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好家风 释放正能量
传承好家风 释放正能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传承先辈的崇高品质和优良家风,进而以个人为细胞、以家庭为基点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转变,这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家风的丰富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家风建设,传统家风可以归结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徳。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让家风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扬子晚报》从宏观角度分析认为,无论是社会发展阶段还是个人的需要层次,我国都到了必须树立健康而强大的价值观的时候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炎黄子孙内心深处,无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正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是我们良心所系的最好的分子载体,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营养土壤,是最有助于我们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东西。
中国青年网则从微观解读入手,指出家国情怀、家庭和睦、勤俭持家这三个词,凝聚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的殷切期待。
中国文明网评论认为,家风,是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内在文化因子;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精神给养。
良好家风的积极意义
多家媒体评论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腐败共性问题的深刻剖析。严家教、正家风,不仅关乎家庭建设,更是净化政治生态的一条重要路径。
论及《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在上海率先进行相关的试点,从中央层面上来讲,有利于在进一步完善之后,形成相关的制度,并在全国推广实施。”他表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也是配合目前反腐的一种新制度的构建,将有效遏制通过配偶等身边人进行利益输送的腐败,也可以防止官员们因为这方面的问题而走上腐败道路”。
涵养好家风,进而带动党风、政风和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发挥“家”的更大正能量,成为舆论的主要共识。
《解放军报》指出,家庭能给人以归属感,触动的是人们内心情感中最柔软的部分,通过正家风促进转作风,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认为,党风、政风、民风,无论好和坏都会渗透到家庭中去,反过来,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细胞,它的风气也会影响到党风、政风、民风。一个家庭形成勤劳简朴的家风,延伸到社会上就会成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
良好的家教家风,也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呼应。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和家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到其他千千万万的“小家”。《求是》评论认为,是否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映出来。好的家风,能造福国家民族;家风不正,则祸国殃民。
第二篇:传承好家风 释放正能量
传承好家风
释放正能量
一支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好家风
释放正能量”。说到“家风”,在此和大家分享下什么是“家风”,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还记得2014年,央视掀起了一股采访“家风”的系列活动,引起了社会的不小反响与共鸣。在采访中,央视记者常常在街头随机地向每一个普通人发问:“请问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我清晰的记得一位温州创业青年说,总结起来,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受访者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回答是艰苦奋斗,有的回答是清白做人,有的回答则甚至有些笨拙,词不达意。但这些朴素甚至有些笨拙的回答,却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正能量。
这不禁让我想,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内心呢?是那些回答的内容吗?好像是,但又好像不完全是。我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回答内容众所周知,并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一次听说这些道理,都会有这种类似的感触。甚至在有些
时候,当听到过多道德说教的时候,我们还会产生烦躁和反感的情绪。但是某一天,当看着电视里这些诚恳的脸庞的时候,我突然有些明白了:感动我的主要不是对于家风的总结,而是家风背后无言的实践。这些普通与诚恳的脸庞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人与家风。
我家的家风是孝顺之风。“孝顺”一个从古至今不曾衰弱的话题,林语堂曾经说过:“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女儿,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这里的“孝养”离不开一个家庭原始的文化熏陶,一个人只有成长在“入则孝,出则悌”的家庭环境中,才会有孝养之心。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老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是啊!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而我们有着复杂思维的人更应该如此。
我小得时候,在农村长大,因为我住的地方偏僻没学校,所以只能在姥姥家就读,早早离家,几个星期也见不到父母,当时在我心里的“孝顺”真的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觉得听话就是孝顺。因为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很听爷爷奶奶的话,他们从不和爷爷奶奶顶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听取爷爷奶奶的意见。有时奶奶发脾气,爸爸总是陪着笑脸,不停的哄奶奶开心。事后还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纪大了,有时事情做得多,就会有脾气,我们要让着她。”所
以啊那个时候我以为听话就是孝顺。直到六年级老师讲解了《游子吟》,我渐渐懂了“孝顺”还有一句话叫:“想爸妈了!”也是这句话让“孝顺”这颗种子深埋在了心底。
中学时,那也许是我最叛逆的最不懂事的日子。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时常发生。有时因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他们硝烟四起,有时因父母的训斥,常常赌气不回家......但有一件事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我初二那年夏天爷爷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夏天,父母都在照顾病重的爷爷,因为这场病爷爷去世了,父母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就在这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会像我得父母一样,做孝顺的女儿。而我心田种的那颗萌芽的“孝顺”种子经历风雨后再次茁壮成长。
大学时,我在沈阳读书。半年见一次父母,回家加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为家里打扫一次,为爸妈做一顿简单的午饭,和爸爸一起劳动,和妈妈唠唠嗑,这些简单的事情,却让爸妈感动许久。那时妈妈对我说:“孩子,你真长大了,已经学会体贴,孝顺父母。但要记住,孝顺的不仅仅是父母,还要关心,疼爱你的长辈,对于他们你同样需要孝顺”。青年的我用行动诠释了:“入则孝。”而幼年埋于心田“孝顺”的种子也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如今我已经工作多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让我在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字的典籍中获取了营
养。让我能够拥有谦厚的生活态度。“孝顺”这颗种子也早已扎根于我的心里。
家风,正像“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这句话。是啊,一种行为、习惯、性格、命运,成就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我、而我们的国家是有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只要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并践行自己的家风。千千万万个家风的传承才会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家国两相依。一玉口成国,一瓦顶乃家。“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好家风能纯民风、净社风、转作风、正行风、促党风、优国风。对每一个人而言,传承好家风、释放正能量,既是实现个人梦的理智抉择,也是助推中国梦的应有担当。
一个家庭能够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有两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目光短浅的人会觉得物质财富更重要,但他们恰恰忘记了,物质财富终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而精神财富,才能够薪火相传。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书记曾经多次谈到“家风”建设,他曾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他还引用过一句话,叫做: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当今的社会中,如何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我认为,家风的力量至关重要。就像我的父母用他们的行为教育了我一样。好的家风,就是通过父辈们的言传身教,把正确的行为融入后代的心灵和修养当中,指引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身正、不令而行”的目的。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家风,即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也决定着国家的健康发展。有人曾经这样说:家风,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家风建设关乎家庭,也关乎社会,一个家庭的美满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优良家风;同样,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汇聚成的力量。优良的家风,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带领着一个国家,走向富强,走向昌盛。
工作至今,我感谢我的父辈,缔造了我们家淳厚清正的家风。我们今天谈家风,议家风,就是希望好的家风,释放正义强大的力量,指引我们的民族,更加兴盛富足,带领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我要说:
传承好家风吧,让它贯穿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环节,释放积极向善的正能量!
传承好家风吧,让它伴随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释放文明和谐的正能量!
传承好家风吧,让它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释放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正能量!
我得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传承好家风释放正能量”之我见
“传承好家风释放正能量”之我见
传承好家风释放正能量之我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
孟子曾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风气根本落脚点在于家庭。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家庭、家风建设,传统家风可以归结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徳。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小家与大家、家事与国事的取舍,是一个家教好不好、家风正不正的试金石。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每个家庭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国家,而每个家风汇总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风。
民主、文明的家风让家人永远和谐幸福,敬业、诚信的家风让家人永远快乐富有,友善、博爱的家风让家人永远自由坦荡。
党风、政风、民风,无论好和坏都会渗透到家庭中去,反过来,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细胞,它的风气也会影响到党风、政风、民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良好的家教家风,也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呼应。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和家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到其他千千万万的小家。
一个家庭形成勤劳简朴的家风,延伸到社会上就会成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
是否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映出来。
好的家风,能造福国家民族;家风不正,则祸国殃民。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风影响到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等方方面面,对促进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建设的三个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规划、付诸实践。
我县正在大力开展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就是县委高瞻远瞩地从长计议、全面规划,充分发动群众深刻认识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政风清明、民风清美,全社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党员干部更要带好头,树立好家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传递正能量,让家家有个好家风。
第四篇: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材料展示
2011年浙江省金华、丽水市中考作文题(1):(50分)
欢乐一家亲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限文体(除诗歌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型透视
从主题上归类,金华、丽水市2011年所出的是一道以家庭为主题内容的作文题。“家庭”是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所需求的地方。因此此主题命题意图在于要求考生以家庭为载体,展现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借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家”,可以是血缘意义上的群体,亲人在一起同享天伦之乐;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等等。在家庭中我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亲人的温暖,能接受来自家风的潜移默化,这里是我们人生起航的码头,也是我们梦寐以求归航的港湾。因此,要写好本主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立意要高,要突破平庸,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要写出家庭范围内别人未发现或忽略的、未写的生活,展现家庭对你的影响;二是要有细节,600字的作文,不可能展现家庭的全部,唯有凝聚生活,以细节再现某一场景,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身临其境;三是写作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平铺直叙,无亮点,考场作文只能流于平庸,很难得高分。
这类题型的失误点在于:一是捡到篮子就是菜,考生选材平庸,人云亦云;二是立意出现偏差,或主题低俗,或偏离家庭地域范围,都会造成失误;三是作品平铺直叙,语言空洞,无亮点。
考题集锦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续写作文:悉心品味下面文章的开头,充分发挥想像,自拟题目.自定主题,续写该篇文章。
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命题作文:我们家的星期天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命题作文:回家
2008年云南省命题作文:我爱我的家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命题作文:家事
应对策略
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家是一曲婉转的合奏,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谱出和谐的旋律。审读此文题,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注意“家”字,该字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必须固定在这一领域内或虚指这一领域;二是要注意“欢乐”一词,须写出欢乐的具体场景;三是关注“亲”字,突出的是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四是要注意“一家”,要求写作的对象应是群体,而不是仅仅写某个人的行为。鉴于此,考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实写家庭生活。家是一首婉转悠扬的小夜曲,爱,永远是这首小夜曲的主旋律,每个音符都传达出至纯至真的爱意。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来自家庭生活中快乐的事件,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温馨和美的关系,并由此诉说情感,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依恋、怀念等情感。
2.展现集体生活。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同学、老师,都像亲人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将集体以家比拟,展现发生在“你”和“他们”之间的快乐事情,借以表达对某一段集体生活的理解和留恋。
3.虚化“家”的范围。家的外延继续扩大,可以是民族,是国家,是星球,是宇宙,也可以是虚拟QQ空间,等等。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既要展现在这些空间领域内发生的快乐事情,还要点明这一空间领域的比喻义,即要将其视为一个“家”来赞颂,这样表达才符合题旨,也会有新意。
4.童话构思写家事。不止你我有家,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家园。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将自己幻化为虚拟的事物,如一草一物,一花一果等,以“它”的视角展现来自大自然的心声,借以表达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期盼等主题,也是不错的选择。
佳作工坊
欢乐一家亲
亲情犹如桂花浓郁的香气,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亲情犹如桂花茶上的白雾,朦朦胧胧带着暖意。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
每当秋天微凉的旋律唱遍整个世界后,外婆的桂花树也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的黄色小花在金风中摇曳、微笑,整个山村弥漫着醉人香气。
爸爸喜欢带我去剪桂花,平时大手大脚的爸爸托起桂花,小巧精致的桂花在他手里格外娇弱美丽,晶莹的露珠从淡黄的花蕊里滑落,顺着指缝珍珠般滴落。“咔嚓”声响起,黄色的小精灵如孩子般扑到爸爸的大手里,爸爸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把花递给我,在他手里看起来不多的花瓣我连两只手也不够捧,急急忙忙把它们放在篮子里。爸爸偶尔转过身来用湿湿的手揉乱我的头发,看到我愤怒的样子,他愉快地大笑,在清凉的风中,笑声和醉人的花香朝着远方飘荡。
我也想试试剪桂花,但怎么也够不到上面的枝条,便找来妈妈扶椅子,我去上面奋力地拽拉枝条,由于方式不对,枝条“啪”的一声断了,顿时落英缤纷,那些可爱的小花纷纷扬扬飘落在地,如同下了一场绚丽的桂花雨。我和妈妈扬起的脸也滴满水珠、落叶,身上仿佛披了一件花瓣绣着的外衣。我跳下椅子,吐吐舌头,抱歉地望着她。妈妈生气地举起手,我以为她要打我,连忙缩成一团,可她的手温柔地拂过我的头顶,帮我拍掉头上残落的树叶。我看到她如秋日平静的湖水般的眼睛里倒影着狼狈的我和满树的缤纷,我顽皮地朝她做个鬼脸。微煦的阳光下,她的眼睛有了笑意,平静的湖水也起了阵阵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到了下午,淡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外婆在院子里摆好茶点,我们一家子一起聚着品茶,聊天。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桂花茶上缓缓飘着白雾,它们被调皮的风拉成一缕缕柔和的、丝绸般的线,如同外婆头上白白卷卷的稀疏头发。她笑着听我讲学校趣事,不时帮我们沏茶,她的嘴角弯弯的,慈祥又和蔼。
温柔的阳光下,微凉的秋风中,欢乐和笑声包围了我们这一家人,花香醉人,爱意更是醉人。
(本文摘自2011年中考作文满分卷,有删改)
特色简析
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小作者围绕外婆家的桂花树展开情节,馥郁花香,温暖情怀,诗意文字,让整个作品意境温馨和美,写出了精彩。具体分析,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环境烘托,情景交融
考场作文,要想有文采,有意境,须要借助于环境的烘托来渲染。小作者深谙其道,将整个情节以一棵桂花树贯穿,以唯美的环境烘托了亲情的温馨,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情景交融,意蕴深厚。
二、精选场景,细节迷人
“一家亲”,写的并不是一个人的感觉。小作者紧扣题旨,以桂花树为线,展现了爸爸、妈妈、外婆和我在一起的欢乐。三个场景,三个人物,小作者抓住人物各自的特点,以细节突出,或动作,或眼神,或白发,展现亲情的美好醉人,极富表现力。
三、结构圆合,文字优美
文章开篇以“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一句点题总领,中间承上具体详写,最后以“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巧妙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另外文章也极富诗意,如“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娓娓道来,香气并美味同在,令读者如饮醇醪,也是作品获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热点素材
家风是什么?
近日,新闻联播关于“家风是什么”的调查,掀起了一股“家风热”。
陈思是一名“80后”,在某市一家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在她心中,已故爷爷曾说过的话,“做人要正直,不要贪别人一分一厘”,对她的影响很大。
陈思说,她小时候的零花钱很少,有次,看到爷爷无意留在书桌上的1元钱,便动了小心思,“那时,1元钱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她拿了钱出了门,怎么都不能安心,爷爷那句“做人要正直”的话回响在耳边。最终她又悄悄返回房间,将钱放回书桌上。陈思说,没想到的是,这一幕其实全部被爷爷看在眼中,之后他并没有当面责怪自己,反而经常对外人夸奖自己,“爷爷的每次夸奖,都让我羞愧,但也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的道理。”陈思说。
鲁友贵是我市一名医生。去年下半年,他带着家人移民马来西亚。过年回家探亲的他,谈及家风,深有感触。
“道德传家,经百代不衰;耕读传家,经十代不衰;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鲁友贵说,他的父母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生活,并对他身教多于言传。“他们尊敬长辈,忍辱负重,凭劳动力赚钱。”鲁友贵说,无论身在何方,他要将这些良好的传统传承到下一代,并一直传承下去。
(摘自《株洲晚报》2014年2月10日,有删改)
指津: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人向来都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然而近几年,西风东渐,世道浇漓,我们“家”门口风很大,有的家连家风都给吹走了,许多人开始迷失自己。央视在春节期间推出“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在人们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让人们重温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目的是要重视家风的熏陶作用,形成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聚集起来,就成了一股风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实战演练
阅读[热点素材]和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结合热点素材和上面一段文字,请以“家风”为话题,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这个题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透过“家风”的考查,可以窥见考生心底传承的文化理念,探究考生心路发展的历程,展现心志,因此这一文题设计是符合中考命题意旨的。要写好这个话题。成败的关键是个性化的选材。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诗意的、抽象的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让读者了解,考生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展现。挂在墙上的字画,父亲母亲的口头禅,藏在心底的意念,等等,总之,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庭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考生一定要化虚为实,将家风化为具体可感的事件来呈现,在事件中阐明家风这种意识形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另外,拿名人的家风,如颜之推、朱子家训等引入作品,也能让作品因引用而生辉。
责编:张戎
第五篇:传承好家风 弘扬正能量
传承好家风 弘扬正能量
有那么一种精神在鞭策我奋勇前进,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徐徐前行,是它,教会了我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这,就是家的灵魂---家风。
总书记指出,“ 不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是呀,传承好家风,可以弘扬精神正能量。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它将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家风的重要作用。少年时期像是成长的幼苗,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和人格。孟母三迁,展现求知向上之志,造就儒家宗师;岳母刺字,铭刻精忠报国之情,培育爱国名将。良好的家风,是励志、修身的精神基石,是一生取之不尽,受益无穷的巨大财富。
传承好家风,可以弘扬廉洁正能量。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有这样一批践行清正家风的楷模表率,他们以优良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
有一天,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打着父亲的旗号,刷脸逃票看了一场戏。焦裕禄知道后,严格教育孩子,并带着他重新补票,还专门针对这样的不正之风,制定了领导干部十不准。后来,焦裕禄的那句“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成为了儿女们一生的信条。“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临终前两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分配给他的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正是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优良品格,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党风廉政的建设!无论是少年、中年,亦或是暮年,家风总是温养着人的一生。而良好的家风,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传承好家风吧,让它贯穿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环节,弘扬积极向善的正能量!传承好家风吧,让它伴随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弘扬文明和谐的正能量!传承好家风吧,让它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弘扬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