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6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的通
知
卫办应急发„201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
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灾后医疗卫生工作正常开展,现就做好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把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到与抗灾救灾工作同等重要的程度。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医疗卫生机构造成的各种直接损失,才能在灾后迅速有效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把防灾减灾理念贯穿于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管理全过程,在规划设计、建筑布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环节,全面分析和考虑防范和减少灾害风险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力争将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各地卫生部门要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有效地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避险减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同志的领导责任、职能科室的专项工作责任、直接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按照隶属关系和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防灾减灾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各地卫生部门要结合本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做好风险评估,以人群密集的大型医院、灾害频发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防灾能力薄弱的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定期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灾害风险隐 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微生物菌毒种、有毒有害化学品及辐射源的使用和保藏管理,避免因自然灾害次生其他事故灾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特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众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四、有效准备,有序应对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需要制订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培训和演练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本区域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人员、药械及相关物资和后勤保障等准备工作,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各地要总结既往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好重灾导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和水、电、气、暖等能源供应中断情况的应对准备,确保在极端条件下能够继续有效提供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和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五、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其所在周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每年“防灾减灾日”期间,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目的,按照国家减灾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做好“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部直属有关单位要在每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后的一周内把本省(区、市)卫生系统和本单位“防灾减灾日”工作开展情况报我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日
第二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卫办医政发(2010)186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日,中央有关媒体曝光了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甚至个别机构、人员存在非法买卖医疗废物的违法行为。我部和环境保护部也分别接到媒体举报,反映山西省稷山县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环节不规范。上述事件反映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部分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依法严格管理,落实法定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管职责,加强检查指导,落实管理措施,健全处置方案。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并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管理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工作,并将医疗废物交由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要重点加强感染性、损伤性和病理性废物的管理,特别是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均应当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直接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中,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利器盒中,一并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反《医疗7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罚。
三、全面监督检查.督促落实整改
(一)开展自查(2010年1 2月—2011年2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开展自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行展监督检查(201 1年3月-2011年6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加强对尚未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以及一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覆盖辖区内100%的医疗卫生机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少于30%的县(区)进行抽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少于20%的市(州、盟)进行抽查。各地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对于造成危害后果的典型案例,要进行通报,公开曝光,对有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汇总本辖区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检查情况并形成报告,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送我部医政司、监督局。我部将适时对部分省(区、市)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四、不断总结探索,完善长效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已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环保、物价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标准并纳入医疗成本。尚未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环保部门协商,共同制订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安全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方案,井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确保对医疗废物的全程规范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医疗废物各项管理职责;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纳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危房排查处理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危房排查处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医院、血站、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卫生监督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救死扶伤、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重要职责,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场所,必须确保房屋安全。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场所的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卫生部门管理的卫生学校)危房排查处理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危房排除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及时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研究成立由政府领导同志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按时完成危房排查处理工作任务。
二、排查范围。按照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地区全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危房排查处理工作。
三、排查方式
依靠专业机构,按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采取查阅档案、实地踏勘和安全鉴定等方式,对所有业务用房、后勤及辅助用房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四、危房处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要分类处理:D级危房要立即查封,限期拆除;B、C级危房要研究落实处理方案,及时改造加固,达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要求。
五、档案管理
要结合本次排查处理工作,完善每栋房屋安全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安全档案。
六、资金筹措
危房鉴定和抗震加固等危房排查处理资金由同级财政给予安排。
七、时间要求
各地要在2009年6月15日前将组织、工作安排情况报我部。2009年9月30日前完成所有排查工作,并于10月31日前上报排查结果和处理方案。全部危房处理工作须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
联系电话:010-68792165、68792853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综合评定方法是将整幢房屋系统划分为房屋、组成部分和构件三个层次,并采用三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式。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过去的实践经验,对三级综合模糊评判方法简述如下: ※构件危险性鉴定
评判时先从构件层次开始,构件危险性的等级评定分为危险构件和非危险构件两个等级,即取评语集U={Td,Td}.危险构件是指其承载能力、裂缝和变形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结构构件。每一种构件考察若干类因素(构成因素子集),如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考虑其承载能力、构造与连接、裂缝和变形四类因素,构件危险评判是根据所考察的因素直接列出一系列构件危险的标志,一旦构件出现其中的一种现象,则判定该构件出现了危险点,或称危险构件;若该构件没有一个危险点,则可判定为非危险构件。※房屋组成部分危险性鉴定
房屋的组成部分包括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其等级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组成部分的因素集仅包含一个元素即危险构件百分数P,它是各构件危险点的一种加权平均。四个等级可取评语集U={a、b、c、d},其言语描述为: a级:无危险点 b级:有危险点 c级:局部危险 d级:整体危险
通过确定的危险构件百分数P对评定等级的隶属函数,可得到各组成部分的评判结果,即模糊向量Bi{uai、ubi、uci、udi},其中i代表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
※房屋危险性鉴定
房屋的三个组成部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构成了房屋评定的因素集,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可取评语集U={A、B、C、D}。四个等级的言语描述为: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体,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载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险;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第四篇:申论: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申论范文: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我国自古就是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当今,在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形势也愈加严峻复杂,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汶川、玉树、舟曲……无数的不幸充斥着我们的记忆,无数的不幸教会我们警惕。时刻警惕,未雨绸缪,在平安时期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从事前防御、事中应对、事后补救三方面考虑,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救灾机制。事前防御,建立科学的防灾预警机制。科学技术是监测、预报灾害的利器,一个信息全面、功能先进、覆盖面广的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在防灾减灾上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推动预警设备的更新换代。二要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落实责任,对地质、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要建立以基层社区、村社为基础的省、市、县、乡、村、社6级监测体系,群众与政府相结合,地方与中央相协作,积极发挥群众防灾预警作用,做到群防群测。
事中应对,建立科学的应急救灾机制。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害突然降临时,备有完善的应急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在规划之初即将应急救灾工作考虑在内,建设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基础设施,各地必须设有专门的避难场所,以便灾害到来时第一时间转移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其次,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救灾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救灾的各项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并得到落实。最后,军队、医疗等单位平时定期开展应急救灾演习,熟练救灾工作流程,加强协作,保持警惕,增强防灾救灾工作意识。
事后补救,建立科学的灾后保障机制。灾后保障是抗灾工作重要的收尾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灾后保障工作主要分为灾后援助和灾后重建两方面。在灾后援助工作中,一要及时疏通道路,保证援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确保救灾物资输送及时;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人为辅的援助体制,随时发布受灾地区信息,鼓励社会各界关注灾情,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地方政府为主导,负责制定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重建规划,各级政府相辅助,在政策上对受灾地区有所倾斜,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灾难让我们愈加坚强,创痛后当时刻警惕,社会越来越尊重生命,愿意并且能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成本,我们必将从灾难中获得快速前行的力量。
【写作思路】
考生可以从我国目前灾害的现状入手,分析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迫切性,进而阐述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减灾机制。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写作要上升到政府工作的角度,才能最终符合申论的要求,这就需要把对策的主体落归到政府身上。
第五篇:卫生部办公厅基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通知
2010〕2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校验
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卫医政发〔2009〕57号,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后,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部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校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落实不到位,没有达到规范管理医疗机构的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建立有效的医疗机构校验制度和医疗机构退出机制,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医疗机构校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医疗机构校验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校验,可以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执业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审核,实施有效的医疗机构再次准入管理,清理不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以保证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
二、健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制度。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订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明确不良执业行为的情形、记分办法和记分标准;同时要建立医疗机构校验信息登记制度和管理档案,及时记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状况和校验结论。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于2010年5月31日前制订完成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办法并报送卫生部医政司备案。
三、及时注销校验不合格机构,建立医疗机构退出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办法》,对符合《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情形的医疗机构,要及时做出“暂缓校验”结论,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于暂缓校验期满,再次校验不合格的医疗机构,要坚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于经校验认定不具备相应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也要予以注销。要通过校验建立不合格医疗机构的退出机制,维护医疗服务秩序。
四、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校验工作的管理。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抓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做好《办法》和相关制度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并加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校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工作中要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医政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综合审查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执业状况,做到校验及时,审查全面,不走过场。校验结束要及时登记校验结论,并录入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五、做好《办法》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为扎实做好医疗机构校验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010年组织一次对《办法》和本文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检查结果于2010年12月31日前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宗允、张文宝
联系电话:010-68792196、010-68792730
传真:010-68792196
E-mail:MOHYZSYLJGGLC@126.com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
卫医政发〔2009〕57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我部在总结各地医疗机构校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校验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执业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审核,并依法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
第三条 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其校验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负责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校验工作。
第五条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对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进行记录和评分,记录和评分结果作为医疗机构校验的依据。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以一年为一个周期。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具体办法和记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章 校验申请和受理
第六条 达到校验期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校验。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
(一)床位在100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校验期为3年;
(二)其他医疗机构校验期为1年;
(三)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校验期为1年;
(四)暂缓校验后再次校验合格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1年。
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3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校验,并提交下列材料(以下称校验申请材料):
(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三)各工作总结;
(四)诊疗科目、床位(牙椅)等执业登记项目以及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科室和大型医用设备变更情况;
(五)校验期内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结果及整改情况;
(六)校验期内发生的医疗民事赔偿(补偿)情况(包括医疗事故)以及卫生技术人员违法违规执业及其处理情况;
(七)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开展情况;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登记机关对医疗机构提交的校验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作出是否受理的处理意见:
(一)校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内容及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书面告知医疗机构在规定期限内需要补正的相关材料及内容;医疗机构逾期不补正或者补正不完全的,视为不按规定申请校验;
(二)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规定要求的,或者医疗机构按照登记机关初审后书面告知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及内容的,应当在5日内予以受理。
第九条 登记机关在受理校验申请后,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机构申请校验受理通知》,受理时间从作出受理决定之日算起。
第十条 医疗机构不按规定申请校验的,登记机关应当责令其在20日内补办申请校验手续;在限期内仍不申请补办校验手续的,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管理记录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是登记机关实施校验的重要依据。
登记机关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登记注册档案、日常监督管理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并及时将监督管理情况和校验结果予以公示。
第三章 校验审查和结论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校验审查包括书面审查和现场审查两部分。
第十三条 书面审查的内容和项目包括:
(一)校验申请材料;
(二)日常监督管理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校验内容和项目。
第十四条 现场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符合情况;
(二)与医药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情况;
(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现场审查的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现场审查由登记机关组织有关专家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现场审查:
(一)2个校验期内未曾进行现场审查的;
(二)医疗机构在执业登记后首次校验的;
(三)暂缓校验后再次校验的;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校验审查,做出校验结论,办理相应的校验执业登记手续。
第十七条 校验结论包括“校验合格”和“暂缓校验”,暂缓校验应当确定暂缓校验期。
第十八条 登记机关作出“校验合格”结论时,应当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上加盖校验合格章。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应当作出“暂缓校验”结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根据情况,给予1-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一)校验审查所涉及的有关文件、病案和材料存在隐瞒、弄虚作假情况;
(二)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三)限期整改期间;
(四)停业整顿期间;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于暂缓校验期满后5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校验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再次进行校验。再次校验合格的,允许继续执业;再次校验不合格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暂缓校验期满后规定时间内未提出再次校验申请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 对经校验认定不具备相应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二十二条 登记机关在作出暂缓校验结论前,应当告知医疗机构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医疗机构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登记机关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
登记机关应当结合听证情况,作出有关校验的决定。
登记机关在作出暂缓校验结论时,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医疗机构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校验结论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在管辖区域内予以公示。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暂缓校验期内,医疗机构不得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和广告;未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执业;除急救外,设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门诊业务、收治新病人。
医疗机构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的书面检查。
第二十五条 暂缓校验期内,暂缓校验的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违反规定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二)发布医疗服务信息和广告;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自注销之日起停止开展医疗活动,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应妥善做好已有病人的转、出院工作。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暂缓校验或者被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登记机关应当依法给予或者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一定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校验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发现校验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变更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校验结论。
第二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干预正常校验工作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所在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纠正;后果严重的,应当给予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