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方机构进行PPP项目绩效考核的思考
从选择标准上来看,选择第三方绩效考核机构应当重点关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立性。目前的相关政策规定并未对PPP项目绩效考核第三方机构相关资质要求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随着PPP的发展,从事PPP项目绩效考核业务的专业第三方机构也必将应运而生,如无明确的准入门槛限制,将使绩效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方评价所具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难以保证。第三方机构一方面要具备相关的工程、审计、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与PPP项目相关的行业经验,才能对项目全过程绩效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单个第三方机构难以具备PPP绩效考核所需的全部专业资质、技能的问题,也可以允许多个机构组成“联合体”的形式,共同对具体PPP项目进行绩效考核。
从选择程序上来看,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PPP项目绩效考核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因而应当遵守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程序要求。根据项目的特点,按照相关规定通过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程序,既能保证委托中介机构程序的规范性、公开性和竞争性,又可以保证选定的中介机构具备开展绩效评价的实力。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第三方考核机构的选择过程,最大限度保证所选取考核机构的中立性和独立性。
四、PPP项目第三方绩效考核关注的重点
不论是由政府方主导还是第三方机构主导,PPP项目的绩效考核都应当重点关注PPP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成本收益、项目效益等技术性指标,同时也不应忽略 PPP项目的社会效应的考核。以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为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典型的邻避型项目,环保风险及民意反对风险是其特征风险。因此,项目建设运营中应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将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第25号令)第四十三条就曾明确,对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应当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PPP项目的内容是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仅是特许经营项目,所有的PPP项目都理应将社会公众的意见作为考核的重点。
此外,随着项目的推进和项目运营的持续开展,PPP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合同一些与项目实际脱节的条款会逐渐显露出来,这就需要第三方机构借助行业同类项目的数据进行调整优化,从机构本身的专业性出发,不断调整项目考核的标准,保证PPP项目动态的考核。
五、PPP项目第三方绩效考核与付费的挂钩
如前所述,PPP相关文件要求“付费与绩效考核挂钩”(财金〔2016〕92号),绩效评价结果应当作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取得项目回报的依据。但是,绩效考核结果是否只是作为付费公式测算结果的调整系数,变成一个简单的“扣费机制”(先按公式计算付费金额,若考核不达标就相应扣减),还是将绩效考核作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的一部分,与中期评价有机结合,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例如,PPP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在每年的绩效考核环节“回头看”,对该项目的使用者付费收入、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与以前年度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与实施方案的预期数据进行对比,评估PPP项目是否真正“物有所值”,是否真正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变化,包括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波动、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支出的发生、利率和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变化,都会给PPP项目的绩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绩效考核环节加入风险因素,持续进行压力测试(包括单因素及多变量的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将绩效考核变成PPP项目“年度风险体检”的机会,纳入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之中。在此过程中,为了提升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智能机器人”实时收集宏观经济变量、项目公司的财务数据,按季度甚至月度进行体检,发出预警信号、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考核与不断改进。
六、结语
在2017年8月1日财政部召开的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强调,对于不包含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项目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进一步明确,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项目不得入库。可见在PPP项目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主管部门对PPP项目监管的核心从追求“量”逐渐向提高“质”转变,PPP项目的绩效考核作为激励社会资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格外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关注和重视。
由第三方主导的PPP项目绩效考核不仅是代表政府方监督社会资本方,还可以代表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合作关系,提升双方合作的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PPP项目的绩效考核因项目特点不同而变化多样,建立正确反映各方风险、适应项目需求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个现实难点,第三方绩效考核机制以其灵活性、中立性、专业性的特点,理论上可以满足PPP项目绩效考核的需要,但是具体制度如何设计、如何保证考核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篇
绩效考核是ppp项目中政府向社会资本付费的主要依据,不论是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绩效考核都被要求作为付费或对PPP合同约定的价格进行调整的机制,同时也是评价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及效率的依据,是PPP项目中利益和风险分配的核心。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以下简称“92号文”),进一步规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以下简称“项目库”)管理。对于项目付费安排,92号文规定“未建立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项目建设成本不参与绩效考核,或实际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的”项目应当清理出库。此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等文件已经要求“付费与绩效考核挂钩”,但92号文显然是要“动真格”,明确违者将有“退库”的风险,进而影响项目获得财政预算安排,这使得“如何建立PPP项目绩效考核机制”问题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一、政府方主导下的绩效考核模式的不足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第25号令)规定,“实施机构应当根据特许经营协议,定期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绩效评价。”据此,PPP项目绩效考核的主体是项目实施机构,也即政府方的代表,实践中多数PPP项目也是这样操作的。但是这种由政府方实施的绩效考核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具体来说:
1.目标的冲突性。对于政府方而言,采用ppp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而对于社会资本方而言,参与PPP的目的则在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和价值导向的差异反映在PPP项目绩效考核中,就表现为由政府方单方主导的绩效考核体系,不论是程序设置还是考核标准,都未必能充分反映社会资本方的合理利益诉求。政府方既是PPP项目的参与方也是评价者,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容易造成实操中的矛盾与纠纷,也未能体现PPP模式所倡导的公私双方平等的精神。
2.项目的专业性与复杂性。PPP模式的初衷之一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PPP项目中的技术性问题,社会资本方才是真正的专家,政府方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对于智慧城市等综合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PPP项目,政府方对社会资本方进行绩效考核难免力不从心。另外,虽然PPP项目前期的实施方案或合同等文件中都会对绩效考核的标准做出约定,但考虑到项目的复杂性,考核的标准可能并不一定完善,随着项目的深入,静态的考核标准也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如何应对项目动态的考核需要,对政府部门而言也是个难题。3.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主导甚至全权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如果没有顺畅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政府方对于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资本方的勤勉程度都无从知晓,政府方只能对照实施方案或PPP合同中约定的考核标准,根据社会资本方传递的信息作出判断,对于表面的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关照不足,亦不能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项目的影响,考核最终流于形式。
PPP项目的绩效考核涉及整个生命周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不少PPP项目建设期一结束,政府方就不再投入精力对项目的运营阶段进行监督考核,这也导致相较于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的PPP项目绩效考核更显薄弱。要追求PPP项目绩效考核的高效、专业、公平,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动态的考核,就成为必然趋势。
二、第三方绩效考核机构角色定位
在PPP项目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有益于加强PPP项目绩效考核的科学性、长效性、综合性。但是对于第三方机构在PPP项目绩效考核中的地位和角色,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意见尚未能统一,反映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存在不同规定。第一,第三方机构提出意见模式。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中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绩效评价,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提出评价意见。”据此,PPP项目绩效考核的主体仍然是政府的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的角色则是受政府部门的委托,作为政府部门的外部“顾问”提出意见,但是最终意见是否被采纳决定权依然在委托方(政府部门),此种模式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绩效考核。
第二,政府考核为主,第三方绩效考核为辅模式。财政部《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通知》(财综〔2015〕15号)(“《通知》”)规定,“政府……进行全过程监管和综合考核评价,……,引入第三方进行社会评价。”尽管“社会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对项目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但是与第一种模式不同,《通知》中要求第三方机构的评价将作为项目价格、政府补贴、合作期限等调整的依据且强制向社会公开,第三方机构的考核意见对于各方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第三,第三方机构主导绩效考核模式。财政部《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意见》(财建〔2015〕90号)在论及水污染治理PPP项目的绩效考核时,并未提到以政府部门为主体,而是强调“推广第三方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和项目后评价机制”,即由第三方机构对PPP项目的绩效考核中技术性问题作出考核评价,第三方考核机构并非只是走个过场、装点门面,政府需对评价结果加以应用,作为决定是否调整社会资本方获得的项目回报的参考依据。此种模式下,评价与决定的程序相分离,赋予第三方机构较大的自主权及独立性,有助于增强第三方评价的系统性及效率性。
三、PPP项目第三方绩效考核机构的选择
第三方机构的选择直接影响着PPP项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而影响PPP项目的实施效果。作为独立于PPP项目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第三方机构,既可以是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机构,也可能是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怎样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应当主要从选择标准和选择程序两方面把握。从选择标准上来看,选择第三方绩效考核机构应当重点关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立性。目前的相关政策规定并未对PPP项目绩效考核第三方机构相关资质要求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随着PPP的发展,从事PPP项目绩效考核业务的专业第三方机构也必将应运而生,如无明确的准入门槛限制,将使绩效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方评价所具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难以保证。第三方机构一方面要具备相关的工程、审计、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备与PPP项目相关的行业经验,才能对项目全过程绩效目标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单个第三方机构难以具备PPP绩效考核所需的全部专业资质、技能的问题,也可以允许多个机构组成“联合体”的形式,共同对具体PPP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从选择程序上来看,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PPP项目绩效考核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因而应当遵守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程序要求。根据项目的特点,按照相关规定通过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程序,既能保证委托中介机构程序的规范性、公开性和竞争性,又可以保证选定的中介机构具备开展绩效评价的实力。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第三方考核机构的选择过程,最大限度保证所选取考核机构的中立性和独立性。
四、PPP项目第三方绩效考核关注的重点
不论是由政府方主导还是第三方机构主导,PPP项目的绩效考核都应当重点关注PPP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成本收益、项目效益等技术性指标,同时也不应忽略 PPP项目的社会效应的考核。以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为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典型的邻避型项目,环保风险及民意反对风险是其特征风险。因此,项目建设运营中应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将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第25号令)第四十三条就曾明确,对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机构应当将社会公众意见作为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PPP项目的内容是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仅是特许经营项目,所有的PPP项目都理应将社会公众的意见作为考核的重点。
此外,随着项目的推进和项目运营的持续开展,PPP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合同一些与项目实际脱节的条款会逐渐显露出来,这就需要第三方机构借助行业同类项目的数据进行调整优化,从机构本身的专业性出发,不断调整项目考核的标准,保证PPP项目动态的考核。
五、PPP项目第三方绩效考核与付费的挂钩
如前所述,PPP相关文件要求“付费与绩效考核挂钩”(财金〔2016〕92号),绩效评价结果应当作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取得项目回报的依据。但是,绩效考核结果是否只是作为付费公式测算结果的调整系数,变成一个简单的“扣费机制”(先按公式计算付费金额,若考核不达标就相应扣减),还是将绩效考核作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的一部分,与中期评价有机结合,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
例如,PPP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在每年的绩效考核环节“回头看”,对该项目的使用者付费收入、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与以前年度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与实施方案的预期数据进行对比,评估PPP项目是否真正“物有所值”,是否真正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PPP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变化,包括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波动、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支出的发生、利率和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的变化,都会给PPP项目的绩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绩效考核环节加入风险因素,持续进行压力测试(包括单因素及多变量的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将绩效考核变成PPP项目“年度风险体检”的机会,纳入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之中。在此过程中,为了提升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智能机器人”实时收集宏观经济变量、项目公司的财务数据,按季度甚至月度进行体检,发出预警信号、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考核与不断改进。
六、结语
在2017年8月1日财政部召开的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强调,对于不包含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项目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进一步明确,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的项目不得入库。可见在PPP项目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主管部门对PPP项目监管的核心从追求“量”逐渐向提高“质”转变,PPP项目的绩效考核作为激励社会资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格外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关注和重视。
由第三方主导的PPP项目绩效考核不仅是代表政府方监督社会资本方,还可以代表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合作关系,提升双方合作的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PPP项目的绩效考核因项目特点不同而变化多样,建立正确反映各方风险、适应项目需求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个现实难点,第三方绩效考核机制以其灵活性、中立性、专业性的特点,理论上可以满足PPP项目绩效考核的需要,但是具体制度如何设计、如何保证考核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篇:信访工作第三方机构融入的实践思考
信访工作第三方机构融入的实践思考 ——以温岭市为例 林 丽
近年来,信访制度改革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认为应让信访还原民意表达的本来定位,不再承担司法和行政的救济功能,最终取消信访;也有些人认为要以法治精神来改造信访制度,整合过于分散的信访机构,建立统一的计算机联网系统,形成大信访格局。基层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最基石和联系群众的最前沿,在推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化解矛盾方式方法改进等方面必须倾注全力予以调研、实践。为推动“事要解决”落到实处,确保群众表达的利益诉求能及时、公正地调处,我市积极构想并付诸实施将第三方机构融入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一、当前我市信访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民众的利益多元、需求多元和思想多元给信访工作带来强烈的冲击。突出表现其一是“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以2012年为例,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总量9930件人次,比去年上升322%。其二是“非访人数明显攀升”,我市有些信访人长期在京滞留,与全国各地的信访人保持联系,并与“民运分子”和境外媒体有过接触,其信访行为和提出诉求与初衷明显不符,他们无视《信访条例》的规定,不间断地发生“非访”。其三是“信访积案基数较大”,近三年来,中央、省、台州市交办的信访积案共88起,占台州市的24.5%,调处化解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而且信访积案对象极易发生进京赴省去台上访,滞留、滋事和无序上访时有发生,给信访维稳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这些越级上访的信访事项已有相当一部分演变成积案。其四是“初信初访所占比重较大”,根据近三年信访数据统计,我市初信初访案件平均占全市信访。、判断,进而提出调处化解的建议意见。在近三年的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中,第三方人员对其中34件积案提出了22条建议意见,均被承办单位所采纳,并促成了积案当事人承诺息访。三是“宣传”。针对上门寻求帮助的信访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律政策宣传,如《信访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引导通过合法渠道依法文明有序上访。四是“谈心”。发挥心理健康专家、社会工作者等资源优势,为信访人提供道德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维权咨询和服务,平等沟通,拉近距离。如针对持续30多年的某女性上访老户,为降低其心理诉求,调整其上访心态,邀请心理专家进驻妇女信访谈心室,对其进行10余次的一对一专业的心理调适,促使其回归理性,合理提出诉求。五是“服务”。整合资源为困难、特殊信访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创业培训、困难帮扶等。如有些信访案件的处理已经到位,但是信访人由于家庭困难希望通过上访来胁迫政府争取更大的利益,面对行政机关依法合理的调处结论意见,仍坚持纠缠上访,第三方机构先以理明析,打消其不切实际的念头,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社会救济和慈善救助的方式帮助其家庭解决一些困难,以行为感动信访人,促进案件顺利化解。
三、我市第三方机构参与信访工作的运行机制 1.把“双向评议”制度引入信访工作
为有效化解复杂疑难信访积案,发挥社会的、民主的、舆论的力量,2012年我市专门成立评议化解工作指导组,组长由市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担任,成员由市纪委、市信访局、市法制办等部门人员和若干名律师组成。并组建信访事项公开评议员队伍,在全市筛选了64名具有广泛代表性、工作能力强的评议员,其中原县(市)退休老领导占15%、“两代表一委员”占40%、法律工作者占25%、等级调解员占10%、村居群众和志愿者代表占10%。在全省率先制订《温岭市信访积案“双向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事前沟通、事中评议、事后调解”评议机制和“现场陈述、询问、质证、现场表决”评议程序及评议退出程序规程等。2012年我市共组织召开了10次双向评议会,已评议终结并上报备案的有6起,承诺息访的有4起,明显缓和了信访矛盾并主动要求化解的有2起,评议化解积案已成常态化,相关做法在省信访局业务会议上作出典型介绍并在《信访与民情》省级杂志上予以刊登,社会反响强烈,成效较为明显。
2.把工作室制度引入信访工作
整合市党员工作室、法律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等资源,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的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009年,市信访局与市司法局联动设立“涉访调解庭”,加强信访、司法、110等部门的联动,聘请全国模范调解员、台州电视台特约老娘舅等坐堂调解,进一步丰富了积案化解工作的方式方法。2013年1月,市信访局与市妇联联合成立妇女谈心室,聘请基层调解经验丰富的妇女干部、社会工作者、女律师、女代表、女委员、人民陪审员、巾帼志愿者等,定期与妇女信访人谈心、沟通,为妇女信访人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矛盾化解、贴心服务等工作。3.把听证制度引入信访工作
2004年率先在全省研究制定《温岭市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定期召开重点信访案件听证会,组织信访事项市包案领导、调处小组成员、案件相关单位领导、职能部门领导、知情群众代表(证明人)和律师等组成特邀信访听证队伍。听证前,组织人员对案件进行复审复评,调查了解听证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有关意见和要求,讨论研究信访案件的初步调处方案;听证时,严格按照听证程序“九步法”规范实施,增大调处化解的透明度和法律效力;听证后,拟制听证报告,督促落实听证结论意见。2006年4月,我市成功召开温峤镇横路头村张建波信访案件听证会,就当事人提出的“张建波受伤是否属交通事故所致、方鹏程故意伤害罪是否成立”二点听证事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法官等13人专门进行公开听证,通过信访当事人及代理人的陈述、公安部门的当场解释、听证评议人员的讨论分析,促进当事人认同了听证意见,接受听证结论,并当场表示感谢,化解了一起多年信访积案。
4.把民主恳谈制度引入信访工作
建立民主恳谈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接轨机制,以民主恳谈的形式,把是非标准交由广大群众评判,把职能部门作出的结论意见是否合法合理交由群众去讨论,使调处结论意见更具公正性和可操作性。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央督导组来我市督查期间,现场演示了“泽国镇山北村整村拆迁信访事项”民主恳谈会,通过恳谈缓和了相关方的对立情绪,有效促进了涉事群众的稳控工作,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信访民主恳谈会72场,成功化解了信访事项46起。
四、第三方机构融入信访工作的作用发挥及存在难点
近年来,我市信访工作第三方机构运行工作初具成效,一些工作也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推广。第三方机构是依靠党政主导、广泛发动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维稳工作的新途径,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与矛盾化解,有效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新形式,是探索第三方机构融入,关注信访人的利益需求,形成和完善社会力量各方参与的新机制,自2009年我市探索建立各类第三方机构以来,共接待来访咨询约500件700多人次,成功化解信访积案66起。
但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运行过程中的难点:一是运行制度方面,此制度尚处于初始阶段,运行模式、方法和机制还不是很成熟,工作触角还不是很广泛;二是工作视角方面,第三方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与信访人之间的游离体,是相对独立的组织,因此其视角、认知有时会与政府职能机关不同,有时也会导致“不被接受、不被采纳”的尴尬局面。三是职责地位方面,由于第三方机构是社会组织,其独立处理信访事项的权能有限,不可以也不可能去解决本应由负有一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办理的社会事务,调解的对象也主要是自然人与自然人发生的问题,如民事纠纷等,无法介入自然人与行政机关的纠纷调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主要是疏导和调处为主,因此,这些职责作用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从而导致其在地位作用的弱化和虚化。
第三篇:第三方物流公司绩效考核
第三方物流公司绩效考核指标
第三方物流涉及的服务范围很广,只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才能够正确判断合同制物流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
功能指标:功能指标反映合同制物流企业各个增值环节的功能实现情况
(1)客户服务水平:缺货频率、送货出错率、顾客满意度、平均交货期、订单处理时间、准时送货率、交货柔性、订单完成稳定性、顾客保持率、每个顾客服务成本、信息沟通水平、事后顾客满意率;
(2)配送功能:配送安全性、配送成功控制、产品可得性、检货准确率;
(3)运输功能:运输能力、正点运输率、运输经济性、运输车辆满载率、运力利用率、在途时间、运输准确率、商品损坏率;
(4)库存功能:库存能力、库存周转率、收发货物能力、库存结构合理性、库存准确率、预测准确率;
(5)采购功能:交付期、付款条件、订单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6)流通加工功能:工艺合理性、技术先进性、流通加工程度、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2.经营指标:经营指标反映合同制物流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
(1)客户服务水平:缺货频率、送货出错率、顾客满意度、平均交货期、订单处理时间、准时送货率、交货柔性、订单完成稳定性、顾客保持率、每个顾客服务成本、信息沟通、事后顾客满意率;
(2)管理水平:产品的残损率、物流系统纠错处理时间、供应计划实现率、设备时间利用率、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人员比重;
(3)企业实力:财务投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设备先进水平、同行业影响力及业务范围、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新用户开发成功率;
(4)信息化水平:硬件配备水平、软件先进程度、信息活动主体的水平、信息共享率、信息利用价值率、实时信息传输量、信息化投资、客户变动提前期、客户变动完成率、网络覆盖率、平均传输延迟、传输错误率;
(5)成本水平: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物流成本控制水平、每个顾客服务成本,订单反映成本、库存单位成本;
(6)盈利水平: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资金周转率。
3.稳定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反映合同制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影响到合同制物流企业可长期经营,并且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1)客户服务水平:缺货频率、送货出错率、顾客满意度、平均交货期、订单处理时间、准时送货率、交货柔性、订单完成稳定性、顾客保持率、每个顾客服务成本、信息沟通、事后顾客满意率;
(2)技术实力:技术人员比重、技术开发经费比重、开发创新能力、技术改造资产比重、专利拥有比例、设备技术领先程度、硬件设施稳定性;
(3)盈利能力: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资金周转率;
第四篇:第三方评估机构范文
关于《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作者:北京建委 政策法规 2010-4-29
关于《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10-04-09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活动,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质价相符的市场机制,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起草了《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公众可以在2010年4月23日之前以书面方式通过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反馈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特此通知。
联系人:孙怡(物业管理处)
传真电话:59958506
电子邮箱:bjwygl@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039
附件: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0年4月9日
附件:
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
第三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和人员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本市物业服务活动,维护业主、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质价相符的市场机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定义]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是指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受业主、业主大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有关部门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对物业服务质量和服务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管理状况等提供专业评估监理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遵循原则]本市积极培育物业服务独立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鼓励物业服务各方权益主体在确定物业项目收费标准、物业项目接管验收等环节及物业服务全过程,委托评估监理机构,从事客观公正的评估监理。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
第四条[评估监理业务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接受委托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评估监理委托合同,约定评估监理服务内容及费用。
委托人应当提供与委托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业主应当提供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业主大会应当提供业主大会备案证明;建设单位应当提供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等任一许可证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供物业服务合同。
第五条[评估监理业务范围]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范围包括:
(一)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二)物业项目交接验收;
(三)物业服务质量评估;
(四)其他需要评估监理的事项。
第六条[物业服务费用评估]建设单位在预售(销售)房屋前,应当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依据物业服务事项及标准评估物业服务费用,并应提供项目类型、建筑面积、共用设施设备情况、拟承诺的服务事项及标准等相关资料。
业主大会首次选聘及更换物业服务企业时,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利害关系人就物业服务费用发生争议时,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评估。
第七条[物业项目交接验收]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移交物业项目时,可以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交接查验。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依据《北京市新建物业项目承接查验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按照规定由业主共同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物业项目图纸资料及设施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等查验后出具查验报告。
全体业主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或自行管理时,可以共同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组织查验。
第八条[物业服务质量评估]业主、业主大会或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等因素,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物业服务各方权益主体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在约定时间内对物业服务跟踪评估。
第九条[评估业务要求]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应当由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接受委托,个人不得承揽评估监理业务。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及从事评估监理业务的人员与委托人或评估监理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评估的,应当回避。
第十条[评估监理作业配合]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与相关当事人应当协助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实地查勘,如实向评估监理机构提供必要的资料,并对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评估监理报告]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事评估监理活动,并参照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出具评估监理报告。评估监理报告应当包括评估监理目的、依据和方法,评估监理日期和基准日,评估监理查勘数据,评估监理结果及有效期限,评估监理人员签章等内容。
第十二条[结果运用]建设单位应当将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出具的前期物业服务费用测算评估报告在房屋销售场所予以公示,将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测算出的服务费用载入房屋买卖合同。
物业服务交接查验报告和物业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予以公示。
第十三条[评估监理费用]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按照“谁委托谁付费”原则,由委托人与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协商确定收费金额。
第三章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和人员
第十四条[评估监理机构条件]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业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
(二)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开展评估监理业务所需设施、设备和办公条件;
(四)具有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到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备案机构名单。
第十五条[评估监理专家]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库并定期公布专家名单,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从事评估监理业务时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
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出具评估意见并对评估监理机构负责;评估监理机构出具评估监理报告并对委托人负责。
第十六条 [共同委托行为]物业项目交接双方共同委托评估监理机构进行交接查验的,委托人可以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也可以从专家库外选择行业专家。
委托人在专家库外选定专家的,应当向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行业专家的简历和具体联系方式。经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可就本项目进行交接查验。
第十七条[评估监理机构禁止行为]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按照本市相关规定从事评估监理业务,不得出具有偏向性、虚假内容、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评估监理报告。
第十八条[评估监理人员禁止行为]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人员在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个人名义出具评估监理报告;
(二)收受委托合同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三)与委托人串通损害相对人利益;
(四)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
(五)签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评估监理报告;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评估机构法律责任]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七条规定的,由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公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评估监理专家法律责任]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专家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约谈告诫,情节严重的,取消专家资格并予以公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法律责任]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由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 月 日起实施。
第五篇:项目绩效考核
致达文化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的项目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定期绩效评价,为薪资调整、岗位调动、人员管理培训等提供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项目的施工生产,保证各项目标及指标的顺利实现。
二、考核的范围及内容
绩效考核涵盖项目全体员工,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完成工作的质量与数量,有无责任过错,有无突出或特殊贡献,活动开展时工作积极性。
三、考核的依据
考核的依据基准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工作完成质量、项目规章制度、员工日常的工作表现、四、考核频次及实施办法
1、绩效考核分月度考核和考核,月度考核在每月月底进行,考核在次年元月
份进行。
2、一般员工绩效考核由员工自评、部门主管考核、分管领导考核三部分组成,考核最
终结果以分数(总分100分)形式出现,三部分在考核结果中的比例为:20:30:
50。最终考核结果=自评*20% + 部门*30% + 分管领导*50%,考核系数=最终考核结果/1003、部门主管绩效由分管领导考核组成,在考核结果中的比例为100。
4、项目班子成员的绩效考核与分管部门的绩效考核相联系取均值系数。
5、员工及部门主管绩效考核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