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一、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IT行脱敏注射除外)。
(2)正确实施过敏药物试验。
(3)过敏试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例历夹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
[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做好气管插管和切开的准备工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7)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遵医嘱给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二、输液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质量检查
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有的质量。
(2)合理用药
一瓶液体中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特殊用药,两瓶之间连续静脉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或避免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沉淀或结晶。
(3)减少微粒
计划配药,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药物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胶塞,减少药液中微粒的产生,现配现用。
(4)环境适宜
配药应在治疗室进行,减少人员流动。
(5)操作规范
输液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及输液操作规程。
(6)遵医嘱或根据患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处理措施]
发生输液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对症处理,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1)发热反应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
1)减慢输液速度、保暖。
2)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时对症处理
3)严重者,立即停止该药物输入,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具和剩余药液备查。
4)遵医嘱抽血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药物及输液器具进行封存,双方签字并送检。
7)及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
(2)急性肺水肿
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
2)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浓度吸入经过30%–50%以上湿化处理的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药。
5)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
(1)发热反应应急处理程序
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封存、送检––报告相关部门。
(2)急性肺水肿应及处理程序
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液––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报告医师、护士长––遵医嘱给药吸氧等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
三、输血反映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血液必须由医护人员领取。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发血者和领血者必须共同核对。
(3)进行输血治疗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输血前再次由2人核对,确保输血正确无误。
(4)血液领回病房后,须尽快输注,不得退回。遇特殊情况暂时不能输注者,应立即送回输血科寄存(15分钟内),标明寄存开始时间。切忌用非储血冰箱储存血液。
(5)对有过敏史的输血者输血前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
(6)输血速度适宜。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可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7)加强巡视,保证输血安全。输注后的30分钟内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仔细询问和倾听患者主诉。
[处理措施]
(1)发生输血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报告医师、护士长及科主任,速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1)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呈进行性发展,应停止输血,保留输血器、剩余血液备查。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畏寒、发冷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2)溶血反应:可疑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抽取患者血标本与血袋剩余血一并送输血科检验。
(2)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3)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上报护理部、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等职能部门。
(4)患者和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血液、输血器进行封存、送检。
[应急处理程序]
可疑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报告医师、护士长及科主任––遵医嘱采取救治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保留血袋剩余血与采患者血样送检––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报告相关部门。
四、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妥善保管药物
药物的放置符合药物储存要求,专柜(专屉)、分类、原包装存放(在使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高危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留存基数的品种和数量以少不宜多。
(2)杜绝过期药物
坚持“先进先出”、“需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定时清理,及时更换快过期药物,报废过期药物。
(3)杜绝不规范处方与口授处方(非紧急情况下),及时识别和纠正有问题的医嘱,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4)正确执行医嘱
做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给药,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6)用药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药物,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7)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医学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处理措施]
(1)发现药物错误或用药对象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发现输液瓶内有异物、絮状物、疑为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时,立即停止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患者血样做细菌培养及药物过敏实验,抗真菌、抗感染治疗等。
(3)保留剩余药物备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项记录,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尽量不要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影响补救措施的实施。
(5)妥善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取得理解和配合。
(6)如患者和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及时送检。
(7)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及时讨论、分析,针对事件引发原因进行整改,根据情节和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护士长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护理部等职能部门。
[应急处理程序]
用药错误––停止用药––报告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封存药物送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报告。
第二篇: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行脱敏注射除外)。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过敏实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历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逊色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7、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妥善保管药物
药物的放置符合药物存储要求,专柜(专屉)、分类、原包装存放(在使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高危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留存基数的品种和数量宜少不宜多。
2、杜绝药物过期
坚持“先进先出”、“需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定时清理,及时更换快过期药物,报废过期药物。
3、杜绝不规范处方与口受处方(非紧急情况下),及时识别和纠正有问题的医嘱,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4、正确执行医嘱
做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给药,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6、用药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药物,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7、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药学知识,提高用药水平。处理措施
1、发现药物错误或用药对象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发现输液瓶内有异物、絮状物,疑为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时,立即停止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患者血样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抗真菌、抗感染治疗等。
3、保存剩余药物备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种记录。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尽量不要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影响补救措施的实施。
5、妥善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取得理解和配合。
6、如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即使送检。
7、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及讨论、分析,针对时间引发原因进行整改,根据情节和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护士长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应急处理程序
用药错误→停止用药→报告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封存药物送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报告。
压疮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对高危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对难免压疮患者填写难免压疮申请表(以强迫体位及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或特殊,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项中的1项或几项可申报难免压疮),护理部指定专人核实、指导、追踪必要时组织护理会诊。
3、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对大小便失禁患者注意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
4、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更换体位,2—3小时翻身一次,按摩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
5、瘫痪患者或病情不允许翻身的患者,可用多功能按摩床垫,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可使用减压贴等缓解局部压力。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处理措施
避免或减少导致压疮的因素,根据压疮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1、第Ⅰ期
皮肤完整、发红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指压不褪色的红斑。
处理措施:避免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减少局部刺激。禁按摩,避免摩擦。可局部使用减压贴或赛肤润等敷料。
2、第Ⅱ期
表皮或真皮受损,但未穿透真皮层。
临床表现:疼痛、水疱或破皮。
处理措施: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定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②妥善处理创面,有条件者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感染。③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有条件者使用表皮生子因子。
3、第Ⅲ期
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损,穿入皮下组织,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层。
临床表现:有不规则的深凹,伤口基底部基本无痛感。
处理措施: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必要时清创。使用水凝胶、水体胶、泡沫累或银离子等新型敷料,促进伤口湿性愈合。
4、第Ⅳ期
全皮层损害,涉及膜、肌肉、骨。
临床表现:肌肉或骨暴露。可有坏死组织、潜行、瘘管,渗出液较多。
处理措施: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必要时手术治疗。处理程序
评估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防范措施→根据压疮分期进行处理→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第三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
一、发生机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映,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的量IgE类抗体。IgE能与肥大细胞核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离颗粒。从排出的颗粒中及从细胞内释放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解除过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实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
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一、处理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
(2)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如呼吸受抑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可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如出现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立即配合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4)根据医嘱给药 1)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此药为抗过敏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
2)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3)给予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病人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病人。
(6)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病情动态的详细护理记录。注意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第四篇:过敏性休克应急演练方案
过敏性休克抢救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检验对科室和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指挥: 成 员:
三、演练内容:
1、急救工作的反应能力;
2、急救工作的救治能力;
3、急救工作记录;
四、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一患者在静脉滴注氨苄西林舒巴坦时发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责任护士在巡视时发现。
1、责任护士H1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5床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主诉胸闷不适,观察输液为氨苄西林舒巴坦,输入5分钟左右,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办公室护士H2。护士H1立即为患者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护士H2接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Y及另一护士王群H3,通知护士长HZ,HZ组织抢救。
2、医生Y查看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考虑过敏性休克可能,H1遵医嘱立即为患者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遵医嘱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
3、H3立即推抢救车,备吸氧装置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吸氧。
4、H3备负压吸引装置、监护装置再次至患者床旁,为患者接心电监护。
5、患者血压低(80/50mmHg),医嘱予多巴胺40mg加入5%GS250ml中维持血压,H2通知H3立即执行;同时H2通知药房及时送药,以备下次使用。
6、H1配合医生给予急救处理:规范执行医嘱,做好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7、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胸闷等不适症状缓解,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8、H2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9、H2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告护理部。
10、H1督促医生及时补开抢救医嘱,与下一班做好交接班,做好药物过敏标记。
五、演练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将演练与医、技和护理人员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各方面工作的衔接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战能力。
附: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一、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抢救措施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具体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过敏试验。
2、准确配置药物皮试液必须现用现配,皮试不要在空腹时进行;皮试盘应配备专用抢救盒,备好急救药品。
3、皮试前后对病人应做好有关知识宣教,操作后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听取主诉情况,4、病人一旦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等),立刻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护士长、科主任。
5、立即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g,直至脱离危险期,并注重保暖。
6、改善缺氧症状,给予吸氧,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呼吸高兴剂、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预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7、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8、发生心跳聚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9、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病人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10、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内,正确、及时记录各种药物治疗、抢救措施。
二、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程序
完善防备措施—--加强巡视—--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报告医生、护士长—--改善缺氧症状、维持呼吸—--遵医嘱用药、采取抢救措施—--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解除支气痉挛—--心脏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第五篇: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秦皇岛市第四医院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脚本
演练时间: 2015-08-13 演练地点:病房
参加人员:解说人员(杨敏)、护士(A杜春玲、B陈志平、C杨晋)、医生(田春燕)、患者(模拟人)
演练目的:
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医护人员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的处理,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对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我们通过演练,强化医护协同作战意识,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背景设置:患者王明,男性,27岁、肺炎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应用0.9%NS100ml+头孢呋辛1.5静滴,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给予头孢呋辛皮试阴性,于16:30给予头孢呋辛输液治疗,16:35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病情突变,请看现场演练。
场景一:
护士A:王明,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我脖子发紧,气不够喘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护士观察输入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1.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按铃呼叫护士B:“36床王明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立即 取平卧位,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2.(护士站)护士C:田医生,36床王明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请您马上过去,护士B推抢救车,准备抢救。护士C准备治疗车(车上备监护仪,车下备医疗垃圾桶及锐器盒)立即推入病房。3.田医生到病床旁下达口头医嘱:更换静脉通路,保留余液,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静脉输入。查体:呼叫患者王明,无应答,神志淡漠,口唇紫绀,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存在,听诊心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脉搏细速,四肢皮肤湿冷,考虑过敏性休克。同时护士A汇报测量呼吸脉搏数值,P110次/分,R28次/分。准备吸氧物品。护士B准备血压计,护士C打开抢救车,准备液体。
4.医生查体后,医嘱:吸氧4升/min,汇报测血压数值。
5.护士A复述医嘱:吸氧4升/min,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静点。给予吸氧;护士B:血压80/50mmhg。护士C准备GNS500ml液体,并在瓶签上写床号姓名,瓶口消毒,记录医嘱。
6.护士A: 核对葡萄糖氯化钠500ml静滴,更换通路,打钩签字。护士B写输液卡。
7.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 1mg皮下注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注意保暖,给予中凹卧位。
8.护士A复述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给予皮下注射。护士C记录医嘱。医生协助按压注射部位。9.护士B给患者心电、血氧、血压监护,中凹卧位。监测示P 110次/分,R 28次/分,BP 70/50mmhg,Sp02 75%。10.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地塞米松针10mg入壶、11.护士A复述医嘱:地塞米松针 10mg入壶,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给予入壶。护士C记录医嘱。
12.护士B汇报心电监测:P 110次/分,R 26次/分,BP 85/55mmhg,Sp02 80%。医生再次查体。
13.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苯海拉明20毫克肌肉注射。
14.护士A复述医嘱:苯海拉明20毫克肌肉注射,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给予肌注。护士C记录医嘱。护士B与医生协助患者取侧体位,肌注后按压注射部位。
15.医生再次查体,四肢冰冷,脉搏细速,下达口头医嘱: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林格氏液500mml快速扩容。
16.护士A复述医嘱:林格氏液500mml静点。在下肢选血管,消毒。护士C准备液体,在瓶签上写床号姓名,瓶口消毒,插输液器,记录医嘱。护士B挂液、核对,第一次排气,写输液卡。护士A第二次排气后,执行穿刺并打钩签字。
17.护士B汇报监测结果:BP 85/55mmHg,P 110次/分。
18.医生口头医嘱:0.9%NS 250ml,多巴胺 40mg静点,滴速20d/min,停葡萄糖氯化钠组液。
19.护士A复述医嘱::0.9%NS 250ml,多巴胺 40mg静点,滴速20d/min。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换液,调滴数并签字,汇报剩余液体:糖盐300ml。护士C记录医嘱。护士B写输液卡。20.旁白:多巴胺用药5分钟后。
21.医生再次评估:呼唤患者:王明,怎么样啊?好些了吗? 患者:稍微好点了,还有点胸闷、心慌。
医生:患者意识恢复,呼吸、心率减慢,双肺底罗音减少,脉搏有力,口唇紫绀好转,末梢皮温转暖,再次测血压。
22.护士B汇报监测结果:BP 100/60mmHg ,P 90次/分,R 20次/分,Sp02 94%, 23.医生再次评估:休克基本纠正、多巴胺减至10d/min。余液继续静点,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的变化。操作后洗手。24.护士A调滴数。
25.护士A整理好床单元。健康宣教。“王明,刚才您输注头孢呋辛钠过敏了,经过抢救,生命体征平稳,症状好转,你好好休息,我们会密切观察,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们”。在病历、一览表上做药物过敏标记。护士C在床尾挂药物过敏警示标示,护士B在腕带上写过敏药物名称。
26.护士A、C双人核对抢救记录及空安瓿,核对后整理抢救车、治疗车物品。洗手。场景二:医生站
护士A:田医生,这是王明的家属,这是刚才输注的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三方骑缝签字,进行封存。
护士B:田医生,这是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请填写上报药剂科。护士C: 田医生,这是病情、监测及用药记录,请您补记医嘱。田医生:在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过程。
护士A:在护理记录Ⅱ上记录抢救过程,并签字。演练结束,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护理部 医务科 20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