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43题)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43题)
一.单选题(11题)二.多选题(12题)三.填空题(7题)四.判断题(10题)五.简答题(3题)
一、单选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C)外都正确
A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B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C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 D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2.导尿管插入后气囊注入(B)毫升无菌水 A5—10
B10—15
C15—20
D﹤5
3.女性患者清洗、消毒尿道口的正确顺序是(A)
A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B按照由下至上,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C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D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4.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D)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5.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B)A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B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
C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 D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
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B)
A顺行性感染
B逆行性感染
C自发性感染
D双向感染
7.无症状性菌尿症是指(A)
A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B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C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D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8.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C)A 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B 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 集尿袋每天更换
D 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
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正确的有(A)
A 患者因素
B 尿管质量因素
C 未更换尿袋
D 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10.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正确的有(C)
A 尿细菌涂片发现白细胞
B尿细菌涂片有红细胞
C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D 患者置管24小时出现尿频、尿痛症状 11.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有(A)
A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
B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C 感染的诊断以出现临床症状体征为主
D 无症状菌尿症较少见
二、多选题
1.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ABCD)
A 患者年龄与性别
B 患者基础疾病与免疫力
C 尿管留置时间
D 尿管的插入方法
E 未及时使用抗菌药物 2.引起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患者因素有(AC)
A 年龄
B 种族
C 免疫力
D 精神状况
E家族史 3.留置导尿术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BC)A患者沐浴或擦身时防止导管进入水中 B长期留置导管,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C出现尿路感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D留置尿管应每日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E 每天及时更换尿袋
4.下面有关留置导尿措施正确的是(ABCDE)。A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 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实施导尿术 C 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D 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E 尽早拔出尿管
5.留置导尿术后的注意事项哪些正确(ABD)
A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B 保持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 C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集尿袋的出口要紧接收集容器
D集尿袋避免接触地面 E导尿包污染时可将尿管酒精消毒后使用
6.留置导尿管后的注意事项哪些正确(ABC)
A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B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C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D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E 女病人尽量选择大号尿管,防止漏尿 7.下列哪些情况应立即拔出导尿管(ACD)
A导尿管堵塞
B导尿管留置超过7天
C留置导尿装置无菌性或密闭性被破坏
D出现尿路感染时
E 患者对插尿管有异议时
8.留置尿管的病人置管前应做到(ABDE)
A 评估置管的必要性
B 检查导尿包是否符合要求 C 尽可能选择大号尿管
D 给病人要知情告知 E 采用闭式引流装置
9.留置尿管的病人置管时应做到(ABCDE)
A 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B 保持最大无菌屏障
C 充分消毒尿道口
D 固定尿管防脱出
E 尿管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10.留置尿管的病人留取尿培养标本正确的方法(CDE)
A 自尿袋接口处断开接取尿标本
B 可从尿袋中用注射器抽取尿标本 C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D 避免抽取标本注射器的污染
E 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 11.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的措施(BCE)
A 留置尿管病人每天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B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培训 C 不易频繁更换尿管与尿袋
D 每天定时更换尿管
E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2.住院病人中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哪些?(ABCDE)
A 有气管插管
B 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
C 留置尿管
D 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
E 老年病人
三、填空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2、留置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
3、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4、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 6
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5、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6、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7、置尿管时应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四、判断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24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3、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插尿管后应给予预防性小剂量抗菌药物使用。(×)
4、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术应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5、留置尿管病人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严格消毒后自尿管接口处断开后取尿。(×)
6、留置尿管病人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7、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每周2-3次更换导尿管,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9、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病人应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0、为了保证留置尿管的引流效果,应当选用大号的导尿管,防止引流管过细引起的漏尿。(×)
五、简答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答: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2、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答: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3、无症状性菌尿症的诊断标准?
答: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 8
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第二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30题)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一.单选题(10题)二.多选题(10题)三.判断题(10题)单选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除(C)外都正确
A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B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C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4cfu/ml D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2.导尿管插入后气囊注入(B)毫升无菌水 A5—10
B10—15
C15—20
D﹤5 3.女性患者清洗、消毒尿道口的正确顺序是(A)A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B按照由下至上,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C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D按照由下至上,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4.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D)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发现尿液浑浊,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5.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B)A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B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
C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 D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
6.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是(B)
A顺行性感染
B逆行性感染
C自发性感染
D双向感染 7.无症状性菌尿症是指(A)
A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B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C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D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8.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C)A 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B 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 集尿袋每天更换
D 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
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正确的有(A)
A 患者因素
B 尿管质量因素
C 未更换尿袋
D 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10.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正确的有(C)
A 尿细菌涂片发现白细胞
B尿细菌涂片有红细胞 C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D 患者置管24小时出现尿频、尿痛症状
二、多选题
1.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ABCD)
A 患者年龄与性别
B 患者基础疾病与免疫力
C 尿管留置时间
D 尿管的插入方法
E 未及时使用抗菌药物 2.留置导尿术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ABC)A患者沐浴或擦身时防止导管进入水中 B长期留置导管,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C出现尿路感染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D留置尿管应每日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E 每天及时更换尿袋
3.下面有关留置导尿措施正确的是(ABCDE)。A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 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实施导尿术 C 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D 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E 尽早拔出尿管
4.留置导尿术后的注意事项哪些正确(ABD)
A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B 保持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 C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集尿袋的出口要紧接收集容器
D集尿袋避免接触地面 E导尿包污染时可将尿管酒精消毒后使用
5.留置导尿管后的注意事项哪些正确(ABC)
A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B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C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D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E 女病人尽量选择大号尿管,防止漏尿
6.下列哪些情况应立即拔出导尿管(ACD)
A导尿管堵塞
B导尿管留置超过7天
C留置导尿装置无菌性或密闭性被破坏
D出现尿路感染时 E 患者对插尿管有异议时 7.留置尿管的病人置管前应做到(ABDE)
A 评估置管的必要性
B 检查导尿包是否符合要求 C 尽可能选择大号尿管
D 给病人要知情告知 E 采用闭式引流装置
8.留置尿管的病人置管时应做到(ABCDE)
A 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B 保持最大无菌屏障 C 充分消毒尿道口
D 固定尿管防脱出 E 尿管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9.留置尿管的病人留取尿培养标本正确的方法(CDE)
A 自尿袋接口处断开接取尿标本
B 可从尿袋中用注射器抽取尿标本 C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D 避免抽取标本注射器的污染
E 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 10.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的措施(BCE)
A 留置尿管病人每天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B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培训 C 不易频繁更换尿管与尿袋
D 每天定时更换尿管
E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三、判断题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24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3、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插尿管后应给予预防性小剂量抗菌药物使用。(×)
4、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术应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5、留置尿管病人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严格消毒后自尿管接口处断开后取尿。(×)
6、留置尿管病人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7、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每周2-3次更换导尿管,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9、为了预防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病人应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0、为了保证留置尿管的引流效果,应当选用大号的导尿管,防止引流管过细引起的漏尿。(×)
第三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修订日期:2104年3月25日
一、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尿管的维护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一)置管前: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使用。保证物品符合要求,有效期内使用。选择适宜型号、材质的导尿管,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消毒导尿口,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三)置管后: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完整,防止尿液逆流。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集尿袋出口。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不要轻易脱开,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监测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和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密闭性被破坏,出现尿路感染,立即更换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尽早拔除导尿管,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时应训练膀胱功能。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各科室积极配合院感科开展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李沧区中心医院
第四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常规的消毒方法: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
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
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2.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3.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4.保持尿道口清洁,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5.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7.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8.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9.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第五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与控制
外二科 石蕾
一、CAUTI的概述
1、定义
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道感染,包括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cfu/ml)和阴性菌尿症(无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cfu/ml)。
2、诊断标准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真性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
3、分类
(1)传统的分类方式——按解剖部位
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周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睾丸炎
(2)新分类进展1——按临床特点和患者泌尿、免疫、代谢等系统的解剖、病理和功能状态分类 单纯性CAUTI:常发生于尿路解剖结构正常的患者,短期抗菌素治疗即可治愈,很少对肾功能造成影响。
复杂性CAUTI:常发生于尿路存在解剖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包括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如肾脏结石、BPH等,也包括留置导尿管等。这类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较难治愈,对肾功能造成长时间损害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3)新分类进展2——按感染类型 非特异性尿路感染:细菌感染
特异性感染特异性尿路感染:真菌、病毒、支原体及寄生虫感染
4、临床重要性
留置导尿为目前解决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约有25%的住院病人需要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为院内感染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全球每年1.5亿人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为60亿美元 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25-35%,为院内败血症的首位原因
二、CAUTI的原因分析
1、CAUTI发生机理
(1)细菌进入尿路的途径:通过尿道周围黏膜经导管腔外进入膀胱;导尿管下端引流衔接处脱落后污染了导管内腔;引流袋的污染细菌上行进入膀胱。
(2)细菌粘附:细菌生物膜是指附着于固体表面,由细菌自身及其分泌的胞外多糖组成的细菌群落。
(3)导管因素:导尿管在插入过程中损伤尿道黏膜。尿管材料的影响,橡胶管对黏膜的刺激较大,乳胶管易结壳,形成尿结石,磷酸钙沉积而致引流不畅,使残尿增加,而致尿路感染。
2、CAUTI发生的途径(1)腔外途径感染:
66%引起CAUTI的发生来自于腔外感染 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 只要导管存在,细菌很难排除(2)腔内途径感染:
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上行进入膀胱 集尿袋放尿口污染
膀胱冲洗引起外源性感染,促进耐药菌群的生成
3、CAUTI发生的危险因素
(1)患者本身相关因素: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肾和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以及长期卧床,年老体弱、女性患者,都是CAUTI的易感因素。
(2)与导尿操作相关因素:导尿术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屏障作用,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尿道和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引起CAUTI的重要原因。
(3)与尿管及尿袋相关因素:开放留置尿管5天以上者,菌尿感染率为100%,采用尿袋密闭式引流系统且患者不用抗
55菌素,至第10天以上菌尿感染率为100%。
(4)留置导尿管时间:留置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随留置时间的延长,CAUTI的发生平均每天以3%~7%速率增长。
(5)与尿管留置后护理相关的因素:尿道口的清洁护理不恰当,容易引起细菌定植;行膀胱冲洗可将密闭性破坏,尿逆流可增加感染机会。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6)插管时运用润滑剂:用含有0.5%有效碘的聚维酮代替无菌石蜡油可降低尿路感染的机会;留置尿管引发的泌尿系感染大多为致病因子附着于上皮所致,因而用含有0.5%有效碘的聚维酮润滑或擦拭尿道,黏附于尿管上的0.5%碘可在尿道口形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碘伏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尿道口的细菌数量,防止细菌通过尿道口周围黏膜经尿道腔外进入膀胱,引起尿路的逆行感染。
三、CAUTI的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传播方式之一,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十分活跃而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前后均需严格进行手部皮肤清洁或手消毒。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在执行留置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保持导尿管无菌,不慎污染必须更换,切忌将拔出的导管重新插入,留置导尿时,由于无菌操作不规范,细菌直接随尿管进入;导尿管外口污染,引流袋被污染后,细菌沿导尿管内腔进入膀胱。
3、导尿管的选择、更换
选用硅胶尿管,研究证实硅胶对黏膜刺激及反应小,更适用于保留尿管者使用,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可根据排出尿液外观选择,若尿液混浊或有沉淀及凝块时,应选择口径大的导尿管。若尿液澄清,则选择口径较细的导尿管。导尿管太粗或套管容积过大可增加对膀胱的刺激,使之痉挛,易发生尿液沿尿管外壁外溢而漏尿。文献报道,一般硅胶尿管在使用3~4周后出现硬化现象,导尿管只在发生阻塞时才更换,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2周。未阻塞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4周。
4、留置导尿者应选用封闭式导尿系统
为减少细菌的污染,应尽量保持其密闭性,尽量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及频繁采取尿标本等动作。放尿或更换悄袋时,应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接头处。
5、轻插导尿管
在执行操作时,插管应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易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致感染。
6、保持尿液引流通畅
防止尿液逆流。尽可能避免导尿引流管堵塞、屈曲受压,也不能固定在大腿上部,以免尿液逆流,集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耻骨联合的位置。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从而增加尿量,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利于引流的目的。
7、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每天除常规清洁会阴外,应用0.5%碘伏擦洗消毒会阴及尿道口,周围皮肤及尿道外口部尿道近段4~5cm。
8、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和每天更换集尿袋
每天更换集尿袋,每天行膀胱冲洗并不能降低CAUTI发生的危险,频繁更换集尿袋破坏其密闭性,细菌从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的放尿口处侵入,可导致菌尿感染率增加,一般以5天更换为宜。且因尿管中尿液逆流或增加导管连接口污染机会,增加感染的危险。膀胱冲洗时,细菌随冲洗液进入膀胱,还可使膀胱黏膜受损或化学刺激造成化学性膀胱炎而加重尿路感染,如血尿、脓尿等。如因病情需要,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9、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选择替代
适应症:病危及难治性的尿失禁病人、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时、危重病人监测尿液输出量时、急性尿潴留和泌尿道梗阻时、帮助行动不便病人治愈压疮时、没有其它的治疗方案可供使用时,注意留置尿管需要医生下医嘱。替代治疗:间歇性导尿、男性尿套、尿垫、尿裤、床垫。
10、抗菌素的应用
对原发病可用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级别应用越高或多联应用,越易发生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容易出现尿路感染。抗生素治疗有症状的尿路感染有效,但通常要求在细菌培养出结果后再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激素的应用可使危重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