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管理制度
1、入库:
(1)根据本院用血情况,每月向供血挂靠机构申请订血,以确保及时供血。(2)管理医院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和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2、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3、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第二篇:16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一、入库:
1.根据全院用血情况,不定时向绵阳市中心血站申请订血,以维持一定的库存
血量,确保及时供血。
2.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
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或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二、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
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应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震
荡。
三、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该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
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
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四、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血库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
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凝血块。
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
第三篇:血液领发入库发放报废等
血液领发制度
1.病房与血库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领取血液相关制度,防止发生差错。病房医师要逐项填写用血通知单,连同患者全血样标本一并送血库。
2.病房做好输血准备后,由医务人员凭填妥的领血单到血库领取,非本病房医务人员不得发给。
3.领、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查对领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及血液质量,在校查无误并由双方共同办好登记签字手续后,方能将血液发出或领走。
血液入库、保存、发放、报废管理制度
一、入库:
1.根据全院用血情况,每月向采供血机构申请订血,以维持一定的库存血量,确保及时供血。
2.血站发来的血液制品,应由输血科专业人员收取,并按照“三查、七对”认真逐袋核查验收,确定血液数量及质量无误后签收,并立即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和输入电脑存档,保留“送血清单”,以备月底结算。
二、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应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震荡。
三、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该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流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四、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血库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凝血块。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
第四篇:血液保存、发放、输注和报废制度
血液保存、发放、输注和报废制度
一、血液的保存:
1、及时将血液按血型、种类、采血日期分别依次排列存放于规定的冰箱内。
2、血库冰箱应置于阴凉、通风的房间,周围环境符合卫生学要求。
3、库血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温度环境中,岗位当班时注意观察冰箱温度,并作好记录。当贮血冰箱温度自动控制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4、全血保存温度为4℃±2℃,血浆置-20℃以下,血小板保存温度22℃±2℃,轻振荡。
二、血液的发放:
1、工作人员应根据采血时间和先后依次发血。
2、发血时应认真核对血型、编号等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与取血双方共同确认后签字,并签署取血时间。
3、发血者需在出库表内登记血液去向,包括用血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用量、出库时间等。做好详细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血液发出后,留取的供血者血样和受血者标本保存冰箱至少一周。
三、血液的输注: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决定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四、血液的报废:
血液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库血管理人员提请,由输血科负责人写血液报废申请,经主管领导确认,批准而作报废处理。并将详细情况做好记录登记在血液报废及处理情况登记本上,经手人必须签字。
1、血浆层表面产生进行性泡沫。
2、血浆层或其表面有逐渐增加的雾状物、絮状物、块状物或粗大颗粒。
3、血浆层进行性变色(呈灰褐色)或浑浊度增加;或出现凝血现象;或未摇动时血浆与血细胞分界线不清楚或溶血者。
4、红细胞呈稀泥状,或其中出现大量血凝块。
5、贮血袋有破损或封口不严,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6、超过贮存期限。
7、其他明显质量问题者,应与血站联系。
第五篇: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和运输管理制度
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管理制度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过程中的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一、血液入库
1、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运输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具有上岗证,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仔细,头脑清晰。
2、血液管理人员应严格掌握血液的库存状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库存血液的种类、数量和型别,以便合理安排和调整取血计划。
3、市中心血站送来或从市中心血站取回的血液及其制品,有专人负责接收入库。入库时双方应对照送(取)血单和入库单据,当面清点血液及其制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别是否相符。检查血液的血型、献血条码、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标签等内容是否完整、清楚、正确,并验证血袋有无破损渗漏,热合是否严密,经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入库。
4、将血液及其制品按品种、规格、血型及温度保存要求,放入专用储血冰箱、冰柜或特殊保存仪内储存,作好血液入库登记记录。
5、按采血时间、血型、血袋编号、血液种类及血量逐项输入微机系统中保存,以便进行质量追踪。
二、血液储存
1、所有血液及其制品必须在30分钟内登记入库完毕,入库前再核对一次送(取)血单、献血条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采血日期、血液的外观、内外包装等。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贮存。
2、分类储存:合格成分血液分品种或规格存放于2-6℃冰箱中,按血型、日期存放于冰箱的不同层次,合格血浆应分品种、血型、日期存放于-20℃低温冰箱内。
2.1、全血及成分血液贮存于2-6℃的专用储血冰箱中;2.2、血小板贮存在专用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振荡保存;
2.3、新鲜冰冻血浆及普通血浆贮存在温度为-20℃的低温冰箱内;
2.4、冷沉淀凝血因子贮存温度为-20℃以下
以上贮血设备均应设有完好的高低温报警装置,温度记录或温度指示正常。
3、正确存放:按采血日期将血液及其成分制品依次放于冰箱框架内,不得挤压,标签向外,不得靠冰箱壁和门存放,血液存放后防止不必要的开启冰箱门。
4、做好冰箱温度记录:密切观察储血冰箱温度是否在2-6℃范围内,低温冰箱是否在-20℃以下,每日记录温度3次。
5、密切观注血液质量:随时观察储存血液及其成分制品,有无质量变化,如:颜色、分界线、溶血、凝块、絮状物、气泡等。
6、做好冰箱消毒工作: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用消毒液擦拭冰箱内各个部位,并做好消毒记录。同时做好储血室内的物表、地表、空气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要求储血冰箱和储血室空气达到二类清洁区标准,无霉菌生长,细菌菌落〈200cfu/m3。
7、做好储血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随时保持冰箱和储室内整洁卫生;严禁储血冰箱内存放其它任何物品、防止血液污染,每周检查蒸发器一次,及时除霜,每月检查清扫冷凝器、压缩机一次,每月检查报警器一次。
三、血液发放
1、发放血液及制品到临床时,一定要查清科室名称、所用的血液品种、所需量、并重复三遍给取血人听,双方确定无误后方可发血。
2、做好发放前检查工作,血液及制品发放前应观察有无质量变化,如:颜色是否正常、分界线是否清晰、有无溶血、有无凝块、有无絮状物、有无气泡、是否超过有效期、有无破损,若都无上述情况时,才可将血液发放临床。
3、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发放血液及其制品时,应按血液先后日期发放,先发效期短的,后发效期长的。
4、严格遵守先出库后发放原则,先电脑出库,再开发血单,最后发放血液。
四、血液运输
1、血液运输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的血液运输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上岗证。
2、送血箱应按要求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3、血液按标准放入送血箱,不得挤压。
4、运输过程中应保证相应血液及其制品的运输温度,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运输温度为2-10℃。若放置冰袋,冰袋应与血袋隔开,严禁直接接触。血液与冰块比例为:短程运输5:
1、远程运输2:
1、远程高温运输1:1,血浆和冷沉淀在0℃下运输,血小板在20-24℃下运输,注意观察送血箱送血前、中、后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
5、确保送血箱密封无缝,在运输途中不得开启送血箱门,防止震荡。
6、送血人员应做好血液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