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9-05-15 01:4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三)面临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八)加快“走出去”步伐.......................(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3)(3)(3)(4)(5)(7)(7)(8)(9)(9)11)12)13)14)14)

(((((序 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

——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速铁路、大体积混凝土筑坝、钢结构施工、特高压输电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以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二)主要问题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三)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以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着力点,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对建筑市场秩序、质量安全的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坚持行业科技进步与规模增长相结合。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逐步改变建筑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管理、标准化水平,使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规模同步发展。

——坚持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相结合。适应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展需要,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经营布局和业务结构,拓展国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支撑引导作用和工程设计咨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坚持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相结合。继续推进国有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制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完善工程建设法规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如下目标:

1.产业规模目标。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2.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3.技术进步目标。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4.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5.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6.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2.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拓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给予中小建筑企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融资、信息、政府采购优惠、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积极引导建筑周转材料、设备、机具等租赁市场发展。

3.大力发展专业工程咨询服务。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1.健全建筑业技术政策体系。建立工程关键技术目录,完善技术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继续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制定推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

3.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研究和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门窗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一些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鼓励和推动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单式全装修交房。

4.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涵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促进行业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设计、建造、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行业管理的技术进步。

5.组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建筑节能、环保、抗震、安全监控、既有建筑改造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重大工程、地下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1.严格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责任,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各类企业应当自觉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各项节能减排标准,确保节能减排标准落实到位。

2.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材料。建立有利于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工法、产品向工程建设标准、应用转化,降低碳排放量大的建材产品使用,逐步提高高强度、高性能建材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控制建筑过程噪声、水污染,降低建筑物建造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节能减排技术集成项目试点,全面建立房屋建筑的绿色标识制度。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保修、质量保险、质量评价等工程质量法规制度。研究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带班、隐患排查治理和挂牌督查等安全监管法规制度。逐步形成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抗震设防、节能环保的工程建设标准。

2.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制度。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层级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积极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增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加快法规建设步伐。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责任,遏制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承包单位转包、违法分包行为。推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制度建设,落实执业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加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等标准合同范本,出台施工承包合同监管指导意见。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质量安全和技术水平等指标考核,修订出台建筑业企业、工程勘察资质标准。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修订工程监理规范,开展工程监理项目标准化试点。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修订《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注册人员诚信行为标准,健全诚信信息采集、报送、发布、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制度。

3.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及时实施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督促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定期汇总通报各地监管情况,加强对地方检查执法情况的监督。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和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2.加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执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执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

3.加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布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明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位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上岗,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设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作,构建适应建筑业行业特点和要求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建筑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重点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筑劳务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培训;推进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的持证上岗制度。推行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形成稳定的新型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型建筑企业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推进中小国有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和完善产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国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基本完成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建立体现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产权制度。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将非公有制建筑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鼓励集体建筑企业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完善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配套政策,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市场行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税收、信贷、保险、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加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加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进程,为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选择优势领域、重点区域,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加快工程设计企业“走出去”步伐,形成资金、设计、建造、设备综合优势,带动设备、建材出口。鼓励我国建筑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者投资收购等方式,在当地成立企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业务领域。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服务、沟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等措施,大力倡导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参与有关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科技推广、经验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增强凝聚力,提高社会公信力,使行业协会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团组织。

第二篇: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住建部力推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住建部昨日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同时,至“十二五”期末,要努力实现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规划》指出,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政府监管有待加强。《规划》提出,至“十二五”期末,要努力实现的产业规模目标是: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另外,建筑节能目标是: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

为实现以上目标,《规划》提出要采取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同时,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另外,还要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

第三篇:展望“十二五”建筑业发展态势

展望“十二五”建筑业发展态势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一、建筑业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众多行业当中建筑业的发展是比较有特殊性的。在这三十年里,行业的发展总是有起有落,但建筑业从总体的形式来讲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我们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国家快速的城市化;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四得益于我国持续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城市化能够拉动基础建设进而给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对建筑业最有利的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到了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5.7%——就是说我国全部居民当中有近一半生活在城市当中,城镇的就业人员达到了39%,全国城市总数还在不断提高,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支持了大规模的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6.5%。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2698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均增长8.6%。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建筑业的角度则更多的体现在住型的改善,而这其中所带动的建设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三十年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身边的变化——我们的居住地从村转到了城市,我们居住的面积从小到大,我们居住的房屋从不配套到配套,从功能不完善到完善,从没有环境到有了环境。可以说正是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住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发改委组织若干个部委研讨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当时确定了四个部门——石化、电子、汽车、建筑。为什么选这四个行业呢?——这是基于国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判断。在9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预计未来能够拉动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占居民消费最大比重的一个是汽车,一个是住宅。现在看来当时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电子信息、住宅、还有汽车,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国家持续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有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始终投入较大,业内有一个指标叫固定资产投资率——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上是在40%甚至是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国家在投入。在2008年国家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

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

二、建筑业发展的现状

建筑业在这三十年里,从原来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分配任务、统一分配利润水平、统一物资调拨的行业,发展到今天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里简单地说几个方面:第一,建筑业的规模年年创产业新高;第二,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第三,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第四,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不仅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而且就每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增速来看也是递增的,“九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是11.2%,“十五”时期是20.2%,“十一五”时期预计的是25%;“九五”时期的建筑业增加值是6%,“十五”时期是9.5%,而在2006到2009年达到了21.15%;“九五”时期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为15.8%,“十五”是22.5%,2006到2009年的增速与“十五”期间基本持平。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建筑业产值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但增速有限;2001年以后增速明显提高,到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5863亿,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2333亿,有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起到了支柱作用。到2009年,建筑业在全国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6.66%。应该说,建筑业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中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此业内一直感到不平,认为对建筑行业不是很重视,但客观上讲建筑产业应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国内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而且我们这些年还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包括奥运会工程、一些难度非常大的铁路工程和海上长距离的桥梁工程。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和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2000年开始,我国的对外承包开始增速加快,到了2005年,增速进一步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业的对外承包,无论是拓展的市场领域,还是承包的市场规模,抑或是工程的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承包的十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我们的市场领域从传统的亚洲、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北美渗透;我们承包的专业结构工程不断的增加。

三、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基调的判断

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基调的判断,从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

首先,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未来,在转变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仍然需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十二五”时期国家一定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其次,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但仍不能脱离传统产业发展。就是说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但是必须通过调整现有的产业基础来实现。

第三,更多的实现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客观上不允许大起大落。这也是我国保持稳定发展的一个前提,未来我国要更多的依靠经济内生的动力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逐步弱化国家的作用,但是短期内国家不会让固定资产投资发生剧烈波动。

在这个基调下我们看建筑业的发展前景:

从整个市场来看,我们继续看好。

从产品来看,未来建筑产品的品质会有很大的提高。

从产业的组织来看,未来的主要趋势是“融合+分化”,其中融合是彻底冲破计划经济时代产业的分割,以产品为龙头来整合产业,使之成为一个真正优化的产业组织;所谓的分化是在以产品为龙头的前提下更多的强调专业化,只有高度的分工、高水平的专业化才可能有更好的融合,两者并不矛盾。

从企业来讲,每一家企业走到今天都不容易,面对未来的发展,每家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往前看,国际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是行业最顶尖的产品,什么是产业最顶尖的管理,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成竹在胸。要确定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一段时间内去贯彻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然后才能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里有些企业走出来了,有些企业逐步没落了,这中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战略和没有战略大不一样。

未来的建筑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稳定而繁荣。在这个基本判断之下,市场的亮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区域发展。过去更注重的是部分城市的发展,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现在有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计划,但是未来我们一定要重视区域发展的战略,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到这个潮流当中去了。未来的地区发展会主要围绕平衡发展,所谓平衡发展就是指我国的东、中、西部——这些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的区域平衡发展,这一点在中央和地方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要注意到,自2009年以来国家密集的出台了一批地区发展规划,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所以区域的发展将会是一个热点,这是因为区域发展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优势发展。各地区的发展必然会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优势,选

择合适自身的发展方式,以实现地区优势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要掌握当地的发展特点、市场需求,才能够在该区域站稳脚跟。

1、公路、机场。到2008年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68万公里,约为美国的一半;2007年我国年飞机起降为175万架次,运送旅客18亿人次,同期美国是986万架次,运送旅客74亿人次,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的。

2、城市轨道交通。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25座城市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预计到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1700公里,2010年到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会达到一万亿元以上。

3、住宅。在不同的地区,住宅发展的潜力是不一样的。就总体来讲,当前全国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是27平米,成套率为百分之八十一。但是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对住宅的需求还是有潜力的。这个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市化。城市化带来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住宅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第三个方面是投资需求。在我国目前投资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较低的房地产投资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国家承诺到2012年要解决14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这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建设需求。

4、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带动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也必将大力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5、能源和资源调配。从国际上看,我国是一个能源和资源很匮乏的国家,很多资源需要从外国输入;从国内来讲,我国的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在国内也需要大规模的调度。而要实现资源的运输调度,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看:

第一,从土地开发的层次来看。我国主要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土地开发仍集中在土地表面和地下浅层次的开发,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土地深层次的开发。

第二,从人均基础设施用地规模来看。和发达国建相比我国人均基础设施用地规模还比较低,存量建筑产品的质量比较差。

第三,从城乡之间的建设差距来看。在发达国家,城乡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建筑差距,但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还很大。

四、“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要点

重点问题一,全面提高建筑品质。

过去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我国的建设规模大但品质低。今后,建筑行业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钢筋在强度和标号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使用强度更好标号更高的水泥和钢筋,提高建筑品质。

重点问题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之一,就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未来随着我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提高,建筑功能要求的增多以及不同区域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建筑业必须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之二,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向多产业、综合承包、建筑开发一体化、资本实业运营一体化的高端运营方向发展。建筑业不能再像现在一样只是在一个平台上没有立体感的维持下去了,要行成一个有高有低、有总包有分包的立体的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之三,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这方面是建筑业的一个弱点,未来建筑业不是高素质企业承包低素质企业干活,层层分包成本和利润层层扒皮,而是专业化高效率,中小企业要有所积累争取可持续发展。不因为采用总分包增加成本,而是要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也应当与高技术相连接,同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同样可以承载高技术设备。

产业结构调整之四,促进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间的整合和融合。

重点问题三,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在这方面我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国家领导人对此也十分的关注。

重点问题四,开拓国际市场。可以预计我国未来的建筑市场稳定繁荣,但是建筑业的增速并不乐观,绝对的规模在增长,但还要保持当前的增速会有些困难。所以建筑业要拓展市场空间。

重点问题五,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建筑业在人才方面面临两大瓶颈:一个是高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紧缺,另一个是普通农民工短缺。现在的建筑业不要说高端人才,就是农民工的用工形势都很严峻。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当前建筑工人这种低收入、长时间大体力劳动、体制外没有福利的状态是很难持续下去的。未来,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应当是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重点问题六,推动行业建造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建筑产业工业化的问题提了很多年,在新时期下,我们还是提倡建筑业要工业化。

重点问题七,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点有两点:一是要严格约束政府行为;二是完善交易机制,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打破地域和行业的市场分割垄断,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四篇:麒麟区建筑业“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麒麟区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根据《麒麟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区建设局的安排,我处认真组织开展对全区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建筑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建筑产业发展迅速,建筑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产业队伍不断壮大,建筑业产值逐年增加,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2009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共完成18.6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6%,建筑业增加值达3.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

全区共有建筑企业34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21家(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17家,三级企业共有3家),专业承包10家,劳务分包3家。建筑企业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日益加强。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支持了GDP的增长率,稳定了地方经济,改善了城乡面貌,带动了建材业、工程咨询业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城市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麒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区建筑企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不断在纵向上拉伸产业链,在横向上注重发展多元经济,积极提升企业级别,发展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基本形成以一级企业为龙头、二级企业为骨干、三级企业与劳务企业为补充的产业组织结构体系。部分大的建筑企业还围绕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开展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强化技术、资金、机制、市场、功能等关键的竞争要素,打破部门、行业、1

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在广泛的空间中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活动。许多公司投资房地产,部分公司涉足商品砼、预制砼、自来水厂、钢结构标准件和新型建材的生产等都是在做积极的探索。

二、“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加快体制创新,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完善建筑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和经济贡献力,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全区建筑业。

目标任务是:围绕做强做大全区建筑业为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力争2012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培育一户特级、二户壹级资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通过努力,全区建筑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竞争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充分发挥区属建筑企业在全市的龙头地位,作为支柱产业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三、做强做大建筑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扶持建筑企业提升资质等级

提升建筑企业资质,构建以高资质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主体、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覆盖全行业、科学合理的金字塔的结构体系。

(二)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完善全区建筑骨干企业评选制度,并在市场准入、资质升级、资金融通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逐步推行建筑工程“双向担保”

实行建筑工程“双向担保”,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进一步建立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工程款拖欠,切实减少建筑企业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

(四)鼓励支持企业争创优质工程

支持企业多出精品工程,争创优良工程,争创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五)大力发展劳务企业,抓好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增强建筑行业素质的基础。建筑业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对建筑农民工施工安全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优先选用成建制的劳务企业。

(六)实施科教兴业战略。加大力度贯彻建设行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管理建设科技成果和技术市场。积极支持、指导建筑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交流和应用,加强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和新型科技建材、产品的引进及推广。

四、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思路

(一)在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展上,进一步夯实二级以上总承包企业资质基础,坚持扶优、扶强、扶大,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市场观念。走外延扩张、内涵提升和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扶持企业开拓市境外市场。

(二)在专业承包企业发展上,积极引导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控制房屋土建专业队伍,放手扶持发展交通路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装饰装修、堤防工程、水土隧洞、金属门窗、建材加工等专业承包企业,并促使其向高、精、尖、专的方向发展。

(三)在劳务分包企业发展上,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扶持大力发展砌筑、抹灰、石制、油漆、钢筋、混凝土等劳务企业。

建筑业发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们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人民政府的部署及要求,把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实施,切实推进工程管理改革和职能转变,制定完善建筑业专业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做强做大全区建筑产业这篇文章。

曲靖市麒麟区基本建设管理处

二〇一〇年五月七日

第五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一)煤炭生产。“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

(二)煤矿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规模7.4 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 亿吨/年。

(三)企业发展。“十二五”末,形成10 个亿吨级、10 个5000 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四)技术进步。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五)安全生产。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 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二、生产开发布局

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 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 万吨/年以上。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

(三)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晋陕蒙宁甘新重点建设30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停止新建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45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六)推进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成寺河、潘河、成庄、潘庄、赵庄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宁、郑庄、柿庄南等重点项目,配套建设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的集输管网。

(七)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做好村庄搬迁。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重大成套装备研制,提高煤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九)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建立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煤炭物流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加快建立全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多元发展、互利共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煤炭国际贸易。

下载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范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4) (一)发展成就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模版)

    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建市[201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北京市规划委,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指导......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五篇]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2012年06月24日 11:31:40新华网 北京6月24日电(记者陶叶)记者日前从水利部获悉,《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

    阳江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阳江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1 水利发展与改革面临形势和要求分析 1.1 “十一五”水利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期间,水利再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阳江市水利(水务)系统......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

    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三年晋位”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市将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推动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文化、房地产、信息服务......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盐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盐业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陕西盐业体制改革、保障合格碘盐供应......

    秭归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

    宜昌市秭归县旅游发展“十二五” 规划 2012/9/20 23:23:00 来源:互联网 一、“十一五”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秭归旅游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高......