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略谈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范文)
略谈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遵循幼儿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束缚,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问题突出,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有关人员应针对幼儿园教学现状问题而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或建议,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本文主要阐述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小学化倾向 原因 对策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使得教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成为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催化剂。传统幼儿教育中,坚持幼儿为中心,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学前准备教育。但是,随着幼儿园教学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向幼儿传授更多小学知识内容,且对幼儿的思想行为有束缚,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此,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对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赋予幼儿以健康的童年教育。
一、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纵观幼儿园教育,其小学化倾向问题表现突出,主要有:首先,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师重视向幼儿传递教学知识内容,缺少与幼儿之间的游戏互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而游戏也是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游戏的作用下,幼儿能够从中获得愉悦感,且对教学内容有着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但实际教学中,幼师在游戏时间安排方面有欠缺,使幼儿教育逐渐显现小学化倾向。其次,幼师对幼儿加强纪律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再次,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看,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呢绒是一致的,表明小学化倾向明显。最后,幼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偏差。
二、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在幼儿园教学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十分明显,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较多。首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使幼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向幼儿传授教学知识内容,忽视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学习的期望值过高,加速了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进程。其次,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虽然幼师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仍然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主要源于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不一致,不能为幼师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再次,幼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幼儿园教学是启蒙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低,不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激发了小学化。最后,幼儿园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着竞争压力,使其不得不走向小学化。
三、解决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对策
(一)促进教育系统的协调管理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问题,应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教育系统的协调管理,为幼儿园发展加强正确引导。首先,加大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为其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在此过程中,加大财政支持,既能强化办园条件,又能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其次,政府对幼儿园进行明确的办园标准规定,以规范办园行为,并对其加强监督、引导和评估,进而对幼儿园教学加以综合性评定。最后,政府部门应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完善准入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幼师的德行水平;对幼师加强职前职后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养;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关系的协调,减轻幼儿园教学压力,对遏制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有利。
(二)幼儿园遵循幼儿成长规律
从幼儿园教学视角看,应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为幼儿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小衔接做充分准备,从长远视角制定幼儿教育目标,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其健全人格。例如,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发幼儿智力等。其次,在幼儿园教学中,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而制定科学的一日活动方案,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创建友好关系。同时,注重对幼儿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培养幼儿的坚强性格,为其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奠定基础。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规避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中,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对幼儿展开更有利的教学活动。首先,增强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幼师能够提升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性作用。其次,幼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对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有所了解和掌握,进而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最后,提高幼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此期间,幼师必须提升基本专业能力,如评价能力、观察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谈话能力等,及时了解幼儿的思想动态,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小学化倾向。
(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在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中,家长也发挥着促进作用。所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是必要的。首先,幼儿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交流,使家长走进幼儿园,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加以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家长对幼儿在园内的活动感到好奇,而邀请家长入园,既能消除家长疑惑,又能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有助于二者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其次,加强宣传教育,为家长讲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渐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理念。
四、结语
通过实践可知,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问题日益严重,其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在无形中加剧了小学化倾向的发展进程。要解决该问题,作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对教育系统的协调管理;二是为幼儿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能够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而实施教育;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对幼儿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军卫.贵阳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2]肖鹏.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以绥化市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3]谢玉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5).[4]张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第二篇:关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原因,在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在操作层面,主要是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未于以应有的重视,以及学前教育学科的不成熟导致的科学指导不到位。这种现象也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加强幼儿教育工艺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幼儿教师德教育水平,以尽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一)内涵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在实践上有不同层面的表现。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就可以;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幼儿也容易忘记, 没有多少效果, 即使有效果,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小学化侧重干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等;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很多的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大多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 只是程度各异。举例来说,一个孩子从一所很有名的正规幼儿园出来,走进一所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间不久, 他就发现, 一年级的课他竟然跟不上了, 汉语拼音成绩尤其不好。老师还为此而找了孩子的家长, 家长自然也很焦急。是这个孩子能力差, 或者是他太不用心吗? 都不是, 原来, 班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从本校的一年制学前班直升上来的, 在那里, 他们已经把包括汉语拼音在内的一年级的主要课程着着实实学了一遍。一年级的老师要照顾多数孩子的需要, 教学进度很快, 所以对那个孩子来说, 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简直就高不可攀了。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一)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
与教师和家长的谈话了解到,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不少家长竟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否则不入园。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好多幼儿园自然走入了“早教”误区,形成了“让不懂教育的人牵着我们懂教育的人走”的怪现象。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天在幼儿园背会了几首诗?认会了几个字?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在幼儿园表现好不好?…… 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自我中心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之路。
(二)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
当前,我县受农村幼儿教师无编制的制约,幼儿园85%是老教师,15%是年轻教师。老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调查发现,至少一半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教材没什么可讲的,如果要教,一星期就能把一学期的教材教完。而只有少数的教师能遵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这也让我们找寻到当前幼儿教学存在的“重教轻学、重智轻德、多室内教育活动、少室外游戏活动”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了。而民办园的最大难题则是师资问题,幼儿教师素质迫切需要提高。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家长的观念出现偏差
应试教育正在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索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要学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的要求,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还进行攀比。哪所幼儿园教的多就选择去哪所幼儿园。在假期,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假期班、兴趣班……这样做不但压制了幼儿的个性成长,而且使幼儿厌学,消极抵抗。拔苗助长的错误方法,家长不但没意识到,反而趋之若骛。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并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危害。针对以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本人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科学的幼儿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基础上的。随着心理学以及各种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逐渐深化,现代化的儿童观逐渐形成:儿童是社会的人,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儿童期不只是为将来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与此相宜的现代教育观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与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要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要大力宣传这些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忽视儿童自身要求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
(二)尊重幼儿教育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每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思维形象具体,个性初步形成……适宜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因为教育只是幼儿发展的外部条件,要实现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必须使教育的要求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幼儿自己行动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促进幼儿的内部学习活动,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恰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它是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它更多地关注那些外显的短期效果,忽视了那些内在的、使幼儿具有发展潜力的素质的培养,使金色的快乐的童年生活人为地增添了紧张和压抑,扼制了幼儿潜能的自由、充分发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保教并重,提升质量
各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先适应的内容和方式。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第三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北京市教委将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全市各类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教授小学内容,提前“抢跑”的情况。
一旦幼儿园内被查出存在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小学内容的情况,院长会受到严肃问责,相应幼儿园也将被降级。
措施
随机推门检查幼儿园
昨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下周起深入全市幼儿园,检查其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小学化情况,“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将持续至4月中旬,涉及全市公办园、部门或单位办园以及民办园。
在检查中,将采取随机推门的形式,检查幼儿园的日常保教管理工作,特别要严查的是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也就是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抢跑”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
据介绍,在2012年和2013年,市教委就曾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类幼儿园出现类似问题,“幼儿园应以培育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该负责人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让孩子们在活动和游戏中感知规则,认识周围的世界。
而在本轮检查中,如发现有幼儿园存在“抢跑”问题,将严肃问责幼儿园的主要负责人,相关园也会被降级降类处理。
另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多次强调,“幼升小”采取就近入学方式,严禁各小学采用入学面试等方法。
分析
“抢跑”易导致孩子厌学
昨日,一位公立园教师透露,确实存在大班学生家长退课,带着孩子报学前班以适应小学生活的情况出现。
幼儿园“小学化”的表现有哪些?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这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例如,有的幼儿园以课堂教学取代幼儿的游戏,把桌椅占满活动室,让课桌像小学一样摆放,导致幼儿园没有活动室。
接受“小学化”教学后,业内人士说,虽然很多孩子明明已认识许多汉字,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升入小学后,不到两个月就泄气,甚至有的一入学就厌学。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有自身的阶段特点,不能跨越。为此,河南、江苏等地曾为科学保教,出台过针对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的“十不准”、“六不准”等文件要求。
但也有一名公办园职工昨日表示,现在有部分家长主动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转到社会上的学前班,以提前适应小学上学需求,“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会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但小学就没有。”
业内人士分析,家长的揠苗助长、小学的转嫁压力、幼儿园不务正业、社会急功近利等方面,都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 证实了这一点,她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说,在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济南市公安局幼儿园教师牛箫楠说,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她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后能创造幸福吗?”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郑润华引用教育家卢梭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她告诫家长:“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奶奶咋孩子三岁是教1+2=3,孩子总是等于8,孩子根本无法接受,到一定年龄却自会了。“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
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其十,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据悉,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摘要: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由此引起相关人员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注,从而使人们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具体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建议,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目 录
引言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政策对“小学化”的整治也从未止步。但整体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不消反涨,愈演愈烈。各地政府部门治理文件均将视线落实到了对教育内容即幼儿园对拼音、识字、算术等的禁止教授上。这一禁令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建国伊始的类似文件。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风口浪尖上的拼音、计算等教育内容并没有得到有效禁止。此时,对拼音、识字、计算等内容的重新审视就显得尤为必要:识字教育到底该不该被禁止,为什么屡禁不止?我国当代各时期对“小学化”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实践?如何正确认知“小学化”及其根源? “小学化”的有效治理应着眼何处?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是笔者选择幼儿园 “小学化”倾向作为论文题目的原因。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的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一些地方,幼儿园升小学考试却大行其道。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更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用小学课程中的拼音、识字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课程,或者用所谓的“特色”充当幼儿园全部课程。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可能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成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但近年来,此种现象日益凸显,令人担忧。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的危害无论怎么说也不为过,它平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严重疏忽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此一时期的孩子的生理发育能否正常平稳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以大人们喜欢做的一件事,教孩子练字为例,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要练毛笔字。但是不管是毛笔字、钢笔字或其它,我们知道正确的握笔和控制笔划是练好字的基础。而幼儿的手上的肌肉发育还未成熟,自然拿不好笔,难以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幼儿爱动是天性,然而不少幼儿园要求幼儿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生硬的往他们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要听话”。当然,还有“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之类的要求。此外,在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嬉戏打闹,不得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课的准备等。
除了行为规范要求的小学化外,儿童的行为规范的标准也日益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对幼儿作业的规范要求上,如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要求幼儿和小学生一样把字母写在标准的“四线三格”里,作业完成后由教师批改,每天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数学计算题,有时写汉字,虽然题量不大,但都是知识性的作业,幼儿要用标准格式做作业。个别学得不好的幼儿还要家长辅导。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教学“课堂化”,即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取得代之的是课堂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听”,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加在乎的是他们能够传授多少知识给幼儿。领读,复读等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态,也是“课堂化”的最原始表现。为了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性内容,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在教学前要对相关内容,如拼音、加减法运算等进行预习;在教学中,教师喜欢用“讲授”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演示、图案色彩、游戏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后,很多幼儿要带回一堆的作业回家,如抄写拼音,进行加减法运算,记忆英语单词,背诵某个段落等,这些作业单调而枯燥,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有的幼儿园为追慕时尚、迎合家长、提高效益,忽略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盲目增添学习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目前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时间安排几乎等同于小学教育,在幼儿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语文、算术、英语,剩下的一点可怜的时间就是美工、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小学的训练,而不是以游戏为主。不但如此,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如以拼音学习为主的文学活动,以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为主的数学活动,以记忆单词为主的英语活动,这些实际上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在教育评价的内容方面,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教学测评内容以识字、计算、英语单词和拼音为主,而以音乐、美术和常识为辅。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测试人员一般是根据幼儿编号在一个班级里随意抽取六名幼儿,拿出准备好的“试题”对幼儿进行考核,并根据幼儿当场测试的准确率打分。整个测试像一场正规的考试。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在测评过程中,对知识性的问题,问得很具体、很详细,而对美术、音乐、武术等艺术性的内容则一笔带过。也因此,知识性的题目的测试结果是决定儿童测评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的方向。从幼儿教育评价的内容来看,多数幼儿教育的教学标准是对“知识性问题”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要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宣传,使全社会能够对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有个较好的了解,从而能够较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在宣传上,教育部门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络能传播媒介,应侧重宣传幼儿教育的以培养幼儿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念,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从而能够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全面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因此,在每一所幼儿园内,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渐转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虽然这个“转变”并非易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教育思想探讨,相信我们的教师能够逐渐形成符合幼儿实际的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首先,通过对幼儿园进行较完整的评估,对幼儿教师进行思想考评等来考察幼儿园教育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是否严重等。如有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存在着“小学化”倾向,应当通过比较严厉的手段进行纠正,如该幼儿园不能参加先进的评比或者教师不能参加较高级别的职称评定等。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制度。在评估审查中,应当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定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有针对性的调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审查中,如有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实施诫勉或者是警告,并要求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要求到期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应当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此外还可以通过明察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行政监督。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双方的了解与合作,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幼儿园要做好孩子入学的过渡准备。重点就在于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做能做的事情,培养在集体中协调活动的能力,树立规范意识,懂得自律。其次,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幼儿园大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和健康状况,最好通过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正规上课,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学,与小学生联欢,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最后,幼儿园需要做好幼儿园、小学和孩子家长之间的协调。三者之间应该经常保持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以及参观等方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入学氛围。结论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现代幼儿园机构在我国的出现起,“小学化”问题就一直存在。多年来人们对幼儿园小学化虽然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研究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偏重于教育内容方面,对幼儿闶“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却少有关注;对幼儿园“小学化”的争论与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忽视了实验研究;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溺于儿童中心主义的束缚,忽视了儿童成长的社会需要。以上误区使得我国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时常常出现偏激化的倾向,对识字、算术等知识教育的内容避之唯恐不及。
参考文献
[1]张海钟,魏绎儒,刘璐.新世纪幼儿学前教育热点问题综述与我见[J].沈阳大学学报,2011,01:55-59.[2]吴龙.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26-129.[3]王桂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97-99.[4]米娜.浅议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149+175.[5]高桂梅,何元.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综述[J].当代学前教育,2013,02:4-7.[6]叶平枝,赵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70-74.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五篇:如何克服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
如何克服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
2010-09-30 15:40:25 作者:佚名 来源:幼儿园 网友评论 0 条
镜头一:大班十几名幼儿家长联名强烈要求幼儿园大班教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知识。
镜头二:学期末,幼儿园中班教师进行升班统计,结果有46.4%的家长准备让孩子上学前班,原因是:想让孩子提前学些知识。
镜头三:幼儿园大班幼儿严重流失,在园大班幼儿数远远少于中、小班,而各学前班爆满。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除学前班办学的问题外,更主要的是家长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掌握不够,对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认识不够。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学前班仍属于幼儿教育,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学前班的主要教学目的,应是使孩子在学前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和学习兴趣,能迅速适应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目前,一些学前班教材存在有“小学化”的教学内容,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计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编入了教材,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这样就使一部分家长认为,在学前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上小学时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不至于“跟不上”。而开发幼儿智力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顺利适应学校教育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家长观念上的误区给幼儿园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给幼儿增加了沉重的学习负担,滞碍了新《纲要》的实施。幼儿园作为专门教育机构,要坚守“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自觉抵制各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案、教材、学具、活动及比赛等”(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幼儿园应当考虑家长的需求,但不能盲目满足家长的所有要求。我们冷静面对家长的要求甚至是社会上已经形成的风气,理智的进行价值判断,“坚持应当坚持的,抵制应当抵制的。”
作为幼儿园,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纲要》倡导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终身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促进家长成为实施《纲要》的主体之一。
1.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学习特点。
平时许多家长送了小孩不愿离去,很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样活动的,想知道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老师是怎样在带孩子?我们每学期都要向家长进行教育活动开放日和亲子游戏活动,并向家长承诺:欢迎家长随时进班了解班级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家长了解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了解了幼儿学习的特点,从而就消除了他们的疑惑,见识了一些教育方法,进一步达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幼儿园与学校、家庭密切合作,为即将入学的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加强与小学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组织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座谈,让小学教师对我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本届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我们也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
了解小学教改情况,熟悉小学教学计划的基本精神和各科大纲及教材的基本内容,使幼儿园大班后期的教育逐渐接近一年级要求,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可改的对接。同时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特点,了解以往幼儿入学后的表现,共同探索改进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和措施。
在活动安排上,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幼儿认识小学的环境:教室、操场、图书室、计算机房等;参观一年级小学生的一些活动,如上课,少先队活动等;与小学生联欢,与幼儿园上届大班毕业生见面和谈话,以激发起幼儿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准备。同时,调整幼儿的作息制度以适应小学作息制度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逐步具有小学的某些特征,如设立黑板、桌椅成排摆放、减少游戏角等;召开幼儿升学庆祝会和幼儿毕业典礼;指导家长为幼儿购买书包、铅笔等幼儿入学时必需的文具用品。以上这些幼小衔接活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向家长公布,让家长了解到为使幼儿能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幼儿园所作的具体工作,达到家、园、校三方认识上的统一。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
(1)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3)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家长认识。针对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发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搜集成功的教育案例,提供操作上的经验帮助。
4.家长与小学教师及家长间的互动。
我们的家长会形式一改过去的老师说家长听的做法,而是让老师和家长同成为家长会的中心,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家长积极地发言。
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各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
声明: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