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1:0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案例】

1.基本情况

女,初二。性格过于外向,喜欢同不同男生打闹,满校区追逐,有早恋倾向和严重明星情结。父母各尽其职,母亲基本闲赋在家,只负责孩子生活方面,爱好搓麻将,来学校接孩子时即便同学科老师面对面遇到也不加以交流,纵容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比如饮食,几乎在校区的每顿餐都是泡面或其他零食。父亲是商人,常出差,对孩子有教育投资意识但苦于无方。只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就好。孩子只畏惧父亲。

有次上课迟到,精神困顿,后来孩子自己说起原因,是前晚看喜欢的明星的电视节目直到凌晨。同孩子闲聊过,孩子希望成为杨幂那样的明星,坦言只要能红,能让大家记住自己什么都觉得无所谓。老师个人把这种心理归结为缺乏被关注,无自信的状态。【分析】

从儿童到成年的过度期叫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迅猛,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与成熟的时期。青春期也是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同时又充斥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1.归属心理

人本主义马斯洛曾提出关于成长过程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是有需求的,按照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归属和爱的需求正是青少年所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因为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情绪的波动性,与父母的疏远,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等。同时又由于当今社会所特有的特点如社会的流动性,传统价值观念的裂变等都加剧了青少年的异化感,孤独感,表现为对归属和爱的强烈的内心需求。

案例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有归属和爱的需求。她追星,沉静在明星或影视及其它活动中可以得到慰藉,获得一种心灵上暂时的平静与安慰。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也是她孤寂心理的反应。2.爱恋心理

青少年由于生理上性发育,逐渐萌发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然而,由于青春期所特有的羞涩,自闭等心理作用,其在对于异性的行为上往往表现得特别紧张,甚至于一种反向的交往形式出现,借以掩盖其内心的向往。所以对于异性交往这一领域,青少年可以说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正是这种状态的出现,使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越发强烈,以至于几乎每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都有自己理想爱人的轮廓。而这种构想往往只停留在理想层面上,只是外表上的英俊或漂亮而不赋予任何内涵上的东西。而且现在的中学生对性意识发展比较早,他会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萌发对心理上的一种性意识,也就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懂得如何去扮演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且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一天天的发展造成了早恋。上述案例中的孩子坦言只要能红,能让大家记住自己什么都觉得无所谓。这也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也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孩子对于男生都是追逐打闹也是一种反向的交往形式。【对策】

1.加强对其自我意识的教育

(1)让孩子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挣脱虚荣的禁锢,重新塑造自我形象。也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危害性,以实现自我解脱。

(2)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个人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我封闭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去追求一些虚幻与社会利益无关的自我实现,只能是最终在混沌中迷失自我,失去个人存在的意义。2.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青少年审美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在对自然,艺术,社会和人生的欣赏中获得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认识真正的美不仅仅是诸如明星所能带给我们的视觉和感官上的满足,而是更高的境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让孩子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3.注意与孩子的沟通

(1)学会倾听,认同孩子。老师和家长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做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2)注意平等与尊重,学会换位思考。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孩子所处的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看待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追星和早恋,只要把握好度就行,不要盲目崇拜。4.加强对榜样作用的正确引导

我们不完全否认个体崇拜的价值,我们所强调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崇拜对象,就算崇拜明星也要看到他成名前的艰辛,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他现有的成就。

5.父亲要在家庭中要扮演好角色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而案例中孩子的父亲忙于工作,而母亲的工作则相对比较轻松。于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渐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安定,常常表现为:

1、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2、理想与现实的困惑青春期的孩子,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他们用好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新世界,如发现与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就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困惑。

3、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4、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5、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我们家长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6、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7、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

8、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

9、劣等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业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变得孤僻。

8、自我显示青春期的孩子虚荣心很强,他们穿华丽的服装,在同学中做出哗众取宠的举动,目的就是要显示自己,这种倾向虽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应加以正确引导,否则易于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走上邪路。

当然,还不止这些。

所有这些变化和发展都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他们在各方面仍然是不完善、不成熟的:还不可能真正独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还没有成熟的感情世界,还不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不能真正与成人平起平坐,还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还不具备真正尝试爱情的条件。

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突然性、多样性、特殊性,不仅使青少年自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时也会让我们做家长的不知如何应付。往往是这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所以多数中学生的家长都感到了累----心累!

鉴于以上原因,首先家长应明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些变化是正常的,是青春期心理变化在行动上的体现,家长不必过分注意和担心,对孩子的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动不应过分压制。否则就会造成孩子与父母的心理隔阂、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更重要的是,父母应充满爱心地去对待孩子。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责骂,就会加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立。作为父母,应主动找孩子交谈,关心其学习,倾听其理想,并加以赞扬和肯定,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在谈话中了解孩子的烦恼和困惑,对症下药,找出消除其烦恼的正确办法。

第二篇:青春期心理案例及对策

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案例】

1.基本情况

女,初二。性格过于外向,喜同不同男生打闹,满校区追逐,有早恋倾向和严重明星情结。父母各尽其职,母亲基本闲赋在家,只负责孩子生活方面,爱好搓麻将,来精锐接孩子时即便同学科老师面对面遇到也不加以交流,纵容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比如饮食,几乎在校区的每顿餐都是麦当劳泡面或其他零食。父亲是高管,常出差,对孩子有教育投资意识但苦于无方。只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就好。孩子只畏惧父亲。

2.明星情结。

英语老师若想让其在黑板上翻译“他喜欢打篮球...”之类的句子,孩子一定会把“他”或“篮球”擦掉换成喜欢的男明星名字,老师上课无意中提到某个时间或是某个单词孩子就不禁自顾亢奋,大发言论,说那天是某个明星的生日等,一发不可收拾。课间休息时必放【美人天下】、【宫】什么的主题曲或在黑板上写一长串明星的相关信息,生日,星座,昵称,背的比26个字母都熟。

有次上课迟到,精神困顿,后来孩子自己说起原因,是前晚做喜欢的明星的PPT做到凌晨。同孩子闲聊过,孩子希望成为杨幂那样的明星,坦言只要能红,能让大家记住自己什么都觉得无所谓。老师个人把这种心理归结为缺乏被关注,无自信的状态。

3.早恋倾向。

老师个人而言更倾向是孩子早熟的说法。老师观察过孩子,发现她常追着不同的男生嬉笑怒骂,甚至有好几次等在男厕所门口,有次一个男生在上卫生间,孩子直接在门口兜了水朝男生浇了过去。而对于基本属于初次见面的男生(有次老师正在上课,一个学生过来拿书本)亦是一路追骂到陪读教室,老师甚是茫然。【分析】

从儿童到成年的过度期叫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迅猛,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与成熟的时期。青春期也是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同时又充斥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1.归属心理

人本主义马斯洛曾提出关于成长过程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是有需求的,按照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归属和爱的需求正是青少年所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因为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情绪的波动性,与父母的疏远,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冲突等。同时又由于当今社会所特有的特点如社会的流动性,传统价值观念的裂变等都加剧了青少年的异化感,孤独感,表现为对归属和爱的强烈的内心需求。

案例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有归属和爱的需求。她追星,沉静在明星或影视及其它活动中可以得到慰藉,获得一种心灵上暂时的平静与安慰。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也是她孤寂心理的反应。

2.爱恋心理 青少年由于生理上性发育,逐渐萌发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然而,由于青春期所特有的羞涩,自闭等心理作用,其在对于异性的行为上往往表现得特别紧张,甚至于一种反向的交往形式出现,借以掩盖其内心的向往。所以对于异性交往这一领域,青少年可以说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正是这种状态的出现,使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越发强烈,以至于几乎每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都有自己理想爱人的轮廓。而这种构想往往只停留在理想层面上,只是外表上的英俊或漂亮而不赋予任何内涵上的东西。而且现在的中学生对性意识发展比较早,他会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萌发对心理上的一种性意识,也就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懂得如何去扮演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且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一天天的发展造成了早恋。

上述案例中的孩子坦言只要能红,能让大家记住自己什么都觉得无所谓。这也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也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孩子对于男生都是追逐打闹也是一种反向的交往形式。【对策】

1.加强对其自我意识的教育

(1)让孩子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挣脱虚荣的禁锢,重新塑造自我形象。也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危害性,以实现自我解脱。

(2)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个人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我封闭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去追求一些虚幻与社会利益无关的自我实现,只能是最终在混沌中迷失自我,失去个人存在的意义。

2.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青少年审美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在对自然,艺术,社会和人生的欣赏中获得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认识真正的美不仅仅是诸如明星所能带给我们的视觉和感官上的满足,而是更高的境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让孩子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3.注意与孩子的沟通

(1)学会倾听,认同孩子。老师和家长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做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孩子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2)注意平等与尊重,学会换位思考。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孩子所处的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看待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追星和早恋,只要把握好度就行,不要盲目崇拜。

4.加强对榜样作用的正确引导

我们不完全否认个体崇拜的价值,我们所强调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崇拜对象,就算崇拜明星也要看到他成名前的艰辛,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他现有的成就。

5.父亲要在家庭中要扮演好角色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而案例中孩子的父亲忙于工作,而母亲的工作则相对比较轻松。于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渐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南大校区

pts 朱莉

第三篇: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所谓“闭锁心理”,是指学生由于某种思想误区或心理偏差,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自我封闭,不愿外露,从而对教育者的教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态度或逃避行为。

青春期的学生,与少年期比较,闭锁心理不仅表现显著,涉及面广,而且其情意的强度激增。常由此产生人格障碍,影响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影响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青春期闭锁心理的主要特征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同一个体。

闭锁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教参)

一是自我认识偏差。青春期心理的发展,使中学生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制约,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偏差。此时,他们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信心,也不愿别人了解自己,深怕被人看不起;或是清高,对别人不屑一顾,认为别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愿倾吐内心的秘密。进而产生了与他人难以沟通和了解的感受,觉得十分孤独。

二是内心较为脆弱。青春期的中学生,自尊心虽强,但内心较为脆弱。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人,很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所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就像一只很会保护自己的蜗牛一样,将自己缩在壳中,只留下两只触角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外界,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还有一些人出于防御心理,故意作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凡事清高、冷漠,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其实内心很脆弱;一旦别人真的不理他们时,他们又认为自尊心受得了伤害,因而越发与别人格格不入,结果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

闭锁心理的危害及防治(教参)

闭锁心理不仅使青春期的中学生觉得“活得太累”,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任其蔓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甚至会导致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消除孤独感呢?

正确认识自己。要消除闭锁心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如果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终日独处,你就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困扰;如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曲高和寡”,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主动开放自我。有闭锁心理的人总是等待别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其实,友谊在于培养,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献,不在于单方索取。因此,要想在同学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首先要主动开放自我,主动与他人沟通,主动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人拥有与你交往的安全感,才能使你的“以诚待人”,换来他人的“以诚相待”。当你能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率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教参)

善于关心别人。友情是在相互的“施”和“爱”中生长的。有的人对别人的事不闻不问、毫无热情,这种冷漠的态度正是孤独的孪生兄弟:你对别人冷漠,别人也会对你冷漠。冷漠导致疏远,疏远又导致感情上的距离和裂痕,这样怎么能不导致孤独?因此,要善于关心、体贴别人,善于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给予帮助。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被他人需要的人,是幸福的人,也往往是有向心力和好人缘的人。因为在助人的过程中,你增加了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并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你对他人的态度。此时,你又怎能感到孤独?(教参)

第四篇:青春期女生早恋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青春期女生早恋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青春初期是指心理学理论上对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划分,而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高中和中专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性心理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早恋现象不可避免成为部分学生的生活内容。据了解在高中阶段女学生有早恋现象的约占30%以上。许多女学生因为谈恋爱而无心学习,因年龄小的原因,她们对爱情矛盾无法正确处理,以至于出现了“五多”现象,即病假多、事假多、信件多、来客多、电话多等等。这种情况在重点高中要少一些,而普通高中和中专学校则比较多,学生的早恋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教育难题,也给许多家长造成了一些烦恼。因此正确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采取教育适当教育对策,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试析如下。

一、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的原因

1.生理原因

15~18岁的女学生第二性特征刚刚形成,生理变化引起了性心理的微妙变化。一方面她们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生理变化而产生羞怯感,另一方面她们又希望同龄异性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成熟而重视打扮和化妆。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她们希望与同龄异性交往的心理便应运而生。异性吸引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类的本能。由于女孩子的性特征发育要早于男性,因此女学生追求异性的心理也早于男生。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不仅产生“异性爱”的心理需求,而且自我控制的意志较脆弱,容易陷入早恋的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或出现性过错,所以有人称青年初期是危险年龄是有道理的。需要指出的是,青年初期少女的性爱心理是朦胧的或是理想化的,甚至有些少女把自己爱恋的男性作为崇拜的偶像而产生错误的爱情观念。如某地一名女中学生多次向已经结婚的班主任老师表达爱情,因遭到老师的拒绝而辍学离家出走。据笔者的调查,个别女学生早恋现象在小学高年级就有发生,初中阶段稍微多一些,而高中阶段则比较普遍。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女学生要加强性心理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使之 1 能够健康地渡过这个危险期。

2.社会文化生活中对性爱的描写泛滥,促使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意识的发展

15~18岁的少女一般都喜欢看小说、电视、电影和戏剧等,大都喜欢唱歌。然而我国的文艺界这些年来却大肆描写性爱,这种精神生活的刺激,对正处青年初期的少女的性心理起到了催化作用。甚至在文艺自由的口号下,相当多的黄色文艺作品也流向了社会,成为导致少男少女性过错的腐蚀剂。如这几年一些港澳的情爱小说充斥大陆,其中很多被搬到电影和电视上,甚至连一些传统的古代爱国题材的故事也被人为地加进了爱情内容和床上内容,这些文化对青年初期的少女影响极大,为了获得“白马王子”的爱情,少女的表现往往是大胆而冲动的。如某中专的一名女学生在周日回家去电影院的路上看到一名长得非常漂亮的男孩,她便故意用自行车撞他而相识。双方认识不到两天,便把这个男孩子带回了学校附近的旅店里同住了两天。过了一段时间,当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名更漂亮的男青年后,便与前面那名男孩子分手了。

3.相互攀比心理的刺激,激发了早恋行为的公开化

据了解,一些学校的学生的早恋是受同学或知心朋友的影响,为了不失面子而加入早恋者的行列的。青年初期的少女喜欢三五成群结成小团体,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往往形成不同的多个小团体,而有的小团体则是早恋同盟者的小交际圈。好朋友在一起无话不谈,先行早恋者难免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早恋经验。在朋友的言传身教下,一些少女便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白马王子”,以结伴成双向朋友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没有“对象”也没关系,早恋先行者便担当起红娘的角色。在这种不肯输给别人的心理作用下,一批批少女便开始早恋了。她们时而相互攀比,时而争风吃醋,使学生早恋公开化。如笔者在调查中,一名女学生表示“我和我对象老铁了”。有些学校的女生甚至把早恋的对象公开带到学校炫耀,甚至有的少女便因此而导致性过错。如某中专学校在假期发现女学生宿舍里有人,值班教师一查发现是两对少男少女在同一房间同居多日。

4.家长和教师的压抑性教育,激发了女学生早恋的逆反心理

由于社会上反对早恋的呼声很高,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女儿因早恋耽误了学习或发生过错,对女儿的异性交往采取了限制措施。而一些学校的教师害怕学生早恋发生过错,把早恋看成是洪水猛兽,对男女生交往表现得草木皆兵。于是家长和教师共同采取了压抑和限制的教育对策。有的家长对女儿与男生的交往盘根问底、处处限制,甚至偷听电话、偷看日记、偷看信件等侵犯女儿隐私的行为经常发生。有时不了解情况对女儿与男生的交往进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和责备,或者对来访的男生横眉立目,严重伤害了女孩子的情感。而一些教师对男女生交往也采取了限制政策,对男女生的交往经常表示出怀疑态度,甚至对刚刚产生的早恋现象采取了公开批评和处分等错误做法。青年初期的少女独立意识和反抗心理都比较强,她们有自己的处事哲学。在高压政策下,她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本来男女生是正常交往,突然来自于权威方面的压抑和限制,在反抗心理的作用下,被限制的双方会立即增加接触的次数,甚至使双方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结果被推向了早恋。如某市的一名中专女生因为和一位高中的男生多来往了几次,在政府机关当干部的父亲便和妻子共同对孩子进行了责骂和殴打,结果本来对恋爱还没有什么感觉的少女便跑到了那名男同学的家里寻求保护。由于在男孩子家里感觉到了温暖,这名女孩子便公开向父母表示“我非他不嫁”,迫使父母举起白旗。可见过分的压抑和限制可以使少男少女产生逆反型的早恋。

青年初期的少女早恋原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有社会原因,也有家教失误的原因,但以上这四种原因是主要的。如何解决青年初期女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教育方法不灵,空洞的说教无用,限制和压抑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女学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以促进她们身心健康成长。

二、解脱女学生早恋的教育方法

对女学生早恋现象进行教育,应该考虑她们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好。

1.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疏导法

鉴于青年初期少女的早恋与生理变化有关,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破除学生的性无知,使学生对男女的生理特点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有所了解,不再对异性感觉神秘,也就能降低学生的“性冲动意识”。针对学生的性知识教育还可以采取心理咨询教育方法。心理咨询教育应当采取集体咨询形式和个别咨询形式相配合,同时开展一些性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搞讲座时应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集体咨询可以解决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短期教育效果比较明显。如在一次咨询中,一名学生用纸条提问:“当遇到别人向我求爱时怎么办?”笔者当即回答:“女孩子接到男孩子的求爱信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你已经成熟并能引起男孩子的兴趣和好感。你首先应该向他表示感谢。但是学生时代谈恋爱有许多不利的方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用事实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性后,又告诉她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拒绝对方又不会使对方感到难堪还会与自己保持友谊。这种心理咨询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个别咨询可以消除学生羞愧感,使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一名学生因失恋而求教于笔者,笔者告诉她:“早恋的成功率本来就不大,青年学生没有社会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了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必然会重新考虑婚姻标准的。对于游戏式的早恋,只有自己斩断这根不结实的情丝。既然对方已经不爱你,你就没有必要为此而苦恼,你应该为这种解脱而高兴,赶紧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将来一定会有合适的爱情在等待你。”后来这个学生很快摆脱了精神上苦恼,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也找到了幸福的婚姻。

2.精神转移疏导法

青年初期的少女喜欢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阅读各类文艺作品,我们应该利用她们的这种情趣。所谓的精神转移疏导法,是指开展多种多样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把处于“爱情朦胧期”的学生的剩余精力及时转移到她们感兴趣的活动上来,以冲淡恋爱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因为许多女生的早恋与学校精神生活 枯燥有关,她们感觉无聊而用“爱情”填补精神上空虚。所以适当开展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才能获得发展,同时也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3.说服教育、自我解脱法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教师可以用事实进行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恋爱也是公民的自由,任何法律也不限制。但是,在未成年学生集中的学校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健康成长,必需禁止早恋。因为早恋不仅要影响学习、违反学校纪律,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发展,弊大利小。对于感情脆弱、顾虑重重的学生,可以迂回教育,通过耐心的说服帮助她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还可以为她们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之逐步认识早恋的荒唐性,以实现自我解脱。如前文介绍的那名跑到男同学家、公开反抗父母的学生,其恋爱态度可谓坚决,但在她回校后,经过班主任的多次说服和教育,终于自己斩断了所谓的爱情,把精力用于学习上。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几年后,找到了一名合适的男青年,婚后双方很幸福。

总之,解决青年初期女学生早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促使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525心理网

第五篇:青春期案例及分析

青春期案例及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这时候,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便可进入一个健康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或处置不及时,学生就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等。下面就我处理过的一个典型案例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刘某,男,15岁,初二学生。智力较好,但只有数学成绩较突出,其他成绩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他名字,他就狡辩、不承认,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前段时间,数学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叫他到办公室,他死活不去,老师一拉他,他就抓住门或课桌,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算了,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我为此进行了家访,家长态度很好,表示愿与老师好好配合,但过后孩子在学校照样我行我素,还经常打同年级的孩子。问他为什么打人,他说看他不顺眼我就打他。回答真是让人好气,真是个令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案例分析:

由于初二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刘某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刘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常常不一致。

二、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同时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三、初二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为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个案处理:针对刘某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处理方式: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指导他进行自我调节:在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课间、课外活动时抽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跟刘某谈谈心,能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他,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样把刘某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对待刘某,我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有一次,他因小事,与别的班级的学生发生矛盾而打架。事情发生后,我没有一见他面就责骂他,而是心平气和地与他交谈。举一些法律上的案例,让他清楚,与别人动手打架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他听后一脸的无所谓。我再跟他讲十五岁的人生是应该怎样的精彩,我们应该怎样去利用,否则会懊悔一辈子。他的神情开始变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然后我告诉他,班上别的孩子对他的期望,大家都相信他能醒悟,改变,大家都在盼望着他的进步。这时,我看见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我赢了,这块顽石开始被我软化了。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我充分利用刘某在数学方面的优势,让他成立一个数学兴趣小组,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4、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刘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我平时就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5、与家长沟通与协调: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刘某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效果:

通过一时间的努力,刘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数学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能按时交了,数学成绩也有所提高。是啊,“没有阳光染不绿的小草,只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只要我们有心,很多所谓的“问题小孩”都是可以改变的。

反思: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教育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优秀的孩子备受关爱,可是当孩子出现逃学厌学、沉迷网络、性格叛逆、离家出走、网恋早恋、自闭抑郁、小偷小摸、奢侈浪费、痴迷赌博、离家出走、戒除网瘾、叛逆心理、亲情淡漠、夜不归宿、品行障碍、抽烟酗酒、性格孤僻、学习困难等问题时,有谁来关心他们的教育?广州加利福朝阳致力于每个孩子的培养,一次机会、会让孩子一生美好,它已让数千名孩子步入健康成长的快车道、家庭洋溢着幸福温馨。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下载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春期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五篇范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及对策 江苏省泰兴市天星小学 曾宏 摘要: 新课改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但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家长传统的教育子女的观念,导致现在中小学生中出现不......

    青春期心理

    如何克服青春期逆反心理 课题组长:刘嘉欣 课题组员:刘嘉欣、 方奕舒、 方奕欣、 苏高仪、 王 健、钱明勇 指导老师:黄小虾 【摘要】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

    青春期心理

    一、导入 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还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聊什么呢?现在我想和大家聊的是,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来找我聊天的初三、高三的同学谈及得最多的问题。 二、考试焦虑......

    青春期心理

    第三讲 面对青春的萌动 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两性心理变化,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2、了解异性交往应当把握的原则; 3、学会处理情感的困惑和烦恼,与异性正常健康地交往。......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塘溪镇上城小学 胡永菊 “人之初,本爱学。” 人从呱呱坠地后,他就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因此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近年就业政策与形势——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近年就业政策与形势 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 1. . 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入世 影响。 据国......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网站/xuexiao/35852/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

    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培训作业之专题讨论 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海原县李旺镇教委买玉忠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