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延庆县医院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于2014年12月28日零时正式实施医药分开,迈出了公立医院改革最重要的一步。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医院管理模式,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加强上下联动,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的同步推进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9-0004-02
延庆作为全国第一批311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在国家和北京市医改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按照国家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稳步推进。延庆县医院是延庆地区唯一一家二级综合医院,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于2014年12月28日零时正式实施“医药分开”改革,并统筹推进医联体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重点加强人才、技术、学科等核心能力建?O。本研究旨对延庆县医院医改进展情况进行评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提出建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进程
1.1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医院运行机制
破除以药补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调研,完成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改革。门诊医事服务费按医师级别分级定价,门诊普通与主治医师30元、副主任医师50元、主任医师70元、国内知名专家9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50元,医保、新农合定额支付门诊医事服务费28元、急诊48元;住院医师服务费每床每天60元,由医保与新农合按比例支付。
改革启动以来,医院运行平稳,医药分开改革按照“平移转换”、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政府对医院补贴未增加,医院收益不减少,群众负担得减轻的改革思路,初步呈现出“三降、三升”的改革效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健康发展。①患者就医药品费用较以往最高降低15%,其中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支出明显减少。政府通过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等多重保障制度的衔接,增加对医保和新农合的投入,持续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②患者选择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趋势上升,选择县级医院就诊的趋势下降,医务人员服务质量提升。③随着医事服务费的实施,县医院专家号率由2014年的19.3%降至2015年的6.9%,下降12.4%。有93%的门诊患者倾向普通门诊,医院普通门诊人次占比上升,专家门诊人次占比下降,不仅有效引导患者有序就医,而且使专家能有更多的时间为有疑难杂症的患者提供服务。
1.2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医院管理能力
1.2.1探索三级医院托管县级医院新模式 在分级诊疗及医联体政策引导下,医疗机构间通过纵向或横向的医疗资源整合,不断进行着合作、联合、兼并等模式的探索,2015年延庆县政府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并组建理事会,任命执行院长,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责权关系,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理事会负责审议北医三院延庆医院发展规划、年度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项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大额资金使用、高值固定资产处置、运营情况监督等重大事宜。
1.2.2加强重点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从院与院、科与科、人与人3个层面,加强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对延庆医院的支持力度,聘任总院科室主任到延庆医院任职,“扶学科、带人才、传技术、帮管理”,将精湛的医疗技术、规范的诊疗方法、丰富的管理经验传递下去[1]。建立总院专家出诊常态化机制,由骨科、消化科、介入血管科、心血管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肾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内分泌科、儿科等科室组成的专家定期来延庆出诊、手术,制定相应补偿和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以解决延庆及京西北地区百姓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
1.3创建上下联动机制
1.3.1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 县卫计委牵头组建延庆县医院医联体,覆盖区域内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与县医院专科骨干医师捆绑,结成无缝衔接的技术协作团队,借助手机微信平台实现实时的医疗咨询、业务指导;针对山区群众就医不便,医联体内部建立山区巡诊服务新机制,成立山区巡回医疗队定期巡诊;与影像条件具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远程影像报告审核工作,基层放射科医师对患者报告进行初写后上传至上级医院,上级医师审核后将报告返回,让患者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延庆医院专家的服务,保障了影像科报告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的技术水平,实现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1.3.2搭建分级诊疗管理平台 通过实行网络电话分时段预约挂号、医生手机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二级与一级医疗机构间的信息沟通、咨询服务与快速预约转诊功能;同时开放转诊绿色通道,保证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就诊;设立预约转诊服务窗口,明确标识,方便患者取号;门诊部成立转诊服务团队,协调解决紧急问题;院领导定期走访社区,听取意见,对转诊流程动态改进和持续完善。
1.4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4.1明确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 ①全面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设定服务年,以“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工作目标,保障改革工作顺利进行;②畅通投诉渠道,并将投诉热线对外公布,由专人负责,及时解决患者投诉,缓解医患关系;③设立“文明服务专项考核奖”,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拿出部分绩效资金设立“文明服务考核专项奖”,按月发放,年终评选“文明服务先进科室”,以此激励全院干部职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1.4.2调整人事分配机制 ①落实县级医院用人自主权。中层干部的选拔与任免由单位按照规定程序自主实施,逐步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②坚持以岗定薪、优绩优酬,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及做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1.4.3加强医院监管 ①制定《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进行年中、年末两次考核,检查和评分结果作为对院长任期考核的重要依据。②通过建立科室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完善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落实民主管理。③通过完善医院内部质控管理体系,加强药品管理、诊疗规范、行风建设,强化问责约谈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2.1医疗服务价格亟待调整
实施医药分开后,虽将取消的药品加成收入与新增的医事服务费进行了平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护理、操作、手术等诊疗费用尚未调整,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
2.2现行管理体制阻碍了医联体资源的整合
目前医联体是由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范围、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院,甚至是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组建形成的统一体,不同的医疗机构由不同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阻碍了医联体的有效整合。双方开展合作后,实行“七个不变、三个统一”,即财产归属关系不变,人员编制管理方式、隶属关系不变,因此,在技术、人才交流互动层面开展了联合联动,但在更大层面的人、财、物还没有实现有效统一。
2.3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医药分开后,县级医院门急诊量有所下降,但减少的主要为医事服务费无法进行医保报销的自费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趋势尚未形成。讨论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公立医院应以加强医院服务能力为主[2],包括基本的医院内部管理能力提升和重点学科建设能力提升两大方面。本研究认为,服务能力的加强是公立医院所有其他改革事项的基础。
3.1继续加强三级医院对县医院的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三级医院优质资源,使北医三院的品牌??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教学优势在京西北地区得以延伸和拓展,促进该地区卫生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使延庆医院在管理、技术、人才、科研与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修订并调整延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把提高科室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在管理制度、医疗核心制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向总院看齐,为共同开展工作建立科学、顺畅的业务衔接机制,逐渐缩小两院间业务管理与业务流程上的差距。
3.2积极探索人事和薪酬制度的改革
统筹推进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重点完成全院岗位说明书的制定,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3.3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的建立
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秩序。应加强医保、医药等配套政策的建设,在医保政策方面,要对首诊进行限制,拉大医保与新农合患者在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比例的差距;在药品方面,实现转诊患者在县级医院与一级医院的用药无法衔接,并共享医联体药房资源,只要是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具的处方,可在医联体内任何药房取药。
参考文献:
[1]张莉.县级医院实施分级诊疗机制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5):70.[2]来有文.西藏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评述[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9):28.编辑/王海静
第二篇:长沙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长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和《湖南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湘卫体改发[2014]2号)及《长沙市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长政办发[2014]4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法人治理、医保支付、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15年,全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到2020年,力争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二、改革范围
全县6所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改革,包括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星沙医院、县精神病医院。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指导,以及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2.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资产、财务等方面的责权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
3.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药品采购运营管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益。
4.合理配置资源。启动《长沙县“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产设备和器械。严格控制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严禁举债建设和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对超规模、超标准和举债建设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5、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完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专科的规划,积极推进中医馆、国医堂建设。设立中医药专项资金,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深化补偿机制改革
1.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80%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弥补,其余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内部消化等方式解决。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医保基金通过购买服务对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予以及时补偿,缩小医保基金政策内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
2.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总量不超过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的80%。合理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
3.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县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公立医院的主体,要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公共服务等政府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的投入倾斜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探索PPP模式,依法适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三)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1.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全部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采取量价挂钩、双信封制、招采合一的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模式,逐步实现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相衔接。减少和规范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有效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县级公立医院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和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县级公立医院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医用耗材。
2.保障药品供应。药品配送原则上由中标企业自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减少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可根据实际探索药品集中配送办法。严格采购付款制度,制订具体付款流程和办法。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付款的,采购机构要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卫生和财政部门负责监督货款支付情况,严厉查处拖延付款行为,并向社会公布。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信息系统,逐步完善低价、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机制。加强药品储存管理,改善药品储存保管条件,防止贮藏不当影响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3.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及配送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不良记录。对采购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压低价格,中标后拒不签订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供货的,一律记录在案并进行处理;对向采购机构、县级公立医院和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完善诚信管理,以合同的方式约定企业出现违法违规配送药品等情形时将要承担诚信违约责任。
(四)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1.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人社、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制订出台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要及时出台实施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办法。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加快实现支付方式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转变,并逐步覆盖县级公立医院诊疗的所有病种。严格临床路径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科学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协议约定按时足额结算并拨付资金。2.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健全医保对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基本医保目录外药品使用率、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居前列药品(高值耗材)、药占比、次均费用、参保人员负担水平、住院率、平均住院日、复诊率、人次人头比、转诊转院率、手术和择期手术率等指标的监控,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五)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合理核定编制。县编办、人社局要根据省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2.改革人事制度。充分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优化人员结构,按标准合理配置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单位编制限额及其结构比例内,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结合实际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鼓励探索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3.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建立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允许公立医院医生通过多点执业获取合规报酬。
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绩效考核办法,将医院的公益性质、运行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水平等挂钩。建立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指标。
(六)加强医院管理
1.落实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严禁将院长收入与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加强院长管理能力培训,探索建立院长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2.优化内部运行管理。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度,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加强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测、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推进民主管理。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公立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鼓励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强化问责制,严肃查处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渎职行为。
(七)提升服务能力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到2020年新进入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研究制定引进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和医学类研究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就业的优惠政策。经批准可在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专科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并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助。
2.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标准,加快推进县级医药卫生信息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加快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着重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和提高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能力。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建立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同时与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网络,开展纵向技术合作,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安全,保护群众隐私。
3.落实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完善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等对待政策。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八)加强上下联动
1.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以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医院分工协作机制。县级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健全向乡镇卫生院轮换派驻骨干医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可采取推荐优秀管理人才参加乡镇卫生院负责人选聘等形式,提升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公立医院制度,鼓励采取专家团队支援的方式,将业务支援扩展到管理支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技术和管理水平,采取政策支持、授予荣誉等措施。鼓励已退休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到县级公立医院服务。2.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制订分级诊疗的标准和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别。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县级公立医院要为基层转诊患者提供便利。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力争2015年底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70%左右的目标。
(九)强化医疗服务监管
1.严格行业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费用控制、财务运行等监管,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做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对高额医疗费用、抗菌药物、贵重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等的回溯检查力度,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检验等行为。
2.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等信息。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县级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医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考核档案,记录医务人员各项基本信息、考核结果以及违规情况等。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改革完善医疗质量、技术、安全和服务评估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行风建设等。
3.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强医疗纠纷调处,推进县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严厉打击伤害医务人员和“医闹”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共担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为推进我县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成立长沙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完成后自然撤销,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人社局、监察局、卫生局、审计局、食药监局、编办、商务局、民政局、国土局、地税局、工信局、计生局、教育局、总工会、县金融证券办、法制办、执法办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卫生局),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组织、协调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二)落实相关责任。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编办、人社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改革的工作合力。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问责机制,确保综合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县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跟踪评估,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考核,适时通报。考核结果与县级财政补助资金挂钩。
(四)做好宣传培训。认真开展对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政策培训,加强政策解读。深入细致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其改革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改革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开展舆情监测,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第三篇: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开的实践与探索(投)
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开实践与探索
Public hospital reform in Wuhu city management fro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医疗集团
李琦赵顺
【摘要】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决定公立医院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环节,芜湖市按照卫生部确定的改革方向,结合芜湖市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构建大卫生体制下的管办分开改革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实践中管办分开的背景、实践、成效进行阐述。
【Abstract】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run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public hospitals is deci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hu city the fundamental link,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Wuhu City,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health system of management from reform, obtained favorable result, now Wuhu public hospital reform practice management from background, practice, effec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开;芜湖
【Key word】 Public hospital;reform;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running;Wuhu
1.改革背景:
2006年以后,经国务院批准,芜湖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市区面积和市区人口大幅度增加。为此,芜湖市对全市医疗资源进行重新布局,优化调整,通过迁移、改造、新建等方式,科学规划设置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初,芜湖市政府正式下发了《芜湖
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15年)》。
2009年,芜湖市被确立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重点联系试点城市,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组建了市三大医疗集团。市属八家公立医院除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外,均纳入医疗集团管理(第一医疗集团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组成;第二医疗集团由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组成;市第三医疗集团由市中医医院、市牙病防治所和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组成)。
在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1〕10号)和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芜湖市公立医院改革思路进一步明晰,对管办分开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调整。
2.具体做法
2.1 探索“管办分开”改革试点工作。
在2009年12月31日芜湖市政府将市属部分公立医院分类组建成三个医疗集团之后,成立了芜湖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该办公室(简称医管办)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编制6人,财政全额供给,经市政府授权,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代表市政府具体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建立医院集团出资人制度,承担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
2.1.1在大卫生体制之外的“管办分开”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2.1.1.1 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并没有完全覆盖市属8家医院,市属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仍由市卫生局管理,而其他公立医院由“医管办”管理。同为公立医院,就导致了管理主体不统一。
2.1.1.2 对市属8家公立医院来说,又多了一个管理者,一件事要同时向两个上级报告,在接受市卫生局在履行行业监管的同时,还要接受“医管办”管理。由于试点初期,“医管办”对上没有行业主管部门,各种政策文件无法落实及贯彻,导致该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1.1.3芜湖市卫生局与“医管办”两个机构分别由不同的市级领导分管,在对公立医院上报的事项需市政府领导批示时,难以及时批办,突显政府层面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8家公立医院对医药改革存在困惑。
2.2在大卫生体制框架内,实行“管办分开”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芜湖市结合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思路,在“管办分开”改革试点中,又进行新的探索。
2.2.1取消原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重新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高层议事决策机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管理局。
2.2.2在卫生局内设医院监督局。根据芜湖市编办《关于设立医院监督局的通知》(芜编办〔2011〕84号)和《关于调整市卫生局内设机构的通知》(芜编办〔2011〕103号)有关规定,设立芜湖市医院监督局,医院监督局局长由芜湖市卫生局副局长兼任。为充分发挥医院监督局的准入与监管职能,在医院监督局下设两个职能科室,即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科和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科。
医院监督局负责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实行全行业监管,对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技术应用等服务要素实行准入管理,并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的监督和评价,负责全市的中医药管理、采供血管理、重大事件的医疗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护及重大医疗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
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2.2.3在市卫生局下设医院管理局。原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医院管理局。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人员“连人带编”全部划入医院管理局,增加2人,共计8人。医院管理局为芜湖市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局长由卫生局副局长兼任。按照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原则,医院管理局履行出资人职责,主要负责对市属公立医院及其延伸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对市属公立医院的重大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计划等进行审核,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运行成本管理,组织实施绩效考核。
医院管理局成立以来,经过对市属公立医院多层次、多方面的座谈、调研,拟定《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芜湖市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暂行办法》、《芜湖市大型医用设备统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
2.2.4取消公立医院院长行政级别,院长任职资格条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各医疗集团院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由市委任命,副职由集团院长提名,报市医疗集团管理委员会备案后聘任。
2.2.5在医疗集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为集团、医院的经营决策服务。总会计师由国资部门提名,并经组织部门考核后任命。
3.初显成效
在大卫生体制框架内,实行“管办分开”改革,坚持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全行业管理职责,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建立了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管理体制更加顺畅,医院
管理局和医院监督局履行各自的职责,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
现况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1)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
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①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②设立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③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④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2)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
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3)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4)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上海——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 1)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2)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
3)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4)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
1)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农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3)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使用电子病历;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3)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4)增加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投入。5)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6)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山区医院案例
2010年12月18日,来自粤西山区的高州市人民医院在北京获得了首届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奖项的山区医院。一个象征着全国医院最高管理水平的奖项颁给了一家山区县级医院,在全国医院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一家山区医院凭什么能获奖?钟焕清解释说,医院获奖的管理课题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项目”,直接针对医院管理改革中最难攻克的部分,这也是所有获奖医院中唯一将此作为研究项目。
背后一串数字,证明了医院改革之路的成功。2010年,广东省卫生厅对该院的调查报告称,2004年至2009年,该院平均每一住院病人总费用为4964元,人均门诊处方费用为75.75元,平均药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35%,“切实让群众能够少花钱、治好病”。
刚刚过去的一年,钟焕清执掌的医院成为了全国医院学习的样板。去年3月至今,包括国家卫生部调研团以及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带领的调研小组在内,已有全国15个省的220个参观团3100多人到高州市人民医院取经。
高州医院为何能成为全国医疗行业管理思想的输出者,它在管理上有何独到之处?为此,本报记者多次到高州人民医院进行调查,发现这家医院的管理招数相当朴素,但却收到了奇效。
在基本没有政府资金投入,又没有向银行增加贷款的情况下,医院迅速发展壮大,甚至吸引了全国23个省及美国、印尼、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病人前来就医,年住院量达6.06万人次。2002年至2009年,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费用仅5000元左右,被群众誉为“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好医院”。在该院住院病人中,将近50%来自高州市外。
钟焕清:医院管理有很多“土”招
广州日报:如何做到压低采购成本?
钟焕清:医院全部药品在省的统一网上平台选购。对中标的药品,进行二次筛选,首选质优价廉的国产药,医院班子不参与选药。
每次采购前,由群众代表从该院100人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0人组成临时采购小组;被抽中的专家,其对外通讯工具马上被医院收缴;当次采购完毕后,该采购小组立刻解散;再有采购,又重新抽取新的采购小组。
广州日报:如何从制度上防范过度医疗?
钟焕清:过度治疗是医疗行业的一个怪胎,对此老百姓反映强烈。为了防范这点,医院出台了“三不要”“三不用”“四不能”制度。
其中,“三不要”是指: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坚决不要做;可开可不开的药物,一律不要开;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分文不要收。“三不用”: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昂贵的;能用国产耗材,就不用进口的。
广州日报: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怎么办?
钟焕清:凡是违反的医护人员,一律会上曝光,并存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第一次,办学习班;第二次,只发基本工资,处理期限为三个月;第三次,停发处方权及全部待遇,处理期限为三个月,待考核合格后才恢复正常待遇;第四次,降职,处理期限为一年;第五次,解聘。
广州日报:医院如何做到大手术低收费的?
钟焕清:医院对高难度手术、单病种限价收费。白内障手术每眼1300元,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1000元/眼,先天性心脏病房(室)缺损修补术每例5000元,风湿心瓣膜置换每例2.5万元,冠状动脉搭桥术每例3.5万元„„仅约是省城医院相对应项目收费水平的1/3至1/2。
广州日报:在招聘医生方面有什么管理招数?
钟焕清:新招聘员工要面试良心。特别是看医生有没有服务病人的思想,能不能吃苦耐劳,愿不愿扎根山区。面试合格的,集体参加笔试。考试前,在考场,医院从电脑题库随机出题3套,我从中随机抽一份,当场开考。
考完后,当场密封试卷,流水改卷;最后,按成绩从高择优,当场录取、签约。整个过程,凡是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全部关闭对外通讯工具,避免外界干扰。
广州日报:在分配制度上有什么招数?
钟焕清:医疗骨干的收入,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同行的收入相当。具体的分配制度是,同工同酬和资金多劳多得。同工同酬是指员工在同一岗位,只要达到职业资格准入,就享受国家同类的工资待遇。奖金多劳多得是指:临床科室全面年薪化,向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的岗位倾斜,医疗骨干的收入持平珠三角地区同行的水平。医院还建成了150-200平方米/套的大型江边专家村,无偿分给医疗骨干居住。
影响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面很广,在公立医院改革新规中有九项改革内容,包括医院的管理体制、补偿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备受关注的是公立医院逐步取消推进医药分开,改革
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一、对医药市场
首先,基本药品目录品种的市场份额可望获得进一步提升。国金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改革推广之后医院将逐步摆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对药价将逐渐不敏感,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国产廉价药都面临市场份额提升的机遇,部分基本药品目录中的“双独”品种、独家品种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东海证券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基本认同上述观点,同时强调了改革试点中所提到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对于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三级医院以6%的医院数量承担了35%的门诊和31%的住院。按照改革的方向,以后大部分小病、康复性治疗将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等基层转移,药品消费的体系将发生改变,基层药品消费必将增加。这将利好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的生产企业,特别是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
其次,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将加速医药工业企业的洗牌。国金证券的报告分析认为,如果公立医院改革成功取消药品加成,那么医院将丧失多开高价药赚取更多加成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国产仿制药将能获得平等参与医院市场竞争的机会。东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则强调,这项措施对于国产高端药物生产商的影响将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机遇的同时,高端药品整体市场份额的减少将对高端药的增长形成限制,这对国产药品独创性、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长期来看,将促使医药工业企业重新洗牌。
其三,市场将向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中。公立医院改革新规将使普药价格无序竞争得到有效“理顺”。可以预见,未来政府加强监管和鼓励创新,品牌和率先完成产业升级的优势龙头企业将改革中优先受益。
最后,根据公立医院改革新规,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将进行属地化管理改革,医院将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这一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深刻地影响到医院采购体系的变革,从而深刻地影响到医药物流业的变化。
二、对私立医院
2月23日,卫生部网站公布了卫生部与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新医改对公立医院提出六个主要任务: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昨日,爱尔眼科(300015)董秘兼财务总监韩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新医改在改革公立医院的同时有利于私立医院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绝大部分由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全国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0%,社会资本所办医院仅占10%不到。
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是有优势的,如非盈利医院对VIP高端病房及特需门诊等特需服务在比例上面是有限制的,而私立医院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公立医院则更有优势,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一些专家提出,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解决人才引进的问题。韩忠表示,新医改提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要同等待遇,就有利于私立医院引进人才。
三、对群众看病
第五篇: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上部署了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六项重点工作。
——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在购买服务的格局下,在总额控制下实行按病种、按疾病分组、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渐进式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激励机制,并使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相衔接。要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确保公立医院轻装上阵。
——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机制。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对医疗费用总体水平有所控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新农合“一手托两家”的制度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县医院改革要把握3件事,一是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加大政府投入等方式,破除以药补医。二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并将其能力水平作为改革成效的主要衡量标准。通过城乡对口支援、人才队伍建设、科室能力建设等,使县医院达到二甲以上水平。三是降低患者县外转出率。
——扎实开展各项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这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医保分级支付和分级定价的有效引导。下一步要探索建立大医院和县医院相对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大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基层提升能力,同时注意解决市场分割、忽视公共卫生等问题。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院长要切实将支出方向从基本建设转移到扩大分配上。在“十二五”期间,争取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使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突破40%。
——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充分发挥行政手段予以控制,将控费情况与评优评先、等级评审等挂钩。要对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充分利用现代物流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同时配合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形成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觉控费的激励机制。
指导思想。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国国情,鼓励地方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
二、试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三)总体目标。
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全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四)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完善服务体系。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探索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改变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落实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就
——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安全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
——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五)实施步骤。200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国办函〔2009〕75号)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城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在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0年开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和指导培训,适时开展评估工作。不断总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在全国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
(六)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研究制订本级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的设置和发展规划,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应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在明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发挥价格、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有条件的地区,医院可以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发展老年护理、康复等延续服务,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实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县级医院的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
(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科研和教学综合功能的国家级或省级医学中心;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举办县级公立医院;其他公立医院均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卫生及其他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院的属地化管理,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制订并落实按规划设置的公立医院发展建设、人员编制、政府投入、医药价格、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八)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制定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九)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院长负责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由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考虑医院功能定位、医疗保障基金承受能力、本地财政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对价格调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加强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也可以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
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及时足额支付符合医疗保障政策和协议规定的费用;落实医疗救助、公益慈善事业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完善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道路交通保险支付方式,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用的前提下,探索由医院(医院代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十一)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健全和落实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规范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在加强规范和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研究制订疾病诊疗规程并推广实施,推动病种规范化治疗。改善医院服务。通过采取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研究制订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的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公立医院,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地)三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医院管理评审评价工作。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医疗行业协会(学会)在公立医院自律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严厉打击“医闹”行为。
(十三)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通过试点,探索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模式、规范标准、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工资保障等人事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政策。试点期间重点为县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
(十四)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要给非公立医院留出足够空间。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管,引导非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健康发展。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确定公立医院转制的范围、条件、程序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工合法权益。公立医院改制方案必须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允许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公立医院转制重组。
四、试点的组织领导
(十五)试点的领导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卫生部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城市工作的指导、培训、评估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十六)试点的组织实施。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应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本《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基础上,努力细化、实化、具体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试点实施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并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重大问题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十七)试点的指导、评估和监督。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城市的指导和支持。国务院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及时总结试点情况,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
(十八)创造良好试点环境。
试点地区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立医院的改革更重视医院的公益性。如何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总体上来讲,公立医院不能说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首先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对社会服务,社会更优质,更好的医疗服务放在第一位。把医疗技术推广放在第一位。其次再考虑经济性,在医疗卫生改革,尤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比较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一个更有效的改革方案。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是医务人员服务宗旨,是公立医院办院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整体体现,是公立医院价值所在,职责所系。我个人浅薄的认为,所谓公益性就应当不以盈利为目的,应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下是本次讨论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第一,公立医院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从医疗救助这个方面,不计得失,不讲条件,保障了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这就是公益性的体现。
第二,医疗水平决定了一个生命、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公立医院通过自身的积累,完成了医疗条件的根本改善,医疗设备质量的全面提升。使患者有病能得到医治,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医治,得到全面有效的医治。这些都体现了公益性。
第三,医院最大的公益性还落实在服务质量的提高上。目前医院都采用24小时接诊,节假日上班,延长上班时间,调整上班时间,免费到社区讲课、讲座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便利了患者,也全面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第四,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的发展,是在政府投入很少的情况下,借鉴企业发展的部分经验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市场化的道路,这是看病贵的部分原因所在。其次也不排除部分医务人员被利益驱动,人为的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医务人员也要确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端正服务态度,不要被利益玷污了洁白的灵魂。
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医院目前的这些公益性,都是在政府投入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凭借公立医院自身的努力,凭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心、公益心的发展起来的,这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尤其显得弥足珍贵,我们不能抹杀、不能否定这些是最充分的公益性的体现。政府也不能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毕竟医院也需要运营,毕竟医务人员也需要养家糊口,而政府投入不足,医院就需要自己盈利,这与公益性背道而驰!既然是公立,国家应该对得起公立二字!拿出投入,拿出政策,没草吃、吃不饱的马儿是没有力气也没有积极性去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