培育壮大营销员,通过合股、合作等方式组建销售企业,提高流通队伍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大流通的要求。设立蔬菜信息中心,实现与重庆及外地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实现蔬菜在最短的时间以最高的价格出售。
4、做大做强煤炭产业。
一是坚持依法办矿。必须进一步落实长效监管机制,严格履行打击监管职责,加大巡查密度和打击力度,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措施和手段,巩固“打非”成果。对因打击监管不力造成成片启封、酿成后果的,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对合法矿违规违法建设、违规违法生产、甚至给非法矿主提供民爆物品、煤炭准运卡等帮助行为的,必须严加惩处。二是坚持安全办矿。在煤炭产业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企业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效益,不抓安全就是对矿工生命不负责任。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加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技术改造、革新生产工艺,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科技办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企业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就会老是停留在原始状态,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引进科技、引进人才的观念,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的科技服务体系和机制,引进和推广适合煤矿特点的新装备和新技术,努力提高煤炭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竟增能力。
(二)加快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
“十二五”期间,乡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是扩大场镇规模,加强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城镇管理,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风情双河”。
根据现有场镇的地形形貌、设施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一步改善风貌,扩大规模,集聚人口,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严格实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为断完善场镇功能。加快通讯、广电、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派出所、农技站、连锁超市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场镇辐射带动能力。
以“建造特色生态旅游城镇”为目标,通过牌坊、风火墙、雕塑、戏台、壁画等景观元素,表现大巴山腹地的古老风味和风土人情,展示独具特色的“红军文化”。建设滨河景观带,实施沿河绿化,布局休闲设施,打造河岸景观。在重要地段布局主题雕塑等人文景观,展现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及大巴山地域文化,展现双河特有山水相依的风情画卷。
(三)弘扬红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河地方文化之魂。它源于历史、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红军文化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要弘扬红军文化,搭建宣传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把每年的10月定为“红色文化活动月”,开展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红军文化,提升文化品位,既是增强双河人民创业动力的需要,又是充分展示和推销双河红军文化、双河秀美风光的需要。依托红军文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巧打“红色”牌,以红军文化为载体,扩大英雄双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川渝结合部经济文化强乡,使双河这片红色土地真正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圣地。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制约全乡各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未来五年“发展双河”的重中之重。
坚持“不举债,量力而行”的要求,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经济发展速度,尽力而为”的原则,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解决百姓渴盼的路、水、堤等基础设施,架设地方经济发展的“轨道”。
在未来五年,乡计划修建道路 公里,修建连接每个村的公路,车辆能到每个村(居)委会,实现道路“村村通”;完成300户高山移民的分散安置工程,集中安置地为1个乡集镇、5个中心安置点;完成全乡 户农户自来水安装工程,解决全乡村民的饮水问题,保证每个村民能喝到干净的水;完成全乡的 户农家的农网改造工程,保证全乡村民的用电问题;建立污水池、沼气池等处理全乡居民的生活垃圾。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双河发展增添后劲。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其屋、活有所乐、灾有所救、困有所帮”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和均等化,着力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民生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和谐双河”。
民生问题是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是乡未来五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关注民生民利,及时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问题,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加强对乡所有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中心校特别是村小的管理,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是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完善村卫生室的建设及服务管理;三是通过有线电视入户、广播村村通、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的实施,切实解决老百姓精神资源贫乏的问题,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完善移动机站的建设,实现乡 通讯全覆盖,发挥各村(居)远程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完善老百姓信息服务和交流的渠道。五是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的宣传及行政执法力度,大力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质量,宣传并建立计划生育基层自治村居。六是在未来的五年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及户籍制度改革等惠民政策,让百姓的实惠。从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开展扶贫工作。打造“富裕双河”。
一是高山移民扶贫,继续加大对偏远山区的的农民的搬迁力度,改善其生活环境;二是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农林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三是教育扶贫,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四是保障式扶贫,实施农林产品收购保障价格,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收益;五是劳务扶贫,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丰富农民增收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六)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模范乡建设。
未来五年内,要加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使乡内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宜居双河”。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控制。建成区域性自然生态屏障和生态调控地带,初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森林双河、宜居双河”建设。
(七)加强区域协作,提高开放水平。
开放与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合作的力度和强度,是从分利用资源、实现双赢的过程。增强区域经济意思,对提高开放水平有积极地作用。通过“开放双河”,实现经济增长。
“十二五”期间,乡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先进成果,提高建设水平。主要做到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合作,通过“联帮带”等活动渠道与政府部门、企业等结对子的方式寻求合作项目或者资金等帮扶;鼓励各地企业来双河投资,特别是针对双河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项目投资,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支持等方面吸引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来双河落户;积极利用乡 的优势资源,争取引进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为双河经济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八)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
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等城乡统筹政策先后实施,大力促进了双河统筹发展。深化制度,创新机制,打造“统筹双河”。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将按照有偿自愿,综合配套,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根据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精神,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和城镇承受能力,针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和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为农民转户进程做好宣传,办理工作。配套实施多方面的政策,推动常住城镇的非城镇户籍人口有序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相统一。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工商业用地流转,引导乡镇企业、农村集贸市场、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向就近的小城镇集中,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和服务功能。针对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育滞后,农民自己的市场主体缺位、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难以保障的实际,按照人口向城镇和农民新居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建立以行政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租赁为主、投资入股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全乡上下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全面统筹,方能取得成效。
为更好实施“十二五”规划,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以乡党政一把手为首,由分管副乡长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重大决策,确定各阶段、各的重点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计划、重点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编制,实施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协调、管理和监督。
同时还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规划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强化与各级领导单位的沟通协调,促进项目有序开展实施。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建立规划实施的项目支撑体系
乡针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项目建设实施提了相应的项目支撑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科技支撑。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与农业技术部门、行业组织及技术公司的交流合作,把握关键技术,打造重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人才引进与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吸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专业人员,特别是农技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等类型的人才到双河工作,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工作任务更好地实施。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特别是资源主导型、投资主导型经济的发展经验,借鉴先进成果,提高建设水平。要开阔视野,拓宽领域,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施行积极的产业导向,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于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
(三)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技术发展促进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而技术和人才是双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乡 未来五年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因此政府为保障“十二五”规划的实现,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保障。
通过高薪聘请市内外各行业专家,建立乡 政府专家咨询网络,使县政府在制定重大政策或决定时做到科学决策;通过投资项目的引进、建设,吸引部门行业的精英投入建设双河的队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产业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组织,企业与部门的技术交流,加快乡现有企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乡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特别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规模化及现有品种的优质优产。坚持引进外地人才和培养本地技术骨干相结合的原则,改善就业环境,提高福利待遇,提高技术培训质量。
(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能吸引加好的项目,吸引投资的企业。强投资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形象,为投资者提供一流、规范的服务是招商引资的必修课。将招商引资的重点从以优惠政策为主转向改善综合环境为主,改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
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方面改善提高,完善投资硬环境;在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着力改善软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公平、规范的体制环境,不断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加强信息公开,加强政府部门执政信息公开,推动执政社会监督体系建设,成立便民服务中心,解决群众的困难,成立企业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解决企业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公平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问题。
(五)加大宣传力度
“十二五”规划批准实施后的开展落实是未来五年双河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公众明白“十二五”期间全乡的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重点,明白政府支持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增强规划实施的透明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推动规划重点工作的实施。
扩展宣传的范围,“十二五”规划的宣传不仅要针对全乡当镇机关干部、群众宣传,还应加强对县内外、市内外的公众宣传,让公众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双河的发展状态,促进双河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协作,吸引相关的产业公司参与到乡 的建设。
宣传方式多元化,加大宣传深度。通过新闻媒体、电视、网络、广播、宣传栏、横幅等方式全方面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宣传活动。借助舆论的力量宣传双河发展的态势、优势,表扬先进典型,共同支持规划重点工作的实施。
第四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19日下午,赣榆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王加培、曹卫东、杨淑之、朱向阳、孙海、苏民、李大河、王永波、徐在荣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大河主持。
大会应到代表323名,出席313名,符合法定人数。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民受县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苏民在回顾2010年工作时说,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三突破一提升”目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能,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先后召开常委会议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7个;召开主任会议5次,研究议题5项;组织代表视察426人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4人次;接待上访320人次,办结率为98%,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
苏民在谈到2011年工作时说,新的一年,县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认真贯彻县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创新创业促转型,全面提升上台阶”,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监督,力求实效,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围绕产业、农业、民生、教育等开展专项视察,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升级,为促进赣榆跨越发展、实现全面腾飞、跻身百强县作出更大贡献。
大会还听取了县人民法院代院长宋金林所作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了县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万树早所作的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第五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第一节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第二节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强化海域和海岛管理,健全海域使用权市场机制,推进海岛保护利用,扶持边远海岛发展。统筹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控制近海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围填海管理,严格规范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海洋综合调查与测绘工作,积极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双边多边海洋事务磋商,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第一节 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第三节 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发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培育发展一批高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第四节 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第一节 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第二节 积极发展旅游业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第三节 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
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
第四节 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发展体育用品、体育中介和场馆运营等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途径。
第二节 完善服务业政策
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第五节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第二节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第三节 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第四节 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第一节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奖惩制度。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
第三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提高土地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
第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和勘查开发布局优化。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推进规模化开采。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15%。
第二节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四节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推进甘肃省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第二节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三节 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一节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二节 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搞好森林草原管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监管,提高管护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第三节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条例。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一节 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推动解决西南等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加强雨洪资源和云水资源利用。推进水文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节 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加大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加强海堤达标建设和重要河口综合治理。搞好跨界河流国土防护治理。
第三节 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开展重要城市和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 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 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 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一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第二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
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