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1: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作者:

时间:2011/11/18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对策

论文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包括教育目标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过程小学化、行为规范小学化、教学评价小学化等。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应采取的对策如下:坚持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重视幼儿行为规范训练的自主性、快乐性,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实效性。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协作共育等。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目前,许多幼儿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评价标准的研制,都表现出小学化的倾向,严重束缚了儿童的思维空间,阻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目标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无限制拔高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导致保教功能发挥不够,轻保而重教,过分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少幼儿园要求儿童识字,学习拼音、珠算、外语等,同时还给孩子布置了一定量的所谓的家庭作业,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后果。

2.课程设置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包括拼音、汉字、计算、古诗等。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开设了英语、珠心算等一些学科课程,仅保留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开展舞蹈、绘画、游戏等活动。另外,大部分幼儿园还设置了一些兴趣班,强迫孩子参加,孩子们每天在幼儿园从早忙到晚,回到家中感到很疲劳。

3.教学过程小学化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一般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如学习汉字的授课程序为:出示字卡或写在黑板上,由教师领幼儿认读;讲解字义,进行组词、造句训练;教师教给幼儿该汉字的书写顺序及格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开始反复进行书写练习,完全与小学生的汉字学习过程相同。而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获取知识的活动愈来愈少;强调纪律性,儿童的自主权被无情剥夺。教师所采取的上述教育方式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4.行为规范小学化

不少幼儿园直接套用小学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儿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教师,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允许插嘴、顶嘴与辩解,坐姿要端正,不能随便走动,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不能开小差,不准做小动作,课间不许奔跑跳跃,不许高声喊叫,等等。另外,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多数幼儿园所采用的批评惩罚措施也是带有小学化性质的。如一些教师往往对于“违纪者”采取罚站、严厉斥责、罚抄等处罚性措施,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行为要求,很明显把小学的行为规范搬到了幼儿园,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5.教学评价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评价注重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内存,对幼儿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主动性以及情感需要重视不够。一部分幼儿园设置了名目繁多的特色课程,如双语教育、艺术教育、珠心算、识字训练等,对这些课程的评价构成了幼儿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评价时,通常都选用小学的评价标准,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对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测试有着详细的评分标准,而对于音乐、美术、常识等的评定,流于形式且实效性较差。

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发展心理学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提高了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使幼儿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目前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1.坚持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关注幼小衔接的同时,应确立能够体现全面性、启蒙性和生活性的幼儿教育目标,避免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全面性是指幼儿园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启蒙性是指幼儿教育应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获得初步发展。生活性是指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使幼儿观察自己的生活,并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并积极地去探索。

2.加强课程设置的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幼儿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选择那些有利于引导儿童从周围的生活世界中发现问题的内容。幼儿教育课程设置不仅应考虑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而且还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发展特点,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让幼儿从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形成五类活动,这五类活动分别是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日常饮食、睡眠、早操、游戏、动植物的饲养培植等,都可以成为幼儿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设置幼儿园教育课程时,应突破文本的局限,遵循孩子的生活逻辑,将幼儿生活世界转化为活动的主题,创造性地设置富有个性的课程。

3.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活动性、游戏性

在“玩”的过程中“学”。“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幼儿园教学应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性、活动性、游戏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小组讨论、户外活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活动中引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让幼儿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促进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有效手段。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组织各种有利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游戏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教师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如阅读写字、数学发现、电脑游戏、角色游戏等活动。这些区域活动既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够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孩子们在学习基本的读、写、算知识的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游戏。

4.重视幼儿行为规范训练的自主性、快乐性

幼儿行为规范训练应以幼儿自我管理为主。教师应启发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约束,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采取愉快教育的方式,即寓教于娱乐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幼儿能形成愉快的情绪体验,因而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形式,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利用游戏中的榜样作用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自主体验和感知,利用游戏的结果对教育效果进行巩固和强化,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反复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鼓励、表扬要恰如其分。教师应利用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准确将自己定位在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一位置上。坚持这一理念,有利于真正落实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儿童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幼儿园应努力创建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环境,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5.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

幼儿园教育应坚持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教师应在生活准备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指导。对大班幼儿在坚持性、时间感、自主性等方面加强引导,适度地提高要求,以增强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规律的适应性。引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走进小学课堂,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大班后期,应适度设置一些学科化的课程,围绕提高幼儿自我认识能力、口语表述能力、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展开,引导幼儿逐渐了解、熟悉并喜爱小学的学习生活。

6.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实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自然的方法,通过平常观察所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由此可知,对于幼儿的评价,不能仅仅根据一两次成绩测试的结果来衡量,应更加关注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主动性以及情感需要的评价。幼儿园教学评价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对儿童发展过程的评价。应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幼儿、家长被动接受的做法,教师要以倾听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幼儿的心声,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从而提高幼儿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7.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协作共育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幼儿园应向家长开放,定期举办讲座,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使其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并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还可以组织家长沙龙,为家长解惑答疑。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实际上,幼儿园教育还应整合社会教育的力量,实现协作共育。国家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认识,淡化考试竞争。幼儿园、家庭、社会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基点,彻底铲除滋生“小学化”倾向的土壤。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使孩子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只注重智力发展,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影响了幼儿多元发展,有可能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未来学习

如果幼儿阶段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的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部分小学生一、二年级成绩好,三、四年级断链子的情形发生。也是产生拔苗助长的原因。

5、小学化倾向容易误导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目的是要求孩子学知识,而没有从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考虑。如果幼儿园屈从家长的要求,导致学前教育存在越来越浓厚的“小学化”倾向。反之,也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形成恶性循环……

让我们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合力,共同来为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吧,还给孩子童真、童趣吧,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第四篇: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原因,在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操作层面,主要是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于以应有的重视,以及学前教育学科的不成熟导致的科学指导不到位。这种现象也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加强幼儿教育工艺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幼儿教师德教育水平,以尽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一)内涵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在实践上有不同层面的表现。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可以;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幼儿也容易忘记, 没有多少效果, 即使有效果,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小学化侧重干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等;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很多的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大多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 只是程度各异。举例来说,一个孩子从一所很有名的正规幼儿园出来,走进一所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间不久, 他就发现, 一年级的课他竟然跟不上了, 汉语拼音成绩尤其不好。老师还为此而找了孩子的家长, 家长自然也很焦急。是这个孩子能力差, 或者是他太不用心吗? 都不是, 原来, 班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从本校的一年制学前班直升上来的, 在那里, 他们已经把包括汉语拼音在内的一年级的主要课程着着实实学了一遍。一年级的老师要照顾多数孩子的需要, 教学进度很快, 所以对那个孩子来说, 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简直就高不可攀了。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一)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

与教师和家长的谈话了解到,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不少家长竟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否则不入园。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好多幼儿园自然走入了“早教”误区,形成了“让不懂教育的人牵着我们懂教育的人走”的怪现象。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天在幼儿园背会了几首诗?认会了几个字?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在幼儿园表现好不好?…… 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自我中心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之路。

(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

当前,我县受农村幼儿教师无编制的制约,幼儿园85%是老教师,15%是年轻教师。老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调查发现,至少一半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教材没什么可讲的,如果要教,一星期就能把一学期的教材教完。而只有少数的教师能遵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这也让我们找寻到当前幼儿教学存在的“重教轻学、重智轻德、多室内教育活动、少室外游戏活动”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了。而民办园的最大难题则是师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迫切需要提高。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

应试教育正在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索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还进行攀比。哪所幼儿园教的多就选择去哪所幼儿园。在假期,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假期班、兴趣班……这样做不但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成长,而且使幼儿厌学,消极抵抗。拔苗助长的错误方法,家长不但没意识到,反而趋之若骛。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危害。针对以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本人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科学的幼儿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基础上的。随着心理学以及各种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逐渐深化,现代化的儿童观逐渐形成:儿童是社会的人,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儿童期不只是为将来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与此相宜的现代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与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些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忽视儿童自身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

(二)尊重幼儿教育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每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思维形象具体,个性初步形成……适宜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因为教育只是幼儿发展的外部条件,要实现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必须使教育的要求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幼儿自己行动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促进幼儿的内部学习活动,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恰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它是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它更多地关注那些外显的短期效果,忽视了那些内在的、使幼儿具有发展潜力的素质的培养,使金色的快乐的童年生活人为地增添了紧张和压抑,扼制了幼儿潜能的自由、充分发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保教并重,提升质量

各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先适应的内容和方式。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第五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分析

(一)教学内容难度大

因受到大脑生理机能的影响,幼儿的认知功能主要是可逆性、守恒性较差,比较复杂的思维题目只有随着幼儿年龄增长才能会逐渐完成。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涉及并发展幼儿的技能、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等。但是现在幼儿园教育存在严重的片面化、单一化倾向,众多幼儿园不重视幼儿的大脑发育水平,在幼儿园中涉及小学低年级内容,甚至少数幼儿园直接使用小学低年级教科书进行教学,要求幼儿学习文化、数学内容。即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定量要求幼儿掌握字数、词语,还要求幼儿熟背唐诗三百首并且熟写等,在数学方面,要求幼儿懂得大数位计算,有些内容甚至难于一年级教育内容。

(二)课堂化教学

游戏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最多的需求。幼儿在游戏中有假想世界,但是需要在幼儿园中实现心智成长,因此幼儿园教学内容要与游戏、学习有效平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探知、探索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保证每一位幼儿参与,从而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人物。但是现在众多幼儿园都把教学内容课堂化,使用课堂授课的方式代替游戏内容。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只重视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从而在幼儿园中形成让幼儿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和授课方式。为保证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幼儿园均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加减法,在幼儿园中出现色彩图案少、教学演示少、游戏少等特征。教学后教师会布置大量枯燥的家庭作用并且检查,扼杀孩子的天性,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导致幼儿在焦虑、紧张中生活,最终对上学产生抗拒甚至恐惧心理。

二、主要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长因素

因我国长期以来实施考试制度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并且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使得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存在较多的阻碍,无法落实及引进新型教育观念,这种教育情况对我国的幼儿园已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错误理念下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下,家长均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重视孩子成长却不管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从而拔苗助长,希望孩子从小成绩优异,所以家长的愿望是导致幼儿教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二)民办幼儿园追逐利益,教师综合素质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幼儿园体制发生明显变化,众多原因使得民办幼儿园的数量显著增加,导致幼儿园办园的体制以市场为导向,民办幼儿园为获取利益逐渐没有应有的立场。为迎合家长需求,不管幼儿接受能力、身体发展特征等设立小学课程,对幼儿提出不符合年龄特征的学习要求。同时因我国长期不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素质、学历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民办幼儿园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没有经过专业学习、训练的人群进入幼师队伍,这些人群无法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把小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中,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教学现象。

三、对策

(一)开展家园共建制度

家园共建制度有利于家园良好沟通,这是保证幼儿健康、有序成长的主要途径。家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重视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合理、科学安排园内的教育活动。从操作上分析,家园要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和补充;从意识上分析,家长要树立积极互动、参与的意识。在开展家园共建制度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为家长支持可保证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家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逐渐了解幼儿的思维、心理,从而为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条件。幼儿园有关人员可通过家长QQ群、定期家长会和家园共建等途径,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保证家长不断改善传统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时家园共建有利于家长和幼儿之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健全办园制度

严格办园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小学化倾向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有关部门严格审批幼儿园注册制度,教育部门要根据办学标准履行职责,保证符合办园要求之后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园要求且非法办园的要及时取缔并且给予相应的处罚规定,还要对幼儿的布局科学的规划,根据“就近入园、规模适度、因地制度、方便接送”原则进行布局。除此之外,幼儿园中还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及时解决“小学化”问题,对课堂活动、课程内容、授课等实施严格要求。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内容实施的主体,其素质与幼儿教育质量有密切联系。要彻底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就要把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所有教师在上岗前均要接受一体化培训,建立专业水平高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师资源。其次,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会跳舞、唱歌、绘画等多种才艺,具备良好的素养和师德。最后,聘请有资质的人员担任幼儿教师,对已有的教师加强培训。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对教师实施分批次、分时间的培训,全面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特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下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关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 庞文星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倾向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

    关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北京市教委将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全市各类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教授小学内容,提前“抢跑”的情况。 一旦幼儿园内被查出存在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小学......

    浅谈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浅谈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化”是一个特殊名词,是幼儿园特有的现象,指把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方法用到幼......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其实,学习就像造房子一样,地基不打好,怎能盖房子,连房子造起来的第一步都没做好的......

    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企图拔苗助长做法是错误的。它属于一种超前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误区之一。希望......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摘要: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