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血安全护理措施
晋江市中医院 输血安全护理措施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2、全血及红细胞应在离开2-6℃的贮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4小时之内完成全程输注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1个治疗量血小板应在20分钟之内完成全程输注。200ml病毒灭活血浆应在20分钟内完成全程输注。1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完成全程输注。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①皮肤过敏反应
②寒战、发热
③腰痛、血尿
④四肢抽搐
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
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通知输血科→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上报医务质控部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备注:《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输血前评估栏、知情同意书栏每次输血至少填写一次。
医务质控部 2013年3月18日
第二篇:安全输血措施
安全输血措施
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2000]184号文件,以下简称《规范》)制定本措施:
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大都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控制方法:
1.ABO血型、Rh血型初检(检验科);
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D)血型; 3.抗体筛查,必要时做抗体鉴定; 4.交叉配血用盐水和聚凝胺配血法; 5.疑难配血加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等。
二、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1.成分输血。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成分输血率达70%以上。
2.输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制品时,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 达99.8%,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三、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
① 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立即贴好标签,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② 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③ 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④《规范》二十四条规定。“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用治疗盘端回。
⑤《规范》二十五条规定:“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共同签字发出”。
四、保证血液质量。
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血库)。
第三篇: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量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技术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5.输血前由两名护士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6.取回血液尽快输入,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7.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
8.使用完得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24小时。
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1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写好病区、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信息,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二、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和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三、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制度:须有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有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第四篇: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针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姓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该;
(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
(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
(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型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时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以便查找原因。
(六)执行后在医嘱单、护理记录单、输血记录单、输血核对登记本上双签全名及执行时间,将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粘贴在输血记录单及输血核对登记本上。
(七)输血完毕后,将血袋及“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回输血科。
七、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进行核对,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头卡、“腕带”识别外,清醒患者还应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询问患者姓名。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可通过询问家属进行识别。
八、输血反应的预防
(一)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库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而引起反应。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避免久放致使血液变质或污染。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血液必须经二人以上核对后方可给患者输入。认真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有无溶血及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色,界限不清,提示可能有溶血,不能使用。
(三)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钙剂、酸性及碱性药物和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四)输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注射用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五)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滴速,对患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或年老体弱、婴幼儿等患者输入的速度宜慢。
(六)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有发热、过敏、溶血等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24小时,以备核查。
第五篇: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2、采集血标本时,须做好核对,不能从输液侧肢体抽取,以防影响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由护士将患者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送交血库。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临床用血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取回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三查八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完毕后,将血袋送回血库保留24小时。
7、发生输血反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