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XX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从卷面分析,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时间安排合理,所检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本上所教的,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
从学生作答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较多的是第题和第8题。第7小题:78是3的()倍。不少学生审题不认真不懂计算或用乘法计算。第8小题芳芳有一些邮票,用去18张,还剩6张,原来有张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理解,用减法计算。
第二部分:我来选一选。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4题: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为(),许多同学没认真审题,选择、7×3+4
第三部分:计算。
第一题直接写得数,第二题是脱式计算计算,学生大部分出错都是在做题时马虎大意并且没有仔细检查,有的学生运算顺序经常出错,学生的速算能力有待提高,仅仅靠前的几分钟是不够的,所以在后期要多抽时间训练学生的速算速度和正确率。
第五部分:连一连学生基本掌握。
第六部分:解决问题
第1题,看图列式计算,不少学生列式为276-64+276,主要是没有认真审题,马虎大意。
第题的2、3小题,是本上的练习题,连数字都没变,但失分严重,学生对题目理解不清,不能正确清楚地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分析方法。
其它大都是式子正确计算出现错误。
四、整改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改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
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以学生为主体,题型多样但以基础为主。就内容来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书本上要求识记的字词及句子,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题目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针对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作的这套题来说,发挥的还比较理想。我班9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1,最低45分,平均分73.3分,90分以上1人,80分以上5人,75分以下3人,60分以下1人。可以看出我班的成绩差距比较大。
三、具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1、答题分析
第一题:我会读拼音写词语。这次只有6人是全对的,写错的字有:诊断的断,形状的状字,抵抗的抵字。分析原因:一是拼音没读准,凭感觉随便写;二是能拼准拼音,但是由于平时练得不够扎实,所以写错。当然这几个字是容易写错的,常常是少一笔或者是漏一笔的。
第二题:我会组词,即形近字组词。这是语文练习册中的题型,平时练的也比较多,只有个别的同学写了错别字失分。
第三题:我能填写词语。这是一道关于竞相开放的竞字,主要错的原因是与竟字混淆了。
第四题:根据意思写词语。这次的题目虽然简单,平时教学时也经常讲到,但是还有个别同学审题不清楚的,词语混淆,结果失分。分析原因主要是平时学生积累的还不够多,或者是老师讲过的学生没有注意听。
第五题:我会写反义词,此题丢分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反义词写的不够准确,如聪明有学生写为很笨,像这样我都没给分,规范的是愚笨。第六题:选择修辞手法,这道题丢分的主要集中在第四小题,在拉萨,人们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此句应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平时作业中没有遇到过此类练习题,导致丢分。
第七题:句子丛林,丢分主要是第四小题修改病句,张老师每天带领生物小组的同学考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用词不当的原因,一句中应将考察改为观察。
第二大题:排排队伍,此题5分,即给语句排正确的顺序。改考试卷的时候,我将凡是错一句的都没给分,如果这样严格要求,下次就不会轻易出错了。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没有认真地去读语句,没有上下句联系起来地读。
三大题:课内小体验此题全班只有一名学生得满分,主要是有三道小题学生不认真审题,如《枫桥夜泊》这首诗中,写诗人听到的是:,其实课堂上也反复讲过,但考试过程中学生仍然写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导致丢分。第三四小题是对课文的总结与提炼,更使学生表述不准确而丢分。第四大题:阅读部分
这次的阅读考察的是一篇课外阅读,这篇课外阅读材料相对较简单,第1小题圈出短文中的成语(3分),相对较基础,难度也不大,对高年级学生而言,直接是送分题,可全班9人,居然有4个学生把这道题给丢掉了。其余三道小题都不太难。这次阅读部分全对的同学也是多数的,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
(三)习作部分(20分)
这次的作文是全命题作文,题目是《今天,我真倒霉》,面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此作文题目在课本前四个单元的习作中没有出现过,对于写事作文的训练指导较少,整体来说,一半学生能将事情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但整篇文章运用的好词佳句很少,缺少精彩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所以只有一个学生得18.5分,最低龙翼3分。
在阅卷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习作较好的一面,习作的格式正确,刚开始的三年级阅读、习作考试题,学生还不适应,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反思: 一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使用标点,有的学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结尾处用上一个句号,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标点啦;标点的位置不正确,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单位格,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的标点只是紧缩在汉字的右下角;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的情况相当普遍。二是错别字太多。
三、改进措施: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难的不是阅读和作文,反而是基础部分,这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平时我都是以字词课文为基础在抓的,而这次却失分很多,我想原因可能是孩子学习了比较久,没有及时的复习而造成失分。所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及时让孩子做好复习工作。
1、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2、这次的基础中的排排队伍错的也比较多,这个和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系,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丢题、漏题的现象发生;养成认真检查、仔细答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4、要求学生及时改错,并收集错题库。如一位学生考试前一天把痛苦的痛字写错,我让上黑板书写并改正了,结果第二天他又把痛苦的痛字写错。可见及时复习,不断回头望很有必要。
5、生活不等同于知识,但知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让学生懂得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活化学生知识的关键。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在生活中去理解,在生活中去体验,6、加强学困生的指导。
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以及社会的认识,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从生活中寻找与课文上所学知识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学习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就会联系生活感知、理解文本。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更重要是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提高。
教师:李林2013、11、11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执教人:熊道伦
一、成绩概况
本次试卷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也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一、成绩概况
本次试卷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也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学生总数: 33人 考试人数: 33人平均分:
及格率:
65%
二、主要成绩及成绩取得原因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卷面书写也比较工整。取得这个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在加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经常性的复习抽测作好记录,学过一个单元或者几课后,立即进行测验,并且将测验中出现的错误生字词筛选出来,进行分析,再重新进行听写。重新听写后,再将错误生字筛选出来,分析改错,再听写。几个来回下来,所有学生基本掌握了所有生字。另外,经常给学生布置温习生字词的作业,每次一遍,避免了作业过多,还经常写,也防止学生忘记。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词汇量不够丰富。从“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的成语、诗句”的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比较茫然,甚至不知所措,个别学生干脆空着不答。这说明课改以来,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可学生的真正自主识字能力并没有得到加强,课外识字没有成为学生又一识字渠道,丰富的词语不仅来自于课堂,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中。当然,也与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有关。
2、阅读积累。表达友情的诗在日常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积累,学生的阅读面又比较窄,所以很多学生空着。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正确。存在问题较多的是阅读短文部分的词语理解,“偏僻”一词,很多学生不认识,这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范围狭小,这个词一般容易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由于学生有限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识字积累词语的途径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此外,这个词语不能正确理解,还反映出学生不能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体会、理解词语的意思,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实“偏僻”一词在文章中是这样出现的:“有位年老的女教师住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上她家去,要走一段路。”文中已经说明,去女教师家,要走一段路,那么必定是离他们那里比较远的地方,去一次不很方便。但是,有些学生没有领会到这里,而是单纯地根据小巷去解释偏僻,将偏僻理解为“窄小,小”等意思。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如“你觉得娜塔娅是个怎样的姑娘?你是从文中哪读到的?”这是包含写出文字和勾画两个方面的题目,可是很多学生只做其中的一部分。以致于只能得到部分分数。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首先就要为学生夯实基础。
(2)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培养语感。要抓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体会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受到感染熏陶。
(3)继续加强“积累”,要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日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强调在广泛课外阅读中的积累。(4)针对学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比较弱这个地方,采取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在备课中,注意找到那些比较难以理解,但是不必查字典、词典,通过联系上下文即可理解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这些词语,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可以正确解释某个词语的意思上,还要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说。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词语,让学生写下来。教师再进行全班检查,找出那些在词语理解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力争使人人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这个基本方法。
(5)认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词语、发展思维。向学生推举适合他们阅读,和课文紧密联系的图书。注意引导学生写好摘抄笔记。
(6)今后要每个古诗同主题的积累至少三首,这样无论怎么考,在数量上学生都不会发愁了。
沙寨小学
2012年11月10日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考后反思
豆保俊 11月21日
一、试卷特点: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测试情况:
三年级有44人参加考试,总得分3221分,平均分 73.21 分,其中最高分是92.5分,最低分是13分。从考试结果来看总体成绩不理想。
三、答卷情况分析。第一大题:
1.拼拼音的基础较差,有少数的学生虽然会拼但写出的是错字。2.辨字组词,从整体上看,这部分题是掌握的相对好的。3.按要求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修改病句等。总体还可以。第二大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下去不背课文和存在书写错误的现象,对字体的结构掌握不够,存在很多错别字。第三大题:
口语交际,王红生病了,需要张莉向老师代王红请假。写一段话,这道题
是课本上的,90%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及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写跑题
失分。第四大题:
阅读天地。课外阅读也相对有点困难,关于病菌学生接触不够多,内容有
点偏,但是答案都在阅读文中,主要失分原因就是不认真读文章,没有养成一个认真读书的习惯。本题共13分,但平均分只有5分左右,严重失分。第五大题:
习作。此题是以“美丽的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存在的问题是同学们
不会审题,加上积累的词汇量太少,以及语言组织及表述能力比较差,导致错字较多,层次不清,甚至存在只写几句话的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整体上看,多数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存在书写困难。
2、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审题不认真,组材、积累词汇方面还有要加强。
五、今后的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2.多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3.多引导学生写作,加强习作训练,力争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总之,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但是我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教学
2015——2016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以学生为主体,题型多样但以基础为主。就内容来看,主要测试一至五单元书本上要求识记的字词及句子,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题目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又能拉开分数。
从整体看,针对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答题情况不好,习作由于给分很高发挥的还比较理想。我班56人参加考试,最高分89,最低10分,平均分63.18分,90分以上0人,80~90分10人,70~79分16人,60~69分11人,不及格19人。可以看出我班取得中等成绩人数最多,分数差距大,不及格人多。
三、具体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
1、答题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一半以上学生合格,出错原因除了偶有同学把“chéng shí” 拼成“chéng shì”之外,大部分出错同学都是几乎不认识拼音,完全拼不出什么字导致的。
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词语都不难,其中“耍”和“要”、“辩”和“辫”都做过多次练习,还不错。
第三题:选正确的读音,得分率较高。第四题:连一连,基本都能做对。
第五题:日积月累,1~3题的内容背诵默写很多次,得分同学较多。第4题课文刚学过,虽然布置了背诵,但没有默写,所以既使能全文背诵,但有丢字落字或字不会写的情况,得分不多。第五题是第五单元的,还没有讲到,全军覆没,拉低了这次考试平均分五分以上。
第六题:阅读理解。第一篇课内阅读,失分最多的是课文主角是哪国人,非重点上课时没讲,只有小部分同学猜出来。
教学
教学
第二篇课外阅读失分相当多。这段话写了几种海鸟、这段共有几句这类题很多同学都不会做。平时阅读题讲的少,主要在练习册中涉及,但没有检查讲完后同学们改正的情况,看来大部分同学阅读能力相当薄弱。
第七题:写作。这是课本中习作三的题目,已经认真讲过写过,期中考前的第三单元测试又考了一遍,难度不大,考前也特意强调了作文要写标题、分段等基本要求。从这次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同学完成度高,格式正确,层次清楚。但还有半数同学字数不够,少部分同学不记得写标题,甚至将题目“秋天”写成“冬天”,还有同学交白卷。
三、改进措施:
从这次试卷来看,“沦陷区”主要在,当然基础部分也需要继续抓,如果基础分拿到也不至于19个不及格。平时上课字词部分其实是同学们积极性最高的,所以精读课文和语文园地“我的发现”“读读认认”的部分我都以学生自己组词、上黑板写字、标音的方式进行,但还有半数同学没主动举手展示过,所以没做到全员反馈。而阅读一直讲的不细,《阅读拓展与作文提优》没有教本,虽然布置了几次作业,但也没法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在抓好基础的同时尽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1、加强字词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2、注重班级纪律管理和课堂作业抽查。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丢题、马虎的现象发生。
4、尽可能注重拼音补习。
5、提升阅读水平。在今后的答题中一定要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感悟能力,养成边读边思,多读多思的习惯。
6、加强学困生的指导。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真阅读态度,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上课纪律、作业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更重要是尽量提高学困生成绩,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