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共)
浅论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0.引言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实践内容,物理学科的绝大多数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物理实验也可以去验证存在的物理现象,可以说理论与实验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提出了改进和创新,通过对国内外初中物理实验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出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物理实验所蕴含的规律和事实,为培养我国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奠定基础。1.问题的提出
1.1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下的要求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国教育开始进入素质教育时代,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和内涵,并且熟练掌握多方位的专业技能。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时代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加强我国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力以及独立自主能力,由此可见,实验是初中物理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内容。物理实验一般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关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物理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在思维能力、严谨性以及精神意志等方面都会起着积极的影响。
1.2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1.2.1国外初中物理实验现状(1)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物理实验教学达到了高度重视,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充分肯定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西方国家的学生无论是创造性思维还是动手操作能力都明显强于我国。在美国初中物理教学中,每个物理教师基本都配备着专用实验教室,教师也十分尽心尽责地从事实验教学探究,专注于创新性、趣味性的实验教学研究。曾经我国初中物理课本上的一个有趣案例引起了国际关注,题目为“猴子掉落后,瞄准的猎枪是否会击中目标”。中国师生为解决问题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公式计算,但是美国师生则通过实验设计来探究答案,这一例子充分体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以及他们思考模式和思维形式的创造性。(2)物理实验教学具有趣味性和广博性
西方发达国家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上遵循着趣味性、广博性的特点,无论实验课题选择还是实验过程设计都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学校对于物理实验内容的选择主要偏向实用性和生活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实验课题还会定期更新,做到与时俱进。美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小学到大学都十分强调物理概念的通透性,对于数学计算并不太注重,这与我国实验教学情况有着极大的区别。洛杉矶1992年的青少年竞赛中,参赛作品涵盖的知识面涉及了多个自然科学科目,通过将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其他自然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实验作品,这体现了美国追求自然科学的广博性和趣味性。
(3)实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国外的实验教学形式不仅丰富多彩,还十分灵活多变,他们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来完成实验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来模拟实验,甚至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形式来鼓励学生回家制作小实验,这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教学已经从学校渗透到家庭,并且有机融合了先进技术和基础操作。哈佛建立了一种“HOME LAB”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实验工具和参考资料,并且还有“HELP LAB”为学生服务,辅助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实验小作业。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十分注重计算机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引进了计算机技术,同时还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双向交流的母的,还可以高效地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最终轻松地完成实验报告。1.2.2国内初中物理实验现状(1)物理实验教学观念的偏差 在我国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只注重教学理论和物理计算的传授,对于实验操作还是抱着“有空余可是就做一做”的教学态度,这一教学观念上的偏差直接导致我国素质教育目的的变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实验步骤的理论讲解,却不采用操作演示的形式来进行直观教学。同时,由于新课标改革,初中物理测试中增设了实验过程和操作的题目,因此,教师一度认为学生不会实验操作并不是大问题,只要熟知和掌握实验过程和步骤能够应付考试就行,其实这一现象还意味着我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实验才做步骤单一枯燥,缺乏新鲜感,因此对物理实验无法激发兴趣和热情,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物理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少,不具备实用性,只需要背一背相关考试实验理论就行。由此可见,师生对实验的理解偏差给素质教育的实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不当,形式单一化 随着新课标改革,吴磊教学大纲也相应地进行了创新优化,新课标物理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编制手法,对于曾经十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内容都采取了保留措施,给学生预留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和拓展空间,但是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来进行操作,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改革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根据某一定律或定理来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极易造成将探究性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的局面,这一实验模式通常不需要思考和分析研究,只需要依葫芦画瓢就能完成操作。这一错误操作不仅违背了实验的真谛,还禁锢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多方位思考的发展。(3)物理实验趣味性不强,实验条件薄弱 我国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缺乏兴趣,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物理实验趣味性不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光、电和磁场,其实这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自然的课题,但是在实验中往往都是验证性实验多,根据一成不变的步骤和内容进行操作,这单一枯燥的操作无法激发学生的激情,如果将电学实验与生活中的电动玩具联系起来,让学生亲手制作电动模型或者玩具,这必定会引起不同的反响和效果。另外,由于对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理解偏差,并且无论是学校还是师生都不重视,学校的实验条件也相当薄弱,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财政经费不必浪费在空置的实验室上,因此导致实验条件和环境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有的学校都不开放实验室,或者将实验室改装成教室或办公室使用。2.概念界定 2.1新课改
在新课标改革中,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课程形式改革,都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而服务,通过科学探究过程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新课标规定初中物理课程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加强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练习,强调终身学习、创新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2.2物理教学理念
物理教学首先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目标,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其次,物理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走向社会,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并且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系,积极引入先进科技的应用。最后,物理教学要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强调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3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不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物理教学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物理教学实验是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通过特定的实验设备和工具,从而获取某一定律真理的实践活动。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初高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理论与改革,2011.(04).[2]孙昌会.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J].课题研究,2012.(1).[3]王介村.初中物理教学理念新探 [J].中学物理,2014.(7).
第二篇:改进创新实验
改进创新实验:
1.制备Fe(OH)2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试管2支、酒精灯只、长滴管两支、FeSO4溶液、NaOH溶液
2.电解质导电性实验:
实验用品:学生电源一个、导线6根、电解槽一个、烧杯一个(100ml)、石墨电极一对;
食盐、蒸馏水
3.浓硫酸脱水实验环保改进法
实验用品:500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一个、50ml烧杯一个
NaOH溶液、蔗糖、浓硫酸
4.H2S与SO2反应的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50ml烧杯一个、试管2支、滴管与一只;
Na2S溶液、Na2SO3溶液、盐酸溶液
5.焰色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蒸发皿一个、酒精灯、火柴
NaCl、无水乙醇、量筒。
改进创新实验:
6.制备Fe(OH)2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试管2支、酒精灯只、长滴管两支、FeSO4溶液、NaOH溶液
7.电解质导电性实验:
实验用品:学生电源一个、导线6根、电解槽一个、烧杯一个(100ml)、石墨电极一对;
食盐、蒸馏水
8.浓硫酸脱水实验环保改进法
实验用品:500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一个、50ml烧杯一个
NaOH溶液、蔗糖、浓硫酸
9.H2S与SO2反应的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50ml烧杯一个、试管2支、滴管与一只;
Na2S溶液、Na2SO3溶液、盐酸溶液
10.焰色实验改进
实验用品:蒸发皿一个、酒精灯、火柴
NaCl、无水乙醇、量筒。
第三篇:创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手段
创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手段
新课改要求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还能通过不断的改革研究,提升教学的成效。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不但提升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力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发现了一个规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根据这一特性,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应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亲近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应经常性地和学生开展交流,了解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和学生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被尊重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引入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成效
现代化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不能再墨守成规,使得教育方式停滞不前,更不能以消极的态度抵制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提升教学的成效。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需要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在导入环节上,先播放相关的视频影音资料,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更积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教学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满足不了教学工作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补充和拓展教材的教学信息,能对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发挥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信息容量大、演示方式新颖,能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
三、开展分组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得到认可和重视。所以,教师应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重点位置,并发挥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从三方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应将优秀生和后进生合理分配,并保证小组成员在5~6人,这样,学习的气氛更加浓烈,合作研究的优势逐步体现。其次,可以改进教学的互动方式,教师在新型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出一些有助于思维发挥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的探讨和研究,引领学生掌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高答案的完整性与正确率。最后,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3~5分钟,开展“当堂测试”,这样有助于改变因课后练习而信息反馈迟缓的现状,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及时地改进和实施下一步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四、设置科学阅读,巩固薄弱环节
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目标任务的前提下,针对以往教学活动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进行探究,努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读写水平有限,也是造成教学成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尝试将每周的一节早读课改为阅读指导课,通过课程设置的改变,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可利用其中一节课的时间来确定本学期的阅读数量和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计划,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早自习中布置口头小作文,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训练,让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作文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侧重因材施教,促进整体进步
只有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成效,所以,教师绝不能轻言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层次,并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差异性,针对每一个层次,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层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可从提问到当堂练习中,体现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兼顾个性化需求。在考试的环节中,教师可设计A、B卷,针对后进生考查较低难度的知识面,以此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只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手段,把创新理念融合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就一定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第四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与改进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与改进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 改进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创新。下面就本人教学实际情况和几年来参加和观摩化学实验创新比赛以来的经历和见闻进行总结,从化繁为简、多步组合、改进创新、补充强化、增设必需的实验、微型节约、绿色环保等几个方面谈谈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请大家指正。
一、化繁为简
化学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四个实验可以用一个装置完成,方法是,取一个三通管,在它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不一会,可观察到下部的试纸变红,而上部的试纸不变色,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的上方,观察到火焰无变化,再把燃着的木条放在下口处,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还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最后将三通管取下来,把试纸变红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很快看到试纸由红色重新变成蓝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此实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更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
二、多步组合
根据化学实验应现象明显、易于比较和力求省时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多步实验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多种金属和酸的反应可一次完成,以比较其反应的快慢;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在生物实验用的玻璃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硫酸
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如果把实验现象投影到屏幕上效果更加好。
酸溶液使石蕊和酚酞的变色与碱溶液使石蕊和酚酞的变色同时做,对比实验更易使学生记住这些颜色的变化;NaOH和FeCl3、NaOH和CuSO4的实验同时演示,四种不同的颜色变化更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注意;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实验同时进行,更易比较它们的区别;较高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学生看清了的KNO3大量析出而NaCl则几乎没有,理解了结晶的两种不同方法。
三、改进创新
达尔文说:任何改进,都是进步。同样对实验的任何改进往往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改进装置
对实验器具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方法更简单,效果更明显,说服力更强。
例如:在做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二)改进过程
有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步骤的不严密,可能导致产生错误的理解,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捷,实验步骤更加合理,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进一下实验过程。例如: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在此探究活动中,学生设计的众多方案中有这样一例 :由于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将CO2与NaOH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HCl,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但是对这样的设计方案过程中是否严密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因为CO2也能与H2O反应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32-,怎么知道是Na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还是H2CO3中的CO32-与酸反应放出的CO2?怎么消除H2CO3的影响?
所以将实验过程做了一点改进:先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分解,再滴加HCl。经过改进,这个实验方案变得完整,实验证明,加热后,再滴加HCl,有气泡产生,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使实验解除了疑问,获得了准确的结论。也培养了学生养成怀疑的精神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改进方法
有的实验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例如: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时,现象不很明显,于是做了如下改进:将试管注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移开火焰,水停止沸腾,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少量,发现溶液又重新沸腾,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又沸腾了。
例如:对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课本中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作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们对这个实验做了改进后,成功率很高。在倾倒二氧化碳时,在烧杯内壁处放一短颈漏斗,将二氧化碳从漏斗倒入,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
四、补充强化
对一些实验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例如:在做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书上只让学生探究了氧化铁与稀盐酸的反应,为了更进一步探究这一性质的普篇性,增设探究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并对传统的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使这段变黑,然后趁热放进稀硫酸中,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螺旋上的黑色消失铜丝又变得光亮了,溶液也由无色变成蓝色。这一实验具有节约、省时、形成对比的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性质的理解,实验现象的记忆,又巩固了铜的化学性质,增强了实验效果。
五、增设必需的实验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还不够,大量的实验需要改进,以增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如何让学生信服和领会? 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
(一)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
(二)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再如:NaOH和CO2能否反应,教材是直接给出的,这难以使学生信服,因此很有必要增设。我采用的是“喷泉实验”,如右图,操作如下: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先加入约5 gNa2CO3粉末,然后再加入5 ml浓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CO2,然后倒入5-10 ml浓NaOH溶液,迅即塞好带有导管的橡皮塞,晃动烧瓶,使其充分反应,将它倒置在铁圈上,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可观察到水迅速地进入烧瓶且变为红色,形成美丽的喷泉!学生会立即得出这是CO2反应完的缘故。这时再分析CO2和NaOH的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便是水到渠成了,学生也更感兴趣了。
(三)在讲解分子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化学老师一般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八月桂花香”、“墙内开花墙外香”、湿衣服晾干”等。这样既空洞又抽象。如果用碱的通性之一:碱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这样一条性质上设计一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小魔术。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实验:先在一张滤纸上用无色酚酞试液画上一只小动物(如:小猫、小狗、蝴蝶等),再用细线系在铁架台上,然后在滤纸的正下方放一只盛有浓氨水的烧杯,立即会看到滤纸上出现一只清晰的、红色的小动物。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对化学产生的良好感情,又可以激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六、微型节约
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比常规实验节省得多,且许多实验还可以采用代用品作实验,在仪器上花费也很少,故微型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经费。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较强的参与意识及微型实验内在的魅力,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例如:用滤纸片作为载体可以完成许多的化学实验,在滤纸片上完成化学实验相对于在试管、烧杯中完成化学实验既节约药品,又方便操作。
(一)、液体与液体的反应实验(以碱与指示剂的反应为例)
实验过程:(1)取两块滤纸片,将其分别放置在表面皿的不同位置上,然后在其中间部位分别滴上一滴氢氧化钠溶液.(2)再在两滤纸片上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部位分别滴上一滴石蕊试剂和酚酞试剂,即可观察到滤纸片上的颜色变化。
(二)、例如: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的实验
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小烧杯代替大烧杯、用小贝壳代替小烧杯,分别在贝壳内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小贝壳也可以用干奶片的空塑料面板代替。)
七、绿色环保
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学的新发展和重要特点。化学实验绿色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需要,也是了解现代化学发展和趋势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常常是有毒的物质参加反应,若处理不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针对这一问题,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新,对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
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有一定的污染,在做这个实验时作了以下改进,并将模拟酸雨的危害一起作,具体是:把一个小燃烧匙的柄固定在橡皮塞上,在集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的水,放入一粒锌、一小块大理石和一片树叶。将少量的硫在燃烧匙内点燃,马上观察火焰的颜色后,伸入集气瓶,塞上橡皮塞,观察火焰颜色变化,熄灭后振荡,一会儿,就可以看见锌和大理石表明有少量气泡冒出,树叶发黄。该实验集几个实验于一体,验证了氧气的性质,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消除了实验中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总之,化学实验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和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第五篇: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
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七班:
田俊涛
段雨轩
尹方怡
黄朝晖
李佩瑶
任豪
薛江波
一、理论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钻研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1.实验初探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2月
(1)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物理教学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2)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探究的素材,设计指导的方案,准备必要的硬件设备。
2.实验发展阶段
2013年2月———2013年4月
(1)组织开题报告会。对方案论证和评审,领导动员,课题组成员介绍前期研究情况,交流心得,互相切磋。
(2)指导选题。指导学生在拟定的素材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设计、准备材料、了解实验过程、达到的预期,或根据教材的某一个问题确定探究实验。也可以是依据学生在自己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实验。课外实验活动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实际进行小实验。
(3)组建课题组。课内活动小组一般以学生的座位就近为原则兼顾学生能力水平做适当的调整。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在人员人数上视情况对个别组织适当调配。每个教师担任2—3个小组的指导工作,保证小组的探究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
(4)活动的开展。发动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问题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5)活动的阶段性小结。在活动开展一端时间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学生在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撰写有关小结文章或感想。
(6)课题组中题小结。对工作进行回顾与检讨,调整方案积累素材并撰写中期课题报告。结题工作: 2013年4月
3.评估鉴定。评估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学校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三、实施的方法:
1、积极的引导;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会提问;
3、指导学生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鼓励学生亲手做自己设计的实验;
4、重视实验过程,不过分强调实验的严密性;
5、学会总结分析,评估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6、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在实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积极开展互相交流,相互合作。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于用语言、文字、图表、实物和简单的实验来表达或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实施物理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2、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我们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
五、物理探究实验的自评结论:
1、通过实验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了。
2、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兴趣,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作用。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了自主的用探究的、实验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问题。
4、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5、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6、通过实际的操作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在现行的条件下,在大家的努力下是切实可行的。
六、问题和不足:
1.我们感到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探究性实验活动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课后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教材和实行新的评价制度。
2.要在课堂上大量的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做到尽可能基本配套,取用方便。要靠课后或课前的老师或同学自备自制一学期搞数次还可,多了老师和同学在准备费的时间太多,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设法解决。指导教师:孙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