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消防部队在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处置对策
浅析消防部队在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处置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宗教、节庆等方面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且规模越办越大。然而对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特点及救援措施还没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深入分析研究,对处置预防及救援对策的知识掌握不够,加之我国当前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以至于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近几年来,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中城市, 自治区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各类大型活动接连不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参与人数多,周期性长,形式多样化,导致大型活动的安全影响因素逐渐增多,不确定性突出。这些大型活动带动和促进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市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消防部队担负着公安消防保卫和社会抢险救援的双重职能,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一支同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军事化、专业化队伍,对于保卫国家经济建设,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就消防部队在大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及其相关处置对策进行浅要分析研究。
一、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发生原因及其特点
1、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发生原因
根据对近百年来国内外举办的百起大型活动突发事故统计分析,得出引发突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6点,(1)突发自然灾害。(2)设备设施故障。(3)管控措施失误。(4)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5)恐怖袭击。(6)谣言、假象等。
2、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特点分析 2.
1、起火因素多
大型活动场所由于大量使用电气设备等,极有可能出现电器短路、设备故障。再加上违章动火、烟蒂阴燃、烟花火焰安全管理不善,火灾隐患随之增加。在室内举办的大型活动,其场所建筑物外部采用木材装饰门窗等作为外部装修材料。用沙发、桌椅、化纤地毯、木材吊顶、塑料墙布等可燃物品作为内部装修材料。这些材料燃烧后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可燃气体以及有毒烟气,而且在氧气的作用下还能加快燃烧速度。某些大型活动场所舞台上用作布景、道具和化妆间的各种材料,都是高档的可燃材。这些材料一遇到火源后极易引发火灾,火势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2.2、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多
温度高、烟雾浓、毒性大是大型活动场所火灾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大型活动场所里发生火灾,温度可达800-1000摄氏度,聚集的高温会很快使可燃物质燃烧,不燃烧物质也会因高温变形。同时装修材料中含有大量高分子聚合物,这些可燃装修材
料在燃烧或高温烟气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浓烟,并通过各种通道四处扩散,充满所有空间,形成的浓烟聚集不散。如果大量使用高分子装饰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仅一氧化碳含量最高就可达到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占1.28%时,1至3分钟可致人死亡。大型活动场所人员多而且相对集中,火灾中因人员拥挤造成互相挤压、踩压而堵塞出口,使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逃离火场,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大量事实证明,火灾中90%以上的伤亡人员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因中毒或窒息死亡。在大型活动场所火灾中,有毒气体主要有CO、SO2、HCN、HCL、氮的氧化物等。其毒性对人体的影响各有不同,不同浓度下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2.3、易出现踩踏 群死群伤事故
大型活动中参加的人员密集,流动性较大并且来自四面八方,互不相识,且参加人员对安全出口方位不熟悉。当有突发事故发生后,人员便会惊慌失措导致现场迅速陷入混乱状态。如若活动场所出入口少,疏散通道不畅,忽略消防安全,这些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将会导致大量被困人员无法迅速逃离到安全区域。在室内举办的大型活动如歌舞演出等,当突发事故发生后被困者在慌乱中往往通过内楼梯,安全出口等处逃生,但火势、烟气等也极易通过此通道蔓延。在现场混乱,疏散通道拥堵,烟气弥漫能见度又很低的紧迫情况下,人们在逃生过程中很容易在强烈的求
生欲望下惊慌失措,失去理智。一旦有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摔倒就会有生命危险,很容易发生踩踏、群死群伤事故。
在室外举办的大型活动,如足球、网球等体育类赛事,活动人员多,流动性大,看台座位间隙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场地空旷,现场慌乱,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抵达安全出口,比室内大型活动更容易发生踩踏、群死群伤事故。
二、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处置对策
1、及时引导人员疏散 避免踩踏悲剧发生
大型活动中突发事故发生时,一旦人员得不到及时的疏散和控制就会造成踩踏惨剧的发生。一般而言,人员在建筑物中的疏散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结构布置、灾害环境、个人身体状况、教育经验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灾害环境指如火灾烟气浓度、人群拥挤程度等;个人特征主要包括如性别、年龄、体力、反应等;其次,个人经历、所受教育、文化传统及生活经验等对逃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人群的一般特性,同时在人群中个人因素受周围人员的制约,控制人群中人员移动主要反映在人群拥挤程度对移动速度的影响,其中拥挤程度用人员密度来量化,即单位面积上占据的人数、移动速度用单位时间前进距离来量化。此外,对于建筑物通道、出口等还考虑单位宽度所通过的人数(即人流流量)。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人流流量= 人流速度×人流密度×通道宽度
通常情况下人流密度越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小,人员移动越缓慢;反之密度越小,人员移动越快。总体而言,人员紧急疏散逃生速度的制约因素很多。
疏散可用时间一般由对人产生危害的因素决定。危害因素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疏散可用时间的不确定性。但是,在发生突发事件需要人员进行疏散时,需要考虑心理因素,即人对突发事件的恐慌。如果人员能及时被疏散并离开危险区域,人群恐慌危险性将降低。据国内外的研究,疏散时间以480~900s为限,超过此时间,人群会因为不能及时离开危险区域而自发产生恐慌情绪。因此,引导人员疏散时要稳定人群情绪,加强引导,负责疏散的人员应一面指导疏散,一面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避免人群恐慌乱窜,指导被困人员利用手中物品进行自救互救,避免挤伤、踩伤等事故的发生;并将人群分流到其他“闲置”的出口,统筹各出口人数,以达到快速疏散的目的。
2、迅速开展现场排烟
室内举办的大型活动如歌舞类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等,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中夹含着大量的热量和有毒物质,大量的浓烟可以使密闭的空间迷雾一片,这些烟雾不仅对被困人员逃生造成极大的危害,还极大的扰乱了我们作战人员的视线,严重阻碍着灭火行动,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大型活动场所人员密集,当有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人员容易在能见度低,精神慌乱中迷
失正确的逃离方向,如若消防人员不能及时排除烟气,被困人员极易在高温浓烟中丧命。
在大型活动火灾发生后第一到场力量积极实施排烟散热能够迅速有效地排除着火区域内产生的烟气,有利于冷却承重钢结构,有助于火场侦察以及内攻行动的开展和打通灭火救人的通道,为安全疏散和灭火创造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排除烟气要尽量做到固移结合,可充分利用移动排烟设施进行排烟。在室内大型活动场所内烟气较多的另一面或两面部署大功率负压排烟机或排烟消防车排烟,以利于正面进攻防御。同时,排烟散热时应注意选择安全可靠的位置,切忌形成四面围攻灭火的阵势,这样火场高温烟气不易散出。应充分运用大型活动场所内部排烟设施、通风空调系统以及移动排烟设施进行排烟。
3、做好个人防护 减少战斗伤亡
大型活动场所易燃可燃物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我们在实施疏散救人的过程中如若防护措施不当或者疏忽,将导致战斗人员的伤亡。因此,深入内部搜索救人的战斗人员,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穿隔热服,携带好照明器材,安全绳等,必要时携带破拆工具。做好自身防护,并组成若干救援小组,相互配合从内部通道疏散抢救人员。大型活动突发事故中救人无论白天黑夜,进入内部都要携带照明器材。因为大型活动中多采用内采光,一旦停电能见度降低,救人行动困难。
内部搜索救人时内攻组人员要以门或承重墙、柱等承重结构为依托,必要时,利用喷雾水枪掩护。要随时和外界指挥员取得联系,在里面长时间作战时,要组织人员轮换,前进时要前虚后实,紧靠墙走,注意顶部及身边建筑构件的情况,以免建筑构件坠落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在一般情况下决不能单独行动,如果有人急需抢救,而指挥员又不在时,可以与其他战友配合行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保持现场通信联络畅通
大型活动场所一旦有突发事故发生,人员混乱,各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络是否畅通,是灭火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部队到场后应迅速成立现场通信组,进行通信联络工作。现场的各中队通信员都要向现场通信组报到,接受通信分配的任务。在未成立现场通信组之前,由责任区中队通信员担负现场通信的主要任务。
(1)通信组应设在火场指挥部,确定专人使用无线通信一级网的频率和有线通信负责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络。
(2)使用无线通信二级网的频率,保障现场指挥员与各参战单位的通信联络。
(3)各参战单位使用通信组分配指定的无线频率组成多个无线通信三级网,用于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驾驶员之间的通信联络。
(4)三级组网指挥员之间的通信要用相互插入对方专用信道的方式进行联络。
总之, 大型活动突发事故的处置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程,突发事故发生原因多,现场混乱,情况复杂,人员疏散困难,易出现踩踏群死群伤事故。一旦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置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我消防部队应及时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现场消防设施及现有器材装备,合理分配人员力量,及时准确地进行现场排烟,疏通救援通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消除险情,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员疏散,避免踩踏悲剧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篇:大型活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大型活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为维护我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积极推进我乡“严谨、高效”特色发展,保障学校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迅速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结合我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一)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总 指 挥:徐 敏 副总指挥:赵长源
成 员:赵 志、李清国、姜大伟、冯庆波、王占杰、任小兵 现场一切指挥权归指挥部。
(二)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
1、抢险救灾组 组 长:王占杰
成 员:朱晓峰、李清国、周春雷
2、后勤保障组 组 长:赵 志 成 员:高继峰、冯庆波
二、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界定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含学校火灾事故、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教育教学安全事故,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学校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教育教学设备安全事故,学生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公共卫生,流行传染疾病安全事故。安全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集体损伤3人以上的,属学校重大安全事故。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知情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3分钟)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经校长同意后,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迅速出击,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挥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第一责任人(校长)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在1小时内向中心校、教育局报告,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4、校内报告程序:当事人或目击者→班主任→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校长室。如情况紧急,可越级上报。
5、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责任。
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校内大型活动事故应急预案
校内大型活动事故是指在校内开展的运动会、体育节、艺术节、集会等大型集体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身心健
康受到损失和危害等重大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
2、报警程序:
班主任→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校长
3、处置程序:
(1)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救助工作。(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学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应急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启动学校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应急状态期间,活动的各年级(班级)应当根据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年级(班级)的活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6)参与活动的任何集体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所作出的决定和命
令。活动安全事件涉及的有关班主任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涉及的其他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7)活动安全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8)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9)大型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中止活动、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10)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4、注意事项:
(1)事件一发现人应及时向集体活动组织的学校领导汇报,集体活动组织的学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汇报,并随时与上级保持密切联系。
(2)对于各类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对事故可能影响善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3)大型活动安全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要经校长同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或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鉴定核实后作出决定。任何人员都不得瞒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活动安全
事件。
(4)活动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四)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学校值日教师。
2、校内报告程序:
班主任→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校长室。
3、处置措施: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申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规范操作,同旅行社等相关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协议。
(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报街道、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3)及时向110、120报警,请求援助,保护事故现场。(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五、其它注意事项:
(一)报警和接警
1、发生紧急事故或火警时,不论火势大小,不论场合,知情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报警,以第一时间报“119”,同时组织和参与自
救互救,以积极行动投入抢救。
2、接到紧急情况报警,指挥部成员应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事故危害性的大小、火灾情况,及时调整和组织力量进行救援,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争取多方支援,全力以赴,控制火情升级和事故的危害面,减少损失和伤亡。
(二)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主要任务
1、校方兼义务消防员,负责扑救各种火灾,抢救被困人员。
2、其它老师积极参与救灾,服从调用,本着快和近的前提。
3、班主任及时组织本班学生迅速疏散到操场中央,年级主任协助组织疏散。
(三)后勤保障
1、总务处负责事故现场所需各种物资。
2、办公室负责车辆的调配使用。
3、校医对创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并立即转送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救援体系,减少经济损失,杜绝人员伤亡。
(四)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应急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可以随时调集人员(学生除外),调用学校物质及交通工具,年级组必须服从指挥,全力支持和配合。
(五)有关部门和人员联系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中心:120
六、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消防部队车辆事故原因及对策
消防部队车辆事故原因及对策
2021年,全国消防部队共发生亡人责任事故23起,其中车辆事故19起,造成29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83%和88%。安徽省消防部队自2021至2021年,共发生亡人事故案件13起,造成17人死亡,其中车辆事故9起,造成13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9%和76%,车辆事故已成为部队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事故。
如何从这些车辆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健全车辆安全防事故的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各类车辆事故的发生,是摆在各级消防部队领导和车辆安全管理部门面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消防部队车辆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一、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
任何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事出有因”。客观上随着执勤任务的加重,消防车辆出动次数频繁,加上我国道路、车辆、驾驶员和交通流量快速增长,人、车、路等方面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增加了预防事故的难度。主观上少数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过硬,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发生紧急情况处置不当,也是造成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年轻好胜开英雄车。驾车行驶中,总认为自己的车是特种车,挂部队牌照,其它车辆应主动让道,一旦鸣号
不让,就强行超车,或者所驾驶的车被其它车辆超过就心里不服气,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穷追不舍,不断加速,追赶超车以再度超越他车为快,结果一遇险情采取措施不当,发生交通事故。
2、忘乎所以开逍遥车。行车中因圆满完成执勤任务或办事顺利,加上路况良好,行人、车辆等障碍少忘乎所以,逐渐产生麻痹思想,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或被车内外音乐声和环境所吸引,沉醉其中,一旦道路上出现险情反应迟钝,造成车辆事故。
3、情绪不稳开赌气车。驾驶员因家庭成员病重、死亡,或因失恋、受到单位领导批评、同志之间发生摩擦或误会等原因造成情绪不佳,边行车边思考所发生的事情,思想没有从发生的事情中摆脱出来,思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行车中走神,或赌气开快车,发泄心中的郁闷,结果车越开越快,遇到险情来不及采取措施造成车辆事故。
4、兴奋过度开大意车。驾驶员因受到某种刺激,如被评为先进个人、批准加入党团组织,得知提干或考入院校、父母或恋人来队探望、有异性伴随行驶等,兴奋过度,行车中注意力下降,结果导致车辆事故发生。
5、检查疏忽开“病”车。重开车轻检查保养,车辆带“病”出车也是车辆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许多驾驶员出车前和归队后不仔细检查和保养车辆,加上驾龄短
难以发现车辆机件出现的隐患,总认为日常要求出车前和归队后检查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上次车能跑,这次肯定也能跑,结果对诸如轮胎漏气、螺母松动、钢板断裂等现象不能及时发现,致使车辆带病行驶,盲目出车,行驶途中发生车辆事故。
6、违反纪律出私车。在部队车辆事故中,因私事发生事故者占有一定的比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驾驶员一起步就觉得心亏理短,开起车提心吊胆。不走大路走小路,绕道行驶躲领导避熟人抢时间,生怕被单位知道受处分挨批评,总想尽快办完事赶回去,结果越怕出事,越是发生事故。
7、胆大妄为无证驾车。车辆所在单位平时管理不严,一些车迷想学驾驶技术因受条件限制,难以实现愿望,便利用和驾驶员是老乡、同事或上下级关系要求开车,驾驶员不遵守有关规定,碍于情面,让其开车,最终因未经过正规培训,出现险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导致发生事故。
8、休息不好开疲劳车。休息不好,疲劳驾车也是造成车祸的一个主要原因,驾驶员因天热、环境变化等休息不好或任务重、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及患病初愈体力尚未全面恢复,过度疲劳,以致行车中出现打盹,车辆行驶跑偏,对车辆、行人观察躲避不及等现象,从而发生交通事故。
9、违反规定酒后驾车。一些干部驾驶员和资格老的驾驶员,自认为驾驶技术熟练,导致胆子大,存在着骄傲情
绪,总认为自己驾驶技术过硬,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少饮些酒没关系,饮酒中不加以控制自己,饮酒后又不听其他人劝阻一意孤行驾车,结果在酒精的作用下车越开越迷糊,从而发生事故。
(二)客观原因
1、车辆技术状况差。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安全行车的重要条件。车辆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失保、漏保或不按车辆的保养周期和要求保修车辆,使车辆技术状况变差,特别是车辆的一些要害部位性能下降,造成转向、制动失灵,留下严重事故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2、驾驶员技术不过硬。过硬的驾驶技术是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经过实践锻炼的结果,驾驶技术熟练者自我控制及调节能力较强,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利落,往往能化险为夷,而技术不熟练者,动作迟钝,生硬呆板,在外界交通条件发生变化,遇有复杂情况时不能冷静、灵活进行操作处理造成车辆事故。
3、车辆管理不严,规章制度不健全。车辆所在单位管理不严,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或虽制订了制度,但仅仅将制度挂在墙上却不放在心上,结果使制订的制度形同一纸空文,车辆动用随便,基本上是出车无手续、派车无命令、行驶无登记,出现了驾驶员“晚上比白天忙,节假日比平日忙”的现象,管理松懈混乱,各项制度和管理教
育难以落实,从而导致驾驶员违章行车,不服从交通管理,车辆事故时有发生。
4、道路状况。从道路状况分析事故多发的地方,不在急弯、坡陡的险峻山区道路,相反多在道路宽阔、平坦、视线良好的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道路复杂时,驾驶员格外小心,傍山险道等不利因素被谨慎驾驶所克服,而平坦地段、视野广阔,驾驶员思想容易麻痹,放松警惕,常常因为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或自行车调头猛拐,使驾驶员措手不及造成事故。
5、天气、季节变化。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反映了季节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驾驶员的情绪也受到这种客观自然界的干扰,特别是冬春、春夏、夏秋之交,最易发生事故。按季度分析第三季度是发生事故的.;按月分析10月份是事故多发月份;从时间上分析,下午比上午的事故发生率高。除此之外,天气瞬息间的变化也易造成事故,如夏季多阵雨,天气忽晴忽雨,道路一段干一段湿,湿滑路面附着系数小,遇到情况一旦使用紧急制动,车辆多数失控,轻者掉沟,重者翻车。秋季早晨突然起雾影响视线,冬季冰天雪地路面滑,驾驶不慎就会造成车辆侧滑、跑偏等,极易发生事故。
二、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对策
车辆交通事故是驾驶员、车、道路环境在某一时刻构成的劣性组合。而在驾驶员、车、道路等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们在运用车辆事故规律进行预防车辆事故时,必须以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和心理训练为重点,同时完善各种制度,消除事故的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主要是把好“六关”。
(一)把好选送关。
驾驶员素质的高低与车辆安全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每年选送新训学员时,要严格标准,规范操作,按照“个人志愿、群众评议、基层推荐、支队审查、总队审定”的程序实施。基层单位要推荐那些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硬、纪律观念强的战士;业务部门要严格标准,秉公办事,择优录取。实行指标、条件、程序、结果公开,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保质量。(二)把好培训教育关。
在培训中要选强配齐教练骨干,严格按纲施训,保证培训时间、内容、行驶里程三落实。同时,要把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培训的必修课。对技术考核不合格的,不予以毕业;同时要及时做好新训驾驶员下队后的复训工作,要结合消防部队车辆特点和辖区道路水源情况开展复训,确保每名驾驶员都能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和基本的维修保养技术。驾驶员自身也应强化意识、不断提高、注重总结和积累,自我加压,在实践中成长进步,不断提高驾驶水平。(三)把好日常管理教育关。
针对驾驶人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经常进行政治教育、条令条例教育、交通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把好思想上的“方向盘”。对战士驾驶员,早操、教育、操课、点名、就寝要与战斗班人员保持一致,强化全程、全时、全员管理。对干部驾驶员,各单位要制定措施,在自律和他律上共同下功夫,增强遵守交通规则和“五条禁令”的自觉性。通过教育使驾驶员做到“爱车、守纪、安全、节约”。(四)把好分析关。
对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不论是本单位还是外单位的,都应认真进行分析。本单位的事故,深入调查,吸取教训;外单位的事故,认真分析,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总队近期编纂并将下发《血的教训——车辆交通事故案例与鉴戒》一书,该书以案释法,教育广大驾驶员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安全和法纪意识。(五)把好制度落实关。
要严格车辆派遣制度,车辆派遣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私自出车;要坚持车场日制度,车场日时间要专门组织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擦拭保养,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执勤状态;要坚持干部带车制度,单车出行时,应选派技术和作风好的驾驶员,应有干部带车,并根据情况提出具体安全要求。执勤出车时要根据任务、道路、气候的状况掌握车速、车距,切忌盲目开快车,防止因雨、雪、雾天气引发交通事故;要做好车辆的管理和保养,明确管理职责,专人负责;要加强对“小、远、散”单位的车辆管理,防止出现失控漏管现象。(六)抓好安全行车奖惩关。
在奖励方面,应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工作踏实,预防车辆事故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并在入党、考学、选改士官时给予优先安排;对连续安全行驶的驾驶员,可嘉奖或记功。在处罚方面,对发生车辆事故的肇事者,要按责任区分做出统一的处罚规定,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要通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红旗车驾驶员评比”、驾驶员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充分调动驾驶员钻研驾驶基本功和预防车辆事故的积极性,增强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圆满完成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篇:工程部突发停电事故处置方案
突发停电事故处置方案
一、目的
结合可能出现的突发停电情况,将危急事件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现场总指挥: 副总指挥:
其职责包括:事故现场的指挥、组织、协调、决策等工作,根据事故发展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突发停电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控制事故发展,保护员工、电器设备、生产环境的安全。
三、定义
突发停电:是指外部或内部的供电设备、线路等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积停电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
四、处置方案
1、配电房值班人员发现停电后要第一时间查明是高低压开关跳闸还是市电停电,并及时通知电房主管或电气工程师。
2、电气工程师及电房主管接到通知后立即带领应急处置小组赶赴现场并同步向总指挥汇报。
3、应急处置小组确定事故原因、事故造成停电面积、影响区域、处理方案或应急措施等并向总指挥汇报。
4、如公司内高、低压设备故障发生的停电:
4.1经评估公司内有能力可修复的,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电;
4.2经评估公司内不能修复或无相关配件修复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组长、副组长协调外协单位进行处理;
4.3在处理停电故障的同时,由值班电工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按照自身停电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如市电影响呼叫公司供电的,值班电工执行5.3和5.4的操作。
5、当发生高压线路或电网停电,咨询供电公司调度无法立刻恢复,预计停电时间在20分钟以上的,北区组员在值班室等待总指挥、组长、副组长的安排和听从供电公司调度的安排操作,公司本部组员启动发电机并切换至备用线路投送电力,由总指挥确定是否同时向全公司发出停电通知,并要求各部门按照自身停电预案做好各自应急准备工作,本部备用电源切换及停送电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5.1、将两台高压出线柜处于分闸状态,两台低压主变柜的空气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 5.2、关闭低压侧的出线开关,所用电开关转至隔离位置
5.3、呼叫中心转至隔离位置。并检查低压室墙壁的双电源开关的位置(将市电侧开关关闭)。
5.4、开启发电机,合上发电机侧的输出开关,合上低压室墙壁开关,并将双电源开关转至发电机侧。
5.5、检查电房内各用电器,根据需要开启高压室的除湿机和空调。5.6、恢复市电供电
5.6.1、根据调度需要对进线柜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合上两台高压出线柜,关闭发电机,将发电机侧开关关闭,同时将双电源开关转至市电侧,将市电开关合上。
5.6.2、合上两台低压主变柜的空气断路器,合上电容柜开关,依次合上低压出线开关。
6、如供电电网或线路发生大面积停电,预计停电时间约20分钟左右的,由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向总指挥汇报的同时,安排本部组员按照操作流程开启发电机向呼叫中心投送电力,按第5.2和5.3条执行;北区组员在电房值守,听从供电公司调度的安排操作。
7、瞬间闪断停电是由于故障较小没有形成跳闸造成瞬间失压,这种停电情况按正常使用市电送电。送电完毕要向供电部门电话查询闪断故障原因,了解详细后在工作日志中进行记录。
8、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35KV变电所安全操作规程及变电站开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同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9、供电正常后在工作日志上详细登记操作时间、步骤、人员和相关处理流程进行存档。
10、供电正常后巡查发电机设备、配电室应急供电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备用状态,并对事故点进行重点跟踪防止故障再次发生。
11、整个供电处理完成后应急小组要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发生故障原因,对设备或线路进行相关改造,并整理文件备档作为培训教案使用。
工程部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七日
第五篇: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氧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