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

时间:2019-05-15 01:2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

第一篇: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

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反馈情况,对有可能发生塌方的地段的施工遵循:“管超前、短开挖、弱爆破、快衬砌、勤检查、勤量测”的原则施工。

1预防塌方施工措施

预防隧道施工塌方,首先做好地质预报,选择相应的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在施工中其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超前小导管注浆配合钢架;

为了确保掌子面稳定,超前支护采用φ42小导管,环向间距30cm,长3.5m,搭接长度1.5m,外插角5°~10°。注双液浆: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1:1,水泥浆为水灰1:1,注浆压力为0.2~2MPa。

○2优化施工工序,采用短台阶法施工

为了及时封闭成环,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长度不大于5m,仰拱和边墙紧跟下台阶。

○3及时衬砌

仰拱施工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衬砌距掌子面不得超过步长要求。

Ⅲ级最前掌子面至仰拱距离≤90m,最前掌子面至二衬距离≤120m;

Ⅳ级最前掌子面至仰拱距离≤50m,最前掌子面至二衬距离≤90m; Ⅴ级最前掌子面至仰拱距离≤40m,最前掌子面至二衬距离≤70m; ○4弱爆破

在爆破时,要用浅眼、密眼,并严格控制药量或微差毫秒爆破。○5 勤检查、勤量测

若围岩发现有变形或异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隐患。加强变形监控,瓦斯的检测,加强通风,瓦斯浓度达到0.5%以下。

2瓦斯隧道塌方处理措施

⑴ 对塌方体上方聚积的瓦斯设置局部通风排除; ⑵ 对塌方地段的岩隙加强监测工作,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及时发出险情报告。

⑶ 对塌腔裸露围岩及时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围岩,喷射混凝土不小于20cm(分次喷射)。

(4)塌方地段尽快衬砌,封闭瓦斯。

第二篇:C合同段隧道不良地质地段塌方处理方案

关于西昌二滩管地公路C合同段磨盘山隧道工程不良

地质地段的处理

一、2007年10月1日,隧道K644+511~ K644+508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511~K644+508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夹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水主要从拱顶、右侧拱腰、掌子面中部和上部渗出。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3m,环向长度12.5m,纵向长度3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按照设计C5-1方式支护(安装间距为50cm的I18工字钢,50cm×120cm的Ø25mm中空锚杆,24cm的C20喷射砼等),钢拱架安装到掌子面,并封闭钢拱架端部,在拱顶和拱腰各埋两根直径为50mm的泄水管。初期支护施工完后进行塌腔回填,采用M30水泥浆(1:1)或M30水泥砂浆灌注填充,塌方量根据回填量计算。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水泥浆69.6T(92.06m3)。

5、处理时间

2007年10月1日~2007年10月8日,共8天。

二、2007年10月9日,隧道K644+ 506~K644+508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506~K644+508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粉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拱顶、拱腰以及掌子面中部、左上部出现渗水。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4.5m,环向长度15.8m,纵向长度2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喷10cm厚的C20喷射砼封闭围岩,掌子面喷10cm厚的C20喷射砼进行封闭,及时按照设计C5-1方式支护(安装间距为40cm的I18工字钢,50cm×120cm的Ø25mm中空锚杆,24cm的C20喷射砼等),钢拱架安装到掌子面,并封闭钢拱架端部,在拱顶和拱腰各埋1根直径为50mm的泄水管。初期支护施工完后进行塌腔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填充,塌方量根据回填量计算。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C25泵送砼105 m3。

5、处理时间

2007年10月9日~2007年10月15日,共6天。

三、2007年11月1日,隧道K644+461~ K644+ 452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461~K644+452段洞身围岩为强~弱风化泥岩夹砂岩,岩 体极破碎且松散,裂隙发育,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塌方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该段洞顶及掌子面出现掉块、塌方等现象,塌方桩号已延伸到K644+449,掌子面上部出现涌水现象,拱顶、右侧拱腰、掌子面中部和上部出现渗水,最大流量达146m3/S。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大塌方高度在10m以上,环向长度16.5m,纵向长度12m,塌腔由高变低。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

(1)加强初期支护,将钢拱架调整成间距为20cm的双层钢拱架,钢拱架半径按照C5-1施工,联结两钢拱架的联结筋间距调整为40cm,局部钢筋网片调整为4层,系统中空锚杆按照钢拱架间距加强支护,间距为20cm(纵向)×60cm(环向),每榀钢拱架的锁脚锚杆按照原设计施工。

(2)因塌方严重,每安装好两榀或三榀钢拱架必须及时进行喷射砼施工,施工完第一层后及时施工第二层钢拱架,待拱架靠拢掌子面后进行锚杆施工。掌子面必须采用C20喷射砼封闭,封闭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由施工单位和监理确定,但不小于10cm。(3)拱背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充填,因初期支护较薄,塌方较高,充填砼较厚,充填的砼落差较高,经多方面考虑,为了保证充填砼的过程中钢拱架不出现变形、喷射砼不出现开裂现象,必须在充填泵送砼前在拱背喷1m后的C20喷射砼作缓冲层。在施工初期支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预埋填充层喷射砼和泵送砼管子以及排 3 水管(根据出水位置埋直径为50mm或100mm的排水管)。泵送砼分层充填,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做好监控测量。(4)因掌子面岩层松散,水较大,掌子面仍有塌方现象,该段塌方洞身按照上述方案施工,实际发生的工程量由监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4、塌方充填量 充填C25泵送砼825m3;

5、处理时间

2007年11月1日~2007年11月23日,共23天。

四、2008年5月17日,隧道K644+090~ K644+085出现塌方

1、地质描述

K644+090~K644+085段洞身围岩为强风化泥页岩、粉砂岩,岩体裂隙发育且破碎,渗水较大,拱顶、拱腰以及掌子面中部、左上部出现渗水。

2、塌腔范围描述

拱背塌腔最高8.5m,环向长度19.2m,纵向长度5m,塌腔由高变低,由宽变窄。

3、处理方案

为保证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讨论确定:(1)加强初期支护,将钢拱架调整成间距为50cm的双层钢拱架,钢拱架半径按照C7-1施工,系统中空锚杆间距为50cm(纵向)×100cm(环向),每榀钢拱架的锁脚锚杆按照原设计施工。(2)拱背回填采用C25泵送砼充填,因初期支护较薄,塌方较高,充填砼较厚,充填的砼落差较高,经多方面考虑,为了保证充填 砼的过程中钢拱架不出现变形、喷射砼不出现开裂现象,必须在充填泵送砼前在拱背喷0.5m后的C20喷射砼作缓冲层。在施工初期支护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预埋填充层喷射砼和泵送砼管子。泵送砼分层充填,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做好监控测量。

4、塌方充填量

采用充填C25泵送砼450 m3。

5、处理时间

2008年5月17日~2008年6月5日,共19天。

第三篇:隧道防坍塌专项检查情况汇报

隧道和地下工程防坍塌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在接到《关于要求各铁路项目监理站立即开展隧道和地下工程防坍塌专项检查》的通知后,为深刻吸取事故惨痛教训,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程建设领域预防坍塌事故的部署要求,我工区监理人员高度重视,坚持以“施工单位整治、监理人员监督”的原则,立即开展了隧道及地下工程防坍塌专项检查,全面开展排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现将检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大红山四号隧道

大红山4号隧道已顺利安全贯通,仰拱施工完毕,二衬还有80米,进口洞顶截水沟未做,边、仰坡防护未做,雨季来临,存在雨水冲刷、围岩失稳、孤石滚落的安全隐患。已要求施工单位尽快施做进口洞顶截水沟、边、仰坡的防护。

二、瓦砟沟隧道

1、围岩量测点齐全。

2、掘进方法、循环进尺符合设计和方案要求。

3、超欠挖控制良好,喷射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局部喷射厚度不足。

4、仰拱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基底需渣清理干净。

5、在隧道净空放大了5cm的基础上,预留变形量控制在8cm,保证了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6、仰拱距掌子面:70m,二衬距掌子面109米,已要求施工单位尽快加紧仰拱和二衬的施工,已保证安全步距。

三、大红山五号隧道出口

1、截止目前,已累计开挖58米,仰拱未施工,已要求施工单位尽快组织跟进下台阶,加快仰拱施工,及时封闭。

2、总长84米,已掘进58米,已要求施工单位尽快报出洞方案。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过程控制,把安全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坍塌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本次防坍塌专项检查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对本次专项检查问题及时及时整理入库,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一同作为平时现场控制的依据,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以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基本框架,以现场作业控制为核心,以规范进场材料、强化过程检查、旁站监理、现场管理为重点,严格履行监理职责,重点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管理。通过进场材料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见证检验、平行检验、旁站等工作流程的有效运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控,把工程安全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总结

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路基第3合同段 应急演练总结

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提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验证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使参建人员了解隧道逃生知识,掌握隧道逃生的应变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财产损失,项目部于****年*月*日下午15:00时,在南山隧道进口组织了防坍塌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历时40分钟,参加人员30余人。

一、领导重视、积极参与。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和演练总指挥,对这次演练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审定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目的、原则和规模,下达演练命令,指导演练工作。

安全监察长***担任演练副总指挥,对演练工作的全过程进行领导和指挥,主持演练方案的讨论和修订工作。带头组织并参加演练前的学习和培训。

指挥部安全部长***、部员***,驻地安全监理***现场观看了演练,对我们的演练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二、筹划缜密、方案可行。

本次隧道防坍塌应急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隧道坍塌逃生及伤员救护演练。为了确保演练安全可行,在演练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三、精心组织、效果良好。

此次演练于****年*月*日下午15:00时进行。首先安全监察长***讲读隧道塌方时注意事项、逃生知识及演练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组长***下达演练开始的命令后,演练紧张有序的进行。通讯小组确保通讯联络畅通,维持现场秩序,信息发布、通报、联络; 技术小组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的危险情况,制

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路基第3合同段 应急演练总结

订及修正救援技术方案,组织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抢险小组确保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参与抢险;急救小组积极抢救、护理伤员。

演练达到预期效果,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四、通过演练,员工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加强,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得到验证。

1.通过此次演练参与人员的隧道逃生意识有所提高,对隧道逃生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演练人员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隧道塌方事故做出反应;

3.演练过程中,参与人员都能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

五、存在的不足

1、急救小组在对伤员进行救护时,专业技术手法生疏,不能熟练的进行护理;

2、施工人员救出洞后,安全员未按进出洞人员登记表情况立即清点人数,确定进出隧道的人数是否相符。

六、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1、对急救小组成员进行伤员救护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2、在所有人员出洞后,及时对人员进行清点,确定进出隧道的人数是否相符。

第五篇: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羊角脑隧道不良地质与塌方处理技术

摘要:隧道塌方是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除了加强预防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整治处理、减小损失和挽回进度。在隧道出现塌方的情况下,塌方处理分2步进行:首先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衬砌裂缝地段进行加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其次是对塌方体进行抢险处理。在现场把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处理塌方对策,认真制定处理塌方的步骤、方法及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必须早封闭成环及紧跟二次衬砌,使其与初期衬砌共同参与受力。关键词:羊角脑隧道、塌方处理、小导管加固

1、工程概况

郴宁高速公路是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重要路段之一,也是湖南等内陆省份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前线的一条重要的国防军事快要通道,同时也是构成湖南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组成部分,是连接我国东、中南部及西南地区的主要运输通道。本合同段起讫里程K151+134~K154+100,起点位于桂阳县保和乡上张家村,终点位于桂阳县方元镇周家水村。

其中主要工程为羊角脑隧道(双线),右洞起讫桩号为YK151+155~YK154+025,长2870m,左洞起讫桩号为ZK151+160~ZK154+090,长2930m,属长隧道,其余路基工程178m。隧道左、右洞线型为大半径C型曲线,郴州端为直线,宁远端左、右洞曲线半径分别为2350m、2450m,超高为2%。右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0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左洞纵断面郴州端约1965m的范围内位于2.5%的上坡段内,其余位于0.5%下坡段内。隧道段内地形较为平坦,局部坡陡,冲沟发育,冲沟走向以被动走向为主,呈“U”字型沟谷。隧道区内地层由上至下为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2.3.3施工方面原因。施工时对地质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岩石受到裂隙及溶槽切割后对隧道结构的不利影响认识不足、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参加施工的人员经验不足,没有对不良地质灾害很好的进行预测。

3、处理措施 3.1不良地质:

在不良地质区段进行施工时,就实际情况增加不稳量测断面,并就重点断面进行重点跟踪量测,作好地质报告。

选择最合理的辅助施工措施,包括大管棚支护、超前导管、钢支撑加密等,并在施工中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勤量测、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3.2塌方:

3.2.1在塌方体表面喷1层30cm厚的C20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保持塌方体稳定,防止塌方体继续扩大。

3.2.2后方围岩补强:

a、在后方未稳定区域,确定了不能立即衬砌的段落,环向打入Φ42小导管作为注浆管,(小导管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注浆管长度以5米为宜,间距为100㎝×100㎝,主要针对围岩裂隙及受塌方影响变形扰动的松散体。

b、对于上台阶已经施工完的工字钢(ZK151+228.75~ZK151+256左右侧)段锁脚位置打设三层Φ42小导管,每层间距40cm。

c、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MPa,终压2Mpa,注浆后,根据监控量测数据来看,后方围岩已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方案的实施。

3.2.3仰拱施工:掌子面暂停施工,立即采取下台阶仰拱紧跟掌子面封闭成环的原则措施,保证安全,从ZK151+228.75开始在仰拱底部工字钢与边墙工字钢连接封闭成环,直至跟到掌子面位置,仰拱必须采用短跨度开挖,最大不得超过3m。

3.2.4超前支护:

为防止前导开挖继续塌方的发生,同时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及运营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对掌子面前方进行探孔,探孔深度20米,查看前方地质情况,探孔时分别对每米进尺做好地质描述,用以指导下一步施工。根据以上地质描述,经专家、公司、总监办、工作站、设计院、监理处等单位现场仔细勘查后,确定掌子面采取直径108mm的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根据地质情况,掌子面围岩为全风化泥质砂岩夹黄粘土,结构面发育无序,稳定性较差,对于难于成孔的部位采用跟管施工,一次成型,在桩号ZK151+256处,沿渣堆顶部初支出露的轮廓线施工大管棚,Φ108mm大管棚的环向间距为30cm、外插角为8°、长度为15m,在每2根大管棚间打入外插角为25°、长为7m的Φ42mm的小导管,小导管纵向间距为2.5m,并压浆固结塌方体和周边围岩,注浆压力为0.5~1.0MPa。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大管棚—跟管示意图

a、大管棚——跟管制作方法

跟管分为:管靴、跟管和管丝三部分组成。其中此工程中跟管制作所用数据如下:管靴长度为30cm,一端内侧做10cm反丝扣,另一端做成10cm长、壁厚8mm,中间段采用直径108mm,壁厚为4mm。跟管采用长度为1.5m,直径108mm,壁厚为4mm,两端内侧做成反丝扣,长度为10cm,一部分要求在管壁钻孔,孔间距15cm,梅花形布置,用于跟管中前部,为了注浆时使浆液外流,一部分不钻孔,主要用于跟管尾部,防止漏浆。管丝长30cm,直径108mm,壁厚为4mm,两端外侧做成反丝扣10cm。

钻头采用直径80mm偏心钻头(偏心后成孔108mm),直径100mm连接头和直径80mm冲击器,钻杆采用直径73mm,长度1.5m。

b、大管棚——跟管施工放样

本次工程中大管棚——跟管环向间距为30cm,为了保证大管棚不侵入开挖轮廓线,顶部的大管棚的导向管应符合隧道纵向坡度、线路曲线要求以及根据管棚机性能以及考虑塌方处围岩情况,本工程技术人员初步定为8度。施工人员用钢筋把定向管按照8度焊接于钢拱架上,使定向管在大管棚——跟管施工中不移动,其中定向管规格直径130mm,壁厚为4mm,长度为1.5m。

c、大管棚——跟管的钻孔

首先在管棚机上安装带有钻头的钻杆,同时在钻杆上套一个管丝和一个有孔跟管,并将管丝与跟管丝扣连接及焊接牢固,将管靴从钻头前端套入与管丝丝扣连接并焊接牢固。管棚机开始钻孔,当 2009论文(技术总结)隧道塌方处理

否运行正常,将运行正常的机械,水泥、水玻璃运至工地。机械就位后,进行浆液的调配,浆液一般为水泥砂浆和水玻璃双液浆按一定的比例参配。严格进行大管棚注浆,注浆采取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2.0MPa。施工时由2名工人配制水泥浆,水玻璃浆液是用买好的35波美度浆液,1名工人开注浆机,2名工人连接注浆管。注浆从下往上对称注入双桨液,至从导气孔内流出浆液,关闭导气管的阀门,继续注浆直至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注浆时所有跟管的注浆阀门应全部打开,如果发生串浆,应将串浆跟管及其导气管的阀门关闭后再继续注浆,直至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每一根跟管一定要连续注浆,不间断。

3.2.5坍塌体开挖:

坍塌碴体下部开挖时,从ZK151+256开始初期支护工字钢纵向间距调整为40cm,并施作系统锚杆及铺挂双层φ8钢筋网。钢筋网安设时应注意:施作前,初喷3cm厚混凝土形成钢筋保护层;钢筋横纵相交处焊接或绑扎牢固;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一个网格,焊接或绑扎牢固;施作前钢筋要进行校直、除锈及油污。塌方空腔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填满,大里程方向预留钢管到塌方顶部,作为二次填充用。3.3塌方处理的施工要求

本着保安全、保质量的原则,特别事情特别对待,项目部一定要由领导亲自领头带班、技术人员和安全员轮流值班,遇到突发事件,能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初期支护量测要及时,先期每4小时一测,待围岩收敛量及下沉量稳定后每8小时一测,并及时向值班人员、业主及监理汇报监控结果。对于每步工序都要高标准高质量来施工,杜绝施工队偷工省料等事情的发生。洞外的护栏要拦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洞内,值班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围岩变化。若有突变,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加快处理速度,尽量减少围岩变化。

4、经验与体会

隧道塌方不但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而且还有人为因素引起的,更重要的时地质勘测、施工工序与治理对隧道塌方起决定性作用。塌方事故发生后,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应派出相关领导、隧道地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等迅速到塌方点,具体勘察塌穴高度、宽度、纵向长度及塌穴稳定情况;检查塌方对初期支护的损坏情况和影响区域;分析塌方的主要原因和塌方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等。前方封堵,后方加固,对塌方区形成合围,是防止塌方恶化的有效方法。而且必须认真制定处理塌方的施工措施,现场下达抢险口头指令,明确各自任务和要求。

隧道塌方后,不要急着去清除塌方渣体,应先待塌方体相对稳定后,对塌方体表面进行喷混凝土封闭,防止塌方体滑移,然后再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方范围扩大,最后向塌方体注浆加固为后序开挖做好预备。

为此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重视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围岩自稳不稳定地段要多打超前支护,并且不断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围岩不稳定段施工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下载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瓦斯隧道不良地质段防坍塌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