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发挥好基层人民调解作用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发挥好基层人民调解作用的
几点思考
通过七天的深入调研,发现黄梅县T镇作为山区乡镇,通过抓组织领导、抓矛盾化解、抓机制建设,取得人民调解工作保障好、群众反映好、发展势头好的可喜成绩,实属不易。然后,成绩的背后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有些甚至很突出,已经制约了基层人民调解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视程度还不到位。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上没有真正重视。基层一些同志对人民调解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认为人民调解工作“职能软”,可有可无;一些领导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落实。二是组织建设上没有真正重视。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形式是建立起来了,但对调解员的配备、管理、培训、指导等工作管得很少,仅县司法局组织了部分培训,乡镇除了综治办几位同志、司法所长外,没有专业从事调解的人员,村级调解主任更换频繁、兼职过多,村级调解力量薄弱。三是制度建设上没有真正重视。没有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成绩突出的缺乏褒扬鼓励、不称职的缺乏约束处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滞后,调研中发现多数村调解委员会没有建立规范的工作台帐、档案,名为乡镇统一管理,实则不规范,落实不够,连办公场所、标识标牌等硬件配备不齐全。
(二)待遇问题十分突出。调解工作很辛苦,不少调解员隔三岔五被人找,虽然多是琐碎小事,但往往不光要费口舌,还要贴烟、贴饭甚至贴钱;调解工作又很难做,容易得罪人,“难人做的,好处没的”。与承担的工作相比,调解员的待遇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调研中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是经济待遇。村级调解员几乎是义务调解,远不如妇联、计生、残联等线上的村干部待遇。乡镇司法所一年人民调解工作专项工作经费仅5000元,调解员案件补贴经费仅为100/件,根本不足以保障正常关注。二是政治待遇。缺少政府和组织的关心,工作干好干坏也无人褒贬,无法调动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缺失。
(三)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对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研情况来看,基层人民调解人员总体学历偏低,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调解人员是村居干部兼任,聘请律师、法律服务人员参与调解组织的比例很小。虽然有经验丰富、人脉深厚等优势,但也存在观念陈旧、专业知识缺乏、精力有限等劣势,导致工作中重结果、轻程序,往往凭威信、经验办事,制作调解协议书等工作不规范,导致调解工作易出现反复,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调解工作潜能难以充分发挥。
四、“四个加强”促进人民调解作用充分发挥
要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就必须做到“四个加强”,着力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科学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适时召开推进会议,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推介典型。通过会议统一思想,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扩大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影响,营造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舆论氛围。同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定期研究制定出台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确保人民调解工作方向对、政策好、保障足。
(二)加强组织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建齐配强的原则,在原行政村或较大自然村设立调解小组、配备调解员,形成由村调委会、自然村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组成的三级调解网络。二是要采取组织选配、公开招聘、自荐竞岗等多种方式,吸收一批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法律素质、业务能力、文化水平且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人民调解队伍。乡镇社区调委会可吸收一批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人员参加。村调委会主任可以由村两委会成员兼任,有条件的也可设专职主任,以便集中精力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村级人民调解、治安保卫、信访调解三项职能可统一起来,村调解和治保主任可以一人双职。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现在企业发展日益迅猛,拓展行业、专业市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的调解组织建设势在必行,如在消协、集贸市场、旅游景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议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与企业工会、综治组织一起化解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履职保障。要根据条件逐步提高调解干部队伍的政治、经济待遇,激发基层调解组织和广大调解员的活力。一是进一步推广“以奖代补”政策,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采用固定补助与考核奖励补助相结合的办法,以调解案件数为依据进行奖励补助,落实调解员的待遇报酬。二是按照分级负责、梯度培训的原则,加强人民调解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技能。县级司法局和法院要切实担负起培训和业务指导职责,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机制建设。牢固树立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的意识,建立健全纠纷调解的各项机制,切实提高人民调解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调解纠纷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机制。切实保障依法调解、平等自愿、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三项原则的落实。基层法院、法庭、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调委会的指导,避免调解纠纷违反程序。调解协议书要制作规范,表述要与民事合同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一致,为实现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衔接创造条件。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的“六统一”机制。即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程序、制度、文书统一。人民调解组织必须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纠纷排查、登记、学习、考评、例会、统计、文书档案、回访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运行。三是要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通过司法行政部门加强业务指导,乡镇街道和法院、公安、工会等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广泛覆盖、信息共享、良性互动的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等结合起来,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着力构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作用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作用的思考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强农惠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基层各种社会矛盾大量呈现,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直接损害最基层群众的利益及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为重要课题。我市于2016年10月起启动基层廉洁工作站建设,重要是建立一个在群众身边的“纪委”,让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延伸至基层末梢,对村务管理、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督。当前,正是我市基层廉洁工作站实施的初期,虽然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基层廉洁工作站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作进一步思考,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的作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一、基层廉洁工作站主要权利与职责
目前,基层廉洁工作站履行宣传、监督、信访职能,行驶监督、建议、接访权利。主要职能为:
(一)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教育。向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宣传党风廉政知识;定期向村“两委”通报群众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开展监督检查。参与监督村“两委”决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使用、惠民资金政策落地情况等事项;监督村“两委”决策、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村“两委”成员及工作人员勤政廉政、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遵纪守法情况;完成上级纪检机构赋予的其他监督事项和村民群众提出的需要监督的事项。
(三)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收集村民对村“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定期收集村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情况反映和意见,及时向乡(镇)报告所在村(社区)党员和其他干部党风党纪、政风政纪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业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协调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受理辖区内损害群众利益的诉求,及时上报乡(镇)纪委,按照信访时限答复群众,并做好“双回执”记录工作。协助乡(镇)纪委在本村开展问题线索核查工作,按期向乡(镇)纪委进行报告。
(五)监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站长列席“五人议事小组”会议,并对本村扶贫攻坚、“双认定”评议工作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监督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情况,督促落实扶贫项目,参与监督扶贫项目工程质量和项目竣工验收;监督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深入基层、到岗到位等作风建设情况和脱贫攻坚、服务群众中的廉洁自律情况;对村委支配的各类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并跟踪监管资金的使用成效;监督各类帮扶资金落实到户情况,收集扶贫领域反映的不良问题。
二、基层廉洁工作站建立的意义
在现阶段建立基层廉洁工作站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它必将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成为民主监督的平台。基层廉洁工作站通过事前参与决策、事中积极参加、事后及时公开的机制,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村干部处处受到群众监督,让监督更加全面有力。过去的村务监督,往往是时候监督,事前、事中监督基本上是空白。基层廉洁工作站会建立后,将过去的时候盘点变为全程跟踪:事前介入(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决策)——事中跟踪(参与决策执行过程)——事后检查(审查督促财务收支、资产处置等)。工作站结合村委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村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对村“两委”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由了制度支撑,实现了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转变。
(二)成为民主决策的桥梁。社情包含民意,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利于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工作站成员既是监督员,又是信息员、宣传员,是群众反映民意的窗口,传达政策决策的扩音器,构成了村级民主决策的桥梁。一是反映村情民意。群众乐意将“心里话”说给工作站听,工作站成为了群众表达民意的发言人,掌握着第一手民意信息,能使决策兼顾公平、主持公道。二是列席决策会议。工作站作为单独的机构,虽然不具备决定权,但可以列席村两委会议,了解具体决策产生的依据、背景、实施过程等。三是宣传解释决定。当村两委决定的事项不被部分村民所理解时,工作站的职能还包括主持公道,解释疑惑,通过宣传解释,使得村民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决定。
(三)成为民主管理的岗哨。基层廉洁工作站参与民主管理,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岗哨,大家守规矩相安无事,有谁违规它就出面纠错,力求做到小问题解决不出村,早防不上告。一是化解村民矛盾,减少基层上访。村务管理无法回避人情的浸渗,村官的腐败,村民的积怨,随意突破村规民约的底线,酿成了日后难以调和的激烈冲突。有了工作站的监督,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了村干部“不能腐败”,村民不能破坏村规民约,为村级治理创造了良好环境,大量的矛盾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上访事件大幅减少。二是养成村民依制治村、民主管理的行为习惯。
三、基层廉洁工作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合适的人的问题。从当前的实施过程来看,部分村在任命工作站成员的过程中存在用老好人的现象,村“两委”直接参与人选的物色。被选出的对象可能是与村干部关系相当好的村民或者村干部的亲属,另一种是村内老实巴交的农民,不敢管事的老好人。
(二)监督走过场的问题。村务监督在部分村干部和基层干部眼里是一项“不得不”执行的政策,所以采取走过场的形式。基层廉洁工作站的工作实际为站长领导,站长往往为村干挂任,对村干部的监督在事实上成为了村干的自我监督。
(三)成员监督不力的问题。建立了基层廉洁工作站后,有些成员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不愿担任起职责做好监督工作,主要因素有:怕耽误时间影响挣钱;怕找麻烦结冤家;怕工作不力自找麻烦;心里没底缺乏信心,既没法向群众交代,也不好向上级交代。部分工作站成员在心里愿意监督,但实际工作中却蹑手蹑脚,不敢监督,主要原因有:面对两家班子,力量抗衡不起,怕干部不理解得罪干部,怕惹恼群众乡亲埋怨,最后招来报复,得不偿失。此外,工作站成员对村经济财务、政策精神、村集体项目等重大事项不了解,对监督的重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不明确,缺少相关业务知识而导致不会监督。
四、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基层廉洁工作站的设立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它应当是一个既受村党组织领导又受上一级纪委部门领导,即受双重领导的机构,村“两委”应该对工作站依法按政策履行职责上进行领导,工作站应该向党支部定期汇报工作,但党支部不能左右工作站的人事安排,不能干预甚至主导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并支持工作站依法行使职权,自觉接受监督。应将以下七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的作用:
(一)选好班子。实践证明,人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监督员要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个人意愿三个关口上严格把关,提出选任的硬性标准,以避免因工作站成员文化素质、认识水平偏低等原因而导致的监督工作困难。只有真正推选出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有责任心、有文化、懂政策,对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才能真正履行起监督的职责。
(二)加强培训。加强对工作站成员的教育培训,彻底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要突出教育培训的重点,在培训对象上重点加强对新进入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也要加强对纪检、村务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方针政策的培训。
(三)强化保障。从三个方面入手,为基层廉洁工作站运行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办公场所方面,工作站应当有专门的办公经费,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购置专门的办公设备。二是工资待遇方面,工作站成员享有工资补贴。工作站主任在工资补贴提高主动性。三是履行职责支持方面,基层廉洁工作站在难于履行合法、有效的监督时,向镇纪委提出申请,镇纪委接到申请后应及时答复和妥善处理;对基层廉洁工作站反映的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镇纪委应及时调查处理。
(四)规范制度和程序。规范的运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对顺利开展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出台制度明确基层廉洁工作站的职能定位、运行机制、考核办法、保障措施等;建立监督立项、集体决策、工作通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重点对村务公开内容、村级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和村干部廉政勤政情况等进行监督,财务收支、财产变更等事项经工作站讨论决定盖章方可执行;对村委会不合理的决策及村级重大问题,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表决。
(五)统一整合组织。目前,在农村普遍有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民主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不同的监督机构,现在有组建了村基层廉洁工作站,各种监督机构的设立,有的形同虚设不作为,有的各吹各的调缺乏统一组织,有的相互推诿扯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资源的浪费和内耗,在群众中造成“龙多不治水”的影响。建议合理整合村级各种监督组织,由基层廉洁工作站统一领导,重新组织整合,作出统一安排,分组落实工作职能,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真正落实监督工作。
(六)加强上级指导。党委、政府对村纪检委员和基层廉洁工作站人员的推选要高度重视,对人选推举及程序等要把好督查关,凡未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表决通过的,应责令改正。纪委加强对村务、财务公开情况的督查,把此项工作列入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农业部门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财务审计工作,严把村级财务管理关;人大、组织、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增强基层廉洁工作站的监督意识,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农民群众对新形势下加强农基层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基层工作站设立后,监督双方在监督活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一定阶段的磨合,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
第三篇:基层人民调解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基层人民调解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本文就如何创新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发挥更大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罗家司法所辖区共6个乡(镇),93个村(居)委会,人口 9.5 万余人。现已建立了乡(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共有调委会99个,其中乡(镇)调委会6个,村级调委会93 个,小组设有调解员、纠纷信息员。共有779名人民调解员,其中本科学历的有40人,占5%,专科有113人,占15%,初中有626人,占80%。近5年来,司法所及各级调解组织在县司法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共调处纠纷7546件,调解成功7453件,调处成功率达98%。为全县的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调解组织发展不平衡。目前罗家辖区调解组织主要由农村部分组成,农村部份主要包括乡(镇)、村(居)调委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调解组织发展较快,乡(镇)、村(居)调委会100%的建立了调解组织。但一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尚未建立调解组织,导致一些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而发生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事件。
(二)调解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从调查情况看,罗家辖区调解员文化普遍偏低,辖区共有调解员779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村级调解员基本属初中文化,小组调解员中有一部份还是文盲。长期以来农村调解矛盾纠纷主要凭个人威望或长者说了算,多数采用君子协定、口头协议等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施行后,虽然对部份调解员进行了培训,但由于人员素质低和没有经费保障等原因,还有50%的村级调委会不会使用调解协议书,只有口头协议而无任何文字记录,有少部份调委会虽然使用统一的调解文书,但不规范。
(三)各级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调解组织的公信度有待提高,特别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
(四)各种调解组织联动配合差,综合协调有一定困难,有时出现矛盾纠纷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调处,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或管辖不明的纠纷存在互相推诿扯皮,无人解决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培训力 度。
由于经费紧张,培训应采取重点培训与普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司法局要重点培养一批法律业务工作骨干分子,对这些骨干分子要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由于年青调解员在理论方面相对占优势,对他们应注重业务知识、调解经验方面的培训,多举行经验丰富、优秀的老调解员和年青人员之间的培训交流活动,邀请法院业务骨干和律师定期开展业务讲课,多选几个骨干分子作为人民陪审员,通过参与案件审判的形式,以案学法。而对老调解员应注重理论方面的培训。每年举行1至2次全局性的培训活动。司法所要因地制宜,采取人员集中、以会代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调解员普遍进行培训。要把高学历的人员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是很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基层司法所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水平。实行每月一次的调解主任学习、培训、分析例会制度。会上主要听取本辖区本月的治安状况、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报告;排查近期各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研究重大复杂疑难纠纷或跨乡(镇)、村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和防激化措施;交流纠纷调处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二)抓好厂矿、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化解矛 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人民调解组织植根基层,贴近群众,是及时控制、化解矛盾纠纷的最有效的办法。建立调解组织势在必行。要结合社区建设进一步把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起来,根据企业(页岩砖厂等)、行业的特点,建立健全企业、行业调解组织,使基层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联合调处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精心、合力应对各类矛盾纠纷,确保调解有效、调处有果,创造“五指并拢”的拳头效应。
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治安调解、民事诉讼相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可在县一级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在乡(镇)一级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在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县与乡、乡与村之间,建立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调解联动网络。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可确定国土、建设、林业、民政、计生、妇联、团委、老龄委等部门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单位,通过加强网络管理与协调,积极促进各调解组织规范运作。这样当发生比如土地、林权等等纠纷时,由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纠纷。与此同时,可以开展联片调解,即组织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巡回调解,依法调解,以案释法,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在全县尝试创建治安、民间纠纷联合接待调处工作机制。在派出所内设臵纠纷联合接待调处室,由2名公安民警和1至2名人民调解员共同负责本辖区内治安纠纷、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形成司法所与派出所联合办公,民警与调解员联合调解的排查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地保障双方共同捕捉信息、共同研究调处方案、共同处臵应急情况。当民警发现纠纷迹象和苗头时,及时通知调解员;当调解员发现治安案件时,及时反馈给民警,保证在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在第一时间联调联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使合作更加务实,行动更加有效,及时化解矛盾保平安。打、防、控工作密不可分,只有在源头上遏制住矛盾激化,才能奠定创建平安的稳定基础;只有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防控体系形成互补,才能为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新平提供保障。
(四)努力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重视,提高人民调解组织的公信度和严肃性。
各级调解组织要赢得本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重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各级调解员必须注意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知识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特别要努力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全面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准确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
2、要重点把握当前各级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自觉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才有发言权,提出的建议才能受到重视、被采纳,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争取领导的肯定。
3、要经常请示汇报以赢得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及时传达上级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方针指示;及时汇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和实施情况;及时汇报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活动;及时汇报调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政府增强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责任意识,积级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使党政主要领导要舍得花费精力想平安,要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要舍得挤出财力买平安,真正落实“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乡(镇)人民调委会要积极支持、帮助村、组人民调解员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他们的公信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改变现在当事人发生一点小纠纷就嚷着要到司法所的现状。乡(镇)人民调委会重点放在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导、案件分析上,不需出面的,尽量不要出面,在后面支持、帮助他们,放手让他们去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让群众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同时也让调解员享受到调解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 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做人民调解工作光荣的良好气围。
提高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做了不说谁知道,司法所要把对外宣传工作作为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专人负责、抓好,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宣传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报刊、杂志的宣传对象、范围毕竞有限,要努力开辟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基层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起的积级作用,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才能使人民调解工作打开新局面,为创建平安罗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浅谈如何发挥好基层工商联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好基层工商联的作用
得荣县委统战部、工商联——陈德刚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作了政治上的判断,明确了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做好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肩负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商会是一种重要的非盈利性中介组织,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为为准则,以地区设置和跨国发展为空间,以非官方的民间活动为方式,为工商业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市场中间服务组织,是中间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性。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人士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基层工商联民间商会的组织如何充分发挥职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已显得十分迫切。现就结合我县工商联近年来的工作业绩,就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工商联职能作一些阐述和思考。
一、基本的情况
得荣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隅的川滇藏三省区的结合部,是甘孜州入滇进藏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辖1镇,11个乡,127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
(一)全县经济概况
我县按照“一个基地、二个重点、三条主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突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奋力发展主题,着力建设跨越、高效、阳光、和谐得荣。深入实施稳农固本、水电强工、旅游富民、扩容活城、生态宜人五大战略,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29775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00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5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98元。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328户,从业人员560万人,初步形成了水电、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化工建材、葡萄酒业深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非公经济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初步形成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产业。
(二)商会基本情况
得荣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2005年11月28日,工商联现有会员87人,执委21名,会员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加工、餐饮、汽修、住宿、食品、建筑、农业、商业等。商会会员多为各行业有实力、有影响的代表人士。
二、经验与做法
过去几年,我县工商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工商联及县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优势,组织会员企业投身我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组织建设、参政议政、对外
宣传、光彩事业、经济服务、扩大交流等工作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建设,完善机制,会员发展和组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过去几年,是我县工商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县工商联加强了商会组织建设,注重了会员结构的调整和组织作用的发挥。
1、加强执委队伍建设。几年来,为扩大工商联联系经济界人士的覆盖面,进一步吸引各行各业代表人士加入商会大家庭,县工商联多渠道、多方面发现和培养代表人士,重点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入商会队伍,大大改善了会员整体结构。特别是一批较高素质的代表人士入会,为工商联工作增添了活力。
2、加强基层会员建设。为团结乡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调动他们参与地区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拓展了会员活动的空间,不仅受到了会员的欢迎,而且得到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成为发展乡镇经济的重要力量。
3、加强行业会员建设。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截止到目前,这些行业会员,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交流、评比、制定行规、组织产品展销,协调与政府部门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了行业经营行为,维护了会员合法权益,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和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确立了“勤政为企树形象,服务发展做贡献”的工作宗旨。发挥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执政能力,保证了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商联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装修了办公室,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工商联开展工作,提高效率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围绕中心,抓住主题,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质量明显提高
几年来,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抓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个主题,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1、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座谈联谊活动,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几年来,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搭建了各职能单位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征集了关于优化服务环境、扶持企业发展、构筑主导产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
2、积极建言献策。积极组织本商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非公企业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有8名非公经济人士成为州、县各级人大代表、州、县政协委员。企业家们建诤言,谏良策,形成了大量事实清楚、分析透彻、操作性强的议案、提案。县政府制定《得荣县十二五规划》初期,我们组织社会各行各业民营企业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信息。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有效实施监督。充分发挥对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职能部门作风转变。做好非公企业参与对职能部门和党群部门履行职责情
况的评议工作,从而有效促进了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转变。
4、认真调查研究。为全面掌握我县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认真的调研活动。先后调查走访了全县各乡镇共13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全面掌握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并形成了关于工商联工作思路的报告。同时,我们还就省联、市联下达的“新社会阶层调查”、“上规模企业调查”、“非公有制企业生产项目调查”等专题进行了调研,受到省联、市联的高度好评。
(三)紧跟形势,突出重点,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八字方针,紧跟形势,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围绕中心,加强思想教育。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交给工商联组织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扎实推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深入研讨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政策。教育会员站稳立场,经受住考验。在广大会员中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加强商会自身建设。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双思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并结合喜迎建州60周年,组织全县民营企业了专题座谈会、培训会、图片展等多种形式 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过去几年,我们将宣传的重点确定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社会的贡献、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诚信经营、关爱员工、诚信纳税几个要点。2010年和县电台联合设立了“发展中的民企”和“企业家风采”专栏,并与建立工商联网站。
3、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我们与统战部、国税局、地税局、劳动就业局、总工会联合在全县民营企业中开展了“诚信纳税,安置就业,关爱员工”活动,并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企业进行了表彰,通过树立典型,提升了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营造了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光彩事业和公益活动稳步纵深推进
几年来,在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工商联的会员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素质高、贡献大、形象好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
1、积极投身光彩事业。过去几年,我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到光彩事业中来。他们到贫困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积极参与国企改制,从源头上减少城镇下岗职工;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
2、大力开展捐资助学。过去几年,县工商联召开了两次全县民营企业捐资助学会,共有5家民营企业参与爱心助学活动,共筹集资金2.4多万元,资助学生23名。他们的爱心义举得到了社会的赞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3、积极投入社会公益。过去的几年,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不忘社会,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架桥修路等公益事业活动。在爱心助残日活动中,我们积极参与并组织企业参加活动,捐献资金24900元。
(五)加大力度,拓宽领域,服务内容和工作职能不断发生变化
几年来,工商联确立了“以服务为突破口,搞活商会工作”的思路,并遵循这一思路,在为会员、为政府服务两个方面,拓宽了领域,加大了力度,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会的作用。
1、积极提供法律服务。近年来,经济纠纷日渐增多,为有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县工商联积极汇同相关部门协调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会员的合理诉求。
2、及时提供信息服务。过去几年,我们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企业需求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最新政策法规信息。及时向企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企业及时、快捷地掌握政策、信息提供了方便。
3、认真搞好培训服务。为提高工商联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我们组织工商联专职干部参加了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培训班;并在县委统战部的关心支持下,邀请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人员对企业进行行业培训。
4、努力做好融资服务。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帮助企业缓
解资金短缺的问题,工商联积极为民营企业与县信用联社协调,解决生产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三、状况及原因
新形势下基层工商联商会的职能正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目前工商联基层商会正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政治优势,带动了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为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基层商会职能,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广泛开展了民间外交,工商联的声望有了提高。
(一)目前状况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工商联基层商会越来越感到职能和手段的缺乏,难以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一是从目前履行职能的实践情况来看,履行参政议政功能尚可,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够。二是工作中体现统战性尚可,但体现经济性、民间性不够。三是贯彻八字方针,“团结、帮助”尚可,但“引导、服务”不够。四是服务工作紧贴政府这一边尚可,但紧贴会员这一头不够。五是服务工作中虚的尚可,但实的不够。总体表现是:作为工商经济界人士代表的团体,在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重大经济和社会决策的协商,特别是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民主监督等方面,地位不突出;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工商联,主要特征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中统战性比较突出,经济性工作浅层次、表面化,民间性又有弱化的趋势,经济性和民间性为特点的商会职能运用不充分;在为会员和社会提供经济、技术、法律咨询、维权、融资等服务方面,办法还不够多,效果还不够好。
(二)产生原因
产生上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工商联虽然“三性”并存,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统战性为主。二是工商联并无行政职能,又没有做好经济工作的手段,只能承担一些务虚的工作,而政府对通过工商联来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不强,对工商联的重视不够,这影响工商联基层商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使得工商联基层商会地位不明显,作用不突出。三是工商联实质上并不代表工商经济界的整体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既影响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利于工商联实力的壮大和凝聚力的提高。四是工商联目前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是经济实力不强,缺乏做好工作必备的物质条件;其次是人才结构不优化,缺乏懂经济、金融、经营管理的人才,这样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五是机关型的工作运行机制及作风还未完全转变过来。
四、意见和建议
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做好基层工商联民间商会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
建议出台《商会法》,从法律上明确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任务,取得较出色工作成绩的基层工商联组织,绝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积极主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否则,工商联开展工作就困难重重。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作为活跃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层民间商会,必须具有权威性,不仅要有党的政策指引和高度重视,还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法律的保障。因此,希望尽快制订出台《商会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工商联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任务,依法开展商会活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强化商会职能
赋予相应的服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工商联的积极作用,当前,迫切需要赋予工商联的服务管理职能有:一是统一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级政协的人事安排应以工商联界别为主,有关部门、团体建议或推荐安排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统一归口工商联,由工商联进行初步审查后报统战部,形成规范性的政治安排。二是成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的主管部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的基层商会组织,是经实践证明能最大程度发挥商会优势和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从全国各地的行业商会、同业公会发展情况来看,行业商会的运作和发展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政府应当给予工商联组建行业商会、同业公会授权,明确工商联作为行业商会主管部门的条件业以成熟。同时,社会管理登记部门应当给予行业商会、同业公会依法登记注册,使之取得合法地位。三是个协、私协等群团组织应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按照政群分开的原则,根据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个协、私协等群团组织在管理上应与国家行政机构脱钩,并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以便进一步发挥这些组织的自律职能。这样,有利于工商局等政府机关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有利于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职能,更好地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四是授予有利于工商联维权的各项职能。民营企业仍是一个弱势群体,维权是工商联的一项基本职能。要支持工商联建立民营企业维权或投诉中心,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授予工商联协调仲裁民营企业经济纠纷的职能。同时应赋予工商联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并进行检查监督的职能。五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非公有制人士在经济领域的专项表彰应由工商联承办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的劳模、先进个人等社会荣誉的评选表彰应由工商联参与推荐。
(三)完善联系体系
新形势下,工商联要在坚持统战性的同时,着力加强经济性和民间性,工商联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中介,在沟通和协调方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发挥宏观与微观的沟通作用。政府的意愿可以通过商会转达到广大的会员,会员的想法、要求和需要通过商会转达到政府。商会也可以组织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对话活动反映民企的呼声。关键是要建立新型的商会运行模式,起好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扮演好协调人和联系人的角色。一是要参与政府的有关决策。通过参政议政、学术研讨等参与活动,影响公众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如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中,提供有关资料,提出建议意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主动听取行业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当好政府 的助手。二是政府要定期向商会发布产业指导意见,商会再向企业转达,使企业的投资符合政府发展方向,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部门还要邀请商会参加一些行业性的检查、验收、认证、资质审查,以及市场秩序整顿等活动,促进商会和政府在工作上的良性互动。三是要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走上与政府沟通的前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工作的第一线,情况明、问题清。政府也希望直接听到民营企业的声音,直接听取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推荐一批德高望重、热心商会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走上工商联工作的领导岗位,增强工商联与政府沟通的直接性、有效性和现实性。
(四)抓好服务工作
一是宣传服务。目的在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和保护各方面的创业积极性。二是信息服务。建立完整信息网络,广泛收集信息,向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项目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三是人才服务。帮助企业招聘经营管理及技术人员,请一些专家学者开展经济形势、企业管理、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专业培训,帮助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工作。四是商务服务。组织企业到国内外进行商务考察,开展招商引资、商贸洽谈、项目开发、产品营销等活动,帮助了解开发市场。五是融资服务。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积极稳妥地发展自主筹资。为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积极向银行推荐诚信经营企业的融资项目,争取银行贷款。指导中小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信誉。六是公益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教、善待员工等活动,积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树立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崭新形象。七是协调服务。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与服务,当好服务员和协调员。八是行业服务。按“入会自愿、领导自选、人员自聘、经费自筹、会务自理”的组织原则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活动方针,积极稳妥地组建行业商会和同业公会。通过开展有效服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从而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大局意识,切实做到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合法经营;增强诚信意识,做到诚实劳动、艰创业,重质量、守信用。
(五)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改善工商联的工作条件。一是要建立健全县工商联及乡镇基层商会工作机构,按照编制、职数配齐县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及乡镇基层商会工作人员。不能以机构改革或其他种种理由,任意减少或挤占工商联的编制和人员,保证工商联基层正常工作的开展。二是通过商会立法依法收取会费,或由党委政府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倾斜力度,逐步解决工商联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办公、交通等问题,壮大经济实力,以利于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提供有效服务。
(六)加强领导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确定一名领导分管和联系工商联工作,把工商联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商联的工作汇报,研究涉及工商联和民营经济等重大问题,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要加强对工商联会务工作的指导,建立并落实政府有关部门与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定期开展活动,通报情况,听取工商联的意见和建议。
(七)加强队伍建设
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决定了能否出色完成党和政府交给工商联组织的历史重任。所以,要加强和改善对工商联干部工作的领导。一是在进口上,要通过公务员招考、干部交流、干部轮岗等形式,逐步把一批懂经济,热心商会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工商联队伍中去。二是在出口上,要建立能进能出的机制,组织部门在安排干部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时,把工商联干部纳入计划,统筹安排,形成畅通的干部交流渠道,并加大培养、选拔、交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工商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工商联组织的旺盛活力。
总之,基层工商联商会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工商联今后工作的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正当权益的代言人、依法办事的监护人、公共关系的协调人、经济往来的中介人、事迹经验的宣传人、全心全意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服务,把基层工商联商会真正建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和谐之家、纳谏之家、举贤之家、服务之家”。做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
带,做好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第五篇: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来源:我的范文网()最后更新:2009-03-1
3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提升职工整体素质
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靠职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工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维护职工工作权、学习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也是通过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工会把着眼于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工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多层面地维护职工受教育权,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权益,达到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上升的目的。
****是一个以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的小厂,现有职工267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90%,大专以上学历职工(含管理人员)占12%,40岁以下职工占78%,正是处于学习空间巨大,精力旺盛的时期。各分工会开展系统行之有效的素质培训,把培养新知识、新能力、新方法作为重点,创新提升职工思想、技能、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根据工种性质区别,以贴近职工、贴近工作、贴近文化作为原则,为职工传递信息、答疑解惑,已成为了职工获取思想、工作、文化生活信息的重要途径。
一、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创新提升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厂工会鼓励职工多看多学,成立了职工素质图书室,为职工订阅报纸5种、杂志7种,购置了中外名著、古今传奇、散文、书法、旅游等各类书籍,定时对职工开放借阅,满足了职工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搞好了职工文化服务。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今年发电、检修、科室、水化共22名职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参加了自考、函授、委培和升专本的自学考试。其中工会主席**、检修副主任**、发电副主任**主动在电力学院进行专业知识进修。同时,还以“建家”工作为契机,购置了室内外乒乓台,新建了羽毛球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
二、开展职工道德教育活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电厂属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流程一环扣一环,丝毫不得马虎。2005-2006年各车间就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出职工行为规范、岗位责任制、安全岗位责任制、职业道德守则,丰富了职工职业品格、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能力、职业知识等内涵。同时在34个班组之间开展“无隐患、无三违、无事故”的三无好班组活动;开展了以“二次创业,再造天府”为主题演讲赛,讴歌了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干部,激发他们为二次创业再立新功,一等奖的**同志还获得公司演讲赛三等奖;开展“做学习型职工”征文比赛,收到征文11篇,引导女职工从自身角度为实现“二次创业”贡献力量;开展“我为安全献一计”、“安全决战期间,我该怎么做”的讨论等活动,来规范职工言行,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与电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深化经济创新活动,提高职工技术创新素质
1.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倡导工作学习化,增强职工自学能力
发电车间是电厂一线生产部门,共有78人,负责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切换。运行参数、运行模式相对于运行人员来说是固定的,但要仔细明白系统原理、解决临时出现的小故障,却成了拦住发电车间职工的一只老虎。
2006年电厂投产运行的3#锅炉是采用DCS系统,以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的循环硫化床,属节能型锅炉,轻点鼠标就能进行给水、给煤,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由于发电车间大部分职工是从**毕业,文化程度属中等技术水平。要适应这样先进的控制系统,掌握新型设备,发电车间在投运前就组织每班2人跟着安装、调试锅炉的东锅厂调试员们一起调试学习。试
生产后,没有现成的模式,就自己摸索;没有老师,就自己向书本学习。热控室、主控室的职工们主动购置了《锅炉运行问答》、《电力系统运行》等书籍,为自己充电。一年的时间,运行人员已基本掌握新锅炉特点和属性,能熟悉调整运行参数来配合其他设备运行。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受教育权,强化职工素质、提高职业技能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26次,参加人数达679人次。各车间工会年初对职工培训做好安排,开展全方位、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培训。在培训时间、地点、课程安排上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精心筹划:教案均由厂聘任的工程师或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编写。发电车间职工都是三班倒,针对白班工作任务繁多,夜班职工精神不易集中的特点,就利用中班时间,由值班领导分专业进行培训讲解、现场监督和走动巡查;检修车间以当天工作项目为单位,每一项配备1名技术员,跟现场进行资料收集或难点解疑,或是在每个班组的小黑板上出一道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供职工们讨论;燃运车间加强了职工对设备了解、熟悉程度的培训,实行周培训、月考核,与工资挂钩。
3.打破区域限制,加强车间工会之间横向联系
除了本车间技术员自己授课外,有时还邀请其他车间的技术员讲解一些与本车间相关的辅助知识。比如,发电车间工会邀请检修车间技术员针对出现故障设备的现象作分析,使运行人员能从故障现象了解故障原由,以便及时准确汇报值长,方便检修,甚至可节约检修时间来增加发电量。燃运车间是发电车间的原料供应和废渣处理后勤部门,煤矸石配比比例多少直接影响锅炉燃烧质量,两个车间的技术员根据不同矸石配比下锅炉的风压、汽压、风量等参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供两个车间运行人员学习,为提高锅炉运行质量作了大量工作。
4.创新学习途径,举办有特色的实战演练
今年首次在发电车间举行了机、炉、电反事故演练。由于设备逐步老化,许多未发生过、意想不到的故障都渐渐出现。为了预防事故发生时职工手忙脚乱,训练他们应急、应对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
由车间对某些设备人为设置故障,考验运行人员面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及处理能力。要求机、炉、电三个主要工种职工能迅速将断路器准确切换、投运变压器、现场判断发电机油位等一系列操作。不但训练了运行人员处理、分析事故的能力还强调了工种与工种之间的协作,厂与上级部门、外界的协调配合。
四、结合劳动竞赛,加大学习宽度,提升职工素质
**一直将劳动竞赛作为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常规途径,多次分工种开展劳动竞赛激发职工自觉学、自觉钻、自觉你追我赶。今年举行的各类技术比赛中,创新了一条新规则,就是允许没从事这个工种的职工也可以参加这个工种的比赛。只要你有这方面的特长,有这样的爱好,有勇于学习这项技术的勇气,我们都同意参赛,并且奖励额度也比往年有所增加,一下子就提高了职工积极性。今年举行了电、钳、焊工技能比赛中,共44人参加,厂第一名的**参加公司工会举办的钳工技能大赛,获三等奖;两名才参加工作三年,在电工、钳工岗位上只干了一年的技校生获得实作比赛第一名,得到检修车间每季度100元额外奖励,极大鼓舞了职工学习、钻研的劲头。
在发电车间开展了以优化3#锅炉运行方案的论证比赛。由于3#锅炉是较先进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原有运行经验和模式就不适应,发电车间工会提议在四个值之间开展一场摸索最佳运行方案活动。通过一周的运行摸索,四个值分别总结各自运行模式下的特点,由锅炉班长采取现场讲解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模式,对汽量、用煤量、风压、放渣、用电率进行数据对比,并结合摸索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破解,为制定新锅炉运行规程提供了大量准确的原始数据。
五、发挥先进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培育职工爱岗奉献精神
厂工会组织劳模、标兵、半年组织1次优秀工人、优秀管理人员评选。出专栏、专刊大力宣传星级人才、优秀工人、优秀管理人员、劳模标兵的优秀事迹,赞扬他们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高昂的劳动热情、先进的开拓创新意识、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励广大职工以他们为楷模,以先进为榜样,为实现厂及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而奋斗。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来培养。电厂工会结合职工技能提升这一大活动环境,鼓励职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积极参加厂里举办的学习、培训活动,参与技术革新。通过参与,让职工看到不足,学习经验,增长见识,使个体成长与整个车间、整个厂区联系起来,让职工在学习和技术培训的良好机制中不断成长。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知识经济时代,做一名高素质职工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在***大力提升职工技能活动中,激活了职工渴望学习、努力进取的情绪,调动了职工为电厂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使全厂职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