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学名词解释
1、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体制定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经济法体系:即经济法规体系,它是在经济法规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种经济法规性质的异同、关系的亲疏,按一定标准和序列,分层次、分系统排列组合的统一体。
4、经济法律关系: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参加九江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发生的,由经济法律法规确认和调整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5、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规定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6、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所规定的一种责任。
7、经济职权: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他们的领导人员、法定代表人等在组织管理经济活动中所依法享有的与本身职务相连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
8、工业企业法:是有关确立工业企业的法律地位。以及调整由工业企业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企业变更:指企业组织结构上的调整(改组)和其他登记事项的变动。
10、集体所有制企业法:是确认集体企业的法律地位。调整集体企业当宏观调控关系和集体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生产资料为社会主义劳动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商品经济组织。
12、乡镇企业: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的各类企业。
13、乡镇企业法:是指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扶植持和引导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调整关于涉及乡镇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私营企业法:是确认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调整国家机关对私营企业的宏观调控关系以及私营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合伙企业: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16、个人独资企业: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受法律保护。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1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18、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由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的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依照合作企业法,用书面合同规定权利和义务,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经济组织。
19、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20、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照我国法律设立,由外国投资者单独直接投资或者由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共同投资的企业。
21、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调整外商投资企业在设立、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是调整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3、无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论其出资额多少,对公司债务均富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24、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5、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6、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7、两合公司:是由无限责任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共同组织的公司。
28、股份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公司与部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共同组织的公司。
29、公积金:是公司在资本金之外所保留的资金金额,又称资本或准备金。30、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31、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3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33、可转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可依一定条件转换为股票的债券。
34、企业破产法:是指调整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负债超过资产时,由法院宣告其破产,并主持对其全部资产强制进行清算分配,公平清偿给全体债权人,或由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进行企业整顿,避免破产时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5、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依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或公告而组成的一个行使债权、破产参与权和决议权的机构。
36、和解: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议就企业延迟清偿债务的期限、企业进行整顿的方案、内容、计划等问题达成的和解协议。
37、计划法:是关于规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在计划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调整它们在计划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和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机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8、指令性指标:是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或项目中需要由国家调拨、分配部分和关系经济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以法律形式下达的、必须执行的计划指标。
39、指导性指标:是国家为了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对除指令性指标以外的其他重要产品、项目和经济活动所下达的,主要靠经济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计划指标。
40、固定财产投资法:是确认和调整股价结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41、固定财产财政拨款:是指建设项目的资金由财政部门以预算支持的方式拨付给建设单位无偿使用。
42、固定资产投资协作关系: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在共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3、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44、财政法:是指调整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5、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之间以及国家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财政管理权、财政收支范围等内容的法律制度。
46、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或财务收支计划。
47、决算:是指对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
48、预算管理职权:即预算权,是指确定和支配国家预算的权利以及对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监督权利的总称。
49、财政转移支付法:是指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0、国债法:是指国家在借款和发行、使用、兑付、流通政府债券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1、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为维持政府运转所需物品的采买与购置。
52、政府采购法:是指调整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3、政府采购当事人:广义之任何参与政府采购的人,它除了采购方和供应商之外,还包括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狭义指采购当事人仅指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和供应商,不包括采购代理机构。
54、国有资产:是指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广义分为三类(国有自然资源、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狭义仅指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55、国有资产法:是调整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6、资产评估法:是指确定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范围、程序、办法以及调整资产评估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57、产权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和合同的约定。通过购买、出售、兼并、拍卖等方式,将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益产权转让给另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59、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60、个人所得税法:是指调整个人所得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61、个人应纳税所得: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规定的费用或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62、营业税:是以工商营利单位和个人商品销售收入额,提供劳务发生的营业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63、财产税法:是指以国家规定的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财产数量或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64、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依法征收税和进行税务监督管理的总称。
65、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和特定行为所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国家征收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66、法定增值额:是指一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政策需要,在其增值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增值额。
67、出口退(免)税制度:是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的制度,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68、金融法:广义是指调整在全社会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使用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是指调整货币流通和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69、中国金融法:是指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因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70、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71、证券:是以证明或设定权利为目的所作成的书面凭证。广义是指证明持券人享有一定的经济权益的书面凭证。狭义是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证明持券人享有一定的所有权和债权的书面凭证以及具有等同于书面效力的凭证。
72、证券法:是指调整证券管理关系和证券业务关系的金融法律规范的总称。
73、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运用自有资金,只代替客户承办交付、收取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74、银行业监督管理:是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经营及其他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75、银行业监管法:是调整银行业监督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76、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77、股票交易:仅指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活动。78、债券交易:是指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活动。79、内幕交易: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活动。
80、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指投资者为取得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或实施对某一上市公司的兼并,依法定程序公开购入该公司发行在外的部分或全部股权的行为。
81、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82、价格法:是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3、价格体系:是指价格的种类和各种价格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83、政府指导价:是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84、政府定价:是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85、市场调节价: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86、会计关系:是指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87、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会计形式,根据财政、财务制度,对资金和物资的收入进行审核和计算的全部活动。
88、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
89、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依照审计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全面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90、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更加资产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91、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2、土地管理法:是调整人们在管理、保护、开发、利用土地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93、土地的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和处分土地,并从土地上获得利益的权利。
94、土地的使用权:是指使用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占有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的权利。
95、森林法:是调整人们在森林的管理、养护、营造、合理利用和林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6、草原法:是调整人们在草原资源的管理、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7、草原的所有权:是指一定社会主体对草原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98、矿产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矿产资源的保护、勘探、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9、探矿权:是指在统一区块内取得勘查许可证,对批准的矿种及其伴生、共生矿产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勘查的权利。
100、能源法:是调整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和节约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1、煤炭法:是调整煤炭资源的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2、电力法:是调整电力管理和经营,保障电力安全进行,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促进电力事业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3、石油和天然气法:是调整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加工炼制、储运、供应、交易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4、节约能源法:是指调整人们在使用能源获得过程中,为实现节约能源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5、环境保护法:就是关于调整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以及有关确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106、“三同时”制度:是环境变化和基本建设共同的一项基本制度,它要求一切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07、环境监测:是指根据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环境质量的各种代表值,进行测定、分析、综合、评价、判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08、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109、对外贸易:是指以一国的对外贸易经营者等主体为一方,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货物、技术和服务交换的一种经济活动。
110、对外贸易法:是指在调整对外贸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外贸易管理关系和对外贸易合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1、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112、涉外经济法律关系:是指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技术交往与合作活动中,根据涉外经济法的规定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13、对外贸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法参加对外贸易管理和合作活动,享有对外贸易权利,承担对外贸易义务的当事人。
114、对外贸易秩序: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措施规范对外贸易竞争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交易,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从而形成对外贸易井然有序的发展局面。
115、对外贸易调查: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为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对有关事项予以查证的过程。
116、竞争法:是指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7、垄断:是由于自由竞争中生产高度集中所必然引起的,这是自由竞争发展的一般规律。
118、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19、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20、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其行政权利或经营者相互之间通过合同、协议及其它方式排除竞争或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
121、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争取交易机会或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以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122、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的方法的认识功能和心理功能,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特点、价格、使用方法等作令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诱发消费者产生误购的行为。
123、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124、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伪冒或伪冒的或其他虚假的标志从事市场交易,引起公众的误解,诱使消费者误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125、降价排挤:是指同业竞争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不当地降低价格来销售商品的行为。
126、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违背交易相对人的意愿,强制搭配销售其他相对人本不愿意购买的商品或附加其他相对交易人不愿意接受的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
127、串通招投标:是指在招标过程中,投标者之间或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恶意通谋以限制竞争的行为。128、诋毁商誉:是指经营者针对特定的同业竞争对象,故意捏造和歪曲事实,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散布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
129、强制性交易:是指经营者采取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或促使其他经营者从事有损竞争的交易的行为。
130、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质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1、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国际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
132、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各级人民政府赋予的职权,代表政府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133、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主体违反产品质量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134、产品瑕疵责任:又称产品瑕疵担保责任,是指因生产者或销售的产品存在瑕疵,即产品质量不符合明示或默示的质量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所应承担的责任。
135、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侵权人因产品缺陷而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行为人承担产品责任的规则或准则。
136、产品缺陷责任:也可直接称为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缺陷产品以外的其它财产损失时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13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8、保障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139、知悉真情权:也称了解权、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140、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141、损害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并获得赔偿的权利。
142、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143、获得知识权: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144、维护尊严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45、房地产法:是指调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取得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从事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实施房地产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6、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
147、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148、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149、房地产开发项目转让: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它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开发项目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150、商品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房阶段将房屋连同土地使用权预先与他人的行为。
151、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152、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153.公司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主要是组织法。
154.折扣:亦称让利。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以一定比例的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优惠。155.消费者: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1.简述经济法属性有哪些?P11-14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5-17 3.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合广义上两个角度看经济法律关系特征有哪些?P32/33 4.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P40
5.简述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P56 6.简述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P61 7.简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的特征P65/66 8.简述公司的主要特征.P72
9.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有哪些?P81/84
第二篇:经济法学、
一
经济法的规制性: 是指在调整目标和手段方面,经济法所具有的把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的特性。
预算外资金:是指相关主体为了履行或代行政府只能,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适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强制执行制度:是指纳税主体未履行其纳税业务,经由征税机关采取一般的税收征管措施仍然无效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强制措施,以保障税收征收秩序和税款入库的制度。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简述经济法权义结构的特殊性。
(1)从权义配置来看,如果把职权和职责分别归入广义的权利义务之中,则在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配置存在不均衡性。(2)在宏观调控法的部门法中,往往有关调控主体的权利规定的较多,而对受控主体的权利规定的较少,在市场规制法中,受制主体的义务较多,而规制主体的权利较多。
简述宏观调控权及产生的原因。
宏观调控权是指政府为确保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目标,而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法定职权。
宏观调控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市场失灵”现象严重阻碍社会经济运行,从而需要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在转变,要求其调侃方式作相应的转换,即由单纯的靠行政权力手段,转化为主要采取间接调控手段。
简述逃税、避税和节税的区别?
逃税是通过对法律规定的直接违反来减少或免除纳税义务。
逃税是通过钻税法的漏洞来减少或免除纳税义务。虽然不违反法律条文的固定,在形式上是不违法的,但在实质上确实间接违反税法宗旨的行为。
节税也称税收筹划,是通过完全合法的经济或法律安排来降低或者免除税负的行为,它并不属于税收逃避行为,因而应把上述的避税和节税区别。
简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条件?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所有实体要件应当符合有利于国家利益,即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程序性要件,主要是应当履行申报登记或许可程序。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存款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
主要体现为,能够缓解商业银行债务负担和支付压力: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稳定有最后的保证作用:当商业银行存款下降时,中央银行按法定比例调减缴存存款准备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头寸。
(2)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创造信用是现代银行的重要机能,中央银行依法创造法定货币,商业银行的扩张机能,可以创造数倍于法定货币的存款货币。
(3)增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能力。主要表现:
一是集中法定准备金,增加了中央银行直接掌握的信贷资金总量 二是运用集中的法定准备调控信贷总量:
三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行信贷倾斜,调整资金投向。
实践证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必须有一定资金做后盾,中央银行掌握的资金越多,其调控能力越强,越有利。
试述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其规制方式?
(1)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概念:是指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和其他优势制造虚假的政权交易量以影响交易价格。
(2)特征A 行为主体,是政权交易中的交易人和某些有特定职务的人。
B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是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
C 行为的客观方面有四种行为。
a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b.以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互相进行证卷交易,影响证卷交易价格或者证卷交易量。
c.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卷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d.以其他手段操纵证券市场。
(3)规制方式
A 赔偿
B责令依法处理其非法持有的证券
C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数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处以一定额度的罚款。D双罚
二
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
宏观调控法的原则:是在宏观经济法的规定,执行以及主体参加宏观调控下的具体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各项宏观经济制度和全部规范的总的指导思想。
比例税率:是指在对统一征收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均按照同一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在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融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剥削性滥用: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以获取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的市场行为。
简述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宏观调控关系或称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它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它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根本与长远利益。
(1)计划调控关系
(2)财税调控关系(3)金融调控关系(4)产业调控关系(5)投资调控关系
(6)储备调控关系(7)涉外调控关系
简述税收的特征
(1)国家主体性(2)公共目的性
(3)政权依托性
(4)单方强制性
(5)无偿征收性
(6)标准确定性
简述国家计划的功能
(1)预测引导功能,国家计划不但预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引导市场主体遵从并行动。(2)政策协调功能,即在实现国家计划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协调各个方面的政策,以实现计划目标。
(3)宏观调控功能,即功能预测引导和政府协调功能,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的宏观调控。
简述经济法宗旨
(1)经济法的调整目标,就是通过对调制关系的调整,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持续地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经济法的宗旨,在横向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目标,这是经济法调整力图产生直接效应的根本方面:一个是社会目标,这是经济法调整意欲产生间接影响的重要方面。
(3)经济法的宗旨,在纵向上分为基本目标和最高目标。基本目标是规范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保障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最高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论述市场规制法的原则
市场规制法原则:是市场轨制法制定和实施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规制法定原则:要求规制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主体、权程序等均需依照法律规定,非依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
(2)规制公平原则:要求在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制法时,应以实现公平、增进公平和彰显公平为基本准则。
(3)规制绩效原则:不同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不同的规制行为所产生的市场绩效也不同,所以要求在制定后运行时的绩效,应当是最大化的。
(4)规制适度原则:市场规制法的制定和实施,均须在法定的范围之内。
试述经济法调制主体的主要职能
(1)主要职能是贯彻调制法定原则、依法调制、不滥用或超越调制权、不得弃权,等等,核心是依法调制。
(2)调制法定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调制主体必须贯彻和遵守的原则。
(3)依法调制,也是相关的调制主体的重要职责,调制权的刑事,在很大程度上与能否依法调制有关,调制主体的重要职责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使调制权,而不是与其相反的滥用或超越自己的调制权。
(4)调制法的职能,不仅要求不得滥用调制权和超越调制权,而且在广义上也包括释放的行使调制权,以及不能放弃调制权。
三
经济法的特征:是经济法区别与部门法的特有征象,是表征紧急发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标志。
预算关系:预算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的固定的税额,因而也称为固定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买入的未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的再次贴现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收购、委托经营、联营或其他方式,集合经营者经济力,提高市场地位的行为。
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1)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宏观调控主体和市场规制主体。(2)宏观调控主体又包括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市场规制主体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3)由此可以把经济法主体分为调制主体和受制主体。
简述政府调控的法定原则。
(1)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调控主体资格法定。
(2)各类不同的宏观调控主体所享有的宏观调控权力法定,严格要求宏观调控主体在法律所赋予的范围内活动,禁止借调控之名,侵害受控主体的权益,保障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3)政府调控方式与程序法定,这是保证宏观调控法和宏观调控权能够实现的基本要求。
简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1)税法的构成要素是构成税法必要的要素,是税法不可少的内容。
(2)税法的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税法主体、征税客体、税目和计税依据,税率、税收的特别措施。
(3)税法的程序法要素包括纳税时间和纳税地点。
简述市场规制法的宗旨
市场规制法的宗旨就是市场规制法所要实现的目标,(1)市场规制法的初级宗旨:通过规制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整市场规制关系,恢复和维护公平竞争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
(2)市场规制法的终极宗旨:通过初级宗旨的达成,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克服市场失灵,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试述经济法宗旨中的重要目标
主要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人权的目标,以及经济法宗旨中最高目标。
(1)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目标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目标设计经济法的双重目标,即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在宏观经济领域要强调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微观层面则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和正当竞争。
(2)保证基本人权的目标
经济法是分配法,涉及对相关主体权利与权力、社会财富与主体利益等多个方面的分配。在经济法领域,涉及人权的,主要是基本的财产权问题。
经济法作为涉及国民基本财产权利的公法,与人权保护自然联系紧密,因此保障人权的目标在经济法各个部门法上自然有体现。
(3)保障社会公益的目标 在经济法上对公共利益的强调,并不是对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漠视,而恰恰是强调对这些利益的均衡保护。
(4)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目标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通过经济法的有效调整,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保障了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就有可能实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调整发展,这是一种非常高层次的秩序。
试述金融调控法和金融监管法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金融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二者对于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点(1)二者属于经济法的不同领域。
金融调控法调整金融调控关系,属于宏观调控法领域: 金融监管法调整金融市场监管关系,属于市场规制法的范畴。(2)价值目标不同。
金融调控法的价值目标是整体效益,这一价值目标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要量的平衡一致来实现:
金融监管法的价值目标是金融运行的秩序,即建立和维护金融运行秩序,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3)主体不同
金融调控的主体是单一的,在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担任
金融监管的主体是多元的,在我国有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4)管理目标和手段不同
金融调控法是以克服个人理性行为的局限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性、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并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为目标的,运用手段是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监管法是指制度上、法律上作出合理设计,实行审慎性监督和管理,具体手段往往是在开业、营业、资产分类、资金运用、偿付能力等各个环节依法进行监管。
四
经济法本质:经济法是指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预算管理体制:就是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管理职权方面的划分。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我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是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汇率:是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获得尊重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得到尊重的权利。
简述经济法的调制主体的权力和职责结构
从调制主体职权的分类来看,调制主体的职权可以总称为“经济调制权简称“调制权”。调制主体的调控权分为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
调制主体的宏观调控权,可以分为宏观调控立法权和宏观调控执法权。
调控主体的市场规制权,可以分为市场规制立法权和市场规制执法权。
职责主要包括贯彻调制法定原则、依法调制、不滥用或超越调制权、不得弃权等等。核心是依法调制。
简述注重调控效益的原则。
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是如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而不是直接问某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宏观调控法通过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目的就是要激励、促进和保护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确定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的税收保全措施
(1)责令限期缴纳税款
(2)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3)
通知冻结等额存款
(4)扣押查封等额财产
简述行政性垄断的法律特征
(1)行政性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主体是政府及其部门
(2)行政性垄断行为从作用对象来看可分为具体行政性垄断行为和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从具体行为人的不同可直接分为直接行政性垄断行为和间接行政性垄断行为。(3)行政性垄断行为主要 ①行政强制交易
②行政性限制市场准入
③ 行政性限制经营者限制竞争
试述宏观调控法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1)宏观调控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宏观调控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市场尤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首先市场机制本身不能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其次,市场机制无法承担公共职能;
再次,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事后性和惯性;
最后,市场竞争还会造成垄断、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的市场失灵现象。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4)宏观调控法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集中反映
宏观调控是政府最主要的经济职能,这种经济职能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法律保障。
试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主要表现
非经权利人同意,获取、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都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主要表现:(1)不当获取行为
a盗窃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b 利诱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c胁迫以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d 其他通过或非强制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2)不当披露行为 a口头公开
b书面公开
c电子公开
(3)不当使用行为 a依取得方式,分正当获取的不当使用和不当获取的不当使用
b 依使用人与获取人是否为一人,分为自己不当使用和不当允许他人使用
五
调制法定原则:依据调制法定原则,调制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都要有法律来加以规定,只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特殊情况下,才能由行政法来加以规定。
税收:或称租税、赋税、捐税等,简称税,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或称手段。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现代混合经济体制:(以法国为代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相合的市场经济双重调节体制。
知悉真情权:或称获取信息权、知情权、了解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简述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
从经济学科的一般分类来看,经济法学可以分为经济法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经济法总论主要包括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等诸论。经济法分论主要涉及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具体规定
简述经济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特征
经济法主体在承担法律责任方面,具有双重性和非单一性的特征。经济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双重性,指其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能由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经济法主体在责任承担上具有“非单一性”的特征,即经济法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往往较重,表现为存在着多种责任的竞合。
简述金融调控的特征
(1)金融调控的主体一方是中央银行
(2)金融调控的目的是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协调发展(3)金融调控的手段是法定的货币政策工具(4)金融调控要依法进行
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非营利性(3)永续性
试述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经营者集中就是经营者合并和经营者控制
(1)经营者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合为一个经营者,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类型:a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b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
(2)经营者控制 :是指经营者通过收购、委托经营、联营和其他方式控制其他经营者,从而导致经营者集中的行为。
类型:A依照其获得控制权的途径可以分为三类
a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b 经营者通过订立受托经营、联营合同或其他合同方式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c 经营者通过变更所享有的债权而获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B按其控制的内容分为财产型控制、业务型控制和人事型控制
C按控制与被控制的经营者所处的产业链关系可以分为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
试述宏观调控权的配置
宏观调控权的配置是关乎宏观调控权行使主体的重要问题,涉及纵向和横行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权的纵向配置
宏观调控权的纵向配置,就是宏观调控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
我们主张只有中央级次的国家机关才享有宏观调控权,地方不享有宏观调控权。
因为,第一,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宏观经济只能是一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只能是一个国家的宏观。
第二从公共物品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是分级次的。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国家中央政权,而地方政权不能实施。
(二)宏观调控权的横向配置
宏观调控的横向配置,就是宏观调控权在中央政府个宏观管理部门之间的配置。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拥有宏观调控权。与计划、财政、金融三大调控手段有关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机构,为宏观调控部门。注意,第一司法机关没有调控权。
第二应对各类具体的宏观调控权作出具体的划分。
第三在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还可能存在授权立法的问题。
六
权义结构:是指各类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分配和组合
税法主体:是在税收法律关系总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简称,具体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心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以日本为主)以市场机制作用和自由企业制度为基础,以政府对宏观经济调节和产业政策诱导为显著特征的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消费者: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居民。这里的居民指自然人或称个体社会成员。
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调控关系,一个是市场规制关系,分为简称为调控关系和规制关系。或者合称“调制关系”
简述立法因素对经济法运行系统的影响
立法是运行的起点,没有经济的立法,就没有经济法的运行。
经济法的立法环节同执法等环节密切相关,表现为立法要从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发现问题,并通过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形成完善立法的方略,同时经济法的立法又是进一步的司法和执法、守法等环节的基础,它对于经济法的运行具有基础性影响。
在经济法的立法过程中,要严格贯彻法定原则,经济法主体的调制职权必须法定,同时,各类调制行为都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定要件。
简述财政的职能
财政职能是财政范畴所内含的基本功能。(1)分配收入的职能(2)配置资源的职能(3)保障稳定的职能
分配收入的职能是前提、基础;配置资源的职能是建立在分配收入的职能基础之上,保障稳定的只能则以前两个为基础。
简述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和职责
性质:是国家机关,又是从事法定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法律地位。职责:①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②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③发布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④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⑤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⑥经理国库 试述回收保障制度
欠税回收保障制度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构成。(1)离境清税制度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2)税收优先权制度 税收优于无担保债权,即税收的一般优先权。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滞留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3)欠税告知制度
纳税人将欠税情况及相关重大经济活动向其权利人告知或者向税务机关报告等制度。也包括税务机关对欠税情况公告制度。该制度充分保护了第三人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税收利益。
(4)代位权和撤销权制度 由于税款同样是一种金钱给付,因而征税机关同样作为债权人,行使公法上的代位权和撤销权。
试述不正当竞争的危害
(1)侵犯竞争者和消费者的权利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直接受害人是与之相关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如仿冒行为直接侵犯被仿冒商业标志的权利人的工业产权和消费者的知情权;虚假陈述直接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2)损害市场机制,破坏市场秩序
在虚假陈述、商业贿赂、不当附奖赠促销盛行的情况下,价格会虚高,价格信号也不能证券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当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市场机制也会被扭曲。
(3)危害信用和社会公德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以至盛行,不仅会侵犯经营者、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破坏市场机制 和秩序,还会破坏社会信用机制,毒化社会空气,伤害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七
经济法责任:或称为经济法主体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计税依据:也称计税标准,计税基数,简称税基。是指根据税法规定所取得的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即是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国家计划:由国家制定并负责实施的,有关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项目的未来综合的行为部署方案。
相关市场:是指要分析市场地位的经营者有竞争关系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范围。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爱去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运营信息。
简述经济法的经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经济法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目标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2)经济法要反映经济规律。(3)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
(4)经济法运用的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5)经济法追求的整体上的经济利益。
简述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其实公开招标的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简述货币政策的实质和内容。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货币稳定的关系,使国民经济的有关指标通过货币机制的调控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正常,并成为国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按其运行机制,可分为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
简述执法因素对经济法运行的影响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所以执法被作为法律运行中的核心内容。
在调制法定原则中,包含依法调制,即调制主体必须依法办事。
经济法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而不是法院,它的实施侧重于积极的执法,而不是消极的执法。政府性的调制主体在执法活动中,一般都拥有准立法权,准司法权。故其执法行为ui对经济法的运行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其行为必须要设定法律上的边界。
在经济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突出的问题,是政府性调制主体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问题,是其职权不明等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哪些立法权应当有立法机关行使,而不能由政府的调制主体超越其职权去行使。试述经济法主体的二元结构
(1)经济法主体的构成体现为一种“二元结构”即可以认为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并可以进一步分为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以及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
(2)主体的二元结构,也会体现在各个具体部门法中。
(3)经济法主体在经济法各个部门法及其亚部门法中所体现出的多个层次的二元结构,体现了经济法主体的复杂性。
试述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整体保护。
(1)在立法方面的保护。国家在制定有关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时,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此外,立法机关在把消费者正常上升为法律时,也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
(2)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3)在惩处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保护。对违法犯罪行为有惩处权利的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八
宏观调控法:就是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部门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之一。
税率:是应纳税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市场利率以影响社会资产供求的方针和各种措施,是间接调控信贷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阻碍性滥用:是阻碍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简称,只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以限制和排除同业竞争者、维持和提高自身市场地位为直接目的的市场行为。
欺骗性标示:是指经营者对其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做出不实标或陈述的行为。
简述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在经济法价值的二元结构中,两类价值是相互对应的。前一类价值是内在价值,后一类价值是外在价值,它们都是经济法价值体系中不可缺的部分。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与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分别居于不同的层面,前者所处的层面更为基本,而后者是从前者为基础的,因而是高层次的。
简述守法因素对经济法运行系统的影响。
从守法的角度来讲,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守法主体的法律意识以及对法律的遵从度。从法律意识来看,经济法主体的法律意识取决于守法主体的遵从。
经济法的运行如何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守法主体的遵从。
在影响经济法主体只遵从的诸多因素,只有兼顾各类主体的利益,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才能因取得合法性,而呈现良性。
简述转移支付的主体
(1)发动转移支付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2)接受转移支付的主体,通常为下级地方政府,在广义上还包括企业和居民。
简述再贴现率的特点
(1)再贴现率是一种短期利率。
(2)再贴现率是一种官定利率,不同于市场利率。(3)再贴现率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
试述我国计划法的最高理念和基本原则
计划法的最高理念在以人为本。计划达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守卫,应让广大人民能够分享到经济改革发展与进步带来的成果。
计划法的基本原则,是计划法的最高理念的具体化,贯穿于计划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制定、解释和适用与计划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还注意
(1)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原则
(2)综合、平衡金额协调原则
(3)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原则(4)坚持规划先导原则
试述经济法的现代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精神上的现代性、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以及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三个方面。(1)在现代社会,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是个体营利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由此而带来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经济法既不同于更侧重于保护人利益的传统私法,也不同于更侧重于保护国家利益的传统公法,它更追求与一种从资源配置到财富分配,从调整手段到调整目标的和谐或协调。
(2)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则是产生于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积极的调控与规制以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死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多元化社会。经济法的产生,其重要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需新型部门法加以解决市场失灵等问题。
(3)a制度形成上的现代性
b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
从制度建构上看,经济法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实体法规范,而且越来越多的程序法规范不断渗入。
C制度运行上的现代性
经济法制度运作主要是体现在行政领域,而不是司法领域,就经济法等现代法而言,把大量问题解决于诉讼之外,更是应追求的目标,经济法的实施主要是体现为政府所进行的积极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而不是消极的司法审判。
第三篇:劳动法学名词解释
1、劳动法狭义:一般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一定的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通过。于1995年1月1日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中,除了包括上述的狭义劳动法中的法律规范以外。还包括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中有关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劳动关系,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指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4、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其内容包括就业促进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
5、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广义: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一切权利。其内容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结社权、集体协商权、民主管理权。
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
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其内容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
9、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也即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劳动法律关系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1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依照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公民自16周岁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也就是说。公民自16周岁起即具有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2、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依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公民自16周岁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也就是说。公民自16周最起即具有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他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联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媒介,也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
14、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共同指向同一对象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因此客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在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17、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关系法律规范,变更起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其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
18、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
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及事件。
19、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活动。
20、职业介绍是指有关部门和机构依法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所提供的就业中介服务。
21、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设立条件为:有名缺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开办资金;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人员;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2、境外就业中介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将服务。
23、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具体说,就是通过市场这种中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行使用人自主权,劳动者形式择业自主权。
2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25、集体合同,亦称集体劳动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6、职业培训,即职业教育,亦称职业训练、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它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27、职业分类,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管理的需要,对所有职业,按照劳动者所从事的工种的类别和一定的划分原则进行的归类界定。
28、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29、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30、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31、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
32、工资总额,也称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劳动者的工资。
33、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全国工资总额从宏观调控上进行调节和控制,确保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4、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35、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36、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7、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38、休息时间,广义上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的总和,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探亲假休息时间和年休假休息时间等。狭义的休息时间仅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和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9、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
40、非标准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不同与标准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
41、缩短工作时间是指法定特殊条件或特殊情况下不少于标准工作时间的长度的工作时间。(包括:从事夜班工作、未成年劳动者、哺乳期12个月内)
42、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的工作时间,是使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装卸工)
4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也成为综合计算工作制,是指分别一周、月、季、年等为周期,总和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于法定标准时间基本相同。(包括: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
44、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45、劳动安全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46、劳动卫生法(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这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7、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之前,依法对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评估并确认或条件的制度。
48、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制度,是指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法律制度。
49、劳动安全卫生的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本身对企业执
行劳动安全卫生有关法律规定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制度。
50、劳动安全检查制度,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对劳动安全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制度。
51、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52、劳动纪律(职业纪律)(执业规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
53、职业道德,是指所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54、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55、养老保险(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欧,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6、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57、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58、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止生活来源的清况下,在法定期间内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9、疾病保险(病伤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60、医疗保险,通常把疾病保险中在医疗方面获得的服务的物质帮助成为“医疗保险”
第四篇:刑事诉讼法学 名词解释
诉讼又叫打官司,是专制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活动。
2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是指以表面特征为标准对刑事诉讼进行的划分,他又可以被称为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结构或刑事诉讼的主义。
3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与公安机关的性质相同。
5自诉人是指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方当事人。
6被害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7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起诉阶段被怀疑犯有有某种罪行,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8诉讼代理人是受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依法参加诉讼的人。
9审判权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权力。审判权在诉讼中居于最高地位,因为他最终决定被告人的命运和诉讼的结果。审判权只能由人民检察官行使。
10检查权是对法律的执行与遵守进行专门监督的权利。检察权只能有人民检察院行使。11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申辩和辩解,说明自己无罪、罪轻或者认为应当减轻、从轻、免除处罚,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力。
12特赦是对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一种赦免制度。
13两审终审制是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14立案管辖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15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16犯罪地从狭义角对来看,犯罪地就是构成某一罪名的犯罪的周瑶行为的实施地或完成地。从广义角对来看,犯罪地则还应包括犯罪地预备地、结果地,以及这一犯罪案件曾涉及的其他地区,如盗窃案件的各个销赃地等。
17专门管辖是专门法院同普通法院之间及专门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18辩护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他们的犯罪现实,自己或者委托他人依法进行辩护,证明自己无罪、罪轻,或者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制度。
19委托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20强制辩护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时必须有辩护人参加,否则法院不能进行审判。
21刑事诉讼中的代理是指刑事诉讼中特定的诉讼参与人,依法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代行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诉讼职权的一种诉讼制度。
22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
23犯罪新一任、被告人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或审判人员承认犯有某种罪行所作的交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或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或审判人员提出的否认犯罪或反驳控诉的申辩和解释。24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受司法机关的指定或聘请,就案件的某些专门性问题鉴定后制作的书面意见。
25实物证据也称广义物证,是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26原始证据是来源于第一手的事实材料,是对有关案件实施的直接反映。
27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8刑讯逼供是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强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招供的一种审讯方式。29证明对象是指必须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30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是用证据对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证明应达到的程度。
31证明标准或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是认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时所依据的原则或尺度。32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方法。
32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方法。
33逮捕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最严厉的方法。
3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可以是人民检察院。是公民个人的,一般都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通常就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35附带民事诉讼的终结是指在处理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存在或者发生了某种特定情况,使附带民事诉讼根本不能继续进行,或者继续进行已无实际意义,因而宣告诉讼结束。36刑事诉讼中的期间是指法律对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时间期限上的要求。
37指定期间即由司法机关指定进行某种诉讼活动的期间。
38期日是指司法机关会同诉讼参与人与一定场所共同进行诉讼活动的日期。
39间接送达将诉讼文件交给收件人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代收。这种送达可称为间接送达,也有叫做补充送达的。它与交给收件人本人有相同的效力。
40留置送达是指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受或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收件人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说明拒绝的理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41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作为一个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42报案一般是指被害人、有关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
43自首是指犯罪分子作案后,在犯罪行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前,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并听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44侦查权是依法搜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的权力。45侦查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军队保卫部门等,为了查明案件情况,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46现场勘验是对发生刑事案件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的场所进行专门调查的活动。
47物证检验是指侦查人员查证收集到的物证特征,以便确定物证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的活动。48人身检查是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依法对其身体进行检查的诉讼法律。
49侦查实验室制为确定案件中的某一特定行为或事件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而把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人为地重新呈现的侦查活动。
50搜查是指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对有关的人身、处所、物品等进行的搜查和检查。
51侦查终结是指侦查机关经过一系列的侦查活动,获得充分、确实的证据,犯罪嫌疑人已经查获,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可以对案件作出起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结论时,即可终结侦查工作。
52提起公诉就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向人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提起公诉是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
53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神力具体案件的法庭组织形式。
54合议庭是指由审判人员数人组成的人们法院审判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55开庭审判是指审判人员以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活动,全面听取各方对案件事实和定罪量刑的意见,确定被告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和应否受刑罚处罚以及如何处罚的诉讼活动。
56评议是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对法庭审理情况进行讨论,根据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被告人有罪还是无罪等实体问题,并对案件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57判决是人民检察院解决案件实体问题所做的决定,也就是对被告人是否定罪处罚的决定。58中止审理是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因出现使案件在较长过程内无法继续审理的情形,而决定终止审理。
59裁定是人民法院解决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做的一种决定。
60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们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61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对某些案件进行审判时所采用的,比第一审普通程序简便、快捷的方式、方法等的总称。
62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刑事裁判,依法提起上诉的诉讼权利。63上诉不加刑原则就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起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家中被告人的刑罚的审判原则。
64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应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65审判监督泛指人民群众、人民代表机构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自己对于审判工作的监督。
66提审就是上级人民法院认为某案由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不适宜,依法提归自己审判。
67执行是指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其他组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益的判决、裁定用确定的刑罚等内容付诸实践,以及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68监外执行是指对本应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内执行刑罚的罪犯,由于有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形而将其暂时放在监听外,由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判处的刑罚的一种执行制度。
69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70适用法律是指根据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对案件作出的实质性处理
72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中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的部门
73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即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74自行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等人员,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不应该参加本案的处理,享有决定权的人或机构提出回避请求
75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察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76诉讼参与人是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77指定辩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些特定案件的被告人,在他们没有委托辩护人时,为他们指定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的一种辩护形式
78证明责任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应由谁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
79起诉书是人民检察员行使国家赋予的检察权,代表国家认定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追究其
刑事责任的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诉讼意义
80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于下一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重新进行审理的方式、方法和应遵循的顺序等
81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82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载体
83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侦察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强制剥夺或者加以限制的方法
84勘验、检查是侦查人员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或人身等亲临查看、了解与检验,以发现和固定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的一种诉讼活动,是获取第一手证据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
85出庭支持公诉是人民检察院在法院开庭审判公诉案件时,派员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依法追究犯罪活动
86被告人是指刑事被告人即被有起诉权的公民个人或机关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
87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规定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等人员不得参与处理本案的一项诉讼制度
88通缉是指公安机关对应当逮捕的在逃的人,通令缉拿归案的一种侦查措施
89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诉讼活动
90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到影响进行审判的情形,决定休庭,顺延时间继续审理
91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分子的活动
92辩护人是依法接受委托或指定参加诉讼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诉讼参与人 93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侦查人员、检察人员等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有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但本人没有提出回避,当事人和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请回避,而是有关负责人发现后,决定令其回避
94刑事诉讼证据是指侦查、检察、审查等人员依法收集和查对核实的,同案件有关并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95因特殊情况减轻处罚案件的核准程序,是人民法院对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特殊情况判处法定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报请复核和审查时应当采取的方式、方法等的总称
第五篇:法学概论名词解释
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实施的方式有两种: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条约指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结缔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包括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与公民人身相联系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审计监督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政法纪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本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故意制造另一个连结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指定本应适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准据法的适用,从而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关系的成立或确认的脱法行为。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任何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法行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组成的,全部资本分为均等的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依照公司法投资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国家责任又称国家的国际责任,是指一国因违反国际法,侵害他国或国际社会的合法权益,从而构成国际不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我国领土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遵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为主,组织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单方行为.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商法:调整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最惠国待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第三国国民的待遇.物质帮助权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和拒绝强制交易行为的权利。
消费者的知情权又可称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知识产权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逮捕是指以羁押的方式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在人民监督下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空中劫持是指在航空器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非法干扰, 劫持或以其它不正当方式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或准备采取此类行为,以致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其中有的是同法律规范的要求相对立的行为,有的是超越法律规范允许范围的行为.著作权:又可称为版权,它指作者或其它主体(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其文学,艺朮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朮等作品,依照法律所享有的权利.罚金: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原告诉称其具体行政行为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由受诉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的行政机关.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判决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后,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因行政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中的人.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较量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利,实现国家职能面建立超来的国家机关体第.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使法律行为的后果(包括民事责任)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制度.数罪并罚是指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成文法是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公民指具有某国国籍的自然人.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死亡后留下的遗产的权利.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产品质量法是调整产品质量监督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亦称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主管范围.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争议,以及行政机关相互之间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