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实践与思考
2011年08月04日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杨思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新形势下,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组织工作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涉及面广、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到系统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推进。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马关县在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为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下面以马关县经验为例,浅析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要围绕中心工作找准重心,在服务科学发展上下功夫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服务中心大局是组织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一定要摆正位置,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大局,围绕中心、紧贴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主动为党委分忧,这是组工部门履行职责、讲政治的重要表现。所以,组织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围绕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组织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把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才能明确方向、找准定位、有所作为。因此,组织部门应切实增强组织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始终坚持围绕科学发展需要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做到在服务发展中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在提升组织工作水平中更好地服务发展,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服务的主要方式就是选配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经济的发展说到底还是靠人去推动,选准了人就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选好了“发动机”。因此,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水平的发展程度就可以看出一个地方干部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党委组织部门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地方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了,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自然就会对政府满意,对干部满意了,而这当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因此,要衡量一个地方的组织工作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考量就显得更加直观和有效。
二、要抓住基层党建这个根本,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上下功夫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要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好地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马关县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较大项目工程建设点建立党组织,全县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自2006年来共发展党员265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827名,党员数由2006年的10201增加到现在的12377名。2006年以来,完成了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建成“农村党员书屋”57个。在乡镇建立了流动农民服务站,在120个村委会推行“同心墙”,着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实施村务监督员制度,将村组干部的工作置于“阳光”下运作。五年来,累计滚动发放农村党员互助金137万元,带动了100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一联三帮”活动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342万元。在百年大旱期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除深入一线帮助抗旱救灾外,还开展特别捐献活动,捐款达215.3万元。在党员人数逐年增加的同时,注重把优秀年轻干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及农村致富能手选进村“两委”班子,2006年来,共选派了新农村指导员391名,选聘大学生“村官”145名,实现了村村有一名指导员、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健全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机制,适时对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连续4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建立了村(社区)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和离任补偿办法。从目前取得的实践经验来看,抓住了基层党建这个根本,也就抓住了民心,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让党员自觉参与组织活动,组织工作在党员、群众中也就变得实实在在。
三、要抓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核心,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
组织工作首要的是选准人、用好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导向问题。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我们首先要抓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核心,要从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上配强班子、选好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马关县把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作为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通过努力,目前全县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工作中,探索完善了干部学习制度,建立干部学习档案,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任职,把干部交流、培养、选拔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放在乡镇,自2006年来共从乡镇提拔干部79人,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06年开始实行了干部试用期制,五年来实行试用期的干部共有142名,经过考核有140名同志办理了正式任职手续。2009年拿出15个副科级领导职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为改善班子结构、加强班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加大从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力度,已有9名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其中2人还被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极大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热情。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马关县选拔任用乡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马关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等17项制度,全面规范了干部从培养锻炼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工作。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严把提名关、推荐关、考察关、任免关、监督关五个关口。抓好“12380”举报电话、党建网部长信箱和“12380”信箱的举报受理,做到信息灵敏、反映及时、处理得当。通过实践,马关的选人用人公信度逐步提高,真正让踏实苦干的人有了盼头,让作风漂浮的人断了路头,形成了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氛围,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极大激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四、要抓住各类人才这个抓手,在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上下功夫
为政之道,要在得人。选贤任能是历代执政者的一件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工作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人才工作又是一门新学问。因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工作是一个新的重要抓手,所以,做好人才工作,往往能极大地加速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马关县在人才工作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抓好“三大人才工程”、“五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抓政策落实,积极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在县人事局设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二级局劳动就业局;在县农业局下设劳务输出办公室;为各类人才服务提供了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每年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本年度财政预算。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抓人才培养,抓好党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知识更新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到基层任职锻炼,丰富他们的工作阅历,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整合县委党校、县职高等培训资源,建成实训基地,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培训一支以初、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为骨干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县职高、县委党校、乡(镇)科技学校等资源优势,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创新激励机制,出台了《马关县奖励基层优秀村(社区)干部办法(试行)》、《马关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等激励措施。每年对全县基层村(社区)干部进行量化考核,择优推荐表彰。同时,开展科学技术奖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通讯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奖励。每年用于各类人才奖励资金近2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截止目前,马关县各类人才总量达28818人,有力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五、要抓住工作机制创新这个保障,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需要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做保障。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入手,从拓宽民意畅通渠道着眼,从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发力,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落脚,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党委书记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肩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对组织工作经常过问、经常指导。组织部长作为党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带领班子和组工干部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同时,上下组织部门之间要加强指导、互通信息,形成合力。二是拓宽民意畅通渠道。民意清,措施才能实,群众才能满意。为准确把握民意、切实尊重民意、主动回应民意,要坚持开门整风、主动纳谏的理念,着力在建立健全组织工作民意沟通机制、民意分析机制和民意回应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对民意的收集、梳理、吸纳、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三是加大集中整改力度。围绕组织工作满意度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认真分析原因,深入查找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进一步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力量解决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看到组织部门的决心,进而赢得民心。四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部门实际,将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内容进行分解落实,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组织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增强考核办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延伸考核触角,对部内各科(股)室和下级组织部门实行双向考核。严格兑现激励措施,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组织工作成为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六、要抓住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关键。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以提高素质、优化服务、改进作风为重点,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不断推进组织部门自身科学发展。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努力培养造就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马关县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制定每天一小时、每月一交流、每季一测试等“十个一”学习制度,投入3万余元建立干部职工图书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图书室管理制度,积极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全完善组工干部述学、评学和考学制度和组工干部轮岗锻炼、主题实践、下乡挂职等方面的制度,使组工干部在多个岗位上接受多个层面上的锻炼。同时,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强化组工干部纪律意识,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抓住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在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提升能力,以更强的本领让群众信得过。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组工干部经常性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机制。二是坚持从严治部,以更好的形象让群众信得过。认真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落实经常性交心谈心、民主评议、年度考核等各项制度规定,使组工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改革创新、创先争优,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形象。三是转变工作方式,以更实的作风让群众信得过。带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处处当先锋、作表率。马关县结合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十个一”联系制度,建立组工干部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党建示范点、一名农村困难党员的“四个一”联系制度。组工干部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在2010年抗旱救灾中,组工干部率先垂范,积极捐款捐物,帮助群众抗旱救灾,干部职工捐款2万余元,组织部干部职工共深入扶贫挂钩点指导帮助抗旱救灾2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件。
七、要抓住信息宣传这个重点,在增强透明度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要进一步推进组织部门的党务公开,始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提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一是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纸、党建手机网、网上党支部等宣传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组织工作动态,让群众更多地、更好地了解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职能和方式方法,扩大参与度,提高知晓率,落实好“四权”,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定期沟通制度,对组织工作一些重大工作、重大部署,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工作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正面宣传报道,让群众知道组织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对群众一些偏激的言论要冷静、客观地进行引导,做到放大正面声音,压缩负面传言。三是建立了马关县党建网站,切实加强马关党建网的后台管理维护服务工作,确保党建网站正常运转。认真收集、把握好将上传网站的相关材料,确保网站新闻和信息及时更新,不断增强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和时效性,努力把马关党建网站建成全县党建工作的展示厅、资料库、图书馆,建成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了解最新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展示党员风采的新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主动占领网络党建信息阵地,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为全面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基层党建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打基础。四是加强组工干部先进典型的宣传,发现和培养一批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良好的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马关县委组织部)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及本网立场和观点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
第二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实践与思考
2011年08月04日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杨思清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新形势下,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组织工作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涉及面广、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到系统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推进。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马关县在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为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下面以马关县经验为例,浅析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一、要围绕中心工作找准重心,在服务科学发展上下功夫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服务中心大局是组织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一定要摆正位置,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大局,围绕中心、紧贴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主动为党委分忧,这是组工部门履行职责、讲政治的重要表现。所以,组织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围绕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组织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把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才能明确方向、找准定位、有所作为。因此,组织部门应切实增强组织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实效性,始终坚持围绕科学发展需要来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做到在服务发展中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在提升组织工作水平中更好地服务发展,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服务的主要方式就是选配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经济的发展说到底还是靠人去推动,选准了人就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选好了“发动机”。因此,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水平的发展程度就可以看出一个地方干部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党委组织部门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地方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了,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自然就会对政府满意,对干部满意了,而这当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因此,要衡量一个地方的组织工作满意度,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考量就显得更加直观和有效。
二、要抓住基层党建这个根本,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上下功夫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要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好地确立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马关县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较大项目工程建设点建立党组织,全县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自2006年来共发展党员265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827名,党员数由2006年的10201增加到现在的12377名。2006年以来,完成了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建成“农村党员书屋”57个。在乡镇建立了流动农民服务站,在120个村委会推行“同心墙”,着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实施村务监督员制度,将村组干部的工作置于“阳光”下运作。五年来,累计滚动发放农村党员互助金137万元,带动了1000余户群众脱贫致富,“一联三帮”活动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342万元。在百年大旱期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除深入一线帮助抗旱救灾外,还开展特别捐献活动,捐款达215.3万元。在党员人数逐年增加的同时,注重把优秀年轻干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及农村致富能手选进村“两委”班子,2006年来,共选派了新农村指导员391
名,选聘大学生“村官”145名,实现了村村有一名指导员、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健全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机制,适时对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连续4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建立了村(社区)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和离任补偿办法。从目前取得的实践经验来看,抓住了基层党建这个根本,也就抓住了民心,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让党员自觉参与组织活动,组织工作在党员、群众中也就变得实实在在。
三、要抓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核心,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
组织工作首要的是选准人、用好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导向问题。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我们首先要抓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核心,要从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上配强班子、选好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马关县把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作为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通过努力,目前全县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工作中,探索完善了干部学习制度,建立干部学习档案,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任职,把干部交流、培养、选拔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放在乡镇,自2006年来共从乡镇提拔干部79人,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06年开始实行了干部试用期制,五年来实行试用期的干部共有142名,经过考核有140名同志办理了正式任职手续。2009年拿出15个副科级领导职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为改善班子结构、加强班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加大从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力度,已有9名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其中2人还被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上,极大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热情。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马关县选拔任用乡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马关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等17项制度,全面规范了干部从培养锻炼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工作。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严把提名关、推荐关、考察关、任免关、监督关五个关口。抓好“12380”举报电话、党建网部长信箱和“12380”信箱的举报受理,做到信息灵敏、反映及时、处理得当。通过实践,马关的选人用人公信度逐步提高,真正让踏实苦干的人有了盼头,让作风漂浮的人断了路头,形成了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氛围,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极大激发,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四、要抓住各类人才这个抓手,在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上下功夫
为政之道,要在得人。选贤任能是历代执政者的一件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工作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人才工作又是一门新学问。因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工作是一个新的重要抓手,所以,做好人才工作,往往能极大地加速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马关县在人才工作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抓好“三大人才工程”、“五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抓政策落实,积极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在县人事局设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二级局劳动就业局;在县农业局下设劳务输出办公室;为各类人才服务提供了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每年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本财政预算。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抓人才培养,抓好党政干部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知识更新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到基层任职锻炼,丰富他们的工作阅历,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整合县委党校、县职高等培训资源,建成实训基地,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培训一支以初、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为骨干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县职高、县委党校、乡(镇)科技学校等资源优势,加大培训
力度,转变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创新激励机制,出台了《马关县奖励基层优秀村(社区)干部办法(试行)》、《马关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等激励措施。每年对全县基层村(社区)干部进行量化考核,择优推荐表彰。同时,开展科学技术奖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通讯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等进行表彰奖励。每年用于各类人才奖励资金近2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截止目前,马关县各类人才总量达28818人,有力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五、要抓住工作机制创新这个保障,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需要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做保障。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入手,从拓宽民意畅通渠道着眼,从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发力,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落脚,着力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党委书记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肩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对组织工作经常过问、经常指导。组织部长作为党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带领班子和组工干部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同时,上下组织部门之间要加强指导、互通信息,形成合力。二是拓宽民意畅通渠道。民意清,措施才能实,群众才能满意。为准确把握民意、切实尊重民意、主动回应民意,要坚持开门整风、主动纳谏的理念,着力在建立健全组织工作民意沟通机制、民意分析机制和民意回应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对民意的收集、梳理、吸纳、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三是加大集中整改力度。围绕组织工作满意度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认真分析原因,深入查找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进一步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集中力量解决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看到组织部门的决心,进而赢得民心。四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部门实际,将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内容进行分解落实,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组织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增强考核办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延伸考核触角,对部内各科(股)室和下级组织部门实行双向考核。严格兑现激励措施,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推动组织工作成为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六、要抓住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关键。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以提高素质、优化服务、改进作风为重点,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不断推进组织部门自身科学发展。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努力培养造就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马关县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制定每天一小时、每月一交流、每季一测试等“十个一”学习制度,投入3万余元建立干部职工图书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图书室管理制度,积极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全完善组工干部述学、评学和考学制度和组工干部轮岗锻炼、主题实践、下乡挂职等方面的制度,使组工干部在多个岗位上接受多个层面上的锻炼。同时,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强化组工干部纪律意识,树立公道正派形象。抓住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这个关键,在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提升能力,以更强的本领让群众信得过。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组工干部经常性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机制。二是坚持从严治部,以更好的形象让群众信得过。认真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落实经常性交心谈心、民主评议、考核等各项制度规定,使组工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改革创新、创先争优,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形象。三是转变工作方式,以更实的作风让群众信得过。带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活动,引导组工干部处处当先锋、作表率。马关县结合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十个一”联系制度,建立组工干部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党建示范点、一名农村困难党员的“四个一”联系制度。组工干部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在2010年抗旱救灾中,组工干部率先垂范,积极捐款捐物,帮助群众抗旱救灾,干部职工捐款2万余元,组织部干部职工共深入扶贫挂钩点指导帮助抗旱救灾2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件。
七、要抓住信息宣传这个重点,在增强透明度上下功夫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要进一步推进组织部门的党务公开,始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提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一是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纸、党建手机网、网上党支部等宣传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组织工作动态,让群众更多地、更好地了解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职能和方式方法,扩大参与度,提高知晓率,落实好“四权”,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定期沟通制度,对组织工作一些重大工作、重大部署,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工作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正面宣传报道,让群众知道组织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对群众一些偏激的言论要冷静、客观地进行引导,做到放大正面声音,压缩负面传言。三是建立了马关县党建网站,切实加强马关党建网的后台管理维护服务工作,确保党建网站正常运转。认真收集、把握好将上传网站的相关材料,确保网站新闻和信息及时更新,不断增强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和时效性,努力把马关党建网站建成全县党建工作的展示厅、资料库、图书馆,建成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了解最新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展示党员风采的新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主动占领网络党建信息阵地,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为全面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基层党建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打基础。四是加强组工干部先进典型的宣传,发现和培养一批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在群众中树立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良好的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马关县委组织部)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求是》及本网立场和观点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lg/clzt/201108/t20110804_99688.htm
第三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学习心得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干部工作和基层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没有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新期待。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多、期待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获得群众认可、赢得群众赞许的难度也在增大。
一、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组织工作涉及干部、人才、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所以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往往保密性较强,一些特定的程序、步骤不能够公开,导致群众对组织工作,尤其是对干部工作往往存有神秘感,缺乏认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引导不到位,造成组织工作的公开度、亲民度不够高,群众往往更多地关注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一定范围形成了“组织工作就是干部工作”的认识误区。而个别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失察失误,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组织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和干部工作的满意度。
虽然近几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和不足。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选人用人机制,总结完善工作办法和措施。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发挥不
1充分、“两新”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够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党建工作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推进党建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创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应对措施
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尤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组织工作
全局,认真分析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对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组织工作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公开性,始终突出服务性,努力提高针对性,切实增强实效性,充分体现模范性,努力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符合群众的现实需求。
(一)要始终突出服务性。服务到位,组织工作在群众的心目中就有地位。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从党和人民和利益,是组织
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所在。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服务性:
(1)必须围绕中心、紧扣中心、服务中心,自觉将组织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实现组织工作自身价值。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撑,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科学发展的“保障部”、“促进部”。(2)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在服务基层党员群众中赢得群众赞誉。要真正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始终,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下级、基层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要当好党员干部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
困难,体现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党员和人才“娘家”的人文关怀。
(二)切实增强实效性。组织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讲究实效并不断取得成效,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肯定。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党内关爱工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等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就是这些工作让基层群众看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有实实在在的成效。相反,有的地方为抓创新而创新、为搞活动而活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群众就不满意。因此,有没有实效是检验组织工作是否让群众满意的一条重要标准。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避免繁琐哲学。近年来,各地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但在干部工作实际中,仍有部分群众对干部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干部工作程序繁琐、实效性不强,有的甚至认为扩大干部民主还只是搞搞形式、走走程序,实际效果不大。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通过易为群众接受的程序和方法,选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同时,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现在各地对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热情很高,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也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各地在工作创新中名词多、活动多、载体多,但实际内容少、实际效果不理想、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不是很多,群众对“一阵风”现象还有不少看法。工作创新不是花样翻新,因而,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要强调求真务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充分体现模范性。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要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构建模范部门,打过硬队伍”,既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标准,也是干部群众对组工
干部的形象要求。应该说,目前组工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不可否认,在少数组工干部身上,还存在着能力不够强、素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对外交往中还存在口大气粗等现象,群众感到组工干部可敬不可亲。亲和力决定影响力。要体现模范性,关键在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把党性锤炼放在自身建设的突出位臵,通过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坚定组工干部的理想信念,筑牢队伍组工干部的思想防线。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推进学习型、研究型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认真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要求,强化组工干部纪律意识,保持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树立公道正派形象。
第四篇: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李桂雄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以后,组织系统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目标,掀起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高潮。在多年的组织工作岗位上,我深深体会到,不管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还是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最终的落脚点在“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上。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我想,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是前提。只有让群众参与了我们的组织工作,群众才知道我们组织部门是干什么的、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干得怎么样,这是群众满意的前提。这几年,我们围绕群众最关注的干部工作,在干部初始提名、竞争性选拔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全方位、全过程地了解干部选拔工作。
其次,提高群众的知晓度是基础。群众参与了,并不表示群众就知晓了。因为在参与的过程中,还涉及是否有效参与的问题。对此,我部建立的“肇庆组织工作网”等载体,通过网络搭建了一系列让群众更广泛、更有效地了解知晓肇庆组织工作的平台。第三,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是关键。群众要满意,认可是关键。这种认可,不仅对组织部门、组织工作要认可,而且还要对我们选的干部、配的班子、建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认可。这
几年,我们探索实施的社区结对共建民情联系机制、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活动”等举措,不仅强化了党的基层基础,也赢得了人民群众和上级党委的高度认可。
第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是保证。这种信任,我想,主要是对组工干部的信任。如果群众对组工干部都缺乏信任了,那么对组织工作也就不可能信任、不可能满意。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岗位大练兵、业务大培训、专题大调研、干部大访谈”等举措,就是为了把组工干部打造成最能讲党性、最能重品行、最能作表率的队伍。
总的来讲,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缺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群众对我们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打折扣。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总结、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围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个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第五篇: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责任状
×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责任书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组织工作满意度,力争在全国第四次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特签定本责任书。
一、各镇党委书记、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地本单位以及本系统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工作负总责;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职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具体抓落实;其他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协助抓好落实,实现责任落实覆盖所有领导、干部。要成立由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要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各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区委关于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部署和要求。本地本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措施,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机制。
三、要深入开展大宣传、大调研、大谈心、大整改活动。加大对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各项工作的宣传通报力度,确保公众知晓率达100%。对本地本单位影响满意度的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访谈、约谈等形式,对换届中退下来的干部、转岗干部、未提名的差额考察对象、落选的干部以及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和问题的干部,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疏导干部的思想情绪,对干部群众关注集中、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逐个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四、要深入开展满意度专项行动。认真抓好庆祝建党九
十周年相关活动。重点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和动员本地本单位广大党员尽义务、讲奉献、树形象;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深入基层开展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把温暖送到基层、送给群众。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先锋承诺大行动”和“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阳光选才”,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五、要严肃纪律。经常对本地本单位选人用人满意度进行自查,及时纠正不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的选人用人行为。对干部群众反映事实清楚的案件,经调查核实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要依法依规处理。要从严教育、监督和管理组织人事干部,不称职、不胜任或违反工作纪律的要坚决调整。
六、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力争在2011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取得好成绩,各项指标都要在第一档以上,力争在×市排名靠前。在全国民调中,凡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中共×区委员会责任单位:
负责人:负责人:
20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