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脑医嘱查对流程
电脑医嘱查对流程
点击医嘱管理
↓ 医嘱查询 ↓ 选择全科病人
↓ 点击列选择
↓ 点击反向选择
↓
选择相应的数据(床号、姓名、下嘱时间、下嘱医生、停嘱时间、停嘱医生、数量、用药方法、长期、临时等所要查询的项目)
↓ 确定 ↓
与执行单进行核对
第二篇:医嘱查对流程(精选)
医嘱查对流程
查对制度是为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无论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患者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以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品名正规,标识清楚,具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均符合安全要求。凡字迹不清、不全面或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一律禁止使用。使用过程中如患者有不适反应应该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查对应用的一切物品,直到找出原因。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该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
一、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一)择期手术,在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患者的知情同意与手术切口标志皆已完成后方可手术;
(二)每例手术患者佩戴“腕带”,其上具备有患者查对用的患者身份信息。
(三)建立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程序,麻醉科医师、手术室护士与病房医师、护士应当严格按照查对制度的要求进行逐项交接,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四)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手术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对的工作,由麻醉师主持并填写表格,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与洗手护士等人员必须到位。
(六)手术安全核对必须按照核对步骤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七)确保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规范地使用,在术前,由病房医师下达医嘱;
二、医嘱查对制度
(一)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二)护士转抄或微机输出医嘱时,要按“三查七对”要求执行。每天由两人认真核对医嘱一次,护士长每周参加查对医嘱一次。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三)转抄或微机输出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或盖章
(四)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述一遍,待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核对。
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二)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仔细检查药品有无变质、针剂安瓿有无裂痕、标签及有效期。
(三)摆药后必须经两人核对方可服用。
(四)对易过敏的药物,给药前须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用药前,患者若提出疑义应及时查对后再给予。
四、输血查对制度
(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血块和溶血,并查血袋有无裂缝。
(二)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
(三)查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四)输血前需经两人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五、饮食查对制度
(一)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卡。查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二)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三)护士应按医嘱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特别强调治疗饮食的重要性。
六、手术室查对制度
(一)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及手术名称。
(二)查对麻醉方法、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三)查对无菌包、灭菌指示剂及各种敷料、手术器械的数目,是否齐全。
(四)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各种敷料、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五)手术中输血、用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七、供应室查对制度
(一)包装器械包时,查对物品是否齐全、配套,性能是否良好、清洁是否符合要求。
(二)器械、敷料消毒完毕,查对是否注明失效期,并固定位置放置。
(三)发放器械及各种无菌包时,查对名称、数量及失效期。
(四)回收器械及各种无菌包时,查对名称、数量是否相符及器械的质量等。
八、有关科室查对制度
(一)检验科查对制度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性别、化验单与标本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检验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核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查对科别、病房。
(二)输血科查对制度
1.血型鉴定报告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须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姓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袋号、血量是否相符。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三)病理科查对制度
1.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室、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联号、标本以及固定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临床诊断。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核对检查项目、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结果。
(四)放射线科查对制度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及检查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投照及用药时核对科别、病床、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检查项目、诊断、患者姓名、科室。
(五)药房查对制度
1.配方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 2.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含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3.发药时,查对患者姓名、年龄,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护理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一)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二)护士转抄或微机输出医嘱时,要按“三查七对”要求执行。每天由两人认真核对医嘱一次,护士长每周参加查对医嘱一次。整理医嘱后需与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三)转抄或微机输出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或盖章。
(四)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述一遍,待医师确认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核对。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二)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仔细检查药品有无变质、针剂安瓿有无裂痕、标签及有效期。
(三)摆口服药,必须经两人核对方可服用。
(四)对易过敏的药物,给药前须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用药前,病人若提出疑义应及时查对后再给予。
三、输血查对制度
(一)采血交叉配血查对
1.根据医嘱、输血申请单,经二人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诊断、并与病人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2.准备采血管,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贴好标签。
3.到病人床边抽血,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诊断,并与病人核实后方可抽血。
(二)取血查对:到输血科取血时,医护人员与输血科共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实验结果、血制品的外观后取回血制品。
(三)输血查对:
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查对;
(1)持交叉配血报告单与病历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2)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住院号、病室/门急诊、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
(3)查血袋标签: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4)查对交叉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是否一致;(5)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查对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姓名、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同时让病人自述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3.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h,以备必要时送检。4.输血完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保留在病历中。
四、饮食查对制度
(一)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卡。查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二)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三)护士应按医嘱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特别强调治疗饮食的重要性。
五、手术查对制度
(一)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及手术名称。
(二)查对麻醉方法、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食物敏史。
(三)查对无菌包、灭菌指示剂及各种敷料、手术器械的数目,是否齐全。
(四)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及缝合后核对各种敷料、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五)手术中输血、用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六、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一)包装器械包时,查对物品是否齐全、配套,性能是否良好、清洁是否符合要求。
(二)器械、敷料消毒完毕,查对是否注明失效期,并固定位置放置。
(三)发放器械及各种无菌包时,查对名称、数量及失效期。
(四)回收器械及各种无菌包时,查对名称、数量是否相符及器械的质量等。手术室查对制度
一、病人查对确认制度与流程
(一)术前一日根据手术通知单访视病人,并与病人病历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化验单、药物、医学影像资料等。
(二)接病人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必须与清醒病人本人确认“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三)接入手术室后与夜班(洗手)护士查对。
(四)进入手术间之前巡回护士与夜班(洗手)护士共同再次查对;;
(五)进入手术间之后与麻醉医生查对;
(六)以上查对过程中病人为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
(七)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二、手术物品查对制度与流程
(一)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
(二)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三)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每一件物品应唱点两遍,准确记录,特别注意特殊器械上的螺丝钉,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四)手术物品未准确清点记录之前,手术医生不得开始手术。
(五)关闭体腔前,手术医生应先取出体腔内的所有物品,再行清点。
(六)向深部填入物品时,主刀医生应及时告知助手及洗手护士,提醒记忆,防止遗留。
(七)严禁将与手术相关的任何物品随意拿离、拿入手术间。
(八)进入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必须有显影标记,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引流管等物品剪下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九)手术过程中增减的物品应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台上失落的物品,应及时放于固定位置,以便清点。
(十)有显影标记的纱布不得覆盖伤口。手术室安置体位查对制度
一、建立静脉通路前,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手术通知单及病历,根据手术所需体位的不同选择静脉通路。
二、安置手术体位前,与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检查并评估病人软组织完整性。
三、根据体位安置标准和原则,协助医生安置体位:
(一)全麻病人应在大腿部以约束带固定,以防坠床,未清醒前不得解开。
(二)病人体位要安全舒适,骨隆突处垫软垫,防止压伤。
(三)手术部位要充分暴露,但应避免病人不必要的暴露。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运动不得受限。
(五)大血管、神经不能受压,静脉回流要好,肢体固定加衬垫,不可过紧。
(六)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损伤臂丛神经;下肢要保护腓总神经,不可受压;如无必要,不可过分牵引四肢,以防脱位及骨折。
(七)术中每次调整手术床或调整病人体位后,应再次评估病人肢体位置和软组织完整性。
(八)术中注意随时检查体位固定是否良好,如发现不良反应发生,及时采取措施,并在护理记录单上注明
第三篇: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过医嘱时应做到及时、准确,需2人核对,同时做到每天查对医嘱4次,并记录。
2、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查对。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完整重述确认,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并记录。
第四篇: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 结果。
2、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
3、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9、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相关处置流程
护士转抄及录入医嘱必须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转抄者签名必须签名清晰
→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
→分不同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核对并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责任护士进行处理 →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查对(白班、中班、夜班)
→要做到无任何错误,保证正确率100%,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
第五篇: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应严格按医嘱流程履行查对职责,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2)转抄、转运、转录医嘱必须明确日期、时间、内容、双人核对,转抄者与查对者双方签全名,每班结束工作前须查对本班医嘱执行及记录情况。3)执行诊疗医嘱前须经双人床边查对无误,发现疑问或患者提出质疑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并向患者解释说明后方可执行,执行者及时记录时间并签全名。4)规情况下不执行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在紧急抢救等特殊情况下医生下达口头临时医嘱,执行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实施双重查对后执行,并保留药物容瓶于抢救后再次核对:抢救完毕6H内医生须补开医嘱并签名。
5)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危急值”货其他重要的检查结果时,接获着须规范、完整地记录结果和报告者的电话和姓名,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立即报告医生。
临床用药(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药物治疗前的“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置处前查;服药、注射、置处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浓度、对时间、对用法。
2)备药前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丸剂、胶囊等无变质;安瓶、注射液瓶无裂痕;密封铝盖无松动;输液袋无变色、浑浊和絮状物;不得使用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的药品和物品。
3)根据有关规定规范用药:根据药品说明书、“药品配伍禁忌表”及“皮试药品操作指引”规范用药行为,执行注射医嘱(或处方)前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及多种药物配伍禁忌:配药后在瓶签上注明药名、剂量、配制时间‘配药者签全名;保留药品容器经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4)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在服药、穿刺、注射前后进行再次查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掌握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程序,完善输液安全管理,控制输液流速。
5)邀请患者参与查对: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查对,告知用药目的、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所限定的液体最高滴数、加强巡视,预防输液反应。
采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护士根据医生“临床输血申请单”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中的患者住院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在预定输血日期前采血送交检验科备血。
2)采血前由2名护士(或值班医生协助)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在床边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区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等,有疑问应于上级护士重新核查,并向主管医生核准,重新填写申请单及标签,不能在错误验单和标签上直接修改。
3)核对无误后采集足量血样并在试管上贴条形码,注明病号、床号、患者姓名等,字迹清晰无误,便于核对: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血样;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前采集血标本。医护人员或专业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双方逐项核对。
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合格后,检验科通知病区或手术室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双方共同核对血袋患者信息:病案号、门急诊室(区)、床号、姓名、性别、血袋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准确无误。
核查库存血的外观:标签无破损、字迹清晰、血袋无破损、漏血,无明显凝块、血浆无乳糜状或暗灰色、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血细胞的分界清楚无溶血,血细胞层无紫红色,无过期或其他须查证合格等情况。双方共同签名后发出血袋放入无菌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勿震荡、加温或放入冰箱速冻,放置室温时间不宜过长,尽快输用,不得自行主贮血或退回血库用2~6°C冰箱保存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至少7d,以便追查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案”(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及与患者的交叉相容实验结果)及血袋标签(姓名、编号、血型、采血日期等)各项内容与配血报告单相符;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外 观颜色正常、无溶血、无凝血块、无变质;查对输血用物(输血器、针头及消毒物品等)符合标准并在有限期内。
2)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核对,确认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室(区)、床号、血性报告相符输血。
3)输血前轻轻混匀血袋内成分,避免剧烈震荡。不加人其他药物,必要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两袋血液之间用静脉注射生理水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4)输血过程中先慢后快,在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检验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5)出现输血反应,检验科需再次核对受血者及提供者ABO血型、RH(D)血型,检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结合球蛋白、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等。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核对用血申请、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并把血袋内余血及输血管送回检验科待查。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尽早检测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5-7H 测血清胆红素含量。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报告表”及“患者输血反应报告表”,并返还检验科保存。检验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股。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检验科至少保存1d。
饮食查对制度
1、饮食查对制度的重要性
饮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护理得当,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反之,则会加重病情。如术前本应禁食的患者误进食,会影响手术的安排;假如未被发现导致术中误吸,则后果更为严重。
2、饮食查对制度的内容
1)严格执行治疗饮食医嘱,每天核对饮食医嘱并通知营养室
2)通知责任护士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标识:床号、姓名、饮食种类,并向患者宣传治疗饮食的临床意义。
3)禁食或特殊饮食患者床头设立醒目标识,并告知患者或家属禁食时限或特殊饮食治疗要求及指导配合方法。
4)发放饮食前查对患者信息饮食单与床头饮食种类是否相符,协助患者进食,观察患者反应。
5)告知因病情限制食物的患者家属按医嘱准备食物,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给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